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第1篇

一、审美精神的概念及培养

审美精神,是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对人类生活美的体验以及对其他美好事物的欣赏、喜爱等的美感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审美教育精神,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旋律,体验歌词的意境美,又通过表演的形态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活跃思维,增强上进心,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审美精神塑造的两个核心素养

中小学音乐教育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塑造审美精神,在审美精神的影响和教育下培养出情感和道德两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1.通过音乐教育塑造丰富美好的情感世界

音乐都有灵魂,每首歌曲都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学习唱歌、歌曲欣赏都是中小学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

以小学三四年级的音乐学习为例,主要围绕“可爱的音乐朋友”和“音乐与大自然”来学习。“音乐的朋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潜移默化之中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宽容。教材中还设置了“春天的歌、金孔雀轻轻跳、快乐校队、星星点灯”等内容,通过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跟自然,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

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渴望春天》一曲,老师通过播放一些欢快的以春天为主题的背景音乐,如《春天在哪里》,学生通过音乐了解大自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领略到春天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以此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音乐教育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

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都是通过后天培养和教育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育占据主导地位,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古典音乐,或高亢,或悲壮,或雅致,或淡泊,其多样的曲调和歌词,抒发了词曲人丰沛的情感,同时也是他们志气和品格的体现。屈原的《离骚》,学生在欣赏音乐当中,除了体会词曲之美,也了解屈原的生平志向以及为了坚持理想,为了国家人民而奋不顾身,勇于牺牲自己的高贵品德。音乐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感染力,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荡涤充实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在词人的榜样激励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通过对我国古典音乐的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民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紧迫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有效应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千名在校“90后”大学生价值观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政治价值观有功利化倾向、成功价值观有金钱化倾向、人生追求有模糊化倾向、道德追求有淡漠化倾向等现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迫切要求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力度,进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使社会充满自由、民主、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得以落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全面发展,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高度一致,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价值观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和熏陶作用。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个人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倾向,使孩子自然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以“自我”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在处理与其他人关系时容易缺少同理心,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容易缺少全局意识;家长言行不一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缺少价值观引导者和教育者。

学校教育中存在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学校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因素。首先,唯成绩论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学习好、成绩高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忽视提高个人的行为修养,殊不知不“立人”则无以“立业”,也不会有个人的幸福。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影响缺乏系统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没有形成与学生年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科学的系统教育内容,出现了对小学生讲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而对大学生讲爱父母的尴尬局面。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监督机制缺失,品德修养和政治理论课的正常授课学时存在经常被占用的现象。

社会教育中存在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不利因素。一方面,没有形成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传统媒体的各种节目存在娱乐至上的问题,现代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少吸引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没有形成多元化、常态化的社会实践环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阶层缺少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对策

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前提。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包容性,既有富强、和谐、诚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追求,又有自由、民主、公正等价值追求;既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又符合的高远追求。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全面性,既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又体现了的人类最高理想;既倡导了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又倡导了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既反映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又反映了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组织、公民与政府之间在一切社会事务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基本道德底线。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层次性,公民个人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的基础,要重视公民个人价值观的教育和养成,为实现社会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奠定基础。社会价值观和国家价值观的实现又可以为实现公民个人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公民个人价值观的养成。

重视和强化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个人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水平直接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建立。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方面要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和荣辱观。另一方面需要为青少年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为青少年做出表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和实施有效的学校教育是关键。首先,以“五有”为目标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教师队伍。“五有”:即有大爱之心、有敬业之志、有笃学之风、有创新之勇、有为师之范,使教师成为“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随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其次,以“爱”为核心健全具有层次性的德育体系。学校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爱”的教育,从学生最亲近的父母开始,推及到身边的人、身边事,再到更高层次的国家与人民,受教育者既能感知爱又能传递爱,为公民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再次,以教育对象为中心建构具有科学性的教育内容。要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内容,从整个教育体系出发统筹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标准,形成具有科学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避免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最后,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要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强化社会教育,构建良好社会环境是保障。社会是对全体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大课堂,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在社会中完成的。首先,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营造清廉自律的政治环境。关于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原因调查显示,91%受访者认为党员干部的腐败导致他们失去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要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是关键。其次,加强传播媒体建设,营造崇尚真善美的社会舆论环境。发挥新老媒体的整合力,整合媒体资源,资源共享,形成共同的宣传教育内容和导向;培养媒体人的正向力;实现文化宣传的监管力。加强文化宣传行业自律同时形成对文化宣传的监督机制;政府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加强政府职能建设,营造公平实效的社会软环境。政府应注重教育公平,促进学业成就的机会均等。最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营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环境。“知行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外化于行。社会实践是青少年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通道。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护生;核心能力;因素及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6)06-0137-01

引言

随着社会对护理医学知识的重视不断加强以及护理医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选择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然而,人们在护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却发现,护理实习生的核心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加强[1]。护理核心能力包括与患者进行临床交流、对患者进行临床教育指导以及临床护理等,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护理教育人员必须要对影响护理核心能力的因素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1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

护理核心能力包括有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专业护理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等。根据市场该调查显示,我国护理实习生核心能力的现状表现如下: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基本处于中等水平,专业发展相对滞后,护理人员得分最高的小木为法律和伦理部分,得分最低的在批判性思维和科研等部分[2]。从调查研究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综合素质还有待加强。

2影响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因素分析

根据分析,影响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因素有几方面:第一,家庭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对于专制型和放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民主性的家庭教养方式显然更加有利于实习生护理核心能力的表现和提高;第二,学校教育方式的因素。学校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习成果和护理核心能力的掌握[3]。在学校教育中,开放的、多元化的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第三,学生自身因素。护理核心能力的掌握与学生自身对护理行业的喜欢、社团活动的参与度等有较大的关联,对护理行业的喜爱程度深、活动参与度高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第四,实习带教教师因素。实习带教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导水平等也是影响护理实习生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

3实习护生核心能力的控制对策

3.1强化实习护理生的人文教育

护理核心能力包含了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理论和实践能力等,这些能力均属于护生的人文修养。可以看出,人文素养的提高对于增强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护理实习能力,学校必须要强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西方国家的人文课程开设较多,包括有人类学、伦理学、关系学、宗教学、法律学等,而国内近年来也逐渐开设了法律、心理、美学等人文学科[4]。但是,由于我国在资金、科技等方面的投入限制,目前我国人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实习护理生的人文教育需要各护理学院增设人文课程,并且将这些人文课程设置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3.2重视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护生的实践能力指的就是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临床护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护士的教育咨询能力等。实践能力是护理核心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护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主要是由于学校的教育将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实习过程能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外在环境。因此,在实习过程中,医院应该要重点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具体措施包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加强对实习护理生的专业培训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医学的分类更加细化,同时也使得护理领域更加专业化和领域化。专业的护理人员能够在本领域中的专业素质较高,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临床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对现代化先进的医学仪器设备等的操作也较为熟悉。通过培养这样一批专业的护理带教人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未来护理行业的发展才能够更进一步。

3.4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这不仅是因为许多医院的床位较多而护理人员数量较少,病人的不良情绪和应激状态等也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心理和生理的伤害。因此,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带教教师和医院应该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5]。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多,部分护理人员晚上还需要加班。疲劳、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的结合容易让护理人员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医院应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例如,定期为护理人员举行娱乐活动、多鼓励少批评、增加护理待遇等。实习期间,带教教师也需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担忧并为学生解除疑惑和心理压力。

4结语

综上,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包括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专业护理能力等,护理核心能力的提高是做好护理工作、促进护理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实习护生的核心能力还有待加强,要求学校必须要强化实习护理生的人文教育、重视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对实习护理生的专业培训并提高实习护理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玉美,王丽波,李艳双,周丽娟,梁爽,王孝艳.层次分析法构建本科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护理学杂志,2015,02:63-68.

[2]陈光毅,郑翠红,李华萍.407名高职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04:409-412.

[3]刁玲玲,顾则娟,周玉峰,徐剑鸥.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11,21:1967-1968.

[4]李静,谢大明,肖鲁良,张聪颖,刘聪.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全科护理,2011,21:1953-1955.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第4篇

家校合作,共育人才。在当今教育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密不可分的情形下,实现有围墙的学校与开放的社区、生存的家庭之间的联结与链接,是学校教育产生校外效应的必然选择。新型的家校关系是着眼前瞻育人、高尚育人、理智育人的高度,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人际、家庭和社会和谐环境,也可以让学生在校成长快乐,更可以让学生在家庭成长幸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校积极联动,形成育人合力,能极大地改善学校与家长和社会的关系,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拓展德育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引入家长资源,为提升学校教育注入活力

改革学校内设机构,改变以往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单独性和孤立性,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的合作机构。学校成立“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家长成立“家长教育管理委员会”,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寻找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方式,使每一个孩子的童年生活更有意义的办学理念有覆盖面有延续性。

学校成立的“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应由“学校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年级家校合作工作小组”组成。“家长教育管理委员会”应由“学校家委会”、“年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组成。

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及家委会职责功能要相当明确,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对学生快乐成长和学校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和配合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有机互补。

家校合作工作小组可开展一系列工作:开辟专题网站,创设家校互动的平台;开通家校热线,听取意见,解答问题;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状况;提供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或培训。

家长教育管理委员会则发挥功能,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改革决策会议,及时上传家长心声,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参与学校评价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引领积极舆论导向,为学校创品牌、树形象做贡献;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活动,甘当志愿者,协助学校完成学生成长体验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参与校园重大意外伤害事故的善后处理、协调工作,保证校园教学秩序的稳定。

二、巧借家长资源。为丰富学生经历提供便利

多方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有效参与到学校课程建设中来,应是家校合作工作的重点。学校规范三级家委会的产生,努力构建家校双方互动的新型合作方式,一方面变单向信息传输为双向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让家长从“校外参与”上升到“校内参与”。

一是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通过请家长填写信息表,进一步完善家长志愿者资源库建设,并且积极招募社团活动家长志愿者,争取有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成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助教老师。二是协助学校完成学生成长体验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每年的社会实践探究活动中,孩子的选题、搜寻资料、实地考察、填写研究报告以及探究成果交流,让家长参与,一起成为孩子探究科学、追求知识的引路人。三是参与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成为学校活动的重要组织者。

三、善用家长资源,为促进家校合作凝心聚力

信息化、多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教育的确不易。多元文化的影响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家庭与学校教育呈现功能退化的现象。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格养成,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孩子发展个性和实现自我。这第一要看他学生时期是否与书为友,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能以书为伴,就可以保证他言行善正。第二要看他学习阶段能否形成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若形成,就奠定了他自我发展的基础。不少家长因此对家庭教育产生了不力和无奈的困惑,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也常常感受到来自家庭教育的不谐之音。如何了解家长需求,注意选择家长普遍关心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家长学校”工作需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学校在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之前应对家长进行相关的调查,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了解他们在教育孩子时所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了解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从而对症下药、雪中送炭。学校要倾听家长心声,了解他们喜欢何种形式,及时调整、改变教学方式,尽可能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进行教学,增加形象性和现实性。例如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到,家长们不知如何课外辅导孩子阅读,于是,“家长学校”就可确立“课外阅读的家庭指导”主题,推进“家校共读”,向家长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介绍部分家长课外指导阅读的经验,让家长受益匪浅。

学校教育的核心因素范文第5篇

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或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或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或表现在某类课外活动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特色建设者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主要领导办学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育思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特色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生动反映。

这种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一种独到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来自于理论学习,更来自于教育实践,是办学者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思想不是仅仅用漂亮的文字剪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或刻在学校大门口的石碑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学校办学者的头脑之中,并渗透于各种教育行为之中的。

学校教育特色的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校要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方法建设,采取那些步骤,这都受制于一定教育思想的支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特色,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结果。

由此可见,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建设,这种思想建设是学校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前提。如果学校缺乏这种思想建设,而只注重于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那么,学校就不能真正形成教育特色。因此,对学校办学决策者来说,要不断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作深入思考。在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不能把思考点只停留在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建设等层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特色,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上。如果是移植别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不能只注重其特色的形式,而要注重于特色的内在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化到自己学校的文化体系中去。其次,要把特色建设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学校教职员工,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共同创建学校特色。

二、学校教育特色的价值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表现为一种有特色的教育,这种特色教育不仅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且,最终能在教育活动的结果中体现出来,即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其标志就是培养出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学校教育特色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教学方面的特色,技能训练方面的特色和人格培养方面的特色。这三方面的教育特色能促使学生相应地形成三种不同的特长,即知识方面的特长,技能方面的特长和人格方面的特长。应该说,这三种不同的教育特色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对学校的特色建设都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问题是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前两种教育特色上,而对于第三种教育特色就比较忽视。一些学校比较积极地开设某些特色班和特长班,对某些学科进行超前性的训练,强化教学难度,或加强力量对学生进行某些技能训练。与此相比,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意志、习惯、方法等方面就缺少特色教育的力度。这样,明显造成了学校特色教育的不平衡状态。

应该说,学生的个性特长不仅仅在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而且在各种非认知因素中表现出来。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上的优势,或在某些技能上的超群表现,固然是一种特长,然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某些品行、情感、兴趣、学习方法、习惯、意志等方面的突出倾向,也是一种特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兴趣、意志、方法、习惯等方面的特长,比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更富有意义,更富有发展价值。因此,我们不能把特色教育的内容限制在知识教学或技能训练上,也不能仅仅从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优势上来评价学校的教育特色,而要关注学生人格培养等教育内容上,学校应该把知识、技能方面的特色教育与学生人格培养的特色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的特色教育更具全面性,更具有深刻的内涵。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特长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学生特长的显露在时间上有长短之分,学生的某些特长在短期内就能显示出来,而某些特长要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显示出来。例如,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特长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显示出来,而在意志、习惯、品行等人格因素方面的特长就不能在短期内显示出来。另外,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性格特点、生活背景的不同,其特长会在不同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不能用短期的眼光来评判学生的特长,尤其是不能只注意到学生的显性特长,而忽视学生的潜在特长。同样,在学校特色建设中,我们不能完全用学生当前表现出的特长来评判学校特色教育的成效。学校特色建设不能只注重短期效应,而更应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学校教育特色的基础在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某方面教育优势的集中体现,但是,这种教育特色是建立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与学校的教育整体是一种点与面的关系,如果把学校的教育整体看作是面,则学校教育特色就是其中的点,这种学校教育的点与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是显示面的窗口,而面是点存在的基础,点不能脱离面而独立存在。如果一所学校在某门学科教学上有明显的优势,也取得显著的成绩,而其他学科的教学明显落后,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则我们很难说这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显然,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学校整体教育工作全面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以认识。

第一,从特色教育的目标看,特色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使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这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学校不能把力量只集中在对部分学生的特色教育上,而减弱对其他学生的教育力度,从而造成教育力量在分布上的倾斜性。即使对于部分接受特色教育的学生来说,使他们在某些学科上获得超常发展的同时,也不能以损害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代价,即不能人为地造成学生片面发展的倾向。应该说,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是建立在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与全面、和谐发展的统一,这是学校特色教育的本质目标,这种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从特色建设的过程来看,学校教育特色是在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建设一所学校,首先必须进行常规建设,使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机构能相互协调,形成和谐的运行机制,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特色教育的目标和切入口,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进行教育特色的建设。如果没有这种常规性的建设作基础,学校教育特色就难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