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并购;定价;估值;合理性;比较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14

1绪论

企业并购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经济行为。在我国,并购与重组受到了企业和政府热情的关注和积极的实践,希望并购成为实现扩张和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并购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的增强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通过企业并购行为可以实现公司的扩张、调整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转移、进而达到规模经济。

通观我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企业并购案例,发现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并购在定价问题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本论文拟通过对我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企业并购定价案例进行研究。借鉴国外比较完善的定价方法,并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的缺陷提出合理建议。

2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并购也逐渐向市场行为过渡,并购活动日趋频繁,并购竞争也更加激烈。随之,并购定价中的许多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对此许多学者都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以下几种:

(1)胡丽、李松、王友群(2005)认为传统的DCF方法不能对企业管理者在经营投资中的延迟、扩大、转换、收缩以及放弃投资等这些灵活性进行定价,因而忽略了经营灵活性的价值。他们提出,企业总价值应当包括传统的DCF方法计算出来的不考虑进一步投资时的传统净现值,以及考虑进一步投资的实物期权价值;而且这一实物期权价值可以利用期权定价的布莱克-舒尔斯(B-S)公式计算得出,这样计算的结果才是完整的企业价值。

(2)吕卿楠和崔健在他们所写的《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钩定价中的应用》提出,企业价值可以划分为现实资产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前者可以运用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后者则对企业拥有的期权进行识别和评估,两者之和即为企业价值。通过引进期权理论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可以得出并购特征和企业经营灵活性的并购企业的出价范围,为并购中时目标企业定价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2.2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对并购的研究历史远长于我国,并购定价的方法体系比较完整,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与估值方法都比较成熟,对我国企业并购定价有重要借鉴意义。

收益现值法是西方国家定价的基本方法,维斯顿在他的著作中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公司并购对生产集中的影响,提出了公司价值的四种模型,分别对零增长、固定增长、超常增长紧随零增长和超常增长紧随固定增长进行了建模研究,被称为维斯顿模型。

威廉姆・西蒙提出兼并的加成定价法,他研究了从1975到1991年之间上市目标公司收购中溢价和公告前股价上涨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竞标前公司股价上涨和公告之后股价的上涨通常没有相互关系。他们之间几乎没有替代关系,涨幅是对投标商的附加费用。这一发现对于估计内线交易的成本有重要意义。它也增加了关于公共资金市场中信息在私人的收购谈判中的作用。

2.3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缺陷

尽管国内外关于并购定价的研究很多,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国际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和期权法(较少采用)。这些评估方法看起来很合理但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情况下实际交易价格都要高于按上述评估方法计算出来的价值,说明企业还有上述方法未计算在内的潜在价值。

由于潜在价值的存在,上述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适用于非经营投资者,而不适用于经营投资者,这种缺陷首先会影响企业产权(尤其是国企产权)的合理定价和外部投资者的经营策略,进而会影响外资的功能,其在一定的政策环境下会导致恶意收购的大量发生,从而破坏良好的竞争秩序并危害当地的经济。而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

3中外企业并购定价的比较分析

3.1中国国内企业并购国内企业的定价分析

(1)我们选取1998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作为样本,对其交易单价和并购当天的股价进行成对样本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单价和股价之间的差异性在减少,尽管差异性还是比较大。

3.2国外企业并购国外企业的定价分析

同样,我们对所搜集到的国外上市公司并购的交易单价及其公司估价进行成对样本检验,检验结果如表7~表9。

3.3中外企业并购定价的比较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并购定价与国外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政府行为取代企业行为。

从我国开始出现企业并购行为以来,政府就在里面充当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国有企业划拨,到后来的为了国家宏观调控强行“拉郎配”,直到现在还存在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而主导的并购案例。政府在主导并购时,并不会像国外企业一样做充分的前期调查、价值评估,而仅仅依靠账面价值等,这就造成了我国企业并购定价非常不合理。

(2)评估方法使用不当。

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大约占45%,而其他评估方法中,收益现值法出现了四次,占到了样本数的20%,在我国并购交易中使用面还不多。账面价值法和市场比较法使用较少。由于资料所限和样本数较少,反映的结果不一定全面准确,但也能说明问题的基本情况。其实,纵观我国二十余年来的评估实践中,无论是并购活动中企业整体价值评估还是一般单项资产评估,重置成本法(包括单项资产加总和重置成本法)一直作为主要方法使用,其他方法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

而重置成本法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它估测企业公平市场价值的角度和途径应该说是间接的,虽然在理想状态下,企业资产的重置费用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可以重合的。但一般情况下,企业资产的重置费用只是企业市场价值的一部分。

与我国不同的是,国外主要采用收益现值法,从形式上看,收益现值法似乎并不是一种估测企业公平市场价值的直接方法,但是收益现值法是从决定企业公平市场价值的基本要素―企业的预期收益的角度“将利求本”,企业今天的投资经营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前景预测的基础上的,因此,收益现值法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也是评估企业价值的一种直接方法。因此,国外并购定价方面比我国合理得多。

表10我国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方法调查

估价办法样本数百分比重置成本法945%账面价值法210%市场比较法15%收益现值法420%方法未知420%3.4对无形资产的评估重视不够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许多企业往往只注重有形资产的评估,而忽视无形资产的评估,特别是忽视账外无形资产如商标权、专利权、进出口许可证或特种经营权等的评估。在我国企业并购发展初期,由于企业并购行为不规范,行政法规不完善,国有企业之间通常是按照账面价值进行划拨完成并购,无须进行资产评估或企业价值评估,对无形资产更视而不见,甚至产权已发生转移,但企业免费使用的国家土地却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

4规范企业并购定价的政策建议

4.1避免行政干预,保证并购定价的客观性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很多问题,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政府行为取代企业行为。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为达到一定政治、经济目的,往往采取行政手段强行将一些严重亏损企业甚至是资不抵债的企业“搭配”给优势企业,使原来的优势企业背上沉重负担,这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又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权转让市场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明确政府的责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推动上市公司制度的并购活动规范化进行,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留给市场更多的空间才能形成合理的定价体系。除此之外政府更应该提高监管水平,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防止内部交易。

4.2重视企业价值,选择正确的定价方法

我国企业并购定价过分倚重被并企业财务报表而忽视事前调查。财务报表对被并企业财务报表固有缺陷认识不够:如它不能及时、充分、全面披露所有重大的信息,从而使得在并购定价时对一些重大事项未能予以考虑,影响了定价的准确性。我国企业并购定价主要依据净资产,而以净资产定价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市场价值。目前我国企业并购的评估方法选择受到限制,影响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

国外在并购方法的选择上就相对科学的多,主要采用现金流贴现法、类比估值法以及衍生估值法,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使用条件。

4.3提高评估机构和人员水平

评估机构及人员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并购定价的合理性,我国评估机构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并且还存在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目标企业诱使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进行违规操作。企业并购的资产转让价格是在资产评估的前提下,经并购双方协商确定的。目标企业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的,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客观优势,有意隐瞒某些重要信息并极力夸大某些长处,并以支付高额评估费用等手段诱使评估机构或评估人员,通过各种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而人为造成评估价值的虚增或虚减,这势必有损于收购企业的利益,影响企业并购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评估机构及其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琳.企业并购定价决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2]胡丽,李松,王友群.企业并购决策和目标企业定价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5,(4).

[3]郭世钊,蔡嗣.经矿业并购定价策略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10).

[4]王斌,何毓海.股票市场驱动的公司并购定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7).

[5]黄晓楠,瞿宝忠,丁平.基于EVA的企业并购定价改进模型研究[J].会计研究,2007,(3).

[6]吴应宇,胡婕,路云.基于产业周期理论的并购定价模型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2007,(2).

[7]陈高游.上市公司并购定价博弈模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3).

[8]张学谦.现金并购定价分析[J].财会通讯,2006,(3).

[9]刘芳,韩晶.企业并购定价诸方法之选择研究[J].现代财经,2006,(4).

[10]吕卿楠,崔健.实物期权理论在企业并购定价中的应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4,(6).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国际金融危机;跨国并购;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15-02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跨国并购成为全球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特别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还在蔓延,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将逐步放缓,受来自于外部和内部负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虽然我们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但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更加复杂,“牛市看股票,熊市看并购”,在经济反复之际,中国企业如何冷静分析,在捍卫自己利益的同时“走出去”在世界市场搏击成为关注的焦点。

跨国并购指一国跨国性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整个资产收买下来,可以通过直接向目标企业投资,或通过目标国所在地的子公司进行并购。在我国通常把企业兼并和收购统称为企业并购。

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才开始探索跨国并购之路。从1995年以来,全球跨国并购浪潮风起云涌,到2000年进入。2002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额度为2亿美元,到了2005年已经达到65亿美元,2006年依然有90.89亿美元。2007年中国公司并购海外公司37起,较2006年的17起,增幅达117.6%,2007年总共发生了84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披露金额的63起事件,总额达186.69亿美元,相比2006年增加105.4%。

2008年,对于中国并购市场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当前经济结构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使得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更加迫切。出于维持经济增长速度所需的资源供应、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应对新形势下产业竞争的需要,国内企业在诸多领域展开了跨国并购,其中资源、机械制造领域尤其引人瞩目。据统计,2008年中国市场共发生了66起跨国并购事件,其中43起已披露价格的并购事件并购总额达129.58亿美元,相比去年的186.69亿美元的高位,下降了30.6%。

2009年,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双重因素影响,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94起并购交易,披露价格的23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331.4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38起,同比增长26.7%,披露的交易总金额高达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

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对增强中国未来在全球资源品市场的定价权、有效利用我国外汇储备、打响中国企业品牌、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企业并购还存在许多隐忧。

2.1 规模较小,成功率低

相比较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中国跨国并购的规模比较小,尤其是1992年以前,跨国并购交易很少,且大多是中方企业被外方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很少主动出击去海外并购。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明显加快。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3407亿美元,签订合同额5603亿美元,在强劲复苏带动下“走出去”似乎已经有了“跑出去”的速度,但这样的速度并没有对企业有多大帮助。有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海外金融收购已交2000亿学费。麦肯锡200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而中国则有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2.2 需要跨越许多常规和非常规障碍

一般而言,跨国并购企业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法律环境不熟悉、严格的并购审查、协调和沟通困难、文化障碍等。作为中国企业,还需要克服一些非常规障碍,如企业的市场身份认同问题,在中国去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规模较大的前40多家企业中,有大约33家企业是“国”字头企业,这些企业仅从名称上就给人以国企的印象,经常被当作具有政府背景的人,使之在具体的并购交易中面临更严格的歧视性并购审查。此外,中国企业除经营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迎合政策使跨国并购的效果并不理想,国有资产在跨国并购中出现缩水或流失的可能性加大。

2.3 战略定位不清晰

衡量海外并购成功与否,不能仅仅看并购交易是否完成,关键是要考量完成交易之后是否能够实现有效整合、实现赢利、提升价值,并购战略目标的模糊必定会使企业失去发展方向,从以往并购失败的案例来看,企业急于扩张的冲动、并购战略目标的模糊等给并购的失败埋下致命的种子。

2.4 缺乏细致的“体检”

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做一番精细的“体检”,检验企业自身是否拥有充足的资金和丰厚的实力,毕竟类似于中铝公司的80亿美元亏损并不是每个“走出去”的企业咬牙能扛下来的。除了拥有雄厚的资金外,人才的战略储备对跨国并购也至关重要。据麦肯锡公司关于国际化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至少需要75000名中高级人才,而中国目前这样的人才只有5000人。此外,文化差异的决定性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部分国内企业并没有完全认识到“融合”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完成了并购,整个团队的经营和管理仍然面临着多重困境。

2.5 对风险的规避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根本上说,众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加之政治、社会、法律和文化等因素的巨大差异,我国企业的海外“走出去”战略步履维艰。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更加复杂难辨,在这大背景下,被购并企业还未显露的问题可能会随着危机加深而显现,从而形成巨大的陷阱。有分析人士指出,有些海外企业有可能利用这次机会将一些B类甚至C类的企业,以A类的价格出售给中国企业。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有日本三菱UFJ集团收购美国摩根士丹利达20%的股份,以及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赢得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亚洲地区业务,日本金融巨头“抄底”华尔街,引起美国的一片哗然,然而不久,三菱和野村证券的“抄底”行为都让自己陷入了并购陷阱并不能自拔。

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见建议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就需要在跨国并购过程中调整我们的战略,将互利共赢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并购交易中,深入剖析全球并购格局,敏锐把握跨国并购新趋势。

3.1 明确政府职责,建立相应的保障、评估机制

在推进跨国并购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到政府应该担负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建议政府建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保障与绩效评估机制。一是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综合保障体系。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所以成为跨国并购的主导力量,这与其保障机制的完善是分不开的。日本制定了详细的跨国并购支持与激励制度,并成立海外并购基金,为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有效的支撑。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成立并购基金和后备市场、理论研究机构为企业跨国并购作好准备,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二是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评估体系。考虑到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剧烈变化,利益关系复杂多样,在具体的评估体系构建中,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层面,社会层面,经济、政治和外交层面,兼顾短期利润和长远利益。

3.2 充分做好自我评估,制定明确的并购计划

缺乏对海外市场的深入研究,是中国企业向海外拓展的一个普遍缺陷。企业的国际化一定是内在驱动性、战略驱动性,而不是外在驱动性、机会驱动性,这就需要有整体的战略、国际化的战略。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没有太多可预见性,但是只要我们自己做好准备,制定好国际化战略或者国际化发展的行动计划,当市场机会来临的时候,就变成有备而来。所以,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问题,最重要的因素和最关键的原则是来自于企业自身对产业、公司、人才和能力的一种自我评估。此外,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海外收购计划,包括战略上的评估和业务上的整合,交易结构、支付手段、支付节奏和风险防范的设计,以及并购后的经营方针、整合策略等等。

3.3 注重文化融合,建立包容的企业文化

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企业文化会造成的彼此间的矛盾与摩擦,会使一些长远的发展计划化为泡影,这些都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国企业要学会如何建立起一种共同的文化,建立一种包容的企业文化,问题的焦点应该权衡长期保持这些差异的利弊得失,在文化整合和企业对一定自的需要方面找到平衡。

3.4 创新思路,打造国际化人才储备温床

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海外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实施购并必须要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运营经验的国际化企业家人才,要积极开拓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思路,建立合理的人才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在薪酬、职务升迁等方面勇于进行革新,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人才。目前,许多国际化人才受危机影响,使现在成为吸纳国际化人才的绝佳时机,企业要在鉴别和挑选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企业所需人才,积极打造人才储备温床。

3.5 强壮自身,走高起点收购之路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并购的确是一种成长方式,但不能过分地强调并购成长,一定要把并购和企业的自身有机成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在强壮自身的基础上,才能走上高起点收购之路。目前,由于自身实力的欠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目标多是那些已经在该产业内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企业,也有在危机中深受冲击,一时难以翻身的企业,总之真正的优良资产并不是很多,我们不能只看到购买价格,忽视购买的价值。

3.6 熟悉国外法律,有效规避风险

温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里强调“走出去的企业要规避风险”,点中了要害,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之中,如何防范诸如国家风险、技术风险、资产风险、劳工风险、税收以及环保风险等各种海外并购风险,已成为进军海外的企业应深思而慎行的新课题。目前,因不熟悉目标国法律让我们积累的教训举不胜举,世界上已经有60%的国家有反托拉斯法及管理机构,但是管理重点、标准及程序各不相同,经常使并购过程旷日持久,往往需要花费高额的法律和行政费用,增加了并购成本。因此,熟悉国际规则,懂得国际惯例,特别应该了解和研究投资经营所在国当地的法律制度和文化,是中国企业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王贯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7,(2).

[2]邱毅.企业跨国并购整合过程.华东师范大学[M].2006.

[3]潘爱玲.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国内外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47-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改革加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竞争能力逐步形成,开始向资本密集型行业集中,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产融结合成为企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举措和重要途径。伴随其蓬勃发展,对产融结合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停止。本文从七个方面将近年来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予以综述。

1关于产融结合的概念

什么是产融结合?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张庆亮、杨莲娜(2005)将产融结合定义为: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直接融合。产融结合是指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在资金供求、股权、人事等方面保持一种稳定、密切的联系,达到相互融合,同生共长的目的。产融结合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的重要内容。李书华,李红欣(2008)认为,产融结合是产业组织与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将产融结合定义为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资本相互结合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结合,信息共享等的总和,是资本加速集中的有效方式。再比如,万亿、傅维、古晓慧(2008)指出,产融结合是指产业投入产出过程与金融业融通资金过程的结合。在实践中,产融结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产融结合、构建资本营运平台,在虚拟经济中实现资本增值。

王少立(2008)认为,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定义产融结合。广义上,产融结合即金融与产业的结合,是指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是通过全部金融过程实现的。狭义上,产融结合即产融一体化,是指工商企业和金融企业通过股民关系相互渗透,形成资本、资金、人事、信息等方面的稳定关系,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直接融合,最终形成产融型集团。

2关于产融结合的沿革和发展趋势

在西方,早在19世纪初,随着产业和金融业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就开始了产融结合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和金融业绩中垄断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西方国家的产融结合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有一些研究详细地梳理了国内外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王继权(2004)在其博士论文中论述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和中国产融结合的历史与现实;并将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归为产融结合萌芽阶段、自由结合阶段、限制结合阶段和深化阶段。

我国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起步较晚,李书华、李红欣(2008)将其总结为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形成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整顿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恢复与繁荣阶段。王继权(2004)在论及中国产融结合的历史时,重点分析了工商企业参股或创建商业银行、企业集团创建财务公司、金融机构参股和控股工商企业以及试行主板银行制等事件。

许多研究旨在证明产融结合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尚美玲(2006)提出产融结合将推动我国金融创新,即企业充分利用存量资产为企业带来流量资产。孙晋、王薇丹(2005)提出从企业战略上,将产业资本通过不同的路径,有选择地进入金融行业,既利用金融为企业集团的产业经营服务,又通过金融业务本身的经营为企业集团拓展业务和利润空间,创造新的价值。刘军(2007)提出产融结合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产融结合将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产融结合能有效解决产业部门缺乏资金的问题。邬敏(2008)提出产融结合这种模式是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轨迹之一,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融结合的战略行为。

3关于产融结合的条件

关于产融结合形成的条件,魏杰(1997)在论述产融结合的体制基础时,就明确提出产融结合不仅仅是一个政策性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操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体制问题。也就是说,产融结合需要有一定的体制基础。国有企业目前的体制不符合产融结合的要求。而符合要求的最主要之点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造与国有股上市流通。伍华林(2007)提出我国的企业,因为条件缺失而延缓了产融结合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对外竞争力。产融结合的前提条件包括法律政策条件、市场机制条件、资本结构条件和经营管理条件。程宏伟、刘丽、常勇(2008)指出,在产融结合外部市场体系发育既定的前提下,中国企业必须转向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培养。尽管目前我国的外部市场体系发育非均衡,企业内部管理能力配比程度不高,但中国企业不应止步于产融之路,关键在于提升与扩展管理能力,发挥产融结合过程中的协同效应,为走产融结合之路作好准备。

4关于产融结合的模式

产融结合实现的是产融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直接融合,所以,许多学者都研究分析了产融结合模式。徐天信,沈晓波(2003)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银行资本起家,然后由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二者融合成长,形成金融寡头;二是由工业资本起家,通过扩大再生产不断积累资本,然后在经营工业资本为主的同时,把部分资本转向金融行业,最后形成以银行为核心控制一系列工商企业的垄断财团。王继权(2004)总结当代西方国家中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产融关系模式是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模式、德国的全能银行制模式、日本的主办银行制模式和韩国的政府主导型模式。傅艳(2004)认为,由于信用型结合方式受国家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影响较大,在利率尚未市场化的条件下,以银行信贷为主的信用型产融结合方式仍是中国产融结合的主要的、较为稳定的方式。李有吉、金红(2005)从产融结合的路径和涉足的金融领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外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朱渝铖(2008)提出,从产融结合过程看,产融结合主体包括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产融结合客体是资本,信息技术等,可以把产融结合模式重新分为产权型产融结合模式与信息型产融结合模式。徐焕章、魏娟娟(2007)提出产融结合模式是一个因地制宜的问题。世界各国因经济、社会以及历史传统的不同,其结合的方式各有特色,即使在同一国家中,因发展的阶段不同,产融结合的方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产融结合的问题上,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针对我国企业,王松华、胡敬新(2007)指出,我国产融结合主要有几种模式:大型企业投资商业银行、企业集团涉足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投资工商企业等。万亿、傅维、古晓慧(2008)指出,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工业资本居多,资本流动性缓慢,负债率偏高,回报率低的问题突出。因此,建议将工业资本投向商业,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即是将工业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再由货币资本转化为借贷资本最后转化为金融资本。具体模式包括实业企业与金融企业双向参股的模式、内设金融机构模式和设立离岸金融机构模式。

5关于产融结合的效应

产融结合的效应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融结合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突破。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产融结合的市场机制还远没有形成,产融结合有效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无效和负效问题。傅艳(2003)、王勇(2005)等对产融结合有效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李革森(2004)则从定义的角度对我国现存的公司多元化和产融结合技校进行了分析。许天信、沈晓波(2003)指出产融结合是降低交易费用的需要、产融结合是消除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要求、产融结合是资本盈利本性的要求、产融结合是资本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以及产融结合是密切企业与银行关系的要求。王辰华(2004)认为,我国产融结合的正效应包括产融结合的资源配置效应、产融结合的规模效应、产融结合的公司治理效应、产融结合的银企协同效应。张庆亮、孙景同(2007)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明金融企业参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相关程度会随着参股比例的上升而增强,而且当参股比例超过一定临界值(10%)以后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会随参股比例的提高而显著上升。王晓慧(2008)指出,大型国企产融结合的正效应包括有利于增强国企及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产生协同效应,提高国有大型企业的资产回报率;有利于推进大型国企股份制改造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6关于产融结合的风险

王辰华(2004)认为,我国产融结合的负效应包括产融结合中的泡沫经济效应、产融结合中的金融异化效应、产融结合中的资金放大效应和产融结合中的风险效应。陈燕玲(2005)指出产融结合风险主要形式包括投资组合风险、内部交易风险、财务杠杆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和道德风险。而且产融结合风险更具有隐蔽性、系统性和破坏性。郎咸宁(2006)明确地指出,中国企业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性,即企业在逐渐做大的过程中通过多元化产生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会加速企业的败亡。王晓惠(2008)指出,大型国企产融结合的负效应包括新的经营风险、加剧信息不对称性,风险扩大和外溢效应。李书华、李红欣(2008)指出产融结合带来的主要风险有整合风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内部交易风险、风险的传递和监管真空。

7关于如何提高产融结合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