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发展机遇

金融发展机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发展机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发展机遇

金融发展机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展业;机遇 

我国多年来对美国出口增长幅度都是20%多,2008年上半年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仅仅是89%,到2008年11月份,我国的三大外贸指标都变成负数,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从2007年同期的239%跌到负9%,出口也是由20%以上的增幅跌到负2%,进口也变成了负178%。出口受阻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半停产,出口企业的停产、减产、半停产首先减少了原材料的购买、工业生产下降。2008年的四个季度,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为164%,第二季度降到159%,第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降到82%,11月仅仅是54%,还不到一季度的1/3。工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板块,工业生产增速下降,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增速下降,2008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106%,第二季度101%,第三季度9%,第四季度68%。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国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出口。

一、会展业的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2008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55,到了二季度降到314,三季度仅仅是105,四季度12月当月全国财政收入是负的31。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它对我国的会展业带来的机遇却远远大于挑战,这主要原因在于会展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既存在紧密联系,同时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首先,会展业与经济形势之间是如影随形的同步关系。会展业是经济的晴雨表,能够非常及时地、敏感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会展业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身也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各产业的运行能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会展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展业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其与整个经济形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存在超前与滞后的情况。比如,会展组织者预计金融危机可能在经营规模上、效益上给展会带来一定影响,但马上取消已经预定要开的会议却并不多,这就是会展业和经济之间的一种相对滞后的关系。人们还摸不清这个危机会有多大、多严重、多深远,人们期待着更好的消息早点到来,所以没有必要过早地惊慌,过早地取消已经安排好的会展活动。因此,在确定会展的数量和会展的时间等方面,危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只是在筹划新的会展时会有所考虑。会展业有一个反应和评估过程,而不是经济形势一下滑它就马上跟着下滑。

会展业的独立性还表现为其超前的引导作用。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研讨会特别活跃,是因为大家都惊慌了,不知道这场危机会引发怎样的状况,这时候特别需要研讨。因此,会展业能产生一种引导作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目前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努力的结果就会出现引导作用。如好多年前,我国的电视机刚刚普及,超薄电视还没有深入到百姓家,日本企业很早就把超薄液晶电视拿到我国展会上进行展示。当时一个小的液晶电视也要五六万人民币,大一点的要几十万人民币,在我国普通的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展示这个产品大大超越了普通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日方参加展览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引导消费,让中国的广大家庭知道世界上已经有这样一种产品了,他们早晚也会需要这样一种产品,从而做这种消费的预期和准备。果然不出其所料,目前超薄电视在我国已经开始普及了,这就是会展产业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既同步又超前的状态。众所周知,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在某次会展上诞生或者宣布出来的,这就是会展引导经济、引导产业、会展创造市场,创造消费能力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二、会展业面临发展机遇

正是由于会展业相对整体经济形势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随整体经济形势下滑而下滑,于是金融危机在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会展业未见得遭遇同样的命运,〖JP+1〗相反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会展业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机遇:

1.危机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需求。(1)研讨交流的需求。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经济形势研讨会很多,这说明大家需要交流。许多企业抓紧时机,加强了广告推销,目的就是要减少危机带来的影响。(2)推销捷径的需求。危机到来以后,企业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担心市场萎缩,要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又囊中羞涩,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余力做强化市场的工作。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寻找市场推销的捷径,即如何用较小的投入产生更大、更多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号召力。会展产业是帮助企业进行营销的一个捷径,因为它高度浓缩集中了市场各个要素,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密集的空间内做最紧密的接触和交流。国外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选择一两个与产品相关的会展,只身带上一两个助手到这个博览会待上三五天,全年的订单就出去了,全年的采购也就搞定了,回到企业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上。所以,会展产业是一个效率最高的推销捷径和方法。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在两难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会展,参与到本产业最相关的博览会中去,在展览会上来寻找新的社会需求。(3)产品物美价廉需求。消费者在当下会更加捂紧自己腰包里的钱,希望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多消费是刚性的,是不可能减少的,只是更多的人会追求物美价廉更实惠的东西,这种追求恰恰是会展产业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展会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多物美价廉的需求。(4)企业升级转型的需求。这些年来,我国会展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规模膨胀如此之快就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很多展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改型换代的调整。危机到来时,会展企业的业务量相对减少,就有了这样一个喘息的机会,进行升级换代的调整,适当地可以合并一些部门,撤掉一些部门,进行一些业务上的整合。所以,危机的过程也是企业整顿、喘息、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坏事为好事的机遇。总之,这些需求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人们应该抓住这些机遇,把工作做得更好。

金融发展机遇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已发展成为辐射内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金融产业集聚地,初步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而且是全国最大的私募基金管理中心和闻名全国的“风险投资之都”,深圳本地上市公司已有近两百家、市值逾万亿,证券公司家数居全国之首,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净值和创投机构占全国的比重均约为1 / 3,银行业营业网点超过 1300 家 ;深圳金融业的总资产达3.7 万亿元 ,位居全国第三 ;深圳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在去年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深圳排名位居我国境内城市第二。总之,经过 30 年艰苦努力,深圳金融业已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十二五”时期是深圳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加快实现国家赋予深圳的五大战略定位,大力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在此期间,深圳金融业面临新的机遇以及挑战:

第一,深港金融合作很可能步入深水区,深圳金融业将在更广阔和高端的平台实现跨越。 未来 5 年,深港跨境货币合作机制将更加成熟,两地在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将承担更大功能,这将促进内地资金的跨境流动,促进深港货币一体化市场的形成。 深港两地银行支付、外币清算系统、债券回购等交易系统的对接进程有望加快。 因而,无论是从机构互设,还是从业务合作、体制创新及管理提升方面,深圳金融业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有望取得新突破,深圳金融业在“珠三角”及全国的影响力将继续强化。笔者认为,经过准确定位和共同努力,未来五年,深圳在中小企业融资创新、基金与财富管理、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人才聚集、金融信息管理等重要方面有望取得新突破,整体金融创新能力继续提升。 深圳金融业在促进珠三角、粤港澳经济圈的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区域乃至全国金融资源流动聚集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形成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深圳金融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深圳经济金融开放度将继续增强,有利于深圳金融业“走出去”及国际竞争力提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在未来5 年将继续发挥体制优势, 进一步提高经济金融的开放度。尤其在金融领域,深圳除了在国内争取更多的先行先试机会,同时借助深港合作的大平台,有望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进驻深圳。 本土金融机构在积极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也将积极“走出去”,实现国际竞争力的更快提升。

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深圳金融业也存在诸多挑战,深圳金融业原有的体制优势已经开始弱化,深圳在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开放程度等方面均落后于北京和上海;尤其是,深圳在金融生态环境方面,还存在着不利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因素,其突出表现在深圳的人才环境和商业环境令人堪忧,尤其是受制于相对落后的教育和医疗环境,深圳金融人才环境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较后。 另外,深圳商务运营成本的上升过快。深圳的土地使用、场地租售、交通运输、人力资源等运营成本加速上升迹象已经开始显现。因此,深圳加强金融生态建设、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的任务更为紧迫。

二、“十二五”期间深圳金融业发展的重点及策略建议

第一,加快发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目前国家正在全力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 作为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的深圳,不仅出口额连续17 年雄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而且毗邻正在打造国际化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香港,独特优势无人可及。下一步,深圳应利用现有的基础,大胆创新,与其它城市继续拉大距离,做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市场。 笔者建议:一是在深圳设立“金融保税区”式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在该区域内非境内居民间的贸易资金往来采用境外管理模式,但严格控制境内与离岸金融中心间的资金流动,并与香港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开展互补合作; 二是设立深港人民币 FDI 投资目录 , 为鼓励项目设立“绿色通道 ”,加快立项审批 ,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备案后直接汇入人民币投资深圳;三是促进两地银行在港合作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支持并参与港交所推出以人民币计价追踪深证成指的上市基金(ETF);合作推出可互换金融产品,在两地交易所同时挂牌交易;四是加快实现境内支付系统与香港人民币即时支付与结算系统(RTGS)的跨境联网,为人民币跨境结算及投资提供强大支持。

第二,着力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 深圳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居民财富不断增多。 目前深圳人均GDP 已接近 1.3 万美元,人均收入接近 3 万元人民币,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位居国内城市榜首;二是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CTR 市场研究公司曾对中国城市居民金融理财需求进行追踪研究显示,相较京沪等其他七大城市 ,深圳居民理财意识更强、理财需求更为旺盛和迫切;三是金融机构种类齐全。深圳目前拥有3 家商业银行总部、19 家证券公司总部、10 家保险公司总部、11 家期货公司总部和全国数量最多的基金公司总部,外资金融机构约有50 家, 为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载体。深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需要在市场建设、机构发展、产品创新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市场建设方面,深圳应致力于加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柜台交易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另类投资市场的建设,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深交所打造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与主板市场形成互补;借鉴香港经验,建立起横跨基金专户理财、券商集合理财、信托计划、保险收益产品、银行理财的统一信息平台;加强两地交易所的互联互通,积极探 索深港两地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双重挂牌,促进两地公司相互上市,实现投资者的跨境交易、跨境互换和联网交易,并允许两地银行机构相互代销各种证券产品。 机构发展方面,深圳可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财富管理机构、私人银行机构入驻,加快发展信用评级、保险精算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并鼓励设立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产品创新方面,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设计开发多样化的金融投资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产品,产品标的可由目前较为常见的债券、股票、黄金等,扩展至红酒、艺术品、房地产信托,以及碳金融、水指数、气候基金等国际新型理财产品; 同时鼓励扶持大力拓展 QDII 业务,争取在香港金融市场上开展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多品种的金融投资。 市场培育方面,借鉴香港经验加强监管,增强产品设计和销售环节的透明度;加强投资者理财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采取形式多样、科学有效的举措,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培训机制, 把投资者理财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第三,加快构建风险投资体系。 风险投资是高科技创新的引擎,是支持自主创新最好的金融机制。 深圳是全国风险投资最活跃地区,云集 500 多家风险投资机构 ,共计管理资金约 2000 亿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深圳风险投资仍存在很大差距。 为此,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尽快设立创业投资政策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补偿基金,建立以政府资本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风险资本筹集和循环机制;探索推行以有限合伙制为主的风险资本组织形式,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资本运作机制 ;探索开展柜台交易,培育不同层次的产权交易市场,以完善多元化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金融发展机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和传统服务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许多行业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呈现出受影响晚、抗跌性强、增速高等特征。对我国现代服务业而言,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更多的是机遇,我国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现代服务业 机遇

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在我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现代服务业的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发展的一道曙光。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具有产业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和带动性强、全球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以及自然资源依赖度低、能耗低、污染排放低等特征。

我国现代服务业在金融危机中发展势头强劲

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008年三季度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从2008年6月份的16%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5.1%。同时,金融危机对我国传统服务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约60%的服务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其中主要是传统服务业。相反,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许多行业,虽然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呈现出受影响晚、抗跌性强、增速高等特征。

(一) 软件服务业迅猛发展

2008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的收入为7573亿元,是2000年的12.7倍;软件出口142亿美元,是2000年的35倍。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增长、增速有所放缓,软件出口有所下降。但软件行业仍然保持了29.8%的增速,是我国所有行业中增速最高的。中国企业家调a查系统组织实施的“2009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快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45%的企业认为目前经营状况良好,这个比例在所有的行业中是最高的,而认为目前经营状况不佳只有10%,比例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在“良好―不佳”的指标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008年为41.5,2009年第一季度为3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软件服务业的确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经营状况有所下滑,但依然是金融危机中发展最好的。

(二)生产业异军突起

金融危机使众多行业受到冲击,但介于二、三产业之间的生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力保经济增长的活跃力量。以北京市为例,2008年北京市服务业同比增长11.7%,服务业在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到73.2%。其中信息服务业、批发与零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研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等生产业分别增长16.8%、15.6%、23.9%、23.1%。生产业产业规模的扩张极大地带动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上海生产业也呈现出受影响晚、回升快的特征。据统计,2008年上海生产业主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88.94亿元,同比增长14.3%;利润272.15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不但高于全市GDP增幅,也高于第三产业增幅和制造业增幅。2009年1至4月,上海重点生产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其中,工程建筑、管理、信息集成等总集成、总承包领域服务收入环比均大幅增长,特别是4月,环比增幅达60.7%。

(三)服务外包业逆势上扬

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服务外包业在金融危机中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近47亿美元。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2009年一季度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达到15.8亿美元,同比增长98.6%,新增就业岗位13.9万个。截至2009年5月,我国服务外包企业5533家,从业人员超过101.1万人。工信部数据也表明,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多数行业发展缓慢,而服务业逆势上扬同比增长75%,服务外包增长幅度更大。另据杭州市外经贸局统计,2007年杭州服务外包产业总产值为11273万美元,而2008年的总产值增加到了20342万美元,增长幅度高达80%。

(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

金融危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机遇。2008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增长高达76%,动漫产业增长超过了40%。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冲击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我国网络游戏出口2008年三季度比二季度却增长了21%。据统计,2008年1至8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实现收入33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3%,高于去年同期增幅,高于全市第三产业增速2.1个百分点。杭州市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在杭州高新区,动漫游戏产业2008年增长率超过了20%。上海、深圳等地创意产业增长率也远高于同期GDP的增幅。

金融危机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促进了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

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趋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这种转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服务外包业务向我国的转移。国外很多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纷纷采取将非核心技术和业务外包的方式,降低成本和风险。我国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巨大的市场优势、丰富低廉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专业化的服务水平成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有利因素。我国服务外包业在金融危机中的不俗表现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二是促进了外商投资向服务领域的聚集。2008年1至9月,我国服务业领域使用外资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10537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5.7亿美元,增长了42.6%,占同期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实际利用外资的金额比重分别为50.7%和42.5%。这说明,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在全球经济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地区,而且这种投资更多地流向了服务业领域。

(二)物流等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2009年1月14日到2月25日,我国陆续出台了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10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随后又在9月26日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直接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在其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对促进本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给予了特别关注。如在《汽车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分别把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作为主要任务;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把“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作为规划目标,并把“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作为主要任务;在《纺织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都把“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设计与开发、成果推广、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服务”作为主要任务。这些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必将有力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

为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2008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长三角“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为长三角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9月初,上海及时出台审批、财税等系列改革政策,对金融、商业连锁、专业服务业、会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等给予支持,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自2008年9月1日起,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可享受按收入减支出的差额缴纳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9月27日,《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三个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文件密集印发,提出到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通过相关扶持措施,使服务业成为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广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推动经济“腾笼换鸟”转型升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根据新近出台的产业发展部署,广东将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优势传统产业为辅助、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为基础的主体产业系统,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选择。

(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加快转移将促进其现代服务业发展

金融危机加速了我国东海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沿海地区产业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的转移。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根据专家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就将达到1.4万亿元左右。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集中于纺织、服装、制鞋、塑料等轻工产品及机械制造、铁合金、化工等传统产业,以及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从产业转移的区域方向上看,已形成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合作体系,如福建省主要转向江西、湖南等地;江苏省主要转向苏北地区以及湖南、河南、江西、安徽;上海主要转向重庆、安徽;山东省主要转向本省的西部地区。目前,承接转移正在成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新的发展焦点。湖北、陕西、四川、湖南等地已将发展加工贸易作为对外开放、富民强省的重要战略举措。湖南、陕西等省也在积极研究指导意见、制定战略、安排部署。在东北地区,2008年9月,吉林省政府与深圳市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吉林-深圳产业合作示范区,深圳市多家企业进驻示范区。东部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加速转移将会有力拉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研发、金融等生产业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结论

虽然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也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契机,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抓手之一。

当前,我国还存在一些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一是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科技对服务业的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服务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所提供的产品和信息服务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经济效益很低;三是服务人才短缺,尤其是结构性短缺一直制约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四是大多数服务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低以及缺乏足够的抵押品等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贷款;五是服务业规模偏小、品牌效应差。

我国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采取针对措施,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是以发展生产业为抓手,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二是以此次金融危机所形成的强大的市场需求为契机,首先在软件和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扩展到其他现代服务业领域,最终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契机,加快形成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融资模式;四是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有利时机,通过鼓励并支持现代服务企业开展以市场为中心、以产权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并购,鼓励现代服务企业开拓国际客户资源,进一步完善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等手段,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品牌。

参考文献:

金融发展机遇范文第4篇

总的来看,云南省的经济与金融保持了相对协调平衡的关系,金融有效发挥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同时,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逐步发展壮大,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一方面,金融业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投入力度,积极改善金融服务,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云南的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金融后盾。2011年,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4万亿元和1.23万亿元,均比2005年增长2倍。同时,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健全,初步构建了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为主体,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服务体系。目前,全省共有政策性银行、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省级分支机构24家,地方银行业法人机构146家,保险机构30家,地方证券、期货法人机构各2家,外资金融机构5家,村镇银行10家,小额贷款公司387家,股权投资企业50多家,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信贷投放力度的加大及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促进经济实现新的跨越。2006~2010年,全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11.8%,比“十五”的年均增速9.0%加快了2.8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年均增长8.5%以上规划目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6:44:40,与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19.1:41.2:39.7相比产业结构明显得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明显提高并更趋于合理。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带动下,全省金融实力不断壮大。2005年到2011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从130.5亿元增加到416.22亿元、增长2倍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76%;金融业税收收入从11.54亿元增加到94.96亿元、增长7倍多,占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8.55%;从业人员从9.33万人增加到13.6万人,金融业已经成为云南发展较快、贡献较大的重要产业之一。

从分项指标看,云南经济与金融基本实现了协同发展。从全国排名来看,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8750.95亿元,居全国第24位,西部第六位;同期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364亿元,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第四位;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130亿元,居全国第十七位,西部第三位。金融指标的排名均领先于经济指标排名,但大致排名相当。这说明云南省的金融发展从总量上看与经济相对协调,但又相对领先于经济的发展。从全国占比来看,2011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约为全国总量的1.9%,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为全国总量的1.72%,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全国总量的1.9%,人民币贷款余额约为全国总量的2.21%。也就是说云南的金融总量占比与经济总量占比基本一致,但贷款稍微领先,总体呈现均衡协调关系。从增速来看,2000年以来,云南人民币贷款增速均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对经济发展保持了充分的支持力度。从结构来看,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和金融指标大体也反映出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总体情况良好。

但是,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看,云南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协调相融的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集中体现为: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金融的发展。过度占用金融资源的低效发展模式制约了金融业持续稳健发展和业务创新,进而影响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

一、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偏低

云南的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低于全国,且呈现一路下滑态势。2011年,每产生一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全国平均需投入1.1621元人民币,在西部地区平均需投入0.9905元人民币,而在云南平均需投入1.3844元人民币。云南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显著高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这是云南经济与金融总量关系不协调的典型表现。从原因来看,主要还是由于产业层次较低、科研投入不足及金融创新不足,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无法实现高层次上、生产要素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从产业结构来看,2011年,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8.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1%,是第三产业的近一倍。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大量为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对环境破坏较大,对资源依赖较高,核心竞争力不突出,没有主打优势产品,较易受到市场波动影响,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对云南工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数据显示,2009年云南的R&D经费与全省生产总值(GDP)之比为0.6%,低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经济决定金融,在云南现有的产业格局下,为了规避风险,获取稳定收益,金融机构主要投向于国有资本的云南主导产业,对新兴产业、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同时,金融业的主动创新意识不够,能力相对欠缺,主要通过外延性的信贷总量扩张来支持云南经济。在云南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相对缓慢的前提下,要素资源的投入产出会逐渐呈现衰退迹象,金融业的总量扩张无法带动GDP快速增长,进而造成信贷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较大差距,金融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下滑。

二、金融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

云南金融业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银行业的发展明显快于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是银行业明显大于证券业和保险业。

第一,2011年末,云南省共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分支机构22家,地方性银行业法人金融机构(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机构、村镇银行)共146家。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设有营业网点5177个,从业人员65989人。而同期,云南法人证券公司数仅有2家,法人期货经纪公司数也仅为2家,省级保险公司分公司31家,机构数与银行业相去甚远。

第二,2011年末,云南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19014.07亿元,净利润279.22亿元。同期,云南省保险公司资产总额380.56亿元,为银行业的2%,财产保险公司实现承保利润8.27亿元,人寿保险公司短期保险业务实现承保利润1.98亿元,两者合计为银行业的3.67%。云南2家证券法人机构资产总额109.07亿元,仅为银行业的0.57%。

第三,2011年,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0.4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1.7亿元,二者合计1652.1亿元。年内8家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公司债等方式在交易所市场新增融资100.25亿元,为年度新增本外币贷款的6.06%。年内,保险机构融资为110亿元,为年度新增本外币贷款的6.66%。证券、保险市场融资均未达到银行新增本外币贷款的10%。

三、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

由于昆明是省会城市,各类资源投入向昆明倾斜比较明显,加之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与其他州市相比,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且差距较为明显。在此背景下,受经济优势的作用和影响,金融机构向昆明的投入更为集中,对州市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这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经济落后地区往往金融市场发育缓慢,信贷需求不足,金融投入成本较高,难以合理平衡与匹配收入和成本。因此,金融机构向昆明投入的比例明显大于各州市。在此种局面下,就形成了典型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发展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同时,对金融业本身的发展也不利,过于集中地投入,一方面会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带动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另一方面,也会由于信贷集中而产生较大的信贷风险。

四、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也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云南金融发展的滞后也集中体现于创新能力的不足。首先是创新动力不足。在云南粗放式发展模式对资金极度渴求的条件下,金融市场表现为典型的卖方市场,金融机构仅靠传统服务和传统产品已能保持较高的受益水平。由此,云南省金融创新目前仅以吸纳创新为主,全国性金融单位的分支机构统一推行总部创新的金融产品,采取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基层机构基本上既没有创新的决策权,也没有创新的动力。产品创新同质化明显,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其次是创新基础薄弱。金融创新形式较单一,服务及产品主要集中于信贷领域,在投资理财、农业保险、期货交易、资产证券化等领域,金融创新十分有限,不能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基层金融机构功能不够完善,缺少多层次、多样化服务,ATM机、POS机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覆盖面窄。最后是新型融资工具运用程度较低。当前,云南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对于资金的需求程度较高,加强对各新型融资工具的利用,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对于加快推进云南桥头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直接融资门槛较高,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强,企业参与意识低等原因,我省企业过度依赖间接融资的局面仍未改善,对直接融资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的运用能力较低。

五、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云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够有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金融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未能形成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手段欠缺,金融基础设施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对金融业发展的保障程度不足。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缺乏诚信意识,部分地区非法逃废债务现象突出,对金融业合法权益保护不足。

六、政策建议

(一)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

云南金融业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的主要症结就在于云南的发展方式和产业层级。为此,云南应利用国家支持云南建设桥头堡、加快实施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尽快推进云南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级。一是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正在向西部转移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这类企业虽然仍然存在技术含量不足、附加值相对偏低、产业链延伸不够等问题,但毕竟有其管理优势、客户优势、市场优势以及部分的科技优势,特别是大部分企业总体产业层级高于云南企业。因此,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吸纳劳动力、拓宽产品市场、提高云南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东部地区加强沟通联系,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二是面向东南亚,抢抓市场机遇和产业转移机遇。云南是一个沿边省份,面向东南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方面,要主动加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力度,主动为云南企业开拓市场;另一方面,要积极吸引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相对发达国家加大对云南的投资和关注,积极吸引其资金注入云南市场,欢迎其企业投资于云南。进一步加快沿边开放开发步伐,利用好紧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文化优势,抢抓市场机遇和产业转移机遇。三是深入挖掘云南特色和优势,打造云南特有产业。云南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的省份,加快发展有着独特优势。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避免单纯的模仿和效法其他省份,而是紧密结合云南省情、打造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形成错位竞争,发挥好云南独特的优势与特色。四是加快发展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云南目前的产业格局以第二产业为主,同时以重工业、资源加工、水电、卷烟等为代表,一定程度上存在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较高等问题。当前,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信息电子、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新型工业,加快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同时,要更加注重发挥云南特有优势,积极发展金融、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能力,打造优势产业。五是金融部门要积极转变思路,紧跟产业调整步伐,适时跟进,主动加大对产业调整过程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要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和企业逐步退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行业企业加大支持。

(二)完善金融市场结构,充分发挥银行、证券、保险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首先,要推动保险业发展。充分利用保险同业会的协调功能,加强合作,创造保险业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保险公司也要转变陈旧的经营观念,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核保制度,并积极推进险种创新,在云南省主干产业的发展上构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大力开拓责任险、信用和保证险、农业保险等业务。其次,要大力推进证券业发展。加快引进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不断丰富证券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云南产业优势,加速产业优势与证券市场的结合,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进程,加大股市融资力度。三是要结合云南自身的产业优势、物流优势、文化优势和金融优势,强化区域性的银行贷款中心、票据融资中心、资金结算中心、银行卡网络中心、债券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中心和金融教育科研中心的功能。

(三)推动金融创新,多渠道满足桥头堡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

国家桥头堡建设是今后很长时期内云南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要加快推进、全面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离不开金融保驾,创新先行。为此,一是要建立完善创新金融体系。分层负责,上下联动,构建完整的产品开发、营销、反馈体系,并加快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要探索金融创新的途径。立足云南特点,将吸纳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努力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三是要突出创新重点。以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核心,以扩大融资规模、改善融资结构为目标,积极开拓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理财等表外融资及债券融资、股票融资、保险融资、融资租赁等直接融资业务,鼓励企业加快直接融资步伐,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手段,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真实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要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基础。政府有关部门、人民银行和监管机构要加强协作,加强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金融创新业务的引导,并积极建立鼓励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同时注重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共同推进金融配套改革。

(四)改变昆明“一市独大”格局,促进全省各州市均衡同步发展

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在全省的中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逐步推进其他州市加快发展,对落后州市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支持,改变昆明“一市独大”格局。一是要更加关注全省均衡同步发展,给予更多支持。要更加重视各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找准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特别是要抓紧解决制约各州市发展的诸如基础设施建设、经商环境等瓶颈因素,为各州市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在政策放活和资金支持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二是各州市要找准定位,避免产业雷同。云南享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自然资源丰富,景色风光秀美,又有着沿边的特殊区位优势,发展经济具备良好而独到的特色。各州市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自身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定位,避免简单机械照搬发展模式和经验,走老路、走弯路。三是金融机构要加大支持力度。金融资源过度向昆明集中,会由于竞争过于激烈而导致利润下滑,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金融机构一定要认识到云南的长远发展机遇,主动下沉服务中心、前移服务窗口,主动加大对各州市的金融支持力度,抢占市场先机,为未来赢得空间。

(五)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

一是改善银企发展的环境并加快其内部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投入产出效率。首先,要完善金融法律环境,并加强法制的宣传力度,特别是与银行贷款密切相关的《破产法》和《担保法》。其次,要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银行是国家的“钱库”观念,把银行业真正作为产业来对待。地方政府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性地培育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主动向所在地金融机构推荐优质信贷项目,并积极帮助金融部门清理逾期贷款,化解金融风险。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为在当地信贷投入大的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再次,银行业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树立辩证的风险观,把增强自身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此外,地方政府要推动工商企业和各银行以及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诚信为本,以市场为纽带,以“双赢”为目标,建立政、银、企长效合作沟通机制,努力建立新型银企合作关系。

二是加强诚信建设,优化投资软环境。区域间资金的流动,将更多地取决于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诚信为先。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信用服务中介机构为主体,分步推动”的原则,逐步建立企业信用社会化网络体系。要围绕企业同业征信和联合征信建设,加强企业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制度和信用红名单、黑名单公示制度。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严厉惩处信用缺失行为,努力营造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的良好氛围,提高透明度和协调性,依法加强金融部门维权,减少风险资产损失。最后,要把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摆上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促进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性意见,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组建规模大、担保能力强的大型担保公司,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建立互助担保基金和互担保机构,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三是建立区域信息沟通机制,推进信息共享。信息流动对金融资源的区域流动具有导向和中介作用,实现金融和经济信息资源共享是促进区域金融、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增强金融跨区域服务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强化金融监管协作、促进金融发展合作,特别是促进云南省州市之间的金融发展合作,在一定的原则下多方共享信息资源,可依托人行昆明中心支行构建起一个功能完善、高效快捷的区域金融信息网和区域金融互动发展与合作的交流平台。同时,创建金融安全区,以整顿和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为重点,扎实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提高金融信用等级,以利于更广泛和多元化地吸纳社会资金,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实现金融与经济双赢。

金融发展机遇范文第5篇

本书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硕士生导师安国俊。安国俊先后就职于财政部、中国工商银行、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债券市场委员会,曾参加政府投资、政府债务管理、债券市场改革与发展等多项具体工作,曾参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的相关论坛和研究项目。在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安国俊乃著此书,业内权威专家对此寄予了较高评价。

本书基于对全球金融危机反思的视角,对债券市场协调发展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层面进行了分析,从资产负债表与财政金融稳定的连锁关系角度分析了政府债务的最佳组合和风险预警方案。借鉴国际经验,从债券市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本书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对政策制定者和金融业界大有裨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共

安国俊博士从全球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通过总结全球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产生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提出了债券市场协调发展与金融稳定的命题,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提出了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目标,在此框架下,结合参与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发展的实践,对中国债券市场协调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和系统性解决方案。据此,本书值得我国债券界等金融实务人士和对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阅读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 郭建伟

一个健康有效的债券市场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及其改革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在国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近些年来,美国、希腊等国家围绕债市相继出现的问题又从反方向告诉世人,当代债券市场一旦发生危机,对于经济金融乃至政治的冲击力并不亚于甚至可能超过股市。因此,静下心来全面深入地研究债券市场的规律并认真遵循之,是我们必须持有的态度。青年学者安国俊孜孜不倦,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长期致力于债券市场的研究,成果丰富,实属难得。本书既有理论深度也有实践参考价值,在债券市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新挑战的今天,有此专著问世,可谓相关学界与业界的福音。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