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体育教学重难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字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乏味无趣,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识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在中国汉字中,又有许多音形相近的字,学生极易混淆。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生字“注”与“住”时,先让学生找出这两个字右边都有一个“主”字,这时再利用多媒体把水的图画“拉”到主的左边,学生明白那这个字有水就是――“注”;再把一个人的图片“拉”到主的左边,有人就是“住”字。这样学生一下就记住并区分出了这两个字,也明白了字义,难点也就解决了。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接触的事物少,对一些课文的理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直观地把课文的场景展示给他们,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教学《乌鸦和狐狸》这一课时,先把乌鸦和狐狸的对话制成录音在课堂上播放,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同时播放画面让学生看;接着关掉录音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让学生续编故事,这样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感知内容,培养了他们阅读、想象的能力,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效率较高。
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现代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难度,只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是不够的。我们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进行学习,由此让学生了解课文中一些故事的历史背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正确深入地理解。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城美丽的景象,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壮观,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很容易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构建起了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以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小学生的直视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例如:跳远教学,过去我们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强调重点,但在示范时,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如果我们利用室内课时间,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过程用电教媒体演示出来,就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演示之前,可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如跳远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哪些注意点等,请学生看完后回答。这样既能抓住重点,又容易突破难点。这样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篮球基础配合前,我先带领学生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段大型的篮球比赛以及球员们一些优秀的配合动作和步伐,这样,同学们的兴趣就一下被激发起来了。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表现欲比较强,每个人都想把看到的动作模仿下来并表演给其他同学看。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还设计了一个篮球基础配合课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来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比较形象的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此项技术。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既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小学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小学生?通过上网下载几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跳高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用在导入课前先给学生放映展示,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兴奋,禁不住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把涉及的重点内容的有关课件展示出来,既能起到让学生领会动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中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小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教学中。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一、把脉学情,做到多观察、勤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一堂好课始于把脉学情。把脉学情是从横向和纵向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学情。
片段一:三年级《30米加速跑》第一课时,教师朝学生大声呼喊:“前脚掌着地,注意前脚掌着地!”可孩子们像没听见一样,只沉浸在快乐的奔跑之中,教师扯破了嗓子,效果却不明显。
课例中教师苍白的呼喊换来的是学生无力的回应,教师课堂上没有妙招的根源在于教师不知道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于对学情把握得不准、不精。真正把脉学情,要做到多观察、勤思考,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观察学生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找到教学难点和切入点;勤于思考,思考如何利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促进他们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
把脉学情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年级和这一学习水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兴趣爱好。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与教材创造性的融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敲门砖”。小学生爱听故事,易被故事情节吸引,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技术动作教学寓于情境教学之中;小学生爱游戏,教师可以对运动技术进行游戏化改编,引导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创设快乐体育课堂。
2.能力水平。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已有体育知识和技能,依循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旧知到新知自然地衔接与转化,避免生硬地灌输,促进学生新知识和技能的接受与消化,提高学习效率,创设高效体育课堂。
3.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项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清楚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科学持续地进行学生体质升级干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实效体育课堂。
如此把脉学情,我们的体育教学将更科学,更合理。
二、研究教材,做到敏于学,笃于行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教材,一些教师拿到教材浏览一遍,感觉技术动作简单,随手将教材搁置一旁,凭自己的感觉和理解进行教学设计,殊不知漏洞百出,毫不严谨,如不及时纠正就会误导学生。例如本课加速跑教学就容易忽略“前脚掌蹬地”这一教学难点;再如站立式起跑中的口令教学,“各就位”容易被粗心老师呼成“各就各位”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想一想,如果体育教师对所要教授的技术动作掌握都不熟练和细致,那么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大。
片段二:课余时间,教师独自到教学楼后面的空地上反复练习“前脚掌跑”,边跑边思考突破“前脚掌着地”教学难点的方法,跑累了就“前脚掌走”,走着走着突然来了灵感――可以先引导学生“前脚掌走”逐步过渡到“前脚掌跑”,可问题又来了,三年级的孩子控制走和跑的步频和步幅能力不够,练习时仅靠教师的语言提示效果肯定不好,有了前车之鉴,就要另辟蹊径。这时地面上一块块方形地砖给人启发,可以利用方格调控学生练习时的步幅和步频,方格可在操场上用白石灰画出,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一切豁然开朗。
研究教材仅仅停留在书本教材上是不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最终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浅显、空泛、无内涵。一堂好课,必定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即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亲身反复地实践技术动作并不断思考,最终找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就像课例中的“前脚掌走过渡到前脚掌跑”和“小方格控制步幅与步频”两种解决重难点的办法,就是通过教师大量、反复地亲身实践和思考得来的。
三、教学设计,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简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恰恰相反,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狠下功夫,用简洁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运动技能自然生成。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简约并不简单,因为要简约掉的是那些花哨的,低效的,与主教材关联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实用的,高效的,紧扣教材的教学设计,前者容易堆砌,后者需花费心血,巧妙构思。
片段三:难点突破部分运用“闯少林方格阵”的教学策略。
[环节一]引导学生一步一格前脚掌走过方格阵。(前脚掌走的方法过方格阵,为前脚掌跑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师:同学们都能前脚掌走过方格阵了,但走的方法速度慢,不过瘾,你们能不能勇敢一点,用前脚掌跑,一步一格闯过方格阵呢?
生:能!
(该环节由前脚掌走过渡到前脚掌跑,在快乐的闯方格阵练习中,学生前脚掌着地的本体感觉初步形成)。
[环节三]师:同学们一步一格前脚掌跑的闯阵法都掌握了,那能不能再勇敢些,先一步两格、再一步三格地前脚掌跑敢不敢尝试?
生:敢!
师:好!分组练习,看一看我们班谁的轻功学得最好,开始练习。
(一步一格到一步三格,格数的增加只是表象,换来的实质是教学难点被突破,是学生步幅的增大,重心的提高和前脚掌着地快速跑技术动作的自然生成)。
简约体育的教学设计第一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课例中的“前脚掌走过渡到前脚掌跑”的教学方法就是遵循这一规律;第二要坚持切中要害原则,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课堂教学,切中要害就是抓住教学重难点,突破难点之妙招也是一堂好课的亮点所在,课例中的“小方格控制步幅与步频”的教学方法就是切中了要害,有效地突破本课教学难点,也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要点自制。”也许被忽略的“前脚掌”只是日常体育教学中的小现象,但它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面对教学难点我们真的需要更加机智,钻研和坚持。一堂好课,是有主线与核心的,即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既要有形有神,又要简约实效。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动下,多媒体技术逐渐运用到不同的教学领域,特别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着体育教学的课堂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作为小学课程中实践性非常强的运动型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再加上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所以探究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具有重大意义。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具体来说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事物的注意力难以长期保持,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成为小学体育教师关注的首要问题。多媒体技术主要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体育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充分迎合了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年龄特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2.促进教师不断吸收新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需要体育教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英语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传授更加全面和新鲜的体育知识,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能够解决体育课的难点问题,提升教学质量。体育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了课外的实践活动,也需要有室内的理论教程课堂。小学体育教师要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将实践教程中可能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如立定跳远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具体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意识规范,加深对立定跳远的印象,更好地掌握具体的体育知识。
2.利用互联网,实行网络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学习知识。当前很多学校的主要科目都建立了相应的资源网,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网可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网络化。首先,小学体育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建立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网。其次,将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教学软件充分融合,让学生能够在课下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努力完善和课程相关的课外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知识。最后建立的课程资源网,要随时能够让学生访问,需要安装的软件要具有弹性的配置性,提升资源网的利用效率。在课程资源网完善之后,教师可以远程教学指导学生,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时间的灵活性。
3.利用多媒体人机互动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通过人机对话的形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足球或者篮球的比赛视频,让学生明白一些打球的技巧和战术,又能够适当地向学生传输合作的团队理念,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动态的游戏网页,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游戏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实践乐趣。
三、结语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下我国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单一的现状,针对这些现状,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制作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建立体育课程的资源库,实现网络教学,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人机互动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养护就是保养护理,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小学生生长发育较快,而他们的身体又很稚嫩,骨骼、肌肉、内脏等器官均较脆弱。这正是为养护教育提出的客观依据。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育课突出锻炼十分重要,但是绝不能忽视养护。《大纲》新体系的特点是: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要充实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教育的内容,使体育教学既向学生传授身体锻炼的技能技巧,又以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指导身体锻炼,把体育与卫生保健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首先,进行体育教学需要有场地,而场地的质料直接影响到养护与锻炼的成败。目前,有的学校大搞水泥、柏油操场,不惜将好端端的土质操场毁掉。其实,水泥、柏油铺设的操场质地坚硬、弹性极差,长期在这种场地进行跑、跳等体育锻炼,不仅极易发生外伤,而且会对人体造成潜在性内伤(伤及关节以至大脑)。实践证明,从目前我国的国情出发,还是以松柔、平整的土质场地进行体育教学较为理想,它不仅有益于少年儿童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而且安全。诚然,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清理、浇水、平整和维修。
其次,进行体育教学还需要有器材。我们应按《大纲》要求努力争取逐步配齐,以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护和锻炼。条件所限一时配不齐的,可以发动师生自制器材,但一定要考虑到卫生和安全因素。丰台师范附小等学校的教师发动学生利用废弃的洗涤灵瓶和易拉罐,装上重量不等的沙子制成适合于低、中、高不同年级使用的“哑铃”,用来做器械操,不失为一桩美举。南京九渡槽小学曹卫民老师开发利用废旧自行车外胎,制成“胶圈”,进行《大纲》中规定的游戏及多项教学,取得成功。丰台区张郭庄小学曾经以草垫套上塑料袋代替体操垫上技巧课,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三,体育课是养护和锻炼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师应按《大纲》的要求,备好、上好体育卫生保健基础常识课,使学生懂得浅显的有关常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初步懂得一些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培养学生注意安全、保护身体的能力,以及逐步把学到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运用于身体锻炼和生活实践的能力。
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征,以室外为主要场所,在动态之中进行,因此增加了组织教学的难度。倘若学生使用器械不当或生理负荷过量,就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有人说,体育课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室内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事故难以避免。体育锻炼的确存在不安全因素,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只要注意养护教育,课堂组织严密,以正确科学的方法施教,加强养护措施,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养护意识应该渗透到备课、上课、课后小结的各个环节之中。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一排除。备课时,不仅仅是写好教案,而且要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器材,要揣摩教材的技术要领、动作结构、重点与难点、保护与帮助,要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如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纪律习惯、运动能力等等。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物质手段,体育教师对其要精心维护,合理使用,对其性能、状况要了如指掌。
上奔跑与跳跃类教学内容的课,教师要提前平整场地,并适当浇水、翻松沙坑,避免或减少出现摔倒、擦伤、扭伤等伤害事故。
在上投掷、器械体操、攀登爬越与技巧等需用器械的体育课前,教师必须认真细致地检查器械是否牢固、安全、适用,排除隐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灵敏的技巧、娴熟的技能,并采用科学的教法,使学生领会并掌握动作要领,明确技术规范,进行准确操练。教师还必须亲自带领或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和必要的专门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