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入学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100-02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入学适应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许多研究报告了日常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与人们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Winnie,2005;蔡颖,2010)[1-2]。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也称心理压力,本研究指个体自知正处于重要但困难应对的环境时所出现的心身紧张状态。压力反应强度取决于压力源、个体与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适应(adaptation)本研究定义为个体对环境及其身心变化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心理弹性(resilience,也译作“抗逆力”、“心理韧性”、“复原力”)可定义为个体成功应对变化、逆境或危机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Pinquart(2009)报告了心理弹性与应激的适应联系密切,而且心理弹性对入学一段时间后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具有预测力[3]。迄今国内外关于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间的作用基本有三种:直接预测作用、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同,有必要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特别关注从依赖逐渐过渡到独立阶段的大学新生群体。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国内大学生适应的有关研究多使用国外量表,存在文化普适性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针对了解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与适应状况的本土测量工具,利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心理弹性、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选取哈尔滨市某所高等学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5份,有效问卷数508份,有效率93.2%。其中男生347人,女生161人。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24岁,平均年龄为18.90±0.90岁。

(二)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由梁宝勇和郝志红于2005年编制[4],共85个条目,包括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五个分量表,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由于肖楠和张建新于2007年修订[5],共25个项目,包含韧性、力量、乐观三个维度,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由方晓义等于2005年编制[6],共60个项目,分为情绪、自我、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择业适应及满意度七个维度,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相关分析

通过使用SPSS软件,采取皮尔逊相关法,对508名被试在三个量表上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 1 心理应激、心理弹性与适应的相关矩阵

注:***代表 p

表1表明,心理应激与适应具有显著负相关,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具有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适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回归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为进一步验证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是否能够直接预测适应状况,本研究将适应作为后果变量,将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分别作为先行变量进入回归模型,一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详细见表2与表3。

表2 回归分析的模型匹配表

表3 回归分析表

表2和表3显示,心理应激与适应和心理弹性与适应的回归方程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1),这两个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1)。统计结果说明,心理应激对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适应具有直接预测力。

(三)调节作用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将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以检验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结果详见表4。

表4 心理弹性对心理应激和适应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表4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交互作用系数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相互作用对适应没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

三、结论讨论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应激与适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应激能够直接预测适应。Pinquart的研究证明了压力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适应的影响(2009)[5],本研究得出相似的研究结果。生活中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能够对适应状况起到直接预测作用。进而说明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短期内承受的总体心理应激量越大,其适应状况就越不好。相反,新生所遇的心理压力强度越小,对新生活的适应越好。

研究还显示,心理压力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也验证了心理弹性与应激的适应联系密切的观点。心理弹性对适应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会感知或承受更少的心理应激,适应状况更好;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低,入学适应越差。高心理弹性的个体比低心理弹性的呈现更好地适应结果及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与Pinquart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2009)[6]。

从心理应激、心理弹性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结果看,心理弹性能够直接和积极影响大学生良好的入学适应。但尚未发现心理弹性能够抵御应激事件对入学适应的不利影响,心理弹性对心理压力与适应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是个体适应压力的保护性资源,对促进积极适应具有重要贡献,能够维护和提升身心的健康水平。因此启发我们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积极关注和努力践行对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从而促进青年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生活。

参考文献:

[1]Winnie,W.S.et al.A psychosocial model of stress

-distress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americans

[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3):422-445.

[2]蔡颖,梁宝勇,周亚娟.中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心理弹

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2).

[3]Pinquart,M.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hass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30:53-60.

[4]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沃

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

与行为研究,2005,(2).

[5]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差异心理;因材施教;能力

【中图分类号】 B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49-1

一、差异心理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

《心理学百科辞书》指出“差异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的性质和根源”,个体差异是指“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遵循常态分配的个体变量”。这样就把个体的一切差异都包括进去了。《心理学辞典》指出“差异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个体心理差异是指人们彼此区别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特点;它们是差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明确了是研究个体的心理差异但研究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个体特点,这是把心理活动全部都包括进去了。我认为差异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的特殊性。差异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结果。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就是以个别差异为前提。

二、能力的界定

(一)能力的内涵。个体心理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包括人格、能力、认知、情绪和动机五个方面。个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个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包含两方面意思:ability 对某项活动现有成就水平 ,已学会的知识技能;aptitude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潜力和可能性。能力的不同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及特殊能力的发展。

1.智力的成分及结构不同。首先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构成能力结构上的差异。以一般能力――智力为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每个人都同时拥用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在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身上都存在着这九种智力,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2.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一般能力发展(智力);特殊能力发展。首先,智力在全人口中表现为常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处平均水平,但也有智力低于一般水平和智力超常者。智力有其发展趋势,童年及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18至25岁智力达到顶峰之后趋于平稳。这种智力发展趋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即发展快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晚等等。此外还存在特殊能力发展的差异,如音乐能力、创造力等。

三、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这一理论是由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天下的事物都存在普差别,所谓“射不主皮,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将人具有不同的力气视为自古以来就有的常道。孔子发现智力的差异,提出过“上智”与“下愚”的见解,后来他又发现人的能力、个性、志向和专长方面都存在差异。据此,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理论。他主张,教人必先知人之长短,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不仅做到了“各因其材”,而且做到了“各尽其材”。

四、智力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是因材施教的原因和必然要求。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结构至少由九种智力要素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用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而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智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要求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因材施教影响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个体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潜能,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力。因材施教为智力培养发展方法提供了方向,体现在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及针对不同的智力发展特点过程,尊重与之匹配的发展规律。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个性、不同智力特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因对症下药。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中所涉及到得因材必因“人”因“机”,这其中的“人”就是指学生的类型,“机”则是指教学发生时学生的年龄、身心状态等,也就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百科辞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2]心理学辞典[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韦石.最早系统论述差异心理学思想的教育家――孔子[J]. 中小学管理,1993,(04):48-49.

[4]陈立.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到现代的差异心理学――官能心理学与因素分析的评述[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03):353-354.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学生

谁都希望自己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然而,实际生活中的种种因素却常常使人陷入烦恼,以致精神抑郁、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美国有关人员研究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人体释放出的啡呔,使人获得镇静的效果和舒适愉快的感觉。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对人体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以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有助于人们理清思路,克服困难。

1 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1.1什么是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完全好状态。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健康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无身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1.2 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外学者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而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2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有效的体育教学,学生学会一些技能后,便会表现出身心愉快,对学习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自信心得到加强,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也会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3 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

3.1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入青春期,中学生心理逐渐成熟,但不完善。且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比成年人弱。因此,每个学生对失败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各不相同,要受到遗传、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时要区别对待。

3.1.1 面向全体,启发诱导。健康的心理素质涵盖的内容很多,有自信、坚强、勇敢、爱心等等。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依赖性强、任性、骄气、自私自利、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因此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必须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启发引导学生,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

3.1.2 自主选择,确定目标。通过自己选择、自主练习、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欣赏能力、自我判断能力,来品尝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应该注意:目标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自己的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并且必须符合学生的体育实际。如:跳多高、跑多快、完成多少次练习以及选择同伴对抗练习等,必须区别对待。

3.1.3 组织比赛,严肃活泼。体育比赛是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最吸引入的组织手段之一。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集体观念。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特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类比赛项目,让学生在竞赛中体会与人竞争、与己竞争的乐趣。比如广播操表演赛;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接力赛跑等。在短跑或者中长跑教学中,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先和自己比;让相当水平的学生一起比赛,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应该表扬,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和自强意识。

3.2 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学生承受各种压力锻炼。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首先是提高唤醒水平。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唤醒水平提高,使其产生兴奋、振作精神、全神贯注。其次降低应激反应水平。体育锻炼具有减轻学生的应激反应及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使学生一下子从繁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第三是增强社会联系。中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特别是参加集体项目的体育锻炼,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学科身体活动的优势,加强中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精彩的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跳绳比赛等,学生既锻炼身体又体现了团队精神,既锻炼了个体的意志力,又使其精神振奋、摆脱烦恼、陶冶情操。每次比赛之后,体育教师针对比赛的结果及时进行总结,指出挫折和心理压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应当想方设法战胜挫折和解决心理压力。同时用优秀运动员榜样激励学生。让学生学习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当然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和项目都是学生所喜欢的和符合中学生身体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才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效果。

3.3 强化健康心理训练,全方位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的来自主观方面,主要是自身的生理、心理障碍,如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与所学的内容相矛盾;有的来自客观方面,如器械体操、耐久跑以及环境气候、场地器材等。平时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每个班里都会几个心理脆弱、失调、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孩子。他们的表现往往是:没有自信心、自尊心、争胜心、缺乏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这类中学生老师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强化训练。比如,把他们编在一个组里,多跟他们一起活动,多给他们鼓励、表扬。降低他们练习的难度和要求,即使成绩没有进步,只要他们尽力了,就应给予表扬。其次,在下课后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在你面前能够轻松自然。第三,在班上选定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同学与他们结成手拉手伙伴,使他们在集体的关爱中感受到温暖。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来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主体意识,增强主动精神,来逐步扭转他们的心理弱势。当然,对个别心理不健康的中学生,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建议家长及时带学生到医院治疗,学校毕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健康成长的地方。

中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方能见效。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注意群体与个体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和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地去磨练自己。如每天坚持早锻炼,坚持课间操,节假日也不例外,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等。并将意志品质的磨练,外延到体育之外的领域中去。所以,良好的习惯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都需要通过长期的意志努力去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才能逐步达到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并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起到积极作用。由于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身体运动而实现的,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4.2 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项目,让学生做出自由选择,为的是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以尽情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乐趣,展示才能。体育教师必须从中引导,并在技术上加以点拨,让健康的心理通过健康的体育锻炼体现出来。这种方式的教学就是把机会和权利交给学生本人,择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成就其乐。

参考文献:

1、全钦昌等著,《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2、马启伟等著,《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刘大平,《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浅析》,中学体育教育网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第4篇

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应用性哲学的核心是实践,更强调时间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没有绝对理论只有相对的理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进行重构,通过消解现代心理学中绝对的“中心”,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提倡多角度视角看问题,认为研究问题可以多种方法,反对了为科学主义,实证主义。我国学者赵家祥曾经提出对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复杂的,如果把这种复杂的联系简单化,就可能产生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理论的重要性、轻视实践经验的教条主义倾向,另一种是片面强点实践的重要性、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的唯实践主义倾向。现代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取向必将导致追求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的必然结果,自然现象是不因为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的,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人本质上就具有社会性,受制于所在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同时又具有能动性,那么把自然科学的发展道路沿用于心理学无疑是不合理的,用客观量化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人的心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实际最终必然导向了惟实践主义的错误理论与实践观。后现代主义研究者的形象由原来的置外的、沉思的、不动感情的观察者转向积极主动参与的、更富解释的探索者;研究方式由注重归纳推论和试验研究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有价值中立、人为机器的立场转向价值负荷、人性复归的立场;这种转变使心理学研究的结果理论更具有实践应用性。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关注理论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对现实问题的适应与解决,强烈要求恢复心理学应用知识的合法地位,强调心理学的生命力在于实际应用,认为脱离现实生活的、处于象牙塔之上的传统心理学终将失去市场和存在的价值。后现代主义反对将心理学归为自然科学,强调心理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中间性学科定位。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更加关注心理学的实践性。

理论的不惟一性和多元性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后现代主义因为对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义认为理论不是唯一的应该是多元的。在科学主义视野中,理论是理性思维运用科学方法对客观现实进行抽象与概括的结果,是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虽然事物与现象是千差万别的,但其本质只有一个。后现代主义则认为,事物的本质不过是关于此物的见解,理论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应,任何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框架中去解释,因此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和解释框架,在各自的体系内都能有效的解释世界,不存在惟一有效的解释。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各自的研究时,都应该考虑这项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环境因素:选择这一课题的根据何在?它所含盖的范围?他要证实和支持什么?又要阻止和反对什么?对后现代学者而言,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的反省是至关重要的。真正普遍性的理论取决于心理学的本土化和全球化发展,取决于心理学理论自身的发展,笔者个人认为理论的多样化是理论统一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理论是实践和实践中包含着理论后现代主义认为本质主义视野下理论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和实践是感性活动的绝对划分是一种错误,理论和实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正如瑞安所言:所有理论要么是它所描述的过去实践的理论,要么只想未来的实践理论,而且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理论本身是另外一种实践的形式,所有的心理理论来源于心理实践活动,同时既然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观,那么理论可以理解为一种实践。心理实践活动因为实践的主体是人,那么不存在没有理论的个人,我们任何人在实践活动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只不过这个理论是“个人理论”,这种“个人理论”体现在个人对同一理论的不同的理解;体现在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的不同;个人本身的差异性,那么实践主体本身有个人理论进行指导,因此不存在脱离了心理理论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实践本身是理论的实践。

后现代心理学视野中理论与实践关系对心理学发展的价值

管理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范文第5篇

1当前教学管理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管理的资源利用的结构需要优化

①受制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系统的传统体制模式的束缚,我国在教学管理措施上的探索还尚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未能有效适应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变化趋势。②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现实就是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区域不均衡现象,这也是产生教学管理上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③存在着一定的教学单位和相关组织部门在管理上的疏忽,存在着对管理能力培养和管理资源建设的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导致产生资源利用结构上或存在资源浪费、或存在资源紧缺,影响着当前的教学管理工作。

1.2教学管理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长期以来相关的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存在着教学管理措施上的缺陷,导致教学管理部署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环节上的疏漏,一些信息处理上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或者没有相对应的处理机制,导致在信息处理能力上存在着发展短板。这就影响到了当前教学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相应的高效信息处理的发展需求。

1.3教学管理的协同性不够

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教学管理措施和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同和配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壁垒和沟通障碍,产生在教学管理的整体性管理成效上存在着相当大的管理空缺,通常这一方面也是造成教学管理在不同教学单位和不同教学管理部门之间产生失管失控或者严重影响教学管理成效的问题最为根本的原因。

1.4教学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理念

往往受到传统的教学管理思维理念的制约和影响,在施行教学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往往不注重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导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上而下的教学管理措施的效果,另一方面又忽视了自下而上的教学管理反馈的有效作用,这也是制约着当前教学管理措施产生应有成效的一大原因[1]。

2教学管理和计算机信息化的关系

2.1计算机信息化决定着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资源优化

进行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打破现有教学管理环境中的资源分配不均局面,通过开放的、系统性的、具备均等性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对部分教学管理下的资源分配问题进行有效的调剂,实现更具均衡性的有利信息环境,助力教学管理过程中的资源优化,形成更具全面性的教学管理发展[2]。

2.2计算机信息化决定着当前教学管理中的信息处理能力

计算机信息化与教学管理的关系研究,其实也是挖掘计算机信息化处理能力的研究,是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化处理能力的技术优势,实现增强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的探索。①能够增进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信息采集能力,形成有效的信息覆盖性采集措施;②能够增进教学管理中的即时性信息反馈能力;③实现信息的有效对接,产生及时有效的信息分析和应对措施。

2.3计算机信息化决定着各部门间教学管理的协同性

计算机信息化与教学管理的关系还在于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各部门间信息交换和沟通联系完成整体性计算机信息化的相互连通,形成在处理教学管理工作任务时,能够形成密切的协同配合,采取一定的交流措施,维持良好的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管理任务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整体的协同性[3]。

2.4计算机信息化决定着综合信息化管理理念的形成

缺乏信息化管理理念,也正是当前教学管理发展的阻碍。只有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各项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应用,完成好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任务,才能真正提供适宜教学管理综合信息化管理理念施行的有利环境。从总体上来看,只有坚持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才能实现综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管理思路实现有效落实;而健全在教学管理措施中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则能够增进教学管理活动在信息化发展条件下的持续发展,增进适应度。

3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认识到计算机信息化与教学管理的关系,并且注重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运用,增强资源优化分配、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增进教学管理的协同性,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才能有助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实现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促进作用。

作者:徐聚星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吉国庆.论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教学管理信息化[J].辽宁高职学报,2006,0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