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用电管理;客户安全;防范对策

前言

电力体制改革以前,供电部门非常重视客户用电安全,非常熟悉客户的用电设备,并将将客户用电与系统供电联为一体,像负责自己的设备一样负责客户的电气设备。对于客户的用电管理给予了供电部门行政管理的权力,同时也对供电部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其承担着客户安全用电的重要责任,因此,供电部门能够定期巡查、检验、试验设备以及电工管理等制度和规范非常健,把客户的安全用电也成为自己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之间的产权界定有了新的划分,产权界定更加清晰,供电企业虽然还保留了对客户的用电检查等工作内容,但是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检查的力度、内容也不如以前。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提升优质服务,如何加强用户侧安全用电管理工作,确保电力用户安全、可靠用电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成为供电部门眼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客户用电安全隐患浅析

(1)企业在业扩报装、选择供电方案和用电设备选型时,不重视用电设施的投资,不按要求配备应急电源,没有非电保安措施,应急保安电源不能启动。部分客户急功近利,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用电安全现象,安全投入舍不得花本钱,企业用电设施长时间大负荷运转导致设备陈旧、老化,常年失去维护,缺陷得不到处理。

(2)客户电气人员管理和技术素质不高。在客户侧用电事故中,由于人员问题而引起的电网事故占有相当部分,既有人员责任心的问题,也有客户电工理论知识水平较低,操作技能不熟练,判断事故的能力不强,准确性不高等因素。部分企业轻视了电气工作人员培训工作,虽然各单位对电气工作人员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措施,以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但大部分单位的电气工作人员岗位没有引入竞争机制,多数电气工作人员对学习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

(3)安全工作规程执行不严格。有些企业的电气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对电力安全工作不重视,在电气设备操作中,不按“二票三制”规定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操作。有些用户电气工作人员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工作是先操作,再填工作票,或安全管理人员一再催促,才不情愿的填写工作票和操作票。有些企业10千伏配电室仅有一人值班,电气操作一人进行,既无唱票人,又无监护人。个别企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健全,电气工作人员经常处于无防护状态下工作。严重违反《安规》要求。

2 安全风险防范及对策

2.1 客户受电工程安全管理方面

(1)要严格按照国家电监会《供电监管办法》、《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以及行业规章制度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客户受电工程办理,严格审查相关文件和资质,确保客户受电工程合法合规,确保客户设施健康、安全入网。

(2)各基层供电所要严格对客户受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设备材料供应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管理,对客户送审报装项目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查,对客户送审的受电工程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对客户受电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进行中间检查管理等资料进行抽查,严格执行业扩报装的有关规定,确保客户受电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符合标准。

(3)对客户受电工程要进行严格的中间检查和竣工检验。对不符合技术规程要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问题,以书面形式一次性通知客户改正,改正后方予以再次检验,直至合格,方可送电。

(4)结合日常的用电检查,全面排查专变客户进网作业电工持证情况,收集客户意见和需求,积极主动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引导专变客户电工积极考取《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

(5)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促进政府出台监督客户安全用电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推进安全用电工作的开展。

2.2 客户受电装置安全方面

(1)要严格把关客户受电装置检验环节,建立了客户受电装置安全服务档案。积极开展“一户一册”档案管理,与客户签定安全责任协议,对因客户设备引起供电企业配电网事故或障碍的,及时联合地方政府向客户印发事故通报,督促客户整改。

(2)要主动跟踪客户受电装置安全的运行情况,发现客户设备及运行隐患要及时向客户发出整改通知书,并书面报告监管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

(3)要规范客户自备电源、双(多)电源管理,并与客户签订双(多)电源、自备电源的安全协议,对尚未检验不合格自备电源不能投入运行使用。

(4)各基层供电局要制定的检查计划定期组织用电检查人员对客户受电装置安全运行进行检查,高压供电用户要告知其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的试验及检验周期要求,主动跟踪客户受电装置安全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2.3 用电安全管理方面

(1)要加强安全用电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客户用电安全意识;转变用户用电安全理念,引导客户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逐步转变;指导客户加强用电安全管理,按期进行电气试验,及时消除安全用电隐患;加强对国家电监会电工进网许可作业制度的宣传,指导、督促客户进网作业电工持证上岗。

(2)要严格按照《用电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订月度日常用电检查计划并按计划开展用电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下发《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要求客户落实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客户用电安全。

(3)要按照国家电监会《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8〕43号)中的定义和分级原则,梳理辖区内重要客户名单,并报政府主管部门审定。为其个性化编制《电力保障手册》建里档案,明确双方的电力保障责任,每个重要客户由专人负责统筹协调供电服务工作。

(4)要加强重要客户停电管理。安排停电计划时,对于涉及重要客户停电或造成重要客户可靠性降低的停电安排,都要与相关重要客户沟通协商;停电安排要按规定提前通知客户,并确认通知到位;做好重要客户可靠供电的方式安排,当方式调整影响重要客户可靠性时要做好风险分析和预控措施。

2.4 电力供应应急措施安全方面

(1)要加强应急装备配置及应急队伍建设,各供电企业要根据电力供应应急措施管理要求,建立了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队伍,配备相应应急物资,并通过开展应急演习不断提升队伍应急能力。

(2)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各供电企业要及时编制了《电力供应应急预案》、《营业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电网事故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以此来提高紧急情况下客户用电安全保障水平,努力降低各种负面影响,积极维护企业的形象。个性化的应急措施要明确每个重要客户的供电方式、供电电源、备用电源、应急电源、应急措施、电源进线示意图等详细内容,确保应急措施能够得以有效落实。

(3)要根据电力供应应急工作需要,合理配置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与装备,建立电力供应应急物资与装备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应急物资与装备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和联系方式登记在册;加强应急物资与装备的维护保养,保证救援装备始终处在随时可正常使用的状态。

(4)要定期开展安全供用电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用电常识。逐步完善指导客户受电装置运行场所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值班制度、运行操作规程等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指导客户做好值班人员的安全规定、调度规程、运行维护、设备检修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开展事故案例学习;指导客户做好用电安全工器具的配置、维护、使用和管理,做好应急保电预案、应急预案演习、自备保安电源和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防止因停电引发安全事故。

3 结语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从源头上保证客户的设备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严格业扩报装资料的审查,细化用电检查的过程管理,积极做好客户安全风险防范,让广大用电客户享受电力的便利和安全,是电力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电力工作者,更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安全用电,绿色用电,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9.159

0引言

伴随着网络化对于社会的影响,电力系统管理中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系统建设工作重要性不断提高,同时也是优化与改进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的多项措施,电力信息的安全管理标准属于信息的安全管理基本标准、需求以及准则,是提高管理效果的基本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构建一个关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对此,探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具备显著现实意义。

1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目标

强化与规范电力系统的网路安全行以及自动化管理效果,并保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持续性、可靠性以及保障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机密性,预防因为自动化管理系统本身的漏洞、故障而导致自动化管理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在病毒、黑客以及多种恶意代码的影响攻击时及时起到行之有效的管理保护,对自动化管理系统内部的信息安全性实现较高的管理效果,预防信息内容和数据的丟失,预防有害信息在网络当中的传播,从而提高企业信息的整体管理效果[1]。

2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建设内容

2.1管理系统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必然需要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要求管理部门以年度作为单位,对信息化的项目实行全面性、综合性的管理,并在每一年的综合计划实行之后,制定这一整年在相关工作方面的创新计划,保障系统在正式上线之前便可以有效的满足整个系统在安全方面的需求[2]。采用的系统在建设完成之后的1个月之内,必须根据相应的“上下线管理办法”实行申请,并通过信息管理部门专职人员进行上线申请,组织应用的系统专职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相应的标准或指南对系统进行安全性的评估,同时需要将评估的结果博鳌高发放到业务部门中。对于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业务部门在接收到报告之后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改进,并在改进之后进行复查,确保其可以满足上线要求。

2.2信息安全专项检查与治理

信息管理部门在管理方面的具体实施必然是借助专职人员而实现,在每一年的年初均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检查计划以及年度性的检查目标,检查的具体内容必须按照企业中每一个部门的工作特性而决定,例如网络设备的安全性、终端设备的稳定性以及系统版本的及时更新等[3]。对于重大隐患而言,信息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录入到系统当中,并组织制定重大隐患的安全防治计划,各个部门需要在接收到反馈之后及时对问题提出整治方案,并在限期内处理。信息管理部门的安全专职人员需要对隐患库当中所存在的隐患进行跟踪性治理,并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复查,对于没有及时按期整改的部门,信息安全专职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上报给信息负责人,并由人力资源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每一个部门的信息安全专职人员需要根据计划组织该部门的人员制定相应预案,每一份预案在制定之后需要在5天之内交到本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在审批通过之后上报信息管理部门。

2.3安全事件统计、调查及组装整改

信息管理部门的安全专职人员必须在每一个月月初时对基层部门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每一个系统的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根据部门所发生的安全事件实行记录记录,并根据发生问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每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将所记录的内容提供给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实现工作状况的改进与完善。如果后续查出存在漏报现象,则需要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在发生安全事件之后,需要在5个工作日之内对事件进行分析、统计并上报,调查过程中必须根据事故调查和统计的相关规定执行,及时分析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坚持“四不放”的基本原则,在调查之后编制事件的调查报告,调查与分析完成之后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落实具体的整改改进措施,信息安全事件的每一项调查任务都必须严格根据电力企业的通报制度进行,务必保障每一个行为的合理性。

3评估与改进

借助开展提高管理与标准理念以及管理标准,明确每一项工作的5W1H,在目的、对象、地点、时间、人员、方法等方面实行管理系统,促使信息管理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的接口、职责划分清晰,达到协调性的分工合作,并借助ITMIS系统实行流程化的固定管理,严格执行企业各项安全管理标准,构建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建设工作,实现信息化的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在标准的PDCA阶段循环周期借助管理目标、职责分工、管理方法、管理流程、文档记录、考核要求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提高整体安全性,在信息安全管理的建设中确保基础结构的搭建效果,借助行之有效的评估方式,对自动化管理系统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并逐渐完善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建设任务,保障安全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工作是系统性的工程,“防范”与“攻击”、“脆弱”与“威胁”是相互成长不断发展的。对此,在新时代之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务必从管理与技术两个角度着手,确保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物理安全、数据安全,从而实行多种管理措施,达到多层面、多角度的安全管理保障,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效益,从而提高电网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魏勇军,黎炼,张弛等.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状态监控云平台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15):153-158. 

[2]朱泽宇,ZhuZe-yu.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14(06):233-234.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 电力系统 复杂网络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78-01

1 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安全

电力系统基础设施是提供公共用电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计算机及通信技术逐步成为支撑电力系统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是电力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共同建设的过程[1]。网络安全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是信息化建设的严峻挑战,网络安全问题指基于恶意原因,利用信息化基础设施漏洞、网络漏洞及安全缺陷对系统进行网络攻击非法获得资源的行为。对电力系统来说,网络攻击针对的可能对象是其通信设施,但由于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和信息设施之间的相互依赖,网络攻击可能会最终导致电力系统瘫痪,无法正常运行,电力设施也是世界各国军事打击的重点目标,是网络攻击的主要对象,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

2 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

(1)电力系统信息设施具有脆弱性,首先电力系统信息设施存在系统漏洞,系统漏洞是指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软件、协议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2]。非法用户可利用系统漏洞获得未授权的资源访问或者资源篡改。电力系统中的各类电力监控系统、SCADA系统中的工作站及服务站、智能电子设备等采用计算机系统或者嵌入式系统,所以针对常规计算机的病毒及木马对于同样可以感染电力通信系统。其次,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未必能起到很好作用,因为电力PLC和SCADA系统在设计之时并未考虑安全因素,大多是PLC设备不具有密码加解密功能模块,限制安全机制作用的发挥,并且智能电网的逐步发展给电力系统网络安全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智能电网要求智能电表与电力系统之间进行通信,而如果智能电表被攻击,则很有可能通过多种攻击方式攻陷电力信息系统。

(2)电力系统基础设施与信息设施之间的依赖性,电力基础设施也称为电力一次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等设备组成,信息基础设施又成为电力二次系统,主要包括电力通信数据系统及电力监控系统,信息基础设施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而进行建设和发展的。电力网络安全问题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电力基础设施对信息设施的依赖程度,信息设施存在于发电监控系统、变电自动化系统、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中,如果电力信息设施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发生了电力数据的篡改或者破坏,则信息系统可能会对电力基础设施的运行控制起到相反作用。电力信息设施服务于电力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也对电力信息设施具有较强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将信息安全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放的更大。

(3)网络安全对电力系统有其自身特点,如果电力系统发生网络攻击事故,该事故作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其是否能影响到电力一次系统正常运行,能够造成电力一次系统元器件故障,能够造成多大范围的元器件故障,网络攻击严重性较难判定,同时网络攻击具有隐蔽性强、攻击代价小的特点。

3 网络安全对电力系统影响分析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种电力智能终端的接入,电力系统在信息采集环节、传输监控环节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电力系统信息设施作为一个复杂网络,其单个元器件的脆弱性可能导致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受到极大影响,进而引发信息系统级联失效问题。电力基础设施和信息设施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析网络攻击对于电力基础设施的影响首先需要找到网络安全可以通过信息域边界影响电力物理设施的途径,确定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网络攻击利用的电力系统漏洞不同,对于电力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不同,进而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同,网络攻击后果难以量化,网络攻击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需要通过建模来深入分析。

网络安全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分析可以概括为三分阶段:(1)网络安全事故作用于电力信息系统个别元件,引发了信息系统其他元件失效。(2)信息系统内部故障引发了与信息系统直接相连的电力基础设施元件失效。(3)网络安全事故电力基础设施元件失效引起电力系统内部故障。针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网络事故影响,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级联失效模型进行分析,从信息系统可能遭受的网络安全攻击入手,结合信息设施工作原理,利用概率论研究是已失效对象引起其他元件失效的过程,通过分析电力基础设施对信息设施的依赖程度,确定已失效元件作用于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概率。第三阶段网络事故引起电力一次系统元件失效后,可能造成电力系统线路断开、电力厂站负荷篡改等后果,必然引起电网潮流重分配,这种情况下分析网络安全事故的影响需要引入合适的电力系统连锁故障仿真模型。复杂网络OPA模型是综合考虑连锁故障和电力系统演化而提出的一种简化的连锁故障和大面积停电模拟模型[3],该模型通过研究电力负荷变化模拟事故对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电力发电能力、电力传输等影响。

参考文献

[1]IEC TC57,Security Standards for the Power System's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Beyond Simple Encryption[S]. USA: IEEE PES TD,2006.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范文第4篇

一、电力系统运行安全问题因素分析

(一)个人因素对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

随着电力系统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对电力系统的不断要求,电力系统逐渐得到了完善,其规模得到了扩大,很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都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运用。虽然先进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性能,但是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以下主要对人为因素进行分析。人员的误操作以及运行安全意识的薄弱将会给系统的运行埋下隐患,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个人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1.人员的误操作。相关系统工作人员对系统安全运行的意识过于薄弱,或者不按正常的流程进行操作,都会导致系统的误操作。另外还可能由于工作的繁琐,任务的繁重引起对调度命令接收不及时的现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不通畅或者轮班接岗交接工作的不明确也会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人员的不负责,仅凭个人经验进行系统的操作也会造成命令传授的失败。

2.错误送电。没有按严格的管理规章去执行或者工作的流程、范围不明将会导致错误送电现象的发生。很多项目工程团队在进行工作总结时没有做好工程的汇报工作,以及终结工作的立即运行和未授权专线操作也是造成安全运行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内部、外部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在安全运行系统内部,其运行性能会在不同程度受到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的因素是指运行内部的故障方面。随着电力项目工程系统规模的逐渐加大,涉及的设备数量和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这些先进技术设备的运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操作带来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果设备和安全系统得不到及时的防护,非常容易发生系统的故障问题,这也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例如,保护、控制系统的故障问题,通讯、信息系统的故障问题。另外由于电力系统范围分布较为广泛,这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如暴风、雨、雷等自然天气及水、火灾等自然灾害。

二、电力调度相应的应用及防范措施

(一)对危险点的大力排查

电力调度作为电力工程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对外供电和电网的运行安全以及运行各环节顺利进行的主要管理方法。由于人为、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综合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存在着风险。所以追其根本,做好电力调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高效可靠的调度管理,对系统的运行进行保障。电力调度的具体应用包括三个方面,以下对排查工作进行分析。

对危险点的排查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前提。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应该加大对危险点的排查力度。具体的细节如下,首先应该定期举行调度安全日和调度会议等相关活动,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实施对调度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每个安全点实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具体地对各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不规范操作进行排查。通过对以上排查方式的具体实行,对危险点进行定期的检测,从而对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二)对危险点的预控

调度管理在对危险点的预控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对危险点进行有效排除的前提下,需要对危险点问题进行预防。做好预防工作,首先第一步是危险点的分类,具体可以根据检测过程中的请票、操作过程中的指令票拟定、交接班的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并且根据以上分类对各分类下的危险点进行调度管理,防止误操作现象的产生。例如,可以在交接班的过程中针对设备遗留的问题、电末线路的恢复问题、检修执行中的请票问题进行危险点控制,从而使电力系统有序安全地运行。另外针对指令票的拟定环节,在正式拟定之前,对检修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查看,并且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核实。拟定时,针对关键字内容对相关联的危险点进行控制。例如,在进行负荷的转移工作时,要避免设备过载。

(三)确保电力调度的正确操作

电力调度的错误操作会使设备和电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和浪费,这也会直接对客户和整个社会造成影响,严重的时候将会危害到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力调度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杜绝误调度、误操作现象,这也是电力项目安全运行的首要条件。根据调查和实例的分析,确保电力调度的正确操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参加电力调度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意识的培训。工作团队活动日要按时进行开展,从而对相关员工进行思想及职业道德的再教育。通过优秀示范岗位及团队的建立,加大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感。第二,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保证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序地进行,就需要严格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规则严格地进行工作的操作,避免一切违章的行为,严格地进行把关,从而进一步地确保电力调度的正确操作。

三、电力调度对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意义

根据对目前的电力需求进行分析,整个社会已经离不开电力的供给,电量需求也逐渐高涨,很多地区不得不采取拉闸的方式进行限电。由于需求量的增加,相应的工作任务也在增加,这也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因此电力调度作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电力调控可以对系统运行的主要环节起到一个保障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逐渐实现了互联,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资源的配置,提高了电力项目工程的效率,但是互联也导致了大范围停电的现象,不良的影响后果也进一步扩大。电力调度可以有效地对运行中的隐患进行防治和杜绝,把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科技的大发展时代下,电力资源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为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电力调度的参与已经必不可少。

四、结语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交通;机电;工程;安装;安全;风险;管理

1.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意识不足

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虽然人们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已有了一定的增强,但还没有形成非常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导致时常发生安全事故。

1.2风险识别困难

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是风险识别,而风险识别的主要基础是总结和研究过去施工项目的风险。

1.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素质低下

在交通机电工程施工中,因为一线工人大多是低技术含量的劳动人员,自身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安全意识较低,接收安全培训以及风险控制的能力也较差。

2.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风险防范步骤

2.1建立组织

建立组织主要是对参与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人员的要求,具体指建立交通机电工程安全风险防范管理组织。组织中要求安全风险防范管理人员需具备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知识和意识,同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2.2设定目标

在交通机电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多种影响工程安全的风险因素,但不是所有的都可能导致风险产生,因此,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作为风险分析和控制的目标,并将其作为交通机电工程中的重点防范对象。

2.3风险识别

确定风险控制目标后,需要确定风险可能产生的部位及成因等,其判断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类似场合的经验。另外,还可以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到目标风险可能产生的部位以及成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了解风险存在的同时,也存在机遇,必须同时辨识利害关系。

2.险评估

风险识别之后,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后果进行评价以及估算,同时,还要在技术以及经济的基础上.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做出定量和定性评估,确保制订出能将风险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的应急预案。

2.5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主要指制订和启动应急预案。风险应对的主要方法有回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

2.6信息与监控

虽然已根据经验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但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为了有效应对风险,必须加强对风险的日常监控,全面搜集各方面信息,做好沟通工作,根据了解到的信息对预案进行修整和补充。

3.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和安全风险管理应急方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迹可循。

3.2制订安全风险管理方案

机电工程项目开工前,需要组织项目部、监理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情况制订安全风险管理方案,对安全风险源进行准确的识别以及分级。方案制订后,邀请相关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审查方案中确定的项目危险源和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从而针对安全风险提出解决或者控制的相关意见或者建议。

3.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应该将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列人重要的议事日程,正确处理生产进度、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项目部及时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网络,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奖罚制度,各种应急预案、控制措施和各种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完整、规范、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面落实各工作环节、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做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按照上级公司、市安监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工程的安全管理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每月的月底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目标执行和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监管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已逐渐发展为信息化社会。这就要求监督与管理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体制的建立也应逐渐融人信息化元素,拓宽监督管理施工安全的人员职能,从而促使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在交通工程施工中实行信息化监管不仅可以有效加强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还可以丰富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与手段,再者监管制度的信息化也可以使安全监管范围不断扩大。信息化的监管是对安全监管程序的规范,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也可以监督交通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信息化监管时必须要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并在该平台上监督管理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

4.我国交通工程管理的改革创新

4.1施工管理的改革

(1)狠抓落实交通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制定工程实施过程中分项质量管理目标,细化每项工程,对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质量问题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此外,建立健全交通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遵守建设程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原则。

(2)完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管理人员应该从质量教育培训入手,使“质量第一”的思想在职工头脑中根深蒂固,同时,培训过程中要将基础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符合每名职工需求,使职工充分认识到工程质量不仅影响整个工程的资金投入,还会影响企业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3)优化交通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序,做好工序的管理。施工阶段,要坚持技术交流和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方案、流程、技术指标和质量保证措施等细化,把责任落实到每一名职工。

4.2养护管理的改革

(1)养护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首先,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将数据信息细化,从而为公路养护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信息,为今后开展养护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其次,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用自动化检测技术替代以往传统的人工检测,这样检测的数据才能客观、准确。同时,还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方法,保证公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2)建立专业的养护队伍,切实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加大对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理论知识过硬、业务能力水平高的专业养护队伍。同时,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制定养护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3)公路养护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可以满足公路安全和快捷施工的要求。

5.结语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公路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交通机电工程作为提高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主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交通机电工程中,如何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高机电工程安全和质量,成为未来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高俊栉.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分析[C]护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天津: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2(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