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光伏产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目前,我市的光伏产业已初具规模,尤其在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的组件方面,*的企业已抢得先机,优势较为明显。现已集聚了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鑫美源工贸有限公司等近20家光伏设备生产厂家,其中绝大多数厂家分布在海港区。这些企业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主要设备“层压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他还有一些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如:电池板组框机、玻璃、焊带、电池板接线盒、EVA胶片等多个厂家。
客观说,*光伏产业起始于2000年成立的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在市、区的重点扶持下,企业得到了快速提升,产品远销欧美等数十个国家,陆续向光伏行业提供900多台各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设备,位居国内同行业龙头地位。中国光伏前30家企业中,有27家使用奥瑞特设备。最近四年,企业每年实现产值翻一番。企业的快速成长,也带动了我市光伏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目前以奥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博硕光电设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已在我国光伏产业占据了一定位置,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可以说目前全国光伏产业封装设备的主要基地就在*,并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已具雏形。2008年,全市光伏企业年总产值达2.5亿元,根据整个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对装备的需求,仅现有品种年递增将超过50%。
二、我市光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市太阳能光伏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却也并不尽如人意,整个光伏产业基本上还是处于“幼稚期”。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把挑战转化成机遇,是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我市光伏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是产业规模不够大,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多数企业散、小、乱,在全国的知名度还不够高,整体实力不强,规范化水平不高,产品单一,品牌零乱,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光伏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三高”——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是重要的产业特征,稳定的资金链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转的“生命线”。目前受大环境影响,在国际市场硅料、硅片和组件价格大幅下跌,资本市场骤然变冷时,多数光伏企业资金回笼难、流动资金短缺,资金链高度紧张,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二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腰板不硬”是我市光伏产业的一大弱点。在光伏产业链中,产业结构明显呈现金字塔形,最上游是高纯度硅料生产,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大,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其次才是电池片、电池组件等环节,越往下游技术和资金门槛越低,利润越薄,竞争力弱,受市场冲击就越大。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我市既没有上游产品做支撑,下游应用产品开发基本也是空白,上、下游产业链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光伏企业间缺乏沟通与协调。目前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合作不多,市内各设备生产厂家基本上各自为战,为了抢占市场,相互之间不能在技术上沟通,一味在价格或降低设备的性能方面进行竞争。而且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各家生产的设备规格不统一,用户在使用、配套消耗品选择、工艺系统配备等方面感到不便,甚至影响到标准工艺的推广应用和最终产品的质量。由于企业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协作与配套体系,使有限资源难以集中使用形成发展合力,无法形成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
四是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与先发地区比,我市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对光伏产业爆发式增长态势及巨大的发展空间缺乏应有认识。在全市范围内认识、了解、研究光伏产业的人不多,既没有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也没有在企业界引起共鸣。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差距明显,在光伏产业的政策、布局、人才和资金等方面还没有配套齐全,形成合力。
五是科技支撑能力弱。虽然我市光伏设备制造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像奥瑞特一样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研发能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还太少。目前在光伏企业中也只有奥瑞特被河北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大多数企业为近年成立的小型企业,自身处于艰难发展之中,无力投入资金研发,创新能力极其有限。由于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导致企业在科技创新水平,技术攻关能力上明显不足,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成为产业链中的“短板”。
六是光伏产业人才短缺。我市有众多的光伏生产企业,显然要求有一大批科技人才支撑,但由于我市尚无太阳能开发应用专业,适用型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众多企业基本上是高薪聘请外地专家、高薪聘请工程技术人员,加之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光伏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一些小企业为了生产,甚至相互“挖人”,有一技之长的工程技术人员频繁“跳槽”的也不在少数。
(二)当前我市光伏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金融危机给光伏产业的非理性成长踩了一脚“急刹车”,同时给管理者和投资者注射了一针“清醒剂”。业内人士开始认识到,不进行产业规划,不扼制盲目投资,不引导结构调整,不重视技术研发,不加强人才培养,光伏产业就永远“长不大”。目前,中国光伏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战略布局阶段,主要板块和重点城市都面临洗牌压力,国内34个省市都在抢占光伏产业制高点,明确提出发展光伏产业,大上光伏项目,把光伏产业作为新的主导产业,竞争十分激烈。今后一段时期,光伏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严峻考验,产业整合趋势将加快,具备资金、技术、品牌以及管理优势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将主导市场,而以代工、配套服务为主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市场转型甚至被淘汰的危险。
另一方面,近三年中国光伏产业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2008年中国光伏产业产值已达1600亿元。今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鼓励城市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这两个文件被称为“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达、产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积极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二是积极支持在农村与偏远地区发展离网式发电。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最高给予20元/瓦的补贴。4月15日国务院《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光伏产业被列入其中,而中科院的“太阳能行动计划”也早已启动。同时,在我国高达4万亿元的投资中,节能环保行业占据重要角色,这些投资都为太阳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依据欧美国家的经验,一旦政府出台对商业化太阳能光伏利用的补贴,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将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每年将呈现100%的爆发式增长。
*是国内光伏设备重要的生产基地,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从近几年国内太阳能光伏设备销售情况看,2006年销售额为5.97亿元;2007年销售额为10.35亿元;2008年销售额为17.66亿元;2009年在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设备产业的市场需求会依然强劲,也将继续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当前,如果我市能够抢前一步,抓住机遇,以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为突破口,同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就能逐步跻身光伏产业梯队前列。
三、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启示及思考
通过调研,突出感到,有些光伏产业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太阳能资源并不占优势,光伏产业起步也不比*早,但他们光伏产业的发展步伐、太阳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他们的成功经验对我市加快发展光伏产业有诸多启示。
必须善于抢抓发展先机。可以说,资源优势不是经济优势,也不可能自然转化为发展优势,就看是否善于从国家发展全局和宏观政策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我市在光伏装备制造方面已经有了先发优势,应该敏锐把握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认识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和太阳能应用步伐对我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增加社会就业、改善和提高城乡群众生活质量诸方面的重大意义,感悟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保效益,抢抓发展先机,占领发展高地,培育壮大光伏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战略格局中确立一席之地。
必须注重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发展较早,但目前全市却没有一个光伏组件生产厂家,值得深思。要真正做大做强我市光伏产业,必须重视和研究产业自身特点,在光伏产业发展之初,就把分散的产业节点联成产业链,使各链条有序衔接,同类相关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光伏企业的合作交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专业招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聚度,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政府积极有力的扶持和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互动是朝阳产业加速发展的希望所在。我市光伏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虽然有些优势,但若政府支持的力度不足,强度不够,也难以在强手如林的光伏产业领域争取到发展先机,也就难有作为。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规划、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给予强有力的组织指导,有效引导市场、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进来,增强企业增加投资、加快发展的信心,形成促进光伏产业做大做强的合力,培育形成优势产业。
我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如若借鉴先进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把握,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给予扶持,以积极的姿态加以推动,我市光伏产业就能在未来国内市场中占得先机。
四、加快我市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展我市光伏产业应坚持前瞻性与可行性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按照产业环节实施“适时突破材料、发展电池组件、壮大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依托我市光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强化项目引进,打通产业链,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强化政府推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在海港区建立光伏产业园,为我市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平台。由于我市80%的光伏生产企业集聚在海港区,要立足海港区现有基础,建立产业园实现产业集聚,短期内形成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有利于抢占国内光伏产业制高点。二是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对入驻产业园的光伏企业在投资、用地、税费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目前海港区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光伏产业基地的若干政策规定》,但由于市、区管理权限不同,在用地、税费等方面存在一些局限,建议在光伏产业政策制定上要实现市、区联动,市、区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切实提出对光伏产业发展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我市光伏产业整体发展。三是设立光伏产业发展基金,专项扶持光伏产业发展。市财政从每年增加的财力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统筹设立光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成立协调机构,强化对光伏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联动要求高,而且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离不开统一、高效、科学的组织引导。由于我市光伏产业尚无统一高效的组织机构,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不足,已经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太阳能光伏这一朝阳产业的加速发展。建议考虑实行由市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光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光伏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组织机构“光伏产业发展办公室”,加强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制定;跟踪、关注光伏产业发展动态;引导市内外投资者来我市对光伏产业进行投资。要明确牵头部门和职责分工,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分工负责、有机协调的工作机制,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合力和动力。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我市现有光伏企业都在迅速扩大产能,另外还有不少企业准备投资光伏领域,企业发展光伏产业的积极性高涨,但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况,缺乏统一的引导。我市应尽快制定《*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导向要多听专家和企业意见。重点对光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产业布局、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保障措施作出明确的具有前瞻性的谋划,对太阳能推广应用的重点、目标、步骤制定出具体的工作方案,统一各方面的行动,促进部门分工职责的落实。这对加强行业管理,引导产业集约化发展,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同时能够引导企业找准定位,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相互合作,完善产业分工,形成发展合力。
——注重产业的有序衔接,形成合理的产业链。目前,我市在光伏组件的组装设备(层压机)和组装材料(光伏焊带)方面已形成规模,具有国内知名度。但在硅材料、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终端应用产品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方面还很薄弱,几乎没有企业在做。当前应着力破解产业链难题,根据我市情况,努力保持住光伏产业中游占据的优势地位,在产业结构上以做强中游为核心,加强与省内上游生产企业合作,在材料方面适时寻求突破,并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应用。可按照“适时突破材料、壮大电池组件、发展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的思路,有针对性地打造更趋合理的光伏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注重把握市内光伏产业的前后衔接及合理配套,引导企业投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作到资源共享,前道扶后道或后道扶前道,实现产能、效益最大化,避免造成恶性竞争。
——培育强势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国内光伏设备生产基地。由于太阳能电池封装设备的制造是集机械、电子、真空、加热系统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其生产过程必然形成紧密联结的产业链,其规模化的分工协作,构筑了各资源、技术、成本等优势的区域产业集群,其大规模的发展必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先发省市经验看,也是紧紧抓住龙头企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支持,产业带动效果显著。无锡通过扶持尚德新能源、邢台扶持晶龙集团、保定扶持英利新能源等,均在本地形成百亿产值的光伏产业群。在我市现有光伏企业中,奥瑞特、博硕两家企业已在国内光伏能源设备制造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具备了较强龙头带动能力。所以,我市应积极扶持这两家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光伏产业和相关产品,拓展、延长光伏产业链,实现增量推动,提升产业水平,培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光伏产业发展优势。
——加大对光伏产业的宣传和产品推广应用力度。要加大对光伏产业发展和产品推广应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光伏产业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共识,增强加快光伏产业发展的机遇意识,创造加速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同时,在产品推广应用方面,要因地制宜,重点推进,注重成效。结合城市三年大变样和新农村建设,适当加快我市太阳能路灯、交通指挥灯、广告灯箱、太阳能广场照明、建筑亮化美化工程太阳能源的推广应用,加速新建公用设施和住宅小区太阳能集热采暖建筑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引导对既有建筑实施应用改造,形成太阳能应用的示范效应,进而带动全市城乡太阳能的规模应用,使太阳能应用成为节能减排、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双因素 学习曲线 技术进步
一、引言
自2007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年产量已经连续4年跃居全球首位,光伏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风险,近期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应用也面临着成本高、上网难、缺乏经验等障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是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商业运行的重要因素,主要的风险来源是每个单位电力的光伏发电成本,成本比较高的结果是降低光伏应用。因此,本文基于双因素学习曲线对未来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价格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地为我国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的分析与决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二、光伏发电双因素学习曲线模型
对光伏大多数以前的研究技术评估假定光伏价格将下降累计生产。然而,单因素学习曲线模型表现出不足之处时,适用于在研究和技术开发(R&D)加强和破坏性的技术变革。第一代和第二代光伏技术之间的竞争已经展开,第三代光伏技术的进步很快。kouvaritakis等人提出了双因素学习曲线,这可归结为对于一个给定的时间T如下:
学习曲线的研发投入数据一般对于现有技术成本的下降不一定有较强的影响与联系,必须考虑技术发展的转折点以及技术重组问题。Li和Rajagopalan建议在学习曲线中引入知识累积的折旧因子。他们基于假设均是考虑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学习率的范围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知识折旧因子。除此之外,研发和实际商业运行之间的时间滞后的长短是产业界和学术界非常感兴趣的问题。McDonald and Schrattenholzer强调知识折旧率以及预测公司层面成本下降曲线中的位置的重要性。为了考虑研发投入的动态特性,在初始的研发投入和后面成本下降中间引入了时间滞后参数。
公式中UCt是某种能源技术n在第t年的单位成本。CUMm,指的是累积生产量。KS,指的是知识储备近似由累积研发量。K表示相关系数。其中表示t年投入到能源技术中的研发投入,为技术的折旧因子,将研发支出为知识储备,需要一些时间,由收发R&D表示滞后。
双因素学习曲线建立后,需要检验其显著性,以确保模型假设合理和方便计算。将(1)变换为如下线性形式: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重要参数包括我国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价格,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累积产量以及企业的研发投入。其中太阳能组件价格和历年太阳能组件的产量数据来自于国家能源所新能源中心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本文另外一个重要参数就是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根据赵立雨等已有的研究,我国目前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尚未能与国际接轨,不像OECD国家那样区分经费来源,通常用政府财政科技拨款额和科技活动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来反映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情况。根据曾鸣等学者对太阳能光伏成本预测的数据得到累计研发量,R&D投资存量(KS),2011~2012年的数据直接采用石岿然的研究成果,2011和2012年的数据按其提供的测算方法计算(如表2)。
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最小二乘估计,表3可以看出,累积生产量CUM的学习指数m,累积研发量KSt的学习指数n都是显著的,模型假设合理。1n CUM的系数为-0.1874323,1nKSt的系数为-0.3243243,C的值为12.850768。也即m=0.1874323,n=0.3243243,k=e12.850768=381081.2935,有公式Ct=381081.2935×CUM-0.1874323
KSt-0.3243243。
四、结果分析
本文与其他文献中提到的工作类似,假设基准情景中知识存量是t=3年的滞后时间,p=10%的知识折旧率,为了测算敏感性,本文又对折旧率和时间滞后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4和图1,可以看出本文测算的技术进步率基本在7%左右,技术进步率高于常规的单因素拟合模型测算的技术进步率,这与国外相关的研究类似,说明增加技术使用,加强研发投入更有利于改进技术表现。
五、总结
创造一个光伏模块减少成本可通过学习效果与技术创新。本文应用双因素学习曲线最合适地反映出了内部因素。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学习效应以及学习曲线的理论基础,建立双因素学习曲线,然后找出了影响光伏学习效应的主要因素,运用回归分析法对光伏产业组件成本进行了定量分析。
(作者单位为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一、新余承接光伏产业转移概况
新余地处江西省中部略偏西位置,是连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重要纽带,从2005年首家光伏企业――赛维公司落户新余以来,在光伏产业的强劲拉动下,新余经济增长总体上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如图1所示)。图1中新余市光伏产业总产值和GDP的变化曲线,在2005年处及2008年处明显地存在两个拐点,同时结合新余承接光伏产业的实际情况,大致可以把新余近年的经济发展分成这三个阶段。
图1 新余市光伏产业总产值与新余市GDP关系
第一个阶段,以2005年为拐点,在此之前,新余市的支柱产业为单一钢铁产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资源禀赋和市场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新余市经济发展的瓶颈,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年GDP增幅都非常有限。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5年到2008年这一段时期。在这一段时期新余的光伏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飞速发展,而在此期间尤以塞维公司最为突出,该公司处于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中游,对整个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关联带动作用明显。在这一阶段,大量的光伏企业开始向新余转移,如天能电力、新余奥曼特、台湾升阳、新余金品德、江西瑞晶等,这些企业的转移,使得新余光伏产业链初见雏形。从图1可以看出,2005年之后新余市的GDP增长速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从总体来看,新余市GDP的年度增长趋势与光伏产业总产值的增长趋势保持高度一致。从量的角度来看,光伏产业对新余GDP增量的贡献在2006年塞维公司开始规模投产的第一年就达到了28.17%,2007年为54.11%,2008年为61.5%。
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当前。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9年开始,光伏产业的总产值和新余市GDP在绝对值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增长的相对值有放缓的迹象。这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光伏产业市场不景气,出口也受到严重阻碍。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对当年的GDP增量的贡献率也达到了26.51%,且在当年第一季度新余市光伏产业增值17.9亿元,首次超过了同期钢铁产业的增值。另一方面,也表明新余市的整体经济在前几年的高速增长下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光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直接效应转变为间接效应。
二、新余承接光伏产业转移的效应
(一)技术效应
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多晶硅料、多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发电工程四个相关的环节,每个环节都对技术要求很高,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新余在光伏产业各环节及辅料开发、废料再生、资源能源回收利用等方面形成较强研发能力,为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如赛维公司在刚成立之初就积极对外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通过不断学习外国先进工艺技术,在控制硅片性能、增大硅锭尺寸及多种辅材耗件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江西中能自主开发的多晶硅锭石英坩锅,打破了国外对多晶硅锭石英坩锅产品和技术的行业垄断,对我国光伏产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 就业效应
到2011年,在赛维公司的带动下,新余市已吸引了近40余家光伏企业落户,直接从事光伏产业的人员超过4万人。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该产业对人才需求量的剧增。经测算,在现有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到2015年如果光伏产业的产值突破千亿的规模,那时需要各类、各层次人才就将达10余万人。另一方面,由于光伏产业的强劲增长,增大了对各层次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原有的劳动力市场均衡局面被打破,从而提升当地的平均工资率,而平均工资率的提升又会吸引更多劳动力的流入。在2005年到2007年新余光伏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3年中,新余市非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88%、25.24%、23.53%,明显高于江西省的同期平均工资增长率,体现了光伏产业的强劲拉动作用。2009年在全球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新余在维持原有就业水平的前提下,平均工资水平基本保持与2008年持平,这些无疑得益于以光伏产业为核心的合理产业体系的基础性作用。
(三)资本效应
在承接光伏产业之前,新余市资金每年都呈净流出状态。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59.05亿元,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0.65亿元。自2005年塞维公司落户新余以来,在一期总投资就达7250万美元,2007年赛维公司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融资达4.86亿美元。在科技融资渠道方面,新余市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投资跟进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光伏产业不但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对承接地来讲,其资本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四) 制度效应
对于正处在制度转型期的新余来说,在政府的引导下主动承接光伏产业跨区域转移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创新,承接光伏产业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引进了一种新的投资主体、新的资源分配方式和新的企业制度。在新余光伏产业发展的近十年的历程里,这一局部的制度安排以“推”(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拉”(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力量促进了新余的各类制度转型速度,其中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市场化程度、政府效率、对外开放程度等四个方面。在产权制度方面,截止到2011年,新余的国有化比例在经济总体中的比例与2003年相比,降低了50%以上;在市场化程度方面,由于转移的许多光伏企业更了解市场经济规则,也更习惯按市场规则进行企业营运,这样就充分地降低了当地的市场分割程度,随着光伏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余的整体市场结构、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及新余政府的相关市场政策等都出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政府效率方面,由于新余承接光伏产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政府出台了诸多的优惠政策,也为此设置的许多专门的服务机构,从而为当地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对外开放程度方面,由于光伏产业是出口导向型产业,到2007年,新余光伏产业的出口额就占全市总出口额的比例就达到了60%以上,其后虽受全球经济危机和以美国和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其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的出口比例还是很高。
关键词:观光产业;比较;分析
一、两地观光产业发展的现状
(1)台湾观光产业发展现状。2010年以前赴台旅客的居住地均以日本为主,港澳次之,美国第三。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通航、陆客来台等相继落实,从2010年开始,这一数据有所变化,位居前三的依次分别是中国大陆、日本和东南亚。详细数据见表1。2012年赴台观光的游客总人数达4,677,330人次,占赴台总人数比64%。赴台旅客目的除了观光之外还有业务、探亲、会议、展览、求学及其他,其中业务占比12.22%,探亲占比6%,会议占比1%,求学占比1%,医疗占比1%,其他占比15%(资料来源:台湾交通部观光局政府资讯系统)。
表12010~2012年赴台主要客源地旅客成长数据表
年份
居住地 2010 2011 2012
中国大陆 1,630,735 1,784,185 2,586,428
日本 1,080,153 1,294,758 1,432,315
东南亚 911,174 1,071,975 1,132,592
港澳 794,362 817,944 1,016,356
美国 395,729 412,617 411,416
韩国 216,901 242,902 259,089
欧洲 203,301 212,148 218,045
资料来源:台湾交通部观光局政府资讯系统
(2)福建观光产业发展现状。2013年,福建省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二亿人次大关,达20054.16万人次,同比增长16.9%;旅游总收入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2286.47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9542.03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003.41亿元,增长17.7%;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五百万人次,达512.13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外汇收入45.73亿美元,增长8.2%。各项指标增幅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福建省全年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五百万人次大关,达512.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增速虽有所回落,但整体依旧呈现相对平稳态势,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457.75万人次,同比增长5.4%,占所有入境游客比重89.4%,比上年扩大1.4个百分点;一日游游客54.38万人次,同比下降8.2%;人均消费比上年有所提高,入境旅游市场效益提升。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分:外国人为178.28万人次,增长6.7%;台湾同胞为213.63万人次,增长1.2%;港澳同胞为120.22万人次,增长4.1%。
二、两地观光产业的特色
(1)台湾观光产业特色。1)台湾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台湾十分重视第三产业,几乎每个县市都会因地、因史、因时制宜,开发出不同风格、不同主题,体现个性特点的旅游观光点和活动以及纪念馆。同时还十分注重旅游产品延伸增值,开发具有个性文化特色的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游客的文化体验由视觉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以至知性感觉全方位延伸,多方面激发和吸引游客的兴趣,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商家行销机会。2)台湾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台湾的旅游资源核心竞争力是多元文化和海岛风光。由于兼容闽南、客家、外省及原住民等不同的族群,加之历史上受荷兰、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以及现代的东西文化交融,台湾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人文色彩,无论在、建筑、语言、生活习惯及饮食风味上,处处展现和谐包容、文明有礼的缤纷景象。多元文化下必然孕育出多元丰富的美食,台菜、客家菜、日本料理、韩国料理、传统小吃、地方创意美食,使台湾“美食王国”之名备受世界肯定。3)台湾旅游市场秩序良好、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高。台湾旅游市场空间不大,但秩序井然,环境优美,这缘于台湾旅游线路设计科学,景区内部设施布局合理,管理机制运行通畅。更为难得的是台湾景区大多免费开放,服务态度十分亲切。台湾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能做到管理层级的人员大都专业背景较好,且进入管理部门之后也要不断地被考核,持续管控到位。台湾的导游、领队素质也很高,经验丰富、态度谦和,在解说方面十分详尽,引人入胜,职业道德水平和服务质量较高,用语文明礼貌,行业标准要求很严,很少有轻导重购的现象发生。
(2)福建观光产业特色。1)深厚的文化底蕴。观光产业的发展需要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增强观光景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福建以其特色鲜明的古越文化和宋八闽文化、闽南、闽东、客家等区域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等,多角度的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强了观光景点的竞争力和吸引力。2)观光产品多元化发展。海洋旅游是福建省的一大亮点和特色,福建省整合全省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福建海洋旅游形象,扩大了海峡旅游品牌影响力。同时,福建又是一个多山林地带,地质多属丹霞风貌,如泰宁大金湖、武夷山、龙岩冠豸山等,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光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另外福建还有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如旧址、长汀红色旅游旧址群、泰宁街和总司令部等,都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力支撑。3)旅游交通网日益发达,新兴产品潜力巨大。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北京―厦门东部沿海高铁一线贯通,2012年6月底龙厦动车开通。2013年9月26日向莆铁路通车,这些高速铁路的开通不仅是纵贯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黄金旅游线”,带给旅行游玩的人们前所未有的便捷,造就了“快旅慢游”的新模式,带给沿线旅游目的地新的机遇和挑战,各种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新兴旅游项目呼之欲出,并彰显巨大市场潜力。
三、两地观光产业的问题
(1)台湾观光产业问题。1)投资成本高,缺乏国际竞争力。台湾观光资源的开发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规划,多数地方政府开发的风景区只有建设而缺少管理。观光产业的投资及运营成本偏高,例如东部的宜兰、花莲和台东县,景点分散,大众交通不便,自由行不够便利,以致台湾的观光消费价格相对偏高,同时受到投资程序复杂,申请时效缓慢等原因,导致台湾的观光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2)观光安全问题有待解决。自从开放内地游客赴台观光后,游客数量剧增,不仅给台湾带来无限商机,同时也出现了多起的观光意外事故,这使台湾的观光产业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台湾的观光饭店不足、游览车不足、导游也不够;另一方面,许多观光景点的容纳也不足,如日月潭、阿里山,因此容易出现超载的现象。另外在一些地势险峻的观光点,如苏花公路、太鲁阁国家公园等,在安全措施上也存在许多不足,使游客产生惧怕心理,而无法饱览美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台湾观光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福建观光产业问题。1)知名旅游品牌效应不强。福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知名品牌的辐射能力、空间扩展能力有限,观光产品同质化和同构化现象严重,目前只有5个比较完善的品牌,即闽北武夷山、厦门鼓浪屿、莆田湄洲岛妈祖文化、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和泰宁水上丹霞,品牌效应有待持续提升。2)观光产业集群程度偏低。福建省风景名胜虽多,但景点较分散,从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到闽中,几乎每个市县都有景点。但除了福州、厦门、泉州、武夷山四大观光中心城市的观光收入相对稳定,大部分景点吸引力较弱。另外,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拥有观光资源的各地区企业(上接第13页)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竞争不足和竞争过度同时存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观光产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除了正规的导游或领队之外,还有一部分“野导”的存在,观光景点的其他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更是良莠不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游客观光的满意程度和观光景点的口碑,不利于观光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同时,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也偏低,这也制约了高水平观光产品的设计,观光所购买产品的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四、两地观光产业的发展方向
(1)台湾观光产业发展方向。1)提升外语接待品质,加速推动产业分级。自由行与深度慢活旅游已成为台湾观光的主流,未来会有更多游客以深入民间体验常民文化进行观光,这使得一般居民与非观光景点的商家也有机会接触国际观光客。因此这类商家应提高自身外语水平,便于与外籍观光客交流沟通。此外,产业分级认证对国际旅客是品质筛选的重要参考,台湾政府虽然对民宿、温泉已陆续进行认证工作,但获得认证的业者普及度尚有成长的空间,对观光旅馆的星级评定也应不断完善。2)推广深度旅游,加强安全管理。台湾地域狭小,如太鲁阁、日月潭、阿里山等著名景点,由于地形的限制,景点每日能容纳游客的数量也是固定的,涌入过多的观光客会造成困难,甚至会发生意外。为使台湾的观光产业能够再突破,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三管齐下,全面体检台湾的观光产业。首先,台旅会在大陆设立的办事处,应该在大陆各个地区加强倡导台湾其他美丽的地方,吸引游客到其他的景点做深度旅游。其次,政府应该积极思考扩大景点容量的方法,如果确有限制,也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数量管制,以免出现负载过重的现象。最后,政府也应加强安全管理的工作,包括导游质量的提升、车辆及道路的安全等等。台湾地狭人稠,观光产业应当朝着多样化发展,结合精致农业、国际医疗、国际教育等,台湾的观光产业,未来才能会为台湾带来更多的财富,成为台湾服务业的重要支柱。
(2)福建观光产业发展方向。1)创新观光营销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与吸引力。福建要想在众多观光品牌中脱颖而出,加强观光营销创新是关键。首先,营销宣传口号要有创意,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加深游客印象。其次,发挥地域优势,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举办“海峡(福州)温泉文化旅游节”“厦门大嶝两岸特色旅游购物节”“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最后,以申报国际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等活动为创新亮点,从产品、服务和管理等角度塑造福建观光精品和名品,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福建观光知名度。2)加强观光开发规划,推进观光区域的全面合作。应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强区域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构建全省无障碍观光区。以闽南地区为例,观光不仅仅局限于厦门城市游,更应该辐射到周边城市,加入漳州的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观光,以及泉州多元化民族建筑观光等,这样才能使观光产品更加丰富,各景点相得益彰,共同发展。3)加快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完善乡、村交通网络,提高公路的覆盖面和通达深度,提供可靠、便利的交通条件,提高基础交通产业服务水平,营造一个安全可靠、健康和谐的观光环境。另外,要重视提升观光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导游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高素质的观光管理人才,对酒店、餐饮等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一批服务技能型人才。4)强化旅游产品建设,促进旅游产品的规模化、精品化。旅游产品的建设,遵循着适度规模原则,就一定区域范围而言,景区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其知名度和经济效益。首先,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开发新的大型旅游产品,进一步树立福建旅游的整体形象,优化福建省旅游景区的整体布局。其次,要加大旅游产品文化含量,促进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充分利用和发掘本地区现有文化资源,善于结合景区特点,适当融入中华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创新式的建设,增添景区的文化内涵。三要依据不同需要将现代人工文化景点和文化设施融入旅游产品的建设,使之成为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 王逸峰.观光行销学[M].华信出版社,2010(8):25-26.
[2] 周容霞.基于创意经济视角的福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
理工学院学报,2011(6):115-117.
[3] 葛杨,贾春梅.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持
续、全面发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关键词:金融危机;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62-02
一、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定义与应用
产业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 road mapping of industry)是指“以产业知识和洞见为基础的、关于产业前景的共识(consensus)”。它不仅包括路线图结果本身,还包括路线图的构建和调整过程;不仅考虑技术变量,还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变量,综合考察产业发展规律和达致愿景的条件和最优路径。
与以往产业规划方法相比,产业技术路线图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分析理念不同,技术路线图不是以现有资源推动为动因,而是以未来市场拉动为动因,产业资源创新必须满足未来市场对产业的需求。二是驱动力不同,以往产业规划以目标驱动为动因,采取非竞争性资源利用战略;而产业技术路线图是以市场拉动为动因,采取竞争性能力和机会发展规划。三是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集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员和信息,提供了全景创意思维情景和方法。四是清晰的时间维度,以确保政策、技术、产品等产业要素协调演进。
技术路线图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末,摩托罗拉、通用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制定了企业技术发展路线图,随后,技术路线图理论在产业布局及国家或地区中长期科技战略规划中得到高度重视,美国、日本、韩国等先后制定了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2008年,中国广东省科技厅最先在国内研究制定了基于地区的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
二、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重要意义
光伏产业是低能耗、微污染、高产出的朝阳产业,符合国际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光伏产业还是新兴的高科技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缓解全球能源紧张局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日趋紧缺,各国都特别重视光伏产业发展,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发展战略和扶持计划。2004年西班牙实施《购电补偿法》,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光伏发电产业发展;2008年,德国下议院通过《上网电价法修正案》,刺激光伏发电企业的发展;美国自2005年起施行光伏投资税减免政策。中国也把光伏产业作为重点扶持的新能源产业之一。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和推进新能源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2009年8月,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正式启动“金太阳工程”,这标志着中国大规模补贴光伏发电的开始。
光伏产业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拥有天威英利和河北晶龙集团两大光伏龙头企业,其在全国光伏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天威英利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基地,拥有从硅料生产到太阳能多晶硅电池的完整产业链;河北晶龙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其产品质量和性能都达到同行业最高水平。但是,两企业都面临着“原料依赖进口、产品依赖外销”的发展困境。由于未能掌握高纯硅料生产技术,两企业95%的太阳能硅料依赖进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企业生产的光伏电池95%依赖外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大幅缩减,多晶硅价格暴跌近70%,但由于国内光伏企业的恶性竞争,进口硅料的价格却不断攀高,光伏产品利润锐减。金融危机将河北省光伏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两头在外”的结构弊端暴露无遗,如何改变这种困境,实现河北省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战略课题。
在此情形下,我们认为,应用技术路线图理论研究和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必要而重要的。这是因为:其一,技术路线图理论在指导新兴产业发展上,具有其他产业规划理论不可比拟的优势,摩托罗拉、通用等知名企业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实践都已证明了这一点。光伏产业作为新兴的高技术、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发展初期,难免出现盲目发展的弊病。研究制定符合光伏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路线图,对于保持河北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指导意义。其二,能源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要求必须密切结合市场需求,谋求产业未来发展。随着石油、煤炭等资源的日益枯竭,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兴能源产业得到更多支持和发展,谁能在新兴能源产业中占据主流尚未可知。在此情形下,河北省光伏产业必须抓住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及自己实际情况,精确定位未来发展愿景和产业技术路线图,理性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其三,河北省虽然拥有保威英利和晶龙集团两大光伏龙头企业,但由于未能掌握硅料制备技术,在光伏产业链上仍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尽快实现在硅料制备、光伏发电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是提高河北省光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而技术路线图理论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管理工具,对于寻找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口以及实现技术创新目标的最优路径具有指导作用。其四,正如广东省率先在国内制定区域性产业技术路线图那样,研究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于其他省以至全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借鉴价值,有利于提高中国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基本原则
第一,弹性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不是封闭的“黑箱系统”和僵化的教条,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既要遵循路线图制定的一般方法,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调整,以适应特定的研究对象。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既要充分考虑光伏产业在河北发展的实际,又要考虑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整体布局和发展目标,还要充分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河北光伏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和应对策略。第二,整合原则。如上文所述,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优势源于路线图的制定过程,而不仅仅是路线图本身。在这个过程中,聚集了不同领域的人,为信息和观点的共享创造了机会,并且提供了一个整体考虑问题和创意思维的方法。要充分实现路线图的好处,可能需要若干次反复过程,正是在路线图的不断整合优化过程中,它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战略规划。第三,时间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不仅要标明实现产业发展愿景的关键路径,而且要清楚地表明实现路径的时间维度,从而确保政策、资金、技术、产品、服务等要素的协同发展,并及时反映产业发展环境的动态变化等。第四,协调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需要政府、企业、研发机构等多个部门或组织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统筹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与意愿,在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知识共享,达成并实现共同愿景,推进技术路线图工作健康发展。第五,保密原则。产业技术路线图是对特定范围特定产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其中可能涉及到相关参与者的核心利益,因此,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应事先明确并签订保密协议,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过程及结果应根据事先协议在特定范围内公开和共享 [4]。
四、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主要步骤
组织制定技术路线图的主体和领域不同,绘制技术路线图的步骤也不尽相同,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可遵循如下步骤:
1.深入研究河北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在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时,不仅要充分把握国内外光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还要认真研究河北省光伏产业的现状。河北省的光伏产业起步较早,但河北省的光伏产业仍属后发区域,产业结构、技术水平、政策环境等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很大差异和差距,需要针对特定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2.正确选择河北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分析路径
根据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我们认为,制定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应遵循以下分析路径: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市场需求分析产业发展目标分析产业关键要素项目研发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路径,河北省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分析路径可包括以下内容:(1)光伏产业现状分析,包括国内外省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影响河北省光伏产业发展的环境因素等;(2)光伏产业市场需求分析,包括光伏产业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发展趋势和发展动力、产业关联度、产业资源现状、未来产品市场等;(3)光伏产业发展目标分析,包括未来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相关产业目标要素、国家及河北省光伏产业发展目标等;(4)光伏产业关键要素分析,包括影响产业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技术、政策、管理等以及需要优先解决的关键要素等;(5)项目研发需求分析,包括突破关键要素瓶颈需要培育和提升的能力、技术、政策和管理创新模式。
3.设计河北光伏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流程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大致包括准备、开发和修正三个阶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选择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产业,界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制定技术路线图的参与者,成立课题组和组建工作团队,确定工作流程以及查阅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等。开发阶段的主要工作有:设计德尔菲调查问卷,召开头脑风暴系列研讨会,分析判断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目标、阻碍产业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等。修正阶段的主要工作有:研发项目凝练,制定研发投资决策和行动计划,对产业技术路线图进行定期评估与更新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