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一带一路;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
一带一路战略使得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变得更加密切,对广西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贸易风险由此不断加大。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其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全面强化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能力。
1.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1.1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要求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广西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大省,其各项农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近些年来其对农产品进口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有效的贸易风险控制成为当前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其风险控制情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及各国农产品乃至整个贸易的发展,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来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显得十分必要。
1.2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取得了高速的发展成效,其所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多,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贸易更是呈现出不断高速发展的趋势。而在贸易风险不断加大的当前,其对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全面强化对农产品贸易风险的控制,以此提升广西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有效性,争取更多的利润。进出口贸易能否取得健康长期发展,关键在于对全球化背景下贸易风险的控制情况,因此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情况来看,全面强化风险控制是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有助于减小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风险和损失
贸易风险的存在使得广西农产品在实施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的损失,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沿线各国经济金融的联系更加密切,贸易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将被放大,各项农产品进出口风险会威胁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强化风险控制时减小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及其损失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我国整个贸易发展所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
1.4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整体竞争力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使得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得越来越频繁,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实现了新的发展契机,其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借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加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强化风险控制,减小风险损失,进而提升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其可以根据现实需求选择性的进口所需要的农产品,实现全放联动的风险控制模式,有效降低农产品进口的成本,更好地满足本地区市场的需求。
2.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对一带一路的把握和利用程度有限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实施的必然性战略,其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是对一带一路的把握和利用程度不高,使其难以通过与贸易国家之间的深入合作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从比较优势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农产品生产和进出口方面都具有各自的优势,而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其风险性因素不断增加,对其控制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广西在进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还没有对其有效的把握,使其难以通过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来服务于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进而限制了其贸易的健康有序发展。
2.2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政策不到位
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当前在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使其所面临的贸易风险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长期来看将严重影响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一方面,目前政府部门对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整体把握程度有限,难以根据一带一路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服务于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各项风险因素的考量不周,对风险的具体识别与规避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现有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施行,使得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实施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以强化风险控制能力,进而限制了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2.3对国际贸易市场风险的预测和应对能力有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强化,使得国际贸易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其复杂性不断提升,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其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难度不断提升。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和应对能力。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各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其预测的难度不断提升,而大部分农产品进出口企业的规模较小、能力有限,因此在风险预测方面存在事实上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贸易风险具有不断变化和增强的趋势,使得广西农产品贸易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难以采取传统的方法与模式,贸易风险控制的难度不断增大,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贸易的顺利发展。
2.4缺乏专业化的农产品贸易风险控制人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在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方面,其还缺乏专业化的贸易风险控制人才,对其整个贸易的发展都造成了诸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行业内现有的从业人员难以得到关于贸易风险方面的有效培训,使其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方面的各项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进而限制了整个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广西农产品贸易企业的整体规模较小,其利润水平有限,使其在实施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难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从外部引进专业化的农产品贸易风险控制人才,现有的风险控制人员团队得不到有效强化,限制了其贸易的整体发展,因此使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农产品贸易变得更为艰难。
3.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3.1全面提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把握和利用程度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要想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必须要首先提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把握和利用程度,充分借助现有的机遇,提升风险控制意识。一方面,要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需求进行分析,对其各项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完善其农产品进出口策略,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情况逐步推进其贸易策略。另一方面,要通过有效的市场分析,对一带一路战略可能会带来的诸多层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进行风险防范,提升整个农产品贸易行业的风险意识,充分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2强化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能力
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能力是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得以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的关键性举措。一方面,政府部门要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农产品贸易风险因素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对现有的农产品贸易政策进行修正和完善,根据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实发展情况,对其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避免其在贸易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损失。另一方面,要根据整个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创新贸易风险控制机制,充分提升对一带一路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完善政府部门的各项职能,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机制,使得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风险控制能够具有充分完善的保障。
3.3加强对国际贸易市场风险的预测与应对能力
有效的风险控制得益于对风险的预测和应对能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要想不断提升其风险控制能力,首先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充分借助历史数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根源,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依托,提升对风险的预测能力,便于实施进一步的风险控制。另外,要不断提升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在农产品贸易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规避体系、风险控制实施体系等方法,对各项风险进行识别,形成协调高效的风险控制模式,全面提升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风险控制能力。
3.4实施农产品贸易风险控制人才战略
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企业一方面要根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沿线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情况,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关于风险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风险控制理念与方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对风险控制方法的应用能力,切实提升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各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促使各贸易企业通过实施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从外部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中引进一批专业化的贸易风险管理人才,充实现有的人才团队,使先进的风险控制理念与方法能够顺利流入各贸易企业中,保证广西农产品贸易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得以实现健康长期发展。
结语
有效的贸易风险控制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其在贸易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不断加大的趋势。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应该从全面提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把握和利用程度、强化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加强对国际贸易市场风险的预测和应对能力、实施农产品贸易风险控制人才战略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对各项贸易风险的控制。以此实现广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外贸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桂海论丛,2015(07)
[2]闫德忱,王秀珠.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09(21)[3]成榕.贸易风险防控新机制[J].世界农业,2014(11)
关键词:政策导向;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
我国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而煤炭进出口的工作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推动了我国基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是一个能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煤炭行业在国家的总体能源消费、资源供给等各个方面中占据着很大的份额。国家经济在不断地上升,经济结构也会有所转变。尤其是在煤炭进出口贸易调控方面,政府力度也有所加大。这主要是因为煤炭的数量较多,而消费消化确是有限。针对这种煤炭资源的发展状况以及市场的需求,国家必须实施相关的政策,从而促进我国的煤炭贸易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本文即将对于中国煤炭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煤炭行业能够获得可持续性与的发展。
一、我国煤炭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基本情况
(一)我国煤炭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变化。我是人口大国,因而对于各种各样能源的消费量庞大的,带动需求也是在源源不断地扩大。根据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情况来分析,进出口政策也在随着国际形式以及我国的发展状况而不断地改变。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煤炭进出口的贸易量也在及时地调整与控制。根据过去的经验,我国曾经对于煤炭的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政策有所放松,大力支持去进口那些优质的煤炭。当然也会出现对于煤炭进出口量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阶段。从政策的角度分析,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炭的进出口的比例。例如将2004年的煤炭进出口的数量于2014年的煤炭进出口数量,二者进行对比。就会发现煤炭出口的数量是远远减少了,进口的数量是大大增加了。在近几年国家的政策也发展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行多元、多角度的发展。国家通过对煤炭贸易税收的调整,促进煤炭进出口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当然了,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是会随之而产生一定的变动。(二)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的形式分析。从最近几年来论述,世界对于煤炭的生产以及消费等方面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发电时所需要的煤炭数量也是在不断地增加。所以,煤炭在运输成本上也有所降低,也就极大地促进了煤炭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发展。实际上中国煤炭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大的,从二十年里就可以窥见一斑。这主要是因为煤炭是一种最基本的能源,需求量还是较大的。与石油相比,煤炭资源就具备可靠性高、稳定性高的特点,这也就更增加了煤炭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当然了,随着政策的发展与变化,煤炭贸易也会存在着一定的波动,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所以,了解贸易的形势一定是要放眼整个国际市场,不能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发展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使用一种长远的眼光,进行客观合理的进出口贸易情报分析。此外,也要关注国内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抓住抓住国家的优惠政策,进行煤炭进出口贸易的长远发展。因此,关注国内外的政策变化,及时发现市场的动态,二者最为关键。而抓住机遇、随机应变是提高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基础。(三)对煤炭进出口贸易发展产生影响的政策条件。随着社会市场的发展,国家对于煤炭进出口贸易也会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变化,旨在推动煤炭进出口贸易的良好发展。根据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在1998年之前的发展状况是得益于经济的不断增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煤炭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而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就开始对煤炭的出口政策进行紧缩,相反支持煤炭出口。而从2014年开始,煤炭行业经济发展势头减弱,导致很多的煤炭企业则面临着巨大的亏损现实。因而,我国在无烟煤和炼焦煤的进口税率设置等方面就将其完全取消了。同时,还提出了最惠国国税。由此可见,国家的政策对于煤炭的进出口具体发展的方向,有着极其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时候,也会受到汇率政策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民币汇率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人民币汇率是价格的无形杠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都会对于国际的收支平衡,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国际贸易过程一般会以美元作为结算的基础,在出口煤炭的时候,价格也是会受到市场的严重影响,所以,人民币对于美元汇率的变化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了,汇率的政策也会对煤炭的价格产生很大的变化。当在进行国际煤炭的贸易时,使用美元作为结算的标准,而我国的人民币在升值方面,就会难度较大。同时,导致煤炭在进出口的价格难以上涨;价格难以产生优势,煤炭的进出口需求有所增加,煤炭在国内的发展空间也会有所降低。煤炭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一定是根据国际的贸易形式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从而进行有计划的、科学的调整,才能够将进出口煤炭的比例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促进我国煤炭贸易的良性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进步。
二、政策在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当中的作用
(一)政策的正向影响。首先,从政策的积极影响角度来论述,政策在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当中的作用。我国的政策变动,通常情况下,都是为了能够提高国家的煤炭发展效率,能够获得可持续性的、健康性的发展,有效增强煤炭公司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当国家大力支持煤炭出口,实际上是能够实现煤炭在我国内部的供应与需求的有效平衡,从而使得国家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推动国家的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带动相关的资源环境的良性变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煤炭产业及时转型与升级,强调的是不断地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从而使企业不断地朝多样化、多元化以及长久化方向发展。如果国内的煤炭经营出现了一定的难题,国家在政策上支持出口,可以实现创汇的效果。实际上,这对于促进我国的煤炭供应和需求的平衡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于国家的产业结构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国家在能源储备方面的实力。从而也能够使国家的经济发展更为稳健,有效地改善气候环境条件。从我国煤炭能源分布的现实情况来分析,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贫瘠。所以,国家制定了“东进西出,南进北出”这一煤炭政策。而这个政策可以有效的减少地区煤炭资源之间的差异,解决能源的需求问题。所以,我国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力地促进煤炭企业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促进经济的可循环发展。同时,我国实行走出去的政策,或者是进行国外的市场投资,再或者是企业收购。同时,还可以进行跨国煤炭企业的扩建。这一系列政策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对于煤炭企业进行健康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煤炭企业更应该主动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主动追求突破,进而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二)政策的负向影响。煤炭行业也是在政府以及市场两方面的影响之下,获得一定的发展。当政府通过对于产能、进口的限制等政策来帮助解决煤炭贸易问题时,实际上,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煤炭产能释放量大,而与下游的产业需求不想匹配。所以单单只是通过相关的进口控制政策,以此来进行国内的煤炭企业的发展,但是却很难使得国内的企业走出口门,在整个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的取得良性竞争与发展。此外,不仅仅受到整个中央政策的宏观调控,还有地方政府性的政策,也会使得国内的煤炭价格出现变动,使得企业面临着亏损的风险。比如,地方的保护性措施使得省外的煤炭行业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导致市场发展不够多元化,也不够活跃。同时,在电力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也会对于其他省煤炭进出口进行一定的打压。这一切都是因为煤炭行业仅仅是所有行业发展链条当中的一部分,对于上下游的行业市场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当处于生态链条上的煤炭行业发展出现了困难,就会导致其他的行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其次,从政策实施的消极影响来分析,如果只是单纯的通过控制进口的政策上,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也会对于我国煤炭企业在整个国际市场中的长期发展。当我国的煤炭价格普遍下降,导致很多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存在着亏损。而实际上,国家在煤炭政策的时间,远远是迟于整个煤炭行业的现实状况变动速度,也就会导致政策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和有用性。所以,客观地来讲,我国的在制定煤炭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过程当中,一定是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但却无法做出最及时的解决办法。所以,如果国际政策以及我国的政策同时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得整个煤炭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处于稳定的状态,使得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呈现一种稳定的健康发展状态。(三)关于政策导向的重要性。在我国进出口煤炭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过程当中,国家政策的指导一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国际经济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市场也是异常活跃,而我国也在不断的进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所以,国家的煤炭行业在需求方面速度增快,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状态。而从煤炭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论述,企业必须及时地调整发展的模式,逐步地向高质量、高效益、集约型的方向发展。而从国家的方面论述,使用一定的政策,对于煤炭贸易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控制,进行正确而合理的布局。同时,让能源供给逐步走向稳定化,才能够保证煤炭企业获得稳定性的发展,从而一定程度上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逐步走向可持续性。总言之,政策的变化是同时受国际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的长远发展,也不再是取决于煤炭发展的数量或者是速度。更为关键的是,依靠整个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模式以及正确的发展手段。在政策的影响之下,进行合理的贸易发展,促进能源发展的平衡性,引导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推动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发展策略
(一)调节总量,优化结构。煤炭的替代品实际上是石油,如果石油在国际上的价格大幅度地下降,那么煤炭在国际市场需求非常的旺盛,使得煤炭行业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的发展。而在国内,如果煤炭能量过于剩下的话,国家就会制定一系列限制产出的政策。同时,市场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将剩余的产能消化掉。那么,现实情况就一定会给煤炭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压力。而国内供应和需求上的关系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价格也会有所降低。针对上述的相关情况,第一点一定要在总量上实行一定的控制,针对我国东西南北地区在煤炭能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之下,进行合理的战略布局。这样,能够使得煤炭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得煤炭资源在供应和需求方面达到一定的平衡。第二点,就是要让相关的煤炭企业经营关闭或者是合并转让,实现资源重组能够使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得企业走向往集约方向发展的道路。实际上,这种策略不仅仅使得煤炭企业有更为强大的发展能力,也挽救了那些处于困难中的企业。第三,就是要加强对于煤炭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因而,一定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开采煤炭的法律法规,使得煤炭的开采工作走向标准化和科学化。所以,在进行煤炭开采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努力保护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第四点,就是要对于煤炭企业进行一定的政策支持与帮扶,才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及时的产业升级和改造,提高它们在煤炭生产方面的能力,淘汰落后的硬件设备,减轻企业发展负担,进而在根本上保护煤炭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企业长远性的发展。 (二)发挥市场作用,政策帮扶。在影响煤炭企业发展的各类因素中,市场一定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市场的供应和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的目标。所以,根据市场的现实状况,我国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例如,国家通过实施进出口关税的支持,推动我国从煤炭出口向煤炭进口发展。而近几年,过的煤炭数量存在着一定的积压。所以,企业在经济上亏损,最终导致整个煤炭行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发展困境。所以,国家根据这种现状就制定了一定的调整政策。比如,减少煤炭品种出口的关税、提高对于煤炭进出口在结构、数量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管理。同时,还要及时关注国内外的市场发展的变化,进而给出最及时的煤炭进出口发展政策。因此,市场在整个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外市场都应该得到广泛的关注,才能够在整个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定的竞争地位,推动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的良好发展。政策帮扶,既是立足于市场之上,更是在进行一定的市场调控,进而促进煤炭进出口的健康发展。(三)两手抓,两促进。实施两手抓,两促进的策略,能够使煤炭进出口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煤炭进出口不能够健康地发展,那么政府就应该采取一定的调控手段进行合理的调控,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际上,这也是能够提高我国煤炭贸易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从我国煤炭市场进出口的速度,逐渐的放慢的现实状况来分析,我国应该在煤炭的情况方面充分的利用市场以及资源,能够让煤炭的微量元素的控制逐渐减少,使得优质的煤炭能够多多进口,而那些劣质的煤炭进口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我国在进行资源开发的过程当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此外,政府也可以进行政策鼓励方面的实施,减少关税、资源税,从而使货源以及铁路运输等各个环节得到相关有力的保证。而煤炭企业在实力上得到增强,在国际的市场当中也可以占据一定的比例,获得一定的地位,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增加。
四、结束语
首先,本文对于我国的煤炭进出口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针对政策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当中起到的相关作用,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为关键的是,本文给出了推动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政策发展的策略。而国家政策的变动,这也主要是根据国内外的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变化的。国家对于政策的制定也是三思而后行的,旨在推动煤炭企业能够获得更为长远性的发展,进而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纵览本篇论文,我国在煤炭进出口的数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从不出口、出口少,到出口多、进口少。现在也主要是出口变少了,而进口在慢慢的变多。而煤炭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一定要及时关注我国制定的相关煤炭政策,不断地拓展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严杰.基于政策导向视角下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24.[2017-08-17].DOI:10.16266/11-4098/f.2016.12.019
[2]彭云艳,孔凡玲,闫静怡.基于政策导向视角下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5):267-269.[2017-08-17].
关键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出口贸易;脉冲函数;方差分解
根据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分析,表现为汇率传导对贸易收支的短期效应提供信息,这在实践中也得到验证。对汇率与一国贸易收支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在理论上也得到验证,即如果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那么升值有可能减少一国的贸易顺差状况。从实践经验看,名义汇率对一国的资本项目影响较大,而对经常项目特别是贸易收支项目影响较大的是实际有效汇率。
一、前人的研究综述
有效汇率是一个国家外汇市场重要的价格信号,它是由本国与其关系较密切的其他国家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有效汇率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是对名义有效汇率剔除通胀因素而得到的,它是一国货币真实购买力的体现,因而对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的变动。但是,这种影响只有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在实践中,由于货币合同、汇率传导、商品数量以及人们决策的相对滞后性,汇率贬值在最初可能会恶化贸易收支;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之后,贸易收支才能逐渐改善,即存在J曲线效应。
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研究。陈彪如(1992)得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为1.02,认为人民币汇率对出口贸易影响甚微。戴祖祥(1997)则认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为1.33,汇率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魏巍贤(1997)、徐璋勇(1999)等人的研究结论是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显著的。沈国兵(2005)认为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稳定关系。上述研究主要从名义汇率的角度来研究。陈学彬(2007)认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具有同向性。从各种研究结果来看,选用的样本区间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国外的一些学者对贸易收支与汇率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Cerra(2003)等人利用1985~2001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我国出口供给的价格弹性,出口弹性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这也符合我国产业变迁的实际;Marquez Schindler(2006)用1997~2004年的月度数据研究认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弹性随时间而变化,且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弹性显著不同等等。总之,关于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研究在学术界基本上采用年度和季度数据为多,且实际有效汇率和进出口贸易数据滞后,因而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
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变化幅度较大,在1994年汇率并轨后逐步升值,其间经历了我国国内高通胀影响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保持币值稳定政策的影响。2002年至2005年7月,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但实际有效汇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导致人民币汇率相应贬值。也正是从2002年起,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较前有所提高,但是,这并没有阻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旺盛的发展势头。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较明显,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幅度较小。
(一)模型构建
根据传统理论,进出口贸易取决于汇率、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且贸易收支与各宏观经济变量间是一种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应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很好地研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们着重考虑我国的出口贸易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进口贸易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及我国GDP之间的关系,建立如下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EX、IN分别代表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GDP代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这里以GDP变化指数形式表示,这三类数据分别来自商务部统计网站,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IMF、International Finance Statistics)各期,C1、α1、C2、α2为待定参数,u1、u2为随机误差,L表示取自然对数形式,所有数据以1985-2005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处理通过Eview5.0软件实现。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由于VAR要求数据的平稳性,要考察序列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所以变量的水平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2、脉冲结果分析。脉冲反应函数刻画了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及扰动项对某一变量的冲击影响,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所有变量。脉冲响应函数图(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IRF)能直观反应VAR模型估计的系数关系。图1是实际有效汇率(LREER)与出口贸易(LEX)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图示响应为20个周期。从图1看出,给定LREER的初始一单位冲击,LEX先下降,随后缓慢上升,说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对我国出口作用存在短滞后效应,其效果开始为负,到第五期变为正作用,并且缓慢上升趋于稳定,说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存在长期正效应,这也与实际存在相一致。图2是实际有效汇率(LREER)、国内生产总值(LGDP)与进口贸易(LIN)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图示响应为20个周期。图例“Response of LREER to LIN”可以看出,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正冲击后,使我国进口贸易量减少,到第二期达到最低点,之后又缓慢上升,使这种冲击作用变得很微弱,原因是由我国的进口贸易特征所决定的,我国的进口贸易不是以消费品为主,而是加工贸易品,我国进口贸易绝大部分是为了加工贸易,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高度正相关,所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短期明显进口相对下降,长期影响并不十分明显;这与图1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正效应结论相对应,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历程。再从图例“Response of LGDP to LIN”可以看出,当本期GDP受到一个正冲击后,进口响应增长,到第四期趋于稳定增长,这也说明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进口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方差分析。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图3是实际有效汇率(LREER)与出口贸易(LEX)的方差分解图,图示响应为20个周期。从图例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较高,最高达到25%左右,这符合汇率尤其是实际有效汇率对出口贸易影响较大的一般规律。图4是实际有效汇率(LREER)、国内生产总值(LGDP)与出口贸易(LIN)的方差分解图,图示响应为20个周期。从图例“Percent LIN variance due to LREER”可以看出,我国进口贸易的变动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最高达到50%以上,最低也有30%左右,与我国实际相一致,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体趋于上升,这对我国进口贸易增长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也符合汇率对进口贸易作用的一般规律。而从图例“Percent LIN variance due to LGDP”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对进口贸易的贡献率并不高,最高也就是13%左右,这与直观的结论相一致。从这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对我国进口贸易影响较大的是汇率因素。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适当考虑其它相关因素。从分析结果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较为明显,且具有同相性特征,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带来我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长期均衡发展,虽然这与一般的汇率、贸易收支理论相悖,但体现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同时也看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相对于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适当放宽升值幅度,以保证进出口贸易长期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彬,徐明东.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1997~2006[J].亚太经济,2007(3).
2、郑勇.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美出口的实证研究[J].发展研究,2007(12).
3、孟晓宏.我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动态关系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
4、许和连,赖明勇.我国对外贸易平衡与实际有效[J].统计与决策,2002(2).
【关键词】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人民币升值 进出口贸易
一、引言
2012年9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英文缩写为QE3)。美国在国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推出QE3,目的在于拉动国内长期投资和消费,解决国内经济下滑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经济问题。由于美国经济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特殊地位,其政策效应必将通过大宗商品价格、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而美国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其实施QE3后必然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二、QE3实施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状况
进出口贸易亦称“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与另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进口是对于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或者地区来说,出口则是对于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或者地区来说。外贸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无可替代,其重要性不仅在于直接创造了多少就业、贡献了多少GDP,更在于能为“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措施创造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对外贸易对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年,中国外贸总体增速出现回落。与2011年相比,进出口增速回落了16.3个百分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2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6.2%。尤其是8月份,进出口总值为3292.9亿美元,增长仅0.2%。其中,出口1779.8亿美元,增长2.7%;进口1513.1亿美元,下降2.6%;贸易顺差266.7亿美元。
(一)一般贸易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增长乏力
2012年的前8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207.5亿美元,增长6.2%。其中出口6381.7亿美元,增长7.7%;进口6825.8亿美元,增长4.9%。一般贸易项下贸易逆差444.1亿美元,收窄23.6%。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8657.1亿美元,增长2.3%,低于我外贸总体增速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566.4亿美元,增长3.5%;进口3090.7亿美元,增长0.4%。加工贸易项下顺差2475.7亿美元,扩大7.6%。
(二)对欧盟、日本贸易下降,对东盟的出口增长较快
前8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3650.5亿美元,下降1.9%。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129.7亿美元,增长9.6%。前8个月,我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528.7亿美元,增长7.7%。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187亿美元,下降1.4%。同期,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584.1亿和574.1亿美元,分别增长14.9%和6.3%。
(三)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在出口商品中,前8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488.4亿美元,增长8.3%,高出同期我外贸出口总体增速1.2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的57.2%。同期,服装出口994.8亿美元,下降0.7%;纺织品出口625.1亿美元,下降0.7%。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值占我外贸出口总值的20.3%,比重较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
三、QE3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QE3对中国进口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OE3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虽不利于中国的出口商品但对中国的进口商品而言,价格由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从而降低进口商品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相关费用,有利于我国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从而加快产品生产开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完善产业链,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快速转型,实现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扩大规模。
2.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升,提高生产成本
在美元多年称霸的背景下,美元一直充当着世界货币。国际上的大宗商品交易都是以美元来结算,这使得大宗商品的价格与美元的购买力呈反比关系。美国实行QE3后,在短期内,人们会预期美元的流动性泛滥,导致黄金、铁矿、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迅速提高。2012年9月份以来,黄金和有色金属的价格持续上升,10月12日,黄金价格由1695每盎司震荡上涨到1753.8每盎司,有色现货价格指数由887.02震荡上行到911.86。而我国对于资源、能源类大宗商品在短期内具有刚性需求,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会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增加企业对这部分商品的进口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QE3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1.美国内需的提升将拉动中国出口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旨在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美国经济的复苏会带动美国国内消费的增加。在国内消费中有一部分是进口商品的消费,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的进口商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中国。可见,美国与中国这种互利互惠的贸易伙伴关系使得美国的经济复苏在中短期内能够拉动中国的出口行业,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出口商品价格上涨
QE3实施后,大量美元在短期内进入外汇市场,美元供给大量增加,美元贬值。而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一篮子参照货币中美元拥有很大的权重,相对于美元,人民币势必在短期内升值。2012年10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6.27,创汇改以来最高值。较高的汇率意味着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而我国的出口品需求弹性较大,价格上升,利润下降,国际竞争力下降,削弱了中国的出口能力,从而进一步恶化出口企业;而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外汇资产缩水也减少了企业的外汇收益,从而拖累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白云辉.美国QE3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2,(11).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本文利用中国1994-2014年经验数据验证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发现,汇率的变动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存在时滞,且滞后一期的影响大于当期影响。未来在改善农产品贸易时,应考虑到时滞效应。
关键词:
汇率波动;农产品贸易;回归模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农产品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成分,也实现了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贸易额由1978年的6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1928亿美元。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放缓,但进口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因此农产品贸易逆差开始出现。2008年,受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农产品贸易逆差迅速扩大。长期以来,供求关系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汇率变动导致价格波动影响供求关系。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一般来说,人民币升值会造成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逆差进一步加大。中国人民银行适时于2005年7月21日公告,表明中国将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而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频繁波动难免会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当前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环境下,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具有特殊性质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国外学者一般利用弹性分析法研究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关系的影响。Frankel和Weishangjin(1993)利用面板数据证明了汇率波动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Sauer和Bohara(2001)的研究表明汇率波动对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国内目前针对汇率变动与中国总体进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较多,而且结论不尽统一。国内学者研究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也是从“马歇尔—勒纳条件”着手的模型准备。李岳云和宋海英(2004)根据影响贸易收支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国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得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能够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人民币汇率变动不足以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善(恶化)。厉以宁教授对1970年到198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行了研究,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出,该阶段我国的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只有0.05,汇率变动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不大。
二、模型准备
(一)研究区间及样本情况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是每个变量从1994年到2014年的21个年度数据集合。由于加入WTO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都处于徘徊状态,且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案例较少,因此选取2000前后两个阶段进行研究更具系统性。
(二)理论逻辑与研究假说1.理论逻辑(1)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理论上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尤其是初级农产品,随着农产品加工程度的提高,其价格弹性也会增大。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大,因而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也相对其它产品较小。供给和需求相对缺乏弹性会约束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2)农产品贸易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实行农业保护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情况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使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遭受巨大损失。(3)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农作物生产周期长,国际贸易合同一般会提前订立。这就意味着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存在时滞作用。因此,在探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农产品贸易中汇率波动引起的价格弹性问题。二是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是否遭受贸易壁垒。三是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滞后期。2.研究假说假说一:中国的贸易伙伴国只有美国。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前三大市场是美国,韩国和日本,由于韩国和日本的GDP资料难以获取,加之进行加权计算非常复杂,所以本文用美国的GDP代替中国农产品出口过的GDP。假说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由1999年以后开始存在。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产品遭受贸易壁垒的情况一般在1999年开始频繁出现。假说三:进口产品不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中国有关农产品进口的检验检疫制度还不完善。因此假设农产品进口不受限制。假说四:汇率变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时滞2期。
(三)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1.计量模型考虑到弹性在模型的中的重要性,本文采用C-D形式的函数建立农产品进出口模型,出口需求模型。2.数据说明为了分析得更加详尽,本文采用了1994年到2014年的年度数据。本文中农产品进出口额来源于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汇率选取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由IMF测算并公布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以2010年为基期),数据来自国际清算银行。中国历年GDP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并按照每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统一折算成以美元计价。美国历年GDP数据来自于美国普查局。
三、模型运行
(一)实证结果1.出口回归模型以上出口回归模型的D—W值落于无法判定区域,对模型进PAC和BG检验认为模型无自相关性。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认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变量均是显著的,且符号与预期相符。农产品出口额与贸易国GDP、本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成正相关关系,与上一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成负相关关系。同时,判定系数为0.96,说明方程拟合程度相当高。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F=72.24,相伴概率为0.00000001,表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很大程度上是由贸易国GDP、本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一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贸易政策共同决定的。农产品出口需求对当期的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弹性需求为1.1604,而上一期的实际有效汇率对农产品出口影响较大,弹性系数为-1.9109。这与预期相符,一般来说,农产品出口需求随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而减少,由于农产品贸易的签订、交易到结算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实际有效汇率对农产品出口需求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上一期的实际有效汇率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大于当期,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需求,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差别截距上,还表现对农产品出口曲线斜率的影响上,技术性贸易壁垒一发生,就使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减少2477%。2.进口回归模型对1994年—2014年的数据通过Eviews5进行回归计算,得到以下进口回归模型:与出口回归模型相似,以上进口回归模型的D—W值也落于无法判定区域,对模型进PAC和BG检验认为模型无自相关性。对模型进行White检验认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2较大,为0.96,说明方程拟合程度相当高。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F=755.85,相伴概率几近于0,表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GDP、本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一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共同决定的。综合当期与上一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看,本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的影响大于上一期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表明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着促进作用。这是不符合基本经济规律的,为此,必须找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
(二)原因分析在进口回归模型中,农产品进口额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系数小于O,说明人民币贬值,进口额反而增加,这虽与基本经济理论不符,却切实符合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现状,结合农产品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一方面,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即便外汇升值,进口价格上涨,也不会对需求造成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农产品缺乏弹性(弹性系数为0.2206<1),因此外汇升值引起的本币表示的出口农产品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因价格上升导致的数量下降幅度,所以贬值尽管会降低农产品进口的量,但农产品的进口额是上升的,这是由缺乏弹性的商品属性决定的。2.中国经济水平提高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GDP)的系数(1.53)大于上一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综合作用系数(-0.32),说明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综合国力逐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对进口需求的拉动作用远大于贬值的进口的抑制作用。这也是中国近年来农产品进口额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企业可以依据市场势力,通过改变利润率或成本加成来吸收一部分暂时汇率变动。对中国来说,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国,美元汇率上升会导致美国进口商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价格下降,即出口企业成本下降,因此企业会降低本币出口价格来吸收汇率升值的影响。对农产品来说,由于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边际成本低,在人民币贬值时,出口商有能力降低进口农产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从而使进口农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上涨幅度下降但小于汇率变动的幅度,价格的小幅上涨,农产品进口量不会明显下降,因而进口额增加。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利用中国1994-2014年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当期汇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显著,但是当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农产品出口需求存在正效应,这与常规的升值理论相悖,这可能是由于汇率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着滞后效应导致的,当期汇率升值对出口的抑制效应不能立马显现,而是在下一年表现出来。而在进口方程中,汇率对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影响作用与预期相反,汇率下降反而会引起进口增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较为显著,上一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上升1%,农产品出口将减少1.9109%。而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且为负效应,这也是我国农场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状况恶化的原因。人民币小幅升值不会恶化中国农产品贸易收支;农产品贸易收支的变化更多地取决于我国农产品贸易所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多少及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未来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农产品贸易:第一,推动金融工具发展。即使人民币有短期贬值压力,汇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仍未改变。人民币升值推动农产品价格上升,最终将会带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减少,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利润。政府应时刻关注外汇市场的稳定性,为出口企业提供相关指导,鼓励银行为出口商提供远期结售汇业务、期权交易、货币调期交易等金融工具,降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风险。政府可以为主要农产品出口企业举办风险控制相关培训,推动金融行业提供更多的外汇保值工具。第二,用好“绿箱”政策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与弱质性,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业进行补贴。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需要国家提供更好的补贴政策。在WTO框架下,“绿箱”政策是WTO成员国对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要充分运用“绿箱”政策,即利用保险补贴制度、提供信息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加大农产品出口扶持力度。第三,增强农产品科技的创新能力。结合中国当前农产品贸易严重逆差的形势,平衡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既要扩大出口,又要逐步减少农产品进口量,达到这一目标的首要条件是农产品增产。提高农产品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农产品产量的最重要途径,因此,要通过改善农产品生产的投入能力及产出能力提高农产品产量,为扩大出口减少进口打基础。第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农产品出口企业要抵御国际市场上的汇率风险,关键在于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推动绿色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这需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更新生产设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增强内在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闰泽涛,张斌.人民币升值下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马歇尔—勒纳条件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10):217-219.
[2]冯冲.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基于结果变化层面的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2007
[3]王瑞芳,余长林,王娟.中国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J].广东社会科学,2008(3):39-45.
[4]巢峰.江苏省农产品贸易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