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如果你是艺术类考生,那么浙江传媒学院最好的专业是播音主持(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或者双语播音(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如果有电视梦想的同学们能进入这里,会有很多的机会。首先是学校这方面的师资很好,硬件设备很好。我们有下沙最高的建筑——传媒大厦,其巨型演播厅是很多人锻炼和梦想的舞台,浙江的很多电视节目例如“我爱记歌词”就是全程在这里录制的。教学方面也有录播教室学习。经常有电台、电视台来学校招聘,机会真的很好。

但是,很严重的问题是,如果你只是为了这些个可能成名的虚荣而来到浙传,如果你不是真的热爱电视媒体而只是热爱这种让人注目的聚光灯,那么该慎重决定是否跨进这个校门。浙传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学生都很浮躁,渴望着像学兄学姐那样当上主播,登上荧屏,他人成名的光环不切实际地笼罩着很多人的青春。所以,建议学弟学妹们报考之前问一问自己:一、是不是真的有着炽热的梦想(是的话这里是你很好的选择);二、你有没有很强的原则性和定力在这样浮躁的环境里生活而不迷失自己。

对于文化生,我的建议是除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和编辑出版三个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电子信息学院的摄影相关专业外,其他专业要报考的话还是审慎些为好。新闻专业类依托浙传的优势,就业率、竞争力还是可以的,但是其他诸如汉语言文学之类的专业就不怎么样了。真的,进来了你就会发现,别的专业在浙传大家庭里常常是被边缘化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是否有点明白了呢?总体来说,浙传是追梦人的天堂,但是也是没有原则的人的“地狱”,就看自己的选择。如果你带着梦想来到这里,也许在校友的光芒里,你会经历无限的迷茫。但是,只要你够勇敢,那么浙传的大环境会给你梦想的天台,使你不会后悔,一个DV加一个背包也许会是你喜欢的生活。

最后我就浙江传媒学院的新闻学专业多说几句。先对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两个专业做一下区分。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电视媒体的台前和幕后等,而新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平面媒体(杂志、报纸、网络)。说是这么说,其实进了这个门,以后干什么还是靠自己,这两个专业没有很大的区别。原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要比新闻学专业学生多学几样东西,比如电视剪辑。但是后来学校开设了模块学习,比如我主修新闻学,还报了一个广播电视编导的模块,这样的话,等于是辅修了,学到的东西就会比较全面。其实这也是传媒的优势,很多资源都是共享的。当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要比新闻学专业高,我自己就是未达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分数才学新闻学专业的。

前面虽然说到,依托传媒优势,浙江传媒学院的新闻类专业比较有就业竞争力,主要是因为在传媒大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我们经过四年专业的熏陶,对这方面比较熟悉敏感,操作能力强,上岗以后上手快,而且我们的毕业生一出去,工作很多是一条龙的服务,从采、写、编到播,很多都可以自己完成,比较受用人单位青睐。但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内涵往往不够,这就导致了很快上手以后工作的后劲不足。国内知名高校如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类专业学生内涵自不用说,就说浙江大学,其新闻学专业学生跟我们的毕业生常常遭遇竞争。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如何适应业界对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如何改变新闻教育脱离现实的现象?

如何面对众多院校设置新闻教育?

在这里“拷问传媒教育”的是业界的有限需求,每年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业界需求过剩是原因之一,但在需求范围内业界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学生。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但不管如何,作为传媒教育界我们自身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传媒教育还有什么缺陷?我们的学生是否深受业界欢迎了?

特别需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在“有限需求”的大环境下许多院校却依然瞄准传媒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足传媒教育的院校已有660多家,出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争着上的现象,而且还有继续扩大规模之势。

作为有志和有能力从事传媒教育的院校,一定要确立这种观念: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是我们新闻教育培养的目标。那么,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业界需要的是怎样的大学生呢?应该是三项创新能力兼备:具有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新的视觉和方法洞察社会的能力、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反思我们新闻教育的缺陷,可从拷问“三项能力”掌握的状况入手。

如何满足业界对“上手快,后劲又足”的人才需求――

强化三项创新能力,培育具有综合素质的通用人才

有的人谈到新闻学毕业生时往往用“上手快,后劲不足”来概括,我不太主张笼而统之去评说,因为有相当多的新闻学毕业生是很不错的。但“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的确比较突出。早些年,我就碰到过这种情况。一位我认识的记者,进报社很快就上手,写的消息、通讯很规范。相反的一位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开始写稿时不是缺这个要素就缺那个要素,不规范。但一年多之后,却发现这位中文系的学生超过了那位新闻学毕业生。原因是这位记者中文功底好,一进中文系,老师就要求学生一年写100篇作文,强化写作能力。为了写好文章,又得读很多书。他来到报社后中文功底是过硬的,缺的只是新闻的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目前仍比较浅薄,只要花点时间比较快就弄通了。一旦掌握了新闻规律很快就上手了,加上中文基础的强势,后劲就激发出来了。相反的,同来的新闻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强化中文基础训练,开始时虽然上手快,但时间一久后劲不足就显现出来了。当然,中文基础同样是可以补课的,但中文的硬功夫并非短时间内能掌握,在学校时就要把握好最好的时机练好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又比如学社会学的人,他可能有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如果又有过硬的文字功夫,只要有志从事新闻工作,也许是搞新闻的好材料。我们的新闻专业的学生,如果只是为了消极对应教学大纲的要求,应付考试拿个好成绩,不下苦功夫练好文字基本功和掌握较丰厚的知识,就有可能出现“上手快,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样,新闻学毕业的学生也有不少上手又快又有后劲,这与他们全面领悟了新闻人才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下功夫练好三项基本能力有关。

有的人也许会说,既然这样还要办新闻学专业干什么?我认为不是不要,相反地要强化。新闻学的教学科研水平整体要提高,增设从新闻单位实践中提升起来的创新理论课、更有厚度的课,要学得更深一些更专一些更系统一些,使学生具有“把握新闻发展趋势的创新能力”。这是新闻学的优势。

同时,对新闻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比例要调整,四年本科的学习毕竟课时是有限的,因此对课程课时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原有的教材要疏理,该删改的要删改,比较浅显的理论课可以合并,腾出一定的时间去强化另两个能力,也就是“具有适应新闻内容创新的过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新的视觉和方法洞察社会的能力”。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在各报都开辟“报料热线”的情况下,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新闻的竞争常常体现在问题切入的角度和文章的品位,从过去的只是把事实报道出来,变成传播观点、理念、思想,以独特的视觉穿透力感悟影响读者。记者要从事实的披露者、信息的传递者,往社会分析员乃至引导社会变革的评论家的角色转变。新闻采编人员要有很强的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仅仅靠新闻专业方面的课程是不够的,要扩大课程的基本面,增加社会学、人文科学等领域的课程,扩大学生知识视野。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根据三项基本能力的要求引导学生课余之后学习的走向。从掌握知识来说,学生不能只接受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完全依赖网上知识。现在学生喜欢上网,很快接收到各类信息,这是好的一面。但光从网上接受知识是不够的,一定要花时间读书,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要下点功夫学经典著作,包括历史经典和现实经典。历史经典就是过去流传下来的有价值的著作,包括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现实经典主要是那些反映、解读社会现实问题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当前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新闻敏感及分析能力。有了三项基本能力,就会使业界在用人的过程中感受到新闻学毕业出来的人搞新闻就不一样,扩大对新闻学人才的需求。

如何适应业界对专家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营造自由成长环境,从通用人才中派生出特殊人才

为什么不少新闻单位只是招一部分学新闻的,还招中文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甚至理工科的?有客观因素,也就是与媒体内容往多样化的发展有关,比如不少报纸有财经版块、法律版块、文艺版块、体育版块等,相应地招收了一些相关的人才。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还有与新闻教育缺乏“自由(自我)发展”环境有关。如果有一个良好的“自由(自我)发展”的环境,培养出来的是创新型和有良好的功底的人才,专业版块也是可以由新闻学毕业生担纲的。现在传媒的专业版块越来越多,如果新闻院校的毕业生成不了业界的主角,让可要可不要之势泛滥下去,将严重影响到整个新闻学科的社会价值实现,对新闻院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悲哀。

作为一个新闻单位,各种人才都是需要的。现在普遍认为复合型人才比较紧缺,另外就是专家型人才。有的专栏专版做得不专业,业界就从相应的专业中去挑人。虽有专业能力,但未必有新闻眼光,也未必能做得好。当然,也有些做得不错的。有的院校还考虑设立专门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比如专门培养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这样做,会不会使学生的就业门路更小了呢?当年不缺这类人才的传媒单位就有可能不会去要这种专才,而且报社内部的采编人员经常是内部流动的,只是专才而不是通才也会影响报社对这类毕业生的选取。对大多数新闻院校来说,设立专业类的新闻专业也是不容易做好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的质量无保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高中毕业考大学时并不成熟,盲目性较大,进了大学一段时间后才明白自己的兴奋点在哪里,才能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学新闻理论教育应在培养具有三项基本能力的“通才”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志向自由(自我)发展成通用的记者、专业型乃至专家型的记者或是复合型人才。新闻通用人才都必须有三项基本能力,然后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和爱好兴趣进行选择,让其自由发展、自我发展。比如,有的学生有志成为财经记者,他可以选修经济理论,可以有意识到经济业界实习。总之,各有所好,各得其所。这样的学生,既可作通才来用也可作专才来用,就业面更宽。

传媒的复合型人才在学校里是形不成的,就业实践之后才能逐步显露,并通过采编、经营等多岗位交流实践,多种能力兼备才能形成“复合型”。但学生个人的性格、爱好及其在日常学习、工作、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能显示出某些综合能力的雏形,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学校可因势利导,在社会活动策划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提供良好条件,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自觉参与社会活动和技能训练,为往复合型发展创造条件。另外,有一些跨学科的学生,比如学新闻再辅修经济管理,或本科学管理学、研究生读新闻学等,也往往具有复合型的潜质,容易找到工作。

为了培养好通才,并让其中一部分人往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发展,学校既要有对某些项目的硬性规定,又要积极营造自由发展的环境。自由宽松和积极引导并重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形成三项能力的基础理论是强硬性的学习,专业课和有利于强化这三方面知识的课程学生一定要上,涉及这三方面能力的实践学校也要认真组织实施。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自由性地学习和发展。如果一下子就把自己设计成专家型或复合型,而没有扎实的经典理论和必要的实践垫底,就有可能成为脱离新闻的“专家”,复合型也可能是“万金油”型,新闻单位用不上。硬性的学习课程不是应付式的课,而是一定要让学生能得到收获的课,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和老师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要由优秀老师通过创新的理论教学,将学生带入崭新的领域中去。

在营造发展空间方面,学校的专业课与一些很有意义的讲座要错开,要学生有机会参加。要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选修喜欢的专业类课程,以有利于往特殊人才方向发展。

如何改变新闻教育脱离现实的现象――

走进业界,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说到底,新闻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要培养出好的新闻人,一定要了解媒体和社会。

要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实践,来改变目前新闻课程存在脱离实际的问题。老师在上课中应多穿插媒体的实战案例,还要经常邀请业界有影响的人物来上课或开讲座,让他们将多年积累形成的真知灼见带进高校,传递给学生,弥补高校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界要主动走进业界,寻找教育与实践的结合点。例如,暨南大学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正在打造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就是试图从这里找到切入点。合作双方决定,从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挑选学生作为“准记者”,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作为训练基地,请南方报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采编人员对“准记者”进行新闻实践案例教学,并组织“准记者”参与重大采访活动,进行实操训练。具体步骤:第一阶段培训。在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加上几名研究生作为“准记者”,聘请南方报业采编策划精英为训练营开设系列讲座课程。时间为4至6月。第二阶段实战。训练营成员分成若干组,利用课余及暑假,分赴南方报业旗下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农村报和南方月刊等媒体,参与重大采访活动,检验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全面锻炼采编和社会实践能力。时间7至9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对“准记者”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建立联系档案,长期追踪考察,从中挑选优秀人才。第三阶段总结推广。开展训练营成果报告会,总结经验,扩大宣传,塑造品牌,准备和筹划下一期训练营。

媒体与学校联手加强双方在理论教学和新闻采编实战方面的互动及深度合作,深入系统总结国内领先型媒体的新闻运作理念与案例,将推动学院的传媒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促进教材创新和新闻教育改革,改变教学当中与新闻现实脱节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二年级学生期未参加训练营培训,可在南方报业这样的媒体军团中补上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这一课,有效锻炼提高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策划能力。在实践中暴露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有两年在校学习时间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学习和弥补不足。

如何面对众多院校设置新闻教育――

在整合中,往培养媒体人才和泛媒体人才方向分流

近年来,中国新闻教育发展非常迅速,但发展的速度过快,出现了粗放化扩张的问题,并使已经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加严重。

知名度不高的一般院校的传媒专业毕业生,要在新闻单位里找到工作很难。面对这种局面怎么办?我认为,只能面对现实,寻求新的出路,可以进行“泛媒体就业”,即进入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非传媒单位工作。比如,进入企业从事内刊、职工电化教育、广告策划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进入其他行业从事文化传播、宣传、新闻管理、新闻发言人、公关等方面的工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些行业完全用得着,只是目前用人单位还不太了解,大学生也将主要选择盯在传媒单位,供求双方都存在误区。只要加强沟通,并不断有人在起示范作用,我们的毕业生将来在这里可以找到大有可为的平台。

那么,泛媒体就业是否意味着新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一、市场需求催生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等精神性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种类众多的广播、电视、网络音乐节目层出不穷。在音乐媒介和音乐节目迅猛发展的局面下,需要有更多更专业的音乐传媒人才来更好地进行音乐传播,特别是音乐专业领域类的新闻采访、编辑、评论等重要活动。而目前从事音乐采访、编辑、评论、策划的人员,要么是非音乐专业方面的新闻人才,要么是音乐专业的但又缺乏媒介知识和传播技能的人才。前者对音乐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评论往往不够专业、深刻,甚至对音乐术语解释错误;后者则缺乏采、编、写等媒介传播技能,也难以对所学的音乐专业知识进行有效传播。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音乐的传播与发展。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2006年9月,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成立了首个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并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二、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培养计划

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电台、电视台、报社、出版社培养音乐节目主持、音乐新闻与评论、音乐编辑与策划的传媒工作者;为音乐、文化事业等单位培养能从事音乐文化市场的组织管理与指导工作的人才。以下从招生要求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来探讨该专业的培养计划。

1.招生要求:在重视音乐的基础上,提高对学生文化的要求

在音乐考试达标的基础上,对该专业的学生录取分数要达到相当的标准,以保证其足够的文化素质,重点要对写作能力严格要求。在招生规模上,为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每届以不超过二十人为宜。

2.课程设置:有效融合音乐和新闻相关学科知识

有人认为,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培养的就是娱乐新闻记者,但笔者不敢苟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通常意义上的娱乐记者虽然也采写、播报音乐类的新闻及人物,但他们往往并不具有专业的音乐知识与素养,因此他们的报道难以深入,甚至有时在音乐领域还会犯常识性的错误。所以大多数的音乐类新闻、娱乐类报道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成为花边八卦新闻的代名词。当今是文化艺术大发展的时代,由于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要求。很多对音乐有兴趣的受众现在不仅要欣赏音乐,他们还渴望能够懂得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表演技能,甚至音乐的创作方法等等。对音乐艺术来说,各种媒介和媒介从业者担负着传播音乐和引导整个社会的音乐发展风向的职责。具体说来,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培养出来的音乐新闻记者,要有能力发现并判断音乐事件的新闻价值,有能力与音乐家进行非常专业的交流并采写出相应的新闻报道稿件。而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培养的就是这样一种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从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除了作为音乐专业方面的诸如“视唱练耳”、“乐理”、“主科曲式”、“副科钢琴”、“音乐学导论”、“音乐评论文献导读”这样的传统课程外,还安排了“传播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采访与摄影”、“电视节目策划”这样的新闻传播类型的理论及实务课程,“音乐文论写作基础”这样的音乐与新闻相互融合、渗透的课程,还有“文化市场营销”这样的拓展性课程以及“欧美电影艺术评论”这一类开阔文化艺术视野的课程。此外,在学生二年级下期安排有一次为期两周的田野考察——音乐采风,通常是安排学生到一些民间音乐的发源或分布地区,对民间音乐的形态、现状、传播与发展做一些采访和考察,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作为研究成果的呈现。最后,在四年级下期,安排学生到媒体、文化传播公司、演艺公司进行为期两到三个月的实习。

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决不是音乐与新闻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组合,而是有机地融合和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也就是说,传统的新闻学理论及“采、写、编、评、摄”等技能类专业课程要进行“音乐化”改造。同时,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法也要提出不同程度的“音乐化”改造要求。例如“音乐文论写作基础”这门课程,其中就安排了音乐通讯、音乐消息、音乐专访等音乐内容与新闻文体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在“新闻编辑与评论”这门课程中,则要求重点学习音乐类新闻的编辑技能;在“新闻采访与摄影”这门课程中,要求学生重点学习音乐人物、音乐事件等音乐题材的采访及摄影。

因此,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力求培养出一批既精通音乐、又掌握新闻和传播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音乐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发挥重要作用。

三、师资组成:有待优化和提高

目前,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拥有专职教师八名:其中在音乐领域的课程方面有教授两名,副教授两名,讲师三名;在新闻传播类课程方面,有副教授一名,为传播学专业硕士学历。目前,该专业方向的音乐新闻师资都是音乐理论专业或者新闻传播专业背景,而音乐新闻实践领域的教职人员稀缺。但作为注重实践的专业方向,必须要增强该专业的在实践领域的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倡导资深的音乐新闻业界人士为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学生授课。在可能的条件下,一些媒体新闻机构还可以成为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以实现双方效益的优化;第二,在引入师资力量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可采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出国进修学习或者选派青年教师到音乐新闻媒体挂职工作等多种方式;第三,可将音乐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可以把教研活动作适度地扩大化,即安排音乐类课程任课教师与与新闻专业任课教师共同进行教研活动,促进音乐专业师资与新闻类课程师资的知识交流,促进新闻类课程与音乐类课程的知识衔接,从而有效地促进两个学科的互相融合与渗透。

四、学生就业:效果初显,仍需时间检验

目前,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第一届2006级的毕业生已于2010年7月学成毕业。本届毕业生共有14人,有11人已实现就业。至2011年5月截稿为止,其中有1人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1人在人民广播电台,2人进入文化传播公司,1人进入演艺公司,3人成为中学音乐教师,另有3人备考研究生,还有3人尚处于择业过程中。因此,总体看来,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下,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的就业走向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从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来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音乐、娱乐类节目日渐走俏,音乐媒体的日渐增多,对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都非常广阔。

五、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四川音乐学院开设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主要思路是希冀培养出具备特别知识结构、适合社会某些方面特殊需要的音乐与新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探索特色办学的过程中,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局限,该专业发展也遇到了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是生源质量问题。由于音乐院校招生分数较低,音乐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往往难以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相比。因此,学生在学习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学和文字功底的学科或课程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困难。而新闻传播学恰好就属于这一类的学科,例如“传播学”、“新闻编辑与评论”、“音乐文论写作”、“电视节目策划”等等,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文学基础和语言文字的功底均有较高要求。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可考虑提高该专业招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如语文高考成绩可设单科最低分限制;其次可以考虑在该专业的艺术考试中,适当增加文化成绩的比重。三是考虑适当调整艺考中的科目,使招收的学生更能适应该专业的学习和要求。

其次,新闻传播专业需要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质,而音乐类院校的教育环境缺乏人文氛围的熏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欧美,较好的往往都是综合型院校开办的音乐学。音乐院校受传统和现实因素的诸多限制,无论在办学理念、学科建设、课程开设、讲座安排、社团设置、活动举办等诸多方面,往往都缺乏人文方面的考虑和相应的氛围。例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多、人文教育课程偏少,学生重视音乐专业表演技能的学习,对音乐理论、文学、外语、哲学等学科的学习往往不够重视。这种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不利于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一些音乐学院开始突破传统的以艺术表演为主的专业模式,增加更多的艺术理论专业以及诸如新闻、传播、文学这样的与艺术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专业,而这将有利于在学校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气息,从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四川音乐学院紧邻四川大学这座综合型院校,而百年川大具有很深的人文沉淀,其文学与新闻学院在国内的地位同类专业方向中名列前茅,因此,可考虑与川大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教学、师资资源共享。

第三,学科处于音乐院校边缘地位,专业发展难以得到有力支持。

由于音乐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并非新闻传播,一般来说,处于这些学校边缘地位的音乐新闻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分配经费,往往都向本校的重点学科倾斜,音乐新闻类专业难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申报课题,能选择的课题的范围狭小,音乐传媒类型的几乎没有,往往只能选择一些诸如课程或教育改革类型的研究项目。而这个问题的改善或者解决有赖于高等院校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从而逐步解决。而这个问题在四川音乐学院已经逐步得到改善。川音目前正处在向综合型艺术院校转型的过程之中,将逐步建立起以音乐、美术、表演、传媒、舞蹈、戏剧六大发展方向的综合性教学体系。除了音乐学系的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外,川音还建立起了传播艺术系这个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院系。

结 语

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首次将音乐专业与新闻专业相结合,培养出了音乐领域的新闻人才,虽然还不够完善,但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音乐新闻与评论专业的开设使得传统音乐学在专业方向的设置上更加具有了应用和针对性。改变了音乐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格局,同时拓宽了音乐学的办学思维。因此,它的建立对音乐学的跨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焱、刘育涛《河北影视传媒艺术教育现状探析》,《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113—116页。

[2]彭永斌《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112页。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科研项目《音乐院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课题项目编号:11SA179)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考研热;学风建设

一、知识经济时代语境下的“考研热”

自1999年以来,在高等教育改革“扩张”、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对广大民众而言,上大学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任何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下一个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主导。在上大学受教育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产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精、尖技术需要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才来开发。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更多拥有丰富知识的高素质、高层次创造型人才。而各高等院校的应届大学生在毕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向着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日后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其成为此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猛递增造成了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部分专业就业率逐年下降。由于大学教育的逐步发展所造成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所造成的发展压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都促使广大莘莘学子将考研作为毕业前夕的主要选择。

我国近年来“考研热”持续升温,有人戏称为“高烧不退”,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或相对冷门的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比例已高达50%。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约有94万人报考,考生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有4714万人,占报考总数的5012%,比2003年增长2314%。2005年11712万人考研,2006年超过了120万,2007年更是达到了140万以上,创历史新高。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文史、理工类学生,尤其是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学生更是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的优点是思想活跃,富于创造力,自我意识突出,感性认识能力强,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其不足之处是忽视集体合作,思辨能力相对较弱,不重视人文基础学科的学习,随意性较强,性情较为松散,纪律观念差。在学习课程的选择上,往往表现出专业课学习热情高,而公共基础课则学习热情低,甚至排斥,认为没有用,不必学。[1]基于此,人们往往有一种成见,认为传媒类学生虽社会活动能力强、动手反应快,但坐不住、心思多不在读书上,再加上日后所从事的新闻传媒行业是朝阳产业,所以“考研”的苦行僧生活离传媒类学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笔者任教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近5年全日制本科学生考研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一部分学生刚入校时满怀对未来职业的激情与憧憬,热切渴盼“与新闻共舞”,随着学习的逐步推进,与往届学长接触的越多,再加上记者职业本身存在的一些劣势,譬如身份的被动性、工作的漂泊性等,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有的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中文、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等专业考研。当然,也有学生对新闻传播专业情有不舍,但他们选择考研,甚至有志于在硕士学位后继续深造,一心想的就是拥有高学历、高学位,学成之后可以在新闻传播院校谋一个较为理想的职位,不用再受整日奔波街头巷尾、捕风捉影之苦,将考研作为增加就业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而义无返顾地投身考研大军。且不论具体出于何种动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传媒类学生中兴起的这股持续升温的考研热潮对新闻传播院系甚至整个高校的学风建设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负面作用。

二、“考研热”对学风建设的良性促进

(一)对高校学生良好学风的倡导考研是一种积极追求上进的表现,必然会相应地促进

和提高考研生学习的认真程度。他们一般在大二甚至刚入校时就已确定将考研作为自己在大学阶段的终极目标。对于学院安排的一般课程,除了在考研前如火如荼备考的那一年时间,其余时间的学习态度都相对较好,大多不会出现旷课现象。而对于新闻传播类的专业课,特别是与自己要报考的方向一致的研究生入学相关课程,学习积极性高涨,表现非常主动。上课时认真听讲,记下教师教案的每一个字,不敢有半点疏忽或遗漏;下课时更是踊跃地向专业教师反复咨询与考研相关的所有事宜,勇于提问。考研生如此勤奋好学的姿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其他非考研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风气不是很浓厚的新闻传播院系营造出一种努力向上、一心向学的学习氛围,使得一、二年级整体学风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推进在新闻传播类多门考研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相对其他

学生而言,考研生往往学得非常细致、扎实,力求对课程内容和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他们对专业教师的授课有着较高的要求,往往不会满足于对知识点浮光掠影式的简单讲授,而希望教师能结合最新学术动态做出深入浅出的阐释和点拨,便于他们考研答题时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这一需求间接刺激了教师授课态度的端正与教学质量的推进。笔者认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始终应该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知识结构、授课方法、授课内容、授课态度、精神状态等对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是抓好教师这一关。教师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求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真正体现启发式和创新式的教育。更进一步,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会在一定层面上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可谓“教学相长”。

三、“考研热”对学风建设的负面影响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客观剖析正面功能的同时,我们更有必要理性审视“考研热”的负面影响。回顾近年持续不断的考研热潮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在肯46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做些冷静的思考,有助于其健康发展。

(一)对高校本科教学秩序的强力冲击

“考研热”对高校本科教学的干扰是毋庸置疑的。由于相对某些传统学科,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考研竞争要更为激烈一些,在这样的情势趋使下,一部分势在必得的学生从大三、大二甚至刚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实施严格缜密的考研计划。不少学生在学校周边租住廉价的民房,关起门来一心只读圣贤书,摈弃一切课外活动和人际交往,心无旁骛地埋头复习考研课程;一些跨专业考生甚至逃离自己的专业课堂,终日呆在准备报考专业的课堂上旁听、“蹭课”。

近年来的“考研热”使考研培训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这种中国特色的典型应试教育通过对历年考研试题的深入研究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辅之以题海战术等策略,对考研成绩确实有所帮助,多数考研生踊跃报名参加。规模的扩大使培训在休息日安排不开,只好与正常上课时间重叠,学生经常理直气壮地向教师请假,甚至直接逃课。[2]此外,由于许多学生专注于打听、了解准备报考学校的专业,执著于与准备报考方向的导师沟通,特别是从大三第二个学期开始,距离考研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考研生的紧迫感增大,感觉学习时间不足,逃课现象日趋严重,常规教学活动往往无法正常开展。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课堂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捧场”已是见怪不怪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大四第一个学期安排的新闻专业实习是极其重要的培养环节,是传媒类本科生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它既是对整个本科阶段学习的实战总结,又是针对就业后开发工作的职业训练,是学习和工作的衔接过程。但学生往往以考研为由,草草应付了事,严重妨碍了毕业实习的顺利开展,使得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四年新闻本科念下来,一些学生根本无法达到一个传媒本科毕业生所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众所周知,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相当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本科阶段的实践性课程体系明确了对本专业领域大学生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与训练,如果培养计划所规定的毕业实习也是马虎对待,这样的学生在破坏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又如何成为新闻事业合格的后备军,如何成为媒介竞争日趋白热化状态下所需求的“准记者”?在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媒介化时代,新闻传媒后备军唯有不断发现应用中的问题,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然后动手解决问题,才能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思维最活跃、最富创造激情的年龄段,大学生因考研而放弃了创造性训练,对以后的职场就业或学术深造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对高校应试教育之风的推波助澜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弊端已引起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考研热”带来的大学应试教育之风也正在悄然形成。由于各高校招考研究生时一般都是按照笔试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然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这与当前中央倡导的素质教育精神是完全相悖的。[3]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激烈的考研竞争使学生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忽略了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应用实践,使大学成为了高中的延续,学习局限在数学、英语、政治以及两门考研课程上。

当前,一些就业困难的地方,非名牌本科院校几乎成了名牌大学的考研基地,传媒类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专业课程就认真聆听,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一些通识课程就敷衍了事的两极分化现象,存在严重的偏科。如果用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考试方式来选拔研究生,我们招收的将不会是知识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好学生,而是擅长应付考试、高考分的好考生。这样的学生进入研究生学习后必然暴露出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性不足等先天性的缺点。这一问题在每年夏季的高考中一直遭到有关专家的高度质疑,而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招生中重蹈覆辙,这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考研热”带来的应试教育之风,使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颇为纯洁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近年来也频频出现作弊现象,请“”代考已成为坊间不争的事实,在无形中助长了虚假、浮夸的社会不良习气。

(三)对高校传媒人才培养的消极作用“考研全因就业难,不是考研,而是研究考试”,新闻专业学生向笔者诉说起自己考研的不得已,“我们专业呀,找工作难,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继续深造也是一种曲线就业”。一些准毕业生选择继续读书并非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过是实在没办法而为之,他们将考研当成了就业“避风港”。三年后就业压力是否一定能够得到缓解另当别论。笔者在这里要关注的是那些因求职无果而无奈考研的学生在考研失利后的被动局势。

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近几年笔者所在的新闻学院考研学生仅有20%能够被各大高校录取,剩余的学生就业变得困难,虽然这与社会就业的大环境有关,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许多考研生的专业水平过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走向市场的新闻媒体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新闻单位在招工时尤其注重应聘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潜力,往往希望新记者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减低媒体培养新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但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学生在面试时表现欠佳,让用人单位望而却步。

另一个更典型的现象是有些媒体或公司的公关部门来招聘毕业生时,首先要求学工办提供考研生名单,将他们打入另册,彻底剥夺了面试的可能性。有学者分析,个中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很多考研失败的学生实际上并未放弃考研,工作后继续考研,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稳定性都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考研学生的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导致进入工作角色慢,与人协调和沟通的能力欠缺。[4]这两方面都是当今新闻机构用人的大忌。

四、引导“考研热”,完善学风建设

在众声喧哗的考研潮流中,大家的目的大相径庭。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者有之,为学历证书,为增加筹码,为改换专业的亦大有人在。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支配下,很多大学生身上弥漫着浮躁、浅近、轻飘的学风,研究风气淡薄,思考能力下降,缺乏真才实学、没有独立见解。[5]在这样的氛围中,很难想象,学生会潜心学习本专业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又如何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可见,若不对这股在高等院校方兴未艾的“考研热”加以合理引导,将会对大学学风建设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大学是拉动社会进步的源头,大学的学风和文化若受到腐蚀,社会进步也会受到影响。大力加强学风建设,这是社会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一流的大学必定要有一流的学风早已成为各大学治校者的共识。为此,笔者所在的新闻学院针对传媒类学生的实际特点,围绕学风建设开展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

(一)加强专业引导,开展读书活动针对传媒类学生专业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我们注重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加强专业引导。每个学生在刚入校时就发了专业培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本专业的课程安排体系。拥有丰富的知识面是新闻院系培养学生的必然要求。《中国青年报》著名记者李大同说过,明白新闻的基本理念和价值标准,阅读200本有用之书,就没有做不好的新闻工作。学院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并统一指定了阅读书目。这20种书目除新闻传播学经典专业著作外,还涉及基本理论、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科学技术、传统文化等著作以构筑学生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传播学者和优秀业界精英举办最新学术、业务讲座,组织学生在寒暑假参加各种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对本专业以及日后要从事的职业的高度热爱之后,学生对自己在临近毕业时是否选择考研会有更为理性和成熟的思考,以便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

(二)倡导教书育人,实行班导师制

竺可桢早在1936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就曾指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教授、导师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所在的新闻学院积极倡导教师除了教书还要育人,在一、二年级实行班导师负责制。由年轻博士担任的班导师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效应,榜样作用不仅体现在专业学习、业务实践上,还表现在进取精神、学术品格上。导师的职责包括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主动了解学生的各种困难,并给予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在业务学习、专业方向的选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和协助学生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精神。[6]在本科阶段让学生接受较为严格规范的学术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士学位论文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考研的通过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终生学习的理念。

新闻传媒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一、在新闻传播教育中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规划是指运用职业评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等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的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的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则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进行升学或就业分流选择,引导学生以社会实际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全面素质,主动增强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施受过程。

但是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职业规划教育却被忽视了。近几年来,新闻传播类专业院系在各大学快速增长,在招生方面大规模扩招,截至2005年上半年,全国各大院校新闻类专业点数量总计661个,比2004年增加200个,是2003年的2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在130,000以上,每年平均毕业32000人。那么,这些新闻学子毕业后将要就职的传媒市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目前,我国包括报刊、广播电视在内的传统新闻媒体总量约13000多家,而且近几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将坚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基本未审批创办新的媒体。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传统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从媒体来说,中央和各省市的大多数传媒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对记者、编辑工作本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且媒体的报道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因此为了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多元化,新闻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媒体招聘的主要方向。

另外,目前新闻院校背离市场需求的教育模式使得它所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而媒体需要的毕业生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当今的新闻媒体对于相对单一的采、编、播为主的人才逐渐失去兴趣,而越来越倾向于兼备节目策划经营、宣传销售、制片管理、市场运作为主的复合型人才,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所欠缺的,这无疑加大了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

一个完备的、科学的、富于发展眼光的新闻教育体系应当有义务向学生告知有关职业规划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起职业规划的意识,帮助其了解新闻传媒具体需要的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将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关联、相契合的新闻规划教育。

1.高校要提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另外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指导,也就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分阶段进行。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大一新生,要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大学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规范意识;大二学生则要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培养沟通、组织、团队合作等能力;大三学生面临选择,就该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大四学生的焦点是就业,就业政策、法律环境、求职技巧、就业压力疏导等应该成为这个时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

2.合理的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高校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个人学习、个人发展与新闻传媒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新闻职业规划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把学生的志向、兴趣、自我概念与传媒事业发展所提供的机遇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找到新闻传播专业学习与传媒市场发展的契合点。就新闻人才成长而言,职业规划就是通过人才自身的自我变革,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并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达到人才自我实现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双重目标。

第一,教育学生树立全面的职业认识,尤其是树立正确的新闻职业观。新闻工作者是时代风气、时代精神的传递者与塑造者,同时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守望者与监督者,还是社会生活和大众的沟通者与服务者。新闻职业规划教育,要分析与摒弃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编辑、主持人等职业的错误性认识,避免对新闻职业进行所谓“无冕之王”的夸大其词的宣传,通过学习我国新闻史上如王远生、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老一代著名新闻人的事例,使学生树立新闻职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理想。通过新闻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职业背后所肩负的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所必需的付出、风险甚至牺牲。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准确判断新闻职业,抱定正确远大的职业理想、职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