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类生态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元16世纪以前,已有关于生态学知识的记载,但没有形成系统、成文的科学。生物一出现就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注意到了这种关系,积累了有关生物习性和生态特征的生态学知识。
公元前1200年,我国《尔雅》一书中有草、木两章,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公元前200年的《管子・地员》中叙述了植物分布的生态现象: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性质有关,不同质地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各不相同;植物的分布与地势的高低有关。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粗略描述动物的不同类型的栖居地,还按动物活动的环境类型将其分为陆栖和水栖两类,按其食性分为肉食、草食、杂食和特殊食性4类。之后出现了介绍农牧渔猎知识的专著,如古罗马公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6世纪中国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均记述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公元18世纪初到19世纪末,生态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虽然在学科理论、方法和结构上并不成熟。
曾被推举为第一个现代化学家的波义耳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魏德诺在《草学基础》一书中,详细讨论了气候、水分与高山深谷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这本已表现出近代植物地理学的雏形,说明了近代植物地理学的种属植物地理学、生态植物地理学和历史植物地理学三个部分(李继侗,1958)。1807年德国植物学家洪堡在《植物地理学知识》一书中,提出植物群落、群落外貌等概念,并结合气候和地理因子描述了物种的分布规律。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促进了达尔文“生存斗争”及“物种形成”理论的形成,并促进了“人口统计学”及“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使不少生物学家开展了环境诱导生态变异的实验生态学工作。1866年,海克尔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定义了生态学。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明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作者本人改写,改名为《植物生态学》),和1898年德国施姆普的《植物地理学》两部划时代著作,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生态学已作为一门生物科学的独立分支而诞生。
三、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大量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20世纪50?60年代,传统生态学开始向现代生态学过渡。
动物生态学方面,主要是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群落学和种群研究,尤其是种群调节和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1937年,我国费鸿年的《动物生态学纲要》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动物生态学著作;1949年,阿里等合著的《动物生态学原理》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成熟期。植物生态学方面,主要研究生理生态与群落生态。
这一时期,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生态学由植物群落研究向生态系统研究方向迈进。1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生态学发展史上一次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有了最基本的发展,如埃尔顿的能量金字塔和林德曼的生物营养及十分之一定律。基本的生物生态学学科体系已建立,欧德姆在《生态学基础》中明确提出了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四、现代生态学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生态学蓬勃发展。生态学的定义也由“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发展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视点,研究生物多样性各种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已经从单纯的生物生态学发展到关心人类未来的科W;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的渗透,使生态学从定性走向定量,从部门走向综合与交叉;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高精度的分析测定技术、高分辨率的遥感仪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生态学获得了新的研究条件。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如下:
(1)生态系统生态学
国际生物学计划(IBP,1964-1974)是有97个国家参加,包括陆地生产力、淡水生产力、海洋生产力、资源利用和管理等7个领域的生物科学中空前浩大的计划,其中心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学的研究热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其研究重在认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演变、调控的机制及其空间格局、尺度特征、评估方法。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尺度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等。
(2)系统生态学
系统生态学的发展是系统分析和生态学的结合,它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欧德姆甚至称其为生态学发展中的革命。Patten等(1971)的《生态学中的系统分析和模拟》、Smith(1975)的《生态学模型》,Jorgenson(1983,1988)的《生态模型法原理》和H. Odum(1983)的《系统生态学引论》等为这方面的主要专著。
(3)群落生态学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群落生态学有明显发展,由描述群落结构、发展到数量生态学,包括群落的排序和数量分类,并进而探讨群落结构形成的机理。如 Strong等(1984)的《生态群落》、Gee等(1987)的《群落的组织》和Hastings(1988)的《群落生态学》文集。Tilman(1982,1988)则从植物资源竞争模型研究开始探讨群落结构理论,如《资源竞争与植物群落》和《植物对策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Cohen的《食物网和生态位空间》(1978)、《群落食物网:资料和理论》(1990)和Pimm的《食物网》(1982)等著作,使食物网理论有明显发展,特别是提出一些统计规律和预测模型(如级联模型cascade model)。Schoener(1986)则明确提出《群落生态学的机理性研究:一种新还原论?》。
(4)应用生态学
上世o70年代以来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涉及多个领域,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结合。生态学与环境问题研究相结合,是70年代后期应用生态学最重要的领域。主要著作如:Anderson(1981)的《环境科学用的生态学》,Park(1980)的《生态学与环境管理》、Polunin(1986)的《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应用》、IUCN(1980)的《世界保护对策:生物资源保护与持续发展》等。
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生态学。虽然这是还未成熟的学科,但国内外都给以相当重视。它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的过程与经济过程相互作用方式、调节机制及其经济价值的体现。
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我国在农业生态工程应用上广为群众按受,创造了许多不同形式,已引起国际上重视,虽然其理论发展还落后于实践。Mitsch(1989)等的《生态工程》是世界上第一本生态工程专著。
人类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虽然70年代已有人类生态学专著出现,如 Sargent(1974)、Ehrlich(1973)和 Smith(1976),以后有Clapham(1981)的《人类生态系统》,但尚未见公认而比较系统的专著。马世骏(1983)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人类生态系统很接近,而前苏联的《社会生态学》(马尔科夫,1989)大致与人类生态学相一致。人类生态学近年主要研究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不同类型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物质能量代谢过程的健康、区域自然和人文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从涉及人类和动物公共卫生实践到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城乡发展统筹规划等各个接点,应用生态系统原则应对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此外,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放射生态学等都是生态学应用的重要领域。
(5)恢复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与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与机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的科学。近年在森林、草地、土壤、湿地、矿区、农业、城市等退化生态系统及极端退化生境恢复与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保护生物学主要研究如何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研究领域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起源/维持/丧失、编目与分类、监测/保护/恢复/持续利用,目前进展较快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多样性现状评估和保护生物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宏生态学、谱系生物地理学、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NA条形码技术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编目/监测等。
(6)产业生态学
[关键词]生态理念 生态图书馆 生态环境 生态模式
[分类号]G250
1 生态图书馆研究的现状
纵观生态图书馆的研究发现,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它毕竟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表现为:对生态图书馆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很薄弱,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案例研究、评价定量研究、科学实证研究也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对生态图书馆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感性层面上,研究思路不够开阔,研究的范围不够广,缺乏对图书馆人的生态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能够获得多数认可的生态图书馆内涵,大量文章集中在讨论生态图书馆的产生、概念的界定、特点、原则、意义等方面,观点雷同,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并没有将这些问题推向深入。
2 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2.1 生态理念的内涵
作为一种生态价值观的生态理念,其内涵即有机性、内在联系性、整体性、和谐性与互动性。生态理念强调的是生命的、有机性的、内在联系的观点,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省,而且更深刻的是对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和对人文精神的觉悟。可见,生态理念体现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一种生态价值观。
2.2 生态图书馆的内涵
生态图书馆学是一门崭新的介于生态学与图书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图书馆生态现象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强调如何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现有图书馆学理论进行改造而建立生态图书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图书馆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下的图书馆观,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实质是把图书馆发展看作是系统、协调、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它视图书馆与周围环境为生态系统,研究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探讨和揭示该系统的基本规律,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研究图书馆与内外部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反映系统内外部的相互关系;②以馆员和读者为发展主线,研究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③将生态服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将生态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中心环节,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对外部环境做出平衡性的适应,对内部资源进行统一的协调和重组,使系统的结构、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3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理论根据
3.1 人类生态学理论
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群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研究人与社会机构的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人类种群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在图书馆中同样可以进行这方面研究,比如图书馆院落环境、图书馆与城市环境,图书馆地理分布的形成过程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馆员和读者群体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各种社会和非社会原因等。
3.2 济学理论
生态的含义为“自然的、经济的、环保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稿)》认为高校图书馆任务之一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资源优化配置正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可见,研究图书馆经济学是生态学的必然要求。现有的图书馆经济学、文献经济学等理论的发展为生态图书馆提供了经济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3.3 持续发展理论
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图书馆是个正在发展的有机体”,而生态学正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图书馆是图书馆学发展必然的选择,也是生态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其学科性质也在不断变化,未来可能是综合科学。任何一种事物,只要它还在发展,就必须研究与其环境的关系,而研究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正是生态学所擅长的领域。生态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因此,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生态图书馆的发展问题,有助于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
3.4 生态危机理论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图书馆是一个生态系统,由图书馆系统与其生存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它除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功能性、相对稳定性等共性外,还具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特点。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系统与其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的交换,达到生态平衡。然而,现实的图书馆却存在着忽视生态的倾向,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从生态结构上看,图书馆的层次结构、服务结构、类型结构、馆员结构等方面存在种种矛盾;从内部看,过度服务、片面教育等失误,使图书馆生态环境恶化,它正和自然环境的生态危机一起,将图书馆置于危险的境地,使图书馆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可见,图书馆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有着相似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理论能为研究图书馆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4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原则
4.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纵观图书馆发展历程可知,造成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发挥不佳的原因既有整体因素又有局部因素,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正是生态理念的要求,它在强调整体对局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看到整体受局部的影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局部对整体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图书馆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既要考虑整体,把组成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个体看成是系统上的一个结点,它们占据一定的生态位,图书馆依赖于其存在而存在,进而形成一定的相关性和动态效应,保持图书馆各部门的整体平衡,又要通过制定制度、采取措施等手段,协调内部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保证生态图书馆的顺利发展。
4.2 相同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中,相同与个体差异明显,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样,组成图书馆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既有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要协调好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在尊重相同的前提下,合理区分各项工作的性质和要求。管理者要在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尊重每一位馆员的个性差异,使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馆员要在对多数读者提供相同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每个读者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相同与差异的结合,必将成为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4.3 发展与控制相结合原则
自然生态系统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当系统超过承载力限度时,将从一种稳定状态走向另一种稳定状态。图书馆生态系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既要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遵循图书馆发展规律,不搞图书馆“”,又要通过机制调节来提高系统的承载
力,使系统运行良好并发展到更高一级的状态。对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控制,要依据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需求和图书馆的自身发展,有控制地打破现有的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
5 生态图书馆的发展战略
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就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通过特定技术对图书馆进行延展、移植、重塑,形成以服务发展为动力的图书馆。目前图书馆面临的状况复杂,加上不规范的盲目发展,使生态图书馆的平衡难以维系。因此,良好的发展战略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保证。
5.1 生态优先――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口号
图书馆的走向需要重新审视生态优先的问题。近年来,图书馆在追求服务效益的同时也在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图书馆的服务价值观发生迷乱,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经济方向迈进,致使图书馆服务变成服务加经济的简单混合,提倡图书馆促经济,而忽视经济带动图书馆,最终造成图书馆与经济的实质脱节,图书馆趋向异化。所以,发展生态图书馆是生态优先的根本要义。
5.2 生态平衡――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
生态理念下的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生态图书馆类似于自然生态,但它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而呈现出比自然生态更复杂的形态。自然生态失衡之后,呈现出结构性破坏、整体性衰败、共生关系解体的发展态势。而生态图书馆系统是由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复杂三角形交流关系,一旦失衡,就会造成人与图书馆关系的高度紧张,进而形成脱胎换骨式的质变――图书馆危机,这种危机不是泛义上的变化,而是图书馆模式的失范。这种失范意味着图书馆精神体系的崩溃。生态学发展的策略之一是以动态平衡取代静态平衡。生态图书馆系统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系统,只有通过“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才能推进系统的整体优化。因此,依照生态学发展观点,生态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系统的结构平衡和过程变化,刺激产生新的图书馆基因,建构生态图书馆一体化的动态平衡。
5.3 生态富民――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按照生态学理念,生态图书馆的发展要以知识增长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最多的信息为目标,以高端的信息技术运用为手段,以多种信息产品为服务方式,来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其实质就是解决读者的民生问题。所以,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只有立足特色,开发生态服务模式,才能从整体上解决读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提高的问题,体现生态富民的思想。
5.4 生态点渗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过程
生态点是指图书馆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畅通的信息渠道、较高的信息产品价值等。图书馆以这些生态点为基础,实施发展计划,取得成功经验后,再进一步渗透范围,在周边地区形成图书馆集群,建立生态发展系统。这就是生态点渗透思想,也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的内涵之一是以点带面,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特色资源、生态环境、馆藏丰富、读者参与、服务特色、技术手段等。只要按照生态图书馆规律统筹谋划,做好试验,以点带面,最后必能实现图书馆发展的飞跃。它的内涵之二是点面结合,以图书馆的生态点为点,以周边相关图书馆为面,结成合作发展机制,共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5.5 生态模式――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形态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图书馆与环境之间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如下几种生态模式:
5.5.1 生态建筑 这是以物质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建筑能满足读者回归大自然的需求,起到抚慰人心、陶冶情趣、使读者从生理和精神上得到享受的作用。其特征是:①精心营造内外绿色环境。通过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一体化,把建筑视为一种抽象的自然,唤起人与自然的共存渴望,使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具有大自然韵味的乐趣;②关注自然采光与遮阳。自然光线昼夜复始循环控制、影响着人体生物钟,使人类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日光制造维生素和众多至今未知的营养物质,使读者精力充沛。所以,图书馆建筑要重视利用自然光;③综合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生态图书馆要重视生态对建筑的影响,尽可能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5.5.2 生态馆藏 这是以实体和虚体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建设生态信息资源,就是要针对馆藏结构层次不合理的状况,加强馆藏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在购进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对自有资源的开发,使其专业化、特色化。还应树立跨地区、跨系统、跨国别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理念,拓宽文献资源交流与传播渠道。考虑如何形成针对每一个读者的专门化、个性化的生态知识体系,这种生态体系既不会使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遗漏信息,形成信息不足,也不会给不需要某一种信息的读者提供过多信息,造成信息污染。这就是图书馆生态馆藏的核心所在。
5.5.3 生态文化 这是以动态的方式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由图书馆的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组成。物质层次主要是通过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是图书馆文化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精神层次是意识形态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反映,是图书馆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是生态图书馆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化之魂。制度层次影响着精神层次和物质层次的实现,不同的制度层次总是在不断互动,这正是生态图书馆文化形态具有复杂意蕴的原因所在。
5.5.4 生态人才培养目标 这是以“生态人”的形态展示生态图书馆的形式。生态图书馆的主体是人,只有主体的生态和谐,才有生态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本身的特征决定它是培养生态人才的主导基地,因此,生态图书馆发展需要致力于人的生态性发展,促进人的生态和谐,尽可能多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生态人”有如下特征:①敬畏生命的思想信念,追求生态的整体利益。“生态人”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象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那样,不仅追求社会整体利益,还追求生态整体利益;②追求物质获得与精神享受的统一。“生态人”不仅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以维持生命的基本状态,而且能追求道德生命的终极价值;③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行为理念。这种人才的核心体现着身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征。
5.5.5 生态图书馆中心区 这是集定区域的图书馆建成的以保护馆藏为基础、以服务为目的的一种综合图书馆区域。这里既有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科研图书馆等主题性图书馆,也有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街道图书馆等综合性图书馆,还有图书馆“试验区”之类的读者咨询、读者教育、读者参与等科教性的服务区。中心区在结构上包括图书馆的服务、技术、咨询、文化、读者参入、读者休闲场景等部分。在
服务的方式上采取集体服务和个别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读者。因此,生态图书馆的中心区是集图书馆建筑、信息服务、信息聚集、读者查询、文化展示、读者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图书馆区域。
另外,生态模式还有以下几种:以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调研等要素构成的信息服务模式;以科研人员和读者的科研成果展览等要素构成的科技博览模式;以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馆员与读者沟通、馆员与读者互动、馆员与读者狂欢等要素构成的体验模式;以自然环境与图书馆环境养护、图书馆风景长廊、名人字画的显现等要素构成的旅游模式等。所有这些模式,虽然分别是以服务、观赏、参与和游乐为主题,但它们基于生态理念共同组成了生态图书馆的生态模式。
6 生态图书馆发展的系统构想
为构建生态图书馆持续有效发展的新格局,就要在图书馆生态点上,多角度、立体式地创建“发展与馆藏并举、自然资源与信息资源并存、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相容、现代信息与传统结合、服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生态图书馆发展系统。以该系统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带动其它地区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建立。在系统之上,形成图书馆管理、领导平台、读者服务和读者参与的立体格局。这一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系统结构图中,处于中心点的生态图书馆中心区是图书馆系统的中枢和支柱所在,囊括图书馆的生态服务、生态信息、生态展示、生态体验、生态旅游、生态建筑等多种服务单元。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一中心”。纵向中轴上的生态理念馆员和生态理念读者,是生态图书馆组成的最基本要素,是围绕发展生态图书馆的基本目标设定的,两者与生态图书馆在表面上各有归宿,实质上服务的理念、目标、意义完全一致。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纵向二项目。处于横向中轴上的图书馆生态建筑、生态馆藏资源和生态文化,分别是生态图书馆发展的三种模式,缺一不可,否则容易造成馆藏与发展之间的断裂,失去图书馆发展的固有意义。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横向三模式。在对角线顶点上,领导参与支持平台、图书馆内外生态环境、服务效益、社会效益分别承担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平台服务、引导服务和参与支持等各层次工作责任,其目标指向生态图书馆,但又与其它配套子系统密切关联,彼此之间只有良好地协调配合,围绕中心结为一体,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图书馆发展的大计。其中,将统筹管理权归属图书馆,而将领导机制转化为平台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大势所趋,以生态引导服务,增强生态图书馆活力,更是生态图书馆实现“品牌服务效应”的必需选择。这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四组合。系统结构的,是由自然生态、读者生活、市场机制、社会环境、保护研究五要素构成的图书馆环境。这五要素在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中缺一不可。生态图书馆系统与外在环境融合,组成完整的生态图书馆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能把图书馆真正推上生态化、系统化、协调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生态理念下的生态图书馆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图书馆生态学研究现状分析.太原科技,2008(9):15-16
[2]徐洪升.近年来我国生态图书馆研究综述.图书馆工作,2008(1):15―18.
[3]郭雷.论高校如何创建生态图书馆.农业网络信息,2008(12):66―67.
[4]黄建年.图书馆生态学初探.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1):22―24.
[5]王素玲,苏世宽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教育生态学审视.高等农业教育,2008(9):20―23.
[6]夏有根,黄晓英,陈.生态化:21世纪图书馆发展的基本路向.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85―88.
[7]王贵生.甘肃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生态化战略甘肃社会科学,2009(1):238―242.
[8]朱永海.从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学术论坛.2009(2):16―21.
景观(Landscape)概念及其景观研究的进展,反映了人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加深.本文试图从纵向探讨景观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从横向探讨景观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其内涵的变化;以及作为园林风景学科的主要对象,景观研究的一些现状.
一 景观的原意--"风景"及其研究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1].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色"相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从东晋开始,山水画(风景画)就已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胎而出,独立成门,风景(山水)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山水美学理论堪称举世无伦,因此也才有中国山水园林的臻美.景观的这种含义(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延用至今.
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也即风景.从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展的"景观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landscape evaluation")研究,也是主要就景观的视学美学意义而言的.从客观的意义上讲,景观评价(风景评价)是指对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的评价.而景观的"视觉质量"则被认为是景观"美"("beauty")的同意词,Daniel等人将其称为"风景美" "scenic beauty "[2];美国土地管理局则将其等同于"风景质量"("scenic quality"),并定义为:"基于视知觉的景观的相对价值"[3].从主观上讲,景观评价则表现为人们对"景观价值"("landscape value")的认识,Jacques[4]认为景观的价值表现在"景观所给于个人的美学意义上的主观满足".风景评价(景观评价),实际上是风景美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指导风景资源管理、合理地进行风景区规划的基本依据.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风景评价的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派,它们在理论和方法上各具特色.
目前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5-7]: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或称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 paradigm),和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或称现象学派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专家学派强调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4个基本元素在决定风景质量时的重要性,以"丰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指标,也有的以生态学原则为评价依据.参与风景评价的是少数专家,他们在艺术、生态学及资源科学方面都有很高的素养.目前美国及加拿大等国的土地管理部门、林务部门及交通部门多采用专家评价方法进行风景评价[8-12].
心理物理学派则把"风景-审美"的关系看作是"刺激-反应"的关系,主张以群体的普遍审美趣味作为衡量风景质量的标准,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制定一个反应"风景-美景度"关系的量表,然后将这一量表同风景要素之间建立定量化的关系模型--风景质量估测模型.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小范围森林风景(如一个林分)的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广[13-16].
认知学派把风景作为人的认识空间和生活空间来理解,主张以进化论的思想为依据,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来评价风景(景观/生活环境).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地理学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了望-庇护"(Prospect-refuge)[17]理论,美国环境心理学者Kaplan夫妇提出"风景审美模型"("landscape reference model")[18,19]和美国地理学者Ulrich 的"情感/唤起"("affective/arousal")反应理论[20,21]。Appleton理论强调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人在自然环境中是以"猎人""猎物"双重身份出现的。作为"猎人"他需要寻找他的"猎物",所以他需要景观能给他提供"庇护"的场所。在Kaplan的模型中,不但反映了人的自我保护本能在其风景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反映了人是作为一种高智能的动物出现于自然环境中的。他不会只满足于眼前的生活空间(景观)的安全和舒适,他还要利用种种景观信息去预测、探索未来的生活空间。所以Kaplan认为,风景的质量决定于风景的两个特性:"可解性" ("making sense")和"可索性" ("involvement"),前者反映了人对于景观的安全的需求,后者反映了人对于未来的求知欲。 Ulrich 的理论则融进化论美学思想和情感学说于一体,试图通过生理测试技术(如脑电图、心电图)来测定人对于特定风景区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克服了语言表达对风景评价结果可能带来的误差。
经验学派把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历史的观点,以人及其活动为主体来分析景观的价值及其产生的背景,而对客观景观本身并不注重,如美国地理学者Lowental的一些研究〔22,23〕。
作为总结,我们不妨用系统的观点,对上述风景评价研究的各个学派作一比较和分析(表1)。通过分析认为,风景评价各学派在思想、方法诸方面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各学派比较点 专家学派 心理物理学派 认知学派 经验学派 对风景价值的认识 〔客观)风景价值在于其形式美或态学意义 风景价值是主 客观双方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 风景价值在于其对人的生存、进化的意义 〔主观)风景价值在于它对人(个体,群体)的历史、背景的反映 对风景价值的认识 客观)风景价值在于其形式美或态学意义 把人的普遍审美观作为风景价值衡量标准 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解释风景 主动强调人(个体或群体)对风景 的作用 对客观风景的把握 分解从"基本元素"(线、形、色、质)分析风景 从"风景成份"(植被、山体等)分析风景 用"维量"(复杂性、神秘性等)把握风景 (整体〕把风景作为人或团体的一部分,整体把握
二、景观作为一个地学概念
无论在中国或是在欧洲,最初的大规模旅行和探险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加深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当然,景观一词在汉语中直到近代才出现,山水、风景一直被沿用)。人们已不满足于对自然地形、地物的观赏和对其美的再现(文学、艺术活动),开始更多地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演化。特别是14-16世纪大规模的全球性旅行和探险(包括1492年美洲的发现和1498年去东印度航线的发现),使欧洲人对"景观"这一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时德语的"景观"(landschaft)已用来描述环境中视觉空间的所有实体,而且不局限于美学意义。19世纪中叶,伟大的动植物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洪堡得(Humboldt),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的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来,并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1〕。随着西文经典地理学、地质学及其它地球科学的产生,"景观"一度被看作是地形(landform)的同意语,主要用来描述地壳的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以后,俄国地理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赋之以更为广泛的内容,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现象都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并把研究生物和非生物这一景观整体的科学称为"景观地理学"("landscape geography" )。这种整体景观思想为以后系统景观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
景观生态思想的产生使景观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早在1939年,德国著名生物地理学家Troll就提出了"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的概念。当然,关于景观生态学的思想产生得更早些。Troll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一切整体",把陆圈(ge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和理性圈(noosphere)都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景观生态学就是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时的"横向"方法,同生态学家研究生态区域内功能关系时?quot;纵向"方法相结合,研究景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1〕。另一名德国著名学者Buchwald(2〕进一步发展了系统景观思想,他认为:所谓景观可以理解为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包括景观的结构特征和表现为景观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的景观收支,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他认为,景观是一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他指出,景观生态的任务就是为了协调大工业社会的需求与自然所具有的潜在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1〕。
至于景观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Zonneveld作了深入的分析(图1中只列出了Zonneveld关于景观组成及关系的主要部分)。另外,Zonneveld还就景观系统的层次结构作如下划分:
1、生态区(ecotope或site):是最低一级的景观单位,每个生态区内至少有一种地理成份(如植被、土壤、水)在空间上的分布是较为均一的,其它成份也不会有很大的分异。
2、地相(land facet或microchore):由多个生态区所组成,每一地相内的各个生态区至少在某一乩硪蛩兀ㄖ饕堑匦危┑挠跋煜拢诳占渖铣鱿忠欢ǖ墓叵岛头植几窬帧?br>
3、地系(land system 或mesochore):由一系列地相所组成,本单位最适用于绘制景观调查图。
4、总体景观(main landscape或 macrochore ):是指某一地理区域内所有地系的总和。
图1 Zonneveld关于景观组成及其关系的分析(有删减详见Naveh and Lieberman, 1984)
在北美,长期以来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系统景观的思想和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却很早就有所发展。早在本世纪40年代,北美最早的植物生态学家之一Egler〔25〕就认为,植物与人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某一更高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作用于景观。以后,他又提出了"整体人类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的概念。同时代另一位北美生态学家Dansereau〔26〕也曾提出,在环境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高级、整体和动态水平上进行景观的研究,并主张用"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来研究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他把人对景观的认识和冲击理解为一种循环的和控制的过程,并用"意识景观/景观"(" inscape/landscape")的概念来论述从自然到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和从景观知觉到景观设计的过程。这是农学家、林学家、城市规划人员、景观生态学家及工程人员都要经历的。最终,人的主观意志将成为改造或创造景观的模板。这种人类意识作用下的景观,Venadsky曾用"理性圈"("Noosphere")的概念来描述,并推测,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圈将取代自然发生的生物圈,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完全人工的世界里。该理论曾被Odumn〔27〕认为是"危险的哲学"。
Dansereau的硇匀Φ睦砺酆罄从值玫搅巳死嘌Ъ液妥匀徽苎Ъ襎eilherd de Chardin的进一步发展.转贴于 〔1〕,他认为,凭着人类的主观能动,通过不断地自我反馈和调节,人对景观的设计和改造是值得信赖的。他把这种在人类主观能动作用下的景观设计和改造过程称为"理性起源"("noogenesis")。 Naveh和Lieberman 〔1〕则把景观生态学作为实现这种"理性起源"的重要工具,指出:人既是生物圈的组成成分,同时又是它的改造者和监护者。 Vink〔28〕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用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观点,明确地指出: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些控制系统,通过土地利用及管理活动,这些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成分将完全或部分地受到人类智力的控制;景观生态学是"把大地的属性作为目标和变量进行研究的科学,其中包括通过对主要变量的研究以实现人类对它的控制"。通过以景观生态学为桥梁,把关于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各门具体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景观利用的最优化 。
现将景观概念的发展及有关研究学科列一简表(表2),作为总结。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园林风景学科领域内关于景观(风景)的理解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生态学思想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关于这一点Zube(1986)〔29〕曾有非常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生态批评 环境批评 环境无意识 地缘感
20世纪90年代初,生态批评成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这之后它显示了持久的生命力,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非常有影响力的生态批评家和生态批评专著。考察生态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生态批评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如首先探索“生态诗学”的约瑟夫・密克,第一个提出“生态批评”概念的威廉・鲁克特,以及格伦・沃夫、安古斯・弗莱彻等。这其中美国著名生态批评学者劳伦斯・布依尔(Lawrence Buell)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连续出版了一系列生态批评专著,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逐渐成为了一位在西方生态批评领域中颇有影响的学者。他于2005年推出了其重要学术著作《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以别具一格的视角挑战了传统的生态批评概念。在此书中,布依尔首次将生态批评分为第一波浪潮和第二波浪潮,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波生态批评浪潮着重研究自然写作,关注非人类生命,亲近自然科学,疏远人文科学;第二波生态批评浪潮则着重自然与城市的对话,关注濒危人群与物种,批判工具理性主义,积极吸收人文科学的思想。”布依尔在此基础上给了第二波生态批评一个新的名称――“环境批评”(environmental criticism),这对生态批评是一个重大和必要的进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从生态批评到环境批评,术语的变更和转变其不可逆的趋势和原因。
一、文学的环境化转向――环境无意识
1972年,约瑟夫・密克在其专著《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第一次提出了“文学生态学”,他这样解释道,“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生物主题和关系研究。他同时是挖掘文学在人类生态学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的一种尝试”。而生态批评这一术语是1978年由威廉・鲁克特在他的论文《文学和生态学:生态批评实验》中创造的。鲁克特认为,生态批评指的是“把生态学和生态概念应用于文学研究”。此后谢里尔・格洛特菲尔蒂又提出一种更为成熟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大相互关系之间的学问”。正如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意识的视角审视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掠夺,批评从生产方式和阶级意识的角度抵制人的异化一样,生态批评研究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其围绕的核心是一种对人对环境的责任感。
一般来说,文学理论都会考察作家、、读者、文本和世界的关系。传统的文学理论中“世界”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态批评则把世界的概念扩展到了整个生态圈,把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但是,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都有意识无意识的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文学研究和创作都开始向环境转向。
早期的生态文学作家从事的是一种自然写作,其写作成果被称为自然文学。自然写作的历史可以概括成这样一个故事:它企图通过巩固自然客体,来抢救和稳定在现代化面前硕果仅存的野生自然部分。他们封闭在自然的圈子内与世隔绝,大多对真实自然世界进行了密集而精确的再现,偶尔会加入部分虚拟的描写。他们主要的描写对象是自然环境,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梭罗的《瓦尔登湖》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态――大自然,更开始关注城市环境,远郊环境等。生态危机问题不再只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瑞秋・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种用忧伤而抒情的笔调描述了一个的故事,美国中部曾经一个美丽热闹的小镇,但是现在草木枯萎,小鸟鱼虫不见踪影, 居民纷纷离奇死去, 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种被称作DDT的农药。所以生态问题已经不止存在于自然中,城镇中也会面临。近来的北方城市严重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关于“环境危机”的讨论也可以同样说明这个问题。
布伊尔因此提出了一个概念,环境无意识(environmental unconscious)。环境无意识饱含了一个悖论:一个文本个体,从生成到接受的任何阶段,都必须被看做包含着环境的内容,其每个阶段对环境性的编码和表达方式,与我们第一眼所能发现的相比总是更加广阔。这个悖论也是环境无意识的一个核心。
简而言之:“环境性”在无所不在,所有文学都可以归结为环境文学。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欲望的攀升,生态批评学者所谓的纯粹的自然已经越来越少,遍布地球的是经过人类改造和建构的“环境”。
布伊尔将环境分为了“非建构环境”和“建构环境”。非建构环境包括:动物 植物、阳光、水、空气。建构环境包括:城市景观、工业景观、远郊景观等。其实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一些传统上的非建构环境也逐渐变为建构环境。比如自然景点中充满了人工的栈道、石阶、凉亭,人工湖,栽植的荷花,已然从“自然”变成了“环境”。这个地球上还有哪个地方是被人类改造过呢?
二、从词源学看,environmental criticism比eco-criticism更适合
生态批评的对应英文词汇ecocriticism。eco这个前缀其中暗含这相当大的局限性,他的全称是ecology,其涵义还保留在自然而非“人为”环境的层面上,甚至特指生态学领域。生态批评这个名称意味着更多生态学层面的认知能力,比如生物学、动物学、气象学,但事实上是很多生态批评家并没有做到。以至于,生态批评在崭露头角时被怀疑论者污蔑为业余批评活动。美国生态批评家威廉・霍华斯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事实上,生态批评家们的“生态”更倾向于美学、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而不是科学,这种倾向其实从一开始就存在,而且有不断的发展的趋向。而环境批评中的环境一词,其动词形式environ出自中世纪,《牛津英语词典》认为是指对人的环绕。名词environment的使用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环境”即围绕在人周围的各种事物,它成了更加物化和疏离的环绕物。这就极大的拓展了范围,它包括了动物 、植物、阳光、水、空气、土地、沙漠、海洋、人、城市雕塑、厂房、远郊景观等等。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来看,目前生态批评的研究范畴来看,显然“环境”比“生态”一词更加适合,布依尔在这方面显然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环境批评这一提法已经开始越来越多人关注,如生态批评的重要阵地――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已由美国北方一个区域的骚动发展成拥有上千名成员的组织,而其旗舰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宽泛的刊名就是很适应这种实际上更融合的概念,当前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生态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范围开始不断拓展,超越了生态一词,更倾向于环境。所以环境批评这一称呼适时而出,这更能准确的概括当今生态批评的特点和内容。虽然布依尔本人曾无不失落的说过,“生态批评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新颖术语,学术界对它跟更熟悉。因此在两个术语的争执中我注定要失败。实际上,我经常自称生态批评家,目的很简单,就是避免陷入交流困境。”但是我认为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环境批评”比“生态批评”更加适合目前的学术状况,当然这一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劳伦斯・布依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
[2]王立、沈传河、岳庆云著,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9)
[3]张秀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新思路――评《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J].学术前沿,2008(10)
[4]方红,论劳伦斯・布依尔的环境文学批评理论[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
[5]李晓明,文学研究视野中环境的重新常宁市――评析劳伦斯・布依尔的生态批评话语[J] 学术论坛,2008(5)
[6]程相占、劳伦斯・布依尔 生态批评、城市环境、环境批评[J] 江苏大学学报,2010(9)
关键词:环境设计;生态空间;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所谓环境(environment),顾名思义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是作为某一主体的对立面和依存面而存在的,因此环境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与某一特定主体有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在生物科学中,以生物为主体,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以外的一切因素的综合。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environmental factor),包括需要的、不需要的或者是有害的因子。在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如温度、水、二氧化碳、氧气等直接起作用的因子以及地形起伏、坡向、海波高度等间接起作用的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也称为生存条件。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在环境科学中,环境一般以人类为主体,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各种外部条件或因素。现代园林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一)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是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主要包括空气、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人工环境(artificial environment)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广义上如人工经营的农场、水库、林场、园林等均属于人工环境,狭义如温室、建筑空间等。
(二)环境设计自然化
休闲生活可以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的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期好,能提供更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三)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及人居环境的相关原则
(一)生态系统(ecosystem)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可长远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依存,并形成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人居生态环境,当然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休闲住区尤其如此。人们应主动借助植物以及其它一些生物物种的作用,把生态因子向着使人感觉更舒适的方向调整。为此,应考虑更多的生物措施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如人行道树木的选择既考虑造就人行道的林荫效果,又考虑快车道适当留出上空以便受污染的空气上升扩散;在华南,建筑物北侧的树木选择高大浓荫的常绿树,以阻挡冬季北风和拦阻夏日北晒,南侧主要选用冠形耸立的针叶树种或枝叶较稀、冬季落叶的阔叶树种,使房间内冬季阳光充足,造成干燥暖和的效果。再如恰当的墙面和屋顶绿化,起到室内降温的作用;穿插能释放较多负氧离子的针叶树种或既杀菌又有清香气味的桉树类树种,从而使空气清新等等。
生态功能休闲住区是现代城市住区的一种形式,具有郊区和生态两层概念,在大景观的营造上与都市景观的最大差异,在于后者是以建筑物为景观的第一要素或表现者,而休闲住区应坚决贯彻以植物及自然地貌为第一要素或表现者的原则。这不仅是在美学手法和美学效果上显示与城市的不同,体现出更高层次上的自然美,更重要的还在于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区内的环境变得更好,更有益于人的健康。
(二)人居环境的相关原则
1.污染防治的原则
一方面是细致而周到地考虑植物可能的环保作用,一方面使这种作用尽可能发挥到极至。如利用高大乔木叶量大、初级生产力高的特点,能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的释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面对交通干线的地方设立浓密的起隔音降尘作用的高绿篱;利用针叶树和桉类树种分泌的抗生性物质杀菌净化空气;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中水和地下水,再选用生长快的沼(水)生植物吸收和过滤经氧化发酵处理过的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能导致富营养化污染的营养离子;在水体中放养食孑孓鱼类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等等。
2.系统稳定的原则
休闲住区往往建在山体、水畔、海边等地方,这些地方地处生态学上的边缘汇带,天然景观虽好,但地质、水文、气象、生物诸因子间的平衡比较脆弱,更易发生自然力导致的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崩塌、沉陷、洪水、台风等。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最初规划的时候就着手考虑环境稳定性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提高环境稳定性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在规划中尽量尊重当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现状,因为这是千万年来各种自然力作用取得均衡的结果,如果你强行把它破坏了,就可能引起生态系统连锁性的退行性变化,或它又向原来的状态恢复,把你花了投资构筑的东西和安排的景观部分或全部地毁坏掉。其二,在维护和加强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中,生物措施应是首选的,因为这些活的东西可以通过适应和调节而和其它生态因子达成平衡,虽然从短期看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从长期看却是最稳定的。这方面的措施,比如生物护坡、生物固堤等。
3.适生树种及合理的群落布局的原则
生态学之要旨,生物和环境的统一。许多植物虽漂亮,不适应开发地的环境也不能用。而植物和动物能否生长良好从而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及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除了和大环境有关外,还涉及到各种群体相互作用而造就的群落小环境。所以,符合生物天性的群落组配,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比如,开放式草坪和疏林草地选用的草种不同,透光乔木下和浓荫乔木下选用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不同;根能产生相性物质的树林下不要安排重要灌木成景而是安排下层开敞的野生营地;池塘中大鱼要植食性等,都反映了这方面的考虑。
4.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生态学界以及广大公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休闲住区规划中对此的考虑形成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园林的突出重点。除了植物的使用必须多样化以外,为了达到景观园林层次的提升,应力争多安排动物措施,如鸟类招引、小兽放养、家鱼野化、昆虫饲养、野生动物保育等。当然,这不要被理解为动物越多越好,前提是不能给居民带来烦扰、不便甚至伤害。为此,管理和调节、控制动物种群的密度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5.物质循环的原则
在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设计、调节生态化休闲住区的物质循环使之向最有利于人类利益的方向发展,是生态住区工程的主要内容。具体到住区规划里,一是为了降低物质输入输出水平以降低物业和生活成本进而提高效率(效率优先原则的具体化),又是为了减少住区内外的富营养化污染,还为了减少住区内用于维护栽培植物而使用的化肥量进而减少其方方面面的危害。例如,小工区内屋顶绿化可以使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就是为了把园内的枯枝落叶和污水处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营养离子再一次利用起来。再如使用植物系统处理生活污水,也包含了这方面的考虑。
总之,休闲住区的环境设计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即景观和生态的设计。设计要结合具体环境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生态环境中的水文、动植物等各种要素,以美学、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指导,实现休闲住区景观的美化、生态的优化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三、空间的基本要素及在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一)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空间的创造一直为设计师所关注,有关空间设计的理论也层出不穷。谈到空间,设计师们总喜欢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一段话来说明空间的本质在于其可用性,即空间的功能作用。一片空地,无参照尺度,就不成为空间,但是,一旦添加了空间实体进行围合便形成了空间,容纳是空间的基本属性。
“地”、“顶”、“墙”是构成空间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间的起点,基础;墙因地而立,或划分空间,或围合空间;顶是为了遮挡而设。地与顶是空间的上下水品接口,墙是空间的垂直接口。与建筑室内空间相比,外部空间中顶的作用要小些,墙和地的作用要大些,因为墙是垂直的,并且常常是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空间的存在及特性来自形成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顶与墙的空透程度,存在与否决定了空间的构成,地、顶、墙诸要素各自的线、形、色彩、质感、气味和声响等特征综合地决定了空间的质量。因此,首先要撇开地、顶、墙诸要素的自身特征,只从它们构成空间的方面去考虑,然后再考虑诸要素的特征。并使这些特征能准确地表达所希望形成的空间的特点。例如,空间形体的线型有定的设计涵义,能表达一定的感情,使人产生联想。
(二)空间的形式
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以及两者相合的混合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可见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容纳特性虽然是空间的根本标识,但是,设计空间时不能局限于此,还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例如,草坪中的一片铺装或伸向水中的一块平台,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种空间的空间感不强,只有地面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例如,一块石牌坐落在有几级台阶的台基上,因其庄严矗立而在环境中产生了向心力。由此可见,分离和向心都形成了某种意义和程度上的空间。实体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可以改造,人们亲身经历时产生的感受空间也不难得到。
(三)空间的处理
空间处理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的关系两方面去考虑,单个空间的处理中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和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质感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具有的性格等内容,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参透、序列等关系为主。
空间的大小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常使人肃然起敬,多见于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有时大尺寸的空间也是权力和财富的一种表现和象征,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苑等帝王园林中就不乏据大尺寸度的空间。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怡人,适合于大多数活动的开展,在这种空间中交谈、漫步、休息,常使人舒坦、自在。
为了塑造不同性格的空间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宁静、庄严的空间处理应简洁,流动、活泼的空间处理要丰富。为了获得丰富的园林空间,应注重空间的层次,获得层次的手段有添加景物层次,设置空透的廊、开有门窗的墙和稀疏的种植。在有限的基地中想要扩大空间可采用借景和划分空间的方式。“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借景是将园外的景物有选择地纳入园中视线范围之内,组织到园景构图中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造景手法,不仅扩大了空间,还丰富了空间层次。空间的划分能丰富空间层次、增加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拉长游程,从而使有限的空间有扩大之感,但若处理不当,则会给人带来不适之感。
空间的对比是丰富空间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变化的重要手段,当将两个存在着显著差异的空间布置在一起时,由于大小、明暗、动静、纵深与广阔、简洁与丰富等特征的对比,而使这些特征更加突出。没有对比,就没有参照,空间就会单调,索然无味;大而不见其深,阔而不显其广。例如,当将一系列的空间组织在一起时,应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安排游览路线,将不同的空间连接起来,通过空间的对比、渗透,引导、创造富有性格的空间序列。在组织空间、安排序列时应注意起承转合,使空间的发展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创造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四、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随着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设计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景观生态学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生态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其他应用生态学不能完全解决园林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有关园林景观生态的研究日益增多,相关理论不断丰富。李嘉乐(1997)认为,“景观生态学以人类生态学为基础,融会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在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可能影响的范围内人类生活、资源使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控途径”,他认为景观生态学应属于人类的范畴。景观生态学应属于景观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四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城市生态系统,特别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和机理;三是与城市植被相关的群落生态学问题;四是城市生态规划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显然,景观生态学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城市居民、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城市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为研究目的,利用生态学原理改善城市环境,合理使用资源,调控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获得物质文明的同时,环境质量、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严重,并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结果是城市居民纷纷外移,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郊区甚至远郊区居住,导致城市中心呈现衰败的景象,如纽约市中心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一度衰落。实际上,绿色城市的基本含义是一个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因此,又将其称为生态城市(ecocity)。关于生态城市的理论还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城市的环境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也得到了极大重视和发展。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生态城市的理念开始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人员所接受,在呼唤文明城市的今天,“绿色城市运动”正在带来一场根本性的革命,生态城市正成为现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人对人居环境的普遍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景观学和生态学的发展和融合,景观生态引来了发展历史上的最佳时期。当代景观生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研究;②城市绿地的布局和结构研究;③城市绿地或植物群落的恢复建设;④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与城市的生态管理,特别是城市行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水域、山体的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长久实现。随着景观生态发展和学科间的交融,景观生态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宽,研究深度不断增加,同时研究手段也在不断发展,除田间试验和市内分析方法外,现代的遥感技术、仪器分析技术、生态环境的自动观测技术、数字模型及生态制图技术等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改变,人们的环境审美观念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功能形式等空间美学原则受到空前的挑战,在我国特有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空间审美思想将呈现多元并存的现状,空间审美的思想观念、意识正在发生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由我国特有的发展中国家现状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决定的。就有的景观空间的审美原则正在进行着历史性的融合与置换,这种融合、置换将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文或地理单元之间交叉出现,交叉融合,发展趋势趋于明显,即趋同于以自然生态景观审美为目标的“景观生态审美”模式。
五、结语
随着工业化的生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园林的服务对象从少数贵族扩展到大的城市居民园林范围,也扩大到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同时由于城市问题的出现,城市中大气、土壤和水体被污染,交通拥塞,噪音嘈杂,卫生条件和精神环境日趋恶劣,城市生态平衡再次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如何避免城市环境恶化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我国在80年代提出走生态园林道路,90年代提出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是对园林景观的重新认识,强调园林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存与居住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问题也随之越来越突出。为适应这种急剧变化,生态环境设计的观念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不仅仅应解决局部人群或地域的矛盾,也不能单独追求片面的空间功能需求,也远非“空间形式美学”一词所能简单概括,而应着眼于大的环境的综合改善。如果说,20世纪初期在西方兴起的工业设计思想革命掀起了工业设计的狂潮,演绎了现代意义上的空间环境设计思想美学,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影响人类整整一个世纪,对人类在文化进化史上写下了岂今为止最为光辉的一页;那么在21世纪,当人类面对自身文化极度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诸多作用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下,如何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人类在思想层面上如何提出新的革命性的“激活点”或者在生态设计规划上提出新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协调诸多矛盾的生态理论观念,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规划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