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活质量;主成分分析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14-02

一、引言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又被称为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是一个全面评价生活优劣的概念,它综合反映了人们满足其生存以及发展需要的多方面的情况和特征,也能反映出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生活质量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思所著的《富裕社会》(1958)一书中。该书主要揭示美国居民较高的生活水平与满足社会的、精神的需求方面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现象。他在1960年发表的美国《总统委员会国民计划报告》和R.R.鲍尔主编的《社会指标》文集中正式提出生活质量这个专门术语。此后,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60~70年代,美国学者对生活质量的测定方法及指标体系做了大量研究。70年代以后,生活质量研究相继在加拿大、西欧和东欧以及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展开。80年代初,中国开始结合国情对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但是,由于居民生活质量是居民对自身发展、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以及为保证这种需求得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认知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居民对社会发展提高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认知程度是居民的主观感受和认识。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取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这四个直辖市进行研究,虽然同为直辖市,但四个城市的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习惯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居民对社会发展提高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认知程度,因此,评价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基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统计年鉴2009》。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是用参加保险的职工数除以就业人员数得到。具体数据见附表1。

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2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便用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来的变量指标,并且这些较少的综合指标要能充分反应总体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居民生活评价指标相关矩阵的特征值。运行SPSS对数据再进行处理,根据特征根大于1,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进而提取了三个主成分f1、f2、f3, 一并得到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3. 由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可知,m=3,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100%。由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只和X15即各地区城市人口密度指标和X24失业率指标相关性较小,和其余25个指标都显示出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经济指标。所以讲第一主成分命名为综合经济指标。第二主成分则只与X24失业率指标显示出很强的相关关系,命名为就业情况指标即可。第三主成分和X13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X1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相关性较强,这两个方面与居民生活公共空间环境密切相关,则命名为公共空间指标。

4. 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表1)相乘,计算出四城市主成分值,见表1.

5.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进而计算得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综合主成分值,根据由高到底进行排名。见表2。

从结果可以看出,四直辖市居民生活质量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和重庆。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提取的三个主成分来看,第一主成分即综合经济指标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我们不难看出,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和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首先,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和生存坏境。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四个直辖市中,生活质量最高的是上海,而上海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四个城市中都是最高的。而重庆市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其它三个直辖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地区经济从而提高居民收入。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医体质辨识原理;护理;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目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治疗方式主要为常规三联疗法。但是常规三联疗法虽然见效快却容易为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反应。针对常规治疗方式所产生的不良反应部分中医专家认为可对患者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原理进行护理干预以此减少患者不良发反应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主要对我科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原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1],探究其应用效果,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纳入标准:①2018年9月到2019年12月在我科进行住院治疗;②未合并其他研究疾病;③患者自愿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治疗期间病情严重变化;②有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严重病症,癌症患者;③生活无法自理患者。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到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为34:26,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0.5±2.8)岁,病程为[1,10]年,平均平均(5.5±0.5)年,溃疡面积69-88mm2,平均(78.5±3.6)mm2,发病部位:32例胃部、18例十二指肠。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为35:25,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9.8±2.5)岁,病程为[1,9]年,平均平均(5.2±0.4)年,溃疡面积68-92mm2,平均(80.5±3.9)mm2,发病部位:29例胃部、21例十二指肠。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案采用常规性中医护理,如疾病健康宣教,治疗期间饮食调护,禁烟酒等,并采用易消化清淡营养价值均衡的食材,纠正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避免复发。

1.2.2中医体质辩证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体质辩证护理,方案如下:(1)心理疏导。评估患者负面情绪,并给予针对性疏导。(2)体质辩证护理。依据辩证类型给予针对性护理。脾胃虚寒饮食调整:食材主要以散寒、温中健脾为主,如莲子羹、羊肉粥等,但需禁食雪莉及鲜藕粉等凉性食材。胃阴不足饮食调整:以清淡、营养的食材为主,如百合汤及松子仁粥等,亦可用麦门冬代茶饮。便秘患者可饮用蜂蜜水,禁食海鲜及猪肉等荤腥食材。肝胃郁热饮食调整:宜食高维生素的蔬果,并采用清肝和胃等食材,如莲子、荸荠、荔枝及小米粥等;禁食辛辣油腻食物为主。肝气犯胃饮食调整:宜食用疏肝理气、止痛等食材,如白萝卜、圆葱及生姜汤等,亦可用佛手代茶饮;禁食动物脂肪及海带等荤腥生冷食材。且以上辩证护理中食材需达到软烂、热熟方可食用[2]。

1.3观察指标

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观察研究指标,采用的量表为SF-36量表。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24.0,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t值检验等分析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P<0.05表示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了组内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数据进行了组间比较,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通过组内数据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生活质量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P均小于0.05.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护理后其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P<0.05,因此经过护理后与常规中医护理组相比中医体质辨识原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更加显著的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由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不论是常规的中医护理方式还是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4]。同时通过研究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的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原理进行护理时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明显优于常规中医护理方式的。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其生活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空巢老人 话语转向 主成分分析法 生活质量

由于我国的老龄化是伴随着计划生育以及社会转型同时进行的,因此这一时期子女减少、家庭小型化是家庭结构发展的必然阶段,当然会出现大量的空巢老人。而“长期以来严格执行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城市地区,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城市老年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弱化,但又不足以使人们彻底接受现代社会养老模式,除此之外,城市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生活空间的狭小、消费水平的偏高、人际关系的淡漠等一系列外部问题。

要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不仅仅是要像以往诸多学者所研究的那样去探讨其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而且还要对这些个方面进行综合提炼。在这种研究过程中,首先是了解反映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若干方面,即“空巢内容”,其次从这些“空巢内容”里选取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老人性指标”,再将这些小指标综合提炼成可以反映整个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的几个大指标并作成指标函数,最后运用这个函数进行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分析,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分析。它可以表示为“空巢老人-老人-空巢老人”分析路径,区别于以往的“空巢老人一空巢老人”分析路径。这实质是一种关于“在空巢老人中研究空巢老人”到“在老人中研究空巢老人”的话语转向。“在老人中研究空巢老人”,不仅保证了空巢老人研究的研究基点,而且在研究中相对吸收了“老人研究”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从而对空巢老人的整体状况给出一个综合评价与分析。对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质量指数研究,就是一种“在老人中研究空巢老人”的探索性运用,既能反映空巢老人的“老人”特征,又能反映空巢老人的“空巢”特征。从全局上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指标作标准缩减与量化,提取主成分并作综合指数分析,并针对其特点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样本构成与研究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多段抽样、偶遇抽样和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随机抽样,于2008年1月至2月在武汉市江岸区、江汉区、汉阳区、武昌区、斫口区、青山区、洪山区共计7个中心城区,同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空巢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只有夫妇两位一起生活或独自居住的6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进行结构式访谈。问卷主要询问了老人的经济收入、居住环境、身体健康、精神慰藉、社会交往以及老人基本社会特征方面的问题,其中少部分为老人自己填写,多部分为调查员询问,所有问卷当场回收。实际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24份,有效回收率95.3%。其中被访的空巢老人中最高年龄是90岁,平均年龄是69.48岁。

在分析过程中,首先就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描述,如文化程度、经济生活、日常照料、娱乐休闲、人际交流、孤独感等,以从不同侧面反映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然后从上述方面抽取能够基本反映空巢老人之“老人”特征的多个指标作为影响老年人群体生活质量的基本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变量降维,凝结成若干个大指标,根据这些新变量来构造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函数。最后运用这个函数分析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探索性地“在老人中研究空巢老人”,之后针对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数据描述: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

在空巢老人的婚姻状态调查中,配偶健在的有75.6%,丧偶独居以及分居离异的分别占23.1%和1.3%。在空巢时间上,大部分(78.4%)都在两年以上,空巢一年多但不超过两年的也有十分之一(10.1%),空巢三个月以上但不超过一年的有11.5%。在住房面积上,38.2%的空巢老人住房面积在50平米以下,33.0%的老人住房面积在50到80平米之间,28.8%的老人住房面积超过80平米。近六成的空巢老人文化程度较低,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约15.6%。城区空巢老人的月均收入从整体上来看以中低水平为主,九成以上的空巢老人月收入都在600元以上,其中以月均1200元至2000元居多。有约七成的空巢老人月平均饮食支出400元到600元之间,有15.6%的空巢老人每天的饮食消费在13元以下,有9.5%的空巢老人每天的饮食支出不超过8元。

对于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调查统计发现,患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最多,比例为35.5%;近四成的空巢老人未发现自己有疾病。作为老人健康的保障,看病是否便利直接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相关。在对老年人“看病是否便利”的调查中发现,93.1%的老人表示看病便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心理功能衰退,降低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日常生活照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在问及“日常生活照料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忙会找谁”时,空巢老人选择最多的是“子女亲属”,约有75%的比例。

在“社区内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设施有哪些”的调查项中,91%的空巢老人有“免费锻炼器材”。另外发现,空巢老人在娱乐休闲上的花费较低,七成多的老人没有花费;较高花费(即月花费在90元以上)的不到二成。从调查结果来看,空巢老人休闲消费水平比较低

空巢老人的人际交流方面,从“是否愿意与周围的人交流亲近”一项可以发现,空巢老人交流欲望比较强烈:有78.2%的空巢老人回答“是”。老伴健在的413位空巢老人中,有(“经常”和“有时”)跟老伴交流谈心的人达86.4%;另外只有一成多老人“很少”与老伴交流。而在“与朋友交流来往频率”的调查中发现,选择有与朋友交流的空巢老人超过八成。与子女的交流中,跟子女较多交流谈心的只有六成多。在“是否参与社区活动”的调查中,有412位老人表示“没有参与”,即有近八成老人没有参加社区活动。在对老人进一步访谈中,不少老人都有表示“社区里没有什么活动”、“没听说过有活动”、“门一关,不怎么跟社区接触”。

调查发现,524位被访者中55人(10.5%)表示经常感到孤独;144人(27.5%)表示“有时”会觉得孤独,由此可见近四成空巢老人有孤独感;另外表示“很少”感觉孤独的有134人(25.6%);占35.7%(187人)的空巢老人“没有”孤独感;还有4人(占0.8%)选择“不知道”。

结论与建议

不同于以往大多数学者的单方面研究,笔者通过对空巢老人的经济生活、精神慰藉、身体状况、居住情况等多方面的综合统计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讨论了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其生活质量期望值,在一定程度上探

索性地运用了“在老人中研究空巢老人”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从整体上看,独居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低于双居空巢老人,低龄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较中龄和高龄空巢老人要好。其次在经济生活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绝对贫困空巢老人,约有1/10的空巢老人每天的饮食支出不超过8元;消费形式比较单一,生活开销是其主要消费内容,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有啃老现象;高龄空巢老人的物质生活状况较之中、低龄老人不太乐观。再次是身体健康方面,空巢老人整体身体状况较好,高血压、冠心病是老人健康的主要威胁;高龄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慰藉状况都不及低龄空巢老人,中龄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最差;存在一定数量的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找不到人”;大多社区或社区附近都有免费的锻炼器材和免费活动室,但仍存在设施不足的问题。最后是精神慰藉方面,近四成空巢老人有孤独感;跟子女较多交流谈心的只有六成多,较之于跟老伴、老年朋友经常交流的八成多比例而言显得相对较少;不少空巢老人渴望参与一些休闲娱乐活动,尤其是具有组织性的娱乐休闲活动。

根据以上结论,笔者建议在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退休金水平基础上,加强对空巢老人尤其是中、高龄空巢老人的健康普查工作,并对其作适当的服务性治疗,还要对经济困难、病情严重的空巢老人实行医药补贴。另外,建议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层面积极护理;妇科肿瘤;生活质量;情绪状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病例均为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选自2016~2017年,总计84例。年龄介于26~68岁,均值(44.05±3.90)岁;疾病类型:卵巢癌、绒毛膜癌患者各9例,子宫肌瘤患者26例,卵巢囊肿以及宫颈癌患者各18例,其他4例。进行随机分组,患者知情参与,组间疾病类型以及年龄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妇科肿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妇科肿瘤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多层面积极护理。①认知层面。肿瘤患者病死率较高,对生存渴望且迫切,但是对疾病认知明显不足导致患者明显负性心理。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进行肿瘤病理病机普及,强调所选择治疗方案的适宜性,提供不良反应预防、处置方法。同时,介绍同种康复病例作为参考,建立患者治疗信心和疾病客观认知。②心理层面。心理护理需要遵循个性化、人文化的原则,综合患者兴趣爱好播放优美曲目、相声、小品以及综艺等节目,为患者提供笑话类书籍,维持患者轻松心境。此外,以平视法进行护患沟通,鼓励患者进行情绪主诉,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慢节律呼吸技术技巧。③社会层面。和患者家属、好友等进行沟通,强调家庭、社会支持的积极意义,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患者。并以面对面鼓励、微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和患者沟通,畅想康复后美好生活,维持患者社交关系正常状态。④躯体层面。关注患者因疾病打击、治疗导致的疼痛以及失眠等反应,施以有效措施加以缓解。⑤灵性层面。了解患者宗教信仰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帮助患者完成宗教信仰活动、仪式,引导、支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评分,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84份均有效收回。

1.4指标评分标准[1]

1.4.1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以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进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躯体活动6项指标,总分均为100分,分值、生活质量呈反比关系。1.4.2负性情绪评分标准参考SAS以及SDS情绪自评量表现进行妇科肿瘤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负性情绪呈正比关系。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进行84例妇科肿瘤患者观察指标统计学计算。计数观察指标(护理总满意度)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观察指标(生活质量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均以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两组妇科肿瘤患者指标差异P0.05,证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会生活、躯体活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妇科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85%(39/42),对照组妇科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42%(30/42)。经统计学计算,X2=8.5739,P=0.0103。

提高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镇居民 幸福指数 结构分析 证实

【课题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课题《武汉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结构分析及实证研究》,课题号是14G174

【中图分类号】F22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245-01

幸福指数的最早理论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认为:幸福= 效用/欲望,效用越大,欲望越小就越幸福。他列出影响效用的因素有:物质财富、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社会公平、人的尊严和自由的实现;影响欲望的因素为:人的个性、人生观、忍耐力、内在修养等。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库克则将幸福指数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幸福指数,包括人们自己的生活水平、健康状况、在生活中所取得的成就、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社会参与、未来保障等方面;另一种是国家幸福指数,包括人们对国家当前的经济形势、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状况、政府及商业形势、国家安全状况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一、武汉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结构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幸福指数与生活质量直接相关。通过对武汉市城镇居民幸福感和幸福指数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幸福指数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密切的联系,是现代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还不能说幸福指数就等同于生活质量,幸福指数高生活质量就一定高,但是我们却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幸福感的生活是一种缺乏质量的生活。正因如此,通过提高幸福指数来提高生活质量,就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的选择。幸福指数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通过人们内在的主观感受,提升主体的快乐,进而增强对生活质量的积极评价。武汉市近年来的发展变化,使居民的幸福指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改善。“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感到很有信心”在个人价值实现指数中最具影响力,其次分别为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优势、对未来的较好预期、在工作学习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十分有信心等。居民对实现目标充满信心或有较高的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自然会提高幸福指数。另外,自身的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提高。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经济收人、付出与收获相符、社会单位提供的机会、丰富的休闲娱乐活动和社会保障体系,都是以物质条件为主。由此看来武汉市居民的忧患意识特别强,凡是增强稳定感的物质条件稍有提高,幸福感就会增加很多。激烈的竞争和忙碌的生活使武汉居民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选择,安逸的生活会使他们感觉幸福程度高。从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学历的高低与幸福指数成负相关关系,在其他因素相近时,学历越高越感觉不幸福。

二、相关政策建议

(一)政府应切实重视民生,把影响人民幸福的现实问题解决好对地方政府而言,让居民的幸福度有长期的稳定的提高,比提高居民目前的表面的幸福更为重要。

第一,就业是民生之本。武汉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城镇就业困难的群体,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给他们提供特殊就业照顾和就业援助,支持他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防止恶性安全事故发生,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二,教育是民生之基。政府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就业的能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

第三,分配是民生之源。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人,必须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橄榄型”的分配格局,减少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社会失衡心理,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第四,社保是民生之依。要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二)个体居民应注重自我心理调试,增加幸福感

作为武汉市广大城镇居民个体,应以城市主人公的精神和态度,理性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会调整心态、释放压力,以降低自己的“烦恼指数”,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归纳起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提升自己的生理健康幸福感。保证自己合理、规律的休息时间,晚上十一点前入睡,中休45 分钟,周末去健身、打球、KTV、郊游、吃顿大餐等。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式锻炼身体,尽情地将一周的疲惫发泄出去,避免积劳成疾。幸福的人从不把自己的生活与健康弄得一团糟,积极的身体锻炼和有条不紊的生活,有助于保持轻松的生活态度,也更容易让人感到满足、自信和快乐。

2.提升自己的情绪幸福感。每个人在社会上生活,都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和指引,学会感恩,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令人开心的事情上,心中常有喜悦滋生,能让自己经常处于心情愉快之中。

3.提升自己的社交幸福感。一个好的生活状态,除了自己的家人、亲友外,应该是常有新朋友的加入。一个新的朋友,会带给你新的知识、新的人脉圈、新的起点。抛弃过往一些陈旧的思想包袱及那些老是用过去眼光来看待你的人,才会有新的成长。

4.提升自己的知识幸福感。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活到老,学到老。这些话在当今这个社会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不贪图安逸,不抱怨生活,选准一个目标,不断用知识充实自己。

5.提升自己的工作幸福感。勤奋工作,是为了更理想的生活。研究发现:专注于某一项工作活动,能够刺激人体内特有的一种荷尔蒙的分泌,让人产生愉悦的状态。工作能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智慧、发现人的聪明才干,让人感到被需要和责任感。

三、结束语

从现实的发展来看,人们在基本的物质消费条件得到满足之后,更加关注的是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对幸福指数更加重视。通过对武汉市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结构的调查分析一再证明,没有幸福感的生活是不幸的,更谈不上生活质量。只有充满幸福的生活才是有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