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生态系统的根本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生态林业是在技术上不强调能量和物质的高投入,而是依靠先进技术,尽可能实现系统自给,生物自给,以获取高的净产出,这些技术包括:适地适树原则的贯彻;合理结构的林种和林分的确立;边缘效应的正确使用;在生态位和他感作用方面,相互适应种的合理配置;良种的选育;正确的水、肥管理和及时的抚育措施等等。这些生物工程技术及其高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使生态林业达到更高的水平。
2建设途径
2.1建设原则
1)生物种群之间搭配、选择与组合优化的原则。在进行种间不同类型的组合时应充分考虑其物种间的互利、合理搭配,注意调节和控制植物间的水分、养分、光照、空间的竞争,要排除生物化学上相克的作物或树种组合在同一生态位中。
2)物质循环利用的原则。要根据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原则,使物质循环往复,充分利用,使生态系统内每一组分形成的废物成为下一个组分的原料,尽可能做到没有资源和废物之分。
3)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的原则。要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因地制宜地安排生物种群;适地适树,合理布局,使树种多样化,生产结构多元化,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异质化,提高生产力,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产值,坚持土、水、林综合治理、统筹规划,科学造林,从而形成多林种、多树种组合、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生态系统。
2.2建设途径
1)搞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有关生态和经济方面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依据各地区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形成区域最佳工程格局。
2)全面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意图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认为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要满足需求,也就是突出强调了发展。根据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生态林业的特殊性,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战略,改变“重采轻育”政策。对林业来说,就是要使森林资源在采伐利用时,能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遵循这个原则,要尽快地实行森林资源商品化管理,尽快制定一套营林扶持政策,包括林业税利政策、投资政策、科技教育政策等,促进生态林业体系尽早建成。
3)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森林资源是建设绿色屏障、办好绿色产业、发挥林业三大效益的基础,开发林业首先应当做好资源培育、资源保护和资源管理工作。当前应在保证营林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消灭宜林荒山的进度。为此,要总体推进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动群众,坚持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广筹资金多造林,这是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加快消灭宜林荒山的重要保证。同时,在植树造林时,要注意做到林种、树种结构合理,多林种、多功能相结合;在造林的形式上要有多样化,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可以同时采用;采取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增加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当前林业发展的新形势下,不仅要重视植树造林,更要加强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的关系。为此,当前要坚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a.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对森林采伐消耗实行全额管理,坚持实行凭证采伐和凭证运输制度,确保不突破采伐限额;b.加强对木材流通管理,对重点产材县由林业部门统一管理和进山收购制度,坚持木材运输检查制度;c.要加强“三防”工作,加强林地的保护管理,坚持制止乱砍滥伐、随意侵占、破坏林地的行为。
4)重视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调整林业产业产品结构,是缓解林业结构性产品供求失衡,保证林产品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措施,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调整林种结构,重点发展集约经营的商品林基地。林业建设不仅要在森林资源总量建设上下功夫,而且要有一个合理的林种结构安排,林种结构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架构基础。在商品林基地建设中,要重点抓好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发展速生丰产林,能尽快生产出较多的木材,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一项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策略。第二,实行立体开发,加速多种经营步伐,充分利用林木、林地为主体的自然资源,按照经济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的要求,对林地资源进行综合整体开发,发展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实行林农结合,林牧结合,林经结合。第三,重点发展以木材为原料的制浆造纸工业、现代家具工业和木制品业。
3结论
关键词:林业生态;理念思考;发展对策
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家对林业的投资逐年加大,如何尽快转变观念、提高林业生态项目建设成效,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林业生态建设的紧迫问题。因此,做好国林业生态建设理念研究,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一套建设理念,对于迅速地、整体地提高我国林业生态建设质量,又好又快地搞好我国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形成法制化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是补偿基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地方财政和以消耗生态产品为主的企业缴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没有约束性要求,致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措难,现有资金杯水车薪;二是补偿范围过窄,目前国家只对列入国家重点防护林范围的森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一部分森林只占全国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不足三分之一,且补助标准过低,其他大部分生态公益林没有任何补偿。
2、种植技术差
林业种植建设对其技术与责任要求比较高,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这种技术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林业种植建设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一是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户,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二是造林质量差,一些地区在具体造林中,造林人员素质差,采取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造林成活率低等等问题现象。
3、林业建设滞后,林业工业基础差
林业企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木材加工企业多以优质木材为原料,且企业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突出,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低,价值消耗现象严重。
二、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
1、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各级政府必须根据国家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水电、旅游、矿山、水利等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应当从其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
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
3、引入社区林业理念
社区林业,是指在农村社区中,以林业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能够有效引导当地社区群众参与林业的多种形式,群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并通过努力得到直接的利益。要以农村社区为单元,打破传统林业中“就林论林”的狭隘性,重视人与森林的协调关系和农户的积极参与,并把林业纳入当地整个社会发展计划,从而寻求一种人类与森林的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林业的本质特征是由当地群众真正自主和直接参与造林和管理、经营森林资源,以实现林业发展目标。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林业相区别,自主与参与是社区林业发展机制的核心和基本原则,自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自我意识、自主决定和自主管理。
4、多目标发展林业生态项目
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系统有序协调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项目不仅应该获得林业专业上的预期效果,如造多少林,覆盖率增加多少,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施,推动项目地区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培育农民自愿参与、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观念和能力,激励农民通过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严格执行项目合同,既顺利通过项目验收,取得项目劳务报酬和营林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又能提高长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跨越。
5、体现农民的利益分配
生态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国家,如果国家要老百姓承担这个责任,那么,就应该给与他们更大的优惠和补贴。因此,必须尽快扭转这种局面,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商品化,使资源的拥有者可以向他人输出生态系统服务,受益者将其所获得的利益与拥有者分享,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和公正,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了持续利用生态资源,应该大力鼓励当地居民以经营生态系统服务为主要手段来发展经济,让农民能够从他们对生态和系统的保护和培育中获得经济收益,生态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与培育。
参考文献:
[1]周生贤,论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中国林业,2004.
[2]魏殿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前的营造林工作,中国林业,2005.
关键词:森林采伐;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过度的森林采伐导致森林储备量急剧下降,森林的保护功能有所减弱。在采伐的过程中,大型机械化的作业方式对地表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严重流失,森林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合理的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为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森林采伐与环境的关系
在林业经营的过程中,森林同时发挥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树木进行的采伐工作,是森林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现阶段,在林业经营的过程中,注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木材采伐的同时,进行苗木的培育,只有采育结合,才能够保证森林的正常经营。如果过度的采伐而没有进行相应的抚育,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只有在进行采伐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能够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良性循环状态。
2 森林采伐对环境的影响
2.1 森林采伐导致水土流失
由于采伐作业的不科学性,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采伐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树木的重新抚育,致使树木的质量和数量大幅下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过度的森林采伐破坏了森林原有的结构,树木的数量大幅降低,致使地面的温度升高,加快了枯枝烂叶的分解速度,对于地表土壤的固结功能大大降低。树冠的减少,使得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击力加强,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在进行机械化作业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对地表植被造成极大的破坏,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流失,土壤结构有所破坏,降低了土壤的抵抗力,水土流失严重。
2.2 物种多样性受到破坏
森林中蕴藏着巨大的生物链,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在进行采伐作业的过程中,树种逐渐变得单一,导致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生物链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由此造成了森林的沙漠化和盐碱化,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威胁到物种的生存,物种的多样性受到破坏,由此生态系统失衡。
2.3 保留树木受到损伤
在进行采伐作业时,采伐的树木在倾倒的过程中容易砸伤保留树木,此外,采伐作业中的机械在工作时会对保留树木和幼树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降低了病虫害的防御功能,从而影响到整个森林的质量,生态环境也会受到影响。
2.4 影响林木更新与生长
在采伐作业的过程中,树木在倒下后,由于受到惯性的影响,会对地面造成很大的压力,此外,大型机械会压实地表的土壤,致使土壤间的空隙缩小,在透气性和透水性方面有所下降,影响到土壤中养分的有机循环,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在树木倒下的过程中,还会压断周围树木的枝干,损害保留树木,不利于林木的更新与生长。
2.5 对河流的水质产生影响
在进行采伐作业的过程中,由于采伐机器会消耗大量的油料,修筑运输道路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这些油料和垃圾等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对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水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以至于威胁到水生物的生存,同时也会对周围居民的饮用水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森林采伐的环境保护方法和措施
3.1 加强森林采伐的管理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充分发挥森林效益维护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采伐执行人员要熟悉《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等法律法规,严格按规定办事,严格限制采伐量,控制消耗量,杜绝超采乱采现象的发生,保护未成年树木。各林业局要与林场签定森林限额采伐责任状,做好任务的落实工作,明确各部分责任,使森林采伐有计划、有步骤的合法进行。也可采取凭证采伐、凭证收购、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的凭证作业制度,加强对树木采伐的管理。
3.2 提高废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和浪费
采伐时会产生大量的树木枝丫,对于这些废弃物要进行充分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一些还有利用价值的枝丫进行再一次的加工,细小部分可以清理之后送给附近的居民,还可以将其散落在树木的周围,可以保护土壤,促进营养物质的回归。对于这些废材要合理的利用,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以一举两得。
3.3 注意对濒危物种的保护
对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红松等国家规定的珍贵树种的保护要尤为引起注意,可实行禁伐等保护措施,对椴树等实行限径、限额采伐,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对重要经济价值的林木植物和动物巢穴等实施保护。对一般树种也要加强力度禁止滥砍滥伐,以防止树木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导致濒危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提高操作技术,采伐时把握控制好树倒方向,减少对周围树木的损伤。
3.4 及时进行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保证原有的森林面积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森林采伐后必须在次年春天马上对采伐地进行及时补种,并且要保证较高的成活率,防止出现生长跟不上采伐的现象出现。森林更新并不是一味的补充已采伐树木的空缺,要有计划有安排的统一进行,设计合理的森林结构,尽快形成优越的森林环境,产生生态效益。在树种更新中适当采取绿色消费的原则,推广高效、清洁、安全无污染的高新技术,控制和治理污染源。
3.5 改进集材机械和集材方式
可以结合各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改进作业机械和改变作业方式来减少集材作业对林地生态的影响。对伐区机械的选择要本着轻便、灵活、快速的原则。近年来,我国在架空集材索道的结构和类型的完善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开始应用于实践。比如近年来东北林区倾向于使用牛马等畜力集材,这种方式对土壤破坏小,对幼树幼苗损伤小,对空气污染程度也较小。伐区作业要尽量避开雨季,在寒冷地带增加冬季作业的比重以充分利用冰雪道集材等,这些措施都能减少作业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结束语
林业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在林业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对木材的采伐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同时有效的林业经营还会获得生态效益。但是过度的采伐会破坏森林原有的自然结构,物种多样性会受到影响,地表植被和土壤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对树木的生长环境造成影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森林采伐作业是森林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对于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又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不断的实践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不受到影响,为林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治理对策;青海海晏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276-01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加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推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艰巨性、繁重性的过程,涉及众多领域,受制条件复杂,依赖条件多样。因此,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应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生态环境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治理[1]。
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多方面的原因,海晏县的生态环境建设不容乐观,制约农牧生产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做好海晏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改善全县及青海湖北岸的生态环境,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海晏县生态环境现状
海晏县地处青海湖北畔,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高寒缺氧,气侯多变,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凉爽,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全县年平均气温1.4 ℃左右,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在400 mm左右,平均干霜期为40 d左右。辐射强。冰雹、霜冻、干旱、风沙灾害频繁,地温偏低,全年牧草生长缓慢,树木成活率低,生态极易破坏且难以恢复,属典型的青藏高原大陆型气候,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极为脆弱[2]。土壤以栗钙土和黑钙土为主,土层厚度35~40 cm,剖面内植物根系密集。植被以苔草为主,平均覆盖度为65%,灌木树种主要有山生柳,平均覆盖度17%。
2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分析
2.1 生态系统退化
在生态环境的逆向变化带来的诸多生态问题的综合作用下,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表现在“土地草场严重沙化,并以每年约5 m的速度向外持续扩展蔓延。”土地沙化导致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和草地质量严重下降,进而引发优良牧草渐趋消失,劣质牧草增加,草群结构矮化、疏化,毒、杂草大肆蔓延,单位面积的草地产草量、载畜量下降,牲畜单位活体重降低,严重影响了牧业生产[3]。森林植被稀少,覆盖率低,分布不均,且不连片,植物种类少,结构单纯,纯林多,混交林少。林木稀疏,灌木林分布较多,因而小面积的森林难以发挥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的功能。
2.2 生物多样性损失严重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无法在其特有的环境中生存,物种多样性急剧减少。部分民众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危害环境,大肆偷捕滥猎野生动物资源,乱挖滥采植物资源。近几年调查发现,由于猎杀过度,当地分布广泛的普氏原羚、雪豹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由于民众大范围的采挖,大黄、麻黄草、柴胡、秦荒等珍稀植物已近濒危状态[4]。境内受威胁的生物物种占总数的15%~20%,尤其以高原珍稀鱼类资源青海湖裸鲤破坏最为严重。
2.3 生态建设投资不足
当地治理工业生产的污染力度不够。海晏县自1986年开始营造沙棘防风固沙林,截至2007年,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国家一、二期生态林工程,累计人工造林2 453.33 hm2,其中已成林面积266.67 hm2,未完成林面积2 186.66 hm2,成活率85%,但与土地沙漠化速度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3 生态环境的治理对策
近几年,海晏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实施“两区一线”战略,即在农业区重点抓好坡耕地改造,对荒山荒坡实行退耕还林(草);在牧业区重点搞好封山育林育草、人工种草和在“三化”草地进行围栏封育补播;在环青海湖一线重点实施封沙育林、植树造林和建立优质牧草繁育基地。同时,继续实行青海湖封湖育鱼工作,加大对湖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防止湖区生态环境再遭到人为破坏[5]。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落实。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
能否搞好海晏县生态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全县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全州、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由此可见,发展海晏县林业生产,治理水土流失,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任重道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广大农牧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认识搞好生态环境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3.2 全面推进以草定畜,实现畜草平衡
要遏制草地退化,为草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首要任务就是全面实行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原[5]。划区轮牧是实施以草定畜的根本措施,也是草地合理利用、提高草地(下转第282页)
(上接第276页)
生产能力的一种较先进的草地管理方式。
3.3 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
严格抓好“封、护、育、造”4个环节,落实规则建设的各项措施,加大天然林的保护和恢复力度,兼顾林区群众的利益,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并按照“总结经验、搞好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总体要求,完成退耕还林任务,搞好退耕还林地的成活率、补植补造工作以及确权发证工作,巩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成果,把治理和控制环湖风沙作为重点,加快沙化治理和绿化,控制风沙及水土流失扩大趋势。
3.4 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环保工作
以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为重点积极探索、保护,按照培育和利用相结合的途径,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积极协调好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加大对被列为国家珍惜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保护工作。
3.5 强化法制观念,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森林资源管理、草原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资源法》《水土资源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省州政府的有关规章,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保护好现有天然林资源,进一步强化树林资源、林政管理和草原管理[6]。坚决执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凭证采伐制度,使用林地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林木资源消耗,依法保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控制有林地逆转。积极开展濒临物种拯救工作和保护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森林、草原鼠害问题。要逐步加大无公害农药的应用比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培养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教育,引导其养成良好的习惯,鼓励大众参与环保、创新环保,培养出更多的环保后备力量。同时,要加强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走上法制化道路。
3.6 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质量
要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的科技含量,认真抓好抗旱树种选育、汇集径流整地、育苗造林、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及相关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加大适宜地区的推广力度。当前,全县的林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为中心,大力普及及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旱作林业、草原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暖棚养殖、划区轮牧、人工种草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势在必行[7]。依靠科技支撑,不断提高海晏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及治理力度。
4 参考文献
[1] 董春山,赵福洋,刘玉琴,等.生态建设创优对策浅论[J].中国西部科技,2010,9(30):61-62.
[2] 嫚科.海晏县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7):328-329.
[3] 林联盛,刘木生,钱海燕,等.资溪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111-113.
[4] 李秀莲.浅析海晏县环湖北岸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J].青海农林科技,2010(4):74-76.
[5] 张宗花.海晏县环湖北岸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建设调研[J].青海草业,2009,18(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