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话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65-02

一、引入对话教学理论

1.对话教学理论的产生。21世纪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同时,“对话时代”也悄然到来。“对话”作为当代哲学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已然成为人们解决问题、实现计划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它所体现出的民主、平等、合作,反映到教育领域,便形成了当今社会最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了传统“独自氏”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产生互动、展示自我,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2.对话教学理论的本质。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而对话则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将思想通过语言传递出去,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提升和发展,实现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和与世界对话的过程。正如对话理论的奠基人巴赫金所说,“思想只有同他人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亦即才能形成、发展、寻找和更新自己的语言表现形式,衍生新的思想。”由于当时时代的局限性,教师仅仅是把反映压迫者意识形态的文化精华灌输给学生,而未赋予学生创造力和批判意识,甚至是将其抑制和抹杀,学生们只能适应并遵从剥削阶级的意识,而没有自身想要改变世界的想法。“对话”只是一种教学艺术,而不是一种教学精神。当今社会将“对话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则是以平等、自由、合作、分享为前提,通过主体和主体之间有意义的交流来探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问,从而增强理解、提高互动,提升教学质量,教育的主旨也由“保存压迫阶层的文化与知识”转向“客观世界的真实”。

3.对话教学的实施条件。(1)平等交流。平等交流是对话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即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在学术思想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师生双方通过平等交流交换彼此的学术见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助于迸发出新的学术火花,发现前人未发现的问题,从而实现精神上的契合。(2)爱、谦逊与希望。“爱”是对话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意志基础,谦逊的态度是其重要因素,希望则是对话教学实施的先决条件。爱、谦逊与希望推动师生怀着谦卑之心共同探索知识的世界,在不足中不断改进从而逐步走向完美,同时满怀希望的放眼未来,为源源不断的学术成果提供动力支撑。(3)批判性思维。对话教学、平等交流并不意味着盲目跟从,而是都应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之上。否则,对话教学只是形式上的表面工作,而非真正深入地交流。善用批判性思维反观世界,才能站在新的角度看问题,从而给整个群体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提出

1.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学习共同体”也被称为“学习社区”,是以知识构建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流和沟通,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创新的社会基础。在学校中,“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察、指导增进沟通与交流,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旨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它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更加注重交流与沟通,更能发挥群体的动力作用。

2.学习共同体的优势。(1)多边的教学互动。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为主,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为辅。而学习共同体则是将教学视为一种多边的教学互动,它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约翰逊曾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可见,多边的教学互动,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因素。(2)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传统教学更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而学习共同体则认为教学目标应分为:学术性目标和合作技能目标。学术性目标固然重要,但合作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更是不容忽视,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互助,共同提高,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倾听了他人的意见。良好的合作技能的培养是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平等化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学生则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以记住教师所讲内容为主,缺少独立思考性。学习共同体则要求师生双方参与教学过程,共同研究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一新情境下学生的主观意识加强,每个人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转变为平等化的指导和参与关系。(4)合作化的教学情境。传统教学中,学生之间往往是竞争关系,而缺少合作关系。而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环境是合作化的,全体成员协同合作、共同完成集体的总任务,在合作中提升自身技能。在此教学情境中,学生学会并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真正体会到“只有携手并进才能共创辉煌”。

三、如何将学习共同体融入课堂教学

1.通过对话,提高师生沟通质量,推进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传统教学模式是师生之间简单且单一的沟通与交流,严重限制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严重不足。而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关系,而是一种共同对话关系,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完成学习任务,相互之间的互动更强,这为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通过对话,达成共识,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共处一间教室、共用一套教学资源那么简单的共同关系,而是思想和意识上的共识。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沟通、交流,互相倾诉,交换己见,共同分享知识、经验与智慧,从而产生一种心灵的交流,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四、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话教学理论和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新形势下产生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二者的融合将成为教学改革的新风尚。然而新事物在实践初期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足与偏差,因此该体系在构建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主动交流,即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各要素之间封闭独立的现象。因此,对话教学不应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简单对话,而应在开放、轻松的情境中进行,教师、学生、知识通过对话在课堂教学中融为一体,课堂教学更加积极有效。

2.“对话教学”强调师生平等、协商会话。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在W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学生学习中的需要和感受进行预设,从而设计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紧跟教师的思路,提出问题并共同解疑,师生之间产生强烈的思维共鸣,以便共同体对话教学的深入开展。

五、结语

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实际上是在课堂教学中以共同体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本文主要对“对话教学理论”和“学习共同体”进行了思考和分析,并在二者相互运用的基础上对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共同体的案例进行了设计和应用。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了解到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共同体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团队意识,以及正确、良性的竞争理念,有助于学生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家黎.对话教学的理论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6).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范文第2篇

系统法学是将系统科学与法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法学思想、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法或法律就是系统,任何法的现象都是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可以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有观点认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学与系统科学“合流”已经面临急需解决的技术性问题,既不仅要在法学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而且要利用系统技术学、应用学和科技成果来定量表述法律现象,构造法学研究、法制建设的新图景。法学研究引进系统科学的技术性难题,反映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合流的普遍性问题,这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某些由来已久的“鸿沟”。这种鸿沟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研究对象的差别,自然科学以某种相对稳定的自然现象或较为简单的机能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而社会科学则主要以人和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的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第二,两者理论体系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理论在可预言方面、可重复方面和清晰性方面的差别。

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区别对待,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存在上述观点所说的“鸿沟”。由于系统科学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而法学又属于社会科学,上述观点无疑隐含着认为系统科学和法学也存在“鸿沟”的观点。这个隐含着的观点无疑构成将系统法学引进到法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障碍。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认识系统科学与法学的关系的问题,或者说如何加深对系统科学方法的认识的问题。

提出量子论的普朗克(M.Planck)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 “系统”、“信息”、“概念”与一切哲学范畴一样具有最广泛、最深刻、最高度的概括性,它们不只是概括物质世界或思维中某一领域或某一比较狭窄的方面,而是概括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和一切过程所共有的东西,解释这些现象和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中心的系统科学,用整体论的、严谨精细的综合分析方法,将填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鸿沟,冲破因专业划分过细而形成的学科间的屏障。”根据这个论断,我们可以认为,那种认为法学研究中,必须在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作出明确的区分,必须在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之间化出一条界限的观点是片面的和不成立的。在这里我们可以说,系统科学与法学不是同一层次的知识体系,法学的研究对象包含于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之中。因此,那种认为由于系统科学与法学存在研究对象的差别而构成系统法学研究的一个技术性难题的观点,实质上是对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系统科学与法学的关系的一种错误理解。

但是,我们还必须承认,相比于系统科学,目前的各种法学理论在理论的可预言方面、可重复性方面和清晰性方面是有距离的,有“鸿沟”的。在某种意义上,系统法学正是为了使传统的法学理论在这几方面有所改观而兴起的。如何使系统法学具有某种程度的可预言性、可重复性和清晰性,确实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技术性难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移植到法学研究中得到初步的启示。经济学和社会学与法学一样同属于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相当程度上和范围内与法学的研究对象是重合的、相同的,而且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与法学中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在直观的形式上和实质的内容上具有很强的“亲和性”,这使得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对容易地移植到法学研究中,并建立相应的法学理论。系统法学研究中,也应当参考这种思路。解决这些技术性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一种系统法学理论确立和完善的过程。

二、知识结构与研究方向

一个法学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其对系统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而其对系统科学有怎样的认识和理解,又决定着其如何将系统科学移植到法学,决定着其怎样研究系统法学。系统科学,首先是我国系统科学界的科学研究成果,对于系统科学的具体内容和理论框架,我国系统科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系统科学中包含了很多复杂的数学原理和公式,法学学者是很难到达充分了解和精通的程度的。也许有个别法学学者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如果对系统法学不感兴趣,对系统法学研究也没有任何意义。作为法学研究,法学学者也不必对这些数学知识要到达充分了解和精通的程度。只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只要对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有正确的和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就可以进行富有成果的系统法学研究。至于什么属于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目前的系统科学学科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作为法学研究者,在进行系统法学研究中,我们既应当尊重目前系统科学研究成果中的“共识”,也很有必要从系统科学研究成果中“各取所需”,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形成我们自己的对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与认识。任何学科移植性的研究都不可能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想象力是必不可少的。

每一个法学研究者都是在一定的知识结构背景下产生一些法学理论观点的,这些观点是先于他们的完整的法学理论而在头脑中就形成了的。这些观点可能是研究者们思辨的火花,也可能是受他人理论或观点的激发而形成的灵感。这些观点一旦确定,思维过程以及理论创新就必然受到相应的影响和指引,或者说受到相应的束缚和制约。在那一层次、那一角度形成这些观点,就在相应的层次上、角度上展开思维。比如,将法的现象视为阶级现象,就自然而然形成阶级分析法学。系统法学也同样对法形成了一个基本观点或定义,既法或法律是系统。系统是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容易理解的和接受的概念。因此,这种定义或这种思想,对法学研究的制约最小,为法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如果我们在法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两方面到达相当精通的程度,我们的系统法学就可以在“法哲学”方向、“实证法学”方向和“社会法学”方向取得均衡的丰富的发展,使得系统法学成为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我们对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我们的思维过程以及理论创新就会呈现出一种相当美妙的景象,可上,可下,可“软”,可“硬”,可大、可中、可小,可定性描述,可定量描述,可局部描述,可整体描述。目前,在系统法学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在我国法学界整体上知识结构有所缺憾的时候,我国法学界系统法学的研究应当侧重于作为系统法学基础的“法哲学”研究方向和“实证法学”研究方向,在我看来,也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方法进行系统法学研究。

已有的非属于系统法学倡导者的学者的具有系统法学意义的研究成果,应当属于系统法学的“法哲学”研究方向和“实证法学”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成果,相比一些倡导系统法学的学者的“定量分析”、“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等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显然要具有更高的法学理论层次和法律实践应用价值。这说明,系统法学研究,必须首先重视某种“法哲学”和“实证法学”方向的研究。系统法学长期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理论地位和价值,没有受到我国法学界的相当重视,我认为,那些倡导系统法学的研究者没有在“法哲学”和“实证法学”研究方向上深入下去并取得一定成果,而是过多地侧重“法制建设”、“定量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这类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系统法学倡导者们所进行的很多系统法学研究,由于大量充斥“法制建设”、“定量分析”和“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等内容,并运用一些数学模型来表述这些内容,这构成了我国整个法学界了解和认识系统法学的技术性障碍,实际上也降低了系统法学的理论层次,削弱了系统法学应当呈现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思辨性,容易使我国法学界对系统法学误解为只能研究一些细致末节的法的现象,甚至只是故弄玄虚。我认为,在系统法学研究中,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基本概念解释和说明法的现象,与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或预测立法、司法、执法实践活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是应当区分考虑的。

三、谁会进行系统法学研究

作为一种事实情况,一个受过法学高等教育的人,没有极特殊的情况,是不会继续另一种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的,也不会去从事一种专业技术工作。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中坚力量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接受了法学高等教育,而后又直接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其中很少有人具有相当的自然科学的知识,不少人还不能说对哲学以及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我国确实有一些人受过自然科学方面的高等教育后来又接受了法学高等教育,或者从事了法律职业,这些人从事系统法学研究时非常适宜的。不过这一少部分人很少会有进行系统法学研究的动力,这又与我国学术研究的评价和激励体制有关。系统法学研究是一件很辛苦的创造性工作,是一件相当耗费精力、时间和金钱的事情,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即使同时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法学知识结构,也不一定在这一过程中做到实质性突破。”如果按照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传统的阶级分析法学进行改造和完善,对西方法学流派进行探讨,甚至是基本没有思想的抄袭,都能获得一定的学术名声、职称和经济利益,那么一部分有潜力的研究者当然就会认为,没有必要去辛苦地冒险地研究起初看起来注定是有些陌生和粗糙的系统法学。系统法学兴起时,我国的法学理论和法学方法都很“贫困”,科学和科学技术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强调按照科学和客观规律办事,那段时期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都面临很多具体问题,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在这些背景下,系统法学研究主要体现在“法治/法制系统工程”方面,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在今天,系统法学研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我们不得不说与我国法学界的总体上的知识结构和法学研究的评价体制有相当关系。

一个受过自然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适当的观察与分析,就会发现法学研究本身、法律推理、人类设计的法律制度、法的实际运行、法律制度的演变等许多法的现象都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原理,这些法的现象都可以进行系统科学的解释。他会认为一些法的现象可以成为系统科学的很好的素材和例证。逻辑上如此,事实上也是如此,几十年来,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方面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系统科学,他们的很多关于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都论及了法和法律,只不过他们基本上是点到而止,一代而过,没有展开论述。当然,系统科学的合理性与正确性也无需法学的参与和贡献。法学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对所有学科的学者都开放,绝不仅仅是受过法学高等教育的人们的领地,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法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重要的贡献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是常有的。如果我国法学界长期忽视和漠视系统法学,那么有一天,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搞出了一个系统法学研究成果,也是很正常的。

作者email:

参考文献

《中国法理学研究综述与评价》,王勇飞、张贵成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12 月第1版

《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许国志主编,2000年9月第1版。

《系统科学论著选(2)》,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法治系统科学研究会编。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构建 学校 德育教育 系统工程

系统科学是研究事物整体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将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作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方法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知识经济时代要强化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人才之间的竞争核心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现在校的大学生,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因此,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心健康良好的新时期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二、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一)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1]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②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③动态性,任何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④开放性,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⑤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强调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二)我国历史上的许多领域都有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思辨和实践的例证。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中医的“辩证施治”,立足于事物的整体运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哲学观体现了要素等级的活动秩序与系统整体的功能关系。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理论体系

(一)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与有序性[1]

学校德育教育系统是由育人关系组成的人工系统,是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发展方向的动态系统。其核心特性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教育内容及载体三个基本要素在德育教育实践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象化关系。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如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子系统”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教育系统。“分系统”是由某些有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如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分成德育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即“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体现了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与有序性。

(二)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模型

在对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德育教育规律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以三个子系统为“经”,以六个分系统为“纬”,纵横贯通、依序衔接、条块结合、内外联系,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德育教育实施体系――德育教育系统,可绘成模型图如下。

从纵向看(见图1),是“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这种衔接要求每一个子系统都应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

从横向看(见图2),是“六个分系统”的相互贯通。这种贯通是“块”与“条”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基本形式,存在着不同方式、不同方向和不同范围的联系。如德育教育目标与内容是一种常态联系;内容又以途径为承载体和教育空间;方法常与途径相依附;同时,方法又可以包含管理和评价,等等。子系统和分系统纵横交错则可以产生和形成不同层次的多侧面的整体联系。

(三)学校德育教育体系的动态性与发展性

1.德育教育体系展开方式的情境性和持续性

“情境性”是指教学内容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共融一体,教学的“渗透”和“内化”是在教学情境中进行的。“持续性”表现着德育教育体系动态发展的时间存在形态,是受教育者素质逐步“积累――内化――外化”的形成发展过程,这是德育教育体系展开的时间跨度,也是德育教育体系纵向延展的顺序。教学情境是将时间、空间和活动融合为一的德育教育体系的实践形态。

2.德育教育体系发展的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是指系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的动态发展过程。德育教育体系的不平衡是有序之源,为了消除不平衡状态,德育教育主体就要根据信息反馈,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控制离散影响,引导学生的素质不断趋向德育教育目标的要求。

3.德育教育体系“合力”的潜在性

德育教育体系的合力问题从系统学角度说是有序性和整体性问题,即结构和功能最优化问题;从教育学、德育教育学角度说是教育规律或德育教育规律问题。

合力来自于各要素的和谐联系,如校内与校外管理工作之间的和谐、各科教学在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和谐、德育教育方法与学生素质发展心理的和谐等。和谐既是方法、过程,也是结果。当教育者自觉地达成现实德育教育实践中的和谐的时候,合力就在体系中产生了。因此,可以把和谐看作是合力的一种生成机制。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教育的操作系统

德育教育不仅是一个深层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实践问题。在教育实践中,如何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培养、教育人,还必须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因此,还必须构建德育教育教学的操作系统(包括八个子系统,见图3)。

(一)决策指挥系统,应当科学地制定德育教育指导方针,其直接指挥的是执行指挥系统。

(二)执行指挥系统,在贯彻落实中要重点抓好主要实施系统、协调配合系统和社会实践系统。

(三)主要实施系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必须进行科学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如作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堂教学”承担了这样一种任务。

(四)协调配合系统,是指党团(政治层面)、班主任辅导员(日常管理)、学生会社团(活动层面)和“三育人”工作等。这些工作都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军,都在各自的领域以各自的特点承担着德育教育某一方面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主动争取协调配合系统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协调配合系统要主动了解、支持、协调、配合“课堂教学”的教育内容。如共同开展研讨会、演讲会、辩论会等。这样可以使各渠道的教育活动融入德育教育,具有思想性;同时“课堂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活泼。

(五)社会实践系统,是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课堂教学”主要实施系统所传授的理论,必须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内化和外化。内化,即把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学生主观世界的观念;外化,即学生的理念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六)环境影响系统,是指影响学生的环境因素,其中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必须加强“教育社会化”理念,净化、美化、优化社会环境,使环境影响系统与其他系统协调一致,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七)督导检查系统,负责督导检查学校对国家制定的教学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和社会环境对教育影响的情况,并把结果通知决策指挥系统,以便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参谋咨询系统,为各级德育教育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五、结束语

总之,建立学校德育教育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教育体系的发展应继续坚持开放、实践、继承、借鉴、发展和创新的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充实和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做到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理论的运用中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伦理学;科技与伦理互动论;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B82-057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2.0026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伦理问题,科技伦理学研究日益成为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科技伦理学究竟研究什么?对此,学术界各种观点见仁见智,不尽相同。武汉理工大学潘建红教授的新著《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架构,充分展现了科技伦理学研究的新视界,进一步丰富了科技伦理学的理论体系。该著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分析现代科技与伦理的冲突及理论纷争入手,着重研究科技与伦理关系的历史溯源、科技与伦理关系的应然诉求以及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实践路径等重大问题。该著的出版在科技伦理研究领域无疑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一、科技伦理学研究的视角创新

科技伦理学是伴随着社会转型而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既是科学技术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职业伦理学、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科技伦理学旨在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揭示科学技术的伦理本质,建构科技进步与伦理建设的互动机制[1]。《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正是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辩证关系的系统分析,强调科技与伦理互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力求从理论上厘清这个问题,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架构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

不可否认,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然而人们并没有因此而获得理想与幸福的生活,与之相伴而来的则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日趋紧张,科技与伦理的冲突日益凸显。正如马克思所说:“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换来的。”[2]如今,科学技术发展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挑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正如作者所说:“迅速发展的科技与相对滞后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互动陷入两难的困境:一方面,革命性的、可能为人类带来深远影响的科学技术的出现常常会引发伦理道德的突出问题与巨大恐慌;另一方面,人类不能禁止某些新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因为,这样可能会使人类丧失美好未来的机遇。”[3]2如何使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优秀成果的同时,规避这些伦理问题,实现现代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就成为人们十分关心的时代性课题,更是科技伦理学研究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科技伦理学研究,寻求科技与伦理互动的运行规律,建构科技与伦理互动的理论体系,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迫切。那么,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伦理忧患的时代,怎样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道德发展能否取得“双赢”的效果?人类应该如何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尺度,努力实现现代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这些问题在《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中找到了答案。

客观地说,在国内外的科技伦理学研究中,关于科技与伦理互动的研究相对薄弱,资料比较零散,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对于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实践研究不多,很少有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在该著中,作者直面问题,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深入探讨了二者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提出了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应然诉求。在作者看来:“一方面,通过对科学技术运行中的伦理分析,有助于对科技人员与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科技运行合理化,实现真与善的统一,最终使人的行为趋于美的境界;另一方面,对伦理的科学技术成分分析,能为伦理建设寻找合理依托。”[3]62

总之,科技发展对伦理具有正向作用,伦理对科技发展也具有正向作用,科技与伦理互动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现代科技与伦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时时处在一种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之中。科技进步促进伦理建设,并为伦理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伦理建设又推动科技进步,为现代科技发展把握前进方向。毫无疑问,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建构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的运行机制,不仅是对现代科技与伦理关系研究内容的拓展,更是一种科技伦理学研究的视角创新。

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成功范例

学术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重视多�W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研究同一个问题。当然,不同学科知识发展、交叉的结果是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学科知识来解释,但解释的结果却有很大不同,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这种现象提示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研究问题,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客观事物,全面地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研究也是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不可否认,科技与伦理互动具有必然性,但具体到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时空发展,科技与伦理互动的表现则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的伦理问题越来越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科技与伦理的关系,这些不同学科的研究为把握科技与伦理的互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科技与伦理互动论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立足历史视野与现实发展,强调问题导向和实践架构,把科技与伦理互动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水平。《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着力跨学科综合研究,从而科学把握了科技与伦理在历史发展中的不断嬗变以及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该著既强调吸收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又注意从文化学、人类学以及系统科学等多学科视野探讨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基础、规律及诉求。例如,从文化学维度对科技与伦理互动进行文化考量,把科技与伦理的矛盾看作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内在矛盾之一,揭示科学技术与人性之间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深层次联系,凸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又如,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把科技与伦理互动看作一个系统,“通过对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内在关系研究,把握科技与伦理之间具有的逻辑关联,明确科技与伦理之�g具有的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强调科技与伦理的关系的应然诉求”[3]5。

纵观全书,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努力交叉融合多学科知识,从多角度、多层面重新审视科技与伦理关系问题,在高科技的辉煌与伦理忧患并存的时代,寻找科技与伦理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实践对策,从而“描绘出现代形态的科技与伦理相互作用的宏伟画卷,为把握现代科技与伦理冲突的热点问题及争论的焦点问题提供了一部可参考的范本”[3]4-5。

三、科技与伦理互动论的系统建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不仅表现在静态的相互联系,也表现在动态的相互作用,《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论》作为科技伦理学研究的新视界,就是要揭示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内在机理,建构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的理论体系。该著既注重学理层面的探讨,又针对现实,强调问题的针对性,为把握现代科技与伦理互动提出应对之策,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科技与伦理互动论进行了系统建构。具体而言,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该著正是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引发的伦理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切中时代脉搏,深入分析关于科技与伦理冲突的理论纷争,探寻走出困境、解决问题的实践途径,从而突破了从概念到概念的学究式纯逻辑推演模式。

二是清晰的历史脉搏。把科技与伦理的逻辑关系放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动态考察,揭示二者互动的抑扬轨迹,重点探究科技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从中把握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历史脉搏。

三是系统的理论阐释。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性与伦理的反思性的互动中,把握科技与伦理之间具有的逻辑相关性;从多维视角认识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可能性,阐释科技与伦理互动的原则、基础及当代意义,从而深化了关于科技与伦理互动的认识和理解。正如拉特利所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造成越来越多的需要提出新规范的行情,而且还使新的行为更加合理、有效。”[5]

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范文第5篇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和中医学的养生思想指导下,采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研究探索人类的生命活动(或过程)的本质以及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参数-健康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并以其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类保健与养生等健康实践,达到提高人类生命过程的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效延长人类寿命的目的的一门学科。

2、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性质属于一门边缘学科,广泛涉及了养生学、体质学、西方基础医学、心理学、教育与传播学、社会学、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哲学等在内。

系统健康学的学科范围处于人体科学和医学之间。人体科学研究人类的超正常的功能,比如气功和人的某些特异功能及其开发;而医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疾病状态及其诸相关因素。除开这两类人群之外,大多数的健康正常人的生命质量状况、健康及其诸影响因素则由系统健康学来研究。这是对大多数的人的关怀,值得大投入去研究。

3、系统健康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历史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需求健康的层次不断提高。传统意义上的临床医学(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康复医学(第三医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使传统意义上保健的概念由既往的偏重于消极地去除致病危险因子,提升为现代积极地追求健康智慧长寿。围绕着健康的新定义与标准,许多生物学家、医学家、中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把目光转向对健康理论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健康的知识和学说,当下仍然是零散的,未能规范化并构成科学体系。

自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重要发现。这些科学事实具有两种重要的哲学意义:一是表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在物质结构、存在状态和运动形式等方面,均具有系统的特性;二是在具备系统特征的前提下,它们在内容上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在思维方式上,系统论提供了多向的、全方位的系统思维,在处理事物深层的多元复杂关系时更为科学;在方法上,提供了系统研究技术体系。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开阔了健康工作者的眼界,为他们研究健康科学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学指导。

4、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

任何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健康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关于人类完善自身存在的学问。那么,系统健康学的哲学问题也就是生命存在的哲学问题包括生命存在的本体论(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认识论(能否被认识)和方法论(如何认识)。

以现代系统观和东方传统文化的“禅与悟”作为系统健康学的哲学基础可知:第一,“人的生命是以有智慧本能的系统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过程”。―回答了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关于人的生命的所有问题,用系统论和“禅与悟”的思维方式是可以进行认识的―回答了生命存在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第三,认识人的生命存在的过程,需得采用系统论、还原论和“禅与悟”相结合的认识方法―回答了认识生命存在的方法论问题。

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医学中有“天人合一”观,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有“人与天地相应”观《灵枢・邪客》,实质上论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蕴藏着系统观的萌芽;还有“天人和中”观,体现了儒家推崇的“贵和”“尚中”思想。《易经・乾卦》就精僻地论述了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从上面的观点得知,自然界是一个超大的自然系统,是无数系统的集合,而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整体的、同一的、和谐的,人类生命系统与自然系统保持和谐对于生命存在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人类生命系统的和谐、有序与健康。

人与自然界统一于系统这个层次,就是说“系统科学”这把“钥匙”能打开人、自然界这两把“锁”。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现代科学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

5、系统健康学的研究对象

系统健康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的生命状态(人本体)和人的生命状态的主要质量指标-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目的就是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人的生命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除了人的躯体外,还应该包括人的心理、精神状态、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性等多个方面。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体,不但非常复杂,而且非常精细、非常协调。它的状态变量(或参数)或子系统数目是成千上万,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具有耗散结构的巨系统。就系统论观点而言,当一个系统达到巨系统时,系统性质就会出现飞跃,并发生质的变化,功能状态就成为该系统显现出来的显著特点。同样,人体这个巨系统,也存在着并表现为功能态。因此,健康科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人体巨系统发生、发展、衰变直至结构等各种功能态进行研究,对系统各种功能态的存在、保持和优化所需条件进行分析考查,对反映功能态的参数和控制变量进行筛选、规范和标准化,并阐明其机理。同时,不仅要研究人体功能态本身,而且要对不同功能态进行比较,研究其相互转换、优化过程,以全面理解人体系统的存在和生命过程的本质,从而揭开人类生命现象的奥秘,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控并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

系统论对于人类生命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认识方法,但对于人生命的全部来说,仅有系统论的方法还不够,人类的生命终归是物质与精神的同一,系统论产生于对生物学的研究,适于对生命的物质层面的认识,而对人类精神领域和身心相互关系的认识,总的来看还是显得无能为力。在这方面,与中国古典哲学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医学一贯认为,在生命过程中,人可以对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状态,通过思维、意识、潜意识等心理与精神的方法进行内在的自作,此即所谓“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些自作的范例比如修炼瑜伽和养生功法等。人类的这种内在的意识性的自作所产生的对生命状态的效应,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人的生命境界。健康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对其发生机制做出科学的阐释,合理利用这些机制,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所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深层次含义即在于此。

6、系统健康学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理论关于一般系统的定义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含有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至少涉及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系统内外环境三个方面存在着的关系。人体系统是自然系统(整个宇宙体系)演化过程的产物,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开放性、自组织性、整体性、动态平衡性等多个作为系统所具有的特征上呈现出一致性,决定了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在组织结构秩序、功能属性、状态保持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

系统论的认识与思维方法,是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现象与状态,把握系统、要素、系统内外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发生变化的规律,确定达成系统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系统健康学是在系统科学基本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在充分认识了人的生命与健康科学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在生命存在之本体论的高度上,建立起自己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同时重新认识和定位西方医学用还原论和试验方法获得的关于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的形态结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在生命现象中的含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筛选确定有典型意义的生命现象并把它们作为限定(或表征)生命现象的意义的指标,特别是要对人生命过程中,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的深层意义进行考查。研究生命过程中的现象及现象所反映的状态的本质及现象与状态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关于提升生命质量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实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而人类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内在性操作的方法和效果则是实施健康管理、进行健康教育、实现健康促进的最深层的基础所在。

7、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核

(1)系统健康学的理论渊源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周易》、作为中医“医经”之首的《黄帝内经》、中医的养生学、健康体质学、西医基础医学、现代心身医学、心理学及行为学、现代系统科学和社会学。

(2)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内核包括以下几点:①人本身是一个有许多不同级别子系统的巨大的系统,但它仍然处于另一个更大的系统中,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天人和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②人体是个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人体及其生命过程具有作为一个系统所必然具有的全部特征,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可用于指导人及其生命过程的研究;③人类有着对自己的某些状态通过意识进行内在性自作的能力,即“我命在我而不在天”。这正是健康人通过正确的养生过程,健康状态可以保持或发生飞跃的理论基础之所在。④人的健康致少涉及生物、人本体、社会性三个层面,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健康与长寿,需得在东方生命哲学的指引下方有可能实现。

8、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等级性、自组织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基本特征。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论的理论核心,整体性是说不能把系统割裂成要素而孤立地进行研究,并由此引出一个基本的系统观:“系统整体功能大于组织系统要素的功能和。”对人的存在的认识要从整体性来把握。

系统的层次性:即从结构上看系统是分为等级不同的层次的。

关联性和自组织性:是说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通过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化,要素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完成一个自然目的。人类机体的不同构成要素之间同样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当然这是从人的物质层面来看的。人类还可以通过意识进行内在的自作从而对生命状态产生影响,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由此联系起来。

9、系统健康学的学科结构框架:

9. 1生命作为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的特性

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的理论。依该理论看来,人是一种“活”的结构,具有下面所述几个特性,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

9.1.1开放性:是指与系统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并且使系统产生的熵可以输送到外界,使系统处于低熵的有序状态。人的机体无疑是一个开放系统,人要从外界摄取食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在体内进行生物氧化,以满足生命的能量需要。

9.1.2远离平衡态:是指系统内可测的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状态。人体内不同的区域的物理性质就是极不均匀的,如肝脏和肌肉的物理性质大不相同,肝小叶结构的物理性质也是不均匀的,很明显人的机体是处于远离平衡态的。

9.1.3非线性机制:系统产生耗散结构的内部动力学机制,正是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临界点上或临界点周围小区域内,非线性机制放大微涨落为巨涨落,使原先的结构分支失稳,在控制参数超过临界点时,非线性机制对涨落产生抑制作用,使系统稳定到新的耗散结构分支上。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了“肿瘤负荷”的概念,即全身肿瘤细胞数占机体细胞总数的比例。处于不同的比例时,肿瘤细胞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对抗状态是不同的。小于这个比例时,免疫系统的抗瘤效应占主导,肿瘤生长被抑制;大于此比例时,肿瘤细胞产生抵制免疫系统的物质,免疫系统抗瘤功能被抑制,肿瘤进入充分生长状态。这个比例作为临界点,成为肿瘤或生长或被抑制的转折点。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减轻机体“肿瘤负荷”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另外,在临界点附近的小区域内,演化还存在着可逆与非可逆两种趋势。非线性理论对于健康问题的研究有很大意义,掌握了各种具体机能状态的临界点及临界点附近的非线性区内可逆与不可逆两种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有效控制具体机能状态的演化趋势、维护健康、优化机能状态,疾病风险预测、防病于未然和早期疾病诊断与治疗有重要现实意义。

9.1.4涨落与突变: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一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而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由于整个系统对于其子系统来说非常大,这时的涨落相对于平均值是很小的,即使偶尔有大的涨落也会立即耗散掉,系统总要回到平均值附近。然而,在临界点(阈值)附近就不同了,这时涨落可能不能自生自灭,而是被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系统放大,最后使系统达到新的宏观有序态。这就是涨落导致有序的论断。在临界点附近微小的控制参数的变化导致系统状态明显的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叫做突变。在控制参数越过阈值时,原先的分支状态失去了稳定,同时产生新的稳定的耗散结构分支,可见阈值对系统性质的变化有根本性的意义,是有序无序转化的支点。人体内大量存在的酶促反应都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可能随时会出现少量血小板偶尔聚集,但在其触发凝血过程开始之前,即被抗凝系统及时地清除,抗凝与凝血系统就是这样处于一种动态的均衡态。在机体发生损伤性出血时(失稳而无序),凝血系统因局部损伤(这是不同于正常情况的一种变化)而产生的触发激活因子所激活(扳机作用),通过酶促反应,产生瀑布样级联放大效应,发挥止血作用(有序)。像止血这样的酶促反应就是典型的非线性过程,在体内是大量存在的。再比如体内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需求量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两者是动态平衡的关系。血糖升高,对胰岛素的需求加大,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糖代谢使血糖下降。但对代谢综合征的人来说,因其体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的现象,导致胰岛素效能降低,这里就涉及胰岛素分泌量相对不足还是绝对不足的问题和是给胰岛的分泌功能(胰岛的负荷)加压还是减压的问题。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糖尿病发生。如果能采取正确的综合性措施,如改变饮食结构-减少糖来源;增加运动量-帮助糖消耗;早期使用胰岛素-减轻胰岛β-细胞负荷,以及采取降低体重等综合性措施,就能缓解胰岛素的供需矛盾,使糖代谢趋向于正常,有效防止糖尿病发生。可见确定胰岛素量与效的供需平衡的临界点,掌握临界点附近非线性区内各种影响胰岛素供需平衡的因素,对于预防糖尿病发生是很有意义的。

9.1.5自组织:具有自组织性的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人体生命本身就是高度自组织化的结构,生命过程存在着大量的自组织现象,比如生物体内大量存在的反馈机制。

自组织与“已经预定的演化”是不同的,个体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直至发育成熟过程就属于后者,因为个体生、长、壮、老、已全部生命过程所需全部信息都已预存于DNA当中。

人的机体时刻都在有序无序的转化中。有序无序的转化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过程。

9.2 系统健康学的基本问题

9.2.1人体的结构与层次

人体系统是由众多的要素单元组成的。不同的要素单元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从结构上看人体结构是分层次的,而且是从生物大分子开始,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命功能单元、人躯体、人类种群,此之前为“有形”层次,直至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即最高的“无形”层次。从这一点来看,人的存在大体可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大部分,与老子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和“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论相吻合,而人则居于中,即“形而中”者谓之人。“道”与“器”通过有意识能思维的“人”这个中介体而联系起来。

作为人个体,其整体结构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可变性、相对性。

9.2.2人体各级各类子系统之间的协调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负责与各级各类子系统和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联系与协调

9.2.3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

人体基本生命功能单元是系统健康学理论体系中,个体生命系统的功能性基本单元,它的状态如何是界定生命健康与疾病、存在与死亡的分界点。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以结构和功能的持续和有序的变化为自身存在的先决条件,生命的质量状况取决于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的有序性,它们也正是生命存在的表现。这些基本生命功能单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这种动态过程固有的有序性,并不是因预先确立的结构才形成的,就是说,不是结构决定了功能而是功能需要维持了结构。作为功能单元的动态过程自身就具有有序性,它表现为自我调节的稳态。基本生命功能单元包括下列各个单元。

① 感觉与信息处理单元

人类的两种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第一感觉系统)和内部感觉系统(第二感觉系统)。外部感觉系统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视、听、嗅、味、温、痛、触、压、图形辨别等深浅感觉系统。内部感觉系统是免疫功能的一部分,是机体内部负责区分“自我”与“非我”的系统,负责识别并协同处理各类健康有害因子或自体变异细胞、衰老细胞,担负内部监视和清除的“自稳”任务。

两类感觉系统在接受到相应的信息后,经神经(电活动)和或体液(细胞因子)的途径,通知至高级皮质中枢,引发全身性和或局部性反应。

②能量与物质代谢单元

包括消化吸收排泄系统、呼吸系统、生物分子合成与分解代谢系统、酶系统、解毒系统等。主要负责人体的能量供应和部分生物分子的合成与分解。

③ 机械运动单元

该单元包括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负责完成身体的机械性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说明了运动与机体健康的关系。

④整合单元

负责个体整体水平结构与功能方面的整合。这个单元包括:结缔组织与间充质系统、体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⑤运输单元

包括脉管系统及其循环的动力系统心脏、骨骼肌等。负责体内物质的运输和某些信息载体的传递。

⑥内外环境安全单元

包括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机械运动系统、凝血与抗凝系统、网状内皮系统、粒细胞系统及细胞因子系统。负责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健康危害因子如有害微生物、变异与衰老细胞、各种损伤的识别和处理。

⑦生殖复制与遗传单元

包括DNA及其相关系统,与遗传与先天性疾病、分子疾病等有关。人的和生殖功能。对人类来说,遗传经生殖过程实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完成自我复制。

⑧ 生命内驱力单元

生命内驱力也可称为生命原动力,这个的概念目前已是一个很成熟的概念,但从人类生命孕育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开始,生命过程的生、长、壮、老、死,不同形态与阶段的发展变化,无疑是有某种驱动力在起作用。它在人体不同功能单元发生组织化的过程中,处于“领导者”地位,推测其是DNA的某些功能形式,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有时间方向性。

中医学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日人。”《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了肾中精气与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关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八八,则齿发去”,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外在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必然过程,其中提到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

人类的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顾护身体的“精气”,贮备生命原动力,达到健身延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