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第1篇

一、文献综述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她认为可持续发展不仅能满足当前人的需要,还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形成威胁。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可持续消费理论奠定了基础。吕福新(199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可持续消费是在超越狭隘短浅消费意识的基础上,以真实、有益、超功利为特征,以可持续为目的的“节制型”消费。杨家栋、秦兴方(1997)认为可持续消费包括四层含义:一是符合代际公正原则和代内公正原则,二强调可持续消费是个动态概念,三要求适度消费、合理消费、文明消费,四对政府政策层面提出要求。曾一昕(2007)从适度的原则角度,认为可持续消费应该注重的是适度的消费规模、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建构可持续消费模式,我国许多学者根据可持续消费的现状,提出改变传统消费模式,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唐平华、刘云(2000)从转变人们消费观念和政策的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构建了可持续消费模式,并提出了4个建议:提高公众的可持续消费意识;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的制度;加大对可持续产品开发的投入;完善可持续消费相关法律、建立可持续消费的管理体系;。郑文生(2004)分析了技术、社会与心理、法律、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对消费模式的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步伐。解振华(2007)指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能源消耗基础上的,但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缓解这种矛盾就必须发展科技、节约资源,大力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杨艳琳、陈银娥(2007)分析了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多种途径,认为其中制度性问题最关键,并提出要构建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约束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赵国平(2011)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构建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进行了探讨。徐瑞蓉(2007)在其博士论文第五章叙述了居民可持续生活消费,认为我国在这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唐丁丁(2011)认为居民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三大主体之一,是未来实现可持续消费的主力军,也是可持续消费市场的真正驱动力。赵国平(2011)从三个消费主体——政府、企业、居民的角度,探讨了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李祝平(2012)对湖南省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湖南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实证分析

本文拟采用2013年31个省区数据进行可持续消费综合评价,并构建如下表1指标体系:考虑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属于逆指标,如果不对其正向化处理,即取倒数,那么会影响最终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进而影响各省区2013年可持续消费情况的评价。KMO检验用于考察变量间的偏相关性,取值在0-1之间。KMO统计量越接近于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实际分析中,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因子分析效果一般会比较好;而当KMO统计量在0.5以下时,不适合应用因子分析法。由表2可知,上述指标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如表3:公因子方差表示各变量中所含原始信息能被提取的公因子所表示的程度,可见几乎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在80%以上,超过90%的占了大多数,因此这几个公因子对16个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强的。如图1:碎石图可以粗略的帮助我们观察选取了几个公因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准则,大概是提取了3-4个公因子,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确定公因子个数。如表4:从表4中可以明显看出,提取4个公因子是非常合适的。

初始特征值栏表示未旋转的成分矩阵,旋转平方和载入表示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虽然旋转前和旋转后的特征值有所改变,但累积的方差贡献率是不变的,达到93.716%,远远大于80%的临界值,进一步说明因子分析的效果很好。如表5:因为在未旋转的成分矩阵中,各公因子的因子载荷大小不一,区分不明显,不利于因子命名,所以这里不再输出该结果,直接报告旋转后的结果。本文采用的是最大方差旋转法,它使各因子保持正交的状态的同时,方差差异达到最大,从而方便对因子的解释。总之,我们可以将消费经济指标和消费环境指标中的16个变量用可持续因子F1、经济因子F2、环境因子F3、价格因子F4来描述,其贡献程度依次递减,使得影响我国可持续消费的因素更加清晰明了。政府制定促可持续消费的政策时,应更多从可持续角度出发,同时也不能忘记价格因素的作用。

三、主要结论及建议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科学消费观 绿色GDP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工业文明创造的巨量物质财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但其自身所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在工业文明形态下,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的核心生产动力就是尽最大的可能通过在经济体系内部合理配置资源以实现经济的不断扩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企业大规模生产商品,消费者不断扩大消费规模并迅速对消费品进行更新换代,这样,“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就成为维系工业社会得以持续而不至于面临崩溃的怪圈,这一怪圈被阿兰・施耐伯格称为“苦役踏车”。“苦役踏车”这一过程在初始的生产阶段向自然界索取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同时又在终端的消费品更新换代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产生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在自然界中不断积累,加之以生产过程中所耗费资源的持续增加,就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愈来愈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局面,严重危及到人类在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上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而这种现状之所以产生,就在于长期以来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作用的无知和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人类产生的废弃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若想在地球上长期生存与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保证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绝不超越自然生态系统所天然具有的界限,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可能永远维系下去的。正是在对这一真理有了真正掌握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终于被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多种表述,其中最为世人所熟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提交的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表述旨在强调人类在利用作为自身生存与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时的代际公平性。这种代际公平在自然生态系统上的表现,便是要求人类始终应保证自身的社会经济活动不突破自然生态系统的“界限”。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障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前提下的“发展”。

在对以往文明形态尤其是工业文明进行彻底反思的基础上,生态文明这一以遵循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文明形态理念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与工业文明形态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盲目冲动是大相径庭的。为了推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应以生产和消费两个重要环节作为基本着力点。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基础

(一)生态经济的内涵及其不同表现形式

一般说来,生态经济是指为了解决不断增长的经济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无止境性与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局限性之间的矛盾,强调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现行的经济生产与消费方式,尽力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且经济发达的产业类型,着力建设和谐先进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色宜人的环境。究其根本,生态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整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携手前进,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类型。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应与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这是人类社会任何发展阶段都应遵循的客观规律。工业革命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破坏自20世纪始逐渐表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愈来愈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始大量出现并日益严重起来,引起了人们对以上各类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探讨。学术界对人类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引发的生态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对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出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经济类型。这些经济类型尽管在研究内容、研究侧重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却都是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宗旨而被提出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就是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过程。

(二)绿色GDP及其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推动

发展生态经济,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摒弃那种把经济增长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的错误观念,就要求改变传统经济模式下盲目追求GDP的经济发展观,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绿色GDP针对GDP的先天不足进行了调整与完善,在GDP中扣除掉了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环境退化和污染治理的成本,并加上了生态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收益,更能从整体上反映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水平。

改变过去以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而代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过去传统经济模式无视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的错误的调整。此外,由于生态经济实际上是对经济效益与自然生态环境兼顾的产物,这必将因其对经济效益的兼顾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毕竟经济发展是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最重要手段,因此也不可能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完全放弃经济发展,这种情况就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对生态经济的主导与推进成为必须。

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但这更多是从生产角度着眼,而一旦脱离了从消费的视角对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与消费行为所做的相应调整,生态经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则事倍功半。因此,将科学消费观的推广普及与发展生态经济有机整合,无疑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选择。

科学消费观是消费领域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工业文明形态下的经济模式会异化消费加剧生态危机

工业文明形态下主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都是建立在探讨如何在经济系统内部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GDP(或利润、或效用水平等)的最大化,而不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是否具有相应的承载力。这样的经济模式必然导致资本在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持续扩大生产规模,而为了将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就利用资本控制下的宣传机器(大众传媒)鼓励人们过度消费甚至盲目消费,致使消费者在脱离其实际生存需要的情况下以消费主义作为其生活方式而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炫耀性消费。这种不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只专注于获取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为基础,反而以满足人类的虚荣心为导向的消费形式就是异化消费。当异化消费逐渐内化到人们心中,并成为相当多数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时,社会消费规模便日益扩大,这不仅会消耗掉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还会推动社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并最终达到经济规模不断增长的所谓“理想局面”,在客观上就必然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加剧。

(二)科学消费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消费观以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消费观。科学消费观以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基本着眼点,排斥那种以消费作为拉动经济不断增长、带动资本持续增值的观念,是生态文明形态下的消费观。

首先,科学消费观鼓励健康消费。健康消费指的是正当的消费、合理的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而进行的消费。鼓励健康消费,就是要反对那些为了满足人的虚荣心而进行的大大超越了人的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的奢侈性消费、攀比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

其次,科学消费观主张公平消费。公平消费是指那种在全社会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消费差距最小的消费。当前,不同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是巨大的消费差距。这种基于历史以及资本主义剥削等原因所形成的差距不仅导致世界经济失衡,而且由其导致的贫困现象还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严重危及到人类在地球上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公平消费值得我们大力提倡并持续为之努力。此外也应注意,公平消费的所谓公平,其本意不仅是注重代内公平,而且更是强调代际公平。而强调代际公平,无疑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之一。

再次,科学消费观倡导全面消费。全面消费是指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消费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消费需求。而异化消费只片面地强调物质领域的消费,对精神层面消费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伴随着异化消费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沦为物欲的奴隶,陷入了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追求物质财富而又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恶性循环中,同时却忽视甚至无视了良心、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对人而言更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局面将不可避免地 使人类陷入不可持续发展的危险境地。因此,科学消费观倡导全面消费,强调要更加重视那些能够陶冶情操,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精神消费,就非常有利于改变这种不利的社会现状。

最后,科学消费观提倡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消费就是指适度的消费、节约的消费,就是反对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坚持可持续消费,就会减少向自然界索取过多的资源,就会减少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废弃物。从本质上说,可持续消费无疑是科学消费观里最为直接地契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因为,上文所述的健康消费、公平消费和全面消费本身即含有可持续消费的深刻意涵。

(三)科学消费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是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而被提出的,而生态危机的出现,不仅与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更与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即异化消费息息相关。

生产与消费在同一经济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角色,生产过程向自然界索取原材料,而消费过程则向自然界返还废弃物。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一旦过于频繁,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力,生态危机将必然发生。因此,不仅要以生态经济形式减少向自然界获取过多的资源,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过量的生产废弃物,更要以科学消费观为指导,反对毫无节制的异化消费的物质生活。尽管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方式,但消费方式终究在事实上对生产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当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发生了科学消费观所倡导的改变以后,他们的消费行为会通过市场传递给生产者,进而导致生产者改变其产品的生产导向甚至是改变其生产模式。从这种意义上,“消费决定生产”这一论断就具有着非常高的合理性。因此,我们说科学消费观所倡导的以健康消费、公平消费、全面消费以及可持续消费等消费模式替代异化消费,实现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变就对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不可小视的巨大作用,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科学消费观本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总之,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着手,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方面在民众生活中积极普及科学消费观,这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动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第3篇

过去几年,联合利华已经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和商业模式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如果企业不做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降低了。”曾锡文举例,工厂在兴建之初甚至在投资阶段,就将可持续、绿色工厂理念列入整个设计规范,并非在建设之后才去补救种植绿色植物,减少污染。力士洗发水也在考虑怎样减少包装,怎样影响消费者并使其参与到可持续计划当中。

“这次推出‘微力’,就是让消费者参与到可持续行动。”曾锡文解释。整合天猫、新浪微博、腾讯微信以及App客户端等多种互联网媒介资源,联合利华打造了“小行动大不同”线上营销平台,这也是公司今年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举措。自2010年该计划以来,联合利华始终坚信企业必须参与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可持续增长是其唯一可接受的业务模型。

基于可持续行动计划与业务的紧密结合,联合利华关注从原材料采购到工厂生产,再到消费者使用整个价值链上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经过统计发现,其温室气体总排放足迹中,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运输、零售以及废弃物处理占据32%,剩下的68%均产生于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要减少我们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要将消费者引入我们的可持续行动中来,引导他们的行为发生改变。”联合利华数字营销与电子商务负责人、北亚区副总裁刘盛雪女士表示,“‘小行动大不同’在线营销平台正是以此为目的。”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经道路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确保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此形式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1、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高速增长态势,资源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资源的超常利用,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初衷就是要通过低碳发展,改善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实现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特点决定了低碳经济的建设首先要顾及的就是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实行低碳经济模式,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逐渐减少,以能源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也将不断改变。在低碳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的环境质量将不断得到改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优化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而且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则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排放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孕育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3、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转变消费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有助于绿色消费的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低碳消费模式要求人们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绿色产品和低能耗产品,主动改变过度消费的现象,建立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的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更多地利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推动生活设施节能和公共建筑节能,选择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实现消费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1、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我国9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此,首先,应注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清洁的替代能源,战略性地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其次,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注重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应将能源结构的调整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方法相结合,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努力提高现有能源体系的整体使用效率。

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传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燃料所提供的巨大能源,能源结构的高碳化是传统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第一,应加快培育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产业。第二,大力发展服务业。我国的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35%,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技术和管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3、引导消费者行为,推行低碳消费模式

科学的消费习惯可以减少碳排放。通过正确的消费引导,可实现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由碳化经济向碳水经济转变,由低文明消费向高文明消费转变。要做好消费引导,首先,应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加快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增强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的理念,自觉采取低碳消费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其次,应引导家庭和个人消费。引导家庭和个人努力改变可能破坏环境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倡导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培养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意识,拒绝一次性消费、便利消费以及高能耗消费,养成低碳化、低能耗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最后,应控制公共消费,引导政府部门低碳消费。引导政府部门低碳消费,不仅有利于廉洁政府的建设,而且可以树立低碳消费的榜样,加速低碳经济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

[2]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

可持续消费发展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发展;资源税;生态工业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93-02

不可再生资源也称可耗竭资源, 包括各种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非能源矿物质诸如铜、铁矿、重晶石等, 它们是经过数百年的地质演变而形成的, 储量固定不变, 在某一时点上的任何使用都会减少后续时点可使用的数量, 因此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1]。所谓不可再生资源产业指的是以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为主要劳动对象的经济活动部门,在产业分工体系上处于能源、原材料供给方的角色。西部丰富的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孕育了众多资源型产业,使得资源型产业在西部的经济结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张伟教授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08)》一文中认为,目前,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仍然处于初级化的发展阶段,产业发展大多为以增加投入要素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普遍存在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掠夺式发展之后,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开始面临资源耗竭及环境恶化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一、不可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不可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最终实现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当代人在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问题上,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基本条件,要求在代际内部实现效率,在代际之间探求公平。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是某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也不是将资源封存起来不去使用,而是超前考虑资源的枯竭时限,将耗损减少到最小程度的技术可行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资源之前,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不会枯竭[2]。

二、中国西部地区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较低资源利用效率。从工业生产的能源效率来看,中国八个主要耗能工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近一半,而这八个主要的工业部门占工业GDP能耗的7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矿产资源的总回采率大概是30%,比国外的先进水平低了20个百分点;而在建筑、节能领域,建筑能耗高的问题也都十分突出。节能居住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居住建筑的3.5%,但是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3]。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尽管在近年来有所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

2.技术落后使资源型企业失去竞争力。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企业大多创办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遍存在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的问题,企业生产成本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现有生产条件和设备难以形成有效规模。并且,由于资金瓶颈,新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困难。

3.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日趋枯竭。虽然丰裕的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资源丰富并不意味着地区的经济结构就是合理的。当资源耗竭时,因经济结构单一而致使区域经济不能持续发展,高成本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代价将无法得到补偿。西部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资源型产业为其支柱产业,其他主导产业相对缺乏。非资源型的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尚未真正形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根据资源开发程度和目前拥有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量,西部地区许多资源已经接近枯竭,资源的自给率不断下降,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

4.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开发成本、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不可再生资源的粗放型、掠夺式开发比较普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大气浮尘指数过高;二是“挖地球”式的采掘生产作业方式严重破坏地表植被;三是地下过度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危及当地居民与生态的安全。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了资源开发的高昂社会成本。

三、中国不可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树立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消费观念

与传统消费观念不同,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是以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为主要特征的全新消费方式。中国西部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可持续消费意识淡薄,需要加强可持续消费理念的宣传教育,促使消费者反省过去的消费行为,增强消费的危机意识,牢固树立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要加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机制的研究,以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规制手段,规范消费行为,倡导文明、合理和适度的消费方式,坚决扭转因不可持续而导致的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二)改革资源税,构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补偿机制

如何有效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是关系到中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当前资源税改革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在资源开采阶段减少浪费及减轻生态破坏,从而降低因生产外部性带来的社会成本。中国现行资源税存在较多不合理因素,如现行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调节广度不够,课税税额过低,计税方法不尽合理,税收调节效率低下等等。针对矿产资源生产外部性带来的高昂社会成本,急需对中国资源税进行改革。

1.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水资源、森林和草场资源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且极易因资源开采外部性而受严重破坏的基础自然资源纳入征税范围,真正体现资源税的保护功能,使矿产资源地区生态保持良好,资源可持续开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采取从价定率的征税方式,设计合理的资源税税率。从价定率的征税方式可以将资源税收入与企业获得的级差收入内在地联系起来,使资源开采企业获得的收入在价格上涨时增加,应缴的资源税也相应增加,当价格下跌时,资源开采企业获得的收入减少,应缴的资源税也相应减少,这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企业税负不均衡、不对等问题。为了避免为获取短期超额利润而出现的采富弃贫现象,应将因资源自然条件不同产生超额级差收入部分收归政府,从而避免资源开采企业的短视行为。另外,应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相联系,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资源的有效利用[4]。

总之,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环境实际状况,采取恰当方法,力求准确评估资源开采对环境的损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征税方式,构建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补偿机制,使资源开发带来的外部性内部化。

(三)发展生态工业,减少环境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生态工业促进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是降低因资源开发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成本的有效途径。生态工业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协调为目标的新型工业。根据生态工业的生态链系统,把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放入工业生态链相关环节。发展生态工业,需要构建工业生态化政策体系,把工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植入工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需要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综合规制各生态链环节协调发展,以有效减轻环境破坏,降低社会成本。西部地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离散度高,加上企业资金的制约,必须走联合重组、集约经营的发展道路[5],实现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促进生态工业化建设,促进可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政策机制,提升资源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资源型企业建立内部创新机制,促使西部地区资源型企业不断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由过去低科技含量的粗放型高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高科技含量的集约型低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对企业的各环节产品,包括副产品、废弃物等进行综合研究,依靠现代生产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实现清洁生产和对现有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另外,西部资源型企业要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 寻找替代资源,研发可替代的原材料而放弃以前的原材料,以降低对原有资源的过分依赖[6]。

参考文献:

[1]徐娟.不可再生资源合作开发的博弈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9):88-89.

[2]唐秋香.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08,(11):143.

[3]宋冬林,赵新宇.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的内部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1):28-32.

[4]孙冰,裘实.中国资源税现状及改革思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1):127-128.

[5]郜更顺.构建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补偿机制[EB/OL].,2010

-03-23.

[6]张伟.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7):116-117.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Industrialization

――Taking Western China as Example

CHANG Guo-shan

(Tour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stitute, Kaili Uniwersity, Kaili556000, China)

相关期刊更多

证券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大学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