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财务绩效;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1701
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涌现,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便是企业社会责任(CSR)与企业财务绩效(CFP)之间关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只是限于理论视角,并形成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有积极作用的统一认识。直到20世纪90年代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后,才打破企业社会责任无法量化而不能从实证角度进行有效验证的僵局。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向关系(Munilla & Miles,2005;Porter & Kramer,2006;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2009)、负向关系(温素彬,方苑,2008)还是无相关关系(McWilliams & Siegel,2000;陈玉清,2005;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2009),甚至是U型关系(Barnett & Salomon,2006)等,都或多或少得到实证研究方面的支持。然而现有文献并不能将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的研究结果统一到同一理论框架内,本文将尝试这一工作。
现有对CSR与CFP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多数都是将CSR实践看成是同质的,这可能是导致CSR与CFP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CSR进行分类(如图1),将不同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进行异质化,在此基础上将CSR与CFP之间的相互关系统一到同一个研究框架内,以期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CSR与CFP之间的逻辑关系。
图1利益相关者角度的企业社会责任分类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并非是等同的。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之后,其责任的承担能否被利益相关者所知晓,需要企业通过有效的信息披露方式(沟通机制)才能传达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将理解的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自身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期望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程度做出判断。本文采用二维分析法,以利益相关者的感知度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作为维度,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类,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四个类型。
(1)责任缺口: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期望较高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或者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但是由于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者滞后等因素而导致利益相关者无法感知或者不能及时感知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水平,此时,利益相关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不能到达自己的预期,形成责任缺口;
(2)责任均衡: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期望较高情况下,如果企业承担了较高的社会责任水平并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将这一信息传达给利益相关者,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较好地感知到其社会责任承担水平,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刚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水平,从而形成责任均衡状态;
(3)责任综合: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期望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或者滞后而使得利益相关者不太了解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这时利益相关者所理解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水平刚好达成一种责任中和状态;
(4)责任溢余: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期望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水平,这时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水平高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水平,形成责任溢余。
不同的责任形态下,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差异很大,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绩效造成完全不同的效果。在责任缺口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采取反对企业的态度,表现为减少对企业的资本投资,部分利益相关者甚至是完全退出企业,如货币资本者的撤资等,这将导致企业财务绩效的降低;在责任均衡的情况下,利益相关者采取保留原有资本投资的态度,或者增加或者将来增加资本投资的措施,这是与责任中和的不同之处,因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能够使利益相关者满意,从而产生激励利益相关者增加资本投资的效应,这种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在短期内表现为不相关,而在长期内将呈现正相关关系;在责任中和情况下,利益相关者采取中立态度,既不减少也不增加对企业的资本投资,从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表现出无相关关系;在责任溢余情况下,利益相关者表现出支持企业的态度,做出增加对企业的资本投资的行为选择,从而企业
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解释逻辑,但这一解释逻辑还需要接受实证检验,其中需要突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衡量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水平的期望水平,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Barnett M.L.,Salomon R.M..Beyond dichotomy:the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6,27(11):11011122.
[2]McWilliams A,Siegel 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correlation or misspecific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5):603609.
[3]Munilla L.,and Miles,M..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tinuum as a Component of Stakeholder Theory[J].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2005,(21).
[4]Porter M.,and M.Kramer. Strategy and Society: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12).
[5]陈玉清.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11).
[6]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组织竞争优势:一个战略互动视角――基于中国转型期经验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8798.
【论文摘 要】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方面是有法律规定,一方面是由道德约束。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责任是义务,而道德约束则是企业的社会良知。企业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在人力资本、环境以及利益等方面,企业所做出的投入。完善经济法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大执法力度促进企业责任意识,实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完善,加之我国拉动内需进行的政策及财力投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随之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这方面,由于体制的关系,中国起步较晚,是因为世界趋势影响才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但是仍然显现出发展的不完善和滞后性。本文从经济法视角下,对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我过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破来品,主要界定了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后,还应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一方面是有法律规定,一方面是由道德约束。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责任是义务,而道德约束则是企业的社会良知。企业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义务,在人力资本、环境以及利益等方面,企业所做出的投入。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美国的民间组织提出,并且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具体内容有薪酬、童工使用、非自愿劳动、生产安全和卫生、职工的劳动时间、对违规者的处罚措施、职工结社和集体谈判、管理体系以及对职工的歧视等几项内容。
二、现阶段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分析
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模式尚不十分完善,转型时期,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国家在不断地完善经济法,企业是一个社会的微观经济细胞,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型期,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经济利益至上
企业有资本投入,目标是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利益的追逐无可厚非。但是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中,由于缺乏社会责任感,追求利益的行为表现为短视化,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管理者追求既得利益,损害相关利益,比如股东、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国家等和企业发展相关的利益者。不断曝光的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行为,都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三聚氰胺、苏丹红、恶意拖欠民工工资、虚假广告等等不胜枚举。责任感的缺失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损害,也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有人说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的。这种说法不失为偏颇,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破坏环境的行为。对人类居住环境、水资源环境、空气环境的破坏,在企业的发展中不乏实例。管理粗放,无限制排污,自然资源消耗巨大,噪声及废弃物的排放过度。既影响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也制约了企业的壮大。
(三)公民意识薄弱
企业作为一个实体,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企业的生产活动既是经济活动也是社会活动。旅行公民的职责和义务是必须的。但是一些企业却没有从企业的公民意识出发,缺乏社会责任价值观,表现为急功近利,缺乏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经济法视域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措施
(一)完善经济法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我国颁布的《公司法》,明确规定了企业应该有效承担社会责任,这在法制建设中应该是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我们也看到法律内容过于抽象原则化,不利于法律的实施,国家应该制定和颁布《企业社会责任法》以规范企业的行为,增加法律内容的可操作性。配套相关法律,对劳动监察、劳动保护、员工工资、争议仲裁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和细化,形成完善、实效、可操作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规范企业发展中,社会责任承担的行为。
(二)加大执法力度促进企业责任意识
积极制定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的评价体系。企业的发展应该具有宏大的目标,尤其是管理者,要具有博大的胸怀,突破企业自身的视野限制,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制定明确的目标。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全体性的自觉行为,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强化企业的法律意识,提高执行法律贯彻法规的自觉性。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和法规。政府部门要严格执法监察,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采取评估的措施,奖惩分明,用道德和法律规范和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逐渐形成自觉意识。
(三)实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经济法的约束下,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创建和运营是一个长远的经济活动,所以企业应该具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我们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企业的发展是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和自认和谐。
综上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从治理原则和道德标准、对于员工要承担的责任、对自然环境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发展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几方面进行管理和完善,使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有机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这个支柱,在微观经济中,企业好比一个细胞,对社会、对环境的发展和保护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责任 社会资本 财务绩效
发生在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使我国整个奶制品行业中的企业均不同程度地遭到重创,而由此引发的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关注则逐渐升温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在理论界尚存争议,在实践中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也千差万别。以新古典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1962)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守法和符合伦理规范的前提下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而以管理学奠基人彼得F德鲁克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则认为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部分,它的存在绝不是仅以自身存在为目的,企业在承担自己的经济责任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自己给社会造成的影响负责。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任务、责任、实践》(1973)中指出:“我们的各个机构没有一个是为着它自身而存在的,也不是以自身为目的。每一个机构都是社会的一个器官,而且是为社会而存在的。工商企业也不例外。自由企业不能由其本身来评定其好坏,只能由它对社会的影响来评定其好坏”。笔者认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把企业简单得看成了单纯的经济组织,忽略了企业的社会存在状态。现代社会面临的环境恶化、产品安全、劳资关系对立等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企业作出自身的贡献,社会公众比以往也更加期待企业展现良好的社会公民行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企业社会责任属于企业伦理范畴。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是指企业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所应承担的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其中道德义务包括遵守社会伦理规范以及较高层次的主动作出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股东、经理人员、雇员、社区、供应商、销售商和国家及环境等方面。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正如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2004)指出的它是指“一种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不难看出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隐含企业有可能为获取利润而进行违反道德或违法经营的假设,因此它把企业社会责任分成两个层次即法律责任与道义责任,其中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基本层次,而道义责任指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构成部分而应主动做出的有益于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良好行为,它属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高级层次。与此相对应,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则隐含企业都是依法经营的假设,企业社会责任在经济学中只是一个外部性问题,即在遵守社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就纯粹是基于其自身的管理道德认识而做出的额外附加行为。
不论是广义的概念还是狭义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都明显地表现出企业回应社会期望。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总体运行中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本文认为目前在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基础上研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更符合我国企业实际。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企业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企业的支出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许多企业不愿意或逃避企业社会责任最直接的原因。企业契约理论指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是一种契约关系,企业享有获取相应资源权并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即企业必须尽到对员工、环境、顾客、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义务。虽然“这些期望可能没有向对方言明,是非正式的,需要对方去体会的(Archie B.Carroll,2004)”但它却是构成契约的有效组成部分。
从表面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直接表现为企业成本或费用增加,企业财务绩效将会降低,这也是许多企业不愿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原因。然而Preston和bannon(1993)、Waddock和Graves(1997)等人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为什么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了财务支出的情况下反而提高了企业财务绩效呢?笔者认为如果把企业财务绩效看作因变量,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看作自变量的话,那么在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一定还存在着一个潜变量,这个潜变量就是企业社会资本,即企业社会资本导致了企业财务绩效的升高。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积累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直接推动了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三者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能
社会资本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引入到社会学研究领域,随后柯尔曼、罗伯特D普特南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了诠释。学者们认为社会资本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组织间、人际间或人际组织间的互动与交往而产生的信任与协作,社会资本与物力资本、人力资本一样具有明显的生产性,同样可以给拥有者带来价值的增加。
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交往与互动而产生的信任与协作是形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Robert B. Putanum,1993)。同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一样,企业社会资本也植根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企业社会资本有量和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指的是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数量,一般来讲企业在社会网络中与网络节点联系越多,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量就越大。社会资本的质的属性指的是社会资本的质量,企业作为一个网络节点与其他网络结点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的质量就越好。
与其他资本形式一样,企业社会资本也具有风险性与生产性,风险性是指社会资本的获得是有代价的,它需要企业投入精力和财力去构建或拓展社会网络,但社会资本也并不必然性地导致企业效益的提高或核心能力的提升;它的生产性则指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形式同样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简单地理解就是企业妥善处理好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恰恰是企业社会资本内涵的本质。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力支出就可以理解为其对社会关系网络的投资,这种投资的直接结果将是企业社会资本的不断增加。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及财务绩效的关系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外部信任关系的存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使企业容易获取稀缺资源,同时信任还可以使交易双方实现信息共享、协作或联合,从而有利于企业实现创新;企业内部信任关系的存在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促进部门间沟通与合作、提高劳动效率、减少经营风险等。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表现形式为企业公平诚信地对待股东、经理人员和员工。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使股东获利,为经理、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保证他们获得应有的报酬,使他们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对内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将获得股东、经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股东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表现为对企业发展的持续关注以及更多的投资;经理对企业的信任可以降低成本,员工对企业的信任与忠诚表现为敬业精神和不断创新以及优良的绩效表现。有了这种社会资本,企业就可以不断推陈出新,就可以不断在组织层次上有良好的绩效表现,就可以最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外部社会资本
在企业外部,企业要不断同政府、顾客、供应商和经销商、其他企业以及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打交道。企业对政府履行社会责任表现为要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企业因此而赢得政府的信任。政府信任的表现形式为政府对企业发展在政策及物质资源方面的大力支持。企业对顾客的社会责任是为顾客提供品质优良、功能完备、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加顾客价值,从而赢得顾客的信任与忠诚。
顾客忠诚的表现形式为购买并宣传公司产品,确保企业的市场份额并主动为企业产品、服务等提供有益的建议。企业对供应商和销售商的社会责任表现为真诚的合作,利益的相互关照,从而使企业享有资源和渠道优势,最大程度地避免经营风险。企业间相互的社会责任表现为彼此尊重,公平竞争,为有可能的企业间合作与协调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创造条件。
企业对社区的社会责任表现为对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热心参与,特别是企业不能因为社区具有公共品属性而不闻不问或存心为害。企业对社区的责任一般包括支持教育或捐助等慈善行为和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企业投资于社区建设和发展,获得社区的信任,企业将在人员招聘、企业声誉、市场扩大、企业生存环境等方面具有正收益。
李路路(1995)在对私营企业家背景的研究中发现,私营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对其企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边燕杰和丘海雄(2000)通过对广州市188家企业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证明企业的社会网络对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提升作用。这些研究结果间接证明了笔者提出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支出首先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而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则直接导致企业财务绩效提高的观点。企业财务绩效的好转又可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得出如下推论:企业良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会使企业处在一种良性发展循环之中。
所以不论是从外部还是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在积极地回应社会期望,就是在不断取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就是在积累企业社会资本,而企业社会资本不断积累的最终结果将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一种道义责任,又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这种战略的关注点就在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使企业获得丰富的社会资本。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战略投资,虽然这种投资的直接收益不是企业财务绩效而是企业社会资本,但企业社会资本最终会转化为财务绩效。因此,明智的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决不能回避企业社会责任,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三鹿集团的破产充分说明企业如果不顾社会公众利益,采取心存侥幸的态度回避社会责任,那么企业必将失去社会公众的信任,使企业的社会资本蒙受巨大损失甚至荡然无存,企业也将因此而陷入经营困难或者破产的境地。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孙耀君译.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与CEO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文献综述,结果显示,CEO 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有显著影响:CEO 任期与社会责任表现呈倒U 型关系;CEO 教育程度和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同时也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CEO薪酬对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更大;与CEO不持股的企业相比,CEO持股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更好。本文有助于理解CEO特征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CEO任期;CEO教育程度;CEO薪酬;CEO持股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公司除了承担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责任外,还需要对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般包括保护环境、做慈善活动、捐助公益事业、提高员工福利等方面。大部分大公司非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并且采取措施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进行投资,然而CSR 的目标对象经常是冲突的或是不清楚的,因为公司需要对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作出回应并且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企业在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和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带有很大的任意性(Matten andMoon, 2008)。Campbell(2007)认为公司管理者的教育背景会影响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而关键决策者的主要特征和个人品质对公司社会责任产生主要的影响。CEO作为公司的关键决策者,负责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方面的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所以,CEO的特征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的情况。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的文献比较多,但是研究CEO 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文献比较少,本文试图在研究CEO 的学历、任期、薪酬和持股等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以有助于理解CEO 特征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
二、企业社会责任
李正(2006)发现从当期来看,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呈负相关;但是从一个较长的期间来看,由社会资本理论和关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得,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企业价值的降低。叶敏华2008 年的一个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提高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对监管企业再融资有积极影响。陈煦江(2009)则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研究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蔡剑和沈艳(2009)的研究发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越强,那么它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机会就越大。刘计含和王建琼(2012)认为良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有效减小公司资本约束降低企业发展阻力,同时也会提高企业形象以及社会认知度。
三、CEO特征
管理者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程度取决于管理者的价值准则和道德准则。Hambrick 和Mason(1984)提出了“高层梯队理论”,即高层管理团队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和价值观等心理结构决定了战略决策过程和对应的绩效结果。但是,高层管理团队的心理结构在实际研究中难以准确度量,而高层管理团队的其他如年龄、任期、职业、教育等可以客观度量的人口背景特征与管理者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这个较为特殊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环境中,CEO是企业的关键决策者,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发挥着重大影响,同时,中国权力距离较大,在决策时有自行决定的自由,所以CEO 在战略决策中的作用更为重要。CEO的价值观和认知结构影响了战略选择,即CEO 的人口背景特征导致不同的战略选择(Cannella,2008)。Wiersema 和Bantel(1992)认为年龄、任期和教育背景都是影响战略选择的主要变量,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
四、CEO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
CSR是一个战略层面的主观选择,企业是否要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企业怎样履行社会责任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来决策的,尤其是最高层次的决策者CEO 对企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ick Borghesi(2012)发现CEO可能不仅仅是出于道德原因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原因而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能是出于自身利益(比如自身声誉和政治关联)而积极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本文主要从CEO的个人特征、薪酬和持股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其对社会责任产生影响。
(一)CEO任期和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活动已经被视为一项投资,而这项投资在长期内是可以增加企业价值的,并且这项投资可以增加CEO 的声誉,吸引媒体关注。当CEO 的任期很短时,CEO 更多关注的是短期利益,Jensen and Meckling(1979)表明,当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投资决策的时间比其潜在资产的生产能力的寿命期要短时,管理者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时,就会去掉现金流的头和尾,用较高的贴现率来进行资本的预算,从而导致投资的减少。李培功和肖珉(2012)认为,CEO 的既有任期越长,企业的投资水平越高。同时,任期越长,CEO对董事会的控制权越长(Bebchuk and Fried,2004)。所以,当任期到达一定时,社会责任绩效并不能为他的声誉和权力带来更进一步的提高,CEO不再需要这项投资来增加自身的声誉和权力。所以CEO作出有利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的动力会降低,可能会更多地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责任绩效会降低。
(二)CEO教育程度和企业社会责任
有研究表明,管理者的教育水平也会对他们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产生影响,这些能力包括创造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等等。Herrmann 和Medata(2005)认为CEO 的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CEO的认知倾向和知识基础。CEO的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度也越高,邓丽明和郭晓红(2012)表明,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比较高的企业,比对社会责任认知比较低的企业在法律责任、慈善责任和经济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都要高并且存在着及其显著的差异,它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也会越好。
(三)CEO薪酬和企业社会责任
薪酬作为一种激励工具会影响CEO 的决策行为。
当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贡献越多, 就越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 那么他们对企业各方面的投入也就越多, 企业的长期价值也就越大。同样的道理,当CEO薪酬越高,他们就越愿意考虑到企业长远的发展,比如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声誉等等, 从而就更容易做出利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的决策。Johnson等(1999)认为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控制和有效的激励,能够使得企业更有效率地应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从而使得公司的社会绩效更好。LoisSchafer Mahoney and LindaThorn(2005)在对加拿大公司的实证研究后表明,高层管理者的报酬对激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起着一定的作用,CEO长期薪酬更可能消除产品和环境弱点。朱秀明(2012)以沪深两市上市银行2006至2009年数据为样本,发现CEO 薪酬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正向的激励作用。并且,根据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当CEO 的薪酬水平越高时,他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就会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追求非物质层面的东西,而企业更主动得去履行更多社会责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将企业的非经济责任放在首位,而且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国企CEO 很多是由政府直接任命,所以CEO 在做企业社会责任决策时,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政治生涯,而不是自身的薪酬,所以与非国有企业相比,CEO 的薪酬激励对其在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会降低。
(四)CEO持股和企业社会责任
CEO 持股是使CEO 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的方法,所以当CEO 持股时,能够降低公司的问题,会更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企业社会责任在长期内能够提高企业的价值,Zahra 等(1993)研究也发现公司内部的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越好,Johnson 等(1999)发现高层管理者持股的比例越高,其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也就越好,而与员工和社区等不太相关。这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者在持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后,就会更多的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与长远利益,在配置企业的资源时更具战略性,更加兼顾各个利益方的利益,努力地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收益,使公司更有条件去很好地承担其社会责任,CEO作为高层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会做出有利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决策。
五、结论及相关启示
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研究了CEO 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CEO的个人特征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存在显著的影响,首先,CEO的任期跟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呈倒U型关系,即CEO 任期越长,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会越好,但当CEO 任期到达足够长时,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会越差;其次,CEO 的教育程度越高,其认知能力也越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第二、CEO的薪酬对企业社会业绩有显著的影响,CEO薪酬越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但是由于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第三、与不持股的CEO相比,持股CEO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更相关一致,所以CEO持股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
参考文献:
[1]Cannella Jr. A, Park J, Lee H. 2008. Top managementteam functional background divers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examiningthe roles of team member colo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1 : 768– 784.
[2]Jensen, M. C. and W. H. Meckling: 1976, ‘Theory of the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 (4),305–360.
关键词:创业企业;社会责任;责任缺失;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6.030
1 创业企业社会责任简介
对于创业企业,Crook早在2005年提出企业社会责任(CSR)运动正在在经历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会广泛涉及到创业企业的参与,人们期待更加积极主动、具有战略眼光的创业者形象。国内学者梁军(2008)从“社会公民”的角度来解读创业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不应以企业规模作为衡量标准,中小创业型企业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中小创业型企业来说,主要考虑以下几种社会责任:对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前景;对政府来说主要是支持政府决策及遵守法律规定;对供应者提供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债权人遵守合同条款;对消费者及商来说主要是保证商品的价值;对社区来说主要是对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贡献。对贸易和行业协会来说主要是对其活动的支持;对特殊利益团体来说主要是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在残疾人、儿童和妇女等方面的公益支持。
2 中国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从上市公司近几年信息披露情况来看中国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司数量稳步上升,信息披露质量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说都有所提升。2014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持续稳步增加,共计报告686份,同比增长4.2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中702家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共711份,较2014年同期的686份增长了3.64%。主板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方面表现良好,主板上市公司中上交所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有104家,自愿率为25%;深交所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有189家,占比66.3%。总的来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稳步提升但仍具有较大主动披露的提升空间。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证券时报社共同构建的“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模型”①评分,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305家综合得分达到B级(60分以上),占总报告数的43%。其中有27家达到A级(80分以上),较去年得分有明显提高,整体综合水平显著提升(见图1)。
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近几年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模型,达到B级(60分)以上的公司中小板有56家,占44.8%;创业板有11家,占34.38%。较之去年中小板和创业板达到B级水平的公司数量增长较快,特别是2015年首次有创业板上市公司达到A级水平,发展态势良好(见图2)。从占比数据来看,中小板、创业板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表面上已追赶主板公司,但深入分析笔者发现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3 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存在问题
3.1 信息披露不足
创业板自从2009年10月推出到2015年年报披露期,共披露122份社会责任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主板公司的报告类似,创业板的122份社会责任报告也缺少规范格式,披露指标不一导致无法进行横向对比,且披露的时间不够及时,社会公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无法通过报告及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评价及监督。从内容上看主动披露信息的公司的报告流于形式,文字性叙述居多,缺少具体数据,更像是企业的宣传报告。除了在创业板上市融资主动披露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公司,更多中小型创业企业的信息披露还是空白。
3.2 履行责任水平低
(1)数据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报告(2)创业板 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二板证券市场,其地位次于主板市场。在中国特指深圳证交所创业板。创业板顾名思义就是股票市场,为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由于创业型企业一般在上市门槛、监管体系、信息披露、投资风险等方面与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创业板主要是针对这些暂时无法在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渠道,促进其发展,也为资本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中国创业板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一级指标包括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在市场上,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股东责任、债券人责任、供应商和客户责任;社会责任包括两个二级指标,员工责任,社区和公益事业责任;环境责任,包括环境管理,节能和污染减排和三个二级指标。因资源限制在市场责任方面创业企业表现较弱,但是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处于上等水平,创业板上市企业普遍重视员工责任,于社区和公益事业方面表现较好,但多数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都是公益慈善事业,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点。环境责任履行水平在三类社会责任绩效中处于中等,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行业间差异较大,环境责任整体履行水平不高。除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其他中小型创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也较低,多数企业关注点在公益事业上,履行社会责任形式单一。
3.3 行业差距明显
从主动披露信息的情况来看,主要是生物制药及制造行业信息披露积极性较高且信息披露最为充分,采掘业、交通运输、农业和纺织业等传统行业水平水平较低。从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也存在明显的行业差距,主要是金融型企业表现较为突出。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在责任履行、信息披露的表现有很大差异,不同层级社会责任发展水平在不同责任领域内也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根据2015年披露信息的28家创业企业履行情况,环境责任发展水平在各个企业间差异最为明显。
3.4 缺乏标准和第三方监管
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企业责任报告也缺乏统一的范式,披露指标不统一,可衡量性差;报告缺乏第三方鉴证,可信度低,行业内也缺乏权威的评分标准体系。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正处在初期阶段,从政策法规指引性文件到官方机构的监管都比较薄弱,这也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
4 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问题原因探析
4.1 国内大环境的缺失
因为经济发展阶段、政策法规、企业家意识等因素我国企业普遍履行社会责任水平不高。主动披露信息积极性不高,缺乏第三方鉴证,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化,缺乏精准可靠的数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与国内的大环境有关,这其中政策法规不健全影响较大。2006年8月,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了我国首份社会责任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指引要求所有主板上市公司都要披露在上一年度社会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信息。2008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将纳入上海证券治理,上证金融的公司在年底时还宣布履行其社会责任状况。国务院国资委也于2007年10月《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三份文件明确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并要求公司出具社会责任报告。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规模较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部门发行创业板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要求或文件的具体要求。大部分企业决策者没有意识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意义,部分企业因为成本、缺乏规范性文件指导等问题而放弃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4.2 企业创业初期缺乏实力和资源
我国创业板市企业的企业价值与其对职工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对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和其企业资产规模存在着线性的关系。蔡梦(2012)陈昕等人(2014)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创业阶段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显著低于成熟阶段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各阶段资源、员工素质等要素存在差异,发展目标也存在差异,因此各阶段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不同维度上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也不一。尤其是家族企业,其社会责任与其生命周期有着密切关联,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家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会有系统性差异,并呈现多次轮回与动态演化的特征。初创期企业更多承载的是家族责任;成长期的家族企业以履行市场责任(保证商品质量)及社会责任(主要是员工利益)为主;成熟期的家族企业会承担更多的慈善捐助等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
4.3 创业者对社会责任认识不足
企业创始人的价值取向影响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从而影响创业企业整体的社会责任表现。我国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较为薄弱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企业家尤其是创业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全面客观的认识。部分创业者受利益驱使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创业绩效与社会责任履行之间的关系及重要性,忽略了其应履行的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
5 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对策探讨
5.1 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
环境建设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要素,纳入创业环境建设,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环境来引导创业者的认知转变,有助于整体创业环境,提升创业绩效,这是创业研究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相融合的一个新视角。在创业环境环节忽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将极大地影响中小企业的创业绩效和企业发展。
所以对政府来说,打造一个健康规范的创业环境是当务之急。由于创业企业资源有限且在环境社会责任方面表现较差,应对创业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进行适当补贴、援助。比如帮助建立废弃物排放清洁系统,引入高新技术在生产方面实现真正绿色可循环等。其次
政府要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促进法律法规建设。在进政府应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促进法律法规建设。在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过程中,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划,以促进上市公司履行创业板的社会责任。除了加强法律法规的健全,同时政府还要加强第三方监督,如设立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管。以制度压力形成健康的创业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逐渐规范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5.2 引导创业者意识转变
由于创业企业家无法直接看到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长期利益产生短视行为,失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但是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责任履行与创业企业的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业企业能通过社会责任改善其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创业网络),从而导致创业绩效的提高。所以引导创业者创业团队对企业社会责任树立全面客观的认识至关重要,从两点入手:第一,引导创业者树立全面客观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培养其长远目光;第二,改善创业团队管理提升团队成员素质。创业公司要从组织和文化上着手,在企业内部设立监督企业经营行为部门,培育良好的企业内部责任文化,从内至外打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文化氛围。
5.3 发挥创业教育的作用
创业教育对创业实践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着创业者的技能知识、结构知识、制度知识等。在创业教育中技术灌输社会责任思想,对我国创业实践的发展方向、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在创业教育中着重树立知识受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客观认识,强调社会责任对创业绩效的重要性,灌输社会创业、公益创业思想有益于创业者形成对企业社会责任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引导其创业道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军.增强宁波中小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研究[J].调查研究,2008,(10):40.
[2]蔡梦.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3]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Z].2006,(9).
[4]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Z].2008,(5).
[5]陈昕,林晓璇.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差异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07):49-55.
[6]田茂利.知识型创业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