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免疫学机制

免疫学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免疫学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免疫学机制

免疫学机制范文第1篇

1发病因素

1.1主要病因-HPV

自20世纪50年代,人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被推测能诱发宫颈癌之后,大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了高危型HPV感染是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必要病因。HPV是一种双链闭环的小型DNA病毒,基因片段分为3个区:上游非编码区,早期编码区,晚期编码区。早期编码区包括E1~E7,编码产物主要调节病毒DNA复制(E1,E2)、病毒RNA转录(E2)、细胞骨架重组(E4)和细胞转化(E5,E6,E7);E6、E7作为CIN和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E6可诱发P53降解,E7可抑制Rb的抑癌功能,所以是目前研究HPV致癌机制及针对HPV相关癌症的防治疫苗研制中的重要靶基因。晚期编码区包括L1和L2,编码产物是病毒衣壳的结构元件,其中L1为主要衣壳蛋白,L2为次要衣壳蛋白。如果HPV感染人体后,机体能够针对HPV衣壳蛋白L1和L2产生中和抗体,就能够预防HPV的感染。目前已经得到鉴定的HPVDNA有百余种,其中低危型(HPV6、11、30等)可引起尖锐湿疣、扁平湿疣等良性病变,高危型(HPV16、18、31、58等)主要导致CIN和宫颈癌。流行病学显示,约99%CIN和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其中2/3患者与HPV16、18的持续感染相关,HPV16型多发展为宫颈鳞癌,而HPV18型与宫颈腺癌密切相关。E6蛋白可能在其恶性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通过抑制P53与DNA结合,导致P53蛋白降解失活;水解Bax、Bcl-2,从而抑制凋亡;激活端粒酶,使正常细胞永生化;使感染的HPV细胞逃逸机体免疫[2]。因此,HPV16和HPV18E6蛋白可作为HPV持续感染及CIN发生与发展的重要预警指标,提示我们在开展HPVDNA临床检测时,必要者作HPV16和HPV18E6蛋白检测,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最新参考价值。E2蛋白作为主要的调节蛋白,对E6蛋白和E7蛋白起抑制作用。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HPV基因整合进宿主染色体DNA并导致病毒E2基因的破坏,从而导致E6和E7基因的上调。国外一项研究筛选了103名健康人群,检测其体内不同部位HPV混合感染的情况,发现HPV总患病率为68.9%,感染率(皮肤61.3%,阴道41.5%,口咽30%,肠道17.3%),48.1%HPV感染者存在多种HPV亚型混合感染的现象[3]。免疫因素可能是HPV混合感染长期发生的风险因素,而短期风险主要是多个或活跃的性活动[4]。由于非致癌病毒可以通过干扰病毒或免疫交叉反应来刺激/抑制共存的致癌病毒,从而促进癌变,所以混合感染也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一个高危因素。但是,目前常用的检测工具只能检出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少数HPV亚型。

1.2其他病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靶向攻击CD4+T细胞,导致严重的免疫功能受损。HIV阳性宫颈癌占HIV感染相关性肿瘤中的14.4%,仅次于淋巴瘤而居HIV相关性肿瘤的第二位,居女性HIV相关性肿瘤的第一位[5,6]。提示我们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应采取免疫辅助治疗,更好地改善其预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位于6号染色体上(6p21.31)的表达产物,具有高度多态性,主要负责细胞间相互识别、诱导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有研究表明,HLA的基因多态性是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免疫调节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7]。流行病学研究发现,HPV相关肿瘤的发展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其可能通过损伤宫颈黏膜屏障、降低病毒清除率、减少下生殖道抗原呈递细胞、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抗凋亡等机制,导致HPV持续感染甚至宫颈癌变[8]。此外,统计学研究发现,久坐的女性患CIN的风险增加,坚持体育锻炼的女性患CIN的风险降低[9]。原因可能在于体育锻炼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更好地抵御HPV的感染。因此应当提倡女性合理安排坐姿时间并保持终生规律的体育锻炼。

2免疫学发病机制

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肿瘤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引起效应细胞的激活和释放一系列效应分子,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在抗肿瘤的细胞免疫应答中,T细胞尤其是CD8+T(CTLs)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发挥着主要作用。T细胞通过TCR识别MHC提呈的抗原肽,启动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一方面通过CTL介导特异性细胞裂解作用,另一方面通过Th1细胞介导迟发性超敏反应。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无法有效识别、清除“异己”成分或突变细胞时,就可能发生肿瘤。为探讨HPV感染对宫颈癌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一项研究选取医院2004年8月~2010年8月收治并确诊HPV感染的283例女性患者,分为宫颈癌组109例及CIN组174例,对比其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发现宫颈癌组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TNF-α、INF-γ、IL-6及IL-10水平等较CIN组显著降低,提示持续HPV感染可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使局部免疫功能耗竭,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10]。在某些情况下,肿瘤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如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下降、产生血清封闭因子、CD4/CD8倒置、Th1/Th2漂移、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等[11]。此外,有研究表明HPV16E5蛋白通过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及环氧化酶2(COX-2)途径的活性,增加宿主细胞的免疫逃避,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减少凋亡,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等机制影响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12]。免疫缺陷是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的重要特点,抗原耐受、宿主防御不可逆损害、HPV抗原特异性效应细胞无法到达感染中心,导致宫颈上皮HPV大量表达E6和E7蛋白。Stanley等[13]在研究中避开感染中心,采取肌肉注射高效预防性HPVL1VLP的方式,从而启动强大的免疫反应,产生高浓度的L1特定血清中和抗体,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防止病毒经上皮逃避。

3免疫治疗与预防

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了宫颈癌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肿瘤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和对效应细胞杀伤的敏感性,激发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借助生物制剂的作用,回输免疫细胞和效应分子到体内,协同机体免疫系统,不仅能杀灭体内残存的微小癌细胞,还能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因此,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宫颈癌,都可以通过免疫治疗获得理想治疗效果。肿瘤疫苗是免疫治疗的重要代表,目前用于宫颈HPV感染的疫苗主要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

3.1预防性疫苗

HPV感染是一种全身性疾病,HPV相关妇科恶性肿瘤的控制,关键在于预防。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最可靠的手段。预防性疫苗主要通过重组DNA技术表达L1或L1和L2蛋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s),激发体液免疫应答,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性抗体,特别是黏膜分泌型IgA,从而预防HPV感染。由于VLPs只含病毒抗原,不含病毒DNA,不会导致病毒感染,使用较安全。由美国FDA认证上市并已被世界多个国家接受的第一代预防性疫苗:Cervarix疫苗(美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二价),为包含HPV16、18的VLPs;Gardasil疫苗(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制,四价),为包含HPV16、18、11、6的VLPs。3.1.1适应症及副作用Cervarix疫苗主要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预防,而Gardasil疫苗用于预防生殖器疣、不典型性病变、癌前病变及癌症。最新全球癌症预防设想能够通过对感染HPV的年轻女性接种这两种疫苗来预防HPV相关疾病的发生[14]。美国FDA批准男女性均可接种Gardasil疫苗,女性注射Gardasil疫苗可预防HPV16型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外阴阴道癌、癌和HPV6、11型引起的生殖器疣,男性则用于预防生殖器疣和癌;但Cervarix疫苗只用于年轻女性,用于预防HPV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上述两种疫苗上市以来,相关临床试验报道的大多数不良反应事件都不严重,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头痛、恶心、发热、晕厥等,耐受性良好,且抗体效价比自然感染HPV患者显著提高[15]。有研究分析,HPV四价疫苗具有较高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均属于疫苗接种常见免疫反应[16]。Deleré等[17]人对接种疫苗的功效进行系统文献评价和荟萃分析,HPV16、18疫苗接种后,长期观察并未发现抗病毒能力消失,但长期保护力比短期稍弱。目前,Cervarix疫苗和Gardasil疫苗的技术已基本成熟,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需低温保存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3.1.2接种方案由美国卫生部管辖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于2014年最新的HPV疫苗指南,推荐:11~12岁女孩应接种HPV疫苗(二价或四价);11~26岁女性,未开始或未完成全程HPV疫苗注射的应予以免疫;11~12岁男孩应接种四价HPV疫苗;13~21岁男性,未开始或未完成全程三剂HPV疫苗注射的,应注射四价疫苗进行免疫;两种疫苗最早可提前到9岁注射;疫苗接种方案分三次注射,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1-2个月,而第三剂在首剂注射后6个月接种。此外,Boxus等[18]人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量抗原-抗体反应的亲和力,发现二剂和三剂接种方案的抗体反应质量相似,对9~14岁的女孩也可采取Cervarix疫苗二剂接种方案。这一实验提示,对于9~14岁的少女,Cervarix疫苗的临床方案可有两种:6个月内注射三剂(0、1、6月),或6个月内注射两剂(0、6月)。3.1.3第二代预防性疫苗随着第一代HPV预防性疫苗技术的成熟,第二代疫苗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其主要靶向HPVL2,可诱导更多的中和抗体,进而阻止更多HPV亚型的感染[19]。然而,优化L2抗原决定簇使其更好的被免疫系统识别以及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是目前设计第二代疫苗的难题。在三期临床研究中,Merck等[20]人最新研究的HPV疫苗V503能预防97%高分期、癌前病变的外阴、阴道、宫颈疾病(由HPV31、33、45、52、58亚型导致);该疫苗对HPV6、11、16、18亚型也有效,甚至效果比现有的Gardasil疫苗更有效,能通过诱导中和抗体来预防感染,是监视疫苗生产、效能以及诱导免疫反应的有力工具。提示我们应该在目前疫苗的基础上,重组更多的致瘤性HPV亚型(HPV31、33、45、52、58型),即构建九价疫苗,从而扩大相关肿瘤的预防范围,使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但由于该疫苗还处在三期临床研究,所以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尚缺乏数据支持。

3.2治疗性疫苗

由于预防性疫苗对已感染HPV人群无效,因此研制HPV治疗性疫苗成为近年来相关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HPV治疗性疫苗的主要类型包括:HPV载体疫苗、多肽疫苗/蛋白疫苗、基因疫苗、细胞疫苗等。由于高危型HPV的E6、E7蛋白是公认的转化蛋白及肿瘤排斥抗原,在宫颈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故成为研究最多的靶抗原。3.2.1作用机制载体疫苗用有效的病毒或细菌作为载体,融合HPV靶抗原,注入机体内后可产生特异性的CTL反应,从而削减肿瘤细胞;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和载体类型可选择性等优点。多肽疫苗/蛋白疫苗是将HPV靶抗原与人HLA型相配的多肽片段直接输注到体内以诱导CTL反应,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高、安全性强和易于生产的优点,但其免疫原性较弱且具有HLA限制性。基因疫苗是把编码特定抗原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质粒表达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体内,刺激机体产生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制备简单、性质稳定,且无MHC限制性,可反复免疫,但其免疫原性较弱。细胞疫苗,如树突状细胞(DC)疫苗,荷载HBV靶抗原,可表达高水平的MHC分子和B7、CD40等共刺激分子,启动CD4+和CD8+T细胞反应。杨爱珍等[21]人解读美国FDA行业指南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肿瘤治疗性疫苗的作用机制不同于细胞毒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须经一定的时间,才能转化为临床效应;并且复发或转移的患者通常都接受了多轮治疗,可能影响免疫系统,降低疫苗疗效。因此是选择晚期肿瘤患者,还是选择少瘤负荷或缓解期无明显残留灶的患者,需要我们权衡其中的利弊。可见,现阶段HPV治疗性疫苗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不同于HPV预防性疫苗,治疗性疫苗需要在机体刺激出有效细胞免疫应答才能发挥作用。DC作为一种抗原提呈细胞,是体内唯一能激活T细胞免疫的细胞。如果HPV感染部位缺乏细胞因子的产生,可妨碍DC细胞的活化和成熟,从而抑制正常细胞免疫应答的激发,所以在HPV相关肿瘤局部增加DC数量可明显抑制肿瘤进展。但使HPV相关肿瘤能逃避机体免疫攻击,所以这一技术的成熟仍有待深入评估才能获得新的突破。其次,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免疫抑制也是目前宫颈癌免疫治疗面临的瓶颈。CD4+CD25+Foxp3+Treg在维持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CIN和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水平增高,可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清除HPV16+宫颈癌患者体外CD25+T细胞可使抗HPV16E6和E7蛋白T细胞应答增加[22]。这对宫颈癌治疗性疫苗今后进一步的研制有着重要意义。3.2.2临床研究新进展目前有一些治疗性疫苗已用于临床前期及临床试验,并在临床前期显示了极好的有效性。虽然在最初临床试验中很少获得成功案例,但近期研究获得了一些较好成果。有研究者对VGX-3100(经EP产生的HPVDNA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VGX-3100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仅能诱导强烈而持久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且能诱导有效的HPV特异性Th1细胞免疫反应,促进CD8+T细胞向CTL表型转化,提示VGX-3100可使高危HPV血清型产生有力的免疫反应,有助于消除HPV感染性细胞和促进发育不良细胞的逆转[23]。2014年6月,生物科技公司Inovio制药宣布其旨在消除宫颈癌癌前病变的试验药物VGX-3100在中期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该公司的数据表明,用药患者中,49.5%的CIN2/3患者可恢复至CIN1水平甚至疾病信号消失,相比之下,安慰剂组的这一比例为30.6%,这一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Sugiyama等[24]人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放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使用低剂量(0.2mi-crog)的免疫调制剂Z-100比使用高剂量(40mi-crog)获得更好的总生存期(OS),此次他们进行了一项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三期临床双盲随机试验:将249位IIB-IVA期宫颈鳞癌病人随机分配并按计划给予Z-1000.2microg(Z组)或安慰剂(P组),观察总生存期(OS)、无瘤生存和毒性,发现死亡事件发生极其慢于预期,虽然统计功效低于预期(两组的存活率比预期的高),但是Z-100能改善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总生存期。PhippenNT等[25]人进行的一项三期临床试验,用以评估贝伐单抗治疗复发性、长期或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成本效益,通过比较标准化疗方案和由“标准疗法+贝伐单抗”组成的实验方案,发现总生存期(OS)与贝伐单抗呈正相关,并且当每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增加155美元时,在标准化疗的基础上增加贝伐单抗能达到共同的成效比,提示了适度降价贝伐单抗的价格或使用小剂量就能显著改变其可购性。此外,有研究者还提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IVB期、复发或者长期卵巢癌患者的缓解率、无疾病进展存活期和总体生存期,是第一个能够改善妇科癌症生存期的靶向药物,能给那些不肯接受根治性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并有望能改善其预后[26,27]。Rosales等[28]研究者为了评估MVAE2重组痘苗病毒用于治疗上皮内瘤变伴随HPV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进行了一项三期临床试验研究,试验招募了1176名女性和180名男性患者,予以局部(生殖器或者)注射MVAE2疫苗,观察各项组织和免疫指标,发现1051名(89.3%)女性患者病变完全消除,28名(2.4%)病变退到CIN1,另97名(8.3%)治疗后发现孤立的凹空细胞;男性患者所有上皮内瘤变均完全消失;所有接受MVAE2疫苗治疗的患者均能产生抗体及产生特异性细胞毒性免疫反应,83%患者治疗后HPVDNA消失。这些数据提示MVAE2疫苗是治疗性疫苗极好的代表,局部应用可激活免疫系统并使上皮内瘤变病变消退。现阶段国内外已经开展HPV治疗性疫苗的临床研究,试验效果显示着HPV治疗性疫苗的诱人前景。但在成功上市之前,HPV治疗性疫苗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怎样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等。

4结语

免疫学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教学体会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科。近年来,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疾病的研究、预防、诊断、治疗等应用中不断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目前,免疫学已由过去的抗感染免疫渗透到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各领域。免疫学技术也随之成为医学研究和生命科学中普遍应用的手段和方法。

由于其研究的对象大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如蛋白质等物质,各种免疫分子以及免疫调节分子之间又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名词、英语缩略语众多,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起来吃力,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没有一种正确的教学方法,即使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总结了数年来免疫学教学经验谈一点自己的教学体会。

1. 让学生了解一些免疫学发展史

在首堂教学课上讲授免疫学的发展史是很有必要的。免疫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公元16世纪已使用人痘苗预防天花,并对后来牛痘苗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免疫学的发展是很迅速的,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位科学家因在这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们巧思妙想均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并在其中穿插讲授一些有关的历史故事和背景知识。作者从网上搜索下载了相关的内容和图片,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及其研究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免疫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免疫学是一门非常实用非常重要的学科。

2. 对免疫学教材做一个大纲性的概括

教师应让学生在进一步学习免疫学有关内容之前对该门课程有个整体认识,通过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教学,使学生把握主干核心。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材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尤其是抓住免疫应答这一主干核心,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各种相关的封闭孤立的资料制成简单的线条图,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和结构的限制,将该门课程各章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这样不仅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后续章节学习过程中有个清晰的思路,使学生站在较高层次上观察、分析和思考免疫学全貌及内在联系[2]。

3. 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免疫学发展更新快,名词、英语缩略语众多,且新旧并存,致使原已网络化的免疫学混乱度更大,学生在学习时无形之中感觉到内容多、杂乱、很难掌握,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只有对教材进行精心地分析、剪裁、梳理和归纳,明确各章节教学中重点、难点,在授课时突出重点,逻辑严谨,才有可能化繁为简,使学生把握住免疫学基本脉络和精髓的重点内容。在讲解上应深入浅出地讲通讲透;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在方法上要多方配合使学生在习完有关内容后不但心知肚明,而且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对于次要的内容,对于内容较新,大纲暂无要求的内容简略讲解。有所轻才能有所重,有略才有详,这既是教学学时所限,也是更好掌握免疫学内容之必然,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4.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3]

近年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各大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知识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载体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深受学生的欢迎[4]。

免疫学课程大都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微观、抽象,不易理解,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学生学习免疫学感到很难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感到有些吃力。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比如关于免疫应答的过程,由于涉及多种细胞分子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包括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提成抗原信息,T、B淋巴细胞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产物。随后效应性淋巴细胞、抗体、以及天然免疫细胞和天然免疫分子的共同作用将抗原清除破坏,最后还要进行应答后的自稳调节。这些过程是无法观察到的,过去学生只能从教师的讲解介绍中加以想象,理解上会感到困难。笔者在讲解这个问题时,采用Flas教学展示了免疫应答的整个过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但是,过度地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往往会极大地缩小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5]。因此,在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应避免片面追求媒体齐全,不考虑教学效果。过于花哨的多媒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多媒体的图、动画等直观的教学资料上,从而把注意力分散到了非教学信息上,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仅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教与学的两个主体均未发挥主观上的能动性和扩散性思维的发展[6]。

5. 结合临床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2]

免疫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这属性决定了同临床结合的重要性及必然性。作为医学生由于职业选择较单一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涉及到临床的知识,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免疫学教学中注重同临床实例联系,让学生感知其有用,而后把握其重要性。这样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讲到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应而致免疫损伤时,可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例子说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外来抗原(如链球菌感染)与肾小球基底膜存在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当机体产生针对外来抗原的抗体的同时,此抗体也可作用于肾小球基底膜,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并激活补体,从而导致免疫损伤,使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由于在此过程中补体被消耗,从而导致血液中补体含量下降。据此可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补体含量来辅助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

6. 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7]

实验不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笔者在实验课教学上的体会是,首先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面对日新月异的免疫学实验新技术,以往的实验教材已经显得落伍了。为了适应当前实验教学的新要求,我们删除了一些纯属验证理论、科研工作中已经不常用的实验,例如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玫瑰花结实验等。授课时注重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以便于学生在深入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能灵活加以运用。引导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使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抛弃过去那种详细介绍实验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机械操作的呆板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行实验,更容易理解实验步骤的道理,也自然理解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会更自觉地一丝不苟地按操作要求去做,提高了实验成功率,教学效果也明显改善。

其次要注意结合理论课教学内容。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与其他基础医学内容以及临床各学科联系密切。由于医学免疫学内容比较抽象,连贯性强,前面某一概念的不理解往往造成后面章节学习困难。而紧接理论课后的实验课是温固而知新的极好机会。例如,实验课的实验材料涉及有单抗、抗原、免疫细胞以及CD分子、细胞因子等概念。在介绍实验材料的同时,顺便让学生回忆一下相关概念,将枯燥难记的知识变得更为生动,使散乱的知识变得更为有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因而加深了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介绍实验方法应用时,注意将书本上散落在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起来,横向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眼前需要思考的科研课题中具体的知识网络。实验教学中注意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理论的理解。

再次,课后要及时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带教老师在学生操作实验时,应在旁边仔细观察,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及时加以指正,要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所观察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调整,应用针对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利玉.免疫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2):96.

[2]袁桂峰,陈森洲.浅议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医学文选,2001.20,(6):863-864.

[3]程桂芝,郗雪艳,马杰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4.26,(4):319-320.

[4]黄国琼.从医学教育发展趋势谈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西北医学教育,2000,3:16.

[5]林宪生.多媒体教学与主体性发展.电化教育研究,2001,4:22.

[6]顾建军.浅析教育的双主体特征.教育科学,2000,1:1.

免疫学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发病机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既往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伴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上以广泛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该病的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ITP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少数患者需住院治疗,其病死率约1%[1],主要死于致死性颅内出血。关于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1951年Harrington自己输注ITP患者的血浆后迅速出现外周血血小板减少,证实ITP患者体内存在抗血小板因子,从此开创了ITP的免疫学研究。此后50多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液免疫方面,认为机体体液免疫异常,患者体内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介导血小板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但是这并不能解释所有ITP的发病情况,如50%~70%的ITP患者体内可检测到抗血小板抗体,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因此近年ITP发病机制的研究扩展到细胞免疫及血小板生成障碍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及抗血小板抗体介导巨核细胞质量异常在ITP的发病机制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认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异常及血小板生成障碍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

1体液免疫的作用

已证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均可检出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B细胞、T细胞。ITP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50%~70%的ITP患者体内可检测到抗血小板抗体,主要为IgG型并针对血小板膜GPⅡb/Ⅲa、GPⅠb/IX[2-3]。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同时也可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小板的裂解。ITP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机制主要包括:①分子模拟与交叉反应。针对外来抗原(尤其是病原微生物)的抗体与自身抗原交叉反应是诱发自身免疫异常的重要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后机体产生针对外来抗原的抗体因分子模拟与血小板膜糖蛋白产生交叉反应。Takahashi等[4]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发生ITP,并且近年发现80%儿童急性ITP发病前2周内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②表位扩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抗原递呈细胞(APC)摄取破坏的组织碎片并将自身抗原的隐蔽表位提呈给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克隆,此现象称为表位扩展。衰老的血小板被树突状细胞摄取后加工促使隐蔽抗原暴露,导致自身淋巴细胞活化并产生抗体[5]。

2细胞免疫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细胞免疫异常在ITP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介导血小板破坏。Kuwana等[6]研究发现了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这些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几乎都是CD4+ T细胞,证明CD4+ T细胞的激活是导致慢性ITP患者产生自身抗体的主要原因。

2.1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异常活化正常情况下机体T细胞经历阴性选择后不会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ITP患者外周血出现CD4+CD8+ T细胞群,该群细胞为逃离了阴性选择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无能状态,发病时被激活参与ITP的病理过程。自身反应性T细胞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被激活:①血小板衰老被树突状细胞摄取递呈给T细胞使之活化增殖[7];②共刺激分子的过度表达。自身反应性T细胞因AP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低下或缺失而处于无能状态。赵艳霞等[7]研究发现IT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6表达较对照组增高。Nagahama等[8]发现ITP患者血浆可溶性CD154 水平明显升高。自身反应性T细胞活化后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活化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破坏血小板。ITP患者活化的T细胞具有抗凋亡的作用,活化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不能通过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被消除[9],使得自身反应性T细胞持续活化破坏血小板。

2.2T细胞亚群的失调T细胞主要分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CD4+/CD8+ T细胞之间的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稳定的中心环节。冯建军等[10]研究发现ITP患者存在CD4+/CD8+ T细胞比例失衡,提示T细胞亚群失调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根据CD+ 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将其分为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等,相关研究表明各T细胞亚群与ITP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2.2.1Th1/Th2失衡Th1细胞主要分泌IL-2、IFN-γ、TNF-β等调节细胞免疫,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6、IL-10等参与体液免疫。Th1/Th2之间的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稳定的重要环节。Panitsas等[11]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发现ITP患者Th1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水平较健康者升高,而Th2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水平下降。Stasi等[12] 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得ITP患者IL-4+ T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而IFN-γ无明显变化。以上研究提示ITP患者存在Th1/Th2优势反应,Th1/Th2失衡可能是ITP发病机理之一。

2.2.2调节性T细胞异常Treg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目前发现的Treg有天然调节性Treg、Tr1细胞等,其中主要为天然调节性Treg,其表型特征为CD4+CD25+FOXP3+,占健康人群外周血CD4+ T细胞的5%~10%。Treg具有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反应并维持外周耐受的作用 [13-14]。Sakakura、Liu等[15-16]用FCM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发现ITP患者CD4+CD25+ Treg细胞比例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减低。Treg数目减少,免疫调节功能减弱,使得自身反应性T细胞异常活化持续破坏血小板。

2.3细胞毒作用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相应抗原结合后介导血小板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其中脾脏是主要的血小板破坏部位,但是经历脾切除的患者大多在1年内复发[17]。据统计约40%的ITP患者检测不到血小板相关抗体,因此还存在其他的血小板破坏机制。2003年Olsson等[18]研究发现ITP患者CD8+ T细胞可通过细胞毒作用破坏血小板。Zhang等[19]将ITP患者的CD8+ T细胞与血小板共同孵育出现血小板溶解现象。以上研究提示CD8+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是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之一。2008年Olsson等[20 ]研究发现ITP患者骨髓中CD3+ T细胞和CD8+ 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ITP患者的血小板在骨髓中亦受到CD8+ 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破坏。

3巨核细胞异常

骨髓巨核祖细胞在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TPO)调控下分化、增殖发育成熟并产生血小板。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表现为缺少胞质颗粒及血小板形成减少,胞质及胞核呈退行性变。Houwerzijl等[21]观察到ITP患者巨核细胞超微结构存在凋亡和副凋亡(para-apoptosis:非凋亡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现象,表现为线粒体空泡肿胀、质膜变厚、核内染色质浓缩。另外巨核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细胞膜表面表达血小板膜抗原GPⅡb/Ⅲa、GPⅠb/Ⅸ[22], 能够被自身抗血小板抗体识别结合。McMillan等[23]体外实验证实了ITP患者的血浆含有抗GPⅡb/Ⅲa、GPⅠb/Ⅸ的抗体,可抑制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ITP患者体内抗血小板抗体和巨核细胞结合影响巨核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的释放,并可能触发ITP患者体内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

综上所述,ITP是一种异质性免疫性疾病,多种机制参与其发生发展过程。临床上应根据其不同的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做到分型施治,个体化治疗。但是IT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仍需进一步研究,为更有效地治疗ITP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罗国桢.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重度ITP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10): 92-93.

[2]McMillan R. The role of antiplatelet autoantibody assays in the diagnosis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Curr Hematol Rep, 2005, 4(2): 160-165.

[3]Kuwana M, Kaburaki J, Ikeda Y. Autoreactive T cells to platelet GPⅡb-Ⅲa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Role in production of antiplatelet autoantibody [J]. J Clin Invest, 1998, 102(7): 1393-1402.

[4]Takahashi T, Yujiri T, Shinohara K, et al. Molecular mimicry by Helicobacter pylori CagA protei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pylori-associated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Br J Haematol, 2004, 124(1): 91-96.

[5]Catani L, Fagioli ME, Tazzari PL, et al. Dendritic cells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show increased capacity to present apoptotic platelets to T lymphocytes [J]. Exp Hematol, 2006, 34(7): 879-887.

[6]Kuwana M, Kawakami Y, Ikeda Y. Suppression of autoreactive T- cell response to glycoproteinⅡb /Ⅲa by blockade of CD40/CD154 interaction: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Blood, 2003, 101(2): 621-623.

[7]赵艳霞, 高清平, 陈友华, 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3, 24(9): 474-476.

[8]Nagahama M, Nomura S, Kanazawa S, et al. Significance of chemokines and soluble CD40 ligand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Eur J Haematol, 2002, 69(5/6): 303-308.

[9]Olsson B, Andersson PO, Jacobsson S, et al. Disturbed apoptosis of T-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Thromb Haemost, 2005, 93(1): 139-144.

[10]冯建军, 杨林花, 陈建芳, 等. ITP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意义探讨[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9, 22(1): 27-30.

[11]Panitsas FP, Theodoropoulou M, Kouraklis A, et al. Adult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a type-1 polarized immune response [J]. Blood, 2004, 103(7): 2645-2647.

[12]Stasi R, Del Poeta G, Stipa E,et al. Response to B-cell depleting therapy with rituximab reverts the abnormalities of T-cell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Blood, 2007, 110(8): 2924-2930.

[13]Sakaguchi S, Yamaguchi T, Nomura T, et al. Regulatory T cells and immune tolerance [J]. Cell, 2008, 133(5): 775-787.

[14]Tarbell KV, Yamazaki S, Steinman RM. The interactions of dendritic cells with antigen-specific, regulatory T cells that suppress autoimmunity [J]. Semin Immunol, 2006, 18(2): 93-102.

[15]Sakakura M, Wada H, Tawara I, et al. Reduced CD4+ CD25+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Thromb Res, 2007, 120(2): 187-193.

[16]Liu B, Zhao H, Poon MC, et al. Abnormality of CD4+CD25+ regulatory T cells i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Eur J Haematol, 2007, 78(2): 139-143.

[17]McMillan R, Durette C. Long-term outcomes in adul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fter splenctomy failure [J]. Blood, 2004, 104(4): 956-960.

[18]Olsson B, Andersson PO, Jernas M, et al. T-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toward platelets in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Nat Med, 2003, 9(9): 1123-1124.

[19]Zhang F, Chu X, Wang L, et al. Cell-mediated lysis of autologous platelets in 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Eur J Haematol, 2006, 76(5): 427-431.

[20]Olsson B, Ridell B, Carlsson L, et al. Recruitment of T cells into bone marrow of ITP patients possibly due to elevated expression of VLA-4 and CX3CR1 [J]. Blood, 2008, 112(4): 1078-1084.

[21]Houwerzijl EJ, Blom NR, vander Want JJ, et al. Ultrastructural study shows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apoptosis and para-apoptosis in megakary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Blood, 2004, 103(2): 500-506.

[22]McMillan R. Autoantibodies and autoantigens in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J]. Semin Hematol, 2000, 37(3): 239-248.

免疫学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干扰素; 小儿病毒心肌炎; 免疫

[中图分类号] R725.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小儿病毒心肌炎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的炎性病变,是由心肌被病毒直接侵犯或心肌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1]。目前我院部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增加干扰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治疗 2005年10至2010年9月共收治小儿病毒心肌炎患者81例,在治疗方式上随机选择。采取传统治疗40例(以下简称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5.97±1.11)岁;追加干扰素治疗41例(以下简称观察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7个月-13岁,平均年龄(6.12±1.06)岁;两组患者病症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2],就诊时均存在胸闷、乏力、头昏、发热、心悸等症状;81例患者81.98%心电图T波、S-T段异常,心律失常85%,房室传导阻滞Ⅱ度以上27%,无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无明显改变,心肌酶谱增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免疫学指标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第二天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CK-MB含量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CD8±、CD4±及CD3±进行检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结束时心肌酶及心电图正常,疾病体征、症状消失;有效:疾病症状消失,心肌酶下降明显,心电图好转;无效:症状未消失,心肌酶及心电图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1.0软件包处理,数据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41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40例,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电图指标 观察组心律失常恢复85.35%,S-T和T波96.31%恢复正常,对照组心律失常恢复63.12%,S-T和T波83.01%恢复正常,两组比较有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

2.3 免疫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免疫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CD8±、IL-6、TNF-a和CK-MB水平均有下降,外周血CD4±/CD8±比值、CD4±、CD3±水平也有增高,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同一免疫学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后免疫指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病毒心肌炎是病毒在心肌中持续感染,对心肌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导致其变性、坏死甚至溶解,并使受损心肌组织被细胞毒T细胞浸润、粘附、攻击[3],故其病理变化中会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现象出现。

小儿病毒心肌炎患者外周血CD4±/CD8±比值、CD4±、CD3±水平降低,CD8±升高,导致心肌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毒机制损伤。而且CD8±的升高还会对B细胞分化产生抑制作用,致使B细胞抗体不足,进而导致患者缺乏获得性的体液免疫,不能有效清除感染病毒。

干扰素可以抑制多种RNA和DNA病毒,通过活化、诱导或直接作用于其他蛋白质来调节机体反应。小儿病毒心肌炎患者体内自身产生干扰素不足,免疫功能紊乱、缺乏,通过人工补充干扰素不仅可以增强细胞及体液免疫,清除感染病毒,缓解心肌损伤;还可以与受体结合,将蛋白激酶及2-5寡聚A合成酶激活,继而对病毒合成蛋白质形成阻碍,对病毒增殖形成抑制作用。通过以上作用机制可以看出,人工补充干扰素能够有效缩短病毒心肌炎治疗过程。本研究在治疗小儿病毒心肌炎中也发现干扰素的应用可以使对患者CD8±、IL-6、TNF-a和CK-MB水平降低及对外周血CD4±/CD8±比值、CD4±、CD3±水平增高的效果明显增加,机体免疫力提升,是小儿病毒心肌炎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的辅助药物。

参考文献

[1] Yang DC,Yu T,Lous ZS,et al.Viral myocarditis identification of fiv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in coxasaki virus B3 infected mouse heart[J].Circ Res,1999.84(6):704-712.

免疫学机制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检测肺炎新生儿血清二肽基肽酶(DPP Ⅳ/CD26)水平并探讨其在免疫评价中的价值,以寻找灵敏可靠的新生儿免疫评价指标。方法 免疫比色法检测肺炎组(64例)和对照组(30例)血清DPP Ⅳ/CD26水平,并测定两组的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和免疫球蛋白(IgG)水平。结果 肺炎组血清DPP Ⅳ/CD2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CD3+T%,CD4+T%及日龄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DPP Ⅳ/CD26较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和IgG更为敏感,可作为新生儿免疫评价指标。

【关键词】 婴儿,新生;肺炎;二肽基肽酶;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免疫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 (DPP Ⅳ/CD26)in serum of neonates with pneumonia in order to offer a sensitive index evaluating the immune function of nenates.Methods Colorimetric method was employed to detect DPP Ⅳ/CD26 in the pneumonia group (6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T cell subset (CD3+T,CD4+T,CD8+T) and immunoglobulin(IgG) were also detected.Results The level of DPP Ⅳ/CD26 in the pneumoni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and shew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D3,CD4 and age.Conclusion DPP Ⅳ/CD26 is much more sensitive than T cell subset(CD3+T,CD4+T,CD8+T) and immunoglobulin(IgG) an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immune level of neonates.

[Key words] infant,newborn;pneumonia;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T cell subset;immunoglobulin;immune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T细胞亚群(CD3+T%,CD4+T%,CD8+T%)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作为免疫评价指标,新生儿也不例外。然而,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虽然T细胞绝对计数已达成人水平,功能方面却明显不足;同时,免疫球蛋白中绝大部分来源于母亲,自身合成的各类免疫球蛋白量都很少,甚至难以测出[1,2]。因此,单纯检测T细胞数量和Ig含量评价新生儿免疫水平特异性不高。

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DPP Ⅳ/CD26)是110kD的Ⅱ型细胞膜糖蛋白,因在跨

膜信号传导及T、B细胞活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被认为是T、B细胞的活化标志。许多与免疫调节有关的免疫调节激素、细胞因子,如P物质、神经肽Y、糖脂蛋白-1(glycolipoprotein-1,GLP-1)、调节活化正常T 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cted,RANTES)等也被证实是DPP Ⅳ/CD26的水解底物,其免疫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6]。

本文主要检测肺炎新生儿的血清DPP Ⅳ/CD26水平,探讨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以期能为临床新生儿免疫水平的评价提供可靠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科新生儿病房64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为肺炎组,纳入标准:具有呛奶、气促、口吐泡沫、口周及鼻根部发青、肺部呼吸音粗等症状和体征,经胸部摄正位X线片证实肺炎存在;排除肝胆疾病、糖尿病、吸入性肺炎、免疫性疾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取我院产科30例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儿为对照组,以上两组性别、日龄、胎龄及体重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表1 肺炎组与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注:*为肺炎组与对照组性别组成的χ2检验值

1.2 标本采集 两组新生儿均于股静脉采血,并分作3份。第一份3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血清保存于-80 ℃冰箱内,用于DPP Ⅳ/CD26的检测,另外两份分别于8 h内用于检测T细胞亚群和血免疫球蛋白。

1.3 试验方法 血清DPP Ⅳ/CD26的检测:取5 μl待测血清,与71 mM Gly/NaOH (pH 8.3)、0.5 mg/ml的显色底物Gly-Pro-p-硝基苯胺(Sigma,St.Louis,USA)配成100 μl混合液,加入微孔板。每个标本均做复孔。37 ℃培养1 h后,于酶标仪(Labsystems,Finland )405 nm波长下读数测定。通过P-硝基苯胺水平计算酶活性,以每分钟水解1 μmol底物的酶量作为酶的活性单位(U)。T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hinson FACS Vantage,USA)测定。血免疫球蛋白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 Array360 特种蛋白仪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x±s)的形式表示,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的各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DPP Ⅳ/CD26与各指标之间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DPP Ⅳ/CD26、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比较 见表2。肺炎组与对照组的血清DPP Ⅳ/CD26、CD3+T%、CD4+T%均有显著差异,但血清DPP Ⅳ/CD26水平差异明显高于后两者(t=2.757,P<0.01;t=-2.167,P<0.05;t=-2.019,P<0.05);两组CD8+T%、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8,P>0.05;t=0.882,P>0.05)。由于体内含量过低,IgM和IgA缺失值过多,未统计。表2 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DPP Ⅳ/CD26、T细胞亚群及Ig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DPP Ⅳ/CD26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3。经双变量相关分析,血清DPP Ⅳ/CD26水平与日龄显著正相关(r=0.604,P<0.01),与CD3+T%、CD4+T%成正相关(r=0.701,P<0.05;r=0.631,P<0.05),与CD8、IgG、性别、体重不具有相关性。 表3 血清DPP Ⅳ/CD26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3 DPP Ⅳ/CD26及其他指标与日龄的相关性比较 见表4。血清DPP Ⅳ/CD26水平与日龄显著正相关,而CD3+T%、CD4+T%、CD8+T%、IgG与日龄无明显相关性。 表4 血清DPP Ⅳ/CD26及其他指标与日龄的相关性比较

3 讨论

1984年Schon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发现DPP Ⅳ/CD26,首次揭示了DPP Ⅳ/CD26的免疫功能[7]。研究发现,DPP Ⅳ/CD26可作为协同刺激分子传递跨膜信号,并进一步促使T细胞活化。由于DPP Ⅳ/CD26胞质尾区只有6个氨基酸序列,活化信号的传递需要TCR/CD3、CD2等信号分子的协助才能完成[3,8]。有关DPP Ⅳ/CD26活化T细胞的具体机制还不明确,现普遍认为酪氨酸磷酸酶/CD45、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等酶类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3,9],而DPP Ⅳ/CD26的酶活性并不参与T细胞活化过程[4]。有学者认为[8,10],DPP Ⅳ/CD26可激活CD45的磷酸酶活性,促进c-Cbl,ZAP70,Erk1/2,p56Lck,TCR/CD3 ξ链等T细胞活化信号的酪氨酸活化基序(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ITAM)磷酸化,提高细胞内Ca2+浓度,扩大体内的免疫反应信号,促进T细胞活化。DPP Ⅳ/CD26-ADA复合物的形成则可促进胸腺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并延缓T细胞的凋亡。Ruiz等在试验中发现DPP Ⅳ/CD26的活性随胸腺细胞的成熟而逐渐升高,于CD4+ T/CD8+ T单阳性细胞达最高,并在CD4+ T细胞优先表达[8,11,12],证实了DPP Ⅳ/CD26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Fan等[4]通过DPP Ⅳ/CD26基因敲除小鼠证实DPP Ⅳ/CD26缺陷可导致CD4+ 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障碍,同时还可降低IgG、IgE的浓度,但IgM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DPP Ⅳ/CD26也参与B细胞活化过程。

大量研究已证实[13],肺炎新生儿免疫水平明显受抑,T细胞亚群以CD3+T、CD4+T降低最为明显,而IgG含量变化不大。本研究发现肺炎组DPP Ⅳ/CD26水平的下降较CD3+T、CD4+T更为显著,且经相关性分析,DPP Ⅳ/CD26与CD3+T%、CD4+T%变化趋势一致,说明DPP Ⅳ/CD26可更灵敏、有效地反映新生儿免疫功能。同时由于DPP Ⅳ/CD26与日龄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使其较CD3+ T%、CD4+T%更能适应新生儿免疫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14,15]。另外,本研究发现,DPP Ⅳ/CD26不受性别、体重的影响,这与Christine Durinx等[5]的报道基本一致,他们的研究发现性别、体重、血压、妊娠次数、激素治疗等对DPP Ⅳ/CD26均无明显影响。考虑本实验中DPP Ⅳ/CD26与IgG不具有相关性的原因,与新生儿体内IgG含量低且绝大多数为通过胎盘由母体获得有关。

本文肺炎新生儿血清DPP Ⅳ/CD26的检测结果显示DPP Ⅳ/CD26可灵敏反映不同周龄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尤其是活化T细胞水平,而不仅仅反映T细胞数量的多少,同时也可反映活化B细胞的水平,弥补依靠检测Ig含量反映B细胞功能的不足,且不受性别、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这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变化快的特点相适应。因此,血清DPP Ⅳ/CD26对评价新生儿的免疫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7-919.

2 陈同辛,何振娟,吴圣楣,等.CD抗体诱导的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3,30(1):17-21.

3 Simeoni L,Rufini A,Moretti T,et al.Human CD26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mice affects murine T-Cell populations and modifies their subset distribution.Human Immunology,2002,63:719-730.

4 Fan H,Yan S,Stehling S,et al.Dipeptidyl peptidase Ⅳ/CD26 in t cell activation,cytokine secretion and immunoglobulin production.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2003,524:165-174.

6 Durinx C,Neels H,Van der Auwera,et al.Reference Values for plasma dipeptidyl-peptidase Ⅳ activity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ther laboratory parameters.Clin Chem Lab Med,2001,39(2):155-159.

7 Schon E,Demuth HG,Barth A,et al.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of human lymphocytes.Evidence for specific hydrolysis of glycylproline p-nitroanilide in T-lymphocytes.Biochem J,1984,223(1):255-258.

8 Morimoto C,Schlossman SR.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D26 in the T-cell immune response.Tmmunoiogical Reviews,1998,161:55-70.

9 Von Bonin A,Huhn J,Fleischer B.Dipeptidyl-peptidase Ⅳ/CD26 on T cells:analysis of an alternative T-cell activation pathway.Immunological Reviews,1998,161:43-53.

10 Ishii T,Ohnuma K,Murakami A,et al.CD26-mediated signaling for T cell activation occurs in lipid rafts through its association with CD45RO.PNAS,2001,98(21):12138-12143.

11 Dang NH,Torimoto Y,Shimamura K,et al.1F7 (CD26):a marker of thymic maturation involved in the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the CD3 and CD2 pathways of human thymocytes activation.J Immunol,1991,147:2825.

12 Ruiz P,Zacharievich N,Hao L,et al.Human thymocyte 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CD26) activity is altered with stage of ontogeny.Clin Immunol Immunopathol,1998,88:156.

13 陈昌辉,叶长宁,李茂军,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功能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8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