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1篇

小学数学是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创新的手段和方式不断开创教学的新局面,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数学的精髓,通过更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生活情境的展开,便是非常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注重让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让学生将学习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难题。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应当得到教师的重视。

一、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1.印象直观

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让小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给小学生留下简单明了的印象,让小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就非常容易被启发,对英语的学习感到简单并觉得有趣。

2.形象化数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进行生活情境的教学可以把数学中的抽象问题形象化,更具体直观地展现数学知识,使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更容易、便捷。数学知识系统性非常强,并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运用生活情境的展开则可以让学生“直面”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让“系统逻辑性”走到学生的身边,简化学生学习步骤,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3.强化学生数学能力

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还能够培养小学生实际操作和探索的能力。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只是单纯地讲课而不关注小学生对课堂所讲内容的接纳、理解能力,则会非常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长此以往,将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更无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连贯性。生活情境的展开则可以改变这些情况,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中的数学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运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1.捕捉生活现象,创设相关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到处都弥漫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生活现象中捕捉数学的闪光点,并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重要的数学知识。比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便将生活现象与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给学生进行了生活情境的创设。笔者让学生在升国旗的时候观察旗面沿着旗杆垂直上升,让学生在乘坐超市电梯的时候,观察电梯和地面的角度及其所呈现出来的图形,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还有没有类似的“平移”经历,让学生思考这种“平移”所构成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与我们所学习的图形有没有一样的地方。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养成了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获得数学的思想。

2.还原“生活画面”,创设生活情境

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的时候,还要注重做好生活画面的“还原”,让数学知识从直面的抽象概念转变成为生活中的具象内容。“生活画面”会让学生感觉到知识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和生活进行有效衔接。比如,笔者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便让学生“拿着十元人民币到超市进行购物”,我给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形:现在你的手中有10元钱,买了三斤苹果,每斤3元,现在你付给收银员阿姨10元,收银员阿姨应该找给你多少元钱呢?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方式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非常有用,而且能够带给学生启发性,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也都可以对数学进行应用。

3.开展生活实践,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开展生活情境教学,还要注重鼓励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发挥数学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笔者在教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之后,便让学生运用该原理修理我们班级中出现问题的桌椅。因为班级中的很多桌椅已经发生了摇动,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纷纷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对其予以解决。有的同学在侧面的桌腿之间重新装订一段木头让桌椅变得更加稳固,有的同学在椅子低下位置加上一段三角形的木板,同样稳定了椅子,这些都是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方式。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2篇

然而,长期以来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都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师讲解,内容也只是教材上的知识,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关联不大,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儿童大多生动活泼,单纯的课堂讲解,难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书本知识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缺乏独立探索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差,创造力不强。

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处处都用到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教学生活化,成了数学教师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符合教学规律的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可是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培养学生应试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数学教学生活化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造,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数学知识的教授也不再只是简单呈现,而是让学生主动去寻找和探索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轻松,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利于学生主动型的发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1.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开展教学,并且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利用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过程中又发现和掌握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1.3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数学课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数学课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些运算符号、定义、公式的练习,与实际问题联系不大,久而久之,对数学课兴趣下降。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全部来自于周围的社会生活,4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学习问题解决得方法,更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更是通过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了现实问题,而感到很有成就感,从而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要更好的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2.1灵活使用教材,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现实生活的元素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合理处理教材内容。

3.1.1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当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内容越密切,学生接受起来越容易,掌握得也越牢。但是学生所学教材中的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感觉很陌生。对于这些内容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变,增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删除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的教学内容。书本上的一部分例题和习题都可以改编成与学生现实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但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应用题部分还是存在一些固定式的例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然后一起在课堂上解决,这样让学生感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教学第七册应用题求两商之和(差)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时,S觉书本上的题目有好多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我进行了教材重组。

3.1.2引入合适的生活实例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情境,从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进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数学教学内容有事比较枯燥、抽象、概念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由于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接受了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把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从学生生活中找实例,跟円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数学的学习。课后,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存在的角,自己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数学学习变成生活数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感知、亲自体验,充分激发学习的动力。

3.2创设生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越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情境,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挖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其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主动中学习,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习的需求。

努力做到:引入新课生活化,学习例题生活化,课堂练习生活化,课后延伸生活化。

3.2.1选取现实旳生活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情境进行改编和加工,甚至可以改变教材上的教学情境,自己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就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相信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入手,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定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立足于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寻找现实生活素材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真实性和可行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生动有趣的,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构建数学模型,体会数学思想、感悟数学方法。在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和教学联系起来,让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充实数学文本。如刚开始教加减两步应用题时,可根据小组内人数变化来进行重新计算。要求一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也可以自愿到另外的小组去,小组人數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少。然后根据小组内人数变化的情况,进行加咸混合运算。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3.2.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

教学中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把学生难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转化为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现问题,通过猜测、实验,最终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地应用实践,积累更多新的数学经验。在选取的生活情境内容时要容量大,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多,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这也是数学的魅力。

3.2.3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

根据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改编和加工,重新整理学习内容,使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观的实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数学游戏等多种方法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数学教学过程联系起来,创设生活的数学课堂,体现教学过程生活化。在作业设计上,可以选择一些实践活动、幵放性强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把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把积累的经验验证于课堂上,体现作业设计生活化。

3.2.4游戏启发式生活情境

在游戏式的活动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反思,归

3.3体验生活应用,领悟数学价值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能把所学数学知识灵活运用,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也是数学价值的体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带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存在,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数学变得有血有肉、富有生气、丰富多采。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将学会的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中,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去生活服务,这是数学的本质。实现“生活——数学——社会——数学……”的不断往复。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只有在R常生活中充分运用,才会使学生真正会用,才会真正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储存下来。

3.3.1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装修问题已经进入很多家庭,在小学生的生活中相当常见。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长度的测量、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等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家的房屋进行测量、计算。通过对房屋进行测量时,学生可以体会到选择测量工具的方法,将相关教学内容与房屋装修结合起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盘然。

上述例子,

3.3.2选用合适的数学方法,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运用,通过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可以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鼓励学生用写数学周记、数学故事、数学论文的方式来交流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研究没有解决的问题。

3.3.3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促使综合能力的提高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用数学中学会的方法来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

3.3.4展望生活前景,创造高于生活

把鲜活的生活题材引入课堂,数学课堂有了生命的活力,数学不是我们常说的枯燥、难懂,而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体现出数学课堂的魅力。生活化的数学不是抛弃现有的数学教材,而是对现有的数学教材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走进数学,使数学课堂生动、有趣,让数学课堂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遇到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学习时,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才会更有生气。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5.

[2]刘风翥.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引言:任何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提取的,同时,我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又需要应用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联合生活实际,将数学融入于生活中,以便确保学生更容易了解数学内容,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1]。

1.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由于数学知识逻辑性较强,要求思维严谨,对数学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充分考虑到数学问题中的各个要素和所给出的条件,以便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解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还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其考虑事物还不够周全。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将数学内容进行生活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数学中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生活实际的方式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其意思,以便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在新课程要求下,要求数学实现生活化教学,不仅需要从生活中取材,还需要确保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两位数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活中的教学情境。如果在文具店中想要买两本3元的笔记本,三支1元的自动铅笔以及两块1元的橡皮擦,总共需要花多少钱。通过将数学的加减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数学知识内容的含义,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可以确保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2]。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数学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并根据现有的数学条件,发散思维,探讨其解决措施。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逻辑思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通过生活联系数学知识是一种较好的思维培养途径。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需要对所选的生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以便确保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并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教学知识的重点。例如,教师在讲授《时间的计算》这一章节的时候,由于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工作和生活以及学习均需要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规划,在学习时间计算的时候,可以通过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比如,教师让学生计算从家到学校所花费的时间,如果需要花费30分钟,并根据学校早上八点上课的条件,提问:小明6:30的时候从家里出发,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它能够在八点之前到学校吗?通过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提问细致观察时间,了解时间的计算,从而就会更好的把握住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时间的控制能力,减少迟到现象的发生[3]。

3.将数学融入于生活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特点,在我们生活各个领域中均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因此,学好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由于数学与生活实际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需要将数学教学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来,以便确保通过生活中数学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还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明确数学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其内涵,从而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更轻松。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教学情境,比如,学校需要建立一个长为28米,宽为15米的长方形篮球场,现在要进行开挖,每开挖一平方米需要30元,其开挖的面积是多少,总共需要多少钱来开挖?通过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将长方形面积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同时,在新房粉刷的时候,也可以运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家墙壁的长和宽,计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积,可以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还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通过将数学融入到生活中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数学的生活化和趣味性,能够较好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总结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其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以便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模式,为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之后,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在生活中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另外,加强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选择符合数学教学的生活素材。

参考文献

[1]曾丽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课堂生活化”[J].校长阅刊,2009,14(09):124-125.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回归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64-01

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小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小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只有数学贴近了小学生的生活情境,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但这些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生活,就能为小学生学好数学提供兴趣依据。如:在教学“10的分成”时,可创设一个分桔子的情境:奶妈拿出10个桔子,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妹妹吃,小明会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都会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小学数学课堂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主动创设生活情境,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无法真实展现,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却已经经历,数学教师可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一元钱去买文具。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了一元钱的价值及应用价值,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

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数学教学方法回归生活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一个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教师如果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数学教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可以适当使用游戏教学,因为小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使数学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设计一个摆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用小木棒摆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小木棒。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移。添一根或减一根,这些数字之间能够相互变化,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自己去发现,然后汇报成果。学生在游戏中会表现得非常主动,通过不断尝试,发现其中很多的奥妙。

三、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把小学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数学教学才会富有生气,小学生才会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确立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体验,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生活问题,使学生成长为社会实用型的人才。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木工师傅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可以请学生说说: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又如,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10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调查银行利率,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再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理的存款方法。再如,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形后,可以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思考:“为什么生活中车轮的形状都设计成圆形,圆形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文第5篇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数学生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要求数学教学以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文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将生活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这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实现学以致用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探索实现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学知识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数学教学中也明显增加了生活化的诸多因素,从而丰富了数学教材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作为学生来说,教学的最好切入点就是需要真实的生活事物还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由此才能使得学生可以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很好地接受知识,让学习更加主动。

小学数学生活化有其必然的意义。一方面,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学生在对于课堂知识的了解之后,也就对他们的生活化的知识更加的了解,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运用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不断的增强;另一方面,数学教学生活化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运用

1.运用生活化的导入方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教师将抽象化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谈数学“色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生活化的数学导入逐渐应用到数学学习当中,它能将学生很快带入学习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加强学生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易于学生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时,可以把标有2千克的洗衣粉和标有400克的白砂糖以,及标有140克的牙膏拿到课堂中,让学生比较一下,最后教师再用天平为大家称一下。在这样的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用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间直接的展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水平,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前要准备一定的生活化素材,融进数学知识中,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轻松地学习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可根据教材知识内容结合生活化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顺利、有趣地进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同样以“克和千克”为例,教师可以说:“小华非常想吃鱼,就去集市上买鱼。到了一个鱼店之后,发现鱼店老板正和两位顾客商量?r钱。鱼店的鱼是每千克9元,一顾客只想要鱼头,另一顾客只想要鱼身。两个顾客说不能按9元买,鱼头要按每千克3元,鱼身按每千克6元的价格买。鱼店老板一想,三加六还是九元就打算按这样卖,小华说这样卖鱼店生意会亏损的,大家想一想鱼店老板这样卖会不会亏损?”学生立马就陷入深思之中,主动探究解题方法,使学生慢慢地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掌从而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

3.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样我们所学的知识也要应用到生活中,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生活。为了防止学生成为“书呆子”,老师在学生知识的运用上要做出相应正确的引导。为丰富和发展有趣的生活化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要发掘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生活化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和运用知识[3]。比如在“角的度量”中,教师可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台球桌上学角度,通过测算即将开打的台球的角度,提高进球率;或将学生带到操场,观察篮球架的支架的角度以及学生投篮时的篮球运动轨迹的角度,看看如何有效地通过测算,将篮球投进篮球筐等等。通过这样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就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做到了学以致用,教学有效性显著提升。

4.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

作为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地了解实践和数学的关系,使用数学知识来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这也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数学,从小就培养出观察世界的习惯[4]。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举出身边里的不同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形,从而发现不同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或是衣服上的点缀,或是用作车轮,或是用于米尺,正是这些细小的物件更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在生活中不断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化的培养,这样不但能够在生活中得到数学知识的深化,还可以培养学生更多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为他们的职业规划还有人生规划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