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介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由于智能手机及微博的广泛应用,这次奥运也被称为首届“社交媒体”奥运会。有学者认为,伴随社交媒体的崛起,电视的观看方式也渐渐发生转变,注重观众与观众及电视内容间互动的“社交电视”,或许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传统电视的转型方向。①
所谓社交电视(Social TV),泛指能够在看电视(或电视内容)情境下支持传播及社交互动的任何技术,包括各种通过社交技术或平台支持用户进行与电视相关的社交活动。目前社交电视有两种形态:一是社会媒体运营电视,如美国的IntoNow、中国的“新浪看点”;二是电视在运营中嵌入社交媒体的手段,如CNN引入UGC(用户生产的内容)机制,开辟iReport频道等。国内的社会化电视平台始于2011年,除了“新浪看点”,还有“网易电视指南”、TV time等,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当前热播节目单,并实时分享观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化电视、电视社会化,或称“社交电视”是把消费者重新拉回到电视节目前,以及用新媒体手段创新电视的一种新举措。作者指出,我国国内的社交电视还存在明显的问题,如缺少内容支撑与机制上的驱动力、功能设计和技术方面尚不完善、缺少“社会化民主”诉求的根基等等。②
也有研究者指出,就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社交电视尚处于市场形成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个性化不足,用户体验差,社交网络和电视尚未足够融合及盈利问题等,但作者认为,“社交电视未来的发展也是可以预期的,一旦成熟,将给媒体行业带来变革性影响。对社交网络运营商和传统电视行业来说,这都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③
跨媒体叙事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观众分流”“公信力下降”等发展困境,有关电视新闻叙事形态革新的话题在2012年度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出现了“叙事转向”“跨媒体叙事”“叙事创新”等用于电视媒体的词汇。
有研究者对当下电视新闻的叙事形态所面临的多重挑战进行了归纳,认为大致有几点:其一,网络共时时空的搭建,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延迟与观众期待的共时时空形成明显错位;其二,缺乏互动的媒体独白依然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叙事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媒体与受众的疏离;其三,网络叙事的开放性为网民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内在动力,而电视相对封闭的叙事结构正是电视新闻的现实困境之一。尽管电视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悄悄发生了转向,如电视媒体与电信、网络的广泛合作使得新闻事件的传播打破了单一的文本界限,电视媒体初步确立直播日常化的基本理念等,但这种转变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需要进一步确立现场直播的核心理念,加大与新兴媒体的合作力度,不断探索新闻节目叙事形态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最新发展。”④
有学者提起近年来兴起于欧美电视媒体的“跨媒体叙事”模式,认为电视的渠道优势逐渐消失,电视媒体的竞争者扩展到所有的内容生产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打破电视机的边框,将不同媒介平台传播的电视内容市场化、品牌化,让观众进入任何渠道都能够看到他们想要看的电视节目内容,同时有参与的机会。这正营造了适合的跨媒体叙事环境,即一个故事穿越不同的媒介平台展开,每一个平台都有新的内容为整个故事做出有差异的、有价值的贡献。在媒介全球化的今天,跨媒体叙事将成为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的新趋势,强化媒介产品本土化传播能力的新策略。但作者也指出,究竟如何跨媒体叙事,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另外还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跨越媒体的故事都能被称为跨媒体叙事,如跨媒体品牌营销、媒介内容的数字化或再媒体化、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改编等等,算不上真正的跨媒体叙事。⑤
全媒体
伴随全媒体概念的广泛应用,以及业界对它的强力推进,2012年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多了一些质疑、保留和反思的声音。
针对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这一概念至今未被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提及,然而“在中国的业界、学界却广泛地流行着。因为其语出不详,所指不清,最终造成了一些媒体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的偏向,反而影响着媒介融合的进程。”⑥还有研究指出:“现在业界和学界所说的‘全媒体’,是一个既涉及载体形式,又包括内容形式,还包括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如此一个‘大而全’的东西,显然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内涵和外延都很清晰的定义。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全媒体’的概念并不科学。”⑦有研究者建议,全媒体最适合国内学者们给出定义的英文对应,应该是Digitization and Media Convergence,中文可直译为“数字化与媒介融合”。“事实上,也只有绕开全媒体的概念陷阱,才能将全媒体研究纳入国际视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中国特色,获得学术研究的合理性与学理性。”⑧
在实践层面,至今并没有一个技术平台可以同时适用于报纸、杂志、电台或电视台等所有媒体,最多可以同时处理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因而有研究者指出,“全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广而全”的整合应该建立在特定的媒介形态基础之上,“抛开特定的媒介形态去谈论全媒体运营,势必会成为无根之木”。就现阶段而言,全媒体的战略意义更大于其战术意义,并不是所有媒介都适合全媒体战略布局,全媒体转型与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⑨
新闻直播
关键词 微信时代;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分众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2-0090-02
2011年1月微信之初,仅具备即时通讯和分享照片等简单功能,即便如此,一直到2011年4月,微信也达到了400多万的注册用户。同年5月新增voice?message的功能,使微信的使用人数有了首次较为明显的增长。2012年4月,微信新增朋友圈的照片分享功能,2014年初开始新增部分商业化功能。至此,微信正逐渐变为一个越来越完善的“信息传播系统”。
微信在信息传播方面综合了许多社交媒体的特点,但微信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广泛流行,还是因为它把握住了目前移动互联的发展脉络,在综合其他平台优点的同时,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那么,微信的信息传播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呢?
1 即时性
社交软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社交”,而社交最注重的就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即传播者可以随时传递信息,只要接受者在线,就可以立即接收信息,并给出反馈。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在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方面整合了微博、QQ的功能,做到了信息的即时、即使传递、即时接收。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即时性应当不仅仅停留在信息的传播过程,还包括信息量的即时传递。微信主打的语音消息功能克服了以往文字消息可能造成的理解偏差。语音消息可以完整还原信息者传播信息时的语气、心情等状态,这大大拓展了传递内容的信息含量,这种信息传递类似于“现场直播”,传者和受者几乎能够同时、同步地获取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全部信息。此外,微信的实时对讲、网络视频等功能,也实现了真正意x上的即时性。目前,在快销时代,受众越来越渴望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获得最大信息量,微信的这种“即时性”相较于微博、人人等社交平台更能够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
2 交互性
交互性的概念范围十分广泛,如果单看字面意思,它可以理解为交流性、互动性。事实上,交互性往往主要被应用在计算机及多媒体领域。将交互性拓展到新闻传播,它既可以指媒介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性,又可以指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交互活动。根据唐思和麦克米伦的理论:“交互性是一种变量,当媒介使用者发现自己对媒介的控制感越强,互动目的是知会而不是劝说时,交互性随之增加。”
在微信中,无论是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还是使用者与相当于“大众传媒”的微信公众平台之间,交互性都很强。实际上,微信为使用者创立了一个平等的交互环境,使用者微信好友之间的交流不具有任何门槛,同样,使用者与公众号的交流也是彼此平等的。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不同,用户想要与公众平台交流的内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送,公众平台管理者也可以在后台及时查看。微信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信息传、受者的关系,在他们之间,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随后微信又推出信息两分钟之内可撤回的功能,这让信息者可以选择信息交流的开始、暂停和中止,在某种意义上,这里的信息接受者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于是,交互性随之增加。
3 发散性
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形式相同,微信也经历了从“点对点”到“点对多”的发散性转变。目前,微信的信息传播是这两种形式相融合的复杂结构。
由于微信使用者与其微信好友之间大多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社交关系,相比于陌生人,他们之间的信任度要高得多,再加上彼此之间的强烈交互性,所以好友之间点对点的信息传递,以及群聊中点对多的信息分享都能够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在彼此信任的状态下,他们很少会对信息来源以及信息可信度产生怀疑,更容易产生评论、分享等行为。
此外,即便微信使用者与他的某些好友并不具有现实中的社交关系,但两人能够成为好友也一定是出于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利益等原因,所以,他们之间传播的信息往往能够引起彼此共鸣,进而引发转发、分享。
一旦以上这些“点对点”的传播行为开始产生,信息也随之广为扩散。而除了“点对点”以外,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和群聊则更集中的体现了“点对多”的传播方式。在微信中,信息传播的趋势是具有明显发散性特点的“树枝形”。
4 分众化
所谓“分众”,可以简单理解为“细分受众群体”。在信息爆炸到信息过载的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正逐步加快,受众进行信息筛选的时间迅速缩减,但是,受众的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于是,“分众传播”正成为新媒体抓住受众群体的关键。随着互联网话语权的下放,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简单化、碎片化、分众化。这也是对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媒体越来越重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微信中的信息分众传播主要表现在微信公众平台方面。微信公众平台采用使用者主动订阅的形式,订阅后也可随意取消关注,给予了使用者主动选择权。订阅号倾向于资讯传达,服务号定位于服务交互,企业号专注于内部通讯。在平台创建之初,开发者就已经将公众平台进行了精细划分。除此之外,可以说,能够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的公众平台,诸如“严肃八卦”“新闻传播学研”“know?yourself”等分别专攻娱乐、学术、心理等领域。一个信息过载、信息过杂的账号,很难引发受众的关注欲望。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分众传播”形式,可以精准定位到具体受众,进而筛选信息,对信息进行进一步优化处理,从而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5 工具化
微信信息传播的工具化其实与微信的商业化相辅相成。微信已经从仅仅具有单纯社交功能的软件变成连接使用者与入驻商家的一款重要工具,也成为了使用者和商家进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微信的工具化主要体现在了它的支付功能。2013年8月,微信正式与财付通进行合作,开通微信支付,这是微信实现工具化的重要一步。自此之后,微信用户只要绑定银行卡,就能够实现转账、交易等基本功能。2014年1月,微信团队又开发出“微信红包”功能,依托于广大的用户群体,在新年期间,“微信红包”几乎已代替“实体红包”成为联系使用者社交关系的工具,而今,微信红包也正超越其开发之初的原有意义。
目前,打开微信钱包,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转账、手机充值、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等功能,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支付。随着微信支付功能愈加健全,越来越多的商户入驻微信,“快滴打车”“同程旅游”“京东商城”“微票儿”“大众点评”等都与微信保持着长期合作。微信的工具化几乎已经囊括使用者吃、穿、住、行的各个方面。腾讯在《2015年度微信白皮书》时,已经将微信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
对微信信息传播特点的研究也为分析微信时代的信息传播趋势提供了依据,以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传播规律,促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媒体的革新。
参考文献
[1]黄璜.微信传播的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关键词:社交媒介 依赖 微信 以人为本
一、大学生社交媒介依赖现状
我们都应该熟悉这个景象,家人团圆,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微信、微博;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们在网上聊天。这一现象随着社交媒介不断渗透进我们的生活而变得稀松平常。
针对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有学者做了专门的研究调查。例如王玲宁在《采纳、接触和依赖:大学生微信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大学城的在读全日制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微信采纳率高达99.3%。笔者访谈的5位大学生,全部都是微信的忠用户。对于微信的使用频率和时长,访谈对象中的4位都给出了“几乎一直在用微信”这样的评价,剩下一位采访对象给出了每天大约会和十几人通过微信沟通,但是和他们在来来回回的信息中花了多少时间,她说多到无法估计。另外,根据笔者观察,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对象也会时不时的查看微信,或者回复消息,几乎每十几分钟,访谈对象至少看一次微信,无一例外。此外,当笔者问到他们“是否会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时”,所有人的答案都是会,其中一位访谈者表示:“如果老师不盯着我,我大概10分钟就会看一次微信。”
大学生对社交媒介的依赖有可能已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微信,不管在课堂上、聚会中还是走路时。笔者的受访者甚至表示,不让她使用微信,就等于让她“人间蒸发”;别人不回微信消息让他们焦虑甚至生气;相比起面对面或是打电话的交流,大学生们更喜欢微信的文本交流方式。在大学生们对社交媒介如此依赖的背景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其成因以及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大学生社交媒介依赖成因
1、使用与满足
首先,社交媒介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获取的需求。像微信这样以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媒介,它既有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又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微信的即时聊天功能具有人际传播的特性,通过这种线上的交流,能满足大学生获取周围人动向的需求。而像微信公众号所做的就是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同时相较于传统的媒体,它又有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的特点,更受大学生青睐。
其次,它满足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拓展的需求。即时通讯,是微信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又因其庞大的用户群,让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你的家人、朋友、同学等等也都在用微信,通过微信,你能轻易联系到所有人。线下的社交关系似乎都被搬到了网上,构建成了线上的社交网络,并且对于维护和拓展社交关系而言,这种线上的模式,比线下要更容易,要付出的成本也更低。比如,我们能通过微信随时随地聊天了,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朋友圈的内容点赞更是一个轻松到几乎什么也不用话费任何成本的社交行为,但是却能维护和巩固人际关系。
最后,社交媒介还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表达与认同的需求。许多的大学生喜欢在朋友圈自己的生活点滴,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现实世界里,有可能这种自我表达并不容易,有时你很难找到一个舞台以及观众去说这些,有时你想说,却没有人想听。但是朋友圈这样一个平台却第一次使得自我表达变得如此容易并且成本低廉。如果你想表达,你要做的仅仅只是掏出你的智能手机,打开你的微信就好了,朋友圈早已为我们建设好了一个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虚拟舞台。同时,借助于朋友圈,我们也更容易得知观众的反馈,点赞和留言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此外,朋友圈不仅让表达者的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了,也让观众的反馈变得更容易了,我们不再需要绞尽脑汁的回复了,一个“赞”也能有相似的效果,并且我们都不会“吝啬”给一个“赞”。
大学生们基于自身的需求去使用媒介的,并且在使用社交媒介的过程中,这些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相较于社交媒介,传统的社交方式显得更为复杂且毫无效率。社交媒介能够轻易的实现获取信息、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拓展、自我表达与认同,大学生对其产生依赖也就不奇怪了。
2、媒介依赖
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后,人就会与媒介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是一种具有双向性质的关系,受众与媒介之间相互依赖,受众通过使用媒介,依赖媒介的资源达成自我目标,而媒介也依赖于用户的使用,增长媒介所拥有的资源,最终完成与社会系统的互动。但其中较为强势的一方仍旧是媒介,它们主要从传播内容方面控制着人。就像尼葛洛庞帝所说的:“人们越是指望收到有用信息,只要他们还没有失望,他们的依赖性就强烈”。
如今,微信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在社会中站稳了脚跟的新媒介,它的用户群如此巨大,高达8亿,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率更是高达99%。大学生使用者与微信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依赖关系,微信依赖着用户产出更多的信息,吸引更多的用户,而用户依赖着微信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这样的关系中,微信还是处于比较强势的一方,微信满足了大学生对社交、对信息获取、对人际关系拓展维护的各种需求,微信暂时还没有让我们失望,到现在为止,我们暂时也还找不到一种比微信更好的社交媒介,只要媒介还没有让人们失望,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烈。
三、社交媒介依赖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1、人与人交往方式的工具化
当我们拿着智能手机,看着微信时,我们是孤单的,但是收到的信号却告诉我们,我们和别人是同在的。我们因网络连接而同在,但是我们对彼此的期待却在削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亲密关系的构建,不再是依靠面对面的交流,而是靠微信这样的社交媒介进行。更为严重的是,现如今的大学生们已经习惯于此。微信提供了一种比真实生活简单得多的社会关系,许多方面变得简化,有时候甚至不需要真正的交流,一个毫无意义的“赞”,就代表了一次社交互动。也因为微信这样的线上交流模式入侵线下生活,总是彼此连接在一起,大学生很难真正拥有“独处”的时间,甚至失去了“独处”的能力。大学生们还能面对面的坐下来,但是已经无法给予彼此全部的注意力,并且他们对彼此也不再抱有这种期待。我不在乎你是不是只和我在聊天,甚至我不在乎你是不是认真的在和我聊天,因为我也在聊天中处理着很多的事情。就像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提到的,学生们开始把人视作实用性的客体去接近,并且只愿去接近那些有趣的、实用的和舒适的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在被吞噬。就像马克思所说的,真正交往的需求不是对手段,而是对目的的需求,换言之,交往本身就应该是目的。
2、连接的弊端
大学生们越来越习惯于像微信那样窗口式的聊天生活,可以同时和好几个朋友聊天,聊天的同时干别的事。学生们把它视为高效,利用起了所有碎片化的时间。同时,大学生们也越来越习惯于把这种多任务化的模式应用于生活,并且对它有一种理想化的认识,赞颂那种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优点,感觉那就是未来所需。但是就像你在上课时候使用微信,就无法好好专心听讲一样,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任务,这一做法对完成各种事情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线阅读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去浏览微信上的信息,去刷刷淘宝和一些视频网站,从而最终导致阅读中断。连接,好像让人们无所不能,但是如今的大学生们好像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
人并非机器,无法那么完美的做到多任务处理。科技带来的高生活节奏让人们疲惫不堪,人们考虑通过更新、更高效的技术把我们从中解救出来。但是新的技术设备却带来更大的信息量和传播速率。当技术宣称要解放我们时,反而绑架了我们。连接技术曾经许诺多给我们一点时间,但是随着移动电话和智能手机侵蚀了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时间变得不够用了,只要有片刻的空闲,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去检查的微信,连接远方的朋友,传递你想表达的信息。效率提高了吗?时间节省了吗?也许吧。但是你独处和停下来的时间变少了。我们用不断变化的关系填满我们的生活,拒绝独自思考和梦想,忙到精疲力竭,我们做了一场新的浮士德式的交易。
3、应Σ呗浴―线上关系拓展到线下活动
人们不会放弃互联网,也不可能一下子戒掉手机,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们,但是我们也不能只看到科技好的一面,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我们浑然不觉的慢慢成为了科技的奴仆。我们才是决定怎样利用科技的那个人,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彰显人的主体性,带着自我反思的精神向前发展和进步,承认局限性,然后停下来修正,再出发。
关键词:传播的特点; 趋势; 经济发展
从传播学诞生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以及社会背景不难看出,传播学研究从第一天起就带有较为浓厚的商业色彩和实用气息。“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人类传播从符号和信号时代开始演进,经历了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到现在的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不知道移动传播是否可以独立出一个时代。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科技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知识、信息的急剧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都对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劳动市场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时代引起的结构性变化已经出现在各个领域中,不仅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还影响着现代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让传播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原来还是电视、报纸等媒体是主导是强势媒体,那么在未来几年内,电视媒体的优势将减弱甚至消失。例如,《纽约时报》在前不久已经停止了其纸质版的印刷和发行,只数字版读物。再如,近期,在很多媒体上都出现了这样的信息,影视公司抱怨演员片酬太高,每集电视剧演员的成本占到了50%甚至更高,一集电视剧的成本从09年90万一集算高成本上升到了现在几百万一集都是平均成本。在这样的情况背后,从经济的角度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首先,除了CPI上涨的成本,电视剧成本的提高的前提建立在有人买单的情况下,如果卖不出去,发行不出去,有价无市,也无法将电视剧的成本水涨船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看似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的发生呢。原来,电视剧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电视台,市场价一般一集70、80万,网络媒体的销售一般都放到了第三第四轮,一集也就2万甚至更低的价钱。现在,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法律规范后,通过兼并重组的主流视频网站相继融资、上市,热播剧变成了视频网站、电视台共同争抢的资源。竞争出现后,视频网站之间为了竞争互相抢占资源,购买电视剧的版权,使得热播电视剧在网络领域一集也可以卖到了上百万,电视剧收益增加,成本自然也就可以承受这样的上涨。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正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在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笔者认为传播本身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方法去定义传播的类型,如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微博为例。很明显这是一个在网络时代下的传播工具,如果A的微博一名关注者也没有,所写的内容只能视其为内向传播。如果A在微博中和正常社会关系类似,有关注对象也有关注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A一条微博,被200个人看到,这是人际传播。被200个人看到并且转发,转发后又被转发,最后形成上万次甚至百万人次的阅读,这就形成了大众传播。再如英国前一阵发生的烧、砸、抢、烧恶性事件,就是极端分子通过Facebook等社交工具进行的群体与组织传播。社交媒体对传播体制的颠覆不仅仅体现在传播类型上,还反映在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传播过程不再单向化,或者只有通过一定培训的媒介从业人员才可以进行传播。传播者普及化,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电台、电视台、杂志、网站……动车追尾事故中不再是从电视、报纸上得到现场的第一情况,而是乘客通过微博发出的第一声求救,被数百、千万人进行传播,使得救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人们获得现场最真实的声音。有关北京天气的PM值在微博上被美国使馆,引发了人们对北京空气质量状况的质疑;“微博打拐”、“解救大龄青年”等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改变,就意味着经济行为的改变。淘宝网自2010年11月11日为了推广淘宝商城,推出的购物狂欢节,在当日,创造了6亿多人民币的销售业绩,该业绩相当于北京所有商圈一个黄金周的销售总额。在去年淘宝一度出现网路拥堵、物流乏力的情景。2011年11月11日的淘宝显然做了充足的准备,用户可以提前收藏、充值,到11月11日打折当天进行购买。由于去年淘宝的辉煌,今年的“光棍节”还有诸多电商,如京东、当当等也加入战团,据非官方统计,2011年11月11日当天,淘宝的销售额达到了30多亿人民币!这一数字的出现,不仅是由于淘宝的公关、宣传推广团队的精心策划,背后也反映了人们消费习惯的迅速变化,从青睐传统购物模式到电子商务成为主流,这与社交媒体覆盖程度、智能手机的发展、APP井喷式的、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概念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时隔仅仅一个月,淘宝又在策划一个全民狂欢购物节,支付宝推出了“充100返100”活动,2011年12月12日开始,不知淘宝又会创造怎样的电商奇迹。
在微博上,有人这样总结了2011传播业的关键词:“1、微,‘微’营销、‘微’公关、‘微电影’;2、限,‘限广令’;3、互联网视频,版权费用飙升;4、穿越,除穿越剧,还有胡戈操刀的病毒视频;5、罗西门,公关的乏力;6、电子商务,京东飚得央视2亿元的广告时段;7、多屏合一;8、App,技术与创意完美结合的平台;9、SoLoMo,社交+本地化+移动,全新的商业模式”。总结的可能不够全面,不过我们从其中不难看出在网络传播发展的大时代下,每一天的生活都可能由此发生巨大的变化。书店可能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亚马逊;商场的功能进一步转变,由购物中心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服装和其他生活用品展示的橱窗,人们更多的购买行为转移到了网络;传统纸媒、电视进入快速转型期,资源为王转成信息为王的时代……
现代传播方式的改变,影响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进一步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调整。例如,在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公关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行为。上到跨国公司,下到普通民众,都需要公关。例如著名的“3Q”大战中,腾讯糟糕的危机公关导致有理也不被人支持,最终通过政府的干预化解了这场战争。再如演员范冰冰工作室的公关小组,近几年成功的通过网络、电视为范冰冰树立起了独立、自信、勤劳的女强人形象,摆脱了之前诸多负面报 道的困扰。公关公司就成为广告公司之后的后起之秀,吸引了众多传播人才进行公关活动。苹果Ipad平板电脑的兴起,几乎影响了全球所有的公司,众多公司纷纷推出App,在苹果App Store上进行销售或者免费下载,进行企业的推广宣传。进而大批新公司诞生,服务于市场,提供App设计制作服务,产生了新的人才需求,交互设计、IT等等熟悉新媒体技术的人才都在市场上产生巨大需求。苹果公司某员工今日因为通过Facebook发表有关公司的言论而被苹果公司开除,这样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以及对品牌构建的重要性。
现代传播媒介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相较而言网络传播其时效性最强,往往事情刚刚发生,就被传播出去,可以真正做到24小时随时更新其传播内容,对重要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做到新闻报道与新闻事件零时差,这点在动车追尾事故中已经体现的较为明显。从保存性上来讲,受众通过网络获得的符号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传输并储存,它的保存性强,受众可以像阅读报纸一样反腐阅读、观看、收听,同时以比报纸更方便的形式将各种信息储存下来,还能提供非常强大得信息检索功能。网络传播的选择性较强,受众可以随时决定浏览的内容、顺序、速度等等。超链接为受众在各种内容之间的选择提供了便利。现在受众通过社交网络可以真正参与到整个传播过程中。毋庸置疑,在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这一指标上,网络媒介提供了最大程度的开放,用户可以通过发表评论、分享、转发等方式进行互动和反馈。
基于以上特点,网络传播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超时空性和交互性,随着SoLoMo概念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网络的覆盖程度的加强,网络传播一定是大众传播格局中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媒介。网络传播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在保存性、选择性、时效性上比报纸、广播、电视胜过一筹。笔者认为传统媒介和互联网不应该被定义为竞争的关系,事实上互联网不但没有挤压传统媒介的发展,还为传统媒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纸媒被大众最熟悉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深度分析;互联网在发展初期总被人诟病良莠不齐,权威和可信度不高,但是如果传统媒体借助互联网的平台,以官方形式信息,不但扩大了阅读范围,还保存了纸媒核心的精神。笔者认为,网络传播的发展,为其他媒介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三联就及时的将网络付费、订阅、电子书、App应用等在互联网上开发,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至于广播现在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伴随性,随着我国网络的覆盖程度不断深化,广播的伴随优势不再,那么其与网络融合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90后”数量约为1.4亿,零点研究针对5个城市2099名“90后”的调查显示:虚拟社会成为“90后”习惯的生存空间,24.3%的人“比起和人们在一起,愿意花更多的时间上网”;网络消费方面,42.2%的“90后”至少有过一次网购经验,但消费观念趋于理性。虚拟社会作为一种生活的状态,实实在在的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未来的传播格局会被打破,传播类型将被重新定义,今天的网络只是搭起了台子,网络为大规模互动和互惠利他带来了机会,如何将传统的互惠利他真正带到互联网上不仅仅是IT技术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网络传播的内容与百年前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区别是传播范围更大、传播方式更便捷、传播速度更快。
参考文献
门户变革
在技术驱动力的裹挟之下,媒介形式的更迭轮番来袭,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一路而下。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媒体碎片化,催动着新媒介不断裂变与融合,“新媒体”一再沦为“旧媒体”。即便是网络媒体,从门户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交媒体,仅入口就早已多样化、碎片化。
从门户全盛时期,到现在的微博、微信、APP等各种移动客户端混杂而生,信息单向度传播的模式彻底被改变,老式门户网站“满足大众一切资讯需求”的使命几近被终结。
近日,多家在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公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这其中不乏传统门户网站所属公司,数据显示,新浪、网易、腾讯、凤凰、搜狐五家公司收入都维持了增长,如果仔细探究不难发现,这业绩增长的份额,越来越多是被游戏、社交网络等方面的收入所占据,门户广告的份额逐渐式微。
只是大家还习惯于将这几家公司惯称为——门户网站,其实他们都在不同程度地偏离着“门户”的轴心。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的生活变成这样:早上一睁开眼睛先拿起手机,在地铁上掏出手机,一边看电视一边刷手机……移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上的新鲜资讯足以令你应接不暇,端坐在电脑前浏览门户网站的经历日渐稀疏。
势在必变
在传统门户时代的褪去过程中,新浪的身份显得有点特殊。既是门户全盛时期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新浪微博在2009年开启了中国的微博元年,接下来就是社交网络时代的扑面而来。
其实,在国外,社交网络的大面积兴起要更早一些。经过几年的发展,2012年5月Facebook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今年11月7日,Twitter在纽交所挂牌上市。Facebook上市后,股价曾一度并不尽如人意;Twitter还没有实现盈利,就争着上市……伴随着这两家公司的上市疑云,人们更愿意透视他们各自背后的商业模式,如何将人气兑现,真正收获社交红利?
数字媒体的盈利与变革是注定互相缠绕的两个话题,媒介形式的改变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些悬而未决都更让国人聚焦于新浪,前有新浪门户,后有新浪微博,在媒介巨变的潮流之中,置身于风口浪尖的新浪又该如何应对?
在11月初新浪的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得益于门户变革以及微博商业化进展,新浪第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了22%,至1.846亿美元,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6%,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5%,达到5340万美元。这些数字释放出的信号是:新浪微博业务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线,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
漂亮的财报数字与新浪一直以来的自我变革不无关系。
媒体泛化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在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的同时,网民性质也在改变,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媒体内容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对于新闻资讯和各类信息的辨别力和判断力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网民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各类网络应用,改变着自身的生活方式。今天的网民,已经成长为睿智用户。
面对睿智用户,门户是不是过时了?各种新兴媒体此起彼伏,新浪又怎么看自己呢?
15年来,新浪从未停止改变,从最初的体育论坛,到新闻频道,到综合网站,到门户,到多终端的主流+社会化媒体,随着新浪自身媒介形式的变化,数字营销的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2012年新浪推出双平台多终端战略,建立相辅相成的价值。2013年再一次自我突破,全面升级营销平台,满足企业个性化营销,整合优质资源之后,新浪将打破传统与互联网媒体的界限,重新定义数字营销新标准。在新浪首席运营官兼联席总裁杜红看来,通过新浪升级后的媒体平台,企业可以和睿智用户建立多元的联系。
“门户在新浪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但在两年前新浪已经进入双平台多终端时期。新浪已不再是一家门户网站,而门户是新浪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的一种媒体形式。从现在到未来,新浪还会始终致力于以媒体为核心,打造和不断完善数字媒体平台,更加立体、丰富、开放。”杜红介绍道。
立体、丰富相对更好理解一些,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杜红这样理解:“是完整和健康的生态系统。新浪媒体平台所建构的生态系统,就是帮助平台上的各方高效地实现媒体价值和商业价值,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系统及时了解用户的偏好度和热点趋势,同时通过平台的商业系统分享广告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商业利益。我们希望在新浪的数字媒体平台上没有难做的媒体,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是媒体形态中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媒体有展现的机会,媒体的概念在不断宽泛,用户需要的就是媒体,有时企业也是一个媒体。”
“新浪还不完美,未来的新浪数字化媒体世界,还在不断进行探索变革的路上。”
【相关链接】
新浪之“新”
·因为睿智用户即时的多元需要,新浪变得更迅速
今天的新浪变得更迅速,2012年台湾大选,新浪推出了新浪网、微博和移动全终端选情同步播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了解新进展。与台湾中天、东森等四大电视台合作,当天获得底层选票、统计数据,是中国大陆提供最快选票结果的媒体。
·因为睿智用户沟通的需要,新浪变得更近了
今天在新浪和微博上沟通变得更近了,通过微博话题,电视台节目组和参加节目的明星可以作为话题的主持人,迅速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7月12日晚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首播和《快乐男声》20强诞生同时开播,瞬间成为当晚微博大热,3小时内吸引了过千万的微博用户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