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要素贡献论 创新

十六大报告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这种分配理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深化了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是对过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一、提出了“四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多年来,“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只强调劳动这一生产要素,把劳动置于特殊的地位,并且把劳动和生产资料所有制联结在一起,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采用不同的分配方式,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个体经济则按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劳动成果进行分配,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经济成份,则采取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这样很难体现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基于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四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把劳动与资本、技术、管理并列,都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各自以提供者和所有者的身份同时参与分配。也就是说,劳动不再处于特殊的地位,同资本、技术、管理一样只是生产要素之一。

资本在财富创造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那么,承认资本创造财富作用的同时,当然就要承认资本在财富分配上的地位。但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恰恰是忽视或者说否定了资本的作用,认为只有劳动者最为重要,资本不仅不创造财富,而且还具有剥削性质,甚至成为压榨人民的劳动工具。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要让劳动、技术、知识、管理及资本,都充满活力,充分发挥它们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承认和尊重资本的作用,是十六大报告的重要创新,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对资本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过去我们过份强调劳动,把劳动作为特殊生产要素置于特殊的地位,与我们对于劳动的不正确认识有深刻联系。我们往往把非体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起来,把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对立起来,在歧视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时候,必然将把从事管理、技术、经营者的劳动当作具有剥削性质的劳动。虽然技术和管理的所有者--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既有资本的投入,又有劳动的投入,他们参与分配所依据的贡献大小既取决于劳动的复杂程度,又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多少,但将其与资本和劳动区分,并列为“四种生产要素”,其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这样,不仅能够在充分肯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所投入的劳动和资本价值基础上,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更新换代以及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化过程中,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技术和管理。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经济生活中恢复它的原有地位。

二、提出了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要素贡献论”

十六大报告中,不但提出了“四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还明确了各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要素贡献论”。

在传统分配体制中,虽然提出了按劳动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但对分配的标准,对如何评判“按劳分配”中的“劳”,没有明确的规定。“按劳分配”中虽提出了“劳动尺度”问题,但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这种分配理论,着重于以劳动为基点评价收入,因而往往把劳动收入当作社会主义性质的,把非劳动收入当作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造成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分配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六大报告调整了评价收入的基点,不再仅仅把劳动收入作为分配评议基点,而是强调各种要素的贡献,按贡献大小分配收入,以要素贡献作为基点评价收入,即“要素贡献论”,充分体现了分配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各要素的贡献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经济活动对各生产要素利用的要求不同,使某些要素具有更大的稀缺性,对经济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例如在农业经济时代,劳动是主要生产要素,发挥着核心作用,其贡献率是相对较高的;但到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迅速提高;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如技术、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明显上升,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同时,不同的生产要素其贡献率是不同的。贡献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者按照所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者按所提供资本数额多少和资本的类别,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则按照劳动复杂程度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少,这就必须通过劳动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及其它市场的运转来实现对“四种生产要素”的分配。这样就在分配制度上首次引进了市场机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对过去多年来所实行的分配制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

三、确定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

在收入分配调节中,过去虽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但说法比较含糊。效率和公平之间如何兼顾,如何优先,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必须重新寻找效率与公平之间的新的平衡点。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土木工程;人才;改革

21世纪是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21世纪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面对世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各个方面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刚刚落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时展的最强音。国家进行改革创新需要人才,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这是本文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这既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举措,又是顺应时代潮流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只有科技创新活动,才能不断的增强和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和人员逐渐的具备创新的意识和素质。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们社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社会的进步也是不断加快,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直接力量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科技的进步所依赖的载体是人才,没有优秀的创新人才科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就学生自身而言,学生只有具有了创新的能力和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大学生必须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变革,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活动的体验,以此来训练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说培养创新人才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是顺应时展潮流的方法和方式,高校为了达到该目标进行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这些努力和探索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只有我们建立了相关的创新活动体系,才能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我们进行创新人才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1)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该专业有着十分鲜明的专业特点,进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依托完善的硬件设施,这是我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前提。具体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基地,为我们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的创新人才提高物质保障。

(2)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之中,无论是依靠科技创新活动还是其他方式,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有了制度的保障,我们的科技创新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实现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3)增强对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

进行人才培养,举行科技创新活动,这里的活动主体是学生,因此,要想实现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成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终极目标。

(二)以科技创新竞赛为载体,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

我们要适时举办科技创新竞赛,引导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创新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营造土木工程专业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和掌握创新能力,实现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三)科研与创新相结合,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生需要进行相关专业的科研,完成自己的课程论文或者毕业设计,尤其是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将科研和创新活动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一举三得的举措。

结论

社会需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就必须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不断的引导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伟宏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视角;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22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129

一、高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

有调查表明,高校中女大学生的入学率已经超过男性,高校中女大学生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这些女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理应承担的贡献却与实际取得的成果并不相符,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现状已经影响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因此,重视高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塑造、使女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无论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对女大学生个人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制约高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性别刻板印象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中国传统的性别观念是“男女有别”,“男主外,女主内”,对男性的教育是勇敢、刚强,给男性的定位是男儿志在四方,对女性的教育是温柔、顺从,给女性的定位是相夫教子,而且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也在无意识的对两性区别对待,进一步加深性别刻板印象。这种传统的思想到现在仍然影响着广大女性的思想行为。

(二)高校对学生教育的方式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以“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即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轻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只能叫人“知”,不容易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比较被动,学生主动思考、质疑的能力没有得到开发,被动学习的后果一定会导致创新力的不足。

(三)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缺失制约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几千年来,“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对女性进行了“贤妻良母”的奴性定位。虽然高校中的女大学生是社会中女性的佼佼者,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改变女性依附、顺从、自我否定的潜在思想,以致女性无法形成主体意识,导致女大学生无论在内在动机还是在外在行为努力层面,都不能全身心投入精力,不能发挥自身的才智与能力,也不能看到自身努力的意义与价值,表现出主体意识严重缺失,自我价值感与创新意识不足等现象,很难激发自身的创新动力。

三、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解决途径

(一)倡导社会性别公正,优化创新环境

1.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是实现社会性别公正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男女两性平等地享有人权的重要手段。社会性别问题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制度化是实现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根本保障,要制定实施促进性别平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源头上促进性别平等,让女性成为其直接受益者。

2.以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引领舆论方向。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是性别平等的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女性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关注社会环境对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塑造,一方面要克服性别偏见,反对将女性形象“商品化”“物化”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要放置以“歌颂”的名义强化女性贤妻良母的家庭角色定位,这种角色定位抑制女性潜能发挥,不利于女性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适宜创新的教育体系,激发创新能力

1.开设社会性别教育课程。高校要开设与女性相关的课程,向学生系统地讲授先进的性别理念,使女大学生了解社会性别理论,帮助她们从社会性别视角认识女性及与女性有关的社会现象,帮助她们消除自卑心理,克服陈腐性别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育实践证明,科学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校大学生,重点改革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少讲,并采用团队式、情景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大力推行“翻转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动起来,使课程活起来。

3.进行创新创业的培训指导。高等学校在制定创新创业教育方案时,要以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并考虑到性别因素,针对女性的特点开展特色创新创业培训。比如,聘请创业导师就大学生提出的具体想法进行“把脉”“问诊”,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或聘请女企业家,让女企业家现身说法,分享交流创业经验等,采取多维教育方式激发女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4.加强大学生与企业的交流。实践出真知,但高校大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弱,而企业又希望“招来就能用”的大学生。为了满足市场的诉求,学生在学习期间,要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锻炼过程,培养明确的责任意识,开发潜在的创新精神,使得认知和行为趋于统一,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这样,企业也能提前锁定高层次人才,实现充实企业人才队伍的目的。

(三)唤醒女大学生主体意识,投身创新环境

1.思想上树立“四自”的精神。传统观念把女性的社会生活范围局限在家庭、婚姻等狭小的圈子里,女性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从事的家务劳动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因此无法得到相应的确立和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长期实施,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逐渐解脱出来,获得了更多的参与社会劳动的机会,拥有了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因此,现代社会的女大学生应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和男性一样成为创新创业的主力军。

2.行动上践行自立自强信念。女性要用行动武装自己,通过行动,把自己培养成不依赖别人、依靠自己努力做事的现代女性,具备自立自强的能力不仅是社会的进步,也能使女性适应社会,把握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家庭不是女人的全部,女性与男性一样是属于社会的,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     以人为本     体制创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这是一种既符合现代治理善治理念、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社会政策和法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回顾这些年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理论上,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愈趋多样化,社会问题增加,社会矛盾增多,社会管理的难度加大,社会管理的法规亟待完善,社会管理的体系亟待健全,社会管理的体制亟待创新。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目前,社会管理在体制上的不适应首先体现在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我国社会管理的理念比较陈旧,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仍然只重视经济增长,对社会民生管理缺乏热情,对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对常规化和科学化的社会管理研究不多。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仍然存在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的问题。

        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高屋建瓴的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社会发展也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社会建设和管理,必须以此作为指导思想,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作为目标,把求得人的彻底解放作为人类最终的发展目标,推进"以人为本"的改革,真正保障"以民为本"。因此,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灵魂,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管理的主体地位。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必须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要从道德的本义、人的本质特征和现阶段人类社会的特点出发,遵循荣辱观和创新原则、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则、道德与法律相沟通原则,通过理论推动、教育落实、法律保障、社会管理强化,社会舆论协助,构建一个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与个人发展又能维护社会相对比较稳定的道德体系。

0引言

道德本身就是为了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而产生,具有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但是一直以来被统治者作为统治的工具和手段,慢慢失去了其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本来面目,要转变当前德育收效低微的状况就必须构建以荣辱观为起点的体现人的道德的主体性、创新性的社会道德体系。要构建科学的社会道德体系必须从道德的本质、人的特性和荣辱观以及新世纪人类社会的特点去思考。

1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范畴。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树立基本的道德体系才能正常运行。道德意识作为社会价值体系,包含着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人的因素,渗透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价值取向,标志着文明程度。作为道德价值的起点,任何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都必须建立适合的荣辱观。

道德同时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内心感受。每个人的生命意义都必然的维系着一定的荣辱观。任何社会,道德的存在,除了维护公共秩序外,也是个体发展自我,寻求生命意义的一种方式,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道德观念会发生变化,一部社会变迁史,也是人的心灵变迁史。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激烈的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处在社会变迁中的人们的心灵状态、行为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必须切实了解现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心灵追求,才能给出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荣辱评价。

道德构建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每个人在利益面前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树立一定的荣辱观,否则社会秩序将受到破坏,妨碍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和进步。这就是道德的本质。只有明确了道德的本质才能使道德具有创新性,才能赋予道德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道德才能成为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2人的特性和荣辱观

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人一生下来,就具有七情六欲。这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外人一生下来就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某一个人的出生就意味着新的人与人关系的产生。每个人都由他人获得自己的生命,人出生以后都依赖着自然或他人的劳动成果而生存和发展,每个人也都以自己的特殊方式作用于他人,为他人获得生命,为他人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可以说人片刻也不能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道德规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的规范,通过约束每个不同人的不同行为来达到一定社会的和谐运行。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道德的力量才能展现出来。树立一定的荣辱观念,便是在道德主体内心深处,以自律形式出现的规范。人活着总有追求,有一定的道德目的和人生期望,这些价值取向促使人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荣辱观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人们对荣辱的感受形成动机、意图、目的,通过劝导、褒扬以及自我激励方式促使人去行善,通过羞耻感、罪恶感而阻止人作恶。

3新时代人类社会的特点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从上世纪起得到迅速发展,在经过近几世纪的积淀之后,新时代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新的模式开始了新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已不再遥远,文化的东西方隔阂已日渐缩小,强调尊重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突出人的个体的价值,借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新一代年轻人的道德心理也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加快、生活方式的影响,由整体性的形态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较为独立的自由人,由于人们在“人我不分”、“人群不分”混沌的整体主义形态中受尽了压抑,当他们超越整体性共存的思想束缚以后,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极力追求绝对自由、民主,认为道德是个人的东西。这种单子式道德模式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成为反人类的根源,危害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而现在在发展中国家的新一代追求单子式道德比起发达的西方国家更加强烈,据中国广西沿海地区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85%的学生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为了将来给社会造福的仅占巧%,这就是一个例证,而且这巧%的比例也在不断下降。

光荣是崇高的境界,它一方面在主体的行为和人格中体现着尊严,另一方面,又在人们的心目中唤起巨大的喜悦和敬仰。它使人超越委琐卑微,脱离小我,找到大我。人生要获得光荣、崇高的评价,就必须给自己树立光荣崇高的价值目标。当人们自觉遵循荣辱观念时,道德就不再是一种纯外在的要求,而是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发自内心的生命向往,把外在的义务变为内在的责任,尽义务就成为一种快乐,成为光荣,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成为一种天性的敏感,道德的高度意志自律,体现了自由的本质—在完善自我和完善社会这个最高目的上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每个人,作为道德的主体,在整个一生中都面临着道德完善和人格成长。在人生的转折关头,面对道德的冲突和困惑,荣辱观使每个人在每一道德境遇中进行反思,作出正确选择。生命是否值得过,与主体对于羞耻的理解和体验大有关系。尘世间短暂的快乐,炽烈如焚的利己情感和瞬间生灭的功利欲望,使人难以洞明内心。在道德生活中,虽有规范的确立和理性力量的支持,但在理性和情感、义务与欲求之间,总有许多的心灵冲突。因此,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履行正确的道德行为,对于个体来说,内心斗争是无可避免的,然而,崇高的道德情怀,也就在此处。没有道德的热情,没有崇高的牺牲精神,道德的尊严无以显示和表达。

4社会道德体系的构建

一切道德规范的构建都必须从人的特性出发,从人类社会的需要出发,以荣辱观为起点、以有利于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快速发展为原则。现今,人们作为社会的一员,生存于突变的新时代。工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物质,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异,极端个人主义、绝对自由观等,危害着人类的持续发展。这些变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此,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构建必须肩负起维护和促进人类持续发展的重任。

个人主体追求与社会追求相统一是社会道德体系构建的亮点,个人主体追求与社会追求相统一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的整体意志,只有遵守这个原则人类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持续发展,个人主体的理想追求才能得到实现。

人的道德价值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确立,对人们道德行为的选择具有根本的意义。道德行为绝不是孤立的个人意志的表现,而是与他人意志、社会意志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具有社会意义。如何对待个人利益和他人、社会利益,就成为区分道德行为的基础。公民的道德行为必须依据这一社会准则和荣辱观,体现社会的道德要求。在道德体系构建中,必须将荣辱观贯穿在主体的愿望、动机、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因素之中,用光荣或羞耻的评价标准来自我立法,塑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