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建筑安全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296-01
0 前言
安全是生命的保障,目前安全生产己经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近4000万的建筑工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劳动群体,不断改善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状况,提高建筑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我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业的因工死亡率在不断下降。然而,目前建筑业仍然是事故率较高的行业。从我国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事故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建筑企业是施工阶段的主要负责人,自然就是安全管理的直接目标。虽然现在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并称为建筑企业管理的四大目标,但是由于建筑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安全管理仍然没有被建筑企业主动接受,安全管理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加强安全管理,建立科学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制约与激励体制,是当前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出路。
1 我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缺陷
1.1 转轨时期的安全管理体系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国家的企业,工人是国家的雇员。企业和工人之间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国家的利益。因此安全管理的问题相对来讲就变得简单。只需要上级制定方针、政策和各项基本措施,下级遵照落实就可以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
1.2 以强制性为基础的建筑企业安全管理体制的问题
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以国家监管为主的被动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其指导思想为国家制定强制性的建筑安全法规,由国家具体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监督建筑企业实施,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形势。由于建筑安全法规在很多国家都是职业安全法规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方面的研究对于改进我国建筑安全法规的情况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1.3 政府监管体系的问题
由于我国实施“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建筑安全的立法准备、监察和其他管理工作都是由政府部门或其代表机构完成的,法规的安全目标必须通过安全政府的监督管理去实现,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以及行政区域内设置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专门从事对于建筑安全的监管工作。不论其监管效果如何,这种监管本身就可能形成监管不力的结果。
2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激励与约束体制的构建
以实现建筑企业的直接利益为动力,形成以建筑企业为核心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利益激励与制约模式,将安全这个社会公共利益融入建筑企业自身利益之中,依靠建筑企业自身利益的实现才能够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根据现代安全管理的原理,建筑安全管理应该是全过程安全管理,而不是指片面的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因此这种激励与约束体制的构建,也应该考虑到建筑企业的进入阶段以及项目完成后建筑企业的后评价阶段,下面将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全过程涉及到的责任划分、招投标制度、保险制度、行业监管制度以及国家监管制度进行专门论述。
2.1 合理的责任划分是承包商安全生产的前提
在建筑业中,把安全和健康仅仅看作是承包商的责任的想法被认为是事故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建筑企业的确应该负起遵守法律,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但要负责任的不应仅仅是企业,其他间接参与到项目的各方,如业主、设计师等都应该承担一定的安全和健康责任,如果大家都能注意事故预防的话,一定能够减少很多事故。
2.2 建筑业安全逆向选择模型和招投标制度的完善
工程招投标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预期管理方式,是完全以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与结构为基础的进行工程建设预期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西方市场经济的国家里已经实施了几百年,对于工程建设的各方面的指标控制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通常的状况下,工程招投标是典型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式,参与投标的投标人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形成了互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可以科学评价承包商安全水平的标准,并将这种标准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入施工招投标的评判准则中,才是解决建筑业安全逆向选择退出问题的合理途径。
2.3 保险机制:重要的经济激励手段
尽管形式不尽相同,承包商为工人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的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非常普遍。保险制度最初是保证受到伤害的工人可以容易地拿到足够的补偿费用。但是随着可调保险费率制度的引入,保险己经成为一种可以有效预防事故的经济激励方式。关键要理顺保险公司、地方安全监督机构、投保施工企业三方的关系,建立职责明晰的分工和合作关系,特别是安全监督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对收集事故统计数据、解决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资金困难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保险公司的承保与赔付服务一定要专业、到位。优质的保险服务将使企业乐于投保。
2.4 政府、工会和行业协会的介入与制约体系
国际劳工组织要求在执行公约中,要有机构、有人员、有法规,为我国以国际标准深入开展建筑安全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67号国际公约”要求政府、业主、工人三方面通力合作,所有关于建筑安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都是三方商定的结果,代表了三方的利益,因此应该建立政府、承包商和工人三方面的制约体系,保证政府、承包商和工人三方之间有足够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形成一个畅通的系统。
2.5 绩效性法规的推广更有利于保障公共利益
国际上建筑安全健康法规发展的两大趋势,其中包括从传统的规范性法规向新的以绩效为基础的法规发展。基于对职业安全法规的劳动经济学分析以及我国安全监察体制存在的问题,绩效性法规的推广更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水平,保障公共利益。建立企业安全绩效档案,对企业的安全状况,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达标、文明施工及伤亡事故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清出不合格企业。通过实行市场准入、清出,建立有序的建筑市场竞争机制,使一大批遵纪守法、优质高效的施工、监理、设计等企业在优胜劣汰中胜出;使企业结构得以优化,队伍素质得以提升,管理技术得以提高:使依法经营、安全生产逐步成为各方主体的自觉行为。
3 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行为受到了大量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重新思考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手段,本文指出提高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水平的症结所在,提出建以建筑企业为核心的利益激励与制约机制,应当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监管体系,对建筑业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当前,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建筑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及成千上万家庭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每年施工的死亡人数仅次于矿山和交通,这为新时期的建筑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二)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
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关系复杂。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三)施工周期长,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四)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
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一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施工企业等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就是重点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新工人入场必须经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要加强对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经常性、专业性,尤其是季节性、阶段性、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安全知识的安全教育培训和重要安全设施(设备)、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重难点部位安全技术措施等的安全教育培训学习。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多种方法教育广大职工,把宣传的氛围造得浓浓的,切实达到人人皆知的目的。
(二)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负责人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而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则对项目安全负全面责任,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项目,要进行深刻剖析,虚心学习先进,努力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拿出新举措,把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搞得较好的项目,不能有麻痹松懈思想,要继续巩固成果。“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每个建筑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克服安全工作与己无关思想。不能因为工程项目少就忽视安全,否则,出了问题后果同样严重。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等要不断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项目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安全生产法》规定建筑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目前的情况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数量有限,即使配备了足够的安全员也因为其自身素质层次不齐,导致监督管理工作走过场,搞表面形式,对安全工作起不到有效的监督作用。特别是一些层层分包挂靠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更是无从谈起,随便安排一个人就是安全员了。部分企业不能做到安全职能部门人员培训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自身管理素质。企业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对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加强责任感,促进其工作积极性。
(四)加大经费的投入。要抓好建筑安全,就要舍得投入
建设主管部门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对工程造价计价进行准确预算,单独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款专用。目前正在推进的施工企业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做法,也是很值得借签的,确实能对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五)加强劳务用工的管理
加强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素质,根据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差的特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育手段等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培训,增强其感知认知能力,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安全例会、班前快会等各种方式,有效地保证了施工人员在上岗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技能和素质。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另一方面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预测预控,把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做到位。通过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把危险程度降到最低。
(六)严格奖惩制度
现场安全管理状况的好坏直接与经济挂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把现场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与项目经理的收入挂钩,与项目承包团队的经济利益挂钩。安全管理到位、现场创优的给予奖励;不重视安全管理而发生事故的现场,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给予处罚;对于事故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有损企业形象的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在整个施工过程,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应坚持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相结合,以事先控制为主,加强对安全宣传及教育、落实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经费投入等的管理。重视事中控制,重视事前监督、及时控制;辅以事后控制,及时处理。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全面、全程、全员参与的原则,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规程,结合项目、企业和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防范于未然。
三、结语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施工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它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让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关注安全、重视安全,实实在在做好安全工作。我们应当始终居安思危,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决策阶段
当前,建筑业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频率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各级政府和施工企业已高度重视。如何使建筑施工企业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我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谈几点自己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看法:
1 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效率
1.1 组织措施
1.1.1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1.1.2 禁止挂靠施工。a.应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不准超范围施工。b.政府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凡是挂靠施工、私自分包的工程一经查出,坚决严肃处理。c.开展群众举报制度,实行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有功人员实行奖励。
1.1.3 加强对现场民工的管理。劳务工的使用必须签订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施工合同,明确安全生产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进厂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1.1.4 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公司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交通办公用品,给予足够的管理权力。施工队、项目部按规定配齐配够安全专职人员,严格实行安全优先、一票否决制度。
1.1.5 建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其安全责任。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操作行为。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1.1.6 政府主管部门严格执法,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实行严肃查处,并落实到主要负责人,直至企业负责人。
1.2 技术措施
1.2.1 工程开标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防雨、防台风、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现场规划。做好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监理公司批准,施工中严格按此执行。
1.2.2 现场道路畅通、平整、坚实、硬地化。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安放消防器材,编制消防预案,并成立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种房屋、库棚、料场等要符合公安部门的消防安全距离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加工场和料库内吸烟。
1.2.3 电气、设备防护、各种机械设备要有防雨及安全保护装置。要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检修电气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上悬挂安全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要经有关部门批准。
1.2.4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和裙子。高处作业要戴安全带,从事架工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出入口要设防护栏;施工架子按规定在操作层中间每隔两层满铺跳板;拉结、顶撑、剪刀撑、扫地杆符合安全规定,设置踢脚板,挂设安全网。
1.2.5 做好文明施工。不扰民、不损害附近居民利益。施工现场封闭施工,围墙、大门应庄重美观。临时设施、砂、石、钢材等材料统一布置,堆放整齐。宿舍整齐有序、食堂卫生,饭菜质量必须符合标准。污水经化粪池消化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施工机具摆放整齐,机身保持清洁,工地设卫生监督,每天检查。
2 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
20 世纪70年代以来,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引用为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系列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中通用的管理模式,而且PDCA循环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1 安全决策阶段――计划(Plan)
该阶段包括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半年、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建筑安装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然后分析生产系统安全现状,根据安全工作目标编制安全措施实施计划。
2.2 计划实施阶段――实施(Do)
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企业中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2.3 效果检查阶段―― 检查(Check)
当安全目标达到或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各部门、各单位均针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这种对初步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确认的过程称为成果巩固期(一般需数月之久)。巩固期过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检查和评估。最终的检查评估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检查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终的。
2.4 汇总总结阶段―― 处理(Action)
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作法为:对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与安全有关的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并将有效的总结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并依照既定程序将其纳入企业有关的管理标准之中。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把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工作方式运用于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可以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安全工作质量水平,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安全生产必须与安全管理实际相结合方能发挥应有的效应,才能真正达到生产和管理水平提高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葛素洁,杨洁.现代企业管理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 刘国臣.谈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安全预防[J].山西建筑,2005,31(5):136-137.
作者简介:
钟 宁 1963.10,男,江苏南京,学历,职称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nterprise marketization, the importance of product quality is more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the brand, is the lifeline. As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relates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el,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ecurity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should be made an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ns should be carefully researched and explored, so a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erious acci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significantly reduce casualties and deaths, achieve a fundamental improvement of the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的是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要求日益高涨,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行业事故的高发地区是在施工的现场,在现代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都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在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保障体系和机制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投入不足。 安全问题对我们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都很大, 对社会稳定也很重要, 所以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动态, 需要重过程, 常抓不懈,做到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机构第二内容就是主要安全的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构的第三个内容是企业安全职能部门,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安全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体现高效精干, 既有较强的责任心又有一定的吃苦精神; 既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又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 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也就是说安全机构不能是框架,不能是迫于形式要求的一个设置机构。组织机构要对国家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掌握;并贯穿到基层中去; 负责修订和不断完善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学习、 培训企业在职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同时, 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责任制要融入到单位、部门和岗位。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 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 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业相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完善,相关部门对建筑市场的监管不严,监管体系漏洞。目前建筑市场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安全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而我国法律跟不上这些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部分相关主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对国家有关建筑安全管的文件精神理解不透,行动不力,措施不到位,对已纳入监管的项目和隐患事故的查处力不够, 督促整改力度不到位,致使安全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2)建管理和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从近年来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企业忽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流于形式,项目经理及施工操作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不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规定,重经济效益,轻安全投入,存在侥幸心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这已经成为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3)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防护不达标。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企业在安全设施上舍不得投资,急功近利,对安全生产心存侥幸,致使很多施工现场防护设施不全。 比如临边不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搭设低于施工作业层面高度,作业面没有实行全封闭;有的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未隔层设置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造成坠落事故发生等。
4)建筑施工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很多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意识、自身素质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大都未经过基本的安全培训,缺乏应有的安和防范意识,对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纪律松散,违章作,冒险蛮干,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一)丧失控制权和自主权
建筑施工企业的行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存在着较多不规范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就会丧失控制权和自主权,紧紧依附于工程的承包人,对于项目的承建人也有着一定的依赖心理,这样建筑施工企业就会丧失自主权,没有了指导管理的能力。对于建筑施工的现场也没有进行充分的监督和控制,对于国家规定的安全施工规范并不重视,认为建筑施工工程与自身并没有较大的关系,工程已经被承包出去,责任意识不强,产生了政令不通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建筑施工的现场严重的处于被动的状态,施工企业就有可能完全的丧失控制权和自主权。
(二)安全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安全问题并不重视,在这样的意识下,施工企业就不能够将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也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些施工企业为了盲目的追赶工期,上层领导并不重视安全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经理也过于重视日常的事务,过于流程化,忽略了相应的安全政策方针,并没有将安全管理方案落实,忽略了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就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这样就会影响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三)过低的工程造价
建筑施工企业往往认为建筑施工的质量是凌驾于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的,忽略了安全管理,这样就有许多的建筑工程实行的都是低价竞标,可以说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样就使得建筑单位有一种紧迫感,存在着互相攀比的现象,导致了市场存在着恶性竞争,从开标的结果来看,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般的情况下,都会低于标底的40%进行竞标,有些建筑工程也在20%到25%之间,国家对于开标结果有着具体的规定,是不能够低于成本价的,但是我国的相关招标法律对于成本的界限还存在着划分不清的现象,而且在实际投标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而且目前的工程量计价清单也没有将安全管理的费用考虑到其中,尽管明确的规定不允许恶性竞争,但是由于费用较低,这样就导致了中标的标价较低,如果施工单位要想正常的经营,就必须要减少安全管理的费用。
(四)?|量管理代替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方法,而质量管理仅仅重视结果,这与安全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异。安全管理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跟踪管理,还要有着专项投入,但是从目前的施工现状来看,施工现场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安全员,对于安全管理的过程并不重视,还有些施工单位尽管配备了安全员,但是安全员的职业素质较低,对于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差,除此之外,有一些工程单位配备的安全员也是两相兼顾安全员,这样安全员对于安全管理认识就存在着不足,有时也会疏远安全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人员就会仅仅重视施工质量管理,从而忽略了安全管理。
二、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与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想使建筑行业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还要加强领导,这样作为施工安全生产人员就能够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进行文明施工,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
项目施工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指定小组办公室,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安全岗位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根据工程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确定现场管理要达到的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伤亡目标、安全经费投入目标、文明施工目标、创建国家及省市安全文明工地目标等,使现场安全管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
(三)落实安全施工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制度
落实安全施工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制,推行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通过行政手段,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独立于招投标之外,设立独立资金账户,在报建时统一收取,并通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视其各阶段施工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分阶段拨付,确保专项费用的正常实施使用,避免违规挪用或不投入。实施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将项目参保安全保险,作为施工安全受监和工程开工的必备条件。
(四)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全面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地控制。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常见的危险源有:施工生产用电、民用爆破器材管理与使用、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地下涌水、有毒有害气体、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质段、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等。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工作人员,并设置危险源安全标志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安全警示标志,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身和机械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