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范文第1篇

一、硬件设备老化,教师知识亟待更新

我校是农村中学,由于多媒体硬件配置低,软件更新快,再加上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缺乏,一部分教师在相关硬件的运用和简单故障处理方面缺少经验,遇到硬件问题,例如图像不清晰、声音不清楚、投影仪不工作、电池电量不足等就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管理员,中断了教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效果。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仪器设备,使其保持在最佳状态,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重多媒体教学,轻传统教学

目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无论什么课程、什么教学内容,教师都争着抢着使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在很多教学内容的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比如一些带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现实中看不到的一些物理现象、抽象的分子结构、几何图形的切割等,多媒体课件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但在教学的许多领域中,计算机是无能为力的,特别是非逻辑判断方面,计算机没有语义辨别能力,无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手势,哪怕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有时对提高教学效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多媒体课件无法取代的。另外,对于伦理、审美、道德情操、意志品质、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教

育,多媒体课件更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思想道德与审美能力等的培养要靠传统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而不是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就能培养。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不可取的。

三、实行拿来主义,脱离教学实际

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大部分年龄大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制作课件的水平参差不齐,而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习和借鉴使用提供了便利, 因此部分教师对于在网络上下载的课件不假思索地生搬硬套,完全囿于他人的思想,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认真备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因不了解课件内容而把握不了教学的重点,分析问题时也没有针对性,导致缺乏说服力。公开课、评优课及精品课中, 处处使用多媒体课件, 许多教师把课件质量与教学质量等同起来。针对以上各种情况,我们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对下载的课件进行修改,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下载了《给大自然涂上颜色》课件,课件上是一幅幅大自然的图片,教学目标与教材上的有所不同,我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大自然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五颜六色的画面和暗淡无光的画面相比较,使两幅图片的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认识到未涂色的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显得单调。教师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接受任务,从而突出彩色世界的美,让学生领悟到美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四、重视“外在美”,忽视“内在美”

课件的界面友好并不等同于华丽。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应把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追求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而不是追求其外在“美”。如,一次“二次根式”的公开课教学中,课件前半部分主要内容是世界杯足球赛的画面,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不知不觉十分钟过去了。而制作课件的教师只是想利用足球场中心的那个圆,告知学生面积是多少,求其半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堂精彩的射门欣赏课,太多的时间花在声像阅读代替数学思维活动上,是不妥的,数学课必须坚持以数学思维活动为主,不应过分地追求课件的“外在美”,而忽略了课件的“内在美”, 忽视教学实效。我们教师不但要提高课件质量,还要注重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两者完美结合,才会使教学更有实效,才不会本末倒置。

五、追求整体性,放弃个性化

多媒体教学如果过于注重整体性,不因材施教,课堂盲目“一刀切”,不注重差异性教学,就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新课改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如何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是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六、播放太“快”,思考太“慢”

多媒体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如数学教师把课件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对其他教学手段置之不理,只是简单应用多媒体演示功能,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当学生正在思考某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结果了;或者当学生正在解题时,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标准答案了。这样学生就会放弃解题思路、步骤,这样就制约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学习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的,应处理好多媒体速度“快”与学生学习“慢”的关系。

七、影响健康,有悖初衷

从学生身体健康角度讲,过多过滥的电子板书,有损学生的视力,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影响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再者,有时学校投影仪质量太差,投射在屏幕上显示的颜色过浅,对生长发育期学生的视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走出误区,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打造高效、务实的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师应该将多媒体课件合理地穿插到传统教学中,使两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互补,从而使课堂结构更合理、更完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微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高校多媒体教学[J].电子测试, 2013(10).

[2]金燕.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因素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07(5).

[3]杨成昌.浅谈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趋利”与“避害”[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7).

[4]李莹. 谈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及解决方法[J]. 教育探索, 2005(3).

[5]黄蓉芳.新课程背景下的差异性教学初探[J].教育导刊, 2008(10).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范文第2篇

【正 文】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

环境经济学科的产生与环境的日益严重并引起普遍关注是分不开的。自人类进入社会以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驱使下,人类对环境展开了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战后重建家园的强烈愿望,一些工业化国家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表现出了空前的增长热潮。虽然在极短的时期内,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大加剧了对耕地、淡水、森林、矿产的消耗,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不利。仅20世纪50~60年代的“公害”事件就曾使成千上万的人直接死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环境问题与农业社会时期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不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而且严重削弱了自然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支持能力,给人类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严峻的环境形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的环保意识空前高涨,环境运动在发达国家开始蓬勃发展,一大批社会有识之士也加入到宣传环境保护的行列之中,最著名的莫过于1962年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写的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引起的轰动。该书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永远失去“明媚的春天”。该书的问世,对公众的环境意识施加了重大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环境与发展前景的关注。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意义上的探讨。从20世纪50年代起,生物学、化学、地等自然科学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科学探索,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取得了比较重大的进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经济学者开始运用经济与经济学对环境问题进行重新思考,探讨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途径等课题。同时发现传统经济理论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两大失误在于,一是低估了环境负外部性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广泛影响。仅仅把外部性当做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偶然、个别的现象,而忽视了在大规模开发与利用环境资源过程中外部性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普遍现象这一事实,因而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后果。二是传统经济理论片面强调GN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指标的作用,而忽略了GNP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对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不仅使环境有了一个重要的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在严峻的环境现实面前,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开始关注环境问题,这意味着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客观条件正在逐步成熟,随着大量的有关环境经济研究成果如各种关于环境问题的学术研讨会、期刊、教科书等的迅猛增加,环境经济学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并且随着环境现实的发展变化与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得以迅速发展。其发展轨迹实际上沿着两个方向同时抑或交替地向前推进,一是微观环境经济分析的不断深入,二是宏观环境经济分析的不断拓展。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范文第3篇

(一)经济学理论根据

GDP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比较依据,GDP作为经济学主要研究课题,也让许多人对经济学产生了误导,许多人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将国家GDP上升的学科。实际上,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经济学模式,经济学不仅是对本国经济发展进行关注,也要对世界整体性的发展进行关注。而其中,低碳经济所关注的并非本国情况,而是全球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各国商人处于商业联邦状态下,而所谈的大多为世界经济发展,从事经济研究人员,就是要使全人类获得发展,与政治经济理论相悖。政治经济,也是各国为改进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所需要遵循的国家发展政策,全世界商业自由的原则,是其责任所在,而经济学研究,应该立足于世界。经济学研究是为国家一切利益,也是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财富为人类享受物质的象征,也是让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然而,政治经济学只是为让少数人致富,学者提出,应该更多对社会大众的福利进行关注,应该将政治经济学作为人类增强幸福感的重要内容。累积国家财富并非政府成立的首要目的,政府应该是让所有公民、大多数公民都可以享受财富,并感受财富所带来的乐趣。这些经济理论,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源头。

(二)相关学科比较、继承

生态学为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研究复合体,对其功能、结构、发展规律做研究的学科。根据自然系统的循环性,与能量流动模式,构建成有规律的经济系统,可以让经济系统和谐融入自然系统中,从而形成全新的经济模式,这种循环经济,本身也是一种生态经济模式,使用生态规律,指导人们做社会经济活动。绿色经济概念是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其主要在于对人类生存患者进行维持,对能源做合理保护,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利于人体健康的经济模式,可将其看做为平衡经济模式。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都是在资源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状态下,转向为资源低投入、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状态。生态经济理论主要是顺应生活发展规律,经济服从于生态系统。循环经济这一循环手段将经济活动实现生态化。而蓝色经济是在扣除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损耗后的国内剩余生产总值。绿色经济主要侧重于资源再利用,主要追求于绿色GDP。低碳经济为二氧化碳排放威胁人类生产条件下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强调于,经济发展需避免以二氧化碳的上升为主要代价,应该将碳排放和经济发展形成相互平衡的关系。以本质来讲,低碳经济也隶属生态经济的范畴,低碳经济要比其他经济更能将目前在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矛盾问题反映出来,从而达到高碳转向于低碳的状态。低碳经济是抓出矛盾,解决问题的思想为主。而这样的经济思想,是人类在面对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生态破坏情况下,所作出的反省总结,对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进行重新的认识。两者间应是相互补充关系,并非排斥关系,内含不同,但其构建和理论体系可以相互借鉴。天气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气候经济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理论。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其不亚于在世界大战时的经济萧条,气候变化后,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出预期所想。以气候角度,将经济与气候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而低碳经济主要是将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情况做分析研究。两者间,从内含而言应该是一致的,针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表述方法。目前,许多专家认为,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原型便是气候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对其中做合理调节的经济活动、环境间物质交换规律进行探讨。能让经济活动,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环境效益。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污染损伤估算,其中也包括人体健康损害、间接精神伤害、物质损失。对环境治理投入所产生的效益进行估算,其中也包括拯救污染所形成的效益损失,间接所形成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制定污染罚款制度,根据其排污实际情况实施收费标准进行制定;资源环境经济学是对资源价值做阐述,讲解缓解损害成本,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核算与解决途径。高碳所造成的环境损失,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也有相互补充的内容,而资源环境经济学已经成为较为完整的学科,低碳经济学可对其理论构建进行借鉴,从而对低碳经济学理论体系做进一步完善。

(三)低碳经济学构建设想

低碳经济学为经济学分析,以经济学原理解决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从而对环境、经济发展进行协调,以本质上而言,低碳经济学为生态经济学的衍生。低碳经济学的理论主要是应用不同角度,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二氧化碳排放,两者间的矛盾问题做平衡。低碳经济、气候变化,其本身就已经涉及许多学科,需要横跨多个学科才能形成综合视野。研究主要以三方面进行: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做继承,如结构分析、边际分析、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分析方式,也包括不同国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制定标准做分析;对其他学科分析方法进行借鉴,环境经济中波及分析,效益、成本分析,也可对生态学中的碳足迹分析进行借鉴,国际贸易、金融工程、循环经济等做借鉴。制度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是因有些国家污染气体过度排放所致,其影响却早已对其他国家造成严重的波及,而这也是经济学向外延伸的意义;气候本身为全球公共物品,对于如何保护这类全球公共物品,就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制度经济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妥善方式。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解决国际经济合作困境,完善国际经济学体系经济学家以自己不同的角度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对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进行解释。而这些理论都是以国际经济合作为出发点,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经济总量进行提高,贸易为主要手段。单以经济角度去理解,采取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可有利于对各国产生合作剩余,对合作双方皆有利。以生态效益角度出发,国际合作则更多产生负效应,出现更多环境问题。目前,各国经济合作主要为发达国家的曲线两端,曲线地段转移至欠发达国家,而欠发达国家在能源结构、技术上的落后,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有流动性,可对全球环境造成影响,产生温室气体所带来的损失,远远高于合作经济剩余,导致全球经济发展困境。目前,经济合作经济学理论中对这一情况无法避免。低碳经济国际合作的发展经济思想,能对目前国际经济合作中所存在的困境进行解决,化解困境。从另一角度看,低碳经济可在国际整体经济角度看到全球经济发展,应该将其纳入国际经济学领域,从而对原本狭义的经济学进行扩展。

(二)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在工业时代前,经济活动范围小,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可被生态系统自身进行调节。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远远超过生态系统本身的负荷能力,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影响,威胁人类的生存。传统经济以物质财富为主,而现代经济则是以提升GDP为职责。近年来,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开始逐渐被认可,但其中都为设计低碳原理。温室效应是当前全球所共同面对的环境问题,而其根源则是因不合理经济活动所致。对这种经济状况进行转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没有理论为基础的情况下,很难取得良好效果。而低碳经济完善的理论体系,是转变经济模式的有力支撑,以经济模式的转变,可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做指引。

(三)消费模式转变所有的经济模式,都可归结为消费模式,以物质消费和国际消费来带动经济循环。以目前经济情况而言,再增加消费,势必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控制物质消费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低碳经济不仅能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也能改变消费方式。

三、结语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湖泊;污染治理;经济学

我国的幅员辽阔,是一个地域大国,也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有2800多个天然湖泊并且其面积都在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的总面积约在9万平方千米,而淡水湖泊的面积达到3.6万平方千米,淡水储量在2260亿立方米。湖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淡水资源以及国土资源,具有多项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饮用水、为工业提供生产用水、对河川径流起到调节作用、是水生生物的繁衍场地、还可以沟通航运以及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如此众多的功能可见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利用经济学分析湖泊污染

目前湖泊造成的污染原因除了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规律认识不清,还包括其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没有良好全面的权衡,一味的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1.1导致湖泊污染的宏观经济原因

传统意义上的宏观经济研究的主要是国民经济的增长问题以及就业的情况,其制定的政策目标主要是增长经济、就业充分、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等等。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都为包含环境问题,所以在国家规划的很多方面都没有经环境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最终导致了再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生产生活的污染物大量排放,使得湖泊污染。

以云南洱海为例,其位于云南大理的白族自治州,是我国的第七大淡水湖,海拔高度为1966米,是云南的的人大高原淡水湖泊,其湖面积有252.91平方公里,利于面积达到2565平方公里,在其流域人口达到了80多万人,可谓是造就了大理的灿烂文明。但是从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洱海的水质是在不断地恶化中洱海水质不断恶化,曾一度降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严重影响生产生活。

1.2致湖泊污染的微观经济原因

环境具有两个独特的特征,即“负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属性”。经济学的研究表明,通过市场机制可以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但是因为其本身的缺陷,会使得在配置的过程中效率低下,不能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因为环境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使得市场机制在环境问题上出现了失灵状况。其中湖泊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湖泊环境包含着公共物品属性,不具有消费带来的竞争性也没有排他性,就是说某个个体对湖泊所提供的环境物品的消费对其他个体对这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不会有影响;同时,任何个体不论是否付费,都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息息相关,所以“搭便车”现象极为普遍,即在不承担湖泊污染需要治理的成本时,却有可以享受治理带来的好处,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公用地的悲剧”。

湖泊污染问题还具有负外部性,即环境污染不影响个体生产的成本,成本的承担人往往是他人或后代人承担,这就产生了社会成本。在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排污企业的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这一额外社会成本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转嫁,必然导致污染物这种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过度供给的行为,往往造成污染量远远超出社会允许的污染水平,使湖泊受到污染,社会福利损失。

2使用经济手段解决湖泊的污染问题

2.1使用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手段

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湖泊保护必须被纳入其中,将经济发展与湖泊保护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工作中避免被动的治理,而是要积极主动的进行防护。同时湖泊治理的保护资金也要纳入地方的投资预算中,保证湖泊流域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要达到2%~3%,这是依据国际的治理经验得出的数据。

要依据生产部门不同种类的特点处理其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要懂得充分利用自然的净化能力,这是最经济有效的保护措施。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是保护环境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应根据湖泊流域的环境容量和自然净化的特点,确定污染工业的集中与分散、城镇规模的大小与功能区划分等布局问题,使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与湖泊流域环境系统的调节功能相适应。

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工业的布局结构。湖泊受到污染一个严重的额污染源就是工业。湖泊流域的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该进行转移,重点发展的是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严格,对于超标企业一定要关闭。其次是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化肥、农药施用减量化,控制水产养殖规模,搞好畜禽养殖小区生态化建设,提高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率。

在富营养化湖泊的流域地区,尤其人口密集、企业聚集、水体污染较突出的“三湖”流域,必须实行比全国更高水平、更加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标准,从源头进一步压减排污总量。

2.2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能发挥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想要解决环境问题既要依靠政府的干预,又要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政府的干预作为市场机制的辅助动力。政府通过征税,一方面要让企业为其负外部性付出成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利益的驱使下,企业将会采取措施提高生产的技术含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筹得资金,补偿受其负外部性的受害者,而且可以向正外部性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提高其生产能力。

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将环境的价值计入到生产和生活成本中去,使环境的价值体现得更为具体,解决生产“外部不经济性”问题,通过市场机制,使开发、利用、污染、破坏湖泊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促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有利于湖泊环境保护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从而有效地制止无偿污染湖泊的行为。

结束语

根据经济学市场机制的治理手段,我国在治理湖泊污染中,政府采取市场手段解决市场主体排污的外部性问题,可以经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对排污征税,即要求企业为他们的污染付出等于其外部危害的税款,通俗说企业要向政府购买其对污染环境的权利。政府对污染进行征税,那么每户企业就要选择排放多少污染和自己消化多少污染,使缴纳污染税与自己消化污染的成本之和最小化。另一种是借鉴发达国家常用的市场方法,就是实行排污许可证的制度,排放总量要限制,市场主体之间可以自由买卖排放配额。政府按照实际的情况,确定环境可承受的污染并将排放额度适当地在企业之间分配。那些能以较低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会卖出他们的排污许可证;而另外一些降低排污量成本较高的企业会购买更多额度的许可证,因为这比安装昂贵的控污设备或者倒闭更节约。污染权交易制度将环境保护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鼓励企业降低污染的排放量。

参考文献

[1] 李志杰.湖泊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8):33-37.

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范文第5篇

>> 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对策研究 旅游开发的冲击 浅析乡村旅游的外部不经济性 遵义土司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武宁山水旅游开发探析 奇石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羌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淮安美食旅游开发探析 “明星村”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汉中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开封体育旅游开发探析 傩文化的旅游开发探讨 体验导向的旅游开发研究 论鲁菜文化的旅游开发 甘南旅游开发的思考 论饮食民俗的旅游开发 蒲剧的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的教育功能研究 旅游开发的伦理思考 论永兴岩的旅游开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②e'(Xe)为外部侵害者实施的外部成本函数.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3,56,536.

参考文献:

1.Adrian Bull.The Economics of Travel and Tourism[M]. Longdon: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1995:172-177.

2.Andreas A. Papandreou: Externality and Institution[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17.

3.Chris Cooper, John Fletcher, David Gilbert and Stephen Wanhi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93:217-218.

4.Ioannis Kavallinis & Abraham Pizam.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Whose Responsibility Is It Anyway? The Case Study of Mykono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4,33(2):26-32.

5.Lance E. Davis and 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American Econmic Growt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6.Ronald 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3(1):1-44.

7.Teresa Palmer & Antoni Riera.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Tax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Balearic ecotax”.[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24( 6):665-674.

8.敖荣军,龚胜生.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及其内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4):79-82.

9.匡林.外部性: 旅游业环境破坏的一种理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9-13.

10.李金昌等,资源核算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5-66.

11.刘亭立,赵小丽.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外部性理论[J].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4):45-47.

12.刘肖梅.生态旅游开发的外部性问题研究[J].泰安师专学报,2002(7):32-34.

13.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43.

14.庇古(A.C.Pigou)著,陆民仁译.福利经济学(上册)[M].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1971:111.

15.魏小安,冯宗苏.中国旅游业:产业政策与协调发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3:183.

16.向昀,任健.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J].经济学评论,2002(3):59.

17.徐期勇.旅游环境问题的经济学透视[J].重庆环境科学,2000(1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