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健康的认知

对健康的认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健康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健康的认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课程;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9-0812-03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LIU Xian-hua*,YAO Shu-qiao, QUAN Hong-yan, et al. * Clinic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Xiangya Second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41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xplicit curriculum ab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empirical basi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The froshes of a university participated in the natural instruction experiment, and two questionnaires about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were taken among 88 subjects who was selected by two-stag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Results Subjec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fore and after explicit curriculum,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and profession in health cognition, but it wasn't found in health behavior. There was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educational effect. Conclusion Explicit curriculu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but the effect is not synchronized between health cognition and behavior.

【Key words】 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Health education;Curriculum;Students

我国有15%~30%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4-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分为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与隐性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通常把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6]。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上[7-9],近年来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11-13]。本研究联系我国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实际,通过教学实验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有效性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某师范学院2006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从5名任课教师所教教学班随机抽取1个班,再从此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最终有效被试为88人,其中男生47名,女生31名;文科、理科、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分别为28名、35名、15名、10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参照郑雪等[5]的研究编制,从体育锻炼、有病及时看医生、饮食营养、充足睡眠和休息、个人和环境卫生、丰富业余生活、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10个维度对健康认知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各有10个封闭式问题,健康认知用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5个等级、健康行为用从“从不”到“总是”5个等级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定。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2个问卷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81,构想效度分别为0.73,0.77。

1.2.2 开课形式 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在大学一年级的第2学期开设,共8周15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与性心理健康、网络心理与行为;教学方法是讲座。将被试学生分为组1和组2,分别在前、后半学期进行学习。开课前,用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组1进行前测,课程结束后即进行后测;组2的前测在组1后测时进行,课程结束后进行后测。

1.3 数据处理 数据直接输入SPSS 13.0软件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由表1可见,2组被试的健康认知与行为前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见,“体育锻炼”后测比前测显著提高(P

2.2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性别分析 见表3。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体育锻炼”、“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上的后测结果比前测有显著提高(P值

2.3 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专业间比较 见表4。

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的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试的健康行为前测结果在“体育锻炼”和“充足睡眠和休息”2个因子上专业差异显著(P值均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大学生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认为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评价显著提高,或者对相关因素的认识更为理性,对健康的认识更为合理,健康行为也有增加趋势,具体表现在体育锻炼、饮食营养、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方面的行为明显增多,这与洪冬美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总是同步的,健康行为的改变多于或先于健康认知的改变,这并不否定健康认知对健康行为的制约作用,原因可能为:(1)健康认知首先会以一种能被个体接受的外部知识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而外部知识“内化”为个体的内在认知则相对缓慢;(2)受个体“元认知”的影响,个体的新健康认知已然“内化”,尽管没有被个体“元认知”所察觉或监控,但却已引起健康行为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性别一致性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不同性别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上有所差别,女生对体育锻炼和对健康认识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有病看医生和体育锻炼的行为增多;男生对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采取乐观人生态度的行为显著增多。但在整体上,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仍保持一致或差异在缩小(如体育锻炼行为)。(2)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专业一致性效应。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都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但健康行为前后测结果则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这说明专业的差异并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认知但影响他们的健康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消除专业差异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的交友行为在教学之前与其他专业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之后却显著少于其他专业学生,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够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但对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同步,并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

4 参考文献

[1] 马建青,王东莉,金海燕.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十年探索.高等教育研究,1997(2):79-82.

[2] 刘克善,刘衔华.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2 994份问卷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46-148.

[3] 罗军,廖北文,刘衔华.师范院校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11(52):166-168.

[4] 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4):17-19.

[5] 郑雪,王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83-284.

[6] 陈俊珂,崔爱芹.论隐性课程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7-79.

[7] 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85-87.

[8] 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教育评论,2005(1):37-39.

[9] 韩丹,杨国宽.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高教论坛,2008(4):79-81.

[10]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7(9):22.

[11]卢宁,刘玎,蒲少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课程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预防医学情报,2008,24(2):88-90.

[1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 2009(2):92-94.

[13]陈丁和,陈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校园心理,2009(1):29-31.

对健康的认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认知情绪调节;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3-0116-03

认知情绪调节是个体在面对来自自身或外界环境超过自身承受力负性事件时表现的认知层面的情绪调节,是个体素质的一种体现。临床护士承担着繁重的临床医疗服务,同时直面患者及家属的各类要求,工作压力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严谨的医疗服务要求护士必须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置[1]。工作压力和职业要求双重作用对护士心理状态产生较大影响,而其应对的方式也直接与医疗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关注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及其与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临床护士心理状态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8月~2012年9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院临床护士352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8~45岁,中位年龄28岁;护龄1~32年,中位护龄8年;大专129例,本科168人,硕士55人;护士206人,护师146人;护龄

1.2 方法

1.2.1 调查量表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中文版(CERQ-C)[2],用以评估个体面对负性事件时所采取的态度,包括9个因子,分为适应性认知调节策略:接受、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不适应性调节策略:责难自己、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共36个条目,每个策略4个条目,分数越高使用该策略频率越高。应对方法问卷(CSQ)[3],用以评估个体应对方式及行为特点,包括6个因子,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自责、幻想、求助,共62个条目,分数越高使用该方法频率越高。症状自评量表(SCL-90)[4],用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态,包括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及精神病性,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

1.2.2 研究方法 收集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科室、护龄、职称等资料,采用CERQ-C、CSQ和SCL-90量表序贯发给调查对象并当场进行无记名填写,按CERQ-C、CSQ、SCL-90的顺序逐一填写,调查前应对调查对象进行宣教和说明,介绍问卷的使用方法和评估目的。间隔不超过2 d,1周内完成3份调查问卷,以3份问卷全部收回并且审核内容完整为有效。

1.3观察指标

A组和B组CERQ-C评分与常模评分对比,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特征,分析护龄对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对比临床护士SCL-90与常模评分;分析CERQ-C分别与CSQ和SCL-90的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q检验,变量相关性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状态

临床护士适应性认知调节策略表现较常模更好,A、B组和常模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护士SCL-90与常模比较

临床护士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评分高于常模(P

2.3 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因子与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自责、求助存在相关性(P

2.4 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与SCL-90的关系

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因子与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存在相关性(P

3讨论

护士是专业医疗服务人员,兼具科学专业性和人文关怀的特征,承担并确保准确的执行医嘱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对专注和细致要求极高,要求精神高度集中,机体处于工作应激状态,当出现一些负性事件时可能引发积极或消极两种处置态度,应积极面对、理性思考并接受事实,通过重新的认知和评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推动自身的改进;而消极的态度,如逃避、自责或迁怒可能加剧个体心理问题的累积,阻碍自身进步[5-7]。不同认知层面的情绪调节不仅影响自身心理状态,还可能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影响。

临床护士通过专业训练整体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较常模高,但工作年限较短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处于自身素质的成长期,所表现的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仅略高于常模,其中重新关注计划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常模,表明在正向情绪调节过程中年轻护士能采用较为积极的态度,审视问题并重新规划实施,是一种心态逐渐成熟的表现,但在此过程中责难自己也是主要的认知情绪,可能出于工作的责任感,对自身的反省引起了更多的自责,在认知情绪调节范畴内责难自己被认为是一种不适应性的认知情绪,与临床经验不足、心理调节能力不够有关,过度的责备自己可能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甚至敌对等负性心态[8]。因而,应重视对年轻护士自我减压、疏导、放松等心理调节能力的培训,提高年轻护士心理素质,提供心理支持。高年资护士各项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优于其他组,其中尤为明显的是理性分析,理性的思维能力是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培养形成的,且在认知情绪调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只有克服主观情绪化反应,运用理性思维,才可能在面对重要的临床问题或医患关系问题上作出正确的处置,而年轻护士在理性分析方面尚欠缺,需要重点进行培养。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态普遍低于常模,这与工作性质特殊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有关。护士在为患者提供健康的同时透支着自身的健康,因此,许多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状态,如失眠、困倦、食欲不振、肌肉酸胀等,这些具体的症状与心理状态相互影响,而强迫、焦虑、抑郁可能来自于巨大的工作压力、工作责任感和医患关系,人际关系敏感与工作竞争、医患关系有关[9]。即使护士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较强,但仍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因子虽未达到严重状态,仍应引起重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疏导和调节心理状态,建立和谐医患关系都是值得提倡的措施,也是构筑和谐医疗环境的重点[10]。

认知情绪调节和应对方式评分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认知情绪调节与应对方式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应对方式评价标准认为解决问题和求助是积极的应对方式[3],可见临床护士适应性认知情绪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均呈正相关,而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等不适应性认知情绪则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均呈负相关;退避和自责被认为是消极的应对方式[3],临床护士除沉思外的认知情绪调节各因子均与退避呈负相关,责难自己、沉思、灾难化与自责呈正相关,提示临床护士在问题出现时较少采取退避的方式,但可能出现较明显的自责,还可见责难自己会导致解决问题的减少,因此年轻护士中常出现的责难自己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本研究结果显示,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可减少抑郁、敌对、恐怖、人际关系敏感,但却可能增加强迫和焦虑,而不适应性认知情绪则对心理健康状态各因子均有促进作用,提示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心理问题,但仍可能因为压力和责任感产生焦虑型的心理障碍,而不适应性的认知情绪则对心理健康不利。因此,重视临床护士的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及时进行心理支持和辅导,有利于临床护士对负性事件的正确处置和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君玮,孙庆珠.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心理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393-395.

[2] 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19-720,723.

[3] 贺屏. 新毕业护士认知情绪调节与应对方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59-1960.

[4] 程晓红,闫雪娇. 北京三级甲等医院新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源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9):3477-3480.

[5] 靳玲,吴玲. 新疆某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现状分析[J]. 护理学报,2012,(19):3661-3663.

[6] 曾莹. 培养护士心理护理能力的几点经验[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46,155.

[7] 孙晶,姜潮. 护士组织公平感现状及其与情绪耗竭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28-31.

[8] 董旭婷,赵梅,王维利. 护士心理契约对职业认同水平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45-248.

[9] 齐玉梅,王生锋,张紫琪. 临床护士心理控制源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2013,27(3):209-210.

对健康的认知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试图用卡尔维诺先生对诗歌措辞方面轻与重的论述来解读《荒原》和《穿裤子的云》中的意象,由此理解两首诗歌中传达的情感以及诗人在生活的困境中发出的呼声。

关键词:《荒原》 《穿裤子的云》 轻与重

中图分类号:I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当我们沉浸在《荒原》零碎的意象中时,往往不知诗人到底要阐述和表达怎样的情感。而《穿裤子的云》中昂扬的基调,充沛的情感让我们为之一振的同时,却找不到生活的出口。

一.“轻”与“重”的理论

卡尔维诺认为世世代代的文学中都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倾向:“一种倾向是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没有重量的东西,像云彩一样漂浮于各种东西之上;另一种倾向是赋予语言以重量和厚度,使之与各种事物、物体或感觉一样具体。”正如他所讲的:“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所以他认为当人类的王国不可避免的要变得沉重时,我们或许应该改变方法,从另一个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以另一种逻辑,另一种认识与检验的方法去看待这个世界。他认为的“轻”有三种含义:“一是减轻词语的重量,从而使意义附着在没有重量的词语上时,变得像词语那样的轻微。二是叙述这样一种思维或心理过程,其中包含着细微的不可感知的因素,或者其中的描写高度抽象。三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也就是作家对于无形体的抽象的理性和有形体的物质的重量,更加倾向与前者。而诗人赋予词语的轻与重并不能代表诗歌所传达的主题的轻松与沉重,这只是诗歌作品传达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另一种方式。就如意大利浪漫派诗人贾科梅莱奥帕尔一样,他常常谈到生活这个沉重的负担,但在这些讨论中他赋予难得的幸福以一种“轻”的形象:飞鸟、在窗前歌唱的妇女、透明的空气,或者是月亮。

二.解读诗中“轻”的意象

我们在阅读艾略特的《荒原》时可以发现诗人在抒发生活烦闷时,常常赋予它们以一种“轻”的形象,诸如,随处飘散的“风信子”;诗人在诗歌中多次写到“亲爱的泰晤士河,你轻柔的流”,泰晤士河静静的流淌见证着生活的空虚与寂寞;“画眉在松林中歌唱”,夜莺的歌声,“报时的钟敲着缅怀往昔的钟声”,枯竭的井底唱出的歌声,“公鸡在屋脊上咯咯的叫声”等等,这一些轻柔的声音都在诗歌中倾诉着诗人迷惘的内心。诗人并没有用铿锵有力的意象和喷涌而出的情感表达这种压抑和烦闷。诗歌中各种碎片式的意象,百无聊赖的生活让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生活中的烦闷和无所适从,还有诗人对生活的迷惘和找不到出路的困惑。诗歌最后也没有给出我们明了的答案和清晰地意象,而是将这种迷惘的情绪一直弥漫在诗歌的结尾,让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诗人在《荒原》里描写的那一派腐烂破败、老鼠爬行的景象、弥漫于字里行间的百无聊赖的感觉、对尸体和白骨等死亡意象的迷恋等等,这是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厌恶和无所名状的恐惧,而这种生活态度只是代表了诗人生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诗人对生活的抗争最终就化为心中激烈的斗争直至他的内心得到平和和解脱。

艾略特在谈论但丁的文章里就认识到:对丑恶或可怖事物的沉思是艺术家追求美的本能中消极但又必要的一面,然而像但丁那样从否定走向肯定是极其困难的。所以诗人也花费了一段时间才走出了对生活百无聊赖和厌恶的状态,这在他之后的诗歌《灰色星期三》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是这样讲的:“新的岁月漫步,用一片灿烂的/云彩时的泪水使岁月复苏/用一种新的诗句使那古老的节奏复苏”,“我对事物的现状感到欢欣”。此时诗中的“我”已经接近艾略特本人的声音,这声音不再是对生活的充满机智但又几近虚无的嘲弄它具有但丁似的不怨不忿的谦卑,诗中包含了诗人对生活和社会的肯定。此时的诗人也就逐渐走出了这段内心的困惑和对生活的迷惘状态,而这个过程注定是煎熬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荒原》中那一系列“轻”的形象,因为诗人在对生活的抗争中至始至终是怀有一丝希望的,也给自己的内心留有一丝喘息之地的。

三.解读诗中“重”的意象

在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中,诗人将诗歌变成革命的号角,他鼓吹人们进行革命,而他愿做革命的先驱者。所以诗人用了强有力的措辞和饱满的情感,诗中塑造的形象具有巨大的力量。如“使它撞击我血淋淋的心脏的碎片,由于而发狂的人,笑得泪流满面、暴着青筋的巨人,挥起肮脏的拳头痛打,雷声变成了野兽,老天的脸上即刻显出一副怪相,活像铁血宰相俾斯麦狰狞的面孔。为了使旗帜在火热的射击中迎风飘扬,不分时刻,不分昼夜,粗野地喊叫,肥胖的大力士,星辰的头颅又被砍掉,又用屠杀染红了天空”等等。

正如米哈伊洛夫在《最后一颗子弹》中讲到的:“我们只要翻开马雅可夫斯基著作的任何一页:哪里都有鲜血在搏动,激情在燃烧,斗争在进行。”诗人一生都在为了生活而斗争,诚如他自己所讲的“我憎恨一切死气沉沉的东西!拥抱一切生命!”所以诗人诗歌中的意象也大都富有生命力和激情,而这些意象无一不在展示着诗人对生活的沉重感和内心无比的煎熬。他将生活的沉重感用强有力的措辞展现的淋漓尽致,将自己置身于这种沉重的之中,他并没有被此压得喘不过气来,相反他用更加昂扬的斗志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抗争生活中这一切的沉重。

在诗歌中,诗人用狂风暴雨式的怒吼将生活中一切旧的东西彻底的打倒和撕毁。他的爱情被践踏了,他质问上帝“你以为/这个/站在你背后长着大翅膀的东西/才懂得什么是爱情?”他怒吼着呼唤人们去撕毁一切旧的制度,宁愿搭上自己的性命,但绝不给那个旧的社会制度留有一丝喘息的余地。“上前去,挨饿的人/满身跳蚤和污泥的汗臭的奴隶!上前去!把星期一和星期二都用血染成红色的节日!”诗歌的最后诗人一次又一次深情地呼唤着他的爱情,可是最后都被无情的拒绝了,诗人只能伤心的自嘲。此刻的诗人,不再冷静,他用尖锐的语言嘲讽上帝:“全能的上帝,你创造了一双手,又使/每人有一颗头,你为什么不想法,让人们没有痛苦,只是吻啊、吻啊、吻个够?!我以前以为你是万能的上帝,原来你是个小偶像,既无能又渺小。”“我把你这遍身发着馨香的东西,从这里打到阿拉斯加!”在一声声强有力的重击声中诗人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向宗教发出挑战。

诗人在诗歌中用一系列“重”的意象向我们传达着他对生活抗争的力度,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的。正如《最后一颗子弹》译者的序言中所讲的:“和他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一样,马雅可夫斯基同样热衷于一种所谓的最高纲领主义,其核心宗旨就是,如果不是一切,那就宁肯一无所有。所以,生存对他来说,只有一条出路。”所以诗人在对生活的抗争中展示出他要撕毁和打倒旧世界一切的力量和决心,没有中间道路,委曲求全与明哲保身。

结论

我们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歌中“轻”与“重”的意象,可以发现由于诗人个人气质和文艺观的不同,导致了诗歌在表达情感上方式的差异以及诗人对生活抗争力度的不同。同时也可以理解诗人在之后的诗歌创造中内心斗争的历程。

参考文献:

[1] [英]托・斯・艾略特著,汤永宽,裘小龙等译,《荒原》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对健康的认知范文第4篇

青少年时期的生殖健康是人类生殖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她们在生殖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等方面出现障碍,就会影响这一时期甚至终生的生殖健康,产生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因此,对女性青年及婚前青年的生殖健康保健十分重要[1]。从古至今,男女间的婚前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因此,那些偷吃了禁果又不敢承担责任的年轻女性就会选择人流,但是婚前人流与不孕症有很大的关系。

现将我站人工流产前后的处理、生殖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不孕症的预防和治疗等生殖健康知识和服务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

1 要重视流产前的感染

生殖道感染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引起炎症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虫等多种微生物。阴道各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以及阴道局部的免疫状态,使腔内微生物群与宿主、环境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当的阴道灌洗、全身性免疫低下性疾病、、性激素的变化、避孕药具等各种原因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阴道正常乳酸杆菌被抑制或大量减少,对其他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减弱,引起大量增殖,就会引起生殖道炎症的发生。阴道炎的治疗过程中不宜进行阴道冲洗,以避免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破坏。阴道炎和轻症盆腔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 重视与流产感染相关的因素

医生对流产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不准确,不能很好地处理流产前后及术中的并发症。医生主观上不重视,认为流产是小手术,没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部分患者流产前后不注意自身卫生,过早行等也是造成流产后感染的原因之一。流产室的修建在布局和设置上不符合卫生要求,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流产手术在宫腔操作时间长,器械反复进出宫腔,子宫内膜损伤面积大,药物流产后往往阴道流血时间长都容易引起感染。因此,流产前应做认真详细的妇科检查:阴道是否有炎症,了解分泌物的性状,对已有感染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后再行流产。医生要严格掌握流产的适应证、禁忌证,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3 及时处理流产后近期并发症

近年来,青春期或婚前的人群逐渐增多,非意愿妊娠人数增多,要求流产的数量及重复流产的数量与日俱增。药物流产作为一种方便、有效的终止早孕的方法,更容易被她们接受。但是,药物流产后往往出现阴道异常流血、流血时间长,是影响药物流产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继发宫内感染的原因之一。手术流产,尤其是无痛人工流产的开展较为安全,但相应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其近期并发症:出血、不全流产、生殖道感染等,远期并发症:月经不调、宫颈或宫腔粘连、继发不孕、自然或习惯性流产、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周期性焦虑等。在所有的近期并发症中,感染约占50.0%左右,给今后的生殖健康带来危害[2]。为此,要及时处理流产后的近期并发症以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4 做好流产后的健康教育

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手术流产,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影响,针对来院就诊的未婚女青年,要适时适度地为她们提供生育知识、避孕知识和性保健相结合的优质生殖保健服务。(1)关注她们的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提高她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2)流产后排卵恢复快,许多未婚女青年,避孕知识缺乏,未及时避孕,造成重复流产。因此,要加强宣教,使她们充分认识流产及其并发症对妇女生殖健康带来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生殖道感染。(3)未婚女青年一旦发现意外妊娠时,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妇产科医师要为她们提供恰当的终止妊娠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流产对她们造成的身心损害。

5 流产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在医院里卧床休息2小时,观察子宫的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如有异常及时请医生检查处理。一般在一周内会有红色、淡红色分泌物,其量由多到少,无明显气味。如在一周后仍有流血或较多分泌物,特别是分泌物有臭味并伴有发烧、腹痛等症状,应考虑有感染或子宫内有残留物的存在,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流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应注意个人卫生,由于子宫内膜留下创面,阴道分泌物增多,容易使细菌感染、繁殖。所以,要及时淋浴清洗外,卫生纸要进行消毒并时常更换,半月内避免盆浴,一个月内要绝对禁止同房,以防止细菌感染。这些都是预防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重要措施[3]。人工流产后注意事项中还要坚持避孕,落实避孕措施,以免再次受孕,多次人流。

6 讨论

未成年少女的生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少女对早孕后人流手术的耐受性差,过早的不利结果会对其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人工流产是只能凭医生手的感觉操作的手术,稍有不慎即可发生子宫出血、感染、不全流产、宫颈管裂伤、子宫穿孔、宫颈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多次人流还会造成月经不调、继发性闭经、习惯性流产、不孕,以及日后分娩时的胎盘粘连、植入、产后出血、难产等后遗症。未婚人流者由于种种原因,术后常不能很好休息,如不注意卫生,再有,常易发生生殖道炎症,引起输卵管炎性阻塞或功能受损。因此,未婚女性做人流越多,经历术中的风险就越多,手术操作对宫颈和身心的伤害就越大。一些婚后妇女的不孕症,就是她们婚前遗下的恶果。

总之,未婚流产规范化,对降低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率、减少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真诚地希望那些随意地选择人流或药流者,应珍惜自己的身体,洁身自爱,科学避孕,尽量少做人流和药流手术。为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业洲;吕群;;避免生殖道感染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年06期.

对健康的认知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患者;牙周病;认知与行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27-02

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主要是由于牙周炎导致的疾病,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其主要表现为形成牙周袋和袋壁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进而导致牙齿脱落。引起牙周病主要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中如不良个人口腔习惯:吐舌习惯、口呼吸、牙刷创伤等和不良充填物、不良修复体、不良正畸治疗等,都有可能导致牙菌斑的堆积、牙周组织的损伤、加重牙周病。全身性因素中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等的分泌异常等和维生素C的缺乏、维生素D和钙、磷的缺乏或不平衡等。值得一提的是,口腔内的细菌进入血液循环会导致心脏和动脉受到牙周致病菌污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等,证明牙周炎会诱发多种全身性的疾病。因此,牙周炎被称为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也已经被医学界认为是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1]。预防与治疗牙周病则成为目前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健康教育就是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口腔清洁观念,改善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牙周病的症状,从而达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本文则是探究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患者牙周病的认识与行为有着怎样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牙周病的老年患者100例,患者年龄为56~74岁,平均年龄为67.98岁,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直接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首先,对牙周病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其中填表的内容有:牙周病的病因;牙周病的临床表现;牙周病的诱发因素;患者自身的口腔保健行为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刷牙3分钟以上、正确的刷牙方式、是否使用牙线、3个月换一次牙刷等。其次,对牙周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一、了解牙周病的基础知识(如牙周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加重病情的因素);二、教导患者健康的口腔清理行为(如正确的刷牙、正确使用牙线、三个月换一次牙刷等);三、大力宣传重视口腔健康(定期检查口腔健康,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四、进行口腔清理训练,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五、改善患者的生活常识(戒除烟、酒等不良习惯);六、进行心理卫生的指导。最后,3个月后,对复诊的患者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的填写,没有复诊的患者则用电话进行联系,以询问的方式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记录,填写问卷调查表。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3 讨论

我们知道,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其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牙颈部及龈沟内牙菌斑中的微生物的感染,致使牙周病的产生。牙周病早期的临床表现以牙龈出血为主,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有肿胀感,口腔有异味,刷牙、进食时牙龈出血等现象。随着病情加重,则会出现咀嚼无力、牙龈流脓、牙龈退缩、牙齿松动或移位、牙根暴露等现象,最后则导致牙齿脱落[2]。而老年人的口腔内唾液腺的退变,致使唾液分泌减少,同时牙周组织发生生理性退缩和病理性萎缩,还有牙间隙逐渐变宽,使得食物残渣滞,并且缺少唾液对牙齿的冲刷,致使口腔内致病细菌得到有力的繁殖[3]。而进行口腔的健康教育则可以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牙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危害,并且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从表一中发现,只有49%的老年患者知晓牙周病对牙齿的危害,46%的老年患者知晓牙周病的定义,31%的老年患者知道牙周病的病因,34%的老年患者知晓牙周病的临床表现,这说明了患者对牙周病的认知不足,进而导致延误治疗,使牙周病在早期没有得到积极地防治。而只有19%的患者进行过牙周洁治,由于大部分老年人退休在家,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进而获得各种信息的渠道减少,使得老年人对牙周病知识十分匮乏。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知,从而尽早的进行牙周病的防治。经过我们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医生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指导,让患者掌握牙周病的病因、危害、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则将教会患者如何正确的刷牙以及如何使用牙线和口腔冲洗器,并介绍目前最先进的针对牙周病可以有效进行治疗和防护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让患者放心的进行医治。另外,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督促老年患者定期对口腔卫生进行检查并及时治疗。健康教育后,我们可以从表二上发现,90%以上的老年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从干预前的27%的患者进行饭后漱口变成了93%;从干预前的59%的患者进行早晚各刷一次牙变成了99%;从干预前的32%患者刷牙超高3分钟以上变成了97%;从干预前的12%患者使用牙线变成了89%;从干预前的67%患者3个月换一次牙刷变成了99%;从干预前的23%患者定期检查口腔卫生变成了90%。

综上所述,在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对牙周病的认知,改善患者对口腔保健的行为,可以有效的减少老年患者牙周病的发生率,并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牙周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唐杭瑞,魏翠芹.牙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综述[J].中国疗养医学,2011,10:918-920.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水产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水产学会

中国医师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卫生部

眼科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