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资源管理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水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发展对水资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并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水源危机。因此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污染,杜绝浪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本文阐述了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对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及其建议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重要性;现状;措施;建议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有效进行水资源管理可以保证人类的长治久安。由于水资源开发不断增加,水资源管理的重心逐渐从开发新的水源转为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现有水源,用水需求管理也逐渐成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新内容,尤其是在缺水地区。以下就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及其建议进行探讨。
1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对于解决水资源短缺,确保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我国作为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水资源在开发利用和管理上都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
尽管我国河川径流量较大,且水资源总量也相对比较丰富,但真正能够利用的水资源并不是很多,再加上我国人口的增加,使得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非常少,此外,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均现象与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也使得我国水资源短缺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如《水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水土保持法》,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制度、权属制度以及规划制度。然而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我国现有的这些关于水资源管理制度已不可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短缺间所存在的各种矛盾,急需提出一种新水资源管理政策,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该制度是在我国当前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以及供用水形势严峻等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对水资源保护实施调控,从而达到用水的节约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3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3.1建立健全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行限制与约束,同时还在重要的河流湖泊流域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严格控制非法使用水资源的情况,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我国所面临的问题,在世界上也是一个疑难问题,但是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不能使用其他国家的管理办法对我国的水资源进行保护,这样并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想在水资源的保护方面获得进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3.2加强水量统一管理。当前水资源开发与使用率不高,尤其是一旦发生干旱等情况时,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充分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并对其进行分配,除了必要的生产生活用水外,还应该对突发事件的用水具有充足的准备,必要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水资源调度到需要的地方。
3.3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水资源管理经验,包括节水技术、重复循环、废水处理、重复利用和分离不同质量的水质等,需要找到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广到城市的供水和废水系统以及推广到农业的方法和途径,以利于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
3.4加强资金投入。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很大关系。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水部门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水工程系统的初始投资或后期偿还、设备运行费用和折旧等。公共基金通常是水资源相关部门的主要资金来源,应由政府谨慎投资,以提高水资源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4水资源管理中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4.1加强水资源行政管理能力。各相关行政部门必须把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放在工作首位。首先,要意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确保其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在保护水资源方面,要始终把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紧密结合,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相应立法,以法律的强制效率规范水资源管理活动及利用,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水资源的利用和需求日益增长。在水资源利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生产、生活用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浪费掉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减少了我国可供人们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4.3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的宣传,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加大水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宣传力度,在全民中树立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才有助于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群体人民群众中普及《水法》知识,使人人都能懂法,人人都能自觉守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可以在每年的“世界水日”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对水资源保护进行宣传;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大力宣传,在人们的心中达成共识,全民行动,保护水资源,提高资源的持续利用。利用人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利用洗菜洗碗的水浇花,利用洗衣服后相对较干净的水擦地板、洗马桶等,工业上也要采取一定的工艺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
4.4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力度,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的生产污水应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资源在质和量两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同时长期缺乏节水意识,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现象还相当普遍,而自然界所能提供的水资源却是有限,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姜珊珊,唐琳.水利水资源管理策略简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6)
[2]刘莉,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必要性;问题;管理方法
Abstract: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the most activ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ecological system, the most widely. Four major problems facing the world population, food,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water. This paper from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thod.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necessity; problem; manage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213
前言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
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
1、建立水资源管理学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产权关系不明确
水资源的权利与义务主体不明,以至于人们更重视资源的利用,却轻视资源的保护。我国水资源所有权国有,但水资源实际使用中的非排他性又使得水资源开发使用各自为政,长期以来,人们不用支付成本或仅支付极低成本,不必负责地任意用水,导致水资源滥用和浪费,江河断流、水质恶化、生态失衡、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严重局面的出现。
2.2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水资源配置方式有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两种。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强调以行政手段配置水资源,这与我国已经建立并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不相符合。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水资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却存在严重浪费现象,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益低下。
2.3流域监督机制缺位
水资源监督机制和手段匮乏,谁来监督实施流域综合规划?《水法》没有明确监督主体单位。部门和地方流域规划观念淡薄,违背流域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各大流域机构对违法水事行为很难进行处罚和纠正。流域的各区域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追求资源的短期效益,缺少监督机制、决策咨询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以及中长期规划。
2.4缺乏公众参与机制
发达国家在流域管理中都不同程度地确立了用水户参与管理的实体和程序保障制度。但我国目前没有流域内各相关利益人参与机制,《水法》对公众参与的内容没有涉及,从宏观流域规划的编制到微观流域事务的管理,都是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单独进行,削弱了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议事、协调和仲裁能力,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公众对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
3、如何完善水资源管理
3.1明确权属关系,实现效益最大化
产权关系明确,从静态上看,权利主体会最大程度地珍惜、保护资源,合理加以利用,避免短期行为。从动态上看,在资源转让时,权利主体会主动充分实现资源的价值,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角度对水资源综合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从而充分调动用水者的积极性,严格执行“谁利用、谁受益、谁保护”的原则,通过个体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来实现全社会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3.2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水权制度
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规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都受到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的约束。由于水权法律概念界定模糊,难以对用水者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滥用水资源现象异常严重。没有产权制度,理性的“经济人”就没有可靠的积极性去阻止共有资源的滥用。
水资源在生存保障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表现为基本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应该由政府采取行政措施予以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在经济方面的功能,如发电、灌溉、养殖、捕捞、航运等方面的开发利用,应该通过市场去经营。这样,既让水资源的多元价值得以充分实现,又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引入市场机制,使水资源的价值能够通过市场得以体现和增长,尽可能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水资源权属必须明确,其权利在法律上是可转让的。因此,在流域管理立法中应明确水资源权属、水权性质,确定水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本原则、水权交易的法定条件、交易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具体的水权交易程序和规则。通过建立相应的水交易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来合理配置水资源,才能充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
3.3加强执法和监督管理力度
执法严格公正,是完善流域管理体制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强流域管理机构的执法力度,赋予水资源流域管理机构独立的自主管理权,强化流域管理机构协调、仲裁和处罚等职能,重点建立流域水行政执法责任制,依照法定权限,将《水法》规定的水行政执法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流域水行政执法机关和水行政执法人员,并逐级考核,多方位监督,使水行政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行为合法化。
3.4完善公众参与法律机制
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是实现公众参与的法律基础。我国目前缺乏公众参与的具体、规范、有效的制度。公众参与机制是许多发达国家在流域管理中普遍采取的一种法律机制。让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尽可能寻找能够给各方带来共同利益的措施,以取得各方的一致认同,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流域内社群参与流域管理可以为政府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使政府的管理措施更易于为用水户接受,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加强对政府决策的监督,使政府对流域管理的决策更趋于合理。政府应鼓励更多的用水户参与到流域管理中来,从而保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进行流域管理立法中,必须充分注重管理相对人的民利,在法律上赋予其相应的地位与权利并设置必要的程序,保证这些权利的实现。立法应明确公众参与流域管理的范围、途径和具体方式、参与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公众的反馈意见得到合理、公正的处理,保证公众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结束语
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应从其整体性出发,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定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制度,有效地保障各用水户的合法权益,使有限的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幸红.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J] .法商研究,2007(4).
[2] 幸红.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 J] .法商研究,2007(4).
关键词 矿产资源税 立法理念 可持续发展 整体社会公平
作者简介:冯彩平,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一、矿产资源税的概念以及特征
(一)矿产资源税的概念
矿产资源税作为税法规定的基本税种,是指以各种应税自然矿产资源为课税对象、以调节资源极差收入为目的同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进行征收的一种资源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的法律规定,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以及管辖的海域开采本条规定的矿产品、资源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为资源税的纳税人,依法应当缴纳资源税。因此,在我国,矿产资源税应当是指政府为调节因资源条件差异所形成的级差收益,对在我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开采由地质作用等地理运动所形成且具有利用价值的,呈气态、液态、固态的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税种。
(二)矿产资源税的特征
中国1994年税制要求,只要在中国境内开采规定的矿产品、矿产资源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就依法缴纳资源税。由此可见矿产资源税依靠国家强制力,是国家对采矿权人固定、强制、无偿征收的一种资源税;是矿产资源实施有偿开采制度的基本形式;是针对特定应税自然资源的征税的资源税。除此共同的特征之外,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税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看出,矿产资源税在我国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税收课征源泉性。这一特征与其他税种由独立核算的单位统一缴纳不同,无论生产或开采单位是否属于独立核算,法律都规定矿产资源税应在生产或开采源泉地进行严格征收,这样不仅照顾了开采地的利益,也避免了税款在流通环节的流失。
2. 征收税款差别性和量化性。我国目前的资源税实施量化征收:一是保证矿产资源税税款收入不受产品、资源的利润、价格和成本的变化而变化,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二是能够降低矿产资源开采企业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矿产资源税实行“差别征收原则”,即资源条件好、收入多的资源实行多征收税款;资源条件差、收入少的资源实行少征税款的原则,依据矿产资源不同的等级分别确定有差别的税款,从而有效地调节资源级差收入。
3.征税范围有限性。自然资源具有天然性,我国实行的矿产资源税征税的范围很有限,仅选择了一些级差收入大,矿产资源税资源较多,便于征收管理的矿产品、资源和盐列入矿产资源税征收的范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制存在的问题
矿产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采或者生产应税资源产品,因资源条件差异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征收矿产资源税的目的是促进矿山的合理开发, 调节资源级差收益。资源税中既包括级差地租,也包括了绝对地租,使得矿产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在功能上重复,同时也使得矿产资源税失去了存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在国外只有少数国家才征收超额利润税,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矿业的高风险性,使其理应得到高回报;二是矿业所得的高额利润,可通过征收所的税得以调节。而且实施征收超额利润税的国家,只对开采石油或开采储藏量特别好的矿山征收,对劣等矿山是不征收超额利润税的。
【摘要】 随着医院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医疗机构管理机制改革的深入及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开放,各医疗机构间的竞争越发激烈。构建和谐医院的市场趋势要求当代医院的管理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上来,已成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医院 人力资源 管理 激励机制
现代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支柱,是医疗机构的主导力量。医院的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需要。现代医院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一个极其重要和十分关键的因素,就是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一大批优秀人才。然而,就目前各级各类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而言,依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加强和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成为摆在各级各类医院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真正实现在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向人力资源的纵深发展,形成一套适合医疗机构改革和推动其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搞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一 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 缺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目前很多医院对人力资源的认识还处在人事管理的初级阶段,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内容只是事务性管理工作,缺少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对各类人员的总体需求判断不足。人员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工作尚未能真正开展。对全院人力资源配置和结构的合理性缺少必要的统计和分析,也未能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医院未能建立与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完善的、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使医院人才的获取、员工的培训教育以及人才的调配、使用都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很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者没有经过专门的院校培训,延用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思想。我们认为搞好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强调管理者本人的素质的提高,要懂管理理论,要有实际的培训经验。管理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如果管理者没有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必将导致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陷入僵局。从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看,专业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十分匮乏。
3 科学的激励体制还需不断完善
作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体现,激励体系的建立在很多医院都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管理中,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结果尚未真正应用在员工培训、岗位调整、薪资晋级等方面,使激励作用无法发挥,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钻研的精神不足,影响了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些医院还表现出激励结构不合理,分配方式不合理、活性不足的问题,并未根据其对实现医院目标的实际贡献大小来给予报酬,从而降低了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二 对现行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就是坚决贯彻"以人为本",使"人"与"工作"和谐地融合起来。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人力资源的规划、中层干部的甄选,员工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体系的形成与实施等。通过前瞻性的工作完成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从而使人力资源不断增值,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在招聘人才时注重个人实际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是否符合科室和医院发展目标;在人才使用上明确员工在医院经营发展中的定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足其成就感。医院管理者应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把员工看作医院的首要资产,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同时注重满足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这样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管理人员提高专业化水平
当前形势下,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职能, 从传统的行政支持者转变为经营管理合作者。为组织发展寻找合适的人才,并采取切实措施留住人才, 发展人才,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统计、分析、沟通各部门人员, 根据组织的长期、短期发展目标和组织文化的需要, 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措施, 保证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战略成为组织发展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了管理人员要更加专业化,人力资源的从业人员只有对单位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醒的认识, 才有可能为各业务职能部门提供有益的帮助。
3 加强考评激励是谋求医院更快发展的需要
医疗机构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活力,使员工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已经成为推动业务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医院人力资源产生效益、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途径。考评激励是提高医院管理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考评激励是以医院的经营管理目标和重点分解到各职能、各岗位的,其结果是以业绩、成就评价为主,员工实际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及对医院的其他贡献直接与部门及员工的薪酬利益挂钩,保障医院经营管理目标和重点的达成和控制,有利于医院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 建立健全医院员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如目标奖励、科技成果奖励、先进评比、员工参与管理等配套手段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员工的贡献与利益挂钩, 努力与能力与收获挂钩, 最大限度地体现按劳取酬, 以此提高员工的认同感,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丛丽玲.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经营管理,2009(6)
【关键字】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A
金沟河全长160多千米,是以冰雪融水以及降雨补给为主的混合型河流,且河内多泥沙,金沟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达3.5亿立方米左右,但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不均,其中6、7、8、三个月水资源占全年水资源70%左右[1]。因此对金沟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金沟河流域农业生产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生产用水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金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2]。
1.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
新疆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授权对金沟河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但是新疆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成立较晚,金沟河流域上游和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以及利用主要由沙湾县政府和新疆建设兵团负责取水审批和监督,虽然经过协调,但是目前还是不能实现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金沟河流域管理处对水资源的管理局限于河内地表水的管理[3]。金沟河流域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态水源的提供,其供水模式为管理处通过金沟河水渠引进水资源,然后经干渠将水资源提供给沙湾县和八师团场,然后由县和八师团场依据单位用水比例进行分配,由此可见,金沟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较为复杂。
2.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1水资源管理不合理
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方式是由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式。金沟河流域管理处是新疆自治区派出单位,负责统一管理金沟河流域的水资源,同时沙湾县和八师团场对金沟河流域水资源进行行政管理[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水利工程的水资源商品性越来越强,导致各部门在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上出现利益分歧,使得在水资源的管理上出现了相互制约的情况。
2.1.2水资源利用缺乏科学性
灌区为了实现节水灌溉,在灌区大量打井,无序提取地下水,灌区机井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导致金沟河流域地下水位在近几年下降了100米左右,沙湾县及八师目前以备列为自治区地下水的开采严重超采区域。金沟河每年可提供的地表水资源达2.1亿立方米左右,但是由于地下水资源由当地政府进行审批,流域机构无法干预,而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水资源只有1.4亿立方米左右,导致每年浪费大量的地表水资源[5]。
2.1.3水资源生态环境遭破坏
当地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河流的上游开发温泉和度假村等项目,对这些企业的污水的排放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金沟河流域水资源污染严重。有调查显示河流地表水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对居民的用水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6]。同时由于居民过度取用生态补给水资源,导致流域下游植被面积不断萎缩,沙漠化严重,破坏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平衡。
2.2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2.2.1流域水资源管理混乱
由于金沟河利于水资源的管理是由流域管理和行政管理相互结合进行的,各部门在管理上各自为政,管理协调性差,导致流域内水资源统一管理水平低下。部分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借助自身的管理职能谋取自身利益的发展,这直接导致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混乱。
2.2.2流域水资源管理不完善
针对金沟河流域内乱开、乱采和乱排等现象,流域管理机构虽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行打击,但是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和缺少流域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权限,导致流域内导致机井数量增长存在随意性,出现地下水开采过量的现象。另外流域内开采和排放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由此可见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2.2.3缺乏配套的工程设施
近几年金沟河流域土地开发和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大,使得用水矛盾越来越大,而金沟河流域内缺乏配套的水库工程和相关设施,导致用水矛盾更为尖锐。在用水高峰期和紧张期,由于水库等工程的缺失,使得用户不得不加大对地下水的开采,导致水资源利用缺乏合理性,这也是制约统一管理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实现金沟河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对解决流域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3.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应该明确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由金沟河流域管理处进行管理,明确管理处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在流域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管理处与行政单位协调工作的机制,由管理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因此在流域管理规章中要明确水资源管理原则、目的和范围,设置系统的、规范的管理章程。最后规章中应该针对水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以及污水排放与治理和监督等事项进行明确的规定,要求各单位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必须按章行事。
3.2强调管理处的权威性
金沟河流域的管理之所以出现混乱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突出金沟河流域管理处的重要性,没有强调管理处的权威性,导致管理处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完全的发挥管理处的职能。因此为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依据金沟河流域管理规章,应该突出管理处的地位,管理处应该积极参与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逐渐改变水资源由地方政府管理的现状,树立管理处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中的威信。上级水管部门在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中必须尊重管理处的管理意见,在流域项目的审批中必须尊重管理处的意见,以此才能更好的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3.3修建水库等工程
为了解决流域内用水矛盾加剧、地下水开采过度以及流域抗洪抗旱等问题,可以在金沟河的上游修建水库等控制性的水利工程。根据金沟河上游的实际情况修建库容适当的水库,并建立发电站,这不仅可以解决用水紧张期的用水问题,更有利于减少居民和企业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同时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下游的危害、减少损失,对下游的灌溉和防洪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3.4重视宣传教育对实现统一管理的作用
管理处和当地政府应该重视当地居民肆意乱开采地下水、排放污水等现象,对居民和企业进行水资源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和企业对水资源利用的科学性认识。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采用丰富的宣传方式、生动具有感染力的内容,持续性地对居民和企业进行水资源短缺带来的严重影响的宣传,帮助企业和居民树立节约用水意识,按照管理处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办法,利用和开发水资源,做好污水排放和治理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5实现河道的统一管理
要想实现对金沟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就必须改变金沟河河道分割管理的现状,对河道进行统一的管理。金沟河整个河道由流域管理处进行统一的管理,其他行政单位配合管理处进行河道的管理。管理处应该明确各单位负责的各项事宜,如防洪堤道的修建、河内取沙、河床清淤以及河道工程的建设进行具体的划分,由管理处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实现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期望越来越高。传统的粗放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与时代的发展不相符。因此在金沟河流域的发展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流域内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流域管理混乱、水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通过统一管理,提高流域管理水平,实现金沟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逢标,唐德善.塔里木河流域适时水权:构架初始水权与水量调度间的桥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1(3):11-14.
[2]李月,贾绍凤.水权制度选择理论—基于交易成本、租值消散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2,4(5):692-699.
[3]胡军华.基于初始水权分配的阿克苏河流域适时水权管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6(10):79-82.
[4]王亚华.关于我国水价、水权和水市场改革的评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6(5):153-158.
[5]夏朋,倪晋仁.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机制中的节水激励[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5(3):206-209.
[6]张小民.中国水权管理制度问题及政策建议[J].软科学,2010,10(8):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