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黄疸护理及健康宣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黄色的临床现象。当血清胆红素>85.5~102.5 μmol/L时,新生儿即呈现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2~5 d开始出现黄疸,足月儿在10~14 d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1]。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24 h内);黄疸重,手足心发黄,血清胆红素>205μmol/L;黄疸退而复现或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每天升高>85.5 μmol/L等;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由于生理性黄疸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表现与病理性黄疸易混淆,且大多数家长对此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因此,针对患儿父母开展有关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在2008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对156例新生儿黄疸症患儿进行了观察,并运用健康教育对其进行了辅助治疗和有效干预,现将具体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患儿的一般资料
病名例数黄疸开始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血清胆红素黄疸原因生理性黄疸136生后2~3 d1~2周85.5 μmol/L以上无明显诱因母乳性黄疸12生后4~7 d1~2个月106 μmol/L以上母亲泌乳不足新生儿溶血症6生后24 h内1个月155 μmol/L以上母婴血型不和、贫血其 他2生后2~7 d2~4周126 μmol/L以上先天性疾病1.2 治疗: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仍需密切注意观察,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病理性黄疸或黄疸程度重的患儿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下。
1.2.1 一般疗法:①提早喂奶诱导建立正常肠道菌群,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肝循环,不用对肝脏有损害及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②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注意保暖,供给营养。
1.2.2 对症治疗:一般采用光照疗法。溶血性黄疸患儿需延长蓝光治疗时间,可连续照射24~72 h。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早产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产生白蛋白少,故除进行光疗外还要同时给予输白蛋白以减少游离胆红素,促进黄疸的消退,减少发生核黄疸的危险[2]。
2 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的方法
2.1.1 会谈法:安排正式会谈和利用工作间隙,按照预定的健康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交谈,以建立护患双方相互合作和信任的关系,并获得对方对患儿疾病所持态度和问题的自我陈述。
2.1.2 观察法: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安排较多的时间与患儿家长接触,从其语言、语气、行为和对治疗的配合程度的观察中了解并分析健康教育的效果。
2.1.3 心理评估:通过观察和交谈中收集的资料,对患儿家长进行多方面评估,根据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分析其理解和接受程度,并作出改进和补充。
2.2 健康教育内容
2.2.1 生理性黄疸:①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许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2~3 d后面色发黄,过几天更明显了,感到很害怕,甚至误认为孩子得了肝炎。实际上,这个时期的黄疸大部分是正常现象,只有少数情况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我们通过向新生儿父母提供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书面和口头信息,增强了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逐渐消除了思想顾虑。②有些家长由于经验不足或生活习惯,在对婴儿的日常生活照顾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因为害怕受凉而不愿为婴儿洗澡、换衣;因为害怕受风或见光而紧闭门窗,甚至连窗帘也从不拉开。而出现黄疸的患儿常会因皮肤搔痒和干燥脱屑而烦躁、哭闹,且室内通风不足和光线黑暗会延长黄疸持续时间。因此,我们重视日常生活宣教,指导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鼓励并帮助他们经常给宝宝洗澡,保持婴儿全身皮肤的清洁,勤换衣物,天气晴朗的时候让婴儿隔着玻璃晒晒太阳,充分接触阳光,同时保持室内的光线充足。看到孩子由烦躁变得安静,黄疸程度明显消退的表现,家长们认识到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积极地配合治疗,间接达到了减轻黄疸、缩短黄疸持续时间的目的。③母乳是婴儿的最好食品。现在有些年轻的母亲或担心身材变形,或以工作忙为借口,不愿给婴儿哺乳,是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因素之一。据临床研究,早期新生儿黄疸程度与出生后体重下降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提倡母乳喂养从母亲产后半小时开始,这样既可避免浪费极有营养价值的初乳,还能加强新生儿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结合临床,向患儿家长阐明母乳喂养不但能促进患儿黄疸的消退,更能达到促进自身的恢复和预防育后并发症的目的。以此鼓励患儿母亲保持健康的心态,坚持施行母乳喂养,且哺乳次数不应少于8~12次/d。经过反复耐心的宣教,患儿父母均能采纳建议,转变态度,愉快地接受了喂哺母乳的任务,为改善患儿的身体状况和黄疸的顺利消退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 病理性黄疸:①母乳性黄疸:经临床统计,70%以上的产妇分娩后0~24 h仅分泌不足5 ml的乳汁,是母乳喂养儿发生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鼓励母亲继续授乳,适当增加水分与热量的摄入,减轻新生儿体重降低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促进黄疸的消退和预防新生儿脑损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有些患儿在继续接受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家长们就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进行心理开导和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向患儿家长介绍发病原因和应对措施,适当调整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时间,如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黄疸严重,患儿一般情况差时,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的方法,使得家长们减轻了心理负担,接受了正确的喂哺方式,达到了配合治疗、促进疾病恢复的功效。②对于新生儿溶血症,常要向家长讲明病因、治疗方案等与疾病相关的知识,积极反馈患儿的病情转归,客观的介绍临床上此类疾病的预后情况,消除了患儿父母内心的疑虑和不安。在进行长时间兰光治疗的过程中,也能保持足够的耐心,及时为患儿补充营养和水分,为疾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③病理性黄疸患儿除结合以上宣教内容外,还需指导患儿家长密切观察皮肤黄疸的转变情况,注意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早期控制感染、贫血、心肌损害及核黄疸等并发症。
3 小结
通过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新生儿黄疸方面健康教育,使其对此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加深了了解,逐渐消除了顾虑,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136例生理性黄疸患儿均在2周内皮肤黄染得以顺利消退;2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病情得以控制,皮肤黄染逐渐消退,无出现并发症病例,达到预期目标。充分显示运用健康教育对各类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4 参考文献
(8.79±1.32)mg/dL、(13.29±1.10)mg/dL均高于干预组(6.08±1.76)mg/dL、(8.24±1.24)mg/dL、(9.06±1.20)mg/dL,第1天与第3天黄疸指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护理干预;治疗效果;黄疸指数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5-8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eonatal jaundice and its impact in the icteric index. Methods 46 neonates with jaundic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 of hospital with 23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gener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On this basis,patien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The clinical effect,icteric index and the family’s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general group 65.21%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tervention group 86.96%(P
(8.79±1.32)mg/dL and (13.29±1.10)mg/dL.And the icteric indexes for intervention group was (6.08±1.76)mg/dL, (8.24±1.24)mg/dL and (9.06±1.20)mg/dL.The resul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first days and third days,P>0.05.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jaundice for general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intervention group (P
[Key words] Neonatal jaundice;Nursing intervention;Clinical effect;Icteric index
新生夯起阋庵噶俅采铣錾后未满28d的新生儿出现黄疸情况,是指患儿体内血胆红素出现异常,呈升高表现,机体呈现皮肤及巩膜黄染特征[1]。新生儿黄疸可划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意指新生儿机体出现短暂胆红素升高,一般在10d之内可自行消退,且无合并其他症状;而病理性黄疸一般发病时间较早、多在出生后24h内,胆红素呈持续升高表现,血液检查中每日血清胆红素指标升高超过5mg/dL,超过2周以上不能消退,甚至表现为病情加重等情况[2-3]。本研究针对黄疸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效果及患儿黄疸指数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一般组与干预组,每组包括患儿23例,一般组包括患儿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5.02±0.15)d、平均体重为(3.04±0.01)kg,患儿经检查发现血清胆红素平均水平为(290.20±34.01)μmol/L;干预组包括男14例、女9例,年龄(4.78±0.20)d、体重(3.11±0.10) kg、血清胆红素水平为(287.20±33.46)μmol/L。本次研究所有患儿均为足月新生儿、产妇在分娩时无出现感染、窒息等情况,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接受早期母乳喂养、将幼儿与母亲尽早接触,增加感情交流,实施抚触护理,指导家长新生儿护理要点,早期训练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做好皮肤护理措施,为一般组患儿提供常规治疗措施与疾病护理,包括使用蓝光照射治疗,常规对新生儿做好皮肤护理,与患儿家长进行深入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常规用药。干预组:(1)护士应与患儿家长进行交流,告知黄疸疾病知识宣教工作、观察其内心紧张感及其他不良情绪状况、需及时开导患儿父母,对其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告知其疾病相关表现、后续症状及治疗基本过程、普及新生儿黄疸发病机制及蓝光疗法的治疗作用。嘱咐家长多与新生儿进行接触,进行皮肤抚触、母乳喂养,促进情感交流[4]。(2)护理人员需对患儿进行全面病情监测,及时记录基础体征变化,如体温、呼吸及清醒状态等。应仔细询问家长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观察皮肤黄染程度、是否出现其他并发症情况等、遵医嘱进行及时治疗,观察并记录黄疸是否消退。嘱咐家长记录患儿排泄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包括粪便及尿液的颜色与性质、护理人员及时记录,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3)遵医嘱为患儿进行蓝光疗法,首先治疗前应将幼儿衣物去除、将重点部位进行保护,使用眼罩将眼部遮盖以保护视网膜、下身与会阴、男孩等部位均使用尿布完全遮盖,露出其他部位皮肤,调节好光疗箱适宜温度后,将新生儿置于其中,根据需要采用单面光或双面光进行照射,遵医嘱规划照射时间,一般不建议光疗超过4天,停止治疗以胆红素指标是否恢复正常为标准[5-6]。(4)遵医嘱进行服药,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药物剂量、浓度等,监督幼儿服药,服药时指导家长将幼儿抱起,头部抬高,缓慢进行喂药,避免出现呛咳症状。(5)对新生儿进行皮肤抚触、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每日为患者进行皮w抚触2次,注意保持力度轻柔,按照标准抚触流程实施[7]。(6)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其新生儿生长发育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疾病、嘱咐其按照适宜时间为幼儿进行疫苗接种、告知新生儿家庭护理要点、如饮食、抚触、洗澡、促进神经发育等知识,协助家长科学性的照护幼儿。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效果,指标划分为痊愈出院:新生儿全身黄染症状全部消退、各项血液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正常;有效:患儿黄疸皮肤症状基本消失、血液检查胆红素呈明显下降表现;效果不明显:经治疗与护理后,患儿皮肤黄染情况消退不明显、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胆红素轻微下降[12-13]。计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分别观察患儿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后1、3、6d的黄疸指数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正常的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正常值最高范围在51.3μmol/L(3mg/dL),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观察家长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比较
一般组治疗有效率为65.21%,干预组为86.96%,干预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黄疸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一般组病发后第1、3、6天时黄疸指数均高于干预组,但第1天及第3天的黄疸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黄疸消退用时较少,一般组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一般组满意度为69.57%,低于干预组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出现黄疸病因较为复杂,需要接受及时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护理人员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提供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控制胆红素水平,给予疾病早期监测[13]。临床针对黄疸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全面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帮助患儿在较短时间内减轻黄疸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护理人员需为患儿提供关键性护理措施,如为幼儿进行用药时,注意调节输液速度、时刻观察幼儿生命体征变化,协同家长协助观察,行蓝光治疗时注意皮肤关键部位的保护工作,执行任一操作必须坚持无菌原则,告知家长应多与幼儿接触、增加皮肤抚触护理,及时告知家长幼儿治疗现状,缓解家长的不良心理并提高配合度[14]。通过健康知识宣教,让家属积极理解临床护理操作意义,并积极配合,为幼儿提供蓝光治疗,促进黄疸消退,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大部分患儿临床疗效均较好。
有研究显示称[15-16],对于新生儿黄疸在院内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发病后第1、3、6天的黄疸指数较低,黄疸消退时间较短,家长对临床服务表示满意。本研究得出,一般组接受临床常规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及药物治疗,提供普通护理措施,患儿治疗有效率低于干预组,且家长满意度不高,患儿黄疸指数均高于干预组。干预组在一般组基础上增加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家长满意度较高且治疗有效率较好,黄疸指数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一般组。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除做好一般疾病基础治疗工作,如蓝光照射疗法、口服药物等,同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新生儿提供全面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与家长进行疾病现状与治疗过程等知识宣教、缓解家长不良心理、指导进行新生儿喂养、增加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近度,进行皮肤抚触工作,做好皮w护理。大部分黄疸患儿治疗情况较好且黄疸消退时间较短,黄疸指数不高,幼儿家长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好,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有效治疗患儿黄疸表现,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Aydin D,KaracaCiftci E,Karatas H,et al.Identif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newborn mothers regarding jaundice in Turkey[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4,23(3/4):524-530.
[2] 倪敏洁,陈斌,斯奇,等.多因素预测在新生儿黄疸预见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4,13(8):725-728.
[3] 王存艳.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0):239-240.
[4] Harrison S,Nowak M,Devine S,et al.An intervention to discourage australian mothers from unnecessarily exposing their babies to the sun for therapeutic reasons[J].Journal of tropical pediatrics,2013,59(5):403-406.
[5] 王亚珠,贾少军.新生儿黄疸50例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内科,2014,9(6):766-767,744.
[6] 扈秀梅.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09.
[7] Wells C,Ahmed A,Musser A,et al.Strategies for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A literature review[J].MCN:American Journal of Maternal-Child Nursing,2013,38(6):377-382.
[8] 孟庆艳.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6):208-209.
[9] 李茂莲.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8):942-943.
[10] 张芹.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的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91-92.
[11] Fei,Shalin Lee Wan,Abdullah,et al.Effect of turning vs. supine position under phototherapy on neonate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5,24(5/6):672-682.
[12] 李棚,高海燕.抚触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142-144.
[13] 赖丽芸.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及黄疸指数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2(4):477-478.
[14] 仇苗苗.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4(9):2549-2551.
[15] 贾承英,崔彦敏,张青,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胎膜早破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726-2728.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基础护理,护理责任,全面落实和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提高医疗的整体水平。“以患者为中心”是指护理人员的思维和医疗行为,无处不为患者的利益,将患者的所有活动摆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控制服务成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措施需要方便,工作过程应该简化,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低耗,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生活的基本需求,让患者有安全感,让患者的身体舒适,用帮助来平衡患者的心理,获得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以高品质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内涵。当新生儿黄疸时,高品质的护理服务可增强疗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黄疸;新生儿;优质护理
出生后28天内出现的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液中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引起患儿严重的中毒性脑病如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对患儿的身体健康等影响尤为严重[1]。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生儿黄疸是在儿科的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原因为胆红素产生太多,肝功能异常,胆汁引流障碍,胆红素代谢紊乱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影响正常新生儿的生长发育[2]。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未成熟,大脑中的高胆红素浓度引起胆红素脑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3],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新生儿黄疸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代丹丹[4]研究认为,用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给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康复时间短,能够有效控制治疗后遗症。
1新生儿黄疸症状特点
1.1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持续3周左右消退。
1.2出生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或15天后黄疸仍不消退者,或退而复现等均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过重出现手足心发黄,新生儿精神差、拒奶、体温升高、尿液深黄色,大便呈灰白色,更为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抽搐等现象。
1.3道梗阻可出现黄疸,肝脏疾病新生儿黄疸一定要到医院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特别是核黄疸发生时,会损坏神经系统,也称为胆红素脑病,死亡率非常高,及时治疗生存下来也会有智力低下,如视听障碍、手足抽搐等后遗症。
1.4黄疸期密切观察、及早采取干预手段是治疗的最好办法,临床上多使用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或中药“茵栀黄”在配合照射蓝光治疗,定期使用黄疸测试仪监测黄疸的情况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5每天新生儿体内合成的胆红素超过成年人的2倍,这时其肝、肾脏器还未发育充足、排泄和胆红素吸收能力低下,加大了黄疸发生的风险[5]。黄疸发生高风险因素还包括新生儿合并酸中毒、缺氧、脱水、饥饿及胎便延迟排[6]。严重的新生儿黄疸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非常重要[7]。
2优质护理方法
优质护理包括开展健康教育、增加喂养次数、改善外部环境、密切观察病情、新生儿抚触按摩等方法。
2.1健康相关教育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向其宣教相关的知识并解答问题,同时对蓝光临床照射治疗原理与治疗成效简单介绍,使之明白蓝光照射治疗流程与治疗过程当中需注意的事项[8]。
2.1.1护理人员要以一对一的形式向患儿家属讲解黄疸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包括患儿皮肤、臀部的护理和应急的相关护理方法,对母乳和代乳品的喂养方法,关于黄疸知识的讲解,让患儿家属对黄疸疾病有所了解[9]。
2.1.2皮肤护理。黄疸患儿受黄疸湿热相加的影响,会产生剧烈的皮肤瘙痒感。指导产妇时刻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干净清洁,防止新生儿不自主的将皮肤抓破。
2.1.3指导患儿家属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以保证患儿肠道内部能够创建正常的菌群,维持正常的肠蠕动,提高排便功能,降低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作用。帮助产妇正确掌握新生儿的进食规律,指导产妇在新生儿感觉饥饿啼哭之前进行哺乳,使新生儿自行建立内循环肠道菌群系统。掌握新生儿的排便规律,母乳喂养多为3~4次/d[10]。
2.1.4脐部护理。指导产妇每天坚持使用低浓度的碘伏或安尔碘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擦拭消毒。
2.1.5喂药护理。指导产妇在为新生儿喂药时,保持新生儿的头部略高于身体,向左侧稍微偏斜,避免新生儿出现反流现象,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变化。
2.1.6指导患儿家属密切观察患儿黄疸的发病时间、病程进展、大便颜色,观察有无出现发热、皮肤感染、脐带感染等其他症状[11]。
2.1.7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方面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2.1.8护理过程中要适当增强患儿的体质,每天都坚持游泳和抚触,并利用蓝光照射15min。
2.1.9及时记录患儿的信息资料,并妥善安排好出院跟踪随访工作。在社区的产后访视中,很多新生儿健康问题都是因为护理和喂养不当造成的,所以社区医生在产后访视中对新生儿的健康问题进行指导,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
2.2外环境的准备护理人员对病房卫生应密切关注,保持病房内的清洁,保证通风良好,室内的温度应在25℃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55%~65%。蓝光照射治疗温箱的温度在31℃左右,温箱要有软棉布覆盖,并将新生患儿头部放置于温箱的一侧,目的是防止在婴儿活动的过程中受伤.在将患儿放入温箱中治疗前,要修剪患儿的指甲并给患儿带小型手套,防止患儿抓伤自己的皮肤。
2.2.1加强患儿的补水护理。在促进排尿降低胆红素的前提下,护理人员应每天观察患儿排便次数,如果小便次数小于6次每日,要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采取补液等治疗措施。
2.2.2合理喂养。新生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可加速粪便排泄,有利于降低血胆红素浓度。除严重的母乳性黄疸外,应按照患儿需要尽早给予母乳喂养,一般每4小时1次。当患儿黄疸严重躯干和四肢出现时,需采用人工喂养停止母乳喂养,为避免因喂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配置奶粉时需严格按照规定,否则会对患儿机体营养状态造成影响。喂养次数的增加:每隔4小时对患儿进行一次喂奶,喂奶时需注意应选取右侧卧位,此可使得奶水充盈于奶瓶的瓶颈部位,对空气有封闭作用,能够避免其进入婴儿胃中,当喂奶结束时,选择正确舒适的侧卧放置患儿,防止发生患儿溢奶窒息的情况。发现患儿有呕吐现象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检查,并进行清理,维持温箱内的环境卫生。
2.2.3抚触按摩。对患儿腹部进行抚触按摩治疗。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在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有助于胃肠活动,可刺激患儿胎粪排出;也可以由专业护理人员协助患儿使用新生儿特制游泳圈在确定水质清洁、水温在37℃的温水中进行游泳练习。游泳练习可促进新生儿的胃肠道蠕动使食欲增强。在将患儿放于蓝光治疗温箱中,可轻轻抚摸患儿的头部,此方法可使婴儿很快自然入睡,给予患儿安全感[13]。当患儿平静下来,需对患儿采取正确的放置于箱内,在患儿背部与腹部进行环形抚摩,可对皮肤神经进行有效的刺激,从而兴奋脊髓神经,使中枢的兴奋性增加,促进胃肠的蠕动,促进排便[14],同时还能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进婴儿食欲,使其摄奶量增加,使患儿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增长加速,促进尿胆原的生成,降低非结合胆红素的含量。在给患儿抚摸的同时,播放婴儿催眠曲,如此能够有效全面地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
2.2.4院外护理。交代家属患儿应多休息,运动适量,避免疲劳过度。加强家长的出院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出院治疗依从性。做到饮食合理,按医生规定复诊。优质的护理明显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儿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是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儿科护理。蓝光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部结合护理临床实践经验,发现照射灯管与患儿的距离、患儿体温和辐射区域大小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重点加强对疾病的细节治疗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为了减轻黄疸症状应避免脱水的发生,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变化记录小便次数尿量,充分评估患儿体液量。患儿的饮食干预,加速胆红素在胃肠道内的排泄,使黄疸症状减轻。通过抚触来增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胃分泌激素和胰岛素的释放,加强胃肠道吸收和蠕动,促进大便排出,使胆红素在胃肠道的重吸收减少,从而降低黄疸指数[15]。护理干预以患儿为中心,进行个性化,人性化护理和人文关怀,加强患儿的抚触护理,让患儿有亲切和信任感。采用个性化的指导,加强了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了基础护理,提高家庭满意度,与鞠燕等[16]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可有效缓解患儿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效果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患儿退黄时间明显缩短,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属满意度,避免发展为病理性黄疸,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雨燕.新生儿黄疸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140.
[2]ScraffordCG,MullanyLC,KatzJ,etal.IncidenceofandriskfactorsforneonataljaundiceamongnewbornsinsouthernNepal[J].TropMedIntHealth,2013,18(11):1317-1328.
[3]徐春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13(3):90.
[4]代丹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77-78.
[5]杨红炬.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22):83-84.
[6]周淑艳.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4):124.
[7]暨惠萍.48例新生儿黄疸的综合护理观察[J].医药前沿,2014,12(7):247-248.
[8]李巧珍.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6):4832-4833.
[9]刘初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86-87.
[10]王海玲.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0):144-145.
[11]边文玲,薛情杰,牛慧军.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时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95-96.
[12]杨燕.社区产后访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11):646-649.
[13]宇春英,邹冬梅,李建平.早期抚触护理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4,2(2):3420-3422.
[14]王玉红.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78.
[15]张雅玲.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94-95.
【关键词】 新生儿; 黄疸; 临床护理; 蓝光照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085-02
doi:10.14033/ki.cfmr.2015.17.047
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指的是新生儿时期因胆红素代谢异常,造成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而引发的一种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典型特征的病症,对新生儿神经系统有一定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1]。笔者所在医院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策,选取收治的7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35例患儿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2.6±0.3)周,出生时平均体重(3.1±0.7)kg;其中,生理性黄疸29例,母婴性黄疸6例;对照组35例患儿中,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2.5±0.5)周,出生时平均体重(3.2±0.7)kg;其中,生理性黄疸30例,母婴性黄疸5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平均体重及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
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具体如下:(1)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发生黄疸,胆红素浓度大于102.0 μmol/L;(2)足月生产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大于220.6 μmol/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大于255.0 μmol/L;(3)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0 μmol/L;(4)血清结合胆红素534.0 μmol/L;(5)黄疸发生后持续时间超过2~4周,或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趋势,或反复发作。
1.3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12 h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6个疗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蓝光照射护理、病情观察,教育指导、基础护理、不良反应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3.1 加强基础护理与病情观察 新生儿室内要求每日定时消毒、通风,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4 ℃~26 ℃,湿度保持在55%~65%;患儿因血清胆红素不断升高,造成肝脏功能逐渐下降,患儿发生感染的危险率极大,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若新生儿脐部有渗出物时,可使用75%乙醇涂抹,并保持周围皮肤干燥,还要加强臀部清洁与护理,防止发生红屁股,降低感染率;并加强保暖,避免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加强新生儿皮肤色泽及黄染发生部位、时间、程度及范围等。
1.3.2 新生儿抚摸功能训练 在新生儿每天进食或淋浴后对其全身进行抚摸,并加强腹部与背部的抚摸,促进胎便与胆红素的排泄,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患儿黄疸症状。
1.3.3 控制喂养次数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患儿的喂养次数,从而增加患儿大小便排出次数,促进血清中胆红素的排泄;并加强对家长的健康知识宣教,正确指导家属正确的喂养方式及用药。
1.3.4 音乐疗法 可利用适当的音乐对患儿听觉系统造成刺激,在其大脑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中引起反应,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从而对其神经、内分泌等功能造成影响。
1.3.5 游泳疗法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新生儿在游泳时,在水温刺激作用下,有利于血液循环与胃肠蠕动,可促进粪便与胆红素排出,因此可进一步缓解临床症状[1]。
1.4 观察指标
分别在患儿入院时及治疗与护理5 d后的黄疸指数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部位为额部、面额部、胸前部等[2],统计两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黄疸指数与退黄时间比较
经治疗及护理5 d后,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腹泻2例,发热1例,皮肤干燥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出现腹泻5例,发热2例,皮肤干燥3例,皮肤损伤2例,精神疲倦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930,P=0.0121)。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尤其是生理性黄疸,主要表现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当新生儿血清中胆红素含量大于85.0 μmol/L,即发生了黄疸。黄疸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其中第一影响因素为围产因素,包括病例分娩、母乳喂养、围产缺氧以及药物影响等。在临床上通常将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及母乳性黄疸三种,其中新生儿躯干与面部均出现黄疸症状,血清胆红素含量在100.7~152 μmol/L范围内,可视为是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四肢、手足心均出现黄疸症状,血清胆红素含量超过255 μmol/L,可视为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但无典型的体征与表现,可视为母乳性黄疸[3]。
对于新生儿黄疸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提高围产保健质量,并积极引导产妇坚持母乳喂养,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4]。临床常用蓝光照射治疗黄疸,主要是通过对胆红素光异构化,从而出现构象异构体与结构异构体来缓解患儿黄疸症状,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5]。并在治疗中给予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加强相关知识教育,通过给予新生儿抚摸功能训练、控制喂养次数、音乐疗法、游泳疗法等综合措施干预,促进血清胆红素排出,降低胆红素水平。
本研究中,经治疗及护理5 d后,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给予黄疸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的同时配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胆红素排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31-32.
[2]张军营.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6):130.
[3]任娜,王娅宁.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6):1433-1434.
黄江医院新生儿科,广东东莞 523750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对新生儿家属进行系统健康宣教的措施和效果,为其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系统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并评估其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2%、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和86%(P<0.05)。 结论 加强新生儿家属的系统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其照顾新生儿的能力,对于促进新生儿健康,减轻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家属;系统健康宣教;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165-02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渐进步,以及医疗深化改革的逐渐深入,护理工作逐渐受到患者和医疗工作者的重视。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新生儿护理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在进行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时,适当选择教育方式对于保证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1]。该研究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新生儿,分析系统健康宣教在新生儿家属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为出生后10 min~1 d,新生儿家属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2例,高中以上38例;观察组,男64例,女40例,年龄为出生后10 min~1 d,新生儿家属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0例,高中以上40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年龄及家属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健康宣教方法的干预,新生儿和家属入院后向其讲解医院的相关制度,向家属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入院后2~3 d向家属接受相关疾病知识,新生儿出院时向家属发放患儿的出院计划单,讲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观察组新生儿接受系统健康宣教,根据新生儿家属的陪护能力、文化水平以及新生儿的发育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
①入院宣教:新生儿和家属入院后向其讲解医院设备的使用方法、设施的位置、用餐时间、病区作息时间、探视制度等,并嘱咐家属只需提供奶粉、纸尿裤和湿纸巾等,其他的衣物和奶瓶都是由院方统一提供,都经统一清洗高压消毒后使用的,每天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宝宝在新生儿住院期间每天早上沐浴、口腔护理及脐部护理一次,每3 h喂一次奶和更换一次尿片(如有大便随时更换)。向家属强调患有腹泻、上感及皮肤病的患者不能够接触新生儿[2]。限制探望新生儿的人数数量,以免将过多病菌、细菌带入病房内,影响新生儿的恢复。新生儿入院2~8 h后接受全面的检查,同时做好护理评估,全面了解新生儿的出生情况,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吞咽反射、吸吮、喂奶及皮肤护理的措施,预防新生儿发生颅内出血、窒息、烫伤等意外[3]。②入院期间宣教:新生儿入院后2~3 d向家属讲解相关病症的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等,同时帮助新生儿家属了解生理性黄疸的发生原理、母乳喂养的优势等。告知家属及时为新生儿更换尿布的重要意义,应充分保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协助新生儿保持正确卧姿,以免发生窒息。入院后4~5 d告知新生儿口腔上皮珠、阴道流血、女婴乳房肿大等的发生机制,评估家属对知识的掌握情况。③出院宣教:嘱咐新生儿家属保暖、隔热、母乳喂养、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措施[4]等,告知其辅食的添加原则及其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定期进行新生儿体检和疾病筛查。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教育,有效指导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的科学护理,强调对新生儿的保温护理,以免新生儿受凉生命,保证新生儿的饮食科学和营养均衡,以为其生长发育提供有效的营养供给。告知家长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休息时间。
1.3 评价标准
采用健康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总分100分,主要针对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估。健康满意度的达标率评分≥85分为达标;护理满意度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8%、护理满意度为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2%和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渐发展进步和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护理工作广泛受到患者和医师的关注,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新生儿患者临床期间需要家长的陪护护理,故做好对新生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护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以该院收治的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健康教育在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不具备自我照顾的意识和能力,且婴儿刚出生后的各项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十分完全,且初为人父、人母的新生儿家长的新生儿护理经验不足,缺乏新生儿护理的知识,急需科学合理的新生儿护理计划,以满足其需求[7]。该研究中,新生儿家属在路径教学的安排下,熟悉了解患儿的检查、治疗和护理项目,改变以往新生儿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情况。健康教育与一般的卫生宣教不同,其在具体的设施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检测及评价原则,以有效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路径教育使健康教育逐渐趋于具体化和制度化,较大程度的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自身责任感,保证患儿只入院起的整个治疗过程均能够接受全面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8]。除此之外,系统健康教育还可对护理行为的规范和护士的综合能力均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
该研究中对观察组患儿临床期间给予家长系统健康教育,通过表1可以看出,其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2%、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78%、86%,说明对新生儿家属进行系统健康宣教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健康宣教的效果。该结论与付凯丽等[9]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生儿家属的系统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其照顾新生儿的能力,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减轻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俊,田鸾英,易烈致,等.新生儿监护病房应用多媒体辅助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的探讨[J].广东医学,2011,32(16):2221-2223.
[2] 欧阳海梅.护理干预对早产新生儿出院后视网膜复查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8-9.
[3] 李明霞.新生儿转科后产妇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145-146.
[4] 凌燕芬.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2,2(3):289.
[5] 周碧琼,周鑫,何涛,等.封闭式管理新生儿科患儿入院时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与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109-111.
[6] 苏琳,田玲.健康教育在计划性剖宫产孕产妇家属中的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2):70-74.
[7] 史丽荣,马颖,芦献莉,等.FCC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新生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254-255.
[8] 胡怡萍,周莹,张婧洁,等.新生儿家长儿童保健知识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优生优育,2011,17(2):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