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第1篇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现将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19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8例患儿中,均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1],其中男128例,女70例;日龄7d78例;据病因分析,生理性黄疸42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156例(ABO溶血7例,母乳性黄疸42例)。

2.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定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黄染及进乳、排便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神经反射(吸吮、握持拥抱反射等)及肌张力情况,注意潜在并发症。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定时紫外线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患儿要洗手,减少探视,保持脐部、臀部干燥[1]。

3.护理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及病情进展情况,进一步查血型、宫内感染、肝功能、肝胆B型超声、溶血筛查、血培养等明确病因,经皮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病因确定不同护理方法。研究发现婴儿抚触可解除新生儿便秘捉进新生儿排出胎便,有效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3.1 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一般情况尚可,2~3d出现皮肤黄染,4~6d达高峰,黄疸大部分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消退。护理措施主要为勤哺乳,促进胎便排出,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3.2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以迅速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为原则。主要治疗措施为蓝光照射治疗,通过蓝光分解皮肤胆红素而达到迅速降低血胆红素的目的。光疗护理:光疗前应消毒光疗箱、开放式抢救台等。进入光疗箱前应用黑色眼罩罩住眼睛,避免强光对眼部的损伤,预防眼炎可用0.9%生理盐水擦拭眼部。并用尿布包裹患儿会阴及保证患儿全身皮肤充分暴露在蓝光下。进入蓝光箱后依据患儿的体重、日龄及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保持箱内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始终保证患儿体温在36.8℃-37.4℃。光疗过程中患儿体温过高时可暂时关闭蓝光或调节箱温。每1-2h变换1次。患儿在出箱前要取掉眼罩并检查其全身皮肤是否有破损、有无皮疹发生。并对患儿皮肤进行清洗清洁后及时给患儿穿上衣服,避免着凉。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准确记录患儿大小便次数、出入液体量和生命体征等,观察患儿黄疸的程度,进行黄疸测定及时与医生沟通。蓝光照射期间应多喂开水,以免显性失水。护理时需注意保液体入量,注意蓝光箱温度,勤测体温,夏季应注意体温升高,打开箱门散热,冬季应注意保暖。注意蓝光照射时皮疹、腹泻的发生,做好臀部皮肤护理。

3.3 ABO溶血:溶血患儿黄疸出现早,常于出生24h内发生,黄疸重且进展快。除蓝光照射外,常需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并注意输液速度及过敏反应。同时,应用激素免疫调节时需注意激素不良反应,如潜在感染风险、血糖升高作用等。另外,定时监测血清胆红素,观察精神反应、体温、进乳情况,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3.4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对孕母进行心理疏导,减缓其因不能哺乳及患儿疾病担心所引起的焦虑,并指导挤奶动作,促进乳汁排空,取得家长配合,将有利于完成治疗疗程。

4.结果

本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7d,经治疗好转出院191例,出现惊厥考虑胆红素脑病转院1例,出现肝酶异常或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治6例。

5.小结

对新生儿黄疸护理,护士要熟知黄疸的基本病因。做好基础护理,还要针对不同病因给予不同的护理。同时,做好孕母及家属的心理工作,以取得配合。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不同患儿要进行重点观察。生理性黄疸主要是防止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主要通过蓝光照射快速降低胆红素,以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ABO溶血黄疸重且进展快,胆红素脑病发生几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母乳性黄疸患儿一般情况好,但需停母乳治疗,易出现孕母乳汁分泌减少、胀痛等反应,加剧家长焦虑情绪,故应做好心理护理及疏导工作。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能有助于新生儿黄疸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患儿尽早康复并能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86-02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清胆红素升高造成的,会引起皮肤、黏膜、巩膜等黄染,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神经系统损害[1],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和智力发育,严重者会造成新生儿死亡,因而必须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和护理。为了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日龄4 h~7 d,平均(3.2±0.7)d,黄疸出现时间11 h~5 d,平均(2.6±0.4)d;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日龄6 h~7 d,平均(3.3±0.8)d,黄疸出现时间10 h~6 d,平均(2.7±0.5)d。两组患儿性别、日龄、黄疸出现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1)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制定的黄疸标准[2],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2)排除生理性黄疸和先天性胆道畸形患者。

1.3 护理方法

两组均进行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营养支持、纠正缺氧等一般治疗。在治疗前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 游泳治疗护理 患儿在住院后及早安排每天1次游泳,要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室温控制在26 ℃~28 ℃,水温控制在38 ℃左右,要保证游泳水质的清洁,颈部佩戴特制的游泳圈,在患儿游泳时用护脐贴保护患儿的脐部,每次游泳10~20 min[3]。

1.3.2 抚触治疗护理 在患儿沐浴或者游泳后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全身抚触治疗,抚触时按照头部、胸部、腹部、四肢和背部的顺序进行,每次15 min,2次/d,连续抚触5 d。

1.3.3 光照治疗护理 将患儿放置在消毒好的光疗箱中,照射温度设定在30 ℃~32 ℃,箱内湿度设定在50%~60%,每天照射6~12 h,对于重症者可延长至24 h[4]。由于将患儿放置在光疗箱中后患儿会产生恐惧心理,因而要用软毛巾包裹患儿适应几分钟后再进行照射,并且对患儿进行轻柔,从触觉和听觉上对患儿进行安慰,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并且及时对患儿补充水分,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1.4 观察指标

(1)胎便初排时间和胎变转黄时间;(2)血清胆红素和体重,其中血清胆红素测定采用婴幼儿经皮黄疸测试仪。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胎便初排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比较

观察组胎便初排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胆红素和体重的变化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主要是由血清胆红素异常造成,严重影响患儿的智力、听力、神经系统,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其中游泳治疗护理可以扩张皮肤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并且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胰岛素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加快新陈代谢,使身体能量消耗以增加患儿食欲;抚触治疗护理可以刺激体表神经,使脊髓排便中枢得到兴奋,从而促进胎粪的排出,还能够加速血清胆红素的排出,减少小肠对血清胆红素的重吸收;光照治疗护理能够改变血清胆红素的性质和排泄途径,在血清胆红素被氧化后产生胆绿素,并促进其通过尿液和胆汁排泄,以减少血清胆红素的水平[5]。通过本研究发现,早期干预护理患儿胎便初排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明显少于常规护理,干预后血清胆红素和体重改变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这与国内文献[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早期干预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总之,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游泳治疗护理、抚触治疗护理和光照治疗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血清胆红素的排出,缓解黄疸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萍.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92-94.

[2]肖翔燕.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水平以及排便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3,21(1):81-82.

[3]兰平.茵栀黄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4):3340-3341.

[4]陈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5):141-142.

[5]刘丹华,李岚,刘彤,等.两种不同阶段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7-118.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a)-148-02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1],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出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有50%~8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预后很差,死亡率很高。

我科对2009年1~10月148例出现黄疸的患儿实施新生儿黄疸整体护理,分析黄疸的原因,制订有效护理计划,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除3例患儿因其他并发症继续治疗外,余145例患儿均未发生核黄疸,2~3周治愈出院,现将其间整体护理体会及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48例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其中,男88例,女60例,出生时体重≥2 500 g,Apar评分7~10分者142例,胎龄不足37周,体重

新生儿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①肝功能发育未完善。②胆红素生成多:新生儿每日生成约8.8 mg/kg,成人仅为3.8 mg/kg。③肠肝循环特点:因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粪胆原、尿胆原不能有效被还原,且婴儿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吸收经门脉而达肝。

1.2护理

1.2.1入院评估

密切观察病情: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如分娩方式、母婴血型、体重、喂养、胎龄、保暖情况、体温变化、大便及尿液颜色。根据患儿尿、便颜色变化,可判断黄疸的轻重及变化,如尿液呈酱油色,提示为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黄疸;粪便由浅黄转为白色,应考虑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注意皮肤黏膜、巩膜的颜色,若新生儿黄疸从巩膜、头面部,逐步扩散到四肢、手足心,且颜色加深,说明黄疸逐渐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的近似值,评价进展情况。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胎粪及胆红素排出。

1.2.2护理计划

以收集资料和护理问题为依据,制订出适合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计划,用于指导护理活动,由于患儿胎龄不同,出生时情况各异,所致患儿的病情轻重表现均不相同,护理计划也均不相同。因新生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故黄疸新生儿喂养应耐心,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1.2.3护理措施

1.2.3.1针对病因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我院采用上海NJ-33经皮黄疸测量监测仪对148例出现黄疸的新生儿每日进行黄疸指数监测并每天及时反馈监测结果。部位取前额正中右眉弓上方0.5~1.0 cm处,紧贴皮肤垂直侧。向其家人讲解黄疸的有关知识,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以及婴儿黄疸的颜色、部位等变化。每日应用经皮黄疸指数测定仪监测经皮黄疸指数,可粗略地估计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胆红素(mg/dl)=1.2×(经皮黄疸指数-12)。每2~3天检测血胆红素。观察有无核黄疸表现,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主要是监测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一旦发现胆红素浓度超过257 μmol/L就该密切注意神经系统症状的出现。早期发现胆红素的神经毒性,询问病史,家族遗传史以及观察婴儿一般情况,与家长沟通,警惕核黄疸的发生。

1.2.3.2实施补充水分、配合蓝光照射疗法。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实行蓝光照光的治疗护理[2],蓝光照射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方法,同时也降低皮肤黄疸的可见度,所以照射期间血清胆红素每日监测。蓝光照射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每例患儿液体补入量增加不低于25%,可通过输液和口服葡萄糖来补充。注意保暖,光疗时用黑色眼罩保护眼睛,避免强光对眼的损伤。除会阴、部用尿布外,余均;蓝光灯管使用2 000 h后,能量减弱45%,每次照射记录时间,超过2 000 h重新更换新灯管。

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的护理,采取的是间断照射,即持续照射8~12 h后停12 h再照射。记录起止时间,间断照射疗法同连续照射疗效相同,但明显减少光照疗法的副作用,148例黄疸新生儿除有个别几例出现轻微腹泻和皮疹外,未再有其他不良反应。

1.2.3.3抚触护理。为我院黄疸患儿的常规护理,抚触护理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3],每日由我院护理人员采用标准抚触法,对患儿皮肤进行科学、温和的刺激,从患儿头面部、胸部、再到腹部、四肢、背部进行有序抚触,每个动作重复2~3次,每日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抚触有效时患儿神情放松,可进行10~15 min,如患儿烦躁、哭闹则停止抚触,等合适机会再抚触。抚触护理教会患儿母亲和家属,出院后可继续进行。

1.2.3.4纠正酸中毒,促进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可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4]。

1.2.3.5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引起核黄疸。

1.2.4黄疸新生儿健康教育

使家长了解孩子黄疸的情况和程度,取得家长的配合;轻度母乳性黄疸,可嘱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新生儿25%~30%可发生母乳性黄疸,在继续喂母乳的情况下黄疸在3~12周消退,除少数胆红素>342 μmol/L可发生核黄疸外,一般不必停喂母乳。若黄疸严重,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恢复母乳喂养。若为红细胞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球,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2结果

148例黄疸患儿均消退出院。

3讨论

我院对148例黄疸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向家长宣传预防新生儿黄疸的知识,生后及时喂养。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危害,预后效果不佳,尽管进行了治疗也可有脑性瘫痪等后遗症,对于宫内感染患儿,治疗好转后,出院后仍需长期随访观察,多与患儿家属沟通。对148例黄疸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必须保证住院护理质量与出院后家庭护理质量。在重视患儿病情的同时,要关注母亲的心情。全面考虑到父母、家庭、社会三方面因素对婴儿健康成长的影响,注重人的社会性。因工作时交接班仔细、责任明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得以使新生儿常见的护理并发症等明显减少,148例黄疸患儿均消退出院。护理工作中所做的健康教育,对于患儿及家属针对性、实用性强,深受家属欢迎。出院后上门指导服务,充分体现了整体护理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9.

[2]王秀芹,王永秀,刘晓方.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9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A):638.

[3]朱步琴,徐敏.新生儿黄疸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A):1758.

[4]毛立英,寿文祥.62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防治[J].临床医学,2005,25(7):79-80.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抽取6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 按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1例。对照组男19例, 女12例;日龄为0~7 d, 平均年龄(3.00±1.01)d;早产儿9例, 足月儿22例;顺产17例, 剖宫产14例。研究组男 18例, 女13 例;日龄1~8 d, 平均年龄(4.00±1.39)d;早产儿10例, 足月儿21例;顺产18例, 剖宫产13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及纳入标准 本次入选患儿均经皮检测到黄疸指数在205.36~319.05 μmol/L之间, 研究均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入选患者均有光疗的指征, 患儿肝功能无异常, 且无窒息或合并其他并发症者, 均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1. 3 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 24 h/d, 连续治疗3 d;在此基础上,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 如保护患儿眼睛、遮盖患儿生殖腺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 具体包括:①光疗前护理:光疗前, 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治疗箱, 保持治疗箱的干净和整洁, 并将箱内的温度控制在34℃左右;在箱内铺垫软棉布。同时, 还应仔细查看治疗仪的开关、灯管等是否完好, 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患儿入箱前, 应先更换尿布, 并为其带上棉质的手套, 避免患儿抓破皮肤;患儿入箱以后再去除衣被, 并为其带上眼罩及会阴罩等。②光疗中护理:光疗时, 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儿变换, 以免患儿不适而哭闹不止。护理人员还应在旁陪护, 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患儿所处的治疗箱较为封闭, 水分流失过快, 因此, 治疗时要多次喂患儿少量的奶, 2次喂奶后要加喂温水, 确保水分及营养供给。光疗时, 还应密切监测患儿有无酸中毒或发热等并发症, 若有, 需及时告知医师对其进行处理。此外, 患儿因刚出世不久, 正是和父母建立情感的阶段, 将患儿独自搁在治疗箱时, 会让其感到孤独、缺乏该有的安全感;因此, 护理人员还应有节奏抚触患儿, 用手掌轻轻抚摸患儿头部、腹部及四肢, 进而释放患儿机体内的β-内咖啡肽, 改变迷走神经及5-羟色胺等。③光疗后护理:光疗结束且要出箱前, 护理人员应首先为其穿上提前捂热的衣服, 检查患者全身皮肤的颜色以及有无破损的情况。同时, 加大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力度, 查看有无腹胀、手足抽动及精神萎靡等情况, 若有, 要及时告知医师。

1. 4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护理后两组患儿胆红素下降水平、黄疸指数下降程度及体重增加情况等, 同时, 采用本院自拟问卷统计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实行百分制:>84分为满意, 60~84分为一般, <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后各项指标情况对比 护理后, 研究组胆红素下降水平、黄疸指数下降及体重增加程度等,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护理后满意度情况对比 护理后, 研究组满意17例、一般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满意14例、一般11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80.6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疸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理性黄疸;围产期护理;综合性干预;黄疸指数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163-01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广西隆安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2年02月份至2013年02月份期间,在院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计38例。这38例新生儿中,男性21例(55.26%),女性17例(44.74%);出生时间在13h至26日,平均出生时间12±2.3日。

1.2病症观察

这38例患儿中发病病程在3小时至7日之间;平均发病时间:2.34±1.23日;Apgar‘s评分在8分以上,外观均无畸形表现;主要症状表现有:均出现皮肤发黄现象,28例大便呈现白色,21例贫血,12例肝脾肿大,25例食欲下降,22例盗汗,21例精神恍惚,3例抽搐,12例拒奶。以上病症表现具有重叠性。

1.3诊断方法

对患儿行血清总胆红素测定。

1.4护理方式

按照新生儿的性别、出生天数、黄疸类别的不同,以自由选择护理方式为原则,将新生儿分为两个护理组,综合护理组:19例,主要采用围产期护理、感染护理、排便护理、保健护理、光疗护理以及药物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对照组:19例,仅采用常规性护理。

1.4.1综护组护理方式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综护组采用了以下护理方式:

1.4.1.1围产期护理

围产期对新生儿非常重要,胆红素代谢出现问题,大多是由于非感染因素所致,因此做好产前检查至关重要,预防出现孕妇早产或者难产现象,护理人员要做好对孕产妇产程的观察,积极处理宫内窘迫、窒息的问题,避免由于缺氧导致胆红素酶活性减少,造成胆红素指标升高。此外,对于出现羊水浑浊、早产、难产、胎儿窘迫等新生儿,为了避免出现感染炎症应做抗菌消炎处理。

1.4.1.2感染护理

为了避免感染病毒导致黄疸患儿出现并发症的现象,须进行预防感染护理,对患儿鼻腔、咽喉、口腔等部位的黏液或者分泌物进行及时的清除。喂奶过程中,应将患儿竖直抱起,并轻拍后背,将喝奶过程中吸入的空气彻底排出,避免出现新生儿肺炎并发症。保持患儿身体卫生,勤换衣物、尿布,防止出现病菌感染。注意温度的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确保患儿脐部的卫生,防止出现脐炎。

1.4.1.3排便护理

由于患儿胎便中含有的胆红素较高,如果不能及时排便,每日将增加5倍以上胆红素,严重影响黄疸的治疗,因此需要通过护理的方式,将患儿胎便及时排出体外。新生儿在出生后,如果12h以内仍未排便,可以通过生理盐水配合开塞露做灌肠处理,生理盐水剂量为2ml,开塞露取2ml,在部位涂抹石蜡油,将管插入约5cm处,通过刺激,加之开塞露的促便作用,帮助患儿排便。此外,还可以增加患儿母乳喂养量,通过母乳促进肠道的蠕动,协助胆红素尽快排出体外,降低黄疸的产生,促进好转。

1.4.1.4保健护理

游泳是协助黄疸患儿迅速排便有效的保健护理之一,通过在游泳过程中,新生儿进行全身运动,可以增加母乳喂养量,促进患儿肠胃蠕动,将胎便快速排出。新生儿游泳过程中,水温要控制在37摄氏度,室温要保持在30摄氏度。游泳前要检查游泳圈是否出现漏气现象,游泳安排到喂奶完成后1小时进行,要有专人负责,在胎儿清醒的进行。游泳结束后,要对患儿体温进行测定,防止出现炎症。

1.4.1.5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在为患儿药物过程中,要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例如在服用金双歧药物过程中,采用温开水,温度不宜超过40摄氏度,防止对药物中活菌含量的损坏。药物的服用一般在喂奶后半小时再服用。喂药过程中,要将患儿抱起,将头部抬高,避免出现倒流等问题出现。

1.4.1.6光疗护理

通过光疗将未结合的胆红素,在光作用下变成水溶性,并将肠道或尿道排出体外。光疗前,应向患儿家属解释清楚,做好光疗前的知识宣讲,使家长了解光疗的作用,并给予积极的配合。光疗中,保持室内温度28摄氏度左右,湿度60%,光疗前,要为患儿进行洗澡,将皮肤清洁干净,不得使用各种护肤物品,蓝光治疗中,每120分钟测量一次T、P、R。如果患儿出现低热现象,应马上停止光疗处理。光疗过程中,需在早中两餐之间,增加饮水量。同时要避免患儿大声哭闹,给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4.2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在此不做叙述。

1.5统计学原理

采用SPSS1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过周期性护理治疗,综护组:19例患儿,首次排出黄便时间23h-62h,平均排黄便时间为36±12.2h,日排便次数平均为5.3±1.21次,并发症0例,对照组:19例患儿,首次排出黄便时间35-102h,平均排黄便时间72.3±13.45h,日排便次数为3.12±1.35次,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21.05%。护理第五日患儿的黄疸指数综护组10.13,对照组13.22。两组患儿P

3 体验

在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治疗过程中,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实施围产期护理、感染护理、排便护理、保健护理、光疗护理以及药物护理等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排黄便的时间缩短了近50%,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了21.05%,因此,建议在今后的新生儿黄疸护理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实用医学影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肝胆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医科大学

广东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