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境认识论

生态环境认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认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环境认识论

生态环境认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企业发展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一)目前,中国成了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我国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如下:

(1)水资源污染。据统计,全国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而且江河湖泊水体普遍遭受污染,加剧了缺水矛盾;大部分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同样十分严重。2011年全国监测结果,“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还在变差。在农村,有3.6亿人口喝不上符合饮用水质标准的水。

(2)土壤污染。去年的《拯救被污染土地》的专题报道:我们土地污染和退化越来越严重,粮食安全遭受严重挑战。镉、砷、汞等重金属、化工废料、化肥农药、农膜等,不断侵蚀毒害土地。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就达1200万吨,污染的粮食引发各种疾病。互联网上疯传的“中国癌症村地图”,癌症村超过200个,“有米不敢吃、有米不能吃”的可怕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3)大气污染。据统计,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出现入冬以来4次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30个省、区、市。专家认为,雾霾形成,除了气象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大气污染的加剧。

(4)酸雨污染。酸雨污染程度居高不下,酸雨污染区遍布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

(二)人均占有资源少和资源利用率低。我国几乎所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系列重要资源的后备储量不足。而且中国能源利用率普遍都低于发达国家。

二、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造成的灾害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她能提供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具有自净功能、为人类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并且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和延缓的作用。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类就会受到危害。如在中国:黄河断流,淮河变黑,沙漠扩张,酸雨肆虐。中国大地还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癌症村,不育村,怪病村,弱智村。单是铅中毒事件、汞中毒事件、砷中毒事件,就接二连三。近几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地震、海啸、台风、洪水、旱灾、冰雹、灰霾等多种灾害不断地肆虐地球上的各个角落,给人类造成生命及财产损失数以亿计。

三、企业不科学发展会恶化生态环境

10多年来,中国政府虽然了大量旨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但许多企业家并没有把它内化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并没有树立起企业和企业家的环境伦理责任意识,而是在利润的驱动下,漠视道德责任,想方设法逃避法律法规的规制。1.如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化工、小炼油、小电镀、小印染企业,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他们将“三废”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从中节省大量的处理费用。据2006年6月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导墅镇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但从2004年开始.导墅镇的空气中漂着一种难闻的化学气味.这种气味时不时从空气、河水、甚至自来水和下水道中传出。许多居民闻了这种气味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导墅镇水资源丰富.吸引了十多家化工企业在此安家落户.其中有三家化工企业建在镇区居民居住集中地方.它们是丹阳市联大化工有限公司、丹阳市骏马建材厂和丹阳第二化工厂。在这些化工企业中.有的企业的生产原料或产品是易燃易爆或者有毒化学品。这些企业的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理就被排放出来,河流、土壤和空气受到污染,严重威胁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破坏了当地社会正常发展秩序。2.据2006年O6月25日中央电视台《 焦点访谈 》报道,在云南思茅市翠云区六顺乡,村干部和当地林业部门为私人老板的乱砍滥伐行为大开绿灯,当地数以万亩的天然林被砍伐,许多原来郁郁葱葱的山头变成了荒山秃岭,遍布林区的思茅松被当作低产林成片砍光。砍伐林木的目的是为周边几十个胶合板厂提供原料。其中最小的一个厂一年的吞吐木材能力也在一百多万立方米以上。云南省思茅市紧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分布区。大片林区被毁.当地生态严重失衡。

四、促使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1.企业改变能源使用结构,大力推广使用低碳、节能、环保的能源。如: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推广有机复合肥和生物肥料,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大力扶持发展绿色农业。

2.企业应倡导循环经济。企业中所有的产品从开始设计就考虑其每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考虑使用时如何减低能源的消耗,考虑设立一个“产品回收处理流程”,使废品回收后再次进入另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中,加强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过程的环保管理。

3.政府必须切实发挥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作用。执法部门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为防污环保筑起富有震慑力的最后屏障。

4.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限制不利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对影响生态环保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生态环保工作差、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单位和地区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如超标排污行为已构成违法的,应当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给予行政处罚,

5.开放新闻舆论,加强社会监督。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现状要接受舆论的监督,提高新闻自由度,提高公众的参与水平。同时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

结语

人类要生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这包括污染环境和消耗资源,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万莹仙.中南民族大学.《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理论研究,2009-5,26

[2]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生态环境认识论范文第2篇

目录

第一部分

通往学前教育生态研究道路上的几个脚印

巴克和赖特:生态心理学

莱文和韦斯纳:文化人类学――儿童发展研究的历史、观点

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海恩德:复杂社会关系多层次结构理论――整合动物行为学和人类社会行为关系学

贝特森:生态认识论

罗高福: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

第二部分

生态取向的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作为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生态环境――家庭系统:聚焦于双亲间冲突与学前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作为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生态环境――托幼机构

作为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生态环境――社区:聚焦于社区与早期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

作为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生态环境――文化

走向生态的学前教育研究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李生兰

本书共有八章。第一章论述了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及理论,指出了教师、家长在完园合作共序中的作用及策略。第二章从学前教育方案、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途径、学前教育师资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各国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简况。第三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家庭教育、幼儿园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活动的现状。第四章采用比较的手法,探讨了家园合作共育、家庭生活方式、家长教育行为对儿童和谐发展水平的影响。第五章说明了幼儿园运用家庭、社区资源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探索。第六章详细论述了幼儿园使用家庭、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关爱父母的教育、合作的教育、多元文化的教育。第七章通过12个活动方案,具体说明了教师应如何开发家庭和社区资源,采用综合有趣的形式,渗透于各领域之中,第八章通过12个案例分析,指出了幼儿园如何引导家长利用家庭、社区资源教育儿童。

目录

第一章 理性思考 第五章 实践探索

第二章 国际视野 第六章 专题研究

生态环境认识论范文第3篇

浩瀚的宇宙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同样人类也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海洋生态系统中蕴含着无数的生命,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中的动植物就是我们这个地球的清洁工。在整个海洋生态环境食物链中的所有动植物,都在有机地运动着循环着。它们构成了一个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食物链。海洋中海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譬如石油、天然气、煤矿、铁矿、可燃冰等等。海洋中几乎含有陆地上所有类型资源,甚至于还有一些陆地上没有的资源。然而一直以来人类过度的捕捞和开采海洋资源,造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同时,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也是罪魁祸首。特别是近海海域污染严重,一些沿海城市基本都是人口密集区,同时也是工业发达地区。这里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工业垃圾,其中含有严重超标的铅、镉、汞等有害污染物。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上百亿吨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入大海之中,这些污染物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此外由于富含高营养物的污水大量排放入海洋,导致近海水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各个国家的近海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海岸的人工挖沙采礁、人工填海造城等活动造成海岸线严重破坏。现如今人类已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深切的感受到由于自身的破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海洋环境,重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关系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在其所有研究分析的范围中,最重要的也是话题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哲学中的自然观是理论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它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马克思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类自身感性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解释清楚。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以劳动为媒介与自然界进行相互改造。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着大自然,从而不断地去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每一次进步,即意味着人类受制于自然界方面也同时前进了一步。改造得越深刻,受制愈强烈。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只有不断地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发展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在坚持生态自然观时,要特别注意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形而上学的机械式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大量的个体组成,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把大自然看作是静止的僵死的。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即只看到大自然这个系统,而忽略了人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以自然观看待人与海洋的关系,必须坚持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时候,要遵循海洋发展规律,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态。反对那种借口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利益不惜破坏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的思想和行为。当然那种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借口,反对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思想和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自然观是生态道德的理论基础。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是人类发展的进步的标志。生态道德理论在自然观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推崇自然循环理论,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运动的有机整体;在认识论上,反对将人与自然分开而论,主张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在价值观上,认同构成价值的内容是多样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说,以自然观为基础的生态道德观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只对人自身讲道德,对于自然也应该给予道德的关怀即要有生态道德。原始人类基本都是以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取生活必需品,那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但是随着人类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自然也遭到了人类空前的掠夺式开采。从大自然中得到发展的科学技术,再利用到破坏大自然上显然违背了生态道德理论。现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人类严重破坏,也都是由于人们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海洋和自身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人类中心理论去判断自身的发展方向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是由于人类日积月累的进行海洋资源的掠夺、对海洋生态的践踏所导致的。因此,改变原有的对待海洋的态度和方法,给海洋以德关怀,这正是哲学中自然观的、道德观的完整体现。

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海洋环境的重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也相继出台。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道德关怀理论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制定经济与海洋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政策

一些主要依靠海洋进行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一定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海洋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关系。针对那些近海地区,一定要严格控制陆地污染物向海洋中的排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近海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不断的加重,要加紧一些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又要针对性的将污水中重要污染物进行根本性清除。加强对入海排污口的管理,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一律清除。同时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应该受到重视,鼓励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减少各种农业化肥或者农药的使用。“海洋容量”的提出是为了能够控制陆地向海洋排放废弃物的总量,一定要对所排放区域的海洋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测算,分析这片海域的自然降解速度,坚决遵守河海统一,陆海兼顾的原则,根据所测定出来的海洋污染物总容容纳,列出每个海域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未经许可坚决不能向这片海域排放更多的废弃物。

绝对禁止向海洋中排放具有放射性的污染物,在进行海上废弃物倾倒时一定要对倾倒区域进行海洋生态环境检测,防止对该区域动植物生命的危害。同时要不间断地对该区域进行环境检测,观察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倾倒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严格控制海上交通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船舶防铅泄露设备的维护,同时加强大型港口处有关船舶废水、废油、废渣处理工程的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近些年来海上船舶漏油以及有毒物泄露情况多有发生,一定要制定有关的防范措施以及补救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这些事故的发生。

2.大力推行海洋生态保护区

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进行海洋生态环境评价,逐步地推行海洋生态保护区的构建。针对于一些海洋濒危物种的生活区域,建立实时的监测系统,保证这些动植物的正常生活环境不受到危害。譬如我国广东省到目前为止就建立了将近50个海洋生态保护区,所保护的海洋面积达到55万公顷。在所保护的海洋面积内生活着如豚类、大鲵、文昌鱼等珍贵的海洋濒危动物,大黄鱼等重要经济水产品的生活繁殖区域,红树林等对海洋环境有着重要生态循环作用的植物。自2004年发生了印度海啸以来,各国纷纷开始注重海洋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从之前的单一体系防护林,发展为现如今的滨海湿地防护,滩涂红树林防护以及城镇乡村防护、荒山绿化防护等多层地多级别的防护林体系。

3.不断加强海洋生态的监测能力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现如今可以利用卫星、飞机、海洋监测船、海上基站等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立体实时监控。同时,还应该加强海洋生物的监测,海岸线的监测,严重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监测区域内的污水入海口监测,入海污染物成分鉴定。

4.提高人们对于海洋环境的道德关怀认识

生态环境认识论范文第4篇

[摘要] 生态教育是培养、树立大学生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道德观念,并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养成生态行为。有效构建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主要从大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多角度全方位多方式进行,介绍了环境价值观视角下生态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生态教育;绿色环境;环境价值观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et up with "love nature,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ecological moral ideas, and further establish people-orient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gradually develop ecological behavior. To build the right environment values, mainly from the college students, teachers, and the school, family and social multi-angle comprehensive for man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education values way.

[keywords] ecological education; Green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values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即绿色教育,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导向。

我国生态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如何把生态教育落到实处,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补上生态教育这一课,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一项紧迫的任务。有效构建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主要从大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多角度全方位进行。

生态教育是培养、树立大学生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道德观念,并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逐步养成生态行为。其次,教育方式及内容不同。通过生态教育使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价值观视角下生态教育的途径有:

1.注重大学生生态教育主体意识培养

“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以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因此,生态教育活动也应该如此。强烈的主体意识,为生态教育主体根据自身对其开展的生态教育活动,满足所要求的自然素质,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量。在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唤醒其主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具备良好的环境价值观是社会的需要,是整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将生态教育内容真正内化,那么大至热爱整个自然、其他生命,小至随手关灯、珍惜水资源,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要想培养这种主体意识主要通过生态教育理论的传授和实践来实现。

2. 建立实训基地开展野外训练

从2007年资源与环境系每年组织学生到易县实训基地进行一周的野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植物保护的意识,注意林区防火。不随意采摘、挖掘野生植物,不故意砍毁野生植物,野外需要开路时,注意保护树木、藤条的主干。不在动物的窝巢附近吸烟、野炊,以免气味惊扰动物,上厕所远离水源和动物巢穴。

3. 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生态教育基地的建设也是生态教育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们为实地考察教学与参观学习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高校应主动与生态环保部门联系,争取环保部门的协调和支持,抓好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的建设,将课堂教学与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中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可设置生态环境展示室,大量收集和展示反映大家共同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录相、影碟等资料以及国内外生动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实例、生态教育的情况等资料;生态实验室建设也是生态教育基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处理实验室、环境生物实验室、大棚盆栽室等,每一个实验室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教育基地。相邻高校之间还可以采用资源共享的方式,将这些生态教育基地充分利用起来。

4. 提供多种实践环境的机会与渠道

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的正确认识形成发展的源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对事物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片面到比较全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不断冲击旧的思想观念,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不断地跟随实践的发展,嬗变思想观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人们头脑中的各种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不是依人们的主观感觉如何而定。

5.加强课程渗透,强化生态理论教育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人至今仍然认为生态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将其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来开展,学生选修环境教育公共课,从根本上说,必须首先搞好教材建设和课程内容的设计。设计好环境教育公共课的教学内容,要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又要根据国内环境状况,内容组合上既有固定的环境知识、环境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法规、环境政策及环境管理知识等;又要充分注意到取材的科学性和广泛性,并辅以新闻摘录、科学前沿、背景信息、案例分析等资料来加深学生对课程主干内容的理解,扩充视野,建立一个开放式的知识体系;例如《环境科学概论》相关内容的整合和优化;强调探索环境问题发生的根源。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要适合文、理科学生的接受程度。有的高校将环境保护概论和生物技术列为两门限选课,要求文科生也要从二者中选其一进行学习。因此对于非生物、生态专业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并发挥其他课程的辅助作用,成为进行生态教育的优选。

可发挥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将本学科知识与生态道德教育良好结合,必然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管理学课堂上传授学生,政府的改革方向是建立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政府,注重经济效益并兼顾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才是合理正确的方法;在法律基础课上,对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进行研读讨论,了解环境相关方面的法律知识。

6.优化校园绿色环境

绿色教育发挥作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既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氛围。高校绿色氛围的形成主要通过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筑、校园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来进行。学校建设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绿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7.注重认识和情感活动的有效结合

在生态教育方法上,首先要转变以往把生态教育侧重于对环境知识灌输的误区,注重认识和情感活动的有效结合。原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有名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课堂上所学的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识的目的放在第一位:知道它,学会它,记熟它。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在兼顾认识教育的同时,充分全面地发动大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自发产生追求、内化和践行生态教育内容的推动力量,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态教育内容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8.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强调环境价值观树立主体性作用的同时,不可忽略客观外在条件的作用。生态教育的推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共同推进和完善,只有在三方的相互配合下,生态教育的成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们必须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 其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课堂教育、实验证明、媒介宣传、野外体验、典型示范、大众参与等;内容更具有侧重性,涵盖生态理论、生态知识、生态技术、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文明等。最后,生态教育的行动主体更为广泛,包括政府、企事业、学校、家庭、宣传出版部门、群众团体等。注重营造生态教育的氛围,保持正确环境价值观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

生态教育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理性态度,我国高校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高校开展生态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帮其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是21世纪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也是高校乃至整个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资料:

1. 刘文良. 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与超越. 教育与现代化. 2008年12月

2. 赵秀芳 苏宝梅.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教育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4期

3. 姜赛飞.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教育探索,2011年第8期

生态环境认识论范文第5篇

一、政府行政管理与行政生态

哲学指出,人类对客观世界履行的过程必然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类活动不可能脱离他所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而独立进行,客观世界的物质条件决定了人类活动的对象、范围和方式。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必须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为基础。因此,探讨政府管理的行为规律绝不能脱离对其赖以存在的行政生态的钻研和理解。所谓生态行政,就是政府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规律,依法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全面确立政府加强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3]。行政生态学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进而探讨环境与行政管理之间的有机联系。美国学者里格斯于1961年创立了行政生态学,根据不同的要素把人类历史的基本社会形态分为三种:传统农业社会、过渡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各国社会环境不同,那么,行政管理的目标、体制、观念、方式也就大为不同。而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政府管理也就相应地随之变化。行政生态学的要求,政府管理必须要与其行政生态保持大体上的平衡和协调。这种平衡和协调既是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行政管理具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要保持政府管理与其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首先要求政府管理要符合行政环境的现状、发展水平和基本性质。而各国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行政环境都对行政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最直接影响制约行政管理的是行政环境,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水平。行政管理的职能、目标、决策和方法,以及所能达到的科学管理水平,必须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4]。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看,行政生态和政府管理二者之间是辩证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行政生态就有什么样的政府管理。行政生态是行政管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决定、制约着政府管理的体制、行政职能、行政目标、行政决策和行政权力的运行方式,以及官员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与行政经费等。反过来,政府管理对行政生态也具有反作用[4]。恩格斯认为,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前两种中的一种。但在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下,政治权力能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5]。因为行政权力属于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而经济发展状况是行政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恩格斯的这番论述完全适用于政府管理与行政生态的关系。从以上可以得出,政府管理离不开行政生态环境的支持,二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离开了行政生态环境的支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就会变小变弱。因此,只有构建一个相对和谐的生态环境,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不合理的行政生态环境现状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快速转型期,在这一转型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也得到不断完善。可以说,国家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和无与伦比的成就。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随着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加速,国家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行政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经济环境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可以说突飞猛进,经济的腾飞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巨大的成就面前应该认识到我国的经济环境并不好,经济领域存在“三大瓶颈”,经济结构———缺少高新技术,经济质量———粗放型、能源消耗大,经济安全———依存性高与“全球化”冲击[6]。经济体制性与结构性矛盾主要会带来以下失衡现象。首先是城乡发展失衡。从体制性矛盾来看,长期实行“重城轻乡”的发展政策,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分隔、流动不畅;从结构性矛盾看,主要表现为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农业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劳动生产率偏低,人地关系紧张,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需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低[7]。这具体表现在城乡发展失衡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扩大、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消费能力下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落后等。其次是区域发展失衡。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全而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难点不在东部而在中西部特别是本部的经济落后地区。最后是社会收入和分配在社会分配领域的失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出现了靠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新面貌。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单位之间的利益分配出现差距过大的情况,利益矛盾也就逐渐的突出起来,造成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严重这些不合理现象。

(二)社会环境

社会组织是社会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著名学者里格斯把社会组织分为两大类: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自然团体,例如家庭、家族。二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结成的人为团体,例如教会、政党、工会、商会等[8]。从我国实际来看,在我国部分地方体现比较突出的是像里格斯的第一类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自然团体,群带效应较为严重。当然,社会环境问题远远不止这个,比较典型的还有社会保障缺口大,覆盖率低(且绝大部分为城镇人口);就业与再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庞大的下岗队伍、学生流与民工潮;“二难、二贵”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这些不和谐的社会环境,都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三)政治、行政文化环境

政治环境一般涵盖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其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政党制度和政治性组织成长状况等。现阶段我国仍面临着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不深,社会民主的实现程度不高等问题。从行政文化方面来说,“官本位”思想、“人治”思想一直影响着现代政府的公共行政,使得做人民的公仆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都被冲淡,严重制约了服务意识的提升和法制的建设。

(四)自然环境

近3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由于资源开发的迅速扩大和能源消耗的迅猛增长,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