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范文第1篇

    临床病理讨论就是临床和病理共同对临床死亡病例的尸检结果与生前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以汲取经验教训,既是诊断病理学的延伸,也是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密切联系,加强协作的有效途径。在病理教学中引入临床病理讨论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医学整体教育质量的一个好方法。临床病例讨论可在实验室以小班为单位分组开展,精选2-3个典型病例,引导同学应用现有的知识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其他组同学提出疑问或补充,最后老师解答疑难并归纳总结。临床病理讨论增强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不仅是对授课内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病例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理解各病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到把整本教材的内容融会贯通起来,逐渐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过程。这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式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认真读书、独立思考、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2体验尸体解剖和临床外检工作有助于学生更好掌握病理知识

    病理学很重视疾病的形态学变化,而很多疾病的病理变化的获得来自细致的观察和实践。学生看到的病理教学标本都是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其大小、颜色、硬度与新鲜标本有所不同,教学切片也是经过多道程序事先制好的,病变区域的形状、大小可因切面而不同。为使学生能正确且熟练地辨认病变的标本、病理切片,应尽可能的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临床病理工作。一般医学院校都有相应的附属医院,病理学老师都是身兼教学和临床外检工作,因此有条件让学生参与尸体解剖工作和临床外检工作,让学生亲生体验一下新鲜的人体病理标本是怎样的,和实验室看到的经固定液固定的标本有什么区别,还可以了解病理切片是怎样来的,从而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使学生以后在实验中观察病变标本时能较快、正确地描述病理变化,同时了解病理的工作和流程,日后从事临床工作后更便于沟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 GABAA受体 药理学 功能

1 引言

人们最初在小脑颗粒细胞发现,某些神经元中存在的一种依赖于突触外GABAA受体的信号。后来在其它部位如脑回,海马,大脑皮层,丘脑,纹状体,下丘脑,脊髓也发现了这种现象。GABA(γ-氨基丁酸)从突触间隙溢出会活化突触外或者突触前膜的GABAA受体,产生一种持续性的GABA电流,从而发挥与经典的突触后GABAA受体介导的阶段性缓慢但瞬时的相位性抑制不同的持久的持续性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人类中同样存在。它不像相位性抑制那样严格受突触传递的限制,其介导的抑制效应持续存在,因而,持续性抑制在控制神经元兴奋性方面被认为比相位性抑制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持续性抑制与一些特殊的受体亚基特别是a4,a6,δ亚基的表达有关,如齿状回颗粒细胞上δ亚基的表达、CA1和CA3锥体神经元上的a5亚基的表达。一般而言,含有δ亚基的受体均为突触外受体但并不是所有的突触外GABAA受体都含有δ亚基。突触外GABAA受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普遍存在的r亚基,r亚基能促使GABAA受体在突触上聚集。具有δ亚基的重组受体非常适合于引起紧张性抑制(例如由存在细胞外的低密度的GABA引起的脱敏反应)。δ亚基在受体药理学也具有支配作用,例如,突触外GABAA受体一般对苯二氮类镇静剂不敏感,但对GABAA受体“超级镇静剂”THIP极度敏感。

最近,已有人开始鉴定突触外受体,将其作为新的内源性以及临床相关因子包括某些神经甾体,乙醇,一些麻醉,催眠因子,镇痛药以及一些抗惊厥药物。另外,人们还开始阐明紧张性抑制的功能,例如动态调节神经元输出,神经传递的增益控制。另外,研究认为持续性抑制不仅参与了海马学习记忆等功能的调节,还参与了像癫痫、经前期焦虑失调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过程。

2 包含在GABAA通道中δ亚基重组体的生物物理性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等手段分析配体门控通道特征,并推测其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特征。Macdonald和他的同事通过重组受体的方法测出重组aβδ受体和aβγ受体的特点,突触外和突触上受体的特点及特发全面性癫痫的δ亚基的突变的病理生理学功能。

哺乳动物大脑中GABAA受体主要aβγ三种亚基,其典型结构是由各亚基以比例为2:2:1共同形成的五边形寡聚体,δ亚基可以替代γ亚基。aβδ受体中各亚基的比例仍然不确定。两受体亚型之间的功能也不同。与a1βγ2受体相比,a1βδ,a4βδ和a6βδ受体具备微弱的宏观振幅,提高外向整流,慢脱敏,和缺少快速脱敏的特征。

在药理学上,aβδ和aβγ受体也是有区别的。aβδ受体对苯二氮不敏感,与aβγ受体相比,其可以通过锌,镧,神经甾体,乙醇等变构调节。丘脑突触外 GABAA受体,包含巴比妥类和某些麻醉药类的作用靶点,如抗焦虑的安定药。另外,在aβγ受体上,GABA疗效很高,但是在aβδ受体上,GABA的疗效很低。暗示GABA是aβδ受体的部分激动剂。改变aβδ受体的GABA作用疗效一般通过变构调节剂带来。

GABAA受体的机能障碍在特发全面性癫痫的发生已被确认。刺激 GABAA受体使其兴奋能一直癫痫的发生,而抑制 GABAA受体则会诱发癫痫的发生。另外,GABAA受体亚基组成的变化也能诱发癫痫的发生。Dibbens et al等报道了两个δ亚基的变种是由易感基因造成并能够引起全身性癫痫伴高热惊厥加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而 GABAA受体的α 5、 β 3 基因可能是儿童失神性癫痫的易感基因。在HEK293T细胞,重组的ha1β2δ(E177A)和ha1β2δ(R220H)受体呈现出减少降低电流的现象,尽管GABA EC50与天然的受体没有什么不同。在重组的ha4β2δ(E177A)和ha4β2δ(R220H)受体,GABAEC50与天然受体很相似,降低宏观电流可以通过降低单通道电流,控制通道开放的时间和减少膜表面受体的表达来实现。因此,aβδ受体的丧失可能是由于突触外GABAA受体异常造成的。

3 突触及突触外GABAA受体的神经甾体的神经元选择作用

神经甾体通过内分泌,旁分泌或者自分泌调节神经兴奋性。其在大脑和血浆中在特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是可以被调节的。神经甾体的受体包括GABAA受体;NMDA受体;AMPA受体等。其中GABAA受体是神经甾体的主要受体。神经甾体通过直接作用于GABAA受体德TM4与羧基端之间的区域或者直接调节GABA发挥作用。然而,由于GABAA受体泛在性表达,神经甾体的作用范围也可能是广泛的。然而Belelli和同事的实验证明神经甾体作用机制具有神经元选择性。神经元选择性可能是一系列分子机制调控的,包括亚基组成等。使不同人群的受体在特定神经元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神经甾体敏感性。重组受体对神经甾体是敏感的,但a或β亚基的异构性特征对受体的影响不大。相比之下,在自身神经元上突触内的GABAA受体具有高度异质反应。在腹侧基底的丘脑皮层神经元上,突触内GABAA受体仅对高浓度的四氢孕酮敏感,而低浓度的四氢孕酮可以加强脑室中释放CRF的小细胞神经元的突触抑制。相比突触GABAA受体,包含δ亚基的突触外受体在生理条件下对低浓度的神经甾体高度敏感,这种提议在受体重组实验中得到支持,切除δ亚基的小鼠对内源或合成的神经甾体的敏行为感性降低。而且,含有δ亚基受体的干细胞的确对低浓度的四氢孕酮很敏感。

但在丘脑皮层中突触外GABAA受体对高浓度四氢孕酮或者5a-THDOC不敏感,对适中的5a-THDOC的依赖效应在丘脑皮层中可以被观察到,并一直呈现在缺少δ亚基的小鼠中。其它的机制已显示出的神经甾体作用的神经元选择性,包括磷酸化状态的天然GABAA受体和局部甾体代谢,它们的确切作用仍有待研究。

突触内和突触外GABAA受体都是神经甾体作用的靶点,因此神经甾体不敏感受体亚型的转基因小鼠将有助于探索突触和突触外GABAA受体在神经甾体生理作用下的鉴别。

4 丘脑突触外GABAA受体是乙醇和麻醉剂的一个靶点

下丘脑VB区的TC神经元对GABAA表现为紧张性抑制。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δ亚基的抗体可以沉淀下a4亚基。已经证明多达30%的TC神经元的GABAA受体中可能含有a4亚基。此外,a4亚基和δ亚基被发现主要共定位在突触外的位置,这个现象通过丧失了紧张性抑制的敲除TC神经元亚基的小鼠得到了证实。由于下丘脑在睡眠调控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且GABA水平已经被证明可以影响到睡醒循环,所以那些以下丘脑突触外GABAA受体作为靶点的物质可能在支配镇静,催眠和知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Harrison和同事用临床上重要的两种物质,乙醇和麻醉剂证实了这一点。在对照组上,低浓度的乙醇就可以导致昏醉,稳定电流被GABAA受体拮抗剂完全消除,乙醇对亚基敲除鼠的TC神经元没有影响。在相似的静脉,那些用于临床上来产生无痛,遗忘,无意识,自主反应迟钝,不能移动的麻醉剂在低剂量下就可以产生镇静。Harrison和同事证实甚至低浓度的异氟醚也可以有效的产生镇静,引发VB区TC神经元产生一个持续性电流,同时伴随传导增加。靠近CL反转电位的异氟醚引发电流的反转电位可以被克他命阻断,同乙醇一样,异氟醚对a4亚基敲除鼠的TC神经元也没有影响,即使在剂量高达可以产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因此,同其他组一样,下丘脑的突触外GABAA受体表现为乙醇和麻醉剂的一个优先靶点。

虽然乙醇和麻醉剂的作用可能在大脑中受到不同机制的介导,但Harrison和同事的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都说明GABAA受体是它们的主要作用模式上的一个重要角色。此外,下丘脑对控制睡眠状态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对TC神经元突触外GABAA受体的调控可能对全球睡眠问题有所帮助,同时它也是治疗睡眠失调和癫痫这类下丘脑皮层相关障碍疾病的一个靶点。

5 类固醇激素在卵巢周期,妊娠及相关障碍情况下调控突触外GABAA受体

许多精神病学和神经学障碍如PMS,PMDD,月经期癫痫及产后抑郁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类固醇量的改变有关病理生理学很早就将这些疾病归结为类固醇激素水平改变的有害反应。例如产后抑郁症由于产后孕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GABAA受体对苯二氮卓类不敏感,从而抑制GABA能神经元的活动,造成多巴胺功能亢进,从而产生抑郁情绪。最近研究表明使用一些外源性的神经类固醇可以改变GABAA受体亚基的表达,例如a1,a4和γ2亚基与神经类固醇量是正向的,而γ2亚基的表达与神经类固醇量是反向的。此外,确定的神经类固醇有选择性的增强GABA和GABAA受体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包含δ亚基的受体。因此,知道神经类固醇的特异性GABAA受体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们的功能。Jamie maguire和同事已经检测出突触外GABAA受体在卵巢周期及整个妊娠期中的作用及无功能的神经类固醇调控这些受体时就会伴随病理生理学上的一些障碍。

在海马中,GABAA受体表达改变发生在动情周期,尤其伴随着类固醇激素前体水平升高δ亚基表达增加和γ2亚基表达减少。在齿状回颗粒细胞,升高孕酮和δ亚基水平可以增加紧张性抑制和下降焦虑水平及癫痫易感性。产后也是一个感情障碍特别脆弱时期。在海马中,GABAA受体亚基表达在妊娠期也是改变的,在怀孕18天后δ和γ2亚基表达水平下降,而在产后48小时又恢复到少女水平。δ和γ2亚基的表达水平减少也伴随着齿状回的紧张性和相位性抑制下降,可能作为一种稳态补偿机制去维持妊娠期的兴奋性水平。在δ亚基敲除鼠,得不到调控的GABAA受体在妊娠和产后时期表现为一种不正常的表型,包括抑郁样行为,不能建窝,由于疏于看管和吃仔引发的幼崽死亡率增加。因此,确定性的固醇类激素不仅将GABAA受体作为一个靶点同时他接下来对神经兴奋性的调节也是这些激素在卵巢周期,妊娠和产后的正常功能也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非功能性的GABAA受体和激素间的作用可以解释许多神经精神障碍,包括PMS,PMDD及产后忧郁症。

6 GABAA的紧张性抑制对于海马兴奋性的生理学及病理学影响

海马中的突触外GABAA受体的活化对神经元的兴奋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神经元的获得(倾向于兴奋输入和放电率之间关系)可以被阈下的突触干扰所改变,但它也暗示紧张性抑制可能在获取控制上也发挥着作用。对于CA1海马神经元,Walker和同事们展示了GABAA受体紧张性抑制出现了强大的外向整流,并且因此在刺激输入上有了更大的调节作用或者接近于阈,与之相对的是对于阈下干扰作用的大大减少。

此外,在获得的刺激只有最小影响的情况下,紧张性抑制会显著的影响刺激输入和放电率间的关系补偿(左—右方位)。因此,至少在海马,突触外GABAA受体可以调节神经网络的兴奋性而不改变神经元对于输入的敏感性。由于细胞外GABA可以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环境中变化,紧张性抑制根据大脑单元是可以期待改变的。暂时性癫痫通常是脑损伤导致的。脑损伤导致了细胞和神经网络属性改变,这导致了在随后的潜伏期间突然自发型发作。这些可以在动物试验品身上通过化学和用电诱使脑损伤造成癫痫的方式来模拟。在过去的癫痫症状样本上,存在5个GABAA受体亚基的损失,这通常会影响可控条件下紧张性抑制。

这引出了一种假说,癫痫患者是由于紧张性抑制的缺失或者缺乏造成的。然而,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案例。在暂时性癫痫样本中,无论是癫痫病情正在减轻中的还是在疾病发作之后的,紧张性抑制未改变,突触外GABAA受体的属性和角色也未确实加强。亚基影响的缺乏通常导致紧张性抑制,表现出其他受体亚基的上调或者迁移的现象,受体迁移通常出现在突触外细胞膜的特化作用中。Walker和同事们表示紧张性抑制的保护也在外伤后癫痫的样本中出现,在这个案例中,GABAA抑制的减少并没有伴随着紧张性抑制的缺失。这些发现与紧张性抑制维持人类癫痫组织的观点是一致的,并且支持了一种通行范例,那就是在暂时性癫痫中紧张性抑制被维持和加强,这可能是作为一种自我平衡的机制以对抗抑制缺乏的并发症。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范文第3篇

关键词:药理学;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44-02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系起来的桥梁学科,也是将药学与医学联系起来的纽带,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药理学之前的前期基础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但由于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的课程学得较少,基础薄弱,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大部分学生反应药理学难学、难记、难理解,因此改变药理学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

很多专业都学药理学这门课,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授课内容要有偏重,有主次[1],因此应针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授课内容。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药理学主要掌握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理作用、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为学生以后从事药品营销或研发打下基础。药理学涉及的药物种类非常多,讲授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做到简而精,每类药物中只讲授代表药物,在讲授药物的构效关系时简单介绍(因为学生有药物化学的基础),在药物作用机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方面难以理解,重点介绍。

同时,教学内容应注重更新,与时俱进,临床上少用或已经废弃的药物少讲或不讲,而对广泛应用的新药或者老药的新用途、新剂型等应及时补充,授课时多介绍各类药物中的新药品,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这些药物才不会陌生,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2]。

二、多用动画演示一些难理解过程

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基础医学基础薄弱,对于疾病的发病机理通常难以理解,进而觉得药物的治疗机理也难以理解,教师将机理完全讲解清楚要花费很多课时,因此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下载一些医学动画,用动画的方式演示疾病发病的最基本机理更为直观、生动、形象,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

三、由生活实际引入要讲的药物,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到一些药物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药物。如讲到M、N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物乙酰胆碱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一个金思丽的广告:喝了金思丽,学习考试好成绩,金思丽富含记忆传递因子(即乙酰胆碱),改善学习记忆。讲到褪黑素时候,联系到另外一句广告词: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讲到中和胃酸的药,由广告语:达喜咀嚼片,一嚼就轻松。讲到镇痛药吗啡时,可以先放几张吸毒者的图片。这些引入药物的方式既增加了课堂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药物的印象及作用的理解。

四、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记忆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任何一门课程,学会书上的知识并不难,但是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学生更为重要。任何一本书,或一个章节,学完后一定建立一个基本的结构框架,再把具体内容加进去使之丰满。丰满内容的记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口诀记忆法。药理学中所学药物很多,学生在药物的药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很容易混淆并且不容易记住。为了好记忆,可以多搜集一些记忆歌诀帮助学生记忆。如抗精神分裂症代表药氯丙嗪,可以这样记忆:药理作用三足立,中枢、自主、内分泌,镇静镇吐强降温,阻断受体α、M、D,用于Ⅰ型分裂症,冬眠、呕吐与呃逆。这个口诀里既涵盖了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又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

2.图表对比记忆法。有些作用相似的药物易混淆,可以通过列图标的方式掌握他们的相似点与区别。如利尿药中的高效和中效利尿药,他们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极易混淆,可以按照下面的表格来总结对比记忆。

3.抓住核心记忆法。记忆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时一定要注意抓住核心知识点,那么哪个是核心知识点呢?是药理作用。以阿托品为例,药理作、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都很多,记住了药理作用后,其他知识都可以推断出来。药理作用能推断出相应的临床应用,同样药理作用也能推断出相应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阿托品有一点药理作用为抑制腺体分泌,那么相应的临床应用就可以是腺体分泌增多的病,如流涎,盗汗。当该药治疗其他病时相应的不良反应就是口干、不出汗等,禁忌症就是高热。

4.多布置将药物联系起来的作业,加深学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如在药理学中会学到两种降温药物,一是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一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氯丙嗪,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找出这两种药物降温作用的区别点。再比如镇痛药物有两种,一种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种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让学生找出这两种药物镇痛时的区别点。通过这样的作业训练,学生能将相似知识点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5.通过模拟药房扩充药品知识。受课时所限,药理学主要教学内容为各类型药物的代表药并且大多只接触药品的通用名,而医药事业发展迅速,新的药品日益增多。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在模拟药房学习的方式接触更多的新药品,并将通用名与琳琅满目的商品名结合起来(如左氧氟沙星的商品名有利复星、左方、左克、京新、来立信等),同时可以进一步熟悉不同厂家同一种药品不同的商品名,缩短与岗位工作的差距。

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我们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不断改变教学理念,探索并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不断总结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芝春,胡长平.浅谈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693-1694.

[2]陈铎葆.改革药理学教学内容的初步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3):358-359.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9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159-02

临床药师的基本职能是“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研究与实践药品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与临床医生共同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负责,保证患者不受与用药有关的伤害,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从事临床药学工作10余年,本文就药剂师的业务职责和如何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药师业务职责

1.1 药物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咨询

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建立在及时掌握大量最新药物信息的基础上,临床药师应及时搜集有关药物治疗方面的资料,供临床参考。

1.2 给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个体化给药需要结合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设计给药方案,并随时根据病情变化加以调整。

1.3 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应用

同时或先后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或干扰,改变了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过程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作用或产生毒副反应。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共同合作的重要课题。

1.4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和研究

ADR监测和报告对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卫生资源与经费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和防治药源性疾病,也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1.5 临床药物利用评审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治疗第一线,熟悉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充分利用第一手资料进行以医院为单位的药物利用评审和研究,整理合理用药资料和信息,为医药管理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2 临床药学服务实践

2.1 处方手册的编撰

为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准确提供本院所用药品相关信息,临床药师应查询、收集本院所用各种药品的信息资料,分类、整理出各科室常用药品信息,并简要介绍各种药物的常规用法用量,编撰成便于携带的处方手册,分发给本院各级医生及主管护师,以方便他们及时查询所用药品信息和正确执行医嘱。

2.2 治疗药物监测(TDM)

临床药师使用HPLC法,针对抗癫痫药、部分毒性药物、部分抗感染药开展TDM 工作,根据监测结果给患者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本院急诊科接诊一名过量服用氯氮平的患者,经TDM 检查,其血清中氯氮平含量达到中毒浓度。为抢救患者,临床药师建议医生对其进行血液透析;经透析治疗后患者很快脱离危险。

2.3 建立临床合理用药调查制度

为调查本院临床科室合理用药状况,临床药师应坚持对全院临床科室用药情况进行调查,每周抽查一个科室。针对抽查的结果,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向医院药品监督管理处上报,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

2.4 鉴别药物配伍问题

临床药师积极配合临床科室调查研究药物配伍问题。收集不良反应,编辑、整理全院的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及时上报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给临床提供药学情报服务,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

2.5 ADR监测与上报

药剂科临床药师应将ADR发生情况及时收集整理并上报,同时在医院药讯上进行介绍,告知临床医护人员注意避免和及时发现ADR。通过对上报的ADR报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医院所用药品的ADR发生情况,特别是近期启用的新药,促进本院合理用药工作。

2.6 建立临床药师下临床制度

为配合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临床药师业务素质,药剂科应坚持派遣临床药师深入临床,陪同临床医生查房并参与病例讨论。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用药不当问题,及时向医生指出,促其更正。临床医生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ADR,咨询临床药师,临床药师查阅有关资料后,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如本院一患者,定期使用帕米膦酸钠注射液,以往每次用药后均出现发热症状。经临床药师查证发现,使用帕米膦酸钠会诱发低血钙,而低血钙会促使患者体温升高。临床药师告知医生这一情况,并建议在给患者使用帕米膦酸钠期间口服补充钙剂,医生接受建议并执行。此后患者在使用帕米膦酸钠期间再未出现发热症状。

2.7 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作为药学技术人员,承接医院药剂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的药品信息交流,必须及时掌握最新的医药学动态和相关国家政策。药剂科应定期编辑医院药讯,除转发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外,还可以介绍国内外医药学最新动态及新药信息,并针对本院近期的用药状况及ADR发生情况分别加以通报和评价,对医院重点监控的药品向临床科室发出警示。

3 药学服务工作的体会

3.1 临床药师与医生互相学习

目前我国的药学院校学生仍以学习化学知识为主,主要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兼顾药理作用;临床医生主要掌握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药物的临床应用,对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了解较少。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临床医生会在医疗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接受新的医药学知识与技能,了解药物的新用途,临床药师通过直接参与临床工作,向临床医生学习,能够学到不少新的用药知识。如大环内酯类药物在药学专业的教科书中作为抗感染药物加以介绍,而在临床应用中,还可作为免疫调节剂,也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胃轻瘫、腹部手术后的肠麻痹及逆转癌细胞耐药等。

3.2 临床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病情,解答其对治疗的疑问,消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巩固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依从性,及时发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ADR;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了解药物治疗产生的效果,比较不同药物之间的差异,结合临床用药经验,配合临床医生进行合理用药。

3.3 临床药师之间的交流

本院多位临床药师分别在不同的临床科室进行药学服务工作,面对的患者类型有所不同,疾病的症状表现也不一样,所了解的临床医学知识也有区别。临床药师之间通过在一起互相交流,讨论各自发现的疾病类型、症状表现、治疗措施和用药情况等问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

4 结语

临床药学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临床药师也必然是跨学科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还要掌握大量临床医学知识,以及与医生和患者沟通的技巧。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学习、应用临床治疗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自身医学修养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基础、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如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流行病学等,以及临床药学知识的学习,如生物药剂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药动学、体内药物监测与分析、药物经济学等。临床药师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掌握药物使用后产生的有利及不利的药理作用,针对临床治疗出现的问题,积极参与病例讨论,及时提出解决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胡晋红.临床药师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1.

[2] 四川美康医药软件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5)[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2-114.

[3]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2- 81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区别范文第5篇

高等医学教育是培养高级卫生技术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是传授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知识、理论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医学教育自然应符合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如必须制订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教学计划,选编合适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讲课要求生动、精练并能因材施教等等。同时,高等医学教育,尤其是西藏地区的高等医学教育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由西特的高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素质及西藏基础教育的特殊机制等因素决定的,了解和熟悉高等医学教育的一般规律与西藏地区的特殊性,将有利于从实际出发,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办好西藏大学医学院。

一、根据学生实际组织教学

大多数考入医学院校的藏族大学生由于其历史责任感、自尊心和家庭的期望等动力的驱使,学习普遍比较刻苦、用功,尤其是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实验报告及布置的作业等,学习成绩在藏汉混合班中多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少部分可进入优秀行列。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基础较差,另一方面在于藏族学生多习惯被动学习、死记硬背,这一点与藏族的思维方式有关。藏族偏重于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维,而对非直观的、理性的、抽象的事物学习和理解能力差一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用直观、形象的手段与方法,少用或不用抽象的方法;多用实验、见习与实习的方法,减少理论讲授;多采用实物标本、教学录像、挂图、幻灯片、投影及现代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化教具和手段,做到扬长避短,事半功倍。

藏民族有自己完整的语言文字——藏语,在目前西藏的教育模式中,藏语教学得到强化,尤其在小学教学中基本使用藏语授课,在各级各类升学考试中,藏语文对藏族学生也常作为一门主科,加之藏语又是他们的母语,故近期考入中高等学府的藏族学生不仅能流利地说藏语口语,而且大多数有一定的书面文字使用能力。同时,西藏的大多数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汉语文课,而初中、尤其到高中阶段,除藏语文外,其余主要课程基本用汉语授课。所以,进入高校的藏族学生大多能熟练地应用藏汉两种语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对在校学习和毕业后在区内工作极为有利。但也有部分学校由于对基础教育中双语教学的理解偏差或汉语教学力量薄弱等原因,汉语教学有所削弱,造成部分藏族学生汉语水平偏低,主要是思维速度慢、接受和表达能力差。这样不仅给专业课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也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按全国学大纲的要求或盲目照搬区外其它高校的作法,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放慢讲授速度,适当多写板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时,可通过增设汉语文课以及在专业课教学中增加与学生交流等方式加强汉语训练,提高其表达、理解能力。

另外,藏族大学生大多继承了民族的许多优点,如能歌善舞、待人纯朴热诚、有相当的幽默感、喜欢室外活动;同时,又能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因此,学校应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健康愉快地度过大学学习生活。

二、实践性强、能力要求高

现代医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医学就是实验医学。这一点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充分地体现,没有实验教学的医学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在我院前二学年开设的所有普通基础课(如物理、化学)、专业基础课(如生理、生化、解剖、组胚)、临床基础课(如病理、药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都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课既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对“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主要是通过实验教学和见习、实习完成的。所以,办高等医学教育离不开设施较为完备的实验室,离不开各学科或课程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基本设备、材料、标本、药品等,诸如显微镜、电教器材、各种物理仪器、电生理仪器、化学试剂、人体解剖标本、实验动物……

实验教学在第三、四学年的体现就是“临床见习”。这一阶段主要学习临床课,为了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各种常见疾病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的印象与理解,教师常在上课期间到医院选择一些典型病例,让学生实地观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另外一个与众不同之处是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期较长,如五年制本科的第五学年均为实习时间。另外,不同的专业其实习地点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以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毕业实习均在较大的综合性医院进行,实习内容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大科为主,在一些小科或医技科室进行短期选择性实习,如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中医科、针灸科、心电图室、X光诊断室等。现在,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已挂牌正式成为我院的教学医院。

医学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在与疾病斗争的各种手段与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种临床的思维和行为,这实际是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专业教育一直在着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和能力,这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恰恰相反,判断医学教育是否成功,不能单纯以学生的理论成绩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活生生的病人时的表现、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能否灵活运用。临床实习可以说是对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综合考查与锻炼。

医学科学的一个特征是知识更新极快,光靠书本上所学的一点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跟上医学发展的潮流和步伐,唯一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切实可行的办法全面促进其智能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还有许多困难,这也正是今后改革教学的目标之一,但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在未来世界飞速发展的医学领域具备竟争能力,又必须尽早做到这一点。

三、课程重、压力大

医科学生的辛苦是出名的,给人的印象总是书本又厚又大,整天急急匆匆忙着应付上课、做实验,穿着白大褂出入各实验室、医院各科病房或门诊。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甚至比别人看到的更苦更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校学习四年期间(第五年临床实习)仅考试课就在三十门以上,还有近二十门考查课,且大部分专业课的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师们为了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内容和进度,常常超负荷讲授,教学难度很大,更由于学生主要来源于区内,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在如此重的学业压力面前多数人只能疲于应付,不是死记硬背就是勉强跟着走。因此,医科学生的淘汰率是比较高的。一般来说,学生人学后在学习中有三个难过的“关”,也就是三类容易“卡壳”的课程:第一关是普遍基础课关,主要的课程有医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其内容与中学学过的理、化、生物知识密切相关,故一部分中学没学好这几门课的学生学习吃力一些。不过,即使原先基础差一些但入校后比较用功的同学这几门课大多能勉强过关;第二关是专业基础课关,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化学。这几门课与学生的基础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学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用功程度和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由于一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上,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导致专业基础课成绩不佳。故这几门课不及格的同学人数往往超过第一关没有过的人数;第三关是语言关,主要课程是英语,这与西藏基础教育中外语教学薄弱甚至缺无关系殊深。众所周知,医学生对外语的掌握程度社会要求是相当高的,许多高等医学院校招生时不但对总分有要求,对其中的外语成绩也往往有明确的限制,似乎仅次于外语学院的录取要求。但由于西藏的实际情况,英语成了许多同学尤其是藏族同学学习中的“拦路虎”,不及格的比例有时高的惊人,是三关中最难过的一关。

过三关以后,随后的临床基础课、临床课虽然课程仍较重,但由于学生已基本适应学习的节奏,熟悉和掌握了大学的学习方法,各种能力包括应试能力均有提高,一般不会再出现太大的问题。

四、以人为核心

医学的对象和目的都是人,且大多是躯体或心理不太健康的人。因此,在医学教育中,人是绝对的核心。特别是在旧的医学模式中,人的心理被放在次要的位置,医学中的人往往指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关心的是人的躯体健康情况。为了这个目的就要了解人体的组成、结构,每个结构的功能,以及诸如为什么会发病?什么病?发病后有什么变化?全身还是局部?能否治疗?如何治等问题。因此,医学教育中常常把一个整体的人分解成局部的或某一方面的生物学特性介绍给学生,大到肉眼可见的解剖学中的骨骼、肌肉、神经等,小到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的组织学中的正常组织、细胞和病理学中异常的组织、细胞等;宏观如病人在患病后的症状和体征,微观如某些分子在机体内的化学变化或反应;普通象病从口入的道理,奇异象一些药物对人体的巨大作用等等无不说明人永远是医学和医学教育的核心。

当然文科教育也离不开人,一是内容也常以人为核心,但不同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其表现以人的精神、思维为线索,常反应人们情绪上的喜、怒、哀、乐等精神形态,即使有部分躯体描述,目的也多是烘托所谓的“主题”或为了更好地表现心理活动,特别是文学作品。而在政治、法律、历史等方面常说的决策、思维、权力、贡献、责任等概念也无不是抽象的,不能精确定量的人或人的某一方面。

另外,文人笔下人的年龄、性别是有明显区别的,尤其牵扯到爱情主题时,性别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医学中虽也关心人的年龄、性别,但在医学生或医生的实际操作或思维中常常忽略这些,心中似乎只有“病人”这个概念。女护士可以在给小伙子臀部打针时继续谈笑风生,外科的男大夫在手术室能面对的女病人作到“面不改色心不跳”。因此,医生眼中的人几乎是“中性”的,所有到医院就诊的人无论男女老幼,不过是病人,是自己服务的对象而已。这决不是说学医的人都麻木不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和长期的职业习惯使然。

五、学制长、投入高、专业性强

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比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其它专业一般长一年或更多,如一般高教的本科学制多为四年,而医学本科至少五年,少数六年,个别八年。

与其它专业尤其文科教育相比医学教育的投入较高。其主要原因有(1)庞大的实验室群。在医学领域的所有学科都有自己的实验室或实验设施,临床各学科的实验基地当然就是临床诊疗单位和部门,各基础学科的实验室还常有教学用和科研用实验室之分,尤其正规的高等医学院校大多有设备精良、造价昂贵的实验室,成为学校实力和科研水平的一种象征。(2)日常教学消耗开支较大。医学教育中的水电、动物、药品、标本、保健用品、消毒用品等日常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3)学制较长,相应投人自然增加。(4)教材费用高。医学课程的教材由于内容繁多,信息量大,常用课本又厚又大,书费自然较高,如现在的内科和外科教材每本都在三十元以上。(5)见习、实习费用。一般高等医学院校都要建设自己的教学实习基地—附属医院,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既使没有附属医院,也需要联系相应的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每年给见习或实习医院交纳一定的费用,当然还有实习生的各种补贴。(6)高等教育还兼有科研功能,而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大多周期长、费用高。如开发一种新药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元历经数年、十数年是很普通的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医学教育投入高是由医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投入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由医学教育的专业性较强及课程种类繁多造成的。医学教育中的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学科(课程)之间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等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解放初期分为医科、牙科和药科。后来根据世界及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现已发展为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卫生学、卫生检验学、放射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物化学、中医学、藏医学、中药学、针灸学、法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而且随着医学和许多边缘学科的发展,医学教育的专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些专业虽然有一些相同或近似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和公共课),但差异和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让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到综合性医院干妇产科或儿科的确有些勉为其难,反之亦然。这样,医学教育中不同的专业往往根据各自的特点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以适合专业的要求,投入自然较高。

我院的实验室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距教学需要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机能实验室,应尽快下大力气解决。

六、课程间有较紧密的内在联系

专业教学同中小学教学一样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医学教育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似乎更为严格和紧密,这是由医学科学中各学科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所决定的。医学从宏观上说是以人的整体正常或异常来做为研究对象的,而医学中的每一门学科则多是围绕人体的某一个方面建立起来的。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是描述人体正常的形态与结构的;生理学、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相应机能的,而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则是研究人体异常形态、结构和机能的;药理学、微生物学等是研究这些药物或微生物与人体关系及作用机理的;临床各学科则是研究疾病的症状、体征、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一系列内容的……这些学科研究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其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是割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从形态、结构到机能,从正常到异常,从基础医学逐渐过渡到临床医学的各门课程。即有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逐步深化的过程。

正由于医学教学所有的课程是围绕人体展开的,各课程之间的交叉渗透不可避免,各门课之间既有横向联系,也有纵向交叉。所以在医学教育中既要处理好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衔接,又要尽量避免出现遗漏或重复,使课程更好地联系起来,形成既有分工又能紧密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性完美效果。

七、与医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医学教育只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方面,其他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医学教育自身的变化和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卫生事业的其他方面,因为医学教育培养的对象——医学生们正是将从事医学科学与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