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总结提升阶段小结
根据区进修校的安排,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总结提升”阶段的培训活动于2018年12月24日在长寿区晏家实验小学校召开。在这个环节中,13名学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现将这阶段小结如下:
一、领取任务,准备充分
我组的舒良成、陈静、樊凌艳三位老师在分别领取微讲座、微故事、微课的任务后,很早就确定课题,自己查阅资料,做好PPT,几位老师做好后把文稿早早地交给我,要我修改。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们听后,他们又拿回去进行修改,这样反反复复几次,直至定稿。定稿后,几位教师在学校多次试讲,陈静、樊凌艳两位老师还到我办公室试讲,请教管中心的领导指点。
二、共同学习,相互提高
三位老师在领取任务后,13名学员教师就三位教师的主题集中研讨、教师们畅所欲言,这些问题也得到指导专家和领课老师的高度重视,对于我们13名学员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12月24日的展示活动中,我组的舒良成老师的微讲座《相互合作齐参与,轻松愉悦晓算理》、陈静老师展示的微故事《学习与收获--我的国培故事》樊凌艳老师的微课《多位数乘以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焦洪兵主任的项目总结《国培,让我们一起成长》,得到进修校领导、指导专家和其他国培学员的一致好评。这充分展示了我们小组的集体力量。
三、国培之后,任重道远
回顾我们的学习历程,每次国培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我们每次都是名师引领、学员试讲,反复研磨、反复试讲。教案几易其稿,教法不断锤炼。每一次的国培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思想的洗礼和火花的碰撞,国培,让教师们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明确化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作为教师应该树立学校意识,树立属于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把个人的事业追求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修订后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增加了许多新的教学情景素材,如:新型陶瓷,导电塑料等,这些与时具进的教学情景素材的加入,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识会不断更新,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污水的处理和利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等。这些情景能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安全隐患编入了: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等教学情景素材,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也编入了:侯XX对我国乃至世界制碱工业的贡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科学的不怕困难的献身精神。我们认为,教育首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只是人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一个载体。让学生拥有高尚的人格、过硬的能力和发展的眼光,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能拥有有创新能力的新型社会的接班人。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强大。
二、丰富化学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理论的学习实验培训,使我对化学教育理论和初中化学实验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理论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了关于新课标化学教学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现实,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学习方法,通过对学科结构论的学习,给我今后的教学很多启发: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沟通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沟通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教学的知识放在一个知识体系里,把知识串起来,形成知识链,知识树,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结构的、有联系的知识学生就容易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沟通化学知识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内容结构化。在教学中突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必要性,更明确了化学教学中做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学生兴趣、化学思考、创新思维、化学学习习惯、化学学习方法。提醒自己在今后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训练化学基本技能,领悟化学基本思想和积累化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发展,引发学生进行有效的化学思考,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目标的关系和教学近效应与长效应的关系。这为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化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化学基础、化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化学素养,不同的人在化学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理论学习中,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学科理论还存在不少缺失和不足,今后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多看有关教育教学方面书籍,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感受名师魅力,寻求专业发展
1、让幼儿入园后能够和老师相互问好。
2、让幼儿熟悉老师和本班教室。
3、教育幼儿入厕、喝水要排队。
4、让幼儿了解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养成幼儿上下楼梯的良好安全习惯。
5、教育幼儿多吃饭、不挑食,教育幼儿入餐时不说话,养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6、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座位,并教育幼儿要养成轻声起、轻声座的良好习惯。
7、让幼儿养成一种自觉午睡的习惯,睡觉时不说话不打闹。
8、能安静地听老师上课。
9、大小便时能自觉的叫老师和阿姨。
二、安全教育
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该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滑滑梯时头不能朝下滑,不能从下往上爬滑滑梯。
3、上、下车要排队,不在车上吃东西不带尖锐的器具及物品上车。
4、教育幼儿上、下车应等车停稳,上车以后赶快找位置坐好。
三、语言活动
1、故事《小乌龟上幼儿园》愿意倾听故事,体会听故事的乐趣。整合教材:p1—p6.
2、儿歌
(1)、《小花狗》让幼儿学会念简单的儿歌。
一只小花狗,蹲在大门口。
两眼黑黝黝,爱吃肉骨头。
(2)、《一排鸭子》增强幼儿的说话能力和协调能力。
一排鸭子,个子矮矮。
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
伸伸脖子,吃吃青菜。
(3)、《找朋友》初步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整合教材:p7
小鸡小鸭找朋友,叽叽喳喳,
小方小圆找朋友,嘻嘻哈哈。
(4)、《我上幼儿园》让幼儿能理解儿歌的内容。整合教材:p12—p13
第一天上幼儿园,我是毛毛虫,
缩在
椅子上,等着妈妈来。
第二天上幼儿园,我是花蝴蝶,
飞来又飞去,去找朋友玩。
(5)、《小白兔》让幼儿能跟着老师念儿歌。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四、常识活动
1、认识动物:狗、大公鸡、小猫、小鸭。
2、让幼儿了解这些动物的名称以及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健康活动
1、认识水果:西瓜、苹果、香蕉。
2、让幼儿了解这些水果的名称,告诉幼儿应多吃水果有益身体健康。
3、《传球点点名》愿意在集体环境中表现自己。整合教材:p28—p29
4、《我上幼儿园》能通过形体动作感受和表现不同的情绪。整合教材:p12—p13
5、幼儿模仿操:《早上空气真正好》锻炼幼儿的身体健康,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六、社会及科学活动
1、《嗨,你好》让幼儿学习跟别人打招呼,初步感受爱上幼儿园的快乐。整合教材:封面
2、《一起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知道许多动物也一起玩。整合教材:p8—p11
3、《幼儿园的一天》熟悉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作息规律,感受时间的变化和事件的顺序。整合教材:p16—p19
七、艺术活动
1、美术:《手指印》能够用手指画的方法画出手指印。
2、歌曲:《找朋友》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乐的
3、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幼儿感受歌曲的快乐。整合教材:p20
4、律动:《小手拍拍拍》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说话能力。
(2012年9月份)
一、常规教学
1、让幼儿入园后能够和老师相互问好。
2、让幼儿熟悉老师和本班教室。
3、教
育幼儿入厕、喝水要排队。
4、让幼儿了解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养成幼儿上下楼梯的良好安全习惯。
5、教育幼儿多吃饭、不挑食、教育幼儿入餐时不说话,养成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6、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座位,并教育幼儿要养成轻声起、轻声座的良好习惯。
7、让幼儿养成一种自觉午睡的习惯,睡觉时不说话不打闹。
8、能安静地听老师上课。
9、大小便时能自觉的叫老师和阿姨。
10、教育幼儿午睡时,教幼儿脱简单的衣服和裤子、并把鞋子摆放整齐后再上床睡觉。
11、教幼儿大小便时,怎样脱裤子、并让幼儿学会自己入厕。
二、安全教育
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该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滑滑梯时头不能朝下滑,不能从下往上爬滑滑梯。
3、上、下车要排队,不在车上吃东西不带尖锐的器具及物品上车。
4、教育幼儿上、下车应等车停稳,上车以后赶快找位置坐好。
三、语言活动
1、故事《小手和小脚》理解故事的内容,尝试简单的看图说话。整合教材二p1—7
2、儿歌
(1)、《小老鼠》让幼儿学会念简单的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小兔子乖乖》培养幼儿念儿歌的兴趣。
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就不开。
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3)、《动一动》让幼儿念儿歌,并且能够跟着儿歌做身体活动。整合教材二p14—15
动动头来动动脚,扭扭屁股扭扭腰。
小手跟小脚问声好,小脚高兴得到处跑。
(4)、《大拇哥》让幼儿感受用手指表示的儿歌。整合教材二p36
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妹,四小弟。五小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5)、《猴子上学》感受音乐节律快慢的变化。
五只猴子在学校,树上叫叫,树下跳跳。
一只不小心,摔了一大跤,还剩几只猴子跳。
四、数学活动
1、《认识1》:教幼儿认识数字“1”
2、《圆贴贴》:认识图形。数学书p1
3、《三角形》:认识三角形,以及分辨三角形。数学书p4
4、《图形与空间》:让幼儿认识基本的正方形。数学书p3
5、《图形与空间》:让幼儿能分辨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数学书p1—4
五、健康活动
1、《手和脚》让幼儿了解人的手和脚的用处,感受手脚并用进行活动的乐趣。整合教材二p10—13
2、《从头忙到脚》根据图形标志做动作,学习有序地排队进行活动。整合教材二p16—17
3、幼儿模仿操:《早上空气真正好》、《来来来、小动物、真可爱》锻炼幼儿的身体健康,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力。
六、社会及科学活动
2、《认识新朋友》:培养幼儿正确团结友爱的精神。整合教材p30—31
3、《百子图集》:让幼儿学会看图观察,给幼儿讲解简单的中华文化。整合教材p36
4、《保护小手和小脚》:让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小手和小脚。整合教材p34—35
5、《动动手动动脚》:让幼儿知道手、脚共用的用处。整合教材p20—25
七、艺术活动
1、美术:《手指印大集合》手工:《小鸟》
2、歌曲:《拍拍手、碰碰脚》用小手小脚跟着音乐做动作。
3、律动:《小猫叫》让幼儿学会简单的律动。
本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国画、素描、手工制作、教材教法等多方面内容,授课教师有山东美术院的赵建国教授,潍坊学院的国画专业的教授,还有民间面塑艺人等承担教学任务。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和扎实的美术基本功,而且能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教师缺什么,就教什么。理论教学深入浅出,实践教学言行身教,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了新课程的主旋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了三种模式的课堂应用。即有讲授,又有练习,即有教师按教学设计安排的教学任务,又有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独创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融为一体。
通过6天的集中培训和学习,每位学员都在不同层面上有了提高和发展。教学细致,内容宽泛,特别是面塑手工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员们学的非常的用心。学员们亲自动手,剪、捏、折,用学员的话说:给我们补上了童年这一课。学了教材教法,老师们才明白了美术课应该怎么上,上什么,用什么方法上。总之,这次培训无论从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教学形式还是培训管理上,都得到了学员老师们的认可和赞同。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强者对话的时代,拥有知识才能抢占先机,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在岗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职人员学习、充电提高的有效途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教学内容虽然不能包罗万象,但却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一段鲜活的经历。是工作驿站中的一次重要“充电”。
一、领导重视,人员到位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远程培训工作,并将这个培训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布置了相关工作。由本校教师中曾参加过长清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学科培训活动的专职教师定期进行辅导,保障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管理,措施落实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做到"三个重视",即重视教师在讲座中所咨询问题的及时解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训交流研讨。本着“边培训、边研究、边行动、边总结”的思路,在远程培训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逐步构建“以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科研部门为依托,校本研修为基础平台,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三、搭建平台,展示交流
为了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我校将培训与研讨研修有机结合,于2010年8月16日至8月30日期间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了全员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气氛浓厚,扎实有效地推进此次培训活动的进行。
四、跟踪考核,保证质量
我校不断探索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机制,努力实现教师培训的“提高教育理念素养”与“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相结合,“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看”与“做”相结合,“培训”和“教研”结合,不断提高我校教育的工作效率。
五、培训效果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过培训教师在多媒体有效运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现在大部分教师可以做到得心应手地制作课件。
3、看到了不足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大家认识到:一个好的老师首先是一个课程工作者,再是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研究。我们的知识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教育的意义是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开阔了视野
培训让广大教师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四、存在问题及反思
1、教师参与交流的意识还不够强。
2、学习中“听听激动、想想感动”,“沉”下来思考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