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今年寒假,村里又有好几户农民建立起了新瓦房,这对世代土房子,石桌子,篱笆墙的山村来说可是件新鲜事,于是,今年暑假对村里经济进行了一番实践调查。 安家庄村位于沂蒙山区北部,南靠群山,北临弥河,交通不便,长期闭塞,使当地有名的穷山村。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90年代山村有了变化,尤其最近几年发展迅速。98年春,村里通过全民选举选出了自己的领导班子,他们也不负众望使山村在几年里便换新颜。
首先,利用村里山地多的特点搞了果树种植:山下葡萄,山腰苹果,山顶种山楂。又组织村里的女劳力搞起了桑蚕养殖,其成本低,见效快,很快就调动起了大家的积极性。桑树种植面积猛增,村党委的领导便专门到县里请来了桑蚕技术员指导大家科学养殖。同时与县茧站建立合同,做起了蚕种的养殖,为全县提供部分蚕种,这一次收入又增加不少。前年蚕茧不景气,丝绸出口下降,村党委便与县外贸联系,在山村建大棚搞肉鸡养殖,肉鸡产量增加,而需求不稳,党支部一班人发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了村的冷冻冷藏厂。自从冷藏厂建立后,养殖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鸭、鱼、虾都有了养殖户。
第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真意为人民办事。党委开会常说的一句话是:大家伙选上咱们,在就应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山上果树浇水难,就从外地请来钻井队大了一口150米深的机井。村里的弥河污染严重,村里水无法喝,便贷款为村里安上自来水。有些老果园的果树品种落后了,就从县科技站请来技术员,嫁接新品种。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为人民服务,这是最简单也是最使用的道理,这是村党支部几年工作的总结。
第二、有发展的眼光领导群众走先进的路子。针对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花卉需求量不断增加的现状,从99年起村党委便鼓励大家高大棚花卉。2000年青州万红花卉市场建立后,村即便很快于之建立了产销关系这使得山村花卉生产走在了山区的前列.支书说时代在发展党员不能落后,这样才能领着大家向前走。
第三、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只要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党委一建立就实施了一整套文明户评定标准。每到年底就举办一次文民户颁奖大会,文明户发奖品、奖状可风光了。山村里迷信活动多,拜神敬鬼劳民伤财,村党委便组织起了村里的吕剧团,逢年过节就在村里唱上一台,这样一来,村里的风气也好了。闲着没事几个人聚一起拉个二胡唱两句,自娱自乐,改变了山村迷信的风气。 自从主席三个代表提出后,村支部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新的要求,就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过去做的是也有了新的理论依据,一个山村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小山村便脱贫;每个党员都去实践三个代表,便可富民强国。
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意见解读:①本条标准旨在要求通过农业区位的学习,分析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及形成条件,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地理问题;②“举例说明”说明案例教学法是本课的基本方法,因此可开发师生身边的课程素材,阐述农业地域类型问题,以体现生活性与应用性。③本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因此需运用辨别、组织、归因等认知策略,以身边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载体,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知能力。
二、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节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是在学习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的基础上,对人类基础产业——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具体案例进行评析,通过学习此部分内容,为公民科学认识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必备知识。
知识结构:本节内容包括两个教学因子。其一,农业区位因素,即阐述农业的概念及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其二,农业地域类型,即解说农业地域的概念及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是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准备,“农业地域类型”是对“农业区位”的具体化应用。
三、学情简析
本节内容面向高一学生,这一群体由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组合而成。通过预学案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农业的概念和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基本因素,75%以上学生了解家乡农业发展变化,说明此群体已具备关于农业的感性知识。然而通过与学生座谈可知,他们对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知之不全,对于农业地域的概念与特点知之不深,部分居住在城市的学生对农业背景知识的直观感知不多。因此,本节内容教学立足于教材的前提下,还需搜集和生活关联紧密的农业图文素材,以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与整合。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农业景观图片,说出农业的概念与农业区位的含义;通过阅读桑蚕养殖农业发展的材料,归纳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并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通过读图和交流,培养学生读图和表达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图文转化能力;通过运用农业区位原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家乡具体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培养学生学会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地理情怀。
五、重难点与方法媒体
教学重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教学难点:综合评价农业地域形成的区位条件。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湘教版教材、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黑板。
关键词:秦汉时期;农业发展;表现;原因;影响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45-02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封建社会鼎盛的局面,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和支柱更是取得了长足甚至是空前的进步。秦汉时期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科技的进步
种植业和养殖业是秦汉时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方面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首先,种植业中土壤耕作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各种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铁制农具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但在这一时期铁农具数量既少而且形制也比较原始,到了秦汉时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取代了铜制农具和木制农具。在汉武帝时期,据《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搜粟都尉赵过在长安附近及三辅地区,教民“用耦犁,二牛三人”。汉宣帝时,据《汉书・循吏传・龚遂传》记载:龚遂做渤海太守,“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简约,劝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平帝元始二年,据《汉书・平帝纪》记载:“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据《后汉书・王景传》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以前庐江一带“百姓不知牛耕”。永平十三年,王景赴任庐江太守,“教民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据《后汉书・任延传》记载:东汉以前,九真地区(今越南中部)还是“俗烧草种田”。光武帝建武初期,任命任延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是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用牛犁耕田。据《后汉书・鲁恭传》记载:和帝初,鲁恭上疏说:“三辅、并、凉少雨,麦根枯焦,牛死日甚”,这是西北关陇等地区用牛耕。据《全后汉文・政论》记载:东汉中叶的崔■说:“今辽东耕犁,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二牛六人”,这是辽东地区用牛犁耕地。
其次,种植业中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为代田法和区田法的出现。
代田法在农学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耕地上的沟和垄是相间的,将作物的种子播种在沟里,这样可以达到防风抗倒伏的效果;其次是沟和垄定年互换,这样可以达到“种休更换”的目的;最后是新的配套农具的使用,比如耦犁、耧车。代田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达到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效果!区田法的记载始见于《■胜之书》。区田法主要包括两种形式:“沟状区田法”和“窝状区田法”。在技术上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深翻耕作区或者说沟中的土壤,据《■胜之书》记载“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这样可以避免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侧漏,实现精耕细作、少种多收。二是严格规定每亩地的立苗数和每株苗之间的行距,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三是集中施肥灌水,据《■胜之书》记载“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同时还要进行精细的栽培管理。区田法的这些特点实现了高额丰产的效果。
另外,蚕桑业在秦汉时期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在这一时期种桑养蚕也被当时的统治阶级看作农耕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积极鼓励农户从事桑蚕业。从《四民月令》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农户在农忙之余就会种桑养蚕,一方面是用来自足,二来是为了纳赋。两汉时期的地主不但使用“蚕妾”从事蚕桑生产,而且在蚕事大忙季节要动员家中妇女儿童参加劳作,并独自完成养蚕、缫丝、纺织、印染等全部生产过程。另外,在这一时期甚至出现了专业性的以出售赢利为目的桑蚕业,在秦汉时期山东地区就有经营上千亩桑田的,其营业目的是赢利。在这一时期,蚕桑织品不但是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之一,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央王朝向北方游牧民族交换和对外贸易的最重要的物资,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之后,丝绸更成为中国与西方贸易的大宗商品,联系东西方的纽带也因此而称为“丝绸之路”。由于政府的鼓励等方面的因素使得这一时期的桑蚕业得到很大发展,同时桑蚕业在本时期技术上也有了重大突破,首先在种植桑树上开始出现温室栽培技术并得到了大力推广;其次在栽培方法上出现了“地桑”的技术,这种技术就是把桑树种苗撒播在地上,跟种植“黍”等庄稼一样对其进行管理,等桑苗长到一定高度之后就用镰刀从桑苗靠近地面的地方割除,但是不要伤及桑苗的根部,这样在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桑苗的根就会发新芽,比起树桑,地桑的桑叶有叶形较大、叶质鲜嫩的特点,同时采摘起来也比较省时省工;最后这一时期在饲养桑蚕上已经开始使用人工加温技术,据《四民月令》记载:“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
二、农产品的多样化
秦汉时期的农作物在前代的基础上更加的丰富多样,主要表现在:首先,粮食作物更加丰富。据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记载,到东汉时期已有八个麦的品种,七个禾的品种、六个稻的品种、四个豆的品种,麻的四个品种,黍有三个品种,竿有两个品种;其次,麦和水稻的种植更加普遍成为主要的农作物,麦在北方得到大力推广,南方的粮食种植主要是水稻并且已经推广到北方的部分地区,麦和稻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来源;再次,蔬菜和经济作物的品种进一步增加。据《四民月令》记载,当时的蔬菜有瓜、瓠、葵、冬葵、苜蓿、芥、芜菁、芋、■荷、生姜、葱、青葱、大蒜、韭葱、蓼、苏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桑、麻、芝麻、蓼蓝和胡瓜。雄麻主要用其纤维制造亚麻布及其他织物,雌麻则和芝麻和白苏等作为油料作物,蓼蓝作为蓝色染料作物,麻籽已不再作为谷物食用了;最后,秦汉时期与西域联系沟通频繁并进行了物资交流,从西域引入了西瓜、黄瓜、蚕豆、青葱、大蒜、胡椒、芝麻、葡萄和苜蓿等作物。
三、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的扩大
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的扩大首先表现在广大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获得了发展。自殷周以来,我国长城以北、西北和东北北部地区均为畜牧业经济区,而靠近长城内侧,从碣石(即:今河北昌黎县),经龙门(即:今陕西卦城县)西南折向天水、陇西的广大地区,包括秦汉时期的北地、上郡、五原、朔方、云中、西河、河西等郡在内的地区都是农畜两宜的半农半牧区。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随着秦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的胜利,除丰富了牲畜品种和扩大了畜牧业的地区外,也在这片辽阔的地区兴建屯田和移民实边,从而扩大了粮食生产的面积。汉武帝攻破匈奴以后,“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后武帝又置河西四郡,于是在张掖、酒泉、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由于屯田的大量兴建,以至从今新疆地区到河西走廊及宁夏、内蒙古等地出土的汉简中,还屡见“农令”、“田官”、“候农令”、“别田令史”、“农亭长”、“代田长”、“农都尉”、“护田校尉”等主管农田的田官名称。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时的半农半牧区的农业经济确有发展。其次表现在落后的江南地区也获得了一定的开发。秦汉特别是东汉时期,王景在庐江郡推行牛耕之法;任延在九真郡“铸作田器”,教民牛耕。可见江南的边远地区也在推广牛耕。这一时期的水利设施的兴建也出现了由北方延伸到南方的趋势,西汉中期以后到东汉,水利的兴建由以北方为重点逐步转向以淮河流域和江南为重点,且出现了陂塘化倾向,扩大了耕地面积。另外,从东汉时期的人口分布我们也能看出端倪,这一时期人口分布虽然仍是北多于南,但是江南地区的人口获得迅速增长甚至有超越北方的趋势。可见秦汉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地区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大!
那么,秦汉时期农业取得如此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得益于农业生产关系的巨大调整与变革。完成了由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转化过程。自商鞅变法始,实行奖励耕战政策,加速了土地私有化进程,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和自耕农阶层的广泛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封建土地私有是人民“归心于农”、生产积极性高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战国秦汉农业发展高峰之出现得力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是重农政策的实行。中国古代重农理论与思想在西汉达到其巅峰时期,与中国古代第一次农业发展相契合。西汉文、景诸帝皆强调农为天下大本,把劝课农桑作为朝政第一要务。贾谊、晁错系统、深刻地论述重农问题,为后世重农政策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另外,国家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促进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秦汉时期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秦汉时期农业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色,也初步形成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架构模式。秦汉时期人丁兴旺,已经出现了人多地少的局面,人们利用铁制农具等先进的生产工具,利用牛耕等畜力还有灌溉技术等进行精耕细作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奠定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特色。同时,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全面发展。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纯粹的畜牧业主要分布于北方和西北的草原地带,其他地区则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在地理区域上,北方黄河流域主要种植麦子等旱作植物,南方则以水稻等种植为主。这样的产业结构和地域分布特征是完全符合我国自然条件的差异性的,这一时期奠定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架构模式。其次,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快速发展,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由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以及政府的大力提倡,促使专门制作铁农具的手工业者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同时由于南北地区的地域差异,农牧产品的不一样,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另外,秦汉农业的发展所积累的文化积淀对后世都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关键词]广西;特色农业;思考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要。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它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有的特效性、一定的规模性和良好的综合效益性。广西是农业大省,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广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广西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西部12个省区之一,本世纪以来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来抓,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糖料蔗、木薯、桑蚕、速生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松香、栲胶、桂油、茴油等产量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一)做法和成效
1.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如桂林市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桂林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桂江流域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提升规划》《资江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等。
2.创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的模式。(1)耕作种植模式,包括耕地轮作“稻一稻一菜”、“菜一稻一菜”模式和农作物薯菜间套、果蔗间套种、西瓜间套种、马铃薯间套种、稻藕间套种模式。(2)“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广西温氏模式、兴安莱茵公司模式为代表。(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如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香蕉协会、来宾市永兴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等。(4)糖业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或是“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恭城生态模式(养殖一沼气—种植)。(6)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经营大户,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如广西的富川县白牛村模式和隆安县的金穗模式。(7)循环农业现代化模式,以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北海市合浦东园家酒厂、宜州市“桑枝一菌—肥”模式。(8)山区特色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以“特”、“优”、“名”、“精”、“新”为基本特点,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如永福县的罗汉果产业、昭平县的茶叶产业、天峨县的六画山鸡和乐业县的有机农业等模式。
3.确立了一批特色农业新产业。“十一五”期间,广西在抓好糖料蔗、水果、蔬菜、桑蚕、木薯以及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植食用菌、中药材、葡萄、马铃薯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广西新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最具梧州特色的六堡茶和砂糖桔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特色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广西农业科技部门组织开展了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特色农业重大专项研究。一些项目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多学科技术集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桑蚕技术、甘蔗成套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间套种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效果显著。
5.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防城港市防城区近年来主攻以“红金系列”为主的特色农业,即重点培育红莲雾、红八角、红薯、红衣花生、火龙果和金花茶、金蜜桔、金香糯、金玉桂、金菠萝等10个特色农产品,建立了5个“红系列”和5个“金系列”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初步形成“红金系列”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10年1—10月,该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农业总面积的75010;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农民从特色农业中人均收入5100多元。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抗灾台色力不强;土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突出;特色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原料基地不足;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尚存在市场发育不够、营销体系滞后、缺乏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
一、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当下广西发展特色农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一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有利于把具有互补优势的广西特色农业,如柑橘、葡萄、马铃薯做大做强。四是广西特有的机遇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为此,要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粮食安全、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打造千百亿元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品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加大用先进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手段管理农业的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重点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到2015年,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能力
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强化强农政策的机遇,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路渠、涵管、排灌等田间设施建设,改善灌溉设施和生产条件,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标准化农田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力度,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马力拖拉机、水产、畜牧、节水灌溉等农业机械,加快开发和推广甘蔗收割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用现代工程手段装备农业,加快蔬菜、水果、花卉大棚、喷滴灌等设施栽培、种子种苗设施繁育和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基地创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实现特色农业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
(二)围绕打造千百亿产业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围绕农业千百亿元产业目标,广西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种植业方面,重点培育粮食、蔗糖、水果、蔬菜、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桑蚕产业;养殖业方面,着力培育10亿元品种、千百亿元产业,包括发展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牛奶和禽蛋产业;林业方面,抓好木材深加工、林产化工、木本油料、油茶、珍优树种、林下经济、花卉、森林旅游优势林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同时,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与“万元增收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等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等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f三)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蔗糖业方面,积极发展生态种植产业链,在主产区大力发展“蔗一牛一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做强做大甘蔗一制糖一蔗渣一制浆造纸—废液回收—再利用、甘蔗一制糖一糖蜜一酵母、味精一废液一复合肥、甘蔗一制糖一蔗髓一发电一蔗渣灰一肥料等一
批循环经济产业链;木薯产业方面,将传统的发展模式“原料一产品一废弃物”改变为“原料一产品—废弃物一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在淀粉、酒精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一套木薯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流程。畜牧业要推进畜牧养殖—粪便—厌氧发酵一沼渣、沼液一甘蔗、果树等作物种植。加快延伸剑麻产业链,促进剑麻叶片一纤维一剑麻制品,麻渣和废水一有机肥回田,叶汁一提取叶蛋白或叶绿素,淘汰麻头提取纤维用于生产鞋垫等。
2.大力推广一批特色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耕作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价格联动”产业化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3.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采用产业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带动、市场推动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聚集。横向就是促进配套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配套能力;纵向就是按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产品扩展,重视加工、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链整合价值链,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4.加强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国际交易中心,包括广西食糖国际交易中心、广西国际蚕丝交易中心、广西国际林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培育和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开展农超对接,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业的融合,带动订单农业发展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四)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种畜)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水产原良种繁育场,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广西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快建立广西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成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生力军。加快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
(五)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
1.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标准化、管源头、抓检测、严准入”等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贸易预警监测机制,确保广西农产品安全。
2.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要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形成区域特色名牌产品。鼓励企业研发高端产品和品牌创造,创建广西果蔬品牌、奶水牛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各地特色资源环境优势,挖掘文化底蕴,积极申请地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培植一批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商标,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优势特色农产品提供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3.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广西应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与农户“四位一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把因自然灾害对特色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特色农业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市场风险预警、气候风险预警、政策风险预警等,定期向农业部门和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发出报警信号,以增强农民决策的正确性。
(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1.继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依法、有偿、自愿、有序”的原则,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有效的流转机制和形式,搭建流转服务平台。尽快成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成立土地流转担保机构,出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加快市场化流转步伐。吸引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投资特色农业,使土地逐步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种地能手转移。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努力完成以“明晰林业产权、落实经营主体”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逐步完善林业投融资体系,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七)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特色农业的外向度
紧紧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平台,组织实施广西与东盟合作开发农业资源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起点高、品牌优、带动功能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跨省跨国龙头企业。鼓励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通过“走出去”,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以项目为载体,在东盟国家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广西与东盟农业项目的对接。推进越南、老挝、柬埔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木薯种植和加工、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合作、剑麻技术合作等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在区内建立一批稳定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扩大具有现实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制品在东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扩大柑桔、食用菌、精细菜等南亚热带产品的出口,逐步形成外向型拳头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参照国际标准,加强植物检疫防疫、质量检测、食品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出口创汇。出口企业要提高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争取获取国际认可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给广西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八)培养新型农民,造就特色农业人才队伍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深入开展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围绕广西特色农业,结合实施“绿证”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星火培训专项行动以及农家课堂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培养一批骨干农民,培养造就一大批特色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金莲等.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2]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Zl.“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课题组,2010.
[3]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汇编[Z].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2010.
[4]广西“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Z].广西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2010.
[5]韦鸿雁,广西特色农业概述[J].广西农学报,2005,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1山西省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逐步建立了农业标准体系。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农业地方标准363项,基本上包含了主要食用农产品种类。其中,种植业标准283项、养殖业60项、桑蚕及其他标准20项,涉及到“三品一标”的农产品有75项,引用推广国家和农业行业标准达到1000多项以上。二是建立了农业标准示范园,其中创建了部级蔬菜标准园90个,省级蔬菜标准园260个,示范带动了全省13hm2以上规模园区860个,水果标准园创建项目达到548个,果园面积1万hm2。三是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86个,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8%以上。1.2农产品品牌逐步增加。截至2016年底,山西省的“三品”有效用标主体有741家,产品有1611个,产地面积达到39万hm2以上,产量有792.70万t,其中“三品一标的”的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1.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三品一标”通过品牌带动,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市场竞争力,使山西省的农产品由过去的初级产品销售向高端产品开发转变,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不断提高。1.4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自从2009年,农业部开始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控制度以来,山西省就扎实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普查计划和监督抽查工作,全面开展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农业投入品定点监测、跟踪检查和普查工作,组织实施了农药残留监控、水产品药物监控和饲料质量安全监控等一系列的监控计划。其中,组织开展了4次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在99.2%以上。水果和畜禽产品合格率达到了100%,位居全国前列,受到农业部的充分肯定。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推广实施力度难。一是各级政府对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使得标准化推广实施力度不强。二是组织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保障水平低,缺乏专业的人才去推广和执行,使得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安全教育宣传不到位,生产者一味地追求高产,使得农产品质量低下,食物的健康安全性标准不高;大多数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得食物污染物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2.2检测体系不健全,农业标准针对性不强。一是农业化标准的研究制定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制定的针对性也不强,使得配套衔接机制和标准的完整性不够。二是检测体系不健全,一些检测机构不够完善,使得一些早市或者偏远地区的农产品缺少质量跟踪监控和检测。三是整体风险预警建设更新缓慢,检测结果的预警不及时,需要积极推进。2.3标准制定与推广应用脱节。一是标准制定跟不上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使得标准化水平普遍偏低,不利于产品的更新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二是“三品一标”建设方面,虽然保持了总量规模的稳定发展和质量安全的稳步提升,但也存在着认证规模偏小、换证率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农业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2.4认证的过程长,环节多。一是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过多,一不注意,就有可能对农产品产生污染,引发质量安全问题。二是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要求其认证遵循全程过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从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到产品包装、市场监管投入力度方面都不强,农业执法的力量也略而不足,再加上现有的执法队伍和工作条件,对农资经营主体监管不到位,使得一些无证经营和超经营农资的治理方面欠付佳,需要整顿。
3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