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土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1篇

本文概述现今国土资源的分配、利用的具体情况,同时针对国土资源在分配、开发、利用等实际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中,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采取措施积极解决问题,保证国土资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合理的利用,在近年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方面取得的很大的进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技术、管理、开发、利用的具体问题,对诸多存在问题的把握是今后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国土资源,形势,问题

引言

国土资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讲,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疆域范围内的所有自然资源,其中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五种自然资源;从广义上来讲,既包括五种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包括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利用自然资源所开发出的并进一步加工利用的资源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采用的设施,被称为社会资源的人力资源。不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内涵下的国土资源,都是以自然资源为开发研究主体,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使国土资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合理的利用。我们具体的工作就要合理利用国土资源造福于社会。

一、我国国土资源形势概况

(一)土地资源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占世界第三位。我国土地类型丰富,山地和丘陵多、平原面积小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土地类型丰富,地势分为三个阶梯,西部高原的气候复杂,气温低,仅在水热条件尚可的河谷地带可以种植作物,或者是适应地区气候、水热条件的作物,作物产量不高。中部主要为高原和盆地地区,高原地区地貌特征复杂致使土地耕作的利用率低。东部平原主要为冲积平原,水热条件良好,但人口密集,居住用地和建筑用地占据了耕地面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使耕地面积逐年缩减,造成了水热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分配不平衡。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耕地减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气候资源概况

我国大部分面积位于中纬度的温带地区,雨季集中,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水热条件配合良好,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我国国土南北跨度大,温度带众多,有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气候的复杂多样配合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世界上大多数的动植物都能找到适合的生长区。我国的气候资源丰富,具有多样的物种。复杂的气候条件给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隐患。

(三)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的分布受气候的影响,在空间上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在时间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水资源呈现这样的特点主要由于我国大面积的国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夏季,在工农业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对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浪费和污染。

(四)矿产资源概况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呈现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主要的能源资源,煤、铁、石油资源储量大。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总体呈现:矿产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难以开发利用,资源分布区域差异大,优劣势并存的特点。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资源消耗量也逐年增大,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看,主要存在消耗高、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

国土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和资源。针对我国国情综合考虑,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造成了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相对不足,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型期,资源达不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国土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应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保障。

二、辽宁省国土资源简析

辽宁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部,沟通了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环绕在渤海地区,是重要的沿海港口城市。地势呈现北高南低,沿海地带地势低平。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东部为山地丘陵,属于长白山山脉的延伸部分;西部的山地丘陵区在山间形成河谷地带,与渤海相连,是重要的辽西走廊;中部平原由辽河冲积而成,面积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是主要的耕作区。

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日照丰富,积温较高。适宜作物生长。全省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良好的水热条件适合作物成长,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产区,拥有商品粮基地,农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辽宁省境内有河流众多,全省森林面积41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8.7%。植物、动物种类繁多,水产品种繁多。海产品主要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 。生物资源丰富也是辽宁省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矿产资源丰富,己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列的矿种有铁、锰、石油、天然气等。辽宁的抚顺和阜新是重要的产煤基地,鞍山铁矿也是驰名中外,还有辽河油田作为重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辽宁省的国土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农业、工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丰富的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在对国土资源的利用方面仍旧存在问题:辽宁省的农用地面积大,多为土质良好的黑土地,作物产量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逐年增加,居住用地和建筑用地的需求增长而造成农用地的面积逐年减少。为了合理利用国土资源,辽宁省着力进行了土地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规划、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研发课题:土地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规划、矿产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现状。利用遥感技术研究鸭绿江流域的地质水文特征,对辽宁省52个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海岸带海砂资源潜力调查。采用一系列的措施加大房地产用地核查力度、推行执法监察分片包干责任制以保证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国土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一)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大量的建筑工程造成植被严重的破坏,土壤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与养分大量流失造成土地的沙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土地次生盐渍化在扩大。长期以来,由于盲目开荒、滥垦山林、过牧草原等,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耕地的大量毁坏。人口的增长和耕地减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建设占用耕地增多,耕地损毁严重。我国的土地后备资源少,土地开发空间严重不足。

(二)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

矿产资源丰富,但存在贫矿多、富矿少的现状,还有伴生矿。在开采利用的时候,由于技术条件的不足,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为了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开发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只是一味地开采,造成了矿产资源的破坏程度严重,容易引起地面塌陷等问题。

(三)专业人员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春季易受到寒潮的影响,在秋末、冬季和初春时节会出现严寒、大风、霜冻的恶劣天气,给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带来影响,复杂的气候条件给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隐患。同时,还易受到其他的气象、地质灾害的侵害。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做好预防和监管力度,实际做好相关的工作,将灾害的破坏降低到最小。

四、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国土资源参宏观调控有效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法律对人行为的约束,同时也要对相关产业进行耕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据有关规定,省级行政区必须划定占本行政区内80%以上的耕地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对于建设需要征收基本农田用地的,要有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做好保护工作,做到边开采、利用的同时边保护。不断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做好土地利用的规划,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规划。不适宜作为耕地的丘陵地区可以种植经济林木,保护植被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2、矿产资源管理

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采必须经批准取得探矿权、采矿权。国家要培养专业人才,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利用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技术,综合考虑地质气候的条件,利用物探、化探、遥感等手段勘探矿产资源。并研究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伴生矿的利用率。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规范。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要加强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审核,严格依法查处浪费和破坏资源的行为。

3、提高管理力度

在地质灾害多发的领域,要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损失。多领域结合沟通防灾工作,形成防灾体系和预警机制。要因地制宜,各部门协调工作,全面部署工作。充分调动土资源系统执法监察人员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国土资源的保护工作重在规划和管理,应该形成一系列具体的监管模式,要先保护后治理为前提,而不是在灾害或事实发生之后再着手整治。

参考文献

[1] 2009年国土资源形势分析报告.地质出版. 2010年3月第一版

[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与国土资源规划研究室[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 (04) .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2篇

摘 要 如今的世界经济正在波动中前进,作为特殊经济体的中国,发展势头不减。其中,作为体现经济发展状况的城镇化以及其中的城镇土地管理,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 城镇化 和谐发展 城镇土地管理现状 土地资源

城市土地资源是指城市市区内的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为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林立,土地资源紧缺现象十分普遍,而土地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有限的自然资源,对保持城市竞争力,维持其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思考的重要课题。

何处理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是现阶段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对城市土地利用来说,就是要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走集约利用的道路。然而,无论土地学科还是城市规划学科,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均很少。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首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见解;其次,系统地阐明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回素:第三,建立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方法;第四,应用所设计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福州市进行了案例分析。第五,进一步探讨了实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土地科学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土地管理职能部门调控土地供给,制定城市上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拿城市住宅来说,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占用过多的宛若间建造园林小品,使原本不多的绿化面积更加可怜。强调创新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其它设计一样,要不断创新,切忌在不同的环境中作出相同的设计来。总之,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注重利用城市大环境资源,使小区与城市空间有良好的过渡与协调,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亲切的居住空间。

土地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基础。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在不断扩展。乡村土地既要保证为城镇和本区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农产品,又成为城镇扩展所需土地的直接提供者。以城乡用地矛盾为主要表现的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指引下,进行基于经济协调发展的城乡用地结构研究,是针对突出的城乡用地矛盾而开展的,同时,这项研究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土地资源作为我国自然资源中的最重要组成,相应的管理措施必不可少。城乡结合部地区作为城市发展速度最快、最活跃的地区,其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性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集约和节约开发利用土地,关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通过摸清城区内闲置土地的数量,筹集资金开发利用存量土地,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第二,合理布局城市土地,做到地尽其力,优地优用;第三,综合开发城市土地,提高土地容积率,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第四,组织科技力量,针对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挖掘城市土地的内部潜力。第五,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维护土地资源可更新能力。要在对现有土地保护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的强度,要对用地单位的容积率和绿化率、公共用地面积等严格控制,以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确保城市土地资源不会遭受新的破坏。

参考文献:

[1]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李汉周.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0.

[3]刘美平.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与优化.当代经济研究.2002.10.

[4]王玉虎.增强大城市国土规划生命力的几个问题.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9.

[5]胡序威.国土规划的性质及其新时期特点——在深圳市国土规划试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经济地理.2002.

[6]蔡玉梅,王静.开展新一轮国土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3.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疆 自然资源 开发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及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它是指各种自然资源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一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时,会通过系统内部的物流、能流和信息传递,波及其他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它是指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资源的种类特性、数量多寡、质量优劣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分布也不均匀。(3)自然资源的多用性。自然资源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多种作用,而且即使同一种自然资源也往往同时具备多种用途。(4)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无论是物质还是能量,一旦被定义为“资源”,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的“需求”而言的,从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要求是无止境的这一点来看,只要是作为资源,它总是被消耗的,只要是被消耗的,在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也就表现出来稀缺的特点,稀缺性是自然资源最根本的特点。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自然资源还具有:竞争性、选择性、分散性、传布性和增值性等,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地区显示出不同的倾向。

二、新疆自然资源利用现状

新疆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其独到的优势。

1、水资源。新疆水资源约占全国的3%。2004年,新疆地表水年径流量882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占有量514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2.25倍。地下水可开采量251亿立方米,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但由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地表水蒸发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资源不足。

2、土地资源。新疆现有耕地603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3.12亩,为全国人均数的2.1倍。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在三山和两盆的周围有大量的优良牧场,牧草地总面积7.7亿亩,仅次于内蒙古、,居全国第三。

3、能源资源。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目前发现的矿产有138种,其中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32种居西北地区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金、铬、铜、镍、稀有金属、盐类矿产、建材非金属等蕴藏丰富。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新疆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远景十分可观。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的40%。黄金、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古今驰名。

4、物种资源。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开发和发展的潜力较大。新疆野生动植物达4000余种。农作物地方品种及引入品种达10000多个,不少物种品质优异。新疆地方畜禽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新疆还是多种果树的原始起源中心和次生中心,果树资源丰富,其中优良品种约300余个。天然药物如:麻黄、罗布麻、甘草、贝母、雪莲等分布广泛,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特性。

三、新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1、开发新疆自然资源是振兴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一段时期内新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其原因如下:

(1)新疆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应选择相应的优势产业进行发展。

(2)从表1可以看出从整体上看,新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特点十分明显,产业层次低的特征非常突出。而且从相当年份来看,新疆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仅相当于全国1994年的水平。因此,根据新疆的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成为新疆的迫切任务。

(3)我国东、中、西北各地区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共同的经济体系。从东、中、西部三者的经济循环来看,要发展西北,新疆自然资源开发产业是促进三者良性循环的突破口。

(4)国家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更加注重西北的发展,为西北特别是新疆自然资源产业开发提供了契机。

2、新疆自然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虽有组合优势特征,但目前地质勘探工程程度低,资源全貌了解不够,提供的可采量少。

(2)新疆距离内地较远,交通运输条件落后,直接制约新疆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

(3)新疆自然资源开发的水平较低,开发设备技术水平落后,使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

(4)新疆资源开发有一定基础,但是加工工业落后,从而影响了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要适当调整产业链,促进深加工产业发展。

四、解决新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研究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有效的利用新疆的自然资源,将使新疆经济的得到迅猛发展。对于如何有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本文提出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疆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对资源需求量大,如何从资源上保证新疆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最终还要靠科技来解决。虽然新疆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再加上开发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使得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依靠科技,发展节约资本和能源的适用新技术,重点解决农业、能源、原材料、资源的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大课题;研究节水、节材、节能的新方法、新技术;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寻找紧缺资源的替代品;提高勘探技术;研究并广泛应用生物技术于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的生产率和利用率等。

2、加强资源的培育和养护。在新疆的自然资源中,许多是不可再生的,如矿产资源、物种资源、药物资源等。对于这些资源我们应当加强保护,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可再生的,但近年来,恰恰是这些可再生资源,如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等,破坏与浪费相当严重,而这些可再生资源的繁育和更新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往往需要几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因此,保护这些自然资源也是新疆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一项必要的措施。

3、加强交通运输建设,积极发展交通运输这一制约新疆自然资源开发的瓶颈产业,以满足资源开发需要。新疆面积大,地处边疆,地形复杂,交通与运输的突出特点是运输距离长,因此建立完善的集公路、铁路、民航、管道为一体的多元运输网,是新疆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

4、建立开放型的资源开发体系。努力扩大同国际、国内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政策,适时适量进口某些国内紧缺的资源及其制成品,限制或禁止国内稀缺资源的出口,以保持新疆对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解决新疆资源开发中先进技术与资金缺乏的瓶颈制约。

【参考文献】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韩德麟:新疆资源优势及开发利用[M],商务出版社,2003。

[3] 郑丽:自然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1)。

[4] 许鹏:新疆草地资源及其利用〔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3。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土资源; 规划; 管理

一、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所以我们国家对资源合理利用的要求更高,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的事情。可能很多人认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开发天然矿产会影响到自然环境,影响生态发展,这是很片面的意见。对国土进行合理规划管理,对人类生存环境是有益的,加强对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整和改善,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目前国土资源规范管理的情况

国有土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及水、油、煤、金属矿物等一切自然资源都属国有,国有土地利用的开发权和所有权,开发和利用以及治理和保护等规范管理,国有土地与其他资源相互协调规则,居住用地,建设开发用地,资源开采用地的指标,管理和保护等方面均有相关规定。但分布在各部门各个地区,较为不同。目前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诸如我国国土资源开发规划“建设”合理利用的规划管理手段。对于国有土地资源规划管理的有效实施,标志着我国国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发国有土地的资源进行实施和管理有许多自身的特点,涉及多方面关系,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使我国国有土地资源发展走入正轨。

三、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法规不完善。

由于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起步较晚、发展不平衡,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很落后;加之国家对国土规划重视不足,相关人员和机构涣散,很难对我国国土资源开展科学、有效的、完备的统筹规划,当然也不能对规划体系的层次和法律效能进行科学恰当的界定。尽管国家相继颁布了《国土规划编制办法》和《国家国土纲要》等规范,只是针对国土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说明和初步规定。较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过时,面对政府职能部门间用地冲突协调、跨区域建设协调、农业发展瓶颈、国土保护和新兴产业扩大用地需求的问题显得无能为力。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对完备的国土规划法律规范,严重制约我国国土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利用。

2.国土资源规划实施的强制力不足。

致使后续规划管理困难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土资源的瓶颈约束日益严重,空间开发和规划布局无序日益突出。城市、城镇的不断发展和扩展,大量吞噬国土资源,使现有发展空间凸显不足。国家相关规划职能部门没有对国土资源全局的、统筹的规划和监控,致使城市化肆意扩张,盲目、无序占有农业耕地和破坏区域环境。由于缺乏约束力和监管制度,直接导致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协调性差,实施力度差,规划混乱,权责不分,很难开展科学的、统筹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工作。加之法律等硬件措施的不完善,特别是缺乏强有地的强制性力量作为后盾,很难科学的、详细的实施国土资源规划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一些国家宏观长远的发展规划得不到重视和实施,致使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持续、不健康,综合资源利用率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四、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管理的建议

积极完善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国土资源最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载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地位,受到法律的保护,并拥有强制执行力,从而确保我国国土资源的统筹规划管理,达到最优化的效能。逐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土地、矿产、海洋、环境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法律体法规;科学统筹研究制定我国的《国土规划法》和《海域使用法》;逐步修订我国的《土地管理法》等国土资源相关的法律,逐步形成系统性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确定国土资源的强制力和权威,科学、完备制定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划要求,确保土地的使用、开发有法可依。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法律约束经验,加强我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执行力度和充分体现法律强制约束力,并组建国土资源规划和实施团队,尽可能的贯彻和落实国家级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为我国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五、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有效运行

国土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第5篇

一、编制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它标志着人们征服、改造、利用大自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更自觉、更主动的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的各项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二十一世纪中叶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我国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任务很重,要求很高。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地保护好生态环境,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提出对策和措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加强对各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宏观控制和指导,已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因此,重视和加强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工作,使之在现实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二、国土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层次的综合性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国发(1985)44号文件指出:“搞好国土开发整治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国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保持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加强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国土规划的主要作用是:第一,对规划区范围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具有约束力。从原则上讲,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应与国土规划相矛盾。如果在资源开发、环境整治方面与国土规划发生矛盾,都应与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协商解决;第二,国土规划中提出的地域分工、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重点开发地区、江河防洪、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森林保护和发展、城市布局、城市化速度预测等具体内容,都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和基础;第三,国土规划对行业规划、城市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起指导作用并提供依据。

为此,各省、区一定要把国土规划编好,加快编制进度,争取在1990年完成第一次国土规划的编制任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努力创造条件,尽快组织编制和完成市域国土规划工作。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开发地区也要分期分批组织编制区域规划,请各有关省(区、市)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

三、国土规划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是:资源的综合开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具体包括:

(一)分析论证和充分体现当地政府和上级政府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提出地区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二)在对国土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和确定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开发的时序和规模。

(三)研究和提出地域的合理分工、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域,并从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角度,提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结构和布局。

(四)提出区域性环境整治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

(五)对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从资源、技术经济、基础设施的条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各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同,要从实际出发,确定规划内容并突出重点。对重点问题要作充分的论证,不求面面俱到。规划完成后,应按照《国土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上报审批。

四、为了科学地编制国土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国土规划要从综合分析规划区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条件出发,研究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

(二)国土规划要密切联系实际,同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规划要紧紧围绕各级政府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在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予以充分体现。当前,省(区、市)国土规划应以2000年为基本规划年限,内容重点放在为编制“八五”、“九五”计划提供依据上。对有些重大问题,需要展望到二十一世纪初期。

(三)国土规划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发挥地区的区位、资源和技术经济优势,又要服从更大地域乃至全国总体发展的要求。

(四)国土规划要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求,立足当地,放眼全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市场状况,避免封闭式地自成体系。

(五)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要研究环境和地区经济承受能力,环境保护与整治要考虑国力的可能。要寓治理于开发,寓开发于治理,把开发和治理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国土规划完成后,要采取各项积极措施,使之发挥作用。主要途径是:

(一)对国土规划提出的任务、布局方案和项目,要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同经济综合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纳入长期计划、五年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各部门(公司)、地方和单位在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时,要认真听取国土机构关于资源保证程度、开发规模、布局的合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意见。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要符合经批准的国土规划的要求。

(三)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必须加强资源的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及环保方面的计划管理制度。

(四)各省(区、市)如认为必要,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逐步建立国土开发整治基金,作为诱导性投资。主要用于重点开发地区的某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地区的投资环境,组织开展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前期工作。

(五)各省(区、市)在安排以工代赈、经费补贴等计划方案时,可以考虑同国土规划中的有关部门相结合,动员和组织群众实施规划中提出的宜于由群众实施的国土开发整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