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的实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石笋 Heinrich事件 YD 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P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121-01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气候的变化导致了地球表层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海平面的变化,植被的更替,地形地貌的变化等。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一系列气候会议在全球各地就行。2012年11月27号到12月7号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2013年4月29号联合国气候变化新协议在德国波恩开始实质性谈判,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展了工作。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及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很大。过去几十年来,许多科学家分别利用沉积岩、深海沉积物、冰川、冰芯、洞穴石笋等载体来研究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了解过去的气候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讨论其机制,对于我们认识气候的变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新世以来,气候突变事件时有发生,如HeinriCh事件、BA暖期、D-O旋回、YD事件、8.2 ka冷事件、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以及20世纪变暖等等。洞穴沉积物由于对外部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能有效地记录古气候变化,时间跨度较大,代用指标丰富等优势,成为近十几年来最有价值的气候历史载体,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都利用洞穴沉(堆)积物及其所含化石恢复古气候变迁,例如利用石笋的同位素组成重建古环境、利用洞穴土壤中富含的孢子花粉来恢复古气候等。
1 石笋石笋古环境重建的原理
不同的地质载体采用不同的测年方法:对新冰芯采用数年层方法,对较老冰芯则采取冰流动模型方法计算年龄,但误差较大;对黄土和深海沉积物则通过古地磁测年;对珊瑚采用U系绝对年龄测试等。在石笋古气候重建中,主要是运用地球化学的知识。石笋是洞穴碳酸钙滴石类的一种典型形态,主要是含有饱和CaCO3的溶液渗入洞穴后,经洞顶裂隙渗水滴落在洞底或其他沉积物上形成极薄水膜,由于溶液中CO2分压远高于洞内大气CO2分压,溶液中的CO2逸出或水分蒸发导致CaCO3过饱和而析出沉淀:2HCO3-+Ca2+CaCO3+CO2+H2O。在这个过程中,气候、环境变化作为信号输入端,石笋气候、环境替代指标的变化作为信号输出端,滴水是整个信号传输过程的载体和动力。对石笋的气候、环境替代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还原气候、环境的变化。即石笋在同位素平衡分馏状态下沉积,可以作为反映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指标。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是笋的研究越来越多,利用了很多的代用指标,如温层,稳定同位素,微层等等,研究出了很多成果。但是利用石笋重建古气候主要是通过对其中所含的同位素进行分析即对碳氧同位素进行研究,其中碳同位素研究由于受区域因素的影响很大,其指代意义至今争议很大。然而你氧同位素研究最为最为成熟。
但现在关于氧同位素的指代意义也是有争议的,主要的争议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氧同位素指示意义是降水量效应,即季风强势是,降水量越大,氧同位素的值越偏负;季风减弱时,降水量越大,氧同位素的值越偏负。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认为氧同位素的环境指代意义为水汽来源的反应,以亚洲季风区为例,亚洲季风区主要受印度洋水汽和西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一般认为氧同位素越偏负,指示的水汽来源很远子,在长距离的运移过程中发现多次的蒸发,下降,因此,重的氧同位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下降,轻的氧同位素不断的聚集;氧同位素越偏正,指示的水汽来源很近,因此,重的氧同位素在这个过程中下降的并不多就到达了目的地。近十几年来,多数学者对对中国季风区研究,一般认为氧同位素指示意义是季风的强弱及降水量效应。
Winograd对魔鬼洞石笋研究认为,MIS5开始的时间与海洋和南极冰芯纪录不同,认为时间为147±3ka;依此,更新世气候的变化主要驱动机制与轨道因素无关(2001)。McDermott通过对Crag洞石笋,表明早全新世时段,气候的变化在北大西洋和GRIP冰芯记录具有区域一致性的特点。Fleitmann研究Q5石笋认为在全新世期间,季风区的降水量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变化相似,认为该时间段内,季风的强弱与格陵兰冰盖的变化有关,冰盖变大时,反射率加大,气候变冷,季风随之减弱;冰盖变小时,气候变暖,季风随之增强;wang等研究巴西石笋认为自210 ka来,该区的湿润气候记录与其他气候记录一致,认为是热带复合带的南北移动影响,向南移动导致海洋大气系统快速重新组合有关(2004)。杨琰(2009)等通过对贵州衙门洞Y1石笋研究,重建了西南地区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早期(16.2~7.3 ka BP)平均分辨率达9a的亚洲夏季风演化特征。Yuan研究董哥洞与葫芦洞石笋认为16万年以来亚洲季风变化一致,反映了气候系统间的关联(2004)。Wang等(2010)根据6根来自湖北山宝洞的石笋探讨全新世东亚季风的变化过程,指出全新世季风变化分为4个明显阶段,支持ITCZ的变化改变了地位地区季风强弱的变化。
本文着重sofula cave石笋记录与冰芯记录进行对比,分析2.5万年以来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
3 更新世以来石笋记录研究
Wang研究葫芦洞石笋认为δ18O 与GRIP冰芯中氧同位素记录的D-O事件有关。研究结果与覃嘉铭研究结果相同,认为氧同位素响应了降水量的变化,即冬/夏降水比率的变化。这为亚洲季风区降水强弱和格陵兰温度的变化之间见了联系。
汪永进等人探究南京汤山的石笋,建立了末次冰期中晚期(5.4~1.9 kaBP)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序列,发现了在该时段内,亚洲季风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具有D-O旋回,记录与格陵兰冰芯相似,不同主要表现在,干冷的变化趋势上,中国季风区干冷的变化比它们明显,且相位差在1~2ka,认为可能主要与青藏高原季风强弱有关。
通过对比(图2)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石笋记录与冰芯记录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和同步性,最典型的就是在10~11.5ka之间δ18O出现了明显的偏负情况,说明这一段时期气候急剧转冷,虽然九仙洞的石笋记录有所中断,但是从其变化趋势和他两根石笋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再从GISP2的记录来看,在此期间冰心的δ18O也出现了急剧的偏负状况。初步分析,可能是此期间气候转冷,而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在11~10kaBP之间发生了一次气候急剧转冷的事件,被称作新仙女木事件(YD),所以,石笋和冰芯记录也恰恰显示出了这一纪录。YD是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过渡的急剧升温过程中最后一次快速降温变冷事件,以北大西洋和格陵兰地区表现最为强烈。但是对于新仙女木的驱动机制之间有很多的说法,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Mercer认为由于北极冰盖坍塌的冰块汇聚到一起影响产生的,这个说法被许多学者的证明,其中Ruddiman利用深海岩心数据证明了该说法。杨怀仁研究发现,YD时期欧洲北美地区急剧降温与大陆冰盖在消融过程中却出现了短暂的扩张有关。Broecker认为是由于北极地区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进入海洋,导致了北大西洋环流发生变化,即温盐环流发生了变化,循环的减慢甚至是停止导致该事件发生。目前对新仙女木事件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变化有关。
图2显示,在15~17ka之间,三个石笋的记录再一次出现偏负的趋势,其中九仙洞的C996-1石笋,δ18O记录表现的最为强烈;sofular cave的δ18O记录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偏负状况,但没有九仙洞表现的明显,可能是由于该洞穴位于亚洲中部地区,受北大西洋环流的影响比较弱;Jerusalem West Cave 位于31。47’N,35。9’E,靠近地中海,其δ18O记录也偏负,分析可能是由于在冷期受西风带的控制再加上地中海的影响。从冰芯记录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一时段,其后明显转冷,而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在距今16.8kaB.P.发生了H1事件。Heinrich事件以北大西洋发生大规模冰川漂移事件为标志,代表大规模冰山涌进的气候效应而产生的快速变冷事件.总共分为了六次,而本文所探讨的这一时段刚好处于H1时间的时间区间。在中国黄土和北美湖泊岩心等北半球的地质记录中均发现了该时期记录,说明该事件是北半球普遍发生的气候振荡事件。
对于Heinrich事件的控制因素的解释与YD事件产生的驱动机制相同,认为冰盖融化,淡水涌入海洋,海水温度和盐度均发生了大的改变,致使环流变化,致使北大西洋地区变冷。
参考文献
[1] Fairchild I J, Claire L S, Andy B, et al. Modif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environmentalsignals in speleothems.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6, 75: 105-153.
[2] Thompson L G, Yao T, Davis M E, et al. Tropical climate instability: The last glacial cyclefrom a Qinghai-Tibetan ice core. Science, 1997, 276: 1821-1825.
[3] Wang Y J, Cheng H, Edwards R L, et al. A high-resolution absolute-dated Late Pleistocenemonsoon record from Hulu Cave, China. Science, 2001, 294: 2345-2348.
[4] Yuan D, Cheng H, Edwards R L. Timing, duration and transitions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Asian monsoon. Science, 2004, 304: 575-578.
[5] 杨琰,袁道先,程海,等.末次冰消期亚洲季风突变事件的精确定年:以贵州衙门洞石笋为例[J].中国科学,2010,40,199-210.
[6] 王建力,何潇,王昕亚,等.重庆金佛山石笋的同位素年龄和古气候信息[J].中国岩溶,2005,24:265-269.
[7] 明艳芳.末次冰消期东亚夏季风突变性的石笋年纹层记录[J].南京师大学报, 2003,26:95-105.
[8] Wang X f,Auler A S,Edwards R L, et al.Wet periods in northeastern Brazil over the past210 kyr linked to distant climate anomalies.Nature,2004,432:740-743.
在一个无生命、无水的星球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两倍,星球温度会升高1.2℃。不过,在地球上,即使没有气溶胶的复杂影响,这一过程也不那么简单。
先看水的作用。水蒸气是强效的温室气体。大气温度升高,蕴含的水蒸气就更多。一旦更多二氧化碳进入湿润的地球大气层,温室效应就会迅速加剧。
这种“正反馈”现象不单单只有这一例。温度一升高,原本能反射阳光的积雪层和海冰会迅速融化,最终导致更多热量被吸收,温室效应加剧。从更长的时间尺度考量,植被变化也会影响热量吸收,而且陆地和海洋也可能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超过其吸收量。成百上千年过去,冰盖可能大面积融化,进一步减少地球反射率。排除诸如超级火山爆发这样无法意料的灾难,地球会因此变得非常温暖。
我们不知道:究竟会变得有多热
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成现在的两倍,那么地球究竟会变得有多热?有一种方法可以探询复杂反应后的结果:利用地球气候的计算机模型。另一个更为可靠的办法是参照最近数百万年的气候情况,考察过去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如何影响气候。
“气候敏感性”是衡量气候系统中温度变化的指标,通常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至2倍后,引起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上述两种方法都表明,若二氧化碳浓度变为现在的两倍,地球温度至少会提高2℃。而大部分研究认定:升高3℃的可能性最大。
一些对过去气候的研究却表明,升温可能达到6℃或更高。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气候模型只能考虑短期反馈,然而史前气候研究还包括长期反馈,比如冰盖的改变。如果这些研究和真实图景接近,那么我们的模型可能会提供未来几十年气候变暖情况的精确答案,但是,会低估未来几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温室效应。
正因为可能存在的缺陷,气候模型甚至会低估近期气候对温室效应的反馈。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低估2050年或2100年的温室效应。一些研究表明,气候模型中,海洋吸收了比实际情况更多的热量;其他研究表明,云系可能产生比模型中更多的正反馈。因为不能确定气溶胶的冷却效果,也不确定温室效应的实际强度,这些问题还没能解决。
大多数证据仍然表明,短期内“气候敏感性”大概是3℃左右,同IPCC的气候模型一致。不过,即使这数字已经算低得不可能,实际情况仍可能更高。
而即使“气候敏感性”是3℃,现在也几乎没可能限制气温升高。想让气温仅比前工业时代高2℃很难。根据最近的研究,到2050年,我们有超过50%的可能性尽一切努力减排,削减80%的排放。
IPCC在2007年的报告建议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限制在450ppm;现在这一数字是380ppm。随着中印等国排放量的增加,目标似乎已经难以达到。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最快在21世纪60年代,气温就可能上升超过6℃。如果“气候敏感性”高过我们预期,或者二氧化碳排放比IPCC情境预测的最坏情况还要高,升温幅度甚至将不止6℃。
【思考】
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对于人类面临的困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
节能减排,你应该知道……
少买一件衣服。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相当于节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6.4千克二氧化碳。如果全国有2500人做到这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少浪费一斤粮食。少浪费0.5千克粮食(如水稻),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这样,可节能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2-0033-02
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唯一一种可以预防、治疗的血管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多数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而颈动脉狭窄也是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操作,利用穿刺或导管扩张形成通过输送系统将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的管体支架放置到人体管腔内的目标病变处来支撑体内的狭窄管腔进而使其行成开放状态。此方法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手术存在盲区的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易操作、疗效好、有效减少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为管、腔道的狭窄、闭塞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最小的创伤面得到最好的疗效。本文研究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后的认知功能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就诊的 62例符合标准颈动脉狭窄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在80岁以下,无其他因素导致的器质性损伤、认知功能损伤;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致残性中风,经过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
62例患者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8例,合并血脂异常12例,同时有血脂异常及糖尿病12例,脑梗死20例,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男、女各31例,年龄43~68岁, 平均(52.4±5.61)岁。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术前均进行DSA 检查。
1.2 治疗方法
术前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以及双下肢超声等。根据用药使用说明术前3~5天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广东康博通药业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氯吡格雷75 mg/d(杭州赛诺菲万特民生制药)。
手术时根据狭窄程度及部位的不同进行局部麻醉,选择合适的支架置入。在术后连续3 d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山东北药鲁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且口服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 100 mg,3 个月后改为只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维持终身。
1.3 认知功能的检测
患者均在手术前7天,术后的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12 个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且由同一测评人员完成认知功能检测。认知功能测试量包括;快速词汇、数字广度检测结果(RVR、DS)、智能状态(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
1.4 统计学分析
各指标检测结果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情况
所有入选患者经过DSA 证实一共有90处狭窄,手术在其中62处进行支架置入, 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栓塞等。在支架置入后原有的颈动脉狭窄的状况明显减少,残余的狭窄率均小于30%,术后血流改善明显,整体循环流畅。
2.2 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各指标检测结果(RVR、DS、MMSE、ADL)均有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手术后6个月改善效果优于3个月、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术后12个月各指标与6个月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当今医学一般认为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或梗死一旦累及到涉及认知功能的脑功能区时,患者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发生。这是由于颈动脉狭窄致使脑灌注不足,大脑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引发慢性脑病,致使出现认知障碍,此外,栓子脱落也可能造成远端梗塞,而梗塞如恰好位于影响认知的脑功能区就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而颈动脉内出现的粥样斑块使得压力感受器以及化学感受器发生功能紊乱,引起脑部血流逐渐减少,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也有研究表明,颅外段的颈动脉狭窄能够引发缺血性脑病造成缺血性认知障碍。已经有动物实验证实颈动脉狭窄可以致使大鼠认知功能减退,经解除后认知功能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除了使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内膜切除术以及支架置入术也被临床广泛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因损伤小, 操作简单, 而且可以使用局部麻醉, 在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为了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认知功能变化我们对CAS术后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通过记录观察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检验指标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明智能状态(MMSE)以及快速词汇(RVR)和数字广度(DS)的测验。
通过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后,认知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管腔狭窄基本解除,慢性低灌注消失,恢复了脑血流量,蛋白质合成、葡萄糖供应等也得以恢复到缺血前水平,也可以消除缺血时产生的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等有害性物质,减少了缺血及缺氧对脑神经元的损伤,改善了认知功能。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下降,使脑血流量提高,大脑低灌注改善,且患者脑部由于狭窄后出现的神经胶质细胞减少逐渐被恢复,基质金属蛋白酶被再次激活,吞噬细胞的作用被改善。此外,血流灌注恢复后,被破坏的腔隙性梗死纤维逐渐恢复,额叶等功能受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被恢复。
而实验结果还显示,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可能是与术后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在一段时间后趋于饱和有关。
综上所述,使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资料]
[1] 张俊玲,相凤兰,王馥梅,等.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治疗和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荟萃,2010,25(24):2142-2145.
[2] Falkensammer J,Oldenburg WA,Hendrzak AJ,et al. Evaluation of subclinical cerebral injury and neuropsychologic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J].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2008,22(4):497-504.
[3] 赵光宇,孔庆珂,张康,等.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36例临床分析[J]. 山东医药,2006,46(35):25-26.
[4] Xu G,Liu X,Meyer JS,et 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after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with brain protection devices[J]. Neurological Research,2007,29(3):251-255.
[5] 张俊玲,洪震,相凤兰,等.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5-246.
[6] Chida K,Ogasawara K,Suga Y et al. Postoperative cortical neural loss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hyperperfu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123I-iomazenil SPECT study[J]. Stroke,2009,40(2):448-453.
[7] Aharon PJ,Tomer R,Gabrieli I,et 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following endarterectomy in asymptomatic severe carotid steno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03,10(5):525-528.
《财经》记者 徐可
虽然还是年初,但可以断言,将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下称气候变化大会),将是未来数年来最为重要的国际性事件之一。
按照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路线图”,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将最终明确发达国家在2012年之后需要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
如果哥本哈根谈判以破裂告终,日益严峻的全球变暖留给人类自我救赎的时间,就真的不多了。
“气候觉醒”
在中国,刚刚过去的2008年,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天真的变了。
去岁之初,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肆虐中国南方;受全球升温的直接影响,台风也更加肆虐,2008年,台风登陆中国大陆时间之早、登陆比例之高,均创新的纪录。
去年秋天,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1951年以来的最强降雨,在海南,秋季持续的强降雨甚至引发了霍乱,气候变化甚至可能通过影响疾病传播这种间接方式来影响整个社会。
不仅中国如此,气候变暖导致的影响在全球都越来越显性化。2008年5月,来自印度洋的风暴“纳尔吉斯”就曾重创缅甸,造成14万人死亡或失踪。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于2008年的“气候觉醒”在各个层面都得以继续。
继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后,2008年10月,中国第一次了气候变化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以及体制和机制建设。
一个月后,由中国政府主办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在地方,包括海南、甘肃、宁夏、天津、江苏、安徽在内的十多个省市,都先后成立了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给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2008年底,中国决定启动编制第二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计这一工作将于2010年完成。
等待美国
2008年12月,在波兰波兹南召开的《公约》缔约方会议第14次大会,是从2007年达成巴厘路线图,到决定“后京都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政策的《哥本哈根议定书》的半程点。
尽管人们在会前普遍预期,这只是一次从一般原则性谈判转向实质性谈判的会议,不会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波兹南会议最终成果之有限,还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谈判所暴露出来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分歧,更让人们对《哥本哈根议定书》能否如期达成平添了几分担心。
发达国家强调所有国家都要参与长期减排行动,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却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同愿景”,理应包括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等内容。
因此,在波兹南,这种“双行线”已经初现端倪。发展中国家强调,到2020年,发达国家至少要减排25%至40%(与1990年相比)。
但是,多数发达国家却不愿意谈论2012年后的具体减排指标,反而要求集中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潜力。
在会场之外,欧盟在通过的气候变化法案中,已经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比1990年低20%的水平,并表示一旦《哥本哈根议定书》可以达成,将考虑将减排幅度提高到30%。
但在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成员、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看来,能否打破发达国家的观望情绪,最终很可能还要取决于美国的态度。
这不仅因为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更重要的是,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进退具有非常强的“放大作用”。
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已任命的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团队内阁成员的背景,无疑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
这个团队几乎是由清一色的气候变化积极分子所组成。有人甚至直言,奥巴马任命了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梦之队”――能源部部长、诺贝尔奖得主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一直支持替代能源和核能研究;克林顿政府时期的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署长布朗诺(Carol Browner),将担任白宫能源与环境协调官;新任EPA署长杰克逊(Lisa Jackson),曾经担任新泽西州的环境保护署署长;白宫环境质量委员会(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主席萨特利(Nancy Sutley),也曾是加州洛杉矶市主管能源和环境的副市长。而新泽西州和加州,则是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保政策方面最为激进的两个州。
不过,目前奥巴马确定的美国减排目标,也仅仅是在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到2050年,进一步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将比2020年减少80%。
这虽然比前总统布什全面否定气候变化、拒绝承担任何强制的减排目标的保守立场前进了一大步,但距离《京都议定书》之前所规定的目标仍相去甚远――按照议定书,美国应在2012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比1990年降低7%。
也就是说,即使奥巴马能够最终获得美国国会的支持,以积极的态度回归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美国也很可能不会重新回到《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之下。
低碳经济起步
在前中国谈判代表团团长、现任《公约》秘书处法律事务部负责人高风看来,以《哥本哈根议定书》为代表的“后京都时代”,或许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公约》下将有一个包括发达国家中长期减排目标的《京都议定书》机制,以及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长期减排行动的新机制。排放大国中的美国由于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所以,也有可能会被纳入这种新的平行机制里面。
但是,如何为发展中国家设计长期减排方案,注定是一件棘手的工作。据悉,《公约》秘书处已经搜集了近40种有关发展中国家如何承担减排义务的方式建议。在进一步筛选之后,最终将有不超过十个方案摆在发展中国家的案头上。
对于哥本哈根而言,最为理想的结果,也许就是先达成一个包括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框架性协议。而具体的内容,可能还需要在一年的谈判之后,才能最终达成共识,并且形成法律文件。
“如果在2010年能够达成最后的共识,还是会有足够的时间让各个缔约方国家签署并通过这项法律,保证和《京都议定书》的无缝连接。”高风说。
不过,无论哥本哈根如何终局,对于中国而言,2009年都将是应对气候变化关键的一年。
2008年12月中旬,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波兹南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拉动经济的4万亿元投资,如果实施到位,将成为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契机。
关于气候变化及其应对的问题应该归属于科学或社会的范畴,但如此完全不能够解释本次哥本哈根会议引起的巨大关注。
原因很简单,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已大体上得到控制,但当务之急应该是稳定经济增长的态势,解决失业率节节高升的难题,而不是热衷于讨论似乎遥不可及的气候变化问题。
但实际上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一个经济问题。
哥本哈根会议的一个关键议题是,对二氧化碳减排规模提出力度更大的控制目标。其基本的逻辑基础在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六种温室气体(GHG)的持续排放是造成地球变热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的持续排放,则来源于过去100多年来工业革命的化石能源消耗,因此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就是大幅度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因此,如果会议能够达成全球范围内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协议,则世界各国改用替代能源资源及采取能源效率措施的动力便会急剧增大,其在经济领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以油价为例,当前决定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的供需两方面力量相互纠结,其直接结果是导致石油价格在一段时期内窄幅波动。石油输出国在希望从较高的油价中获益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过高的价格将刺激替代能源或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减少未来对石油的需求,因而不利于长期维持高价格。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也不愿意石油价格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石油消费国则正好相反。为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它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替代能源。油价低廉虽然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却会挫伤其国内对替代能源的热情,损害将来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高位油价虽然能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开发和使用替代能源的动力,但却会导致生产成本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
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亟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带来一场“绿色产业革命”,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美国准备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重新领导世界。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以33票对25票的优势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在202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83%。该法案还确认,新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其中包括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达到90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碳捕捉和封存技术(600亿美元),电动汽车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机动车(200亿美元)以及基础性的科学研发(200亿美元)。
二氧化碳公平减排则是哥本哈根会议另一个关键但是富有争议的议题。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制定了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实施“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的准则。原则上说,对于没有达到基本的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一定时间内需要免除强制性减排;而对于当前已经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的发达国家,则需要对减少排放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1.1%,其中发达经济体为-3.4%,发展中经济体为1.7%。从当前经济走势看,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数据反弹的主要动力均来自于政府的刺激政策,国内消费与投资状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发达国家担心,其工业竞争力会因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方面的软弱承诺而遭到削弱,因而其国内一些人士提出,对那些来自未制定严格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国家的进口商品征税。这一观点遭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