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范文第1篇

一、选择题

1.生态学是研究。()

A.水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C.环境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D.气候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是首先提出来的。()

A.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日本人

3.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

B.环境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4.现代生态学的研究重点是。()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个体

5.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6.现代生态学的特点是。()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系统生态学

7.物种是由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

A.外在因素

B.内在因素

C.环境

D.地理区域

8.个体生态学就是在层次上研究生物与环境的一一对应关系。()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系统水平

9.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分支称为。()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景观生态学

10.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生态学家提出的。()

A.坦斯利

B.高斯

C.温·爱德华

D.克利斯琴

11.生态系统主要是。()

A.分类学上的单位

B.功能上的单位

C.结构上的单位

D.形态学上的单位

12.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于生态学发展的。()

A.萌芽时期

B.建立时期

C.巩固时期

D.现代生态学时期

二、填空题

1.生态学又称之为。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美国生态学家欧德姆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和的科学。

4.生态学一词是由首先提出来的。

5.在现代生态学发展中,生态学发展的主流是。

6.按研究方法划分,生态学可分为、和等。

7.生物种群上一层次的生物组织层次是。

8.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和。

三、简答题

1.简述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3.简述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4.简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5.简述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四、论述题

试述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C4.C5.A6.D7.B8.A9.A

10.All.Bl2.B

二、填空题

1.环境生物学

2.环境

3.结构功能

4.海克尔

5.生态系统生态学

6.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理论生态学

7.生物群落

8.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和模型

三、简答题

1.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强调人类生态学,定义生态学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有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等;按生境类型划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等;按研究方法划分有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等;按生态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划分有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按应用领域划分有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生态伦理学等。

3.生态学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时期,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到l7世纪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名词为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从生态学名词提出到19世纪末称之为生态学建立时期;20世纪l0—30年代为生态学的巩固时期;l935年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后生态学进入现代生态学时期。

4.生态方法论的许多原理与哲学思想中整体与部分、事物相互间普遍关联等辩证唯物论有关,这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系统生态学研究体现了以下几个观点

(1)层次观。认为任何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亚系统,同时它本身又是由许多亚系统组成的。生命物质有从大分子到细胞、器官、机体、种群和群落等不同的结构层次。生态学研究机体以上的宏观层次。虽然每一生命层次都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但高级层次的结构和功能是由构成它的低级层次发展而来的。

(2)整体观。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环境要素构成的整体,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系统整体功能。

(3)系统观。系统研究,必须探讨各组分间、各层次间作用与反馈的调控,以指导实际系统的科学管理。

(4)综合观。生态学与一些基础学科如遗传学、进化论、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相互交叉,同时还大量地利用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现代生态学家们还广泛地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及耗散结构的新概念和新方法,深入地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进化观。进化观认为各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协同进化是生态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6)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的特性产生。

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和模型等三方面。野外调查研究是对难以或无法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生态现象、生态过程的实地考察;实验室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控制实验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影响的方法;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用各种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论述题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现代生态学已形成了明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系统理论在生态学中广泛应用,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成为生态学发展的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

(2)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宏观方向发展到全球生态学,成为主流;微观方向发展到分子生态学,其成果同样重大不容忽视。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范文第2篇

[摘 要] 操作系统课程一直以来都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对于概念、原理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好。在操作系统课程中使用PI教学法进行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实践验证,不但在考试成绩上取得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科学态度、团结合作、语言表述、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教学效果显著。PI教学法是操作系统这类理论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的简便快捷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同伴教学法;PI;操作系统;课程教学 ;导引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121

[中图分类号] G642.4;TP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3- 0223- 02

0 引 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它控制着整个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灵活方便、安全可靠的操作环境。所以,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成为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作业管理和接口技术、进程管理、调度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以及面向对象的操作系统等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概念、理论、方法和过程等,实际应用的例子较少,课程比较枯燥和乏味,学生只靠教师的讲解难于理解和记忆,学习效果不好。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应用PI(Peer Instruction)教学法,是操作系统课程的一项重大改革。

PI教学法,也被称为“同伴教学法”,是在自然科学理论课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通过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学生作答并通过阅读资料、阐述观点、讨论、分析形成自己结果,教师辅助讲解和总结分析的知识迁移过程。PI教学法适合于理论内容复杂繁多、实践内容应用较少的课程,通过PI教学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内容,效果显著。

1 PI教学法的流程结构

PI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PI教学法分两条主线同时进行,教师通过融合知识点进行设计导引案例,然后再给学生布置阅读资料和范围,在课上引入导引案,提出思考问题,针对于学生的提问中进行解释作答,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并在学生阐述答案,讨论设计时进行巡视、旁听或者给出建议,将学生提交上来的答案,进行统计错误率,分析答案及成因,最后做讲解、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学生主线阅读教师布置的材料、查找网络资料进行预习,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预答,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答案,试图用自己的观点说服组内其他成员,以求达到意见一致,并形成新的答案,将答案提交给教师,在教师进行讲解答案后,如果有疑问再进行讨论,最后形成自己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2 PI教学法的优点

学生在同龄伙伴之间互相传授知识,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更容易接受知识,PI教学法还具有以下优点:

2.1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PI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提出问题前学生已经阅读了相关资料,是有准备的学习课程。学生通过PI教学法的教学,激发了学习热情,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树立了主体意识,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态度。

2.2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PI教学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拓了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分析问题,形成答案时还培养了学生积极、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3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平等的合作精神、思维的独立意识、勇于创新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的能力。

3 “PI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以“进程互斥”一节课程为例:

3.1 导引案准备

在上课之前,教师将本节课程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进程互斥”课程的相关教材、辅导书、网络资料的内容,准备思考题如下:

(1)进程互斥的资源背景是什么?掌握进程互斥的概念还需要掌握哪两个定义?

(2)进程互斥准则的作用是什么?

(3)互斥的加锁和信号量管理的PV原语效率是一样的吗?

(4)用P、V原语描述进程互斥实现的过程。

思考题中不但融合了学过的相关知识作为复习,而且有新问题的提出,要求学生进行探索。思考题的答案并不能在资料中直接得到,需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问题分析、总结才能得出答案。

3.2 课上引入导引案

教师带领学生简单的复习进程、进程控制的内容,简述进程互斥发生的可能情境,教师提出准备好的思考问题。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对思考题作答,形成自己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向教师提出问题如下:

(1)临界区内是否允许并发进程交叉执行?

(2)可靠性高的互斥的加锁是怎么实现的?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此类问题,综合相应的知识点做简要的回答或提示。

3.3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在教师所划分的小组内对试题进行讨论,每个人依次说明自己的答案内容、依据和分析过程,阐述自己的理论以达到求同的过程,组员根据其他成员提供的答案或教师的建议,分析自己的答案,作为借鉴和参考,再次形成自己的答案。

3.4 汇总问题答案

学生提交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答案进行汇总,统计试题的错误率,调整教学方案,对错误率较高的试题,进行分析成因,设计好知识讲解过程。

3.5 分析总结答案

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对错误率高的思考题(3)进行详细讲解:

互斥的加锁和信号量管理的PV原语效率是不一样的,互斥的加锁在可靠性和执行效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每个进程能否进入临界区是靠自己程序的测试进行判断的,没有获得执行机会的进程显然无法进行判断,从而产生不公平的现象。而已经测试的程序又占用了大量的CPU时间,所以跟信号量管理的PV原语比起来效率低下。

并分析错误的成因:是由于学生认为互斥的加锁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件的设置来优化而成。

同时对错误率低的问题简要介绍答案,总结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并分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教学建议。

4 结 语

使用PI教学法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教学效果显著,较大程度的提升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认知能力、综合素质。虽然PI教学法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它的应用范围还很小,只是在众多的原理课程中进行应用。还需要在掌握基本过程和用法的同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肖满,倪学文. 同伴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J]. 大学教育,2016(1):31-32.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范文第3篇

课程代码:00882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1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A”涂黑;使用2013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并将答题纸上卷别“B”涂黑。不涂或全涂,均以B卷记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卷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布鲁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2.“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3.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掌握学习 D.成功学习

4.总的来说,幼儿的学习方式的发展过程是从

A.接受学习向发现学习发展

B.单纯联合学习向中介性联合学习发展

C.经典条件反射学习向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发展

D.刺激-反应学习向动作联锁学习发展

5.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6.动作技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A.细微型动作技能与粗放型动作技能

B.连续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C.闭合型动作技能与开放型动作技能

D.徒手型动作技能与器械型动作技能

7.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

A.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 B.连锁下位学习与归属下位学习

C.联结下位学习与分化下位学习 D.经典下位学习与操作下位学习

8.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9.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10.教育活动设计程序有五种观点,以下选项中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A.媒体观 B.胚胞期系统观

C.标准系统观 D.综合评价观

11.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A.时间、空间、背景、人才与素材

B.时间、地点、任务、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12.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13.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可以把概念分为

A.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B.初级概念与二级概念

C.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 D.低级概念与高级概念

14.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

A.民主型 B.矛盾型

C.溺爱型 D.放任自由型

15.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称为

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16.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0—2岁的儿童属于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7.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综合课程取向是

A.主题教育活动 B.学科教学活动

C.综合学科活动 D.综合实践活动

18.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包括

A.外显的行为因素与内隐的心理要素 B.教师的行为与幼儿的行为

C.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 D.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

19.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

A.学校教学与个体努力 B.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

C.教师教育与个体追求 D.家庭榜样与个体自觉

20.下列哪种说法符合奥苏伯尔的观点?

A.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必然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必然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必然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真实发言人

22.动作技能

23.互动

24.角色扮演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5.简述学生的学习及其特点。

2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27.简述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课程决策论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

29.试述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并与冯忠良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加以比较。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30.儿童在玩“商店”的游戏时,教师以“顾客”的角色自然地加入游戏并给予指导。请说明这属于哪种游戏指导的策略?并说明这种游戏指导策略的内涵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B卷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德国教育家______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A.欧文 B.卢梭

C.福禄培尔 D.桑代克

2.______的著作《爱弥儿——论教育》被世人誉为“儿童和儿童权利宣言”。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蒙台梭利 D.欧文

3.皮亚杰采取独创的______系统地研究了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方面,以一个生物学家特有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提出智慧源于动作,其本质是适应。

A.辅导法 B.测量法

C.临床法 D.访谈法

4.______是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以产生能够迎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公共可见的表情和身体表达。

A.情绪调节 B.情绪管理

C.情绪劳动 D.情绪宣泄

5.教师是知识渊博、有理智和有道德感的人类发展者,致力于完善个体的心智,这体现了教师的______角色。

A.执行者 B.解放者

C.辅助者 D.治疗者

6.加涅提出的学习记忆模型由______三个系统组成。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B.刺激、反应与反馈

C.输入、加工与输出 D.加工、执行控制与预期

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

B.学习习惯的养成

C.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

D.知觉的重新组织

8.学习策略的特点是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和

A.操作性 B.监控性

C.结构性 D.程序性

9.幼儿学习的种类很多,按学习方法可分为发现学习和

A.接受学习 B.态度学习

C.概念学习 D.机械学习

10.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

A.U型关系 B.倒U型关系

C.V型关系 D.倒V型关系

11.当幼儿在学习了“爱国行为”之后学习“保护地球”、“唱国歌”、“挂国徽”等概念属于______模式。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相关下位学习 D.派生下位学习

12.程序性知识的主要表征方式为

A.概念 B.表象

C.图式 D.产生式

13.为了帮助幼儿概念学习,教师可以将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以不断变换的形式呈现,这种指导方法是

A.排除法 B.解释法

C.例证法 D.变式法

14.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棋手主要是依据头脑进行思维活动所做出的决策去支配手挪动棋子的位置,这种技能被称作

A.操作技能 B.动作技能

C.智力技能 D.知觉技能

15.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过程不包括______阶段。

A.启动 B.注意

C.保持 D.再现

16.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儿童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会主动地、“习惯地”产生理解和分享。这种社会性教育方法称作

A.角色扮演法 B.移情训练法

C.体验思考法 D.语言传递法

17.华莱士提出的创造活动的四个阶段为

A.实际操作阶段、归纳经验阶段、提出理论阶段与理论再返回实践阶段

B.提出问题阶段、明确问题阶段、提出假设阶段与验证假设阶段

C.“登高”阶段、“悬想”阶段、“苦索”阶段与“顿悟”阶段

D.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与验证阶段

18.加涅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把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______的学习五大类。

A.态度 B.概念

C.原理 D.命题

19.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其实是一个______的过程。

A.顿悟 B.试误

C.接受 D.建构

20.教学活动设计是为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规划过程,这一观点是______的教学活动设计观。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范文第4篇

船舶动力装置仪表与控制系统(以下简称仪表系统)的功能是监测和控制动力装置的状态。仪表系统本身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动力装置能否正常运行,因此一旦仪表系统出现故障,应立即排除。

关键词:船舶;故障诊断;设计

一、绪论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船舶是水上运输,作业和保卫国防的工具。船舶动力装置是船舶上的机电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一般由主推进装置,辅助供能装置,保证船舶生命力和安全的设备及保证船上人员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设备和环境保护设备等组成。船舶动力装置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船舶的正常航行,作业,战斗和其他需要提供推进动力和各种二次能源的一套复杂的机电设备。船舶动力装置的工作性能和效果是船舶整体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了造船技术和设计艺术的水平。

由于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工作的复杂性,作为未来的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工程师和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观点,掌握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方法,此外应适应设计现代化的要求,掌握船舶动力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最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设计课程,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均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重视加强在设计能力的培养。

二、船舶动力装置仪表诊断方法的选择

(一)诊断系统的功能与原理

1、系统功能。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仪表系统的故障诊断;(2)仪表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意见;(3)诊断知识的自完善及记录;(4)有关信息的打印。2、基于层次的诊断模型。该故障诊断系统采用层次诊断模型。层次诊断方法是基于知识的分类方法。先利用系统结构分级原理将复杂系统分为系统级、子系统级和功能单元级等几个层次,然后对不同的层次分别采用与其相适应的诊断方法逐层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直至达到预定层次并获得相应结果为止。3、诊断推理过程。针对某系统故障的诊断是采用推理的形式对其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诊断时,先输入初始征兆(如故障现象等),然后假设故障子系统(或功能单元)并根据相应征兆进行推理,最后得到诊断结果,并询问有关维修纪录,进行维修处理。

(二)诊断系统组成

故障诊断系统主要由故障检测模块、故障诊断知识库、故障诊断推理机、知识库管理模块及诊断结果及处理模块等部分组成。

故障检测模块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人机交互和某些检测来推断其故障类型;知识库管理模块是对各知识库中内容实行增删、显示、特性处理和修改等工作。

(三)船舶动力装置空调压缩机能量调节装置故障分析

船舶航行于各个海域,气象条件复杂多变。为了能在舱室内创造出一个适宜的人工气候,以便为船员、旅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现代船舶大都装设有空气调节装置。对空调制冷装置来说,压缩机一般都设有能量调节装置,使用期间一般处于运转状态.在空调装置按降温工况运行时,当外界气温升高或降低时,空调制冷压缩机上的能量调节装置就会使压缩机自动地增缸或减缸工作,直至空调制冷装置由舱室带出的净显热量及净温量与舱室的显热负荷及湿负荷处于平衡状态。这样,空调舱室的温度就可基本保持稳定。

三、控制系统设计

(一)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很大的工程。由于涡轮增压器的影响,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时间延迟更大,非线性特征也更加强烈。而现在柴油机控制一般是根据不同的工作点设计多个控制器,然后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度.但在工作点快速变化的情况下,这一控制方案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恕R虼耍需要寻找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算法和用于控制器设计的数学模型.近年发展起来的鲁棒增益调度算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线性变参数(LPV) 状态空间模型作为算法设计的基础。

(二)船舶动力装置与柴油机的关系

以柴油机优化控制为目标,通过简化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得到以柴油机转速、扫气箱压力、排气管压力和压气机功率为状态变量的四阶线性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以6S60MC 型船用柴油主机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与平均值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同平均值模型相比,尽管在简化时忽略了很多非线性因素,LPV 模型在动态和稳态过程中仍具有较好的准确性。(2)LPV模型可直接用于基于模型的现代控制算法,如鲁棒控制的设计分析和系统仿真。采用LPV 模型,可以设计既控制柴油机转速也调节空气流量的控制算法,从而可在满足转速要求的情况下,将过量空气系数维持在最佳范围。

四、总结

(1)船舶动力装置仪表故障诊断维修系统可对仪表和控制的某系统进行故障诊断。(2)该诊断系统不仅能查出引起该系统故障的原因和找出该系统故障的功能单元,而且可获得故障处理方法和建议。(3)具有解释功能,可用来快速培训维修人员,并能积累故障诊断经验。

该诊断系统可应用推广到诊断其它系统的故障。若要获得更好的诊断效果,可把数据库管理方法、神经网络以及模糊推理决策等技术结合起来形成集成诊断系统,以实现仪表系统故障的自动诊断。

参考文献:

简述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位原理;个人生态位;学校环境

1.生态位原理简述

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占据的空间和具有的功能的总称。[1]生态系统中,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并以此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无论是小的生态体还是大的生态体都有各自的生态位,并且遵循以下的生态体法则。[2]第一,发展需要法则。指需要得到提高和发展的内在欲望,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开发出新的能力,有所作为和成就,获取承认,并且自我实现。第二,活性法则。生物体具有生长力、自主性、能力性和应激性等生命基本特征,要求一定的自由弹性发挥空间。活性法则表明,对人和其他生物的使用与物理性机械的操作不一样,不可能单凭指令就达到预期效果。应考虑到生物体的差异性、内在能力、经验、潜能、积极性以及欲望等因素,采取特殊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第三,竞争法则。生物体通过竞争分出优劣,优者胜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也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社会法则的游戏规则。竞争法则表明,应该以此原理设计出适合生物体发展的机制,保持效率和活力。第四,适应法则。生物体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影响环境。生物体有可塑性,应该适应它所承担的角色。人类也是一样,通过教育、培训,完成好本职工作。人体为生物体,其思想和行为也可以被改造。

2.个人生态位原理

个人既是生物体又是生态体,个人成长离不开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按照生态位原理,要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社会地位的需求,找到并确立自己适合的位置。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同,应当发挥各自的作用,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个人由于自身的需要,就得去努力改造周围的环境,实现自我;根据个体内在的基础,尽可能的挖掘潜能,使利益最大化;注重兴趣的发展,全方位寻求生存的空间。个体提高竞争意识,面对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心里保持平静状态,具有迎难而上,力争上游的心理准备和生存的勇气。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个人的素养,积极投身于实践,把自己改造成为能适应社会、驾驭生活的合格的个体。在体育知识学习和体育实践的切身体验中不断提高道德品质,体育能塑造人的道德品质的观点可追溯到柏拉图时期,他曾公开说:“上帝赋予人类两种艺术形式,音乐和体操,但并不是只给肉体或灵魂的,而是两者的和谐统一。”[3]存在主义哲学家缪也也曾特意提到过,他正是从体育中真正学到了道德理论知识。

3.当前体育硕士生选题过程中存在思维断层问题

根据学校的要求,硕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中期考核之前完成。中期考核的时间是第三或第四学期,以往是在第四学期开题、考核,而现在把开题提前到了第三学期的中期阶段,这样就缩短了学生的准备时间,况且第三学期,学术型硕士的理论课程还没有结束。由此体育硕士生对开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开题准备的时间不够充分,这里存在一个思维的断层现象。体育硕士生从进入学校就一直在应付课程学习,少有时间去阅读权威的文献资料(还有个人懒惰的原因),虽然本科做过毕业论文,但那个要求是不到位的。他们在忙于上课的过程中,很少有写作的状态,因为思维定势停留在各学科的学习与考试准备之中。对于在开题前需要完成的学校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开题报告前要发表两篇省级刊物以上的论文,这就让很多人头脑发胀,无从下手,有甚者做出了学术道德不轨的事情。面对开题,体育硕士生思想上没有做好准备,思维定势没有来得及建立转移时空方位,稀里糊涂的应付,草草的完成。如此一来,谁也不能保证把毕业论好。

4.应用生态位原理从根源上解决体育硕士生选题的困扰

生态位原理告诉我们,个体要获得健康、向上的发展,就得主动改造自己,争取相对充足生存的养分,同时对周围环境及时了解和适应,针对体育硕士生选题进程中思维断层现象,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思索。第一,对个体而言,要明确读研的目的,全身心的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执着的求索精神;提前了解好学校的课程安排和科研任务分配情况。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在心理上,要建立复线目标,并努力达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学习。多种思维定势模型的应用,有利于立体的利用时间、有同时实现几个目标的可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势态。在选题时不举足无措,还要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只有经常写作才会发现你的兴趣,并且弥补知识上的不足,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多看其它学科的知识,跳出本专业的潜意识的思维模式,不能纸上谈兵。学着用新的知识去解决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把握各学科交叉性的特点。注重知识的点滴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你逐渐地有了知识积累的基础后,全方位地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学校的要求也就看似平常不过了。第二,从个人环境的角度出发,学校应该提前告知学生相关的学习内容、任务,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心理准备清单,有的放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的学术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学术中实现自我,体现价值。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阿诺德[4]认为教师在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教师是受教育者体育观的传授者和捍卫——教师是学生理解体育及其运作方式的铺路石。(二)教师是受教育者参与探究讨论活动的启蒙者——教师在学生进行讨论评议之前,首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三)教师是个体田园式关爱的供给者——教师要对认识与行为不一致的学生进行劝告,以使其深刻认识到体育中的行为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至关重要的。体育道德教育的很多方面固然可以直接传授,但是教师身上所体现的理论追求和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卡尔所说的那样:师者是拥有让人仰慕的个性美德者,其个性品质用作规范人们生活的模本。学校须加强导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度,但由于对有关的导师指导待遇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导师心理没有重心,漂浮在学术的,指导有逃避的倾向和微妙的言行荒芜,这也是一个学校环境和学术生态的死角。笔者认为应该以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来鞭策自己,不让人生历程有空心化。要促成“选题——开题——学术”这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以上个人的生态位和学校的生态位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个人与学校(导师)两个生态体各尽其责,才能开辟出辉煌的学术天地。

5.结论

当前体育硕士在选题时有很多麻烦,准备不充分,思维没有转移等问题的存在。用生态位原理作指导,应用生态位原理来解决体育硕士生毕业论文选题思维断层的问题,有助于个体生态位的建设,提高个体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激发个体生存环境——学校这个生态体对其生态位的反思。只有个人和学校这两种生态体各自有效发挥了他们的生态位功能,才有助于“选题-——开题——学术”这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开辟出一片灿烂辉煌的学校学术探索景象。(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傅华,吴雁华,曲利娟.生态位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07.

[2] 金建方.社会生态通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