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范文第1篇

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而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对象的基本立场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这里的逻辑根源在于,任何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都无法离开研究对象而单独考察,方法和技术是为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服务的。方法的正确性有赖于其关于对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正确性,孤立分离地考察方法和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通过反思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而要在这种反思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则需整合多元理论思维,打破单一文化实践的限制。这就涉及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思维的判断、选择、筛选、利用的过程。这个价值选择过程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作为根本标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系统,并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之中。那么,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也应该是立足心理生活,对生活实践的考察。无论研究者的理性概括与逻辑推理,还是实验模拟与统计推论都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而且也必须以是否能够增进人的幸福和自我认识为最终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扭转学术研究中作为主宰的研究者的理性独白,增加主流心理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过程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心理学学术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裂隙,恢复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可理解性。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范文第2篇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范文第3篇

在科学心理学的一般性表述中,研究心理现象并揭示心理规律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在追求科学化道路上,心理学总是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心理现象,并假定心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学家自信可以凭借理性力量、适当工具、方法及符号等逐渐反映它们、把握它们、揭示它们,力求以“心理学是什么”这一严格意义的科学问题表述形式来客观说明。但是,纵观心理学史会发现,心理学研究对象远不是以客观性特征而存在的表现样态,而且,对其表述也没有遵循着“事实陈述”规则来进行。因为一个在逻辑上十分明确的追问事物本身是什么的问题一透过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揭示和建构心理规律或机制一并没有得到一个事实陈述,而是不自觉地将“事实陈述”与“价值表达”两类性质不同问题混淆。例如心理学中经典研究研究对象一“人性”的问题,如“人之初,性本善”、“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人皆可以成尧舜”、“人是万物尺度”、“人是机器”、“人是较大的白鼠和较慢的机器”等论述,在回答“人性是什么”的事实同时,也在回答了“人性应该如何”或者“人性应当是什么”价值命题,从而,附带了论说者的价值意向,换言之,这不仅是一种事实陈述,也是一种价值表达。不仅仅“人性”问题如此,中外心理学史上,心理学其他研究对象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事实表明,仅仅将心理现象确定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或者对心理现象进行的“实然性”表述,还难以真正做到这一点,也尚不足以揭示出心理学研究对象全貌。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心理学发展和进步,心理学理论体系演变需要创新,心理学理论体系创新需要超越科学心理学关于研究对象的局限,扩展其边界与范畴,对其重新理解与定位。因此,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探索,可以说就是反思心理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引领和推动心理学理论体系不断转换模式。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域扩展、转向与创生既是心理学方法论的创新,也是研究视野的进一步延伸,从而使推动心理学理论体系创新成为可能。

1.价值无涉一科学意义上心理学研究对象论评

在科学心理学家的视野中,心理现象与近代自然科学中物理现象一样,可由研究者的感官或感官延长物理工具把握到。尽管心理现象具有高度复杂性,但却可以还原为构成心理现象更为简单的生理基础或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导致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物化和自然化。

1.1本体论前提预设

科学心理学以本体论为前提假设。“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形态。它追求万物的终极存在、永恒原则、绝对真理,这是它的基本宗旨。本体被看作事物的本真存在、初始本原、生存和演化的内在根据。“实物”是事物的存在形式,“概念”或“结构”则是本体的存在形式。它所蕴含的理念是任何事物以外都存在着一种实体实质上是事物的一种模型,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特征。这样,本体论这种理论就把世界分裂为二,即彼岸的本体世界(本真世界、超越时空的概念王国)和此岸的现象世界(实物世界、时空存在的感官世界)哲学任务就在于发现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这个“本体”和“本体世界,,’以便从它去规范、理解、说明万物的存在及其变化121。所以,人们关注的核心是揭示“实体”共有的、抽象的、普遍意义上的规律。人们一旦揭示了规律,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把握或占有了真理,更好地预测、描述和控制事物,实现人类存在的绝对主体地位。科学心理学以本体论为研究前提预设,假定人类所有行为背后存在着一种“心理实体”。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试图以事实表述的科学形式来解释这种实体规律或本质,在实体中还原行为的原因。无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眼中的“行为实体”还是人本心理学家视域中的高度抽象的人的“类本质”实体抑或是认知心理学家的“认知”实体它们研究目标所指就是通过客观的心理现象,去追问其背后的“实体”的规律。本体论帮助心理学迈上科学殿堂,但学术惯性与使命却又迫使科学心理学在逼近、探究和揭示心理“本体”的规律和机制上过于夸大“本体”对于心理学而言所具有的意义,遵循还原论和简化论原则,将心理学研究对象彻底客观化和抽象化,专注于人类心理自然状态和机制研究,从而,将鲜活的人类生命意向离弃于研究视野之外。

1. 2可证实研究方式

证实原则经近代孔德提出以后,历经马赫主义批判基础上的修正,直至卡尔纳普之集大成,它已经成为判定科学的准则和尺度,也成为今天心理科学奉行的标尺。既然人类心理现象背后有“实体”存在,那么,它应该是可证实、可验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现象应该有着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特征。它是客观的、实然存在的,以一种物理事实状态为人类所知、所感。心理学家自信可以凭借实验、技术程序及逻辑分析,能够实现对其描述、预测和控制,并加以检验。不仅使其研究对象可经得起检验,而且,理论假说是可重复的、共证的,力求将心理现象研究起于经验,经由经验,最后回到经验,而不超越经验。这就意味着当一个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心理学研究对象,并形成关于这个研究对象的实验程序,进行同样的验证。科学心理学研究将心理现象限定在经验范畴之内,证实地加以考察,凭借该原则将无法考察、检验的心理诸如情感、智慧、善良、爱等元素挡在了理性思考视野以外。

1.3实验方法技术支持

科学的标志是实验方法,它是最重要的科学方法|31,换言之,是实验方法的支持,科学研究才会以逻辑、理智、公正等特征,实现研究过程和结果解释的客观性。西方心理学秉持自然科学研究旨趣,坚持实证方法论,以实验方法促成和维系其科学性质。所以,科学心理学家优先考虑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否精致,实验设计程序是否严密,结果说明是否客观中立。他们以实验方法为镜,精心地审视、考察着研究对象,寻找着符合实验方法特征的研究对象。任何无法满足实验方法理性要求的研究对象,或主观成分过于浓厚无法用实验方法来加以考究的东西,都难以进入科学心理学研究视野。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等流派,行走的都是同样的研究路线,进行的都是同样的研究方式,坚持着同样的研究准则。实验方法为心理学带来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表征,也带来了心理学知识的精确性和可验证性。在实验方法支配下的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学研究对象在外在表述形式上,力求表现出“事实陈述”特征。

1.4绝对分离主客体关系

自然科学研究中,是人研究物,探究的是物背后的物性。物就存在那里,物性也在那里。人对其研究始终站在物的外面,而不是涉入其中,这种绝对分离关系确保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和理性。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秉承于近代笛卡尔所创立的自然科学形而上学的基础一“镜像隐喻”。他把人类心灵比喻为一面巨大的镜子。人类正是通过这面巨大镜子来反映和认识世界。“镜像隐喻”将人与世界划分为两极,世界成为人类认识的对象,人类是认识的主体。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始终是处于主动和控制地位。在这层意义上,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是价值无涉、分离和中立的。自然科学研究在这方面无疑做的很成功,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14。心理学研究借鉴、采纳和移植了自然科学主一客二分的绝对分离关系模式,研究者超脱出来,保持着与心理现象的绝对距离。研究方法上由过去的内省演变成现代的实证检验,研究对象由研究自身演变成之间的研究关系由此演变成主客体之间的绝对分离。科学心理学目的是通过这种“距离”研究,促进和推动心理学科学化追求,力求实现对心理学研究对象不带任何价值色彩和主观成分的研究。

综上,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位在类同于自然现象的心理现象或类同于物理事实的心理事实,这是现代心理学发展史上一个伟大创举,为证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学术性和客观性,可谓功不可没。以心理现象这一学术命题从某一视角或从一定意义上揭示出人类心理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客观性和逻辑性品质,并且,力求以事实陈述形式来揭示心理学研究对象不证自明性,这是应该得到认可的。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为心理学带来诸多问题:坚持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可证实标准,将无法验证的心理问题拒之门外;只是看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实然性”,试图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说明,而没有看到其“应然性”往往以“价值表达”形式来描述;只关注人类心理的客观性水平,忽略了人类心理的主观体验;这种力求以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试图实现对人类心理客观说明的科学研究可能会限制心理学家的眼界和胸怀,窄化了研究范围,而且,难以实现对人类心理更深一层次理解解将人类的丰富的心理趋向平面化、结构化和同质化。

2.价值涉入一文化学意义上心理学研究对象论说

   2.1心理的主观性

仅仅把考察、关注的视野局限于人类心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是值得商榷的。事实上,人类心理与自然物理既有彼此关联,又有彼此的区别,最根本的关联在于人类心理是一种自然存在一遗传信息决定了人类个体大脑与躯体的成熟,这是人类心理自然属性;人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人的心理也必然具有文化属性一文化提供了人类适应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带有一定的自觉性,“遗传信息与文化信息交织在一起共同形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这种自觉的心理历程也使人类心理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也就是与客观的心理现象相对应的心理生活。“文化提供了物质与符号工具,概言之,人类心理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进化和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内在价值、意义体验和获得过程。所以,人的心理世界不仅仅是可见、可知和可感的心理现象世界,而且也是能能体验、能自觉和能觉知的心理生活世界。心理现象世界是科学世界。科学心理学家以技术理性和逻辑语现象背后的“实体”的本质和规律探寻,这一点,科学心理学做得很成功。心理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内含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情感、本能、直觉、意向等整体、复杂的多重结构。它是人类最能直接体验到的内心现实,以自我认定的心理生活方式,主动地构筑其心理生活18。如果说心理现象体现的是客观性、抽象性和逻辑性,那么心理生活则体现的主观性、价值性和历史性。

与心理现象对照,心理生活是体验对象与体验者在消除了彼此的绝对分离后,以一体方式体察自己内心世界,体察的过程也即是改变生成过程,这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而且,是通过文化影响来实现的。因为心理生活的独特性,不同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生活经历,都会使个体心理生活呈现不同色彩。每种心理生活只能由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来解释,这就使每一文化背景下的心理生活深深打上文化烙印。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民众,就是科学家也有自己的心理生活,“实际上,所有心理学家都在他的科学思考中运用常识观点”,不时引用“心理学俗语”为自己的学术辩护。所以,不同心理学家因为不同的心理生活背景,对于同一心理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理解。可以这样讲,西方心理学曾经是分离性地理解人类心理,这包括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分离,研究对象中的心理行为与所处环境分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的心理生活是发生、融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当中。因此,可以通过社会、文化历史来理解人类心理生活,也可以通过人的心理生活来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

对心理问题的考察不应限于客观层面的关注,需要诉诸于各自文化传统。因为文化科学问题是人自身问题,这与自然科学描述和说明“自然事物”不一样。自然科学研究可以保持距离,做到客观性。而在理解和解释“人”过程中,解释者与被解释对象之间距离消失了,经常的情况是,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改变,内向观察伴随着、补充着以至于改变着外向观察。这就意味着心理学的科学性可以通过主观上理解而未必是逻辑上说明来求得或揭示。这便是心理问题的主观性。

2.2心理的价值性

从科学视角,科学理论须当具备内在完备和外在证实条件,即逻辑上的严格证明和经验的检验与证实,方可称之为科学理论。自然科学无疑做到了

有效性就需要重新考虑。文化世界中,人是文化的,文化亦是人的文化。人与文化之间不仅仅是单纯的反映关系,还包含着相互生成与创造意蕴112。由此决定人文科学中研究主体与客体间关系并非如自然科学研究那样清晰、分离和理性,而是有着交错性与复杂性。人与文化及文化产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可贵意志,它从根本上不断地改变文化世界状态,从而使人和人的意志凸显出来。人一切活动和问题都受人的意志指引,打上了文化的烙印1131。心理学家也不例外。他的一举一动也无不带有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印痕,他对心理问题的探索和理解尽管有客观性一面,但是,进一步思索会发现,他们多是从自己的经验和价值立场出发而不单单从纯粹理性、学术和逻辑视角出发,这便使心理学研究对象内隐着主观性和价值性前提。

那么,一个本应是对客观的心理学研究对象解释何以会包含着价值前提呢?答案在于,心理学家对心理问题的兴趣尽管试图从理论的完备性和学术性来考虑,并且,也尝试从纯粹的经验和理智背景来说明。但是,面对人类所有的心理问题,他通常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兴趣以及愿望等文化“前见”选择了某个他认为“重要”的心理问题来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而没有选择“其他”的心理问题。这个选择过程所牵动的不仅仅是研究者的理智与理性,还包括研究者的整个世界。这就使被选中的“心理问题”从人类心理问题的海洋中凸现出来,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者的主观因素是构成心理学对象更为本质的方面。从根源上说,是研究者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及文化背景向他提出的某种要求和责任,使心理问题的解释和说明牵涉到的就不仅仅是研究者的理性,更多的则是包含着深刻社会历史性和文化制约性,这就会为“心理学问题”深深地打上文化印记,并引导着心理事实的解释维度和价值取向。所以,心理学研究对象尽管有其客观方面表述内容与形式,也有理性方面的要求,但究其实质则是个性、历史性、文化性及价值性表征,这是心理问题只所以成为“心理学问题”的根本标志。

分析得知,心理问题与心理学问题是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命题。心理问题是人类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心理发展和演化中的心理事实、心理事件,其存在状态具有客观性。心理学问题是学科发展本身展问题,例如心理学研究方法问题、方法论问题、研究方式问题等。此外,心理学问题还指称着这层意义,是研究者经由价值选择而使某个“心理问题”成为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问题可以成为心理学问题,但前提条件是经由研究者的“用心”选择,其中包含着一种主观取向和价值追求。没有成为心理学问题的“心理问题”则因为研究者没有关注,而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便产生这样的问题,同样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或某个研究者那里会成为心理学问题,而在另外社会历史条件下或另一个研究者那里便不会成为心理学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回答,实则是将研究者的个性与时代要求体现出来,这些是心理问题构成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本质性要素。

2.3心理的常识性

人类心理可以表现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科学水平,是人类为探究和追问自身心理机制而以逻辑术语和实证方法所构筑和支撑的心理。这是抽象水平的一种心理,也是人类为实现对自身的方便解读而采取科学化结果所人为提炼、抽象和建构的一种心理,这也是科学心理学所要研究对象。它一般是以规律、机制、结构、模型、数据等要素架构的科学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类解读自身的初步目的,只是距离现实生活过于遥远,无法观照到现实生活;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是常识性心理。常识性心理是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表现出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由约定俗成的规范或规则等源自日常生活朴素的人生信条和人生信仰等既非逻辑的知识体系亦非纯粹的价值知识所建构的生活世界。人们正是生活于这样的世界中,使常人有可能涉入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生活,达成心灵活动素朴、直观理解和沟通。相对于科学水平的心理,常识性心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读语、艺术等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从而也就构成了具体的、可感知、可领悟可知道的实在的心理生活。人们通过常识性心理指引或指导着日常民众的心理生活,实现着人们心理生活的绵延传承。可以说,正是常识性心理将个体的心理生活与社会文化传统中介起来,并使之以特殊方式联结在一起。从一定意义上,这个水平上的人类心理比科学、抽象水平心理更能接近人类真实的心理原貌。

常识性心理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化产生不同常识心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判断、解释和理解生活的依据是不一样的,进而,凸显着差别浓郁的文化色彩和民族个性。离开文化环境或民族环境,常识性心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事实上,科学与常识并不矛盾。心理学家作为曰常生活中个体,其思想、意识、价值等都带有常识性知识的印迹,在不自觉的举手抬足之间其实已经落入了常识性心理之“网”中。所有心理学家都在科学思考中运用常识性心理,但是,通常他们并不分析它们,使之明晰化。应该说,常识性心理是科学化心理的前提与基础,科学化心理正是常识性心理抽象化和提炼的结果。今天的心理学不仅要关注人类心理的科学化水平,寻求心理规律,构筑心理机制,还要关注人类常识性心理,关注它们背后的文化传统,超越理性、学术思维和逻辑思想束缚,这对于心理学而言,是深刻、全面认识和理解人类心理的必要条件。

3.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涉入一心理学研究对象扩展性论析

一直以来,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位于心理现象,以实体论为前提假设,以精致的实证方法为支撑,以价值无涉为原则,试图以事实陈述的方式来探索心理现象背后“实体”的本质或规律。尽管这种研究取向为心理学带来了学术上的繁荣和科学尊严,但是,需要追问的是,由抽象数据和严格的程序设计所建构的人类心理规律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或者逼近人类心理实质?并且,以心理现象探究为先导的整个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研究,带给心理学除了学理上的倨傲和学术资本以外,它对于现实中人类幸福、人类面临事件处理及人类心理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其作为值得商榷。自从19世纪中后期心理学获得了科学地位以来,尽管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过,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探究,可以追问,可以建构,从而引导着心理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专门的、理智的和客观的学术活动。在缺少广阔的社会历史洞察力、文化底蕴和深厚的知识基础上,心理学家多被各自狭隘的学科界限和头脑中实证科学标准所束缚,失去了独立分析和判断所具有的原创力和开拓性,从而被狭隘的科学主义心态遮蔽了求真的视野。心理学家在单一的学理化建构的努力中,回避或忽视心理学研究对象在客观性背后的主的生存方式的文化根基也连同研究对象的文化品性的衰微而消解于科学化追逐当中。分析后发现,心理学研究不仅要关注有着客观性的心理现象外,还要关注可体验和可觉知的心理生活,并且,心理学研究对象能够进入研究者的研究视线,必然地会附带上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心理学研究不仅力求实现人类心理抽象化的科学水平建构,人类的常识性心理也应该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而不应该排除在视野之外。因为,常识性心理尽管缺乏逻辑性和理性,但却是人类真实、本来的内心世界。所以,应该把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文化品性找寻回来,将其置于文化框架来重新审视和考评,使其从单一的学理上追求转向价值上的表达。

心理学研究对象不仅仅是具有客观性和逻辑性的学理上的品质,从其实质上说,它是富有主观性、价值性和日常性为本质特征的探索对象,牵涉着研究主体的价值需要。同一个心理问题可能在不同的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会产生和被赋予多元化或不同的解释,牵涉出多样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一个看起来是属于心理现象问题,其实也是内在地包含着价值前提,体现着价值追求。没有特定价值观支配,心理问题也就不会成为“心理学问题”,不会进入到研究者视野。从一定意义上说,价值在人文学科研究领域中,往往起到主导作用。人们正是带着“价值之镜”来确定、审视和考察所研究的问题和领域。对于心理学家而言,他们往往是站在社会和历史之内发表意见,而不是站在社会和历史之外;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判断标准,都有着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但并不是说他们的标准、意见和主张是随心所欲的,完全是个人意见,而是同一时代或同一文化传统下的心理学家所关注某些相同或类似人类心理问题,从各自不同角度来探索,在不同程度上所取得的共识[18。从而,打上了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极大丰富了对心理问题的探索,拓展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这对于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而言,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也是它独特性所在。也正是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表现出的独特性,才使心理学研究成为张扬独特的文化意义活动,而不仅仅是理智、学术上的探讨。现在看来,那种把心理学研究对象仅仅局限于客观心理现象范畴,试图建立在学术规范内从事着普遍有效的唯自然科学化的心理学研究尝试,是值得深思的。或许,心理学研究对象永远都无观性、价值性和常识性等具有文化意义品质,其自身法统一在学理和逻辑上的范畴之内,其本身就是充满着文化追求和文化上的个性,这便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事实。从冯特一直到今天,所有的心理学研究的努力还没有哪一种心理学流派成为今日心理学真正的统一范式;建构人类心理规律的学理上的努力尽管也一直没有松懈,但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问题的关键可能与心理学研究对象范畴与边界的局限所致。如果以一种比较宽泛的研究视野来审视心理学研究对象,那么,心理学研究理念则会从学理上探究向价值追求转向,研究立场从价值无涉转向价值涉入,引领和推动心理学研究对象范畴与边界得到扩展从而使得心理学理论体系创新成为可能。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心理学;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作者] 查明华,文山学院科技处教授,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 C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Also o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Psychology

ZHA Ming-hua

Abstract: As a branch of psychology, ethnic psychology’s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embody in serving nation's development and common life.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i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definition, it means the reaction trend and way of mental behavior to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relations such as people, things, objects etc, that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culture accumulated from national history. The concept extension includes values, attitude characteristics, volitional characteristics,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de of thinking. Accordingly, it is necessary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mainstream research paradigm of psychology for research methods; absorb experience from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Key words: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ethnic psychology;common psychological make-up of nationality

我国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为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从研究规模和社会影响看,民族学界的相关研究更受瞩目。最为突出的是受斯大林民族理论影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研究一直牵引着民族学界,但因学科及研究方法制约,该问题的证伪仍未取得突破。心理学界在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时,受西方主流心理学研究影响,侧重微观领域的民族心理的研究,内容分散,难以对民族心理进行整体把握。于是,有学者提出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1]

无论如何交流与合作,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归属毕竟是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从学科内在发展需要看,应明确它为什么而存在?为实现目的需要研究什么?如何显现其学科特性?

一、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谈起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拥有了与自然科学相似的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实验手段和客观方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冯特认为“心理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个体意识上,是不能够全面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并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的”。[2]他强调心理学有两个基本领域:即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要全面解释人的整个精神现象,除了在实验室研究个体心理外,还需走出实验室研究群体心理,研究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各民族的心理。他用了20年时间,写下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在其民族心理学中,他将研究对象看成“作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的基础的心理过程,以及人类精神集体活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产物――语言和艺术、神话与宗教、风俗、文化--的发生”,[3]以语言、艺术、神话、道德、法律、社会风俗习惯作为实例,藉此概括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人类心理发展史。其民族心理学研究直接服务于普通心理学,从心理产生的原始文化背景中寻找其发生规律,追求结果的普适性、客观性。但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却不能清晰辨别其研究对象。

民族心理学从研究目的看:一是理论上发展心理学,研究和揭示民族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全面掌握人类心理活动规律,丰富心理学知识体系。任一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这方面的目的或客观作用。二是实践上应用心理学,通过民族心理学研究,深入认识各民族,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为各民族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提供依据。冯特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前者,其研究对象也未区分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所以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征不明显。由于他进入了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去研究人类心理,将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物分类比较,积累了丰富的相关资料,仍被公认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就第二方面目的看,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涉及各民族心理,研究范围是民族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时间上既追溯渊源,又重视现状和面向未来,研究结果服务民族的发展与共同生活,从而显示它作为心理学分支存在的必要性和特性。

自冯特之后,西方涉及民族心理研究的有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跨文化心理学以不同民族的成员的个体心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文化群体心理行为的差异来检验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从而找出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目的是为了建立普遍适用的心理学或人类的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虽对民族心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但仍与第一个目的相联系。心理人类学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格类型”,其研究结果对民族心理学的第二个目的有支持作用,但在学科属性上它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研究受到重视。心理学界和民族学界都重视民族心理研究的社会意义。不论从民族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性质的显现还是其应用功能的发挥,第二方面的目的都显得很重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什么能使人们认识各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从而更好地理解民族?

二、民族文化心理:反映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

什么能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在哪些方面反映?

从学科逻辑看,民族心理学是研究民族心理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涉及民族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民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再考虑社会成员和其心理相互作用而研究群体的民族心理。按此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内部学科关系进行的民族心理研究多处于微观层次,得到的更多是个体信息,是民族的个别成员或某些成员的样本研究结果,如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知觉偏好等等。这些结果对认识民族心理面貌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体现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但研究分散,难以形成有机联系而对民族的心理面貌进行整体把握。

因此,需要从心理学概念体系中衍生出能集中、概括、鲜明地反映民族的整体心理面貌的概念。这样的概念:首先,它反映的心理是社会性的。民族心理虽有其遗传基础,但主要由其社会历史文化所决定,特别是作为整体的民族心理更是如此。其次,它反映的是共同的、稳定的心理。即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活动和内外交往互动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同时,它在民族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对民族成员之间有影响或示范作用。

为此,用民族文化心理来标示这一概念,并区分其狭义与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内涵及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界定为:受民族历史地积淀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对人、对事、对物等客观存在和关系的心理行为反应倾向和方式。这一内涵的关键词在于“反应倾向和方式”。其外延包括: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可概括一个民族追求什么?看重什么?对人、对事、对己怎么样?生活与劳动或工作的意志怎样?情绪乐观或外显、自控与否?看问题全面、灵活或保守、固执与否?抓住这些方面也就把握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或精神面貌,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与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共同之处。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共同心理素质尽管比较抽象,但决不是不可捉摸。一个民族,通过它的语言、文学艺术(包括它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与手工艺等)、社会风尚、生活习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方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审美观和民族意识与自豪感,这就构成该民族在共同心理素质上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这一民族在精神面貌上区别于其他民族” 。[4]两个概念都强调了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民族心理整体面貌的反映。但民族文化心理建立在心理学概念体系之下,“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立足民族理论背景,并有其具体来源,即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民族文化心理概念旨在认识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它的某些方面可与其他民族文化心理有相同特质,但表现风格有差异,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有交叉又有区别。“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强调与其他民族区别。

就共同性和稳定性而言,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典型地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从民族文化区分的内在依据看,又以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换言之,从心理学衍生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其内容和作用与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致的。但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作用主要在于认识民族,理解民族。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强调与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因素一起识别民族。至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能不能识别民族,在多大程度上识别民族又当别论,主要从民族理论和民族学中寻求定论。

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指民族个体或某些群体或族群的文化活动或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心理,也是民族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体现民族性的部分。心理学侧重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正是在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范畴上进行的,现有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是在此层面获得。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能体现心理学的特性,但还不足以显现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和它应有的作用及目的。

三、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及困难

“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5]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覆盖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心理学研究者而言,以实证方法进行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更为可行,并切合心理学的学科特点,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更多在微观层面进行的重要原因。而要凸显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对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也是有困难的,或者说尚未有突破。其困难表现在:

(一)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民族文化心理植根于民族丰富的社会生活及个体活动中,跨越时空,涉及面广,其研究既要探究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又要确定其现今表现与影响,难以入手和驾驭,得到为人信服的结论也比较困难。因此,要抓住其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等五个基本维度,寻找经历了历史文化发展或变迁而延续下来的稳定特征,并从稳定特征中找出相互关联的特征。

(二)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由于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很难以单一的研究方法或依靠心理学主流的实证研究范式开展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有所突破。居于民族文化心理的社会属性,一是从心理学内部偏重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中吸取方法,二是从外部借鉴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冯特曾使用过历史文化产品分析法,他从民族的语言、艺术、宗教、图腾信仰、道德法律等文化要素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研究民族文化心理时仍有借鉴作用。近年来,研究民族心理进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整合受到重视,[6]质的研究强调对心理现象的理解、意义和发现,于自然的状态下在社会背景中对对象进行整体考察,有助于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另有心理人类学研究者深入到不同民族文化中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有利于在生动的文化背景中发展地把握民族的心理面貌,其研究经验也可吸取。

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的最终环节主要依靠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过程。质的研究与描述和量的研究与分析都可使用。只是对不同发展状态的民族,适用的方法有不同。如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使用,量的研究较为方便。少数民族,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由于积累的历史文献少或没有,需要更多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在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中,借助民间留存的文化形态或载体进行研究。具体方法需要在研究中根据对象和拥有的研究基础和条件确定,其性质多于偏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总之,研究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使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的特性得以显现,并将更有效地服务于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生活。同时,也为民族理论或民族学研究提供心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黎丽.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2,(6):95-103.

[2] 张世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理念及本土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108-113.

[3] 胡礼遇.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广西民族民族学院学报,1986,(2):64-71

[4] 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5.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创新大学课堂教学,实施综合化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为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文结合pbl的理论基础与特征,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索进行阐述。 

 

一、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从历届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看,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综合设计能力欠缺,问题意识欠缺,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比如,将随机抽样等同于随便找被试,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等同于问卷法,不知道如何阅读心理学文献等现象并不少见,能自主发现研究课题进行毕业设计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已有教材主要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过程或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为主线,理论阐述过多过细,内容晦涩难懂,实践环节不够深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反而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心理阻力。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知识理解和应用等已势在必行。 

二、基于pbl教学的基本特征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是西方大学教育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思路,最早源于西方医学教育实践中,并以解决学校教育与未来工作实践之间的分离现象为原动力。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pbl越来越成为“提升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专业实践,构建整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核心”[1]。从教学角度看,pbl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心理——社会历程,使学生掌握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高层次的问题解决技能、合作技能和自主学习品质。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经验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等三个方面[2]。有证据表明,pbl教学在促进综合性专业知识、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基于pbl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课程之一。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pbl的认识逐渐增多,绝大多数文章以pbl在具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主,侧重介绍pbl实施的具体步骤和相关经验;少数理论性文章则围绕pbl的流程、步骤或个别要素进行论述,好像pbl是一种可以按照既定流程或工序加以实施的教学工具,这其实是有悖于pbl的初衷的。在实施pbl教学改革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与特定文化背景和特定课程内容相结合,pbl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从目前学生反馈情况看,比较有效和值得倡导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一)更新教学内容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在全面分析国内权威教材的基础上,除“pbl课程导论”与“课程总结与测评”外,我将《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体系重新调整为理论和实务两大大模块,前者包括“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与体系”、“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心理学文献的批判性阅读与评析”、“从研究思想到研究假设”等四个主题,后者包括“访谈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观察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问卷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和“质性研究设计与方法”等五个主题。其中,除了“心理学研究的性质与伦理”部分外,各个主题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环节的训练,如撰写文献评析报告、拟定研究主题、编写观察记录表、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等。 

(二)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 

大学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发生什么?这是pbl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问题。在pbl教学中,将学习回归课堂,将课堂回归学生,意味着大学课堂既不是大学教师自我展示或自我陶醉的场所,又不是教师寻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3]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活动得以逐渐展开的具体情境;教师不再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是师生角色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一旦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和权威被消解,平等、自主、合作、分享的心理场域就会形成,学生和学习活动就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旋律。 

(三)引导积极思考,鼓励合作分享。 

心理学科学研究中不乏重大的哲学或理论问题,也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此,引导学生在思考、质疑和分享智慧中理解基本理论问题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在教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沿革”主题时,我引导学生对西方心理学史中各个流派的历史沿革及其代表性人物的经典实验进行回顾,通过“小组讨论—质疑—辩论—总结”等环节,梳理出心理学研究内容、方法与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特定的研究方法总是以特定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沿革反映了研究内容的改变,并始终为心理学理论服务。 

(四)从“知识”或“信息”的传递,转变为“案例”或“问题”的探究。 

pbl的本质在于为学生呈现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4]。真正的学习活动并不是发生在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中,而是存在于真实问题的或案例的探究之中。设计问题或案例,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1)问题是真实的;(2)问题是有意义的;(3)问题是结构不良的;(4)问题范围是适宜的;(5)问题应该使学生能够从团体中获益而不是受阻。比如,在讨论关于“实验研究设计的理论与技术”主题时,我首先介绍“权力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吗?”的实验报告,通过小组内部的协商讨论达成共识,而小组之间则相互辩论而推动讨论的不断深入。通过研究案例的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研究设计中诸如“变量的操作性定义”、“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化原则”等核心问题,而且培养了问题意识和批判能力。 

(五)从“教考分离”到“学考统一”。 

从目前看,在课程考试和评价环节中教师和学生更多呈现出一种彼此对立而非合作的关系。在pbl教学的课程总结环节,我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回顾和总结,提出考核的重点内容、最佳考核方式及其合理权重,教师的任务则转变为实现考核目标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题内容的设计。实践表明,这不仅减轻了大学生的考前焦虑,而且提高了学习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当然,pbl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如何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以避免懒汉行为和两极分化,建立与pbl适应的考核方式,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等都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重要的方面。 

 

参考文献: 

[1]john r.savery.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9-20. 

[2]余益兵.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出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