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众传媒的利弊

大众传媒的利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价值观 大众传媒影响 性别

青少年是大众传媒受众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也因此常常把媒介精心建构的媒介产品和内容当成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形。而这一“虚拟的现实”成了构成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为了客观地分析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于2010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沈阳市内初中、高中、大学、高职专科的在校学生为样本,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其中女生问卷628份,占有效样本的57%;男生问卷474份,占有效样本的43%。根据得到的数据,我们运用SPSS1.0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有所侧重,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青少年接触大众传媒的基本情况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频率和时间长度有显著差别。从收看大众媒介的类型来看,男生倾向于网络,女生则更喜欢电视。在最经常使用的电视、网络和报纸这三种媒体中,报纸的使用男女生比例相差不大。但电视和网络则略有不同。女生样本中有57.0%的人将电视排在第一位,比男生比例(46.8%)高10多个百分点;而男生样本中有37.2%的人将网络排在第一位,比女生比例(26.8%)高10多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接触电视,而男生则比女生更喜欢接触网络。

从收看大众媒介频率来看,男生倾向于每天收看,女生则更喜欢周末收看。横向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33人,占总体男生样本(422人)的78.9%;在女生样本中,每天都能接触媒体的人数为382人,占总体女生样本(561人)的68.1%;男生每天都可收看大众媒介的比例高于女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而周末女生接触媒介的比例(30.8%)比男生比例(19.7%)高出11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周末接触媒介的人数远远多于男生。

从收看大众媒介时间长度来看,女生倾向于长时间收看,而男生更倾向于短时间收看。在纵向数据比较中,我们发现,每天接触媒介在2个小时以上的青少年样本中,男生比例(39.8%)要少于女生比例(60.2%)20多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长时间接触媒介;每天接触30分钟至2个小时的男女生比例基本相当,说明在该时间长度内接触媒介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每天收看30分钟以下的男生比例(55.1%)比女生比例(44.9%)高出10多个百分点。

不同性别青少年对媒介内容偏好的差异分析。

青少年对偶像剧热度整体不高,但半数以上女生都有最喜欢的偶像剧。在总体样本中,只有37.2%的人有最喜欢的偶像剧,而且对偶像剧的喜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女生样本中,这项比例为50.8%,比男生样本中同项比例20.1%高出30多个百分点。

在偶像剧的国别选项上,62.9%的样本选择最喜欢中国的偶像剧,其次是韩国(25.5%)、美国(6.5%)和日本(5.1%)。其中,韩剧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此选项比例比男生高11个百分点。其他国别的偶像剧选择无明显性别差异。

五成以上青少年喜欢动漫,日本动漫更是男生的首选。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动漫”这一问题时,选择“是”的人数比例占55.3%,说明五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动漫。在回答“你最喜欢动漫的国别”这一问题时,日本动漫占第一位,其次为中国、美国、韩国和英国,其比例为72.3%、18.9%、 5.8%、 2.8%和0.2%。表明日本动漫以绝对优势成为青少年群体最喜欢的动漫类型。

横向男、女样本数据分析显示,在男生193名样本中,有151人选择日本动漫,占男生样本总数的78.2%;而在女生240名样本中,有162人选择日本动漫,占女生样本总数的67.5%;在这一选项中,男生比女生多10个百分点,这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日本动漫。

纵向数据显示,在“中国动漫”82名样本中,男生29人,占这一样本的35.4%;女生53人,占64.6%,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近30个百分点。可见,女生除喜欢日本动漫外,对本国动漫也持喜欢的态度。

近九成青少年使用网络,但在网络内容的选择上,性别差异明显。在回答“是否上网”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的占88.7%,否定回答的占11.3%。也就是说,近九成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

在网络的使用上,排在首位的是“查找学习资料”(37.2%),其次是“聊天”(24.4%)、“看电影/电视剧/动漫”(17.8%)、“玩游戏”(6.6%)、“听音乐”(5.7%)、“看新闻”(4.1%)、“写博客”(1.5%)、“上论坛/贴吧”(1.5%)等。

纵向数据显示,在选择“听音乐”这一样本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除此之外,在选择“查找学习资料”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2.9%)要高于男生比例(37.1%)近26个百分点;在选择“聊天”的样本中,女生比例(64.2%)要高于男生比例(35.8%)约28个百分点;在选择“看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6%)要高于男生比例(41.4%)约17个百分点。而在选择“玩游戏”的样本中,男生比例(81.0%)要高于女生比例(19.0%)62个百分点;在选择“看新闻”的样本中,男生比例(59.0%)要高于女生比例(41.0%)18个百分点。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的使用上,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查找学习资料”、“聊天”和“看电影/电视剧/动漫”;而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玩游戏”和“看新闻”。

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喜欢的书、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第一,六成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最喜欢的书。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书”这一问题时,肯定回答占63.1%,否定回答占36.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8.7%)比男生比例(42.2%)高近17个百分点。

第二,有六成以上青少年没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但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有自己最喜欢的广播节目。在回答“是否有最喜欢的广播节目”这一问题时,只有35.1%的人持肯定回答,而否定回答的比例高达64.9%。在肯定回答的样本中,女生比例(59.1%)要高过男生比例(40.9%)约18个百分点。

第三,五成青少年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其中,在“有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65.8%)比男生比例(34.2%)高近32个百分点;而在“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样本中,女生比例和男生比例大致相当,无明显差异。

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六成以上青少年对大众传媒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并将大众传媒当做是除学校教育外的主要价值观来源。

在回答“假如你连续几天都不曾接触大众传媒(不包括教材等),你会”这一问题时,有21.0%的青少年选择“非常难受,并想方设法接触”;42.4%的青少年选择“很难受,但还能克服”;36.6%的人选择“没什么感觉”。以上数据向我们反映了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依赖程度。在回答“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来源”这一问题时,学校教育占36.3%,大众媒介的宣传占30.8%,社会影响占18.7%,家庭教育占8.4%和其他占5.8%。这一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加以分析。

女生“对真爱永恒”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且态度纠结。大众媒介成为青少年“对真爱永恒”态度影响的主要来源。在回答对“是否相信真爱永恒”态度来源这一问题时,来自“电影/电视剧/动漫”的比例最高,为32.8%;如果算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分别为4.4%和5.4%),那么来自大众媒介的影响比例则占到42.6%,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纵向数据中,选择“小说”样本的男、女生比例相当。而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中的女生比例(60.1%)高于男生比例(39.9%)20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中的女生比例(58.5%)高于男生比例(41.5%)17个百分点。说明女生在“对真爱永恒”的态度上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因素的影响,六成以上的青少年“相信”或“有些相信”“真爱永恒”。但“有些相信”和“有些不相信”样本的男女生比例差别较大。

数据显示,“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61.6%,女生占34%,男生占27.6%;“不清楚”的比例为17.9%,女生占9.5%,男生占8.4%;“不相信真爱永恒”的比例为20.4%,女生占13.2%,男生占7.2%。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对于“非常相信”和“非常不相信”及“不清楚”选项的比例大致相当。

在纵向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选择“有些相信”的365名样本中,男生155名,占42.5%;女生210人,占57.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15个百分点。选择“有些不相信”的126名样本中,男生36名,占28.6%;女生90名,占71.4%;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43个百分点。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女生易于受外界因素,主要是大众媒介的影响,使其对“真爱永恒”这一命题不能十分确定是相信或不相信,而是处于肯定又带有一丝存疑的纠结状态中。

女生比男生更易相信“一夜成名”,且受大众媒介影响较大。在回答“对一夜成名态度的影响来源”这一问题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最高,占26.8%;其次是“社会影响”和“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比例分别为22.4%和21.4%。这其中,除“社会影响”外,其他两项均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因素,如果再加上“小说(包括网络小说)”的比例2.5%,那么大众传媒的总体比例为50.7%。同时,我们在进行纵向数据分析时,发现选择“电影/电视剧/动漫”样本的女生比例(64.3%)比男生比例(35.7%)高近29个百分点。选择“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66.7%)比男生比例(33.3%)高约33个百分点。选择“电视中的选秀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66.0%)比男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对“一夜成名”的态度更易于受大众媒介的影响。

在回答“是否相信一夜成名”这一问题时,选择“非常相信”的比例为15.0%,“有些相信”的比例为33.0%;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肯定态度的比例占48%。选择“有些不相信”的比例为21.0%,“非常不相信”的比例为13.9%;概括而言,对“一夜成名”持否定态度的比例为34.9%。以上数据表明, “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比“不相信一夜成名”的比例高约13个百分点。

在纵向分析中,“有些相信一夜成名”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有较大差异。在这类样本中,女生197名,占61.4%;男生124名,占38.6%。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近23个百分点,这说明女生比男生抱有更多“一夜成名”的幻想。同时,在“不清楚”选项中,女生101名,占60.5%;男生66名,占39.5%。女生比例比男生比例高出21个百分点,表明对“一夜成名”认识模糊的女生比男生人数更多。

纪实类电视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在回答“是否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问题时,有42.4%的青少年“非常相信”、31.0%的青少年“有些相信”、12.0%的青少年“不清楚”、9.7%的青少年“有些不相信”、4.8%的青少年“非常不相信”,说明七成以上的青少年有正确的“正邪观”。在对“正邪观”的极端态度上,男、女生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非常相信”样本的女生比例(62.1%)比男生比例(37.9%)高约24个百分点,而 “非常不相信”样本的男生比例(66.0%)比女生比例(34.0%)高32个百分点。

在回答“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一观点的态度来源时,“电影/电视剧/动漫”比例为31.5%,占第一位,其次是“学校教育”22.9%、“社会影响”22.1%、“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10.7%、“家庭教育”5.0%、“亲身经历”4.6%,还有“小说”1.9%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综上,我们得出,大众传媒影响(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和小说)的比例为44.1%,仍旧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根据纵向数据显示,“电影/电视剧/动漫”和“小说”样本的女生比例分别都高于男生比例10多个百分点,说明大众传媒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程度要高于男生。其中,“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样本的女生比例(70.5%)比男生比例(29.5%)高41个百分点,表明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对女生“正邪观”的影响要远远高于男生。

八成以上青少年认同“共建和谐社会”,但“不认同”比例男生过高。在回答是否认同“共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时,“非常认同”的青少年比例为52.6%,占第一位,其次是“一般认同”31.8%、“不清楚”10.5%、“不认同”2.7%和“非常不认同”2.6%。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八成以上青少年对“共建和谐社会”持认同态度,只有极少数(5.3%)青少年对此持否定态度。在这些持否定态度的群体中,“不认同”的男生比例(76.9%)要高于女生(23.1%)近54个百分点,而持极端否定态度的样本绝大多数为男生(92%)。

对这一观点的影响来源主要有“新闻”41.1%,占第一位,其次为“社会影响”23.1%、“学校教育”18.8%、“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4.8%、“家庭教育”4.5%、“亲身经历”3.6%、“网上论坛”2.7%和“同学/朋友的影响”1.3%。其中,大众传媒的影响(包括新闻、网上论坛和电视中的纪实类节目)的比例为48.6%。可见,大众传媒仍是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性别影响差异不大。

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在回答“对媒介宣传的先进人物的态度”这一问题时,选择“从来不看,也不相信”的样本中,男生占59.7%,女生占40.3%;选择“有时会看,半信半疑”的样本中,男生占43.0%,女生占57.0%;选择“主动去看,深受教育”的样本中,男生占41.3%,女生占58.7%。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女生接受媒介宣传人物的态度更加积极和主动。

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影响的评价分析

大众传媒的主流价值观得到六成以上青少年的认同,但其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数据显示,青少年对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持认同态度”的比例占64.5%,其中“非常认同”占11.8%,“一般认同”占52.7%。而“持模糊态度”占27.6%,“否认态度”占7.9%。这表明,六成以上青少年是认同媒介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的,但也有近三成青少年不清楚自己的态度,并有极少数青少年明确表示“不认同”大众媒介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持“认同态度”的样本中,有116名青少年“非常认同”,其中,女生比例(56.9%)比男生比例(43.1%)高近14个百分点。有519名青少年“一般认同”,其中,女生比例(62.4%)比男生比例(37.6%)高约25个百分点。可见,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同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

在持“否定态度”的样本中, 有29名青少年“非常不认同”,其中,男生比例(75.9%)比女生比例(24.1%)高近52个百分点。在49名“不认同”的样本中,男生比例(71.4%)比女生比例(28.6%)高近43个百分点。可见,大众传媒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对男生的影响不如女生明显。

四成以上青少年认为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女生持此看法的人数多于男生。在回答“当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的看法”这一问题时,有43.6%的青少年认为“利弊相当”,26.2%的青少年认为“利大于弊”,15.7%的青少年无法明确回答,14.5%的青少年认为“弊大于利”。说明青少年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持积极态度。在性别方面,在“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两个选项的样本中,男、女生比例大致相当;而在“利弊相当”样本中,女生的比例(61.5%)高于男生比例(38.5%)23个百分点。说明女生更倾向于认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弊相当”。在“不清楚”样本中,女生比例(56.0%)高于男生比例(44.0%)12个百分点。说明无法判断大众传媒影响好坏的青少年中,女生人数仍多于男生人数。

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主义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070-03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1978年全国各高校开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逐渐明晰,一般认为,该课程对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感悟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代社会成为了一个媒介化社会,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对媒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支离破碎的媒介信息和五颜六色的媒介产品充斥着他们的精神和生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如果大学生缺乏媒介素养就可能会造成他们价值观的紊乱,并进而影响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媒介化生存,进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1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素养”这个概念最初大多与印刷媒介相关,仅指“具有读与写的能力”。20世纪30年代,随着以电影和广播为媒介的大众文化日益盛行,读写的能力已经远远不能应对信息社会获取知识的需要。基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负面影响,欧洲学者首先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目的是抵制、抗拒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到了七、八十年代,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影响认识的不断深入,媒介素养的内涵已由单纯的抵制和抗拒逐渐发展为受众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是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几乎每时每刻都浸在媒介传播当中,但一般人很少注意媒介所扮演的角色,缺乏鉴别信息的能力,尤其缺乏对传媒信息的批判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受众了解、熟悉大众传媒及其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提高正确的质疑和批判媒介的能力,使其能够积极、合理、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不断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具体包括3方面的内容:(1)使受众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能够自觉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认识媒介带来的“”和“满足”;(2)让受众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诸如媒介对现实的再现、媒介的商业性与价值观;(3)使受众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完善自己。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媒介素养教育是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通识性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这是因为当代社会信息超载、信息泛滥、信息污染,善于取舍、分辨信息的真伪、利弊,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避免成为信息的奴隶,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和策略。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这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必修课。此外,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如今随着传播技术的提高和媒介介入生活的力度加大,传媒教育已成为与前三者相提并论的重要途径。周宪和许钧在《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中指出:“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传媒也是一所学校。

发达国家以及港台等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始于小学或中学,媒介素养教育已达到课堂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程度。媒介素养教育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始于2003年。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除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极少数名校有相关的研究中心外,一般高校还处于空白或零敲碎打的状态(一些院校的媒体课程,培训的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其着眼点不在媒介素养)。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媒介素养还存在着获取信息能力和分辨、筛选、利用信息能力不强等问题,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将媒介接触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他们关注的是纯娱乐性的内容。此外登陆不健康的网站和对网络过分依赖导致自身出现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在大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地区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如何准确地选择符合自身信息需求的媒介内容?如何科学地、批判性地解读和评判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这些问题是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媒介教育,使其媒介素养由自发而自觉,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在高校现行培养方案框架体系下,最直接、最简便、最高效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穿插、渗透于大学语文的教学。

2 大学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关系

大学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但其实不然。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是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素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是符合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定位、目标和作用的。

首先从课程定位看,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果说中学语文关注的是基础的、技能的层面,那么,大学语文关注的则是由此延伸之后的文化的、精神的层面。大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性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综合素质将得以提高。

其次,从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来看,徐中玉先生在其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前言中指出:一“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和人文精神”。

第三,从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看,大学语文课程有利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但信息社会使大学生置身于无处不在的媒介世界之中,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否认,大众媒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但是不可避免地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造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具体表现在:(1)过分依赖于媒介来获取信息,成为自我封闭、孤独,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媒介人”;(2)媒介融合时代,拟态环境的“超真实”类像削平了思考的深度;(3)缺乏批判能力的大学生,容易被媒介反映的“符号现实”所左右,从而形成不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是与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旨的大学语文教学相背离的。

因此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目的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正确看待媒介文化,获取好的媒介信息,质疑媒介的不良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此外,大学语文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课,“文学应该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素养的切入口,因为文学具有润物之功,与别的人文读本比较,文学作品更感性,更易被接受,更能起到教化的功能”。大学语文教育应侧重在文学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影响着文学,网络小说等媒介新文体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便捷传播的同时,更带来了非理性、不严肃和无禁忌、媚俗等问题。网络小说迎合了大众的情感诉求,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这就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要求,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去陶冶学生,影响其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更要注重用身边发生的诸如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指导学生阅读,培养他们辨别媒介信息的能力和理性的批判精神。

3 大学语文教学强化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要求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利用媒介信息,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以形成自己的科学价值观,指导自我的行为。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语文素养和媒介素养都要求的重要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如果和媒介素养的培育相脱离,课堂就成了空中楼阁,教学内容势必严重地打折缩水,教学效果也不可避免地事倍功半,这也背离了大学语文课程培养的目标和方向。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3.1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建构主义模式,设置情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第五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贯穿协作精神,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意义的建构。在建构主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比如在解读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先生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阅读的代表剧作《雷雨》,利用网络媒体观看同名剧改编的电影,这对学生理解原作氛围和主要人物命运及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并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利用网络去搜集有关的材料,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雷雨》为什么是中国话剧成熟标志的作品?《雷雨》的悲剧精神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的创作?他的生活积累又是从哪里来的?30岁以后的创作岁月似乎归于平静,平静得近乎平庸,是江郎才尽还是事出有因呢?晚年的痛苦是什么?的这一现象是否带有普遍性等等。这样学生在课外完成了课前铺垫(因大学语文课时有限,许多的学习活动需在课外完成)。在课上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教学视频《百年——话剧教父的真诚与悲情》,视频中历史情境的再现,历史人物的还原,以及凤凰卫视《大剧院-零距离》栏目的主持人对之女万方,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传》的作者田本相先生以及中国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的访谈,为同学们直观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然后紧紧围绕学习的问题师生双方在课上展开积极的交流、讨论和分析,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要从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角度来解读,更要从悲剧艺术家的悲剧的角度来解读,只有深入深刻地了解了先生之后,才可能对他的作品有更多的阐释,才能从社会学和历史学意义的高度来看待现象。这样学生形成了共同意识,集中研究和批判性的思考价值就体现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也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媒介信息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和文学遗产。但是在注重对经典文本解读和知识点传授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对媒介信息的解析。比如在古典文学阶段,孔子和杜甫是两位必讲且重点讲授的大家,除了对两位大家生平、政治思想、文学影响等背景资讯的分析(知人论世)和代表作品的解读、赏析,重点突出其“以民为本”的思想之外,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准确地看待网络时代的恶搞传统文化现象

2006年的“国学辣妹”“勾引”孔子和今年3月份的“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满足了受众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负面效应又是什么?2007年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推出了新著《丧家狗:我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孔子到底是不是丧家狗?这是对孔子的侮辱还是真实还原?国学热说明了什么?孔子是否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摇钱树?国学的发展何去何从?

在现代文体中,诗歌也许是最接近文学本质的,因为它最接近灵魂和情感,诗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大学语文中诗歌(主要是古典诗歌)的比重是很大的,除了要传授学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学韵味、语言表达的修辞和技巧、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客观现象: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后,诗歌受到了诸如政治、经济、现代化技术、世俗利益、话语霸权等方面的挤压,诗歌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了,大众也越来越疏远了诗歌。但是在诗歌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一股由讥讽和轻蔑构成的模仿热潮俨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流派”:“梨花教”的横空出世说明了什么?诗歌以这种前无古人的方式和大众再次发生关系又意味着什么?

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第3篇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媒体融合将逐渐成为未来各种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单从经济学角度考量,媒体融合无疑可以为传媒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如果我们运用媒介批判的视角来分析,媒体融合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负面效应,有些典型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媒体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传媒集团的竞争力

媒体融合在带给媒介巨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媒集团的综合竞争力,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媒集团旗下的各子媒体虽然都属一个集团,但是由于受众和广告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彼此之间依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当然,在同一地域内如果还存在其他与其竞争的媒介集团,保持本集团旗下的各子媒体之间适当的竞争关系对整个传媒集团本身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全媒体记者”获取的新闻内容被融合在一起,通过数字平台到集团下的子媒体实现资源共享。“由于内容大体一致,这个媒介集团只相当于派出了一个媒体参与到该地域的媒介竞争中。原来同一传媒集团下各子媒体依靠自己的特色互相竞争的机制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下逐渐消解,这将直接影响该传媒集团的地区竞争力。”①显而易见,如果传媒集团下各子媒体之间只强调融合关系而不重视适当的竞争关系,那么该传媒集团的发展动力就会严重不足。

第二,在媒体融合时代,各子媒体新闻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同质化倾向。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意味着各子媒体的新闻产品缺乏本媒体的特色和个性。这也难怪,媒体融合促使了“全媒体记者”的产生。“全媒体记者”模式和新闻内容的共享机制突出的是共性而淡化的是个性,强调共享而不是独占。比如,“对于一些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由于受场地、采访人数等限制,传媒集团一般不会让旗下的每家子媒体都派出记者进行采访。一般而言,该传媒集团会组建一个记者团进行采访,最后联合发稿,各子媒体共享稿件。这种模式是媒体融合背景下传媒集团节约成本的通常做法,所以新闻同质化问题日显突出就不以为奇了。”②同质化问题最严重的是不同介质媒体之间的新闻内容,因为人们每天都会使用多种传媒工具接触新闻信息。如果报纸上、网络上、电视上出现的新闻内容都大同小异,势必引起受众的不满和厌烦,从而直接影响传媒集团的声誉和形象。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不同介质媒体之间新闻内容的同质化将是今后媒体融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媒体融合过程中传媒集团的内耗也是削弱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媒体融合会彻底改变传媒集团的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也会使当前一些子媒体的高层负责人的权力被大幅削弱,整个传媒集团的盈利模式和利润分配也会出现较大的改变。”③这就极易造成集团内子媒体之间的矛盾,也会招致集团内既得利益群体的强烈不满和抵制。

总之,面对这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媒体应该事先进行充分的考虑,制定出妥善的应对方案,避免问题出现时才手忙脚乱。

二、媒体融合容易滋生媒介垄断经营,消解媒体的多元化

按照欧洲理事会对媒体多元化的定义,媒体的多元化应该解释为媒体供应的多元化。媒体的多元化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具体考察:一是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媒介机构,二是市场上存在多种多样的意见和表达。媒体融合在这两个层面上都会对多元化带来负面影响。

从第一个层面分析。与理想恰恰相反,媒体融合会加速媒介的垄断经营。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和章于炎博士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关于媒体融合的讲座上谈到:媒体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媒体组织机构的整合,首先是不同介质的媒体技术上整合在一起,再就是媒介的合并和所有权的进一步整合。媒介的合并和所有权的整合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涉及媒体的管理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当媒体发生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融合后,垄断势力会大大增强。通过兼并、融合,最终市场上会只剩下少数几个大型的媒介集团,原来可以听到多种声音的媒介市场将只能听到少数几种声音了。

再从第二个层面分析。当媒介进入垄断经营后,原来市场上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意见和表达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媒体融合对记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融合环境下,一位记者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传播工具,还要为多个媒体提供新闻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记者和编辑的工作量出现了几何倍的增加。在身体和精神压力下,他们难免会给不同媒体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新闻内容,这就容易造成新闻内容和观点的雷同。这些相同的内容在多家媒体上反复刊播自然会降低言论的多元化。④

此外,参考西方媒体融合的经验,媒体融合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向垄断经营发展的过程,媒体融合极有可能导致更大的媒介寡头垄断媒介市场,这将造成一系列危害。媒体融合产生的媒体垄断会影响受众对环境的全面认识,造成受众思想的单一性。媒介集团会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的内容使其产生一致的口径,整合传播,它们按照新闻信息对自己的利弊从各个分媒体中大量筛除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同时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再从本源上看,能够促成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因是商业利益,广告是媒介获得利润的关键,所以媒介集团往往用大量的娱乐类节目吸引广大受众,再把它们卖给广告商。一些娱乐类节目和广告对媒介组织新闻报道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们的报纸、电视,尤其是当前的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轻松的娱乐节目等,给受众制造商品“购买情境”(软广告)。与此同时,严肃的、有深度的节目和社会新闻等逐渐减少。⑤

三、媒体融合将对新闻专业的教育形成巨大冲击

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同介质的媒体技术的融合,它对记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名记者要熟练掌握相机、手机、摄像机、手提电脑等多媒体工具,还要学会运用多种软件制作新闻,为多个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媒体融合进程会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加快,技术的压力会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近几年来,新闻人才的培养出现了一些误区。一些人认为,当前的新闻工作者只需要会用各种数字化技术就基本上符合要求。因此,他们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方面着重强调对各种媒体技术的掌握,加大了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比重,但无意中忽视了新闻的通识教育等。强调多媒体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有积极意义,但是新闻不是仅从某种技能而来的,不应该仅由技术的发展决定新闻学的发展和新闻人才的培养。“仅仅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各种先进的数字化设备,而不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的滋养,这会使新闻学的教育在媒体融合时代迷失自己的方向”。⑥

同时,媒体融合也加剧了高校多媒体教师资源的匮乏,这对于新闻专业的教育也是十分不利的。近年来,受高校教育体制的影响,新闻学师资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教师相关媒体的实践经验越来越少。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上这种情况是与新闻学注重实践的精神背道而驰的。媒体融合时代问题就更为严重,如果说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资源匮乏,那么有多媒体实践经验的教师则少之又少了。⑦此外,由于我国的媒体融合尚在进行中,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尚未成熟。在教学中,教师很难把媒体融合中实践性很强的理论直接用于新闻学教学。无论是从教师的媒体实践经验上看,还是媒体融合的教学理论,当前新闻专业的教育远不能满足对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且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这两方面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四、媒体融合会加剧媒介生态环境的失衡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媒介技术大大改变了原来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格局,为广大受众带来了一些便利,但事实上,由媒体融合引发的媒介生态失衡问题也在不同程度地加剧。

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促使融媒技术不断完善,信息生产量几何倍增长,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与此同时,虚假信息开始泛滥,危害越来越大。虚假信息的泛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一般受众也能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与中来。但是普通受众毕竟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他们很多只是比较熟悉新媒体技术而已,对新闻信息的深度挖掘、分析、判断能力是比较弱的。这就造成一些受众自己制作的新闻信息并不能完全反映事实的原貌,无意中就造成了许多信息失实。第二,媒体融合时代,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信息的传播日益加快,但是如果受众的媒介素养没有相应的提高,也容易造成社会虚假信息的产生和泛滥。受众缺乏媒介素养,不能正确解读新闻信息的含义,往往造成他们“听风就是雨”,错误理解相关信息的含义,假如他们再利用新媒体工具广为传播就容易造成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手机上的快速泛滥。第三,媒体融合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一些缺乏责任意识的人和社会组织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有意制造一些能吸引广大受众眼球的“媒体事件”。但是许多类似的媒体事件纯属子虚乌有,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这也是造成媒体融合时代虚假信息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媒体融合也加速了受众社会价值体系的失范。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使各种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受众信息选择的个性化、多样性特征日益明显,这大大改变了以往媒体强势覆盖“号令天下”的传播格局。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传媒业一改过去“大而全”的经营策略,转向对某一部分受众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服务,提供互动式、全方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这种服务理念从一方面而言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增强了受众的主导权和自主意识,但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并不稳定,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尤其是媒体宣传的影响。受众在彰显自己个性化的同时,也在远离一些价值标准。

五、媒体融合对受众和信息流动的影响

媒体融合促使各种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使得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日益双向化。受众可以通过新的传播工具随时与大众传媒开展互动,甚至可以通过诸如博客、微博等传播渠道自己新闻,一改过去大众传媒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传播格局。但是,我们在欢庆媒介技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媒体融合催生的多种新媒体技术其最终得益的并不是普通受众。也许在一个新的媒介技术刚投入使用时,使用最多、得益最多的是普通受众,但是情况很快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段时间后,使用新媒体得到关注最多的仍是拥有大量注意力资本的名人、明星和重要人物。普通受众的信息绝大多数无人问津,很快被“信息海”所淹没,而名人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拥有大量的注意力资本,使用新媒体时(例如博客、微博等等)立刻就能吸引广大受众的注意力,为自己赢取更多的人气。可以说他们对普通受众注意力的掠夺从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掠夺的范围变得更广。“普通受众将逐渐沦为名人注意力资源的打工者,为其赢取更多人气。”??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在媒体融合时代依然无法改变,甚至有可能会愈演愈烈。

第二,媒体融合催生的新媒体技术使得人们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但是,如果民众的信息责任意识差,媒介素养没有相应提高,那么“黄色信息”在媒体融合时代活动的范围将更广,危害也更大,这与当初对新媒体技术的预期是截然相反的。要想新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应该使人们使用它们的智慧与当初发明它们的智慧并驾齐驱。技术是中性的,技术能发挥何种作用关键在于使用它们的人。

第三,媒体融合进一步加剧了国际信息资源不平等的流动。媒体融合时代,国际间信息的流动比以往更频繁,流动的量也比以往更大。随着技术壁垒逐渐突破,西方国家的信息通过数字网络平台可以更加便捷地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最新的融媒技术和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等依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达国家大量的信息输出必然会对发展中国家民众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陈国权:《现阶段媒介融合易产生的负效应》,《中国记者》,2009年第6期。

②陈国权:《报纸网站不要融合――我的“范媒介融合”观》,《中国报业》,2010年第5期。

③陈国权:《质疑媒介融合――数字化时代的报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战略应对》,《中国记者》,2010年第7期。

④王亮:《反观媒介融合的负效应》,《新闻事件》,2010年第9期。

⑤刘建明:《西方媒介批评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版,第385-386页。

⑥黄建友:《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改革探讨》,《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⑦蔡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今传媒》,2009年第1期。

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第4篇

一、“手机控”对大学生的危害

1、造成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紧张

虽然使用手机可以在虚拟社区里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扩展自己的交际圈,但是这种交流方式显然不能代替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和手机聊天工具,经常一个人低头摆弄手机,忽视了周围的人,在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时,无法使用丰富多变的网络表情符号,许多人觉得无话可说,可能会选择暂时的沉默,这样就会伤害到对方,会产生不愿于人交往的心理,经常逃避群体性活动,长此以往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就会疏离。

2、产生价值偏差

面对日益繁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大学生们将手机作为缓解压力的主要工具,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却被手机所掌控。很多同学在使用手机时,分不清主次,将手机的娱乐功能放大,在理解手机的存在价值上产生了偏差,将手机娱乐作为生活的重中之重,使其生活重心发生转移。一些同学过分依赖手机,在考试、写作业时存在投机取巧的心理,时常会上“手机百度”搜索答案进行作弊,想利用手机达成捷径,致使其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和学习能力。部分大学生为了追随时尚,频繁更换手机,选择不理性的消费方式,在手机投资上花费大,完全不顾及个人的消费能力,这些都会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3、危害身心健康

过度依赖手机还会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体表现为宿舍熄灯后,躺在床上玩手机,甚至有学生会玩到凌晨以后;上课时基本不会听讲,都是在低头玩手机;有时会边走边看手机;上厕所也是手机不离手;离开手机时心情低落等等。这些行为会造成大学生的视力下降,作息时间不规律,生物钟紊乱,学习状态欠佳,缺乏与周围人的交流而变得孤独、焦虑,甚至患上抑郁症。

二、当代大学生“手机控”的原因分析

1、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同龄群体因年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相似性,更容易相互影响,对于当代大学生所属的同龄群体而言,机不离手,使用微信、微博等等已是时尚和潮流的象征,如果群体内的某个人无法接受这种亚文化的话,那么他终将被群体遗弃。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在大学生过分依赖手机这一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像手机广告的夸张宣传、移动等通讯部门推出的各种套餐诱惑都能影响甚至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和手机使用行为,具有极大地暗示作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的诱导下,部分学生就会丧失自制力,沦为手机的奴隶。

2、教育者对大学生监管力度的缺失

大学生变成手机控与包括家庭和学校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着极大的关系。步入大学后,家长和学校对大学生的监管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降低。学校对大学生的不当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加之现代社会家庭伦理重心的转移,许多大学生又都是独生子女,在处理亲子关系时对孩子的越轨行为表现出宽容甚至溺爱的态度,纵容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

3、大学生自身的控制力不足

大学生身处在一定群体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群体其他成员价值观的影响,例如和朋友经常通过手机微信、玩手机游戏、追求品牌机,否则就会显得自己不合群,影响到与其他成员的关系。长此以往,一些自控能力不足的大学生就会完全丧失自我,毫无节制的使用手机,以至于离不开手机。

三、大学生“手机控”的干预措施

1、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要规范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行为,就必须更正同龄群体的各种关于使用手机的理念,教导群体成员合理、科学地使用手机,引导他们形成对手机的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针对大众传媒的这种不当的行为,有关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应该对其加以规范和监督,使其能够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摆脱手机控的困扰。

2、严格履行教育者的职责

在矫正大学生“手机控”的过程中,父母有必要对大学生玩手机的行为进行监督,严格节制大学生的日常开支和使用手机的时间,减少其在手机上的花费和投入,为大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矫治措施,加强家庭教育。并且及时明了孩子的心理动向,与其多沟通、多交流,努力为其排难解纷,帮助大学生将重心转移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

学校也必须正确履行职责,明令禁止大学生在课堂上玩耍手机、使用手机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鼓励举办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及时宣传过度使用手机的各种危害,唤醒学生的健康意识;经常性地组织各班辅导员和班主任多给一些心理压力大的同学做心理疏导,并提供必要的援助。

3、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步入大学后,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及时认清使用手机的利弊 ,意识到手机只是可以加以利用的生活工具而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学会正确应对心理压力的途径和方法,以学习为重,深刻反省自己在行为和认知上的缺陷和不足,学会践行正确行为习惯的方法,并帮助其他同学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大众传媒的利弊范文第5篇

调查方法及资料来源

本研究采用传播学抽样调查方法。在保证问卷结果科学性的前提下,研究小组确定的样本选择标准为:能够理性思考、具有合理判断力、认知水平与现阶段大学生应有实际能力相符。调查样本选自北京某工科二本院校在校生(含本科、研究生、专升本学生)。该学校在校本科生6700余人,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500余人。以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25%。问卷的设计考虑了三个因素:二本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我国特有的传媒环境特点;已确定的媒介素养的内涵。为了保证问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问卷经过多次修改,最后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定指标及选题。

(1)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年级、性别、专业概况、生源地等。

(2)媒介接触情况:包括学生接触各种媒介的频率、时长,接触的媒介内容和接触动机。

(3)媒介基本常识:中外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都提到,批判意识的培养是媒介教育的重点。如下几个关于媒介的基本常识,是形成媒介使用者批判意识的核心。它包括: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区别;对受众的地位和权利的认识;对媒介的影响力的认识(正负);对影响媒介信息的因素的认识。

(4)媒介批判意识:包括对不同类型媒介可信度的判断,对我国媒介主要反映了哪些群体的声音的判断,以及媒体对自身所产生影响的判断。

(5)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主要考察对新闻和广告的解读能力。

(6)媒介使用能力:包括与媒体的互动能力和制作媒介作品的能力。

调查结果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样本构成情况

(1)样本中本科生、研究生、专升本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81.25%、17.50%和1.25%,基本与该校招生比例相符。

(2)有效问卷中,男生占35.25%,女生占64.75%;文科生占53.25%,理科生占46.75%;来自城市的学生占48.00%,来自乡村的学生占52.00%。

2媒介接触情况

(1)接触媒介的种类及频率(见表1)。从表1可看出,学生接触媒介的种类均衡且多样化。按照接触频率的分值(每天接触到从不接触的分值分别为4、3、2、1、0分)计算,大学生接触媒体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列是:手机、网络、MP3/MP4播放器、电视、纸质书籍、广播、校园新闻网、杂志、报纸、数码相机。其中手机、网络、MP3/MP4播放器这些新媒体是学生最常使用的。传统媒体中,学生最常接触的是电视,而报纸杂志这些承载深度新闻的媒体接触较少。校园新闻网排在杂志和报纸这些传统媒体前,说明学生对校内新闻有一定的关注度。

(2)接触媒介的时间。以手机或上网时间来统计,每天1~3小时的占42.50%,1小时以下的占8%;一半学生上网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较为合理,3~5小时的占31%,5小时以上的占18.75%。上网超过5小时以上的都表现出一定的网络依赖。每天不接触媒介的人不存在。电脑的拥有率超过80%。

(3)上网自律性。3%的学生上网有明确目的,完成后就下线。没有目的只是在网上漫游的占33%;有明确目的,完成后会去看别的东西的占34%;有目的,但中途会被别的内容吸引的占29%。

(4)接触媒介的动机(见表2)。如表2所示,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多样。媒介对学生来说首先是娱乐工具,其次才是了解信息和学习知识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与人交流和缓解压力的渠道。休闲娱乐和学习知识是大学生接触媒介的最常见动机。与其他院校相比,该校学生媒介接触动机比较消极,只有45.50%的学生接触媒介是为了学习知识,尚有21.25%的学生接触媒介是为了打发时间,较消极被动。

(5)接触的媒介内容(见表3)。如表3所示,影音娱乐和时尚购物排在前两位,与接触动机相吻合。只有不到三分之一(29.50%)的学生关注政经新闻。

3媒介常识

(1)关于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媒介并不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像,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是有差距的。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对“媒介报道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能够完全真实反映现实”,有6.00%的学生完全同意,51.50%基本同意,37.90%不太同意这一观点,3.80%完全不同意这一观点。

(2)对受众的地位和权利的认识。针对“面对媒介信息,受众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者,还是主动的影响者和参与者”这个选项,有43.2%的被调查者认为受众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22.6%认为受众比较主动,24.6%认为较被动,认为很主动和很被动的分别占4.3%和4.5%,基本呈正态分布。关于受众的基本权利,超过70%的学生只知道知情权和隐私权,29%的学生知道传播权,11%的学生知道传媒接近权,还有3%对受众的权利不知道。

(3)对媒介影响力的认识。对“人离开大众传媒无法生活”这个说法,54%的被调查者基本同意,20.4%的学生非常认同,20.9%的学生不认同。多数学生意识到媒介对生活的深刻影响。

(4)对“媒介素养”这个词,18.1%的学生了解,63.8%的学生听说过但不了解,17.3%的学生没听说过。超过80%的学生不了解“媒介素养”。

4媒介批判意识

(1)对不同媒介可信度的判断(见表4)。根据分值,对不同媒介的可信度进行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杂志。传统媒体可信度高。网络由于缺乏把关人,虽然学生接触最多,但对其信任度不高。该校学生接触杂志频率超过报纸,但对杂志的信任度最低。说明学生接触的杂志可信度不高,应不是严肃类杂志。

(2)我国媒体代表哪个群体的声音最多。69.5%的学生认为代表娱乐、体育明星的声音最多,67.5%的学生认为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最多。20.5%的学生认为反映市民声音最多。此外依次为弱势群体(8.75%)、农民(6.25%)、工人(3.50%)和知识分子(2.25%)。这既反映了学生平时关注的媒体内容,也反映出我国特有的传媒体制和传媒环境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学生能识别到党和政府在媒体中的最强音,说明学生对我国传媒环境中的政治因素保持了基本的敏感和认同。

(3)媒介对自身有什么影响?6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有影响,32.7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影响,29.5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影响,29%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影响,8.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没有影响。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思想浅层的影响(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际交往),对深层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则意识不够。学生接触的媒介类型主要是网络,那么网络对自身的影响利弊如何?44%的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帮助很大,但2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负面影响,21%的人认为经常上网导致体质下降,29%的学生认为经常上网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总起来说,71%的学生承认上网对自己身体、学习和人际交往有负面影响。说明学生对媒介产生的影响有一定反思能力。

(4)对影响媒介信息的因素的认识。调查问卷中,面对“我国媒体主要经济来源”这个选项,有6.75%的学生认为是政府拨款,有68%的学生认为是广告收入。我国大众传媒主要受什么影响,39%的学生认为受到受众的趣味影响,36%认为受政府控制,20.75%认为受广告客户的影响。只有4.25%的学生认为“不受任何力量的影响”。90%以上的学生能够认识到媒介不是完全的中立和客观,对影响媒介信息的主要因素有一定认识。

(5)大部分学生认为迷恋网游的原因是基于心理需求。40%的学生认为迷恋网游的原因是寻找成就感,60%学生认为是为了忘记烦恼。

(6)关于媒介信息中的暴力内容。当看到电视中的暴力节目时,42%的人马上换台或跳过这一情节,23%的人记住这个频道,以后少看,尚有30%的学生记住这个频道,以后常看,或者聚精会神地看。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媒介中的暴力内容有一定的识别和抵御能力,但仍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暴力节目。

5媒介信息的解读

(1)对新闻的解读。37%的学生完全能区分报道和评论,58%的学生偶尔能区分报道和评论。区分报道和评论,是解读新闻的基本技巧,该校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这个能力。57%的学生没有通过多种媒体求证一则新闻的习惯,缺乏质疑和批判新闻的意识。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比如汶川地震,《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的报道内容是否有差别?44%的学生从没注意过是否有差别;5%的学生认为没有差别;26%的学生认为稍有差别;只有25%的学生认为差别很大。

(2)对广告的解读。大部分学生对传媒中的广告持正面态度,只有17%表示不喜欢,8%表示很反感。了解广告的制作流程,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广告的说服技巧和商业目的,对广告的本质有清晰认识。90%的学生对广告的制作流程不了解。44%的学生不能识别以新闻面目出现的广告,36%的学生不能识别虚假广告。53%的学生有时会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而买某种商品,4%的学生经常这样做。

6媒介参与使用情况

(1)20%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媒体互动。该校学生参与媒体的方式依次是网络留言(56%)、微博或博客(38%)、短信竞猜(24%)、投稿(14%)、热线电话或点歌(14%)。80%以上学生参加过媒体互动,在大众传媒面前不是完全的被动者。互动形式中,只有微博或博客是主动信息的,其他方式是被动参与。

(2)该校学生中4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媒介内容制作;33%的学生曾经制作个人网页;23%的学生曾制作数码图片;17%的学生曾制作博客;8%的学生曾制作DV;4%的学生有媒体实习经历。

结论与对策

1结论

(1)媒介接触情况。手机上网是大学生主要的媒介接触方式。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手机和网络的界限正在消失,这意味着媒介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时间和精力碎片化,很难专注于持续深入的思考。这种接触媒介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造成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大学生接触媒介的计划性和自律性较差,上网时间较长,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应是培养学生面对媒介的自律性,保持适当的媒介接触时间。

(2)媒介常识。一些基本常识是形成媒介批判能力的基础。多数学生认识到媒介对社会发展和自身成长有深刻影响,但对这种影响是怎样发生、影响的程度和层次怎样都缺乏认识。超过半数学生不具备区分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的意识,对媒介接受者的权利和地位认识有失偏颇,主动影响信息的意识较为薄弱,对媒介素养概念较为陌生,媒介素养亟待加强。

(3)媒介信息解读能力。一半以上学生解读新闻的能力,包括区分新闻和评论、对新闻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多方求证新闻客观性的意识有待提高。结合前面接触的媒介内容上看,学生选择新闻的能力稍弱。大部分学生对广告不反感,不会执意反对广告,绝大多数学生对广告的制作流程不了解,缺乏对广告本质的追问,容易被劝服,并潜移默化接受广告所宣传的生活观念。超过半数学生会因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而购买某种商品。对软文、虚假新闻的识别能力有待加强。(4)媒介参与与使用能力。大部分学生有过媒体互动经验,但参与媒体制作和的主动性不强。使用媒介的意识和能力略有欠缺。

2对策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提出在工科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1)教育原则。第一,本土化原则。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媒介信息的影响呈现全球化的共同特性,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媒介素养教育仍要注意本土化原则。本土化原则,是指立足中国大陆的传媒环境和传媒体制,“去探讨自己的媒介史和相关问题,去建立与中国自己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紧密相连的媒介理论。”[2-8]在教学实践中,本土化原则意味着选取能代表本土特色的媒介案例来探讨中国特有的媒介状况。第二,多层次教学原则。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遵循“学理探讨—常识介绍—媒介现状(本土)分析———自我媒介行为反思”的思路。所有人文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基本的人性假设。探讨媒介素养的前提就是要探讨人与媒介的关系,探讨人的本质和存在意义,然后才能确定怎样使用和接触媒介更符合人性。所以,学理探讨贯穿于整个媒介素养教育之中。对媒介事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都离不开这样的理论前提。常识介绍是关于媒介运作原理、媒介传播理论的介绍,作为解读分析媒介信息和媒介现象的理论基础。在以上两部分理论基础上,选取发生在本土的有影响或具有典型意义的媒介事件或媒介现象进行分析,最后请学生对自己在媒介事件前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提出提高媒介素养的策略。第三,批判性思考原则。香港学者李月莲等认为:“批判思考是传媒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知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15]段京肃认为,批判意识的培养主要强调受众接触媒介和大众传播活动时的主动意识、主动权的培养,是在目前和未来的大众传媒信息狂轰滥炸面前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受众不再盲目地接受并绝对信任媒介的时候,他们才可能真正成为社会传播活动的主人。[4]2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质疑精神,学习分析媒介信息和媒介环境的技巧,培养学生在媒介面前的独立意识和主动意识。第四,促成行为改变原则。所有教育最终都应促成被教育者行为的改变。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形成理智的媒体行为习惯。在学校的课程教育中,也要贯彻这个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反思媒体行为的习惯,掌握反思自我媒介行为的方法,并尝试制定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2)教学内容。根据以上原则和学生接触媒介的特点,确定如下教学内容体系,以供讨论(见表5)。

(3)教学方法。继续案例教学法和媒介作品分析法,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作为媒介教育的中心。案例教学法有三个环节:学习环境的设置、提出问题、寻求答案,比如广告的解读。先播放精美的可口可乐广告,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此广告好在哪里(创意和艺术手法)?用了哪些视听手段(广告的表现方式)?暗示了产品有哪些优点(推销)?暗示了一种什么生活方式(理念,生活价值观)?再给学生看王海可口可乐公司的报道和一些有关学者专家对可口可乐的分析,请学生讨论广告的本质是什么,与产品的本质有什么关系。也可以组织媒介素养行动小组,针对学生接触媒介存在的问题制定小组计划,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媒介素养状况的改善。把选课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出若干具体行动目标,由各小组自由选择,结课时每小组交作品或报告,作为课程考核内容之一。如针对接触媒介无自律现象,设定目标为“信息面前我做主”;针对媒介制作能力较弱,设定目标为“制作一部成熟的媒介作品”(报纸、DV或网页)等等。

(4)联合其他选修课,多层次多学科渗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如在“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加入对畅销书的研究和分析,在“音乐赏析系列课”中加入对流行歌曲的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