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长沙市 体育产业 制约因素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发展规模逐渐增大。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也日益显现,必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沙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并未充分发挥其潜能。探讨和研究这些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将有利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科学的制定体育产业的发展政策,有利于我市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长沙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较薄弱,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政策。首先,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较薄弱。表现为部分项目过度投资,部分项目却投资不足;还有就是某些项目布局不合理,导致了过度投资项目和布局不合理项目的经营企业效益大幅滑坡,投资不足项目虽然利润率高但利润额少的尴尬局面;其次,由于长沙市既未就体育市场的管理立法,也没有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实施细则,致使现有法规体系无法对长沙市的体育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再次,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对体育产业而言,无论是对体育组织、体育俱乐部和组织体育比赛的单位,还是对为体育组织和体育比赛提供赞助的企业或个人,均没有优惠的税收政策。因此,现行的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2.体育市场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截止2006年底,长沙市体育服务经营单位289家,除了体育系统开办的规模较大外,社会和个体开办的都比较小。尽管近3年略有增加,但在社会和个体办的体育服务设施中,多数属于个体经营,其场地设施比较简陋、经营规模普遍很小仍是一个突出的特征,真正有特色的体育经营项目和高档次的体育健身消费场所不多,经营的效益也不显著。虽然经过第五届城运会后,体育系统拥有的场地设施有一定优势,但由于机制不活,经营管理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其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现状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3.区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体育健身娱乐逐步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需求。由于长沙市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区域间差异,因此导致社会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由此产生了对体育产业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调查发现,多数大规模的体育经营场所主要集中于市区,而位置偏远的体育项目经营场所规模都相对较小。体育产业经营活动的“两级分化”对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是十分不利的。

4.体育专业人才缺乏。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忽视了体育的经济问题,对培养体育产业方面的人才重视不够,在高等院校几乎没有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专门学科、专业。因此,我们十分缺乏体育产业的专门人才,既缺一般的管理人才,更缺特殊的专门人才。就长沙市而言,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在学历低、专业结构差和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少几个方面。因此,经营者整体素质偏低,也是制约长沙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长沙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对策

1.制定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近几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作为长沙市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与国家配套的一系列体育产业管理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法规以及指导思想,各县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在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安排一定的资金和贷款,用于体育产业的开发。对一些投入较大、社会效益好的体育基建项目应列为城市基础建设规划,优先安排。城市居住区应将体育设施纳入配套设施建设指标,同步建设。建议通过制定差别税率和减免税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项目、体育用品项目、体育竞赛表演项目和新型体育服务项目等。建议长沙统计部门将体育产业单独统计,以便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随时准确掌握长沙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数据,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2.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率,积极申请和举办国内、省内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承办,鼓励企业赞助体育活动,借鉴国内外举办商业赛事的惯例,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做好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和经营开发工作。公共体育场馆要创造条件,对外开放,提高服务质量,方便群众健身娱乐。各类场馆要按照“以体为主,多业并举”的方针,兼顾训练、竞赛、群众健身娱乐活动和文化、经贸活动,积极开办一些有规模、有效益的体育经营项目,盘活现有体育资产存量。学校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也应在满足教学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逐步向社会开放。

3.大力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体育行政部门要把人才问题作为发展体育产业的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多渠道、多形式去发现和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既要立足本系统的人才培养,建立在职、在岗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也要解放思想,引进人才,为体所用;加快用工、人事、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大胆使用人才,用好人才。对经营单位要放开用人自,实行用人单位和就业职工的双向选择,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建立评聘、辞退、辞职制度,完善有关激励、竞争、约束等经营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产业化 制约 发展对策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部门的总和。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其适应市场经济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其自身的产业化。学校应发挥体育场馆设施的优势,开发、兴办体育产业,满足师生和周边居民体育健身的迫切需求,并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1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思想观念滞后欠缺与市场接轨

由于受整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还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产业化经营。很多高校对体育产业化意义的认识不足,只注重体育课教学和课余体育训练,没有主动发挥高校的资金、人才优势,积极涉足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产品的经营开发等行业。而在西方国家,高校运动队有自己的品牌和商标,其产品涉及领域十分广阔,从服装、鞋帽到学习用品、旅游纪念品等,以高水平运动队为龙头带动着整个学校的体育产业发展。

1.2 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如俱乐部法人资格、经理人资格的确认,教练员、运动员的职业化,运动员转会制度的不断完善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竞赛产业的形成与规模化也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化的排头兵,体育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已初见成效。但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支持,限制了体育教育业的繁荣与发展。

1.3 产权关系不明晰经营范围偏小

就高校体育产业而言,学校是体育设施的拥有者,体育主管部门是体育场馆的经营者,但二者关系往往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高校体育资产的所有权不明晰,部分资产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责任和权利不清且利益分配不合理,缺乏相应激励机制,经营管理的科学性较低,致使经营管理效率低下,资源闲置和浪费程度较高,影响了高校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制约着高校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1.4 经营方式单一经营资金不足

目前,就我国高校体育产业总体来说,经营内容和项目比较单一。高校体育产业化主要是发挥高校体育人才和场馆设施的优势,其经营项目仅仅停留在体育场馆的租赁、承办和组织各类体育健身培训,以及体育用品、设备、器材的销售与经营。另外,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由于高校体育本身具有特殊性,其经费来源主要靠上级部门的计划拨款,这些款项主要用于教学与训练、科研和教学设备、器材的购置等,能用于体育产业的经费是相当有限的,特别是流动资金明显不足,尚不能成为高校体育产业的一条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1.5 缺乏经营人才管理水平偏低

体育产业在我国尚属新兴“生命产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专门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的专门人才的院校。使得高校市场经营管理出现了对市场分析研究不够,缺乏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经营决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较差,市场分析竞争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组织内耗大,资源严重浪费,效益不高;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不能有效地开拓和适应市场等等。这些都是影响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2.1 拓宽思路,转变观念

高校体育场馆要迈出狭小的天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必须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在功能上,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在运行机制上,从以管理为主向以经营为主转变。体育场馆应以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积极开拓社会体育消费市场。城市居民目前娱乐消遣等消费已开始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此,体育场馆应拓宽思路,积极培育健身娱乐市场,以满足消费者对体育健身娱乐不同层次的需求。

2.2 发挥高校无形资产的优势,拓展经营项目

高校拥有一批学历高、业务能力强、懂体育技术理论、熟悉训练竞赛业务的各专业师资队伍,他们是体育方面有名的专家、教授等,在社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展和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培训、有偿训练及娱乐体育等具有明显优势,是有很大潜力的体育无形资产。

在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开发中,必须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高校专业人才多,学科面广的优势。多与社会各体育界的联系,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为更好地开发经营项目、培养市场服务。

2.3 高校体育场馆应建立综合性的体育服务中心

体育活动、健身指导、生理生化康复中心、诊断预测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集体育、健身、诊断、康复、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服务场所。人们来高校体育场馆有娱乐、锻炼、休息等场所,享受各种各样的优质服务,这样就能把高校潜在的优势充分挖掘出来,从增强个人素质的高度出发,高校体育馆更应主动承担责任,义不容辞地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2.4 改革管理体制,实现多种管理模式并存

根据高校体育场馆的不同特点和经营管理的现状,应加大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并存。对于小型的公共体育场馆,可以委托社区管理。对于大型体育场馆,应采用市场运行机制,尝试实行公司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运作;对于一些训练基地性质的场馆可以委托给运动队(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经营运作。 2.5 加强对体育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体育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解决体育市场人才资源短缺和提高体育产业运作人员的素质是体育市场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必须具有能够为体育市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高校应充分利用综合院校体育、经管、中文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师资力量,开设新兴的体育广告、体育新闻、体育管理等专业,培养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使他们掌握现代体育管理和体育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能按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办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进而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特别是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下的经济潜能不断被挖掘出来,近年来,体育经济在社会各种因素的催化下得到了较快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一套体育经济运作模式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本文结合实际情况,首先介绍了我国的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最后提出了如何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体育经济 阻碍因素 应对措施

自从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来,国民对体育的热忱已是步步加深,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体育经济在GDP中的所占比例步步加大。研究体育经济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

(一)体育消费潜力不断提高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居民消费能力有限,买方市场和通货紧缩特征明显。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消费增长速度却非常快,体育潜力不断提高。

(二)以本体市场为主题的体育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本体市场为主题的体育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已趋清晰。这个框架就是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旅游市场,形成了一个体育产业的主体市场。

(三)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宽。体育产业开发的领域不断拓宽,体育产业的质量和产业效益逐步提高。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和潜在的市场优势。

二、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

(一)社会人口体育素养不高

西方某些国家早就明确了体育的社会价值,提出终身体育的思想。我国虽然也曾在理论上给予了探讨,但并未产生真正的效益。封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重文轻武”思潮始终趋于主流,导致近、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实际操作往往是背离的,人们对体育的偏见,使体育未能充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积极影响。体育的发展往往雷声响,雨点小,社会人群的价值偏向,造成了体育意识淡漠,这是人们体育素养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得不到纠正,势必阻碍体育经济的发展。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决定价值取向,是影响消费动机的源泉,社会人口没有体育素养或素养不高,就根本无法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更不必说为运动而付出经济代价。

(二)体育经济发展实体处于“零刺激”

当肥胖成为影响女性曲线美的重要因素之一时,各种减肥药,减肥茶经媒体宣传成为消费热点,直接原因是减肥的作用解除了消费者的顾虑,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然而长期以来,作为影响体育经济发展的媒介甚至生产厂家,都未能对体育的效力进行必要有效的宣传、导致决策和经营的失败。人们对于自己投出的“经济得不到相应的价值回报”,因此,对于体育消费的欲望当然不高,保持在观望与等待的平稳“零刺激”状态之中。体育经济要发展,各经济实体必须注重实际产品的价值验证和健身效力的宣传力度。通过科研论证,分析解决适合不同个体需求的“短、平、快”系列运动产品。在具体调整的基础之上,有效地运用可操作的数据指标,更好地为人们健康服务,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的人们增强健康而忠实的服务,以实际的效能改变“零刺激”的睡眠状态,为体育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三)体育消费运行缺乏整体效力

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是关键的转变,这种转变要有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体育产品生产销售厂家应摒弃以热点赢暴利的经营思想,研制适合不同经济个体消费水平的体育产品,并考虑在不同产品结构中增强必要的简易健身功能的指导法则,使产品的价值与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相吻合。政府在进行城区规划,社区设施配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地方的实际情况,以提高人们身心健康水平为主旨,引导人们进行体育消费,从而推动体育经济的发展。

(四)缺乏专门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的开发需要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和管理的人才,而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一般只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入了解,体育管理和经营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形成一个体育产业人才群体。

三、加快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一)提高全民体育消费意识

体育市场是沟通体育消费与生产的桥梁,是满足居民体育消费,推动体育发展的动力。要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和引导,强化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健身意识,努力倡导健康科学的健身理念,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和老年体育,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培养更多的体育消费群体,积极引导居民的体育消费。

(二)深化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

各级体育部门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功能,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将有条件的体育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之从以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过渡,差额预算向自收自支过渡,从自收自支向企业化过渡。体育经费的来源,应以国家拨款为主,社会集资为辅,把国家办要和社会办结合起来,开辟多种资金来源渠道,使之有主有从,互为补充。

(三)应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群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植力度,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三是要在政策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四)加强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体育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经营、服务和管理队伍,有一批优秀的经营、服务和管理人才。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培养既懂经济理论又懂技术的经营管理型人才。首先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其次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加强培育与培养,逐步建设一支懂管理、善经营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管理、体育经营的人才队伍。

(五)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体育市场建设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展的载体和导向。体育市场体系建设,要以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等等,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体育经济的发展展望

体育经济必须与全民体育同步发展,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状况的标志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反映乃是人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以及体育社会化的程度,包括体育是否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体育人口的数量,社会体育的水平和群众性体育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体育设施的拥有、数量和质量。一个国家的体育科学技术,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的最高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必须立足于群众性体育活动这个坚实的基础,开展一个全民健身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花钱买健康”的体质投资已成为时尚。这就要求体育经济必须与全民体育同步发展,一个大规范的群众体育消费正迅速的转向市场化,如今人们喜爱的健身与娱乐为一体的各种体育健身场所,如溜冰场、台球厅、乒乓球馆、保龄球馆和夏日游泳池,冬季温水游泳馆已成为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当体育产业化的兴起以后,谁投资、谁兴办、谁受益,使体育社会化有了经济利益基础,大大促进了体育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化的市场经济,为发展体育经济创造了优异的外环境。

参考文献:

[1] 任慧莹.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因素的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06):247.

[2] 高阿平.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0):135-136.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现代奥运不仅是体育赛场,也是企业营销的决赛场。奥运会为许多企业带来了商机,也为许多企业构建了一个市场推广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为我国的体育营销带来一个广阔的前景,我国的企业要珍惜此次商机,将古老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现代营销观念结合起来,以体育精神锻造知名品牌,树立企业形象,为特色而成功的体育营销奠定基础。

[关键词]奥运经济奥运商机体育营销体育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的历程应该永远铭刻着这两个人的名字:刚刚卸任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和美国金融家尤伯罗思。萨马兰奇更新了奥运的理念,主张奥运会应为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发展服务,将体育精神和一个国家或城市的经济契机结合起来,为现代奥运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1984年以前的奥运经费主要靠政府拨款,使举办国家或城市背上沉重的债务。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一改过去的做法,不再靠政府拨款,而是靠出售电视转播权、收取广告费来经营,首次将商业操作介入奥运运营,尤伯罗思是本次运营的策划者和操作人。由于他的智慧和才干,本次奥运会不仅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赢利(赢利2亿美元),并使奥运会由体育运动转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参加的举世瞩目的大型社会经济活动而更加深得人心。以后电视转播权和TOP(顶级)赞助商计划相辅相成,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商业营销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和品牌竞争提供了更具挑战力的现代平台,从而使奥运赞助成为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竞争的热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奥运经济。”

体育营销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从体育产业方面来讲即如何更加深刻而有效地推进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使之逐步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而成为独立的运营体。而从企业方面来讲,即将体育活动和体育业作为一种促销手段或形象背景,利用冠名、赞助等形式,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推广自己的品牌或树立企业形象,达到营销目的。现在,体育营销的观念已经深入全球各大经销商心中,体育背后所蕴藏的无限商机成为世界著名大企业关注的焦点,体育赛事也成为公认的品牌宣传的最好广告载体之一。

中国的体育营销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4年中国参加奥运会时,仅有“健力宝”和“海鸥表”两家企业向代表团赞助了总额7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和实物。仅过十几年,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赞助总额已是1984年的100倍,这说明体育营销观念已经深得人心,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共鸣,许多厂商已经将促销主体由“明星广告”和“政府关系”转入体育营销。营销方式也已经多样化,由赞助、冠名等基本方式而发展为形象公关和产业连动,最典型的就是伊利集团,聘任田径明星刘翔担任“形象大使。”现代奥运已不仅限于体育赛场,而且也是大企业品牌和形象营销的决赛场。体育比赛尚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而对企业来说则纯粹是一场促销实力的“肉搏!”企业营销之争比体育比赛更加残酷。2008年的北京奥运,国际知名企业将借助奥运之机走进中国市场、塑造深得人心的品牌。面对强大攻势,中国企业恐怕抢得每一分利益都将十分艰辛,这就要需要中国企业充实实力,准确定位,借助奥运会,进行成功的体育营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总之,北京2008年奥运会,2800亿元的投资,为许多企业带来了商机,也为众多企业构建了一个市场推广平台。

1.要珍惜商机,准确而有效地进行市场分析和定位,有的放矢地参与竞争。北京市政府已经决定在未来五年中,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以全力缩短与国外同等地位大城市的差距。因此,对于国内企业来说,要准确把握商机,在迎接WTO挑战的同时,和境外同行一比高低。另外,在这些直接商机的后面,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间接商机,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市场变化:“第一,通过申奥成功的刺激,国内的包括体育运动设备、建筑设施等各方面都将得到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第二,由于申奥的成功,可能对我们国民的居民消费会带来一定的刺激。第三,可以吸引很多外国的游客,包括外资进来,这对国内的经济也有促进作用。”总之,申奥成功对北京以至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就看具体企业怎样把握利用这次商机,重要的一点是利用这次营销较量,要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残留的单一性的生产和服务观点,根本上转变营销机制,将体育营销作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切入口。

体育产业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1四川体育用品市场开发与营销现状

1.1我国目前体育用品市场的现状

当前,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迅速,有超过五家体育用品厂商在香港上市,体育用品市场规模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在极速成长,体育用品业一度被称为“朝阳产业”,各大体育用品企业掌门人的名字亦频现于各大富豪榜,中国体育用品业在强势崛起。当前中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据了相当份额的国际市场,成为全球体育用品生产商的重要基地和制造大国,中国已拥有全球70%左右的生产份额,这表明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已经快速地成长起来。四川省是一个体育大省,经常举办全国性的赛事,特别是登山、探险、自驾车等为主题的户外体育运动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四川省体育用品专卖店已达500多家。自2003年以后体育用品消费每年平均以35%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年销售额达5000万的企业占到50%以上,全省年总销售额达到25亿元以上。但必须同时看到全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起点还比较低,进入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时间较短,产品规模、质量、结构等不够合理,企业的标准化程度很低,品牌效应凹凸的矛盾依然严重。同时,体育用品行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体育用品市场集中度低,新产品的研发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很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

1.2四川体育用品市场开发与营销发展现状

随着四川体育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其体育用品市场开发与营销也有突出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体育用品市场营销意识增强

四川体育用品企业重视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国内、国际市场信息和动态,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制定营销战略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积极开展营销创新;不断完善营销网络,提高售后服务水平,使体育用品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使顾客成为品牌的义务宣传者;通过广告、信誉、销售吸引力等所提供的信息来创造属于体育品牌的专项注意力。

1.2.2体育用品由过去销售产品转变为品牌经营

四川体育用品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逐步走上名牌兴企的道路。其中四川劲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体育用品营销公司,主要业务是批发零售体育服装、鞋类、配件及器材等。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现已成为国内知名体育用品经营公司。他们借鉴国外品牌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运作模式,坚持名牌经营理念,的品牌就有耐克、阿迪达斯、锐步、李宁、茵宝、靠背、彪马等国际、国内知名体育品牌。

1.2.3体育用品的营销手段多样化

广大消费者对体育用品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日趋明显,四川体育用品企业坚持以文化为导向,将体育用品的营销与文化需求,消费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紧密结合,在对体育用品市场进行严格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场营销策略,体育用品企业营销手段向多样化趋势发展,体育用品企业由单一的广告宣传方式向体育赞助、公共关系、网络营销等多种方式综合应用转变。企业准确预测和把握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用品市场,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注重规模化经营。

1.2.4政府对体育用品营销推动作用不断加强

政府有关部门针对体育用品企业具体情况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努力为体育用品企业在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等方面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市场空间。同时,政府还加强和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建设,利用现代营销方式把电子商务引入体育用品贸易的全过程,如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运用国家有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和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大力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完善体育投资环境建设,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促进四川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四川体育用品市场开发与营销存在的问题

2.1品牌意识仍需加强,创新难破思维定势

伴随着国产体育品牌开始逐渐崛起,四川体育用品企业品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销售额也逐年增加,但品牌意识仍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当前体育用品企业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发展态势:一是体育用品企业不断增多,体育用品销售日趋火爆;二是“仿造”“、加工贴牌”仍然大面积存在,众多企业独创自己的品牌意识、创新意识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2.2技术投入重视不够,产品品种单一

从当前体育用品市场发现,体育用品销售业绩大多是靠压低价格换取市场,基本上不具备特色优势。多数体育用品企业靠仿制、抄袭别人的产品来生存。四川目前还没有品牌过硬的体育用品生产加工企业,所以,没有过硬的品牌产品做支撑,任何高明的营销手段都是无本之木,无从谈起。技术支撑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研发力量薄弱等是四川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瓶颈”,而营销手段与体育用品消费者的现实需求相匹配,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层次需求有赖于四川对本土品牌的重视和扶持。只有加大本土化体育用品品牌的技术、资金的不断支持,才能杜绝仿制甚至抄袭,培养产品不断换代升级的意识。

2.3企业规模较小,分散经营严重

从目前四川体育用品销售市场分析,目前本地产品只占20%左右的份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无法和国内的品牌相抗衡,更不用说与国际名牌论英雄。体育用品的标准化工作比较滞后,金融支持力度还不能满足企业的规模发展需要,一些法律、政策滞后,体育用品市场行业管理不健全、不到位,缺乏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低。

2.4过分注重广告,营销方式单一

现代营销中,广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体育用品都过分注重广告,一些体育用品企业把整个经营的30%甚至超过50%拿去做广告,结果是消费者熟悉了该品牌,但由于该品牌无力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和进行相关的售后服务,很快又再次失去消费者。一些企业营销方式单一,主要依靠专卖形式进行,而对网购,会员认购等形式开发不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销售收入和知名度。

2.5体育用品营销人才缺乏,从业人员难当重任

国内体育营销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从四川体育用品的发展情况来看,营销总体与全国相比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据有关部门估计,截至2010年,四川对体育用品的管理、营销人才的缺口超过万名。到201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超过3万。很多从业者都是新手,既没有媒体、广告或相关行业从业经验,也没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因此,体育用品营销人才已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作为一个体育用品营销人才,既要对以体育为载体的各项商业活动有充分的认识,还要善于捕捉客户需求,懂得资源整合,发挥创新能力。

2.6市场资源开发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有效供给

四川既没有体育用品本土品牌的生产企业,营销品牌企业也屈指可数,而这些以营销为经营范围的企业所打开的市场也仅限于四川本土,最多包括部分重庆市场,全国市场还难以闯进,更不用说开拓国际市场。近年来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然而目前四川体育用品企业对整体消费市场有效供给远远不足,还需要积极引导居民增加体育、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等消费,拓宽消费领域。

3四川体育用品市场开发与营销应采取的策略

3.1创新体育用品的市场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川体育用品市场的开发,必须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体育用品产业和市场的宏观管理体制,而体育用品的营销战略也必须建立符合体育市场内在要求和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规律的市场调控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培育、开发体育用品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利用市场运行机制对体育用品产业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体育用品的需求。3.2提高体育用品的质量等级和服务意识四川体育用品企业要不断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质量等级,要以体育用品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走品种多样化、系列化的开发之路,质量上要与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完善企业的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产品的性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满足消费者对体育用品的不同需求。要提升企业的服务意识,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服务管理体制,树立顾客至上的营销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客户信息处理系统,加强销售服务网点建设,保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3推动体育用品的品牌战略和核心竞争力

四川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体育用品支持与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品牌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开展技术创新,要在“十二五”期间扶持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并做大做强,实现四川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零的突破,营销企业要巩固已占领的固有阵地,逐步扩大影响力,在“十二五”期间占领整个西部地区,靠本土品牌打开国内外市场。3.4拓宽体育用品的多元化营销策略和营销渠道日趋激烈的体育用品企业竞争,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必须构建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其中体育用品业的市场细分、目标消费者市场的选择是体育用品业营销的基础和前提,营销组合是体育用品业营销的核心,而多元化的营销渠道是营销组合的关键。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销售网络,特别是建立新兴的网络渠道,进行虚拟经营,为消费者提供体验营销服务,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互动,为特定消费人群提供匹配的产品与服务,是体育用品企业赢得顾客,占领市场先机的关键所在。

3.5创建体育用品的扶持政策和发展环境

四川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现状表明,企业发展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产业环境等存在许多不足,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水平低下。政府需要在技术扶持、资金扶持、人才引进和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制定促进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政策,应构建一个有法可依、规范管理、公平竞争的体育用品市场,应打破体育用品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壁垒,引入竞争机制,给各类投资主体以平等的投资、收益机会,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