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第1篇

1. 我国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投入资金不足

我国传统的勘察都是人工化方法,信息化系统找矿勘查并不完善,这都是由于我国对勘察的资金投入量不足,并且传统的勘察观念根深蒂固,对勘察的重视不够,投入的资金并不能运用到真正提高勘察质量上。

1.2 市场主体缺乏

目前我国现行的勘察主体主要是国有的地质勘查单位,缺乏市场化主导,勘察行业的市场机制准入受到了国有垄断,导致勘查的行业的发展受限。由于国有单位的垄断属性决定着勘查主体的局限性,通常国有勘查的运行采用的行政手段,在市场化制度是弱边缘化的主体,不能成为合格的标准市场主体,这对想进入勘查行业的其他私有化市场主?w不公平,也不利于勘查行业的有序发展。

1.3 找矿人才稀缺

地质勘查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找矿人才结构不合理,基层的找矿人员较多,而顶层具备勘察技术的人员较少,且基层的勘察人员缺乏勘查的创新能力,找矿技术缺乏应用实施。地质矿产事业关系着我国资源利用,而矿产事业的储备人才少,对地质勘查的后备力量的培养并不重视,这制约着我国矿产事业找矿技术的发展。

1.4 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当前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且对于地质矿产的开采以及勘查技术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整体看来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地质勘查与找矿技术的应用上,我国并没有真正走在国际化先列之上,仍然有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需要改进和提高。

2. 新形势下地质勘查方法

2.1 规划合理或适当超前

矿产施工的地质勘察是个系统工程,适当的规划,合理规划是工程项目的前提条件。矿产勘察遵循自然规律,体现人性化,以人为本,勘查的规划图突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突出矿产地质勘查的类型结合,中央性勘察和地方性勘查相结合,公益性勘查和商业性勘查相结合。勘查的地方性事业的发展与勘查地域性的拓宽相结合,各个矿产勘查领域单位相互结合才能促进我国勘查事业的发展。规划区域单位与矿产施工现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顶层设计要有前瞻性,有远见的地质勘察能使基础勘查工作有力开展。

2.2 因地制宜

由于矿产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地壳运动等方面也是较为复杂的,会涉及底层的断裂等现象,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可能产生的原因不同,在勘查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勘查。在进行这些勘测等类的工作时,我们必须深入地了解,并且把握好中国的地质条件,与此同时,掌握相关的资源分布规律。这些要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布局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原则相一致,遵循社会发展的布局的一定规律。结合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各面的内容,合理地制定出地质矿产资源勘测的区域布局,更好地推动中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开展。大量勘查实践证明,只有从矿床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实际需要决定勘查的各项工作,才能取得比较符合矿床实际的勘查效果。如果不计实际,随便想象,将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必须加强矿床各方面特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要加强地质、设计和建设单位的方面结合,使勘查工作既符合矿床地质实际,又能满足矿山建设的实际需要。

2.3 循序渐进遵循规律

矿产资源的分布有其规律性,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两大块区域,因此建立大型的矿产基地应考虑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勘察规划,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情况,资源分布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勘察过程,对人口分布情况、国土利用情况、城建情况进行前期勘察。矿产施工的地质勘查过程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漫长性决定了勘查过程必须遵循矿床规律循序渐进,要保持耐心的工作心态,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4 完善勘察管理体制和勘查技术

全面完善的勘查管理体制是勘察的制度保障,各级勘查主体进行相互协调和合作,避免出现制度与管理相脱节,国家出台相配套的勘察制度,为勘查的有效开展提供配套措施。此外,勘查技术的应用范围进行科学规定,科学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地质勘查的技术,完善找矿技术信息化处理,加强勘查技术的信息化建设,落实对我国提出“科教兴地”的口号。同时,勘察能力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完善找矿的理论体系,对勘查人才的培养建设成为主要培养策略。

3. 新形势下地质找矿技术应用

3.1 危险矿山

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度逐渐增大,开采量大幅度的提高带来的是矿产资源的枯竭,已知矿区的浅层矿床已面临着资源匮乏的现象。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寻找矿产资源的范围,找矿的矿区已经拓展到了危险的矿山。危机矿山的地质勘查和找矿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寻找非传统的矿产资源。传统的矿产资源,如铜矿、铁矿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常见矿物的寻找,更要放眼于整个国际矿产事业形势,了解国际热门的矿产资源,取得开发利用热门资源的主动权,并逐渐寻找可替代传统矿产的新兴资源,减少了开采无利用价值的矿产资源。因此危险矿山的开采成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主要找矿方向。寻找富含市场前景的矿产资源的矿山,开采优质的替代资源。此外,危险矿山的地质勘查必须做好相关的数据比对,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可以采用地质时间表的找矿技术,运用物、地、化的多种充分材料,分析成矿区与深度矿层的具体联系。

3.2 尾矿或生矿

过去的采矿工艺不成熟,在采矿过程常出现安全事故。尾矿的开采成为了制约找矿发展的问题。因此,尾矿或生矿的开发,注意对安全开采的因素控制,由于尾矿开采的危险因素较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开开采要求,提高尾矿开采的谨慎性,处理尾矿的意外事故要有前瞻性,提高开采提高尾矿开采的科学性,不仅能提高开采利用率,还能对尾矿实现环境保护。

3.3 未知矿山

人类矿产开采活动逐渐频繁,可被寻找的矿产资源逐渐稀少,矿产资源的开拓难度越来越大,且找矿周期逐渐增长,而矿产资源的勘察和找矿有时间限制,这就要求在勘查和找矿过程提高合理性。因此在向位置矿山开采的时候应该合理估计未知矿山的矿产存储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要充分估量矿产的剩余量,同时,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合理勘查,由于未知矿山的开采是没有过往经验的,对勘察的安全性评估以及开采后带来的环境影响应加以控制,必须由严密的监督体系,才能在未知矿山上的勘察和找矿。对于位置矿山的矿区找矿,可以使用大比例尺的技术,使用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对新形成的地质资料进行恰当的修补编制和预处理,满足寻找矿区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矿床成矿模型和建立找矿模型,对于地质复杂的矿山的成矿规律进行模型建立,达到类比预测的目的,是一种模拟成矿效果的找矿技术。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第2篇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项目实施和城镇建设发展提供支撑和用地保障。建设用地充分挖潜存量土地,多使用未利用土地尤其是沙地和荒漠土地,有保有压,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一是加大了对自治区急需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和铁路公路建设项目的用地保障力度。二是提高了能源、交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矿及60年大庆项目建设用地的比例。三是加快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预(初)审速度,从而保证了自治区确定的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2006年全区储备土地6951公顷。培育了良好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严格保护耕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全区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全区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到2006年底。全区国土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8。截至2006年底,全区共有牧草地、林地耕地等农用地9540万公顷,建设用地145.6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864.44万公顷。农用地中耕地713.33万公顷。人均土地、耕地面积分别为72亩和4.39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5倍和3.2倍。2006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显示,各省耕地面积均在减少,唯有新增耕地3.12万公顷。我区有5个旗县被列入全国基本农田重点保护示范区。

土地整理工作获突破性进展,全区耕地质量和数量明显提高。2006年自治区已入库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49个,预算投资额近9亿多元。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项目区村民人均耕地平均增加0.65亩,人均年纯收入平均增加130元/人,增加农田防护林675.25公顷,农田森林覆盖率增加3.10%,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使全区粮食产品连续3年保持在300亿斤以上,特别是2006年达345亿斤,创历年最高水平。

坚持有偿出让和市场配置供应土地。2006年全区有偿出让土地面积占土地供应总量的79%,其中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拍挂出让,全年实现土地收益123亿元,是2001年的11.1倍。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面,强化了自治区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了非煤矿业权一律市场出让,煤炭资源配置服务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项目,实行自治区政府集体研究决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基本解决了“双轨制”问题。2006年自治区本级确认矿业权价款80.47亿元,征收矿业权使用费和价款15亿元,较上年增加5亿元,征收额超过历年征收总和。委托盟市组织探矿权市场出让197宗,已成交156宗,成交探矿权价款1.5亿元。全区采矿权价款有偿出让970宗,成交采矿权价款1.5亿元。征收入库资补费3.25亿元,比上年增长88.6%。

地质勘查工作全面加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已成为我国能源、有色金属等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到2006年底,全区共发现各类矿产134种,矿产地4100余处,其中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78种,有66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28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的前三位。煤炭、稀土、铌矿、钽矿、锗矿、天然碱是我区的优势资源。稀土居世界首位,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苏里格气田探明储量7000多亿立方米,属世界级大气田。2006年底,全区已开发利用矿种96种,全区共有矿山企业5194个,矿业总产值超过435.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14.50A,比上年增加21.35%。投入矿业开发和技改资金15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0%和36.4%。

地矿工作凸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地质勘查工作力度,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和社会共同出资的多元化勘查投资主体格局,3年累计投入地质勘查资金56亿元,3年勘查资金总额超过此前历年勘查投入总和。

从2004年起,自治区财政共下达地质勘查专项资金17.80亿元,安排各类地质矿产勘查项目384个。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883.65万吨,可采储量5670.94万吨;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431.61亿立方米,可采储量3970.45亿立方米;预测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189亿吨,煤炭资源总量将位居全国第一,为自治区确立能源大区地位奠定了基础。通过勘查,预计可新增铁矿石资源量1.22亿吨、岩盐资源储量20亿吨、铅锌金属储量42.1万吨、钼金属储量10万吨、金资源储量10.3吨、银资源储量94.88吨。新发现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矿床5个,中型矿床8个,小型矿床4个,各类矿化点及异常357处。发现和评价城市供水、防砷改水及重点工业园区供水水源地15处,解决了近40万人、70万头(只)牲畜的饮用水问题,保障了当地生产和生活用水。初步探明鄂尔多斯地下水年可采资源量58亿立方米,为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和基础地质信息。

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全区95%的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的农牧业生产资料。全区共有矿山5194个,从业人数30万人,年开采矿石量3.58亿吨。2005年全区矿业总产值38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6.2%,比上年增长83.1%。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双轨制”问题基本解决。我们认真清理企业拥有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矿业权,到2007年底全部实现矿业权的有偿使用。到目前为止,全区共收缴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及使用费27亿元,转增国家资本金45亿元。其中2006年自治区本级已征收矿业权价款和使用费达15.6亿元,超过历年征收总和。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实现了除国家、自治区批准的项目外,非煤矿山矿业权一律市场出让。煤炭资源配置以服从服务于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项目为原则,实行政府集体决策,强化了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2006年全区市场出让探矿权156宗,成交探矿权价款1.5亿元,有偿出让采矿权970宗,成交采矿权价款1.5亿元。今年1~10月份征收入库资源补偿费2.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37倍。市场机制的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日趋科学合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

源开发秩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矿产资源的有序、积极、合理、科学开发利用。大力实施矿山资源整合,全区煤矿数量由1300个减少到500个,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将提高200个百分点,每年节约煤炭资源3500多万吨。全区矿产资源在规模开采、集约化利用方面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促进了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不断加强,成效显现。2006年全区共安排地质环境治理资金727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3430万元、自治区投入3840万元,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4项、地质遗迹保护项目16项。通过项目实施,恢复治理面积5927公顷。截至2006年底,全区批准建立的地质公园有7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自治区地质公园4处。地质公园总面积807093ha。据统计,2006年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收入4亿元;阿尔山国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67.23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891人次,实现收入3.2亿元。阿拉善沙漠资源通过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制定了《自治区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自治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与自治区气象局建立了工作联系协调机制,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实施了动态监测。我区已经完成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目前全区开展专业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个,在完成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的地区,对重要隐患点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已建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监测网点783个。

地勘单位改革迈出新步伐,地勘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地勘单位内部企业化改革平稳推进,不断深化。突破了传统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的障碍,地矿、有色、煤炭三大集团公司,开始进人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集团化的发展轨道,地勘单位的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质找矿成果丰硕,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三个地勘单位共承担自治区和社会地勘项目近千个,总资金约20亿元,新发现和新探明了一批重要矿产地。2006年三个集团公司全年累计完成总收入36.62亿元,同比增长76.66%;经营性收入32.72亿元,同比增长92.4%;实现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56%上缴税费2.8亿元,同比增长133%;新增经营性资产6.1亿元,增长79.4%;职工人均年收入1.95万元,增长42%。地勘院队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测绘事业突飞猛进,测绘保障程度显著提高。近10年,累计投入3420万元,共完成1:1万地形图4338幅,取得数字化成果3306幅,精化大地水准面7.6万平方公里。2006年自治区安排基础测绘经费2987万元,重点完成基础测绘外业1747幅、覆盖面积4.4万平方公里,航测内业1941幅,覆盖4.85万平方公里。我区基础测绘覆盖面,由2005年以前累计15.2%的基础上,提高了4个百分点,使我区基础测绘的覆盖面达到了19.3%。完成了《国土资源经济地图集》、《包头市影像地图集》、《呼和浩特影像地图集》、《地图集》,为自治区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包括数据成果)万余幅,测量控制点数千点。

初步建起了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研制成功了“自然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拥有1:400万和1:100万比例尺的地理基础数据。同时,把自治区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九类自然资源信息作为数据实体,建立了综合自然资源数据库。完成了《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阿拉善盟生态环境遥感系列调查》、《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及应用现状遥感动态监测》《2001-2002区域地质环境调查》《内蒙古集通铁路生态建设工程遥感定量评估》项目,为自治区省际大通道高等级公路及“三横九纵十二出口”进行前期测绘,奠定了构筑内蒙古交通框架的基础。启动了区情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内蒙古政务地理信息系统》,已在内蒙古政务网上试运行。编制的彩色蒙文地图集,填补了自治区和国家一项空白。编制了卫星影像图及内蒙古89个旗县卫星影像挂图,填补了我区空白。

保护被征地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以切实维护被征地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采取制定统一年产值、健全征地程序、多途径安置被征地农牧民、落实农牧民安置补助标准等措施,加快了征地制度改革步伐。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自治区级征地管理费收缴率为100%。2006年共受理群众来信367件,接待群众来访422批次、1719人次,其中集体访46批次,836人次;回答电话咨询264人次。与2006年相比,来信基本持平;来访的批次上升了17%,人次减少了25.86%,其中集体访的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了26.53%和43.99%;电话咨询上升了161%,案件办理率100%。我们创立的听证和处理重大问题协调联动的做法,多次受到中联办和党委局的好评。同时,累计完成地籍调查面积733.82平方公里,占应完成的80.19%,累计完成建制镇地籍调查1611.13平方公里,占应完成的77.16%。受理各类土地权属争议案件404件,处理争议案件358件,结案率88.6%,较好地维护了权益。

严格执法监察,国土资源市场秩序日益规范。据统计,全年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2948起,收缴罚款4827.95万元,其中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22件,涉及土地面积5996.84公顷,已结案913件,涉及土地面积1553.34公顷;查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中出现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826起,对67人追究了刑事责任,新发案件同比下降了50%以上。通过治理整顿开发区,落实四至范围,开发区经济运行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统计全区经济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00亿元,其中20个重点工业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同比增长42%,占全部开发区工业增加值的85.7%;实现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48%,开发区用地的规划意识得到了加强,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和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第3篇

一、海西州矿产资源开发基本现状

海西州是青海省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建国以来。国家在海西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先后发现了39大类84种矿产,矿产地1050余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占全省探明储量矿产105种的54%,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钾盐、镁盐、湖盐、芒硝、石棉、石灰岩、硼、锂、铅、锌、金、银、铁、硅灰石等,这些矿产的储量占全省矿产总储量的80%以上,各类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在16万亿元以上,占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总量的95%。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州矿业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拉动海西经济增长的一个主力点。

二、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大部分矿山企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管理落后,基本上还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二是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低,虽然建国以来国家在我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发现了一大批可供开采的矿床(点),但是由于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开发对资源开发的需求。三是矿业结构不尽合理,我州矿产资源开发大型企业少,小型企业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依赖性较大,因此海西要发展就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矿产资源只有节约和循环使用,才能得以永续利用。

三、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深化认识、积极行动、协同配合、形成机制。一是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宣传活动。增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加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力度,动员他们科学消费、保护环境、支持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是尽快建立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规章制度,确立循环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保障循环经济顺利发展。三是要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我州矿业经济的发展仍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利用率和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存在,矿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四是建立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大力支持有利于发展矿产资源循环经济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五是统一和提高做好国土资源管理的思想认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思想认识集中统一到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的要求来,认真贯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工作方向,树立高效的服务观、务实的政绩观,全面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加大资源保障力度,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海西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具体工作打算

针对海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海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应抓紧编制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规划,着力构建节约型、循环型的消费模式,认真做好已有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与监督,严格按规划要求,分区域、分矿种、分阶段有序开采,坚决控制生态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环境脆弱区的矿产开发,引导和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水平,具体做法是:

1.加大优势资源的开发综合力度。海西矿产资源的开发要进一步加大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适当压缩小矿山,兴建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公司,坚持走矿产品深加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以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合理配置资源。2003年9月州政府实施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规划》为龙头,今后矿产资源配置,除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外,还必须符合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规划中限制勘查开发区和限制开采的矿种原则上不予勘查开发,也就是说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予批准立项和颁发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

3.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配置资源。大力推行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法调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迫使企业加大矿业生产结构调整,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长产业链,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

4.加大规模结构调整。矿产资源的开采要与矿床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乱采滥挖。在扶持科技型小矿山企业发展的同时,对开采规模过小的已建矿山限期整改联合,走规模化开采之路,要求达到省、州两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对有市场前景,并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分散零星矿点,在不影响环保的前提下,允许开发,但必须形成分散开采,集中选矿的开发格局,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对有一定规模的矿床(区)的开发利用形成集团化开发格局: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盐湖资源的开发要组建工业集团公司,进行规模化经营;有色金属开发要加大冶炼规模,形成采选冶联合集团公司:岩金开发要组建金矿集团公司,逐步实现优势资源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矿山企业的竞争力。

5.做好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矿产品精深加工为目标,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矿产品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精深加工矿产品。

石油天然气方面:在加大油气勘探力度,增加油、气资源储量的同时,努力发展油气化工及有机化工工业,加快启动油气、盐化工一体化项目。提高格尔木原油加工的柴汽比和汽油质量,建设燃气电站、乙炔、聚氯乙烯、甲醇、甲醛、多聚甲醛、二甲醚、甲烷氯化物、合成氨、尿素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煤炭方面:要重点抓好木里、大煤沟、鱼卡等矿区扩能改造项目,提高煤炭生产规模,同时积极发展煤炭加工企业,兴建焦化厂等,提高煤炭资源的深加工水平。

盐湖资源方面:在扩大钾肥产量,提高锂肥质量的基基础上,积极发展以金属镁为主的镁系列产品,发展碳酸锂、碳酸锶、硫酸锶、硼酸、氢氧化硼等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积极发展纯碱、烧碱、无碱玻璃池窑拉丝、氢氧化钾、碳酸钾等项目:逐步开发钠系列、镁系列、锶系列、锂系列等深加工产品,使盐湖资源的开发形成从采矿到加工的产业链。

金属及贵金属方面:在加大锡铁山矿区及深部勘探的同时,逐步实珊采、选、冶、加工联合,重点发展铅、锌等有色金属生产,加大矿产品的深加工力度,积极开发系列延伸加工产业。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第4篇

一、发展基础

(一)资源概况

*的铜、金、银等矿产具有资源储量多、潜在经济价值高、占全国的比重大等特点。截至**年底*探明的铜资源保有储量为1345万吨、金为528吨、银为2.13万吨,均居全国首位;铅为258万吨、锌为361万吨。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地矿局有关资料,我省还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量:铜为1628万吨、金为1086吨、银为5.88万吨、铅锌为2136万吨。

(二)我省铜产业发展现状

1.总体情况。我省铜产业已形成从采矿、选矿、冶炼到铜材加工的产业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铜精矿和阴极铜产量、铜材加工能力不断增大。全省矿山铜精矿生产能力接近全国1/3,铜冶炼能力达40万吨,阴极铜产量约占全国18%,铜材加工能力达50万吨,产能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二是铜产业的技术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江铜集团的大型露天矿采矿技术和铜冶炼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正在建设的10万吨铜板带、2万吨特种漆包线、3.8万吨新型合金铜管等项目均采用的是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38万吨铜杆项目采用了先进的连铸连轧工艺,3万吨铜细线一期工程也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此外,上饶鑫新公司的特种漆包线、*安固公司的铜合金、余江耐乐公司的内螺纹管、余江亚菲达公司的特种漆包线、贵溪华泰公司的紫铜异型材等产品的质量先进,在国内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2.产品产量情况。**年,全省阴极铜产量为42万吨(全部为江铜集团生产);铜精矿产量(铜金属含量)为18.53万吨,其中江铜集团15.73万吨;阴极铜产量43.30万吨,其中江铜集团42.17万吨;铜材产量33.*万吨,其中江铜集团18.91万吨、*市9.08万吨、其他地区5.*万吨。

3.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省铜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铜精矿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大。**年,江铜集团消耗铜精矿含铜原料总计30.59万吨,其中自产15.73万吨、国内采购2.8万吨、国外采购10.28万吨、消耗库存1.78万吨,自给率为51.8%。随着铜冶炼能力扩大到80万吨,我省铜精矿的供给将更加依赖进口。二是铜精矿和阴极铜部分流往省外。除江铜自产铜精矿以外,其它企业生产的铜精矿大部分销往省外,江铜集团生产的阴极铜也部分销往省外,造成江铜在国内外艰难采购铜精矿、省内铜加工企业在省外采购阴极铜的局面。三是铜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上饶等地的铜加工企业大部分来自江浙的产业转移,基本属成长型中小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导致面对全国铜材加工发展迅速、产能扩张较快的现状,生产负荷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仍然较弱。四是铜精深加工的人才短缺,缺乏工艺技术支撑,创新能力弱。包括江铜集团在内,我省发展铜精深加工仍需引进技术工艺装备,铜产业发展壮大受到较大制约。

二、发展思路

(一)战略方针和发展原则

做大做强我省铜产业的战略方针是:规划引导、政策激励、项目突破、市场运作、上下联动、有序管理。具体遵循以下发展原则:

1.坚持政府调控引导与强力推进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功能的基础上,政府重点在制定规划、提供服务、改善环境等方面调控引导铜产业发展,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扶持、规范运作、协调各方利益,推动铜产业发展壮大。

2.坚持以对外开放为突破口。要在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大环境中促进铜产业发展壮大,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与竞争,同时将我省资源产业的发展规划纳入到国家重要资源保障和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全省铜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3.坚持重大项目带动。突出时效、突出水平、突出竞争力,不断地筹备、启动、建设大批铜深加工项目,实现重大项目的跟进接替,形成规划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增强全省铜产业抢占市场和自我扩张的爆发力。

4.坚持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强行业整合和产业链式延伸,使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向工业园区集中,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全省铜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

5.坚持加强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人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运行机制灵活的铜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增强铜精深加工的技术工艺研发能力,提升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6.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强资源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铜产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末期,把*建成在全国有突出竞争优势、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铜产业基地,全省铜冶炼能力达到80万吨以上、铜材加工能力超过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形成8~10个名牌产品。其中,江铜集团的铜冶炼能力80万吨、铜材加工能力5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超400亿元。

2.产品结构及技术工艺目标。到*10年,铜加工产品的结构得到大力优化,中、高端产品的比重超过60%;铜加工工艺及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大力提升,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化、高效、节能、无公害。

3.能源资源利用水平目标。铜产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以上。

4.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到*10年,铜深加工企业的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处理率力争达到100%,铜矿山的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切实搞好矿山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

(三)发展方向

按照“上下延伸、双向扩张、粗粮细做”思路,在稳步扩大铜冶炼能力的基础上,主要从五个方向延伸我省铜产业链,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并着力建立完善铜产业发展壮大相关配套体系:

1.围绕电子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包括电子引线框架用铜材、印刷电路用铜材、电子器件(接线器、继电器等)用铜系弹性材料及铜系复合材料等,如电解铜箔、集成电路框架用铜合金带、接插件用铜合金带等产品。

2.围绕家用电器用铜延伸铜产业链。包括空调用铜材、冰箱用铜材等,如高效传热内螺纹铜管、外翅片复合铜管、高清洁度制冷无氧铜管、超薄壁光面铜管等各种高耐蚀、高散热、高清洁度、高效、薄壁、细径的精密铜管产品,家电微特电机用漆包线、冰箱空调用耐冷媒线、平板电视用耐高压利磁线等各种特种漆包线产品。

3.围绕电力电气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包括电机与变压器用铜材、电缆与电线用铜材等,如变压器用高精度铜带、发电机用铜合金冷凝管、电缆铜带,以及各种线圈用自粘性漆包线、变频电机用耐电晕线等特种漆包线产品。

4.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包括轨道交通行业用铜材、汽车产业用铜材等,如轨道接触线、异型铜排、汽车水箱用铜带、船舶用铜合金冷凝管等产品。

5.围绕建筑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主要包括铜水管、铜制散热器、铜连接件、装饰装潢用铜板、动力电线等产品。

6.建立完善铜产业发展壮大相关配套体系。大力勘查接续铜矿资源,集散国内外铜精矿、废杂铜,争取在*建立全国重要的冶炼用铜原料加工集散中心、废杂铜交易市场及期铜交割仓库,发展完善铜产业物流体系。

(四)发展重点

按照上述铜产业链延伸方向,根据目前我省铜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工艺基础,除无氧或低氧铜杆、普通铜管和铜线、铜阀门等一般铜材产品外,“*”时期我省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电解铜箔、引线框架、覆铜板及印刷电路板、特种漆包线、异型铜排、轨道接触线、接插元件用中高弹性铜带材、空调与制冷精密合金铜管、超长耐腐蚀铜合金冷凝管、建筑用无缝铜水管等铜精深加工产品;从“十二五”时期开始通过合作开发、自主研发等手段重点发展单晶铜以及铜基记忆合金、阻尼合金等铜合金功能材料,这些产品物理性能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是前沿、高端铜精深加工产品,但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化,市场需求量也不大。“*”时期我省重点发展的铜精深加工产品如下:

1.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目前江铜集团在建年产10万吨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项目(其中电子引线框架铜带1.07万吨、变压器用铜带1.04万吨)。到“*”末期或“十二五”初、中期,我省的铜及铜合金板带材拟形成年产*万吨生产规模,占全国市场需求30%左右。其中,电子引线框架铜带形成3万吨生产规模,占全国市场需求50%以上;变压器用铜带形成2万吨生产规模,占全国市场需求40%左右。

2.电解铜箔。目前,江铜集团已形成年产6000吨生产能力,正在扩建到年产1万吨;九江德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00吨生产能力。到“*”末期,我省的电解铜箔拟形成年产2.2万吨生产规模,占全国市场需求40%左右。

3.引线框架、覆铜板及印刷电路板。目前,我省还没有生产引线框架;江铜集团拟在形成年产1万吨电解铜箔的基础上,延伸至覆铜板和印刷电路板,形成电子产业上游产品系列;九江福莱克斯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180万吨桡性覆铜板生产能力;九江德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年产*0万平方米覆铜板项目。到“*”末期或“十二五”初、中期,我省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拟形成年产*亿只生产规模;覆铜板拟形成年产1000万平方米生产规模。

4.特种漆包线。目前江铜集团在建年产2万吨特种漆包线项目*鑫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建2万吨特种漆包线项目。到“*”末期,我省的特种漆包线拟形成年产7万吨生产规模,占全国市场需求*%左右。

5.异型铜排。该产品主要用于各种电机、供配电设备、仪器仪表的电刷。目前贵溪华泰铜业已形成年产6000吨异型铜排、棒、带生产能力。到“*”末期,我省的异型铜排拟形成年产2.1万吨生产规模。

6.银铜合金轨道接触线。铁路电气化改造、地铁、轻轨是今后我国交通发展的重点。银铜合金轨道接触线主要用于电气化铁路、地铁、轻轨的触轮线,目前我省还没有生产该产品。到“*”末期,我省的银铜合金轨道接触线拟形成年产1.5万吨生产规模。

7.接插元件用中、高弹性铜带材。主要用于电子工业、现代通讯工程、集成化装置中的电连接。目前我省还没有生产该产品。到“*”末期,我省的接插元件用中、高弹性铜带材拟形成年产1万吨生产规模。

8.空调与制冷精密合金铜管。目前,江铜集团在建年产3.8万吨高精度空调与制冷合金铜管;*耐乐铜业已基本形成年产4万吨空调与制冷内螺纹及光面铜管生产能力;余江宏磊铜业在建年产5000吨高齿翅片铜管。到“*”末期,我省的空调与制冷精密合金铜管拟形成年产15万吨生产规模,占全国市场需求*%左右。

9.超长耐腐蚀铜合金冷凝管。主要用于大型发电机组(60万千瓦以上)、大型船舶的热交换器,目前国内基本不能供货。到“*”末期,我省的超长耐腐蚀铜合金冷凝管拟形成年产2万吨生产规模。

10.建筑用无缝铜水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尤其是随着国家禁止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镀锌管并推荐使用铜水管等政策的实施,建筑用铜水管开始显现巨大的市场潜力。发达国家铜水管普及率已超过85%,而我国不及*%。目前我省还没有生产高档无缝铜水管。到“*”末期,我省的建筑用无缝铜水管拟形成年产3万吨生产规模。

三、发展项目

(一)重点推进项目

1.江铜集团30万吨铜冶炼项目。总投资36.5亿元,建设规模为新增年产30万吨阴极铜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2.江铜奥林特种金属有限公司10万吨铜板带项目。总投资32.8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10万吨电子引线框架铜带、变压器铜带、电缆带、水箱带等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建设地点:南昌市。

3.江铜集团铜箔及覆铜板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建设规模为电解铜箔扩产至1万吨/年生产能力,并建设覆铜板、印刷电路板等电子产业上游系列产品。建设地点:南昌市。

4.江铜—龙昌精密铜管有限公司3.8万吨新型合金铜管项目。总投资5.1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3.8万吨高精度空调与制冷合金铜管。建设地点:南昌市。

5.江铜集团2万吨特种漆包线项目。总投资4.1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万吨特种漆包线。建设地点:南昌市。

6.江铜集团新建22万吨铜杆线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2万吨铜杆。建设地点:*市。

7.江铜股份贵溪冶炼厂电炉废渣回收铜资源循环再利用项目。总投资2.4亿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电炉、转炉渣3100吨,年回收6000吨铜金属。建设地点:*市。

8.江铜集团贵金属及稀散元素提取加工项目。总投资5.1亿元,建设内容为金、银等贵金属扩产,碲、铋、硒等稀散元素提取与加工,铜基合金新材料生产。建设地点:*市。

9.江铜集团铅锌冶炼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10万吨/年铅锌冶炼能力。建设地点:*市。

10.*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深部挖潜扩产项目。总投资2.57亿元,日新增采选综合生产能力*00吨。建设地点:九江市。

11.*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家钨铜矿开发项目。总投资8.40亿元,形成日出矿4.5万吨的生产能力。建设地点:上饶市。

12.*耐乐铜业有限公司铜管二期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各类铜管1.7万吨。建设地点:*市。

13.宏磊铜业有限公司漆包线、无氧铜杆、高齿翅片管项目。总投资2.1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3万吨/年漆包线和无氧铜杆、5000吨/年高齿翅片管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14.旺龙铜业有限公司无氧银铜异性排项目。总投资0.8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1万吨无氧银铜异性排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15.华南铜业有限公司铜杆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5万吨铜杆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16.海燕实业有限公司镀锡丝、铜杆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1万吨镀锡丝和2.5万吨铜杆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17.同心铜业有限公司铜板带项目。总投资0.8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2万吨铜板带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18.浙江凡尔顿贵溪分公司年产1.5万吨铜管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1.5万吨铜管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19.圣达阀门公司年产800万只铜阀门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800万只铜阀门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华锋铜业公司年产1.2万吨铜管项目。总投资1.1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1.2万吨铜管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21.大金铜业公司年产1.5万吨铜线项目。总投资0.9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1.5万吨铜线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22.*浩鑫铜材公司年产6000吨黄铜丝、白铜丝项目。总投资0.5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6000吨黄铜丝、白铜丝。建设地点:*市。

23.博群铜线公司年产4000吨铜细线项目。总投资0.7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4000吨铜细线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24.*铜材公司磷铜合金及高磷焊条项目。总投资0.8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1.5万吨磷铜合金及高磷焊条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25.中雅铜业公司年产5000吨电磁导线项目。总投资0.8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5000吨电磁导线生产能力。建设地点:*市。

26.*鑫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饶线材厂特种漆包线项目。总投资2.82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2万吨特种漆包线。建设地点:上饶市。

27.*泰华制冷铜管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内螺纹制冷铜管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建设规模为年产1.5万吨内螺纹制冷铜管及铜制直管。建设地点:上饶市。

28.九江德福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覆铜板项目。总投资0.93亿元,建设规模为形成年产*0万平方米覆铜板生产能力。建设地点:九江市。

(二)规划发展项目

为了确保我省铜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根据上述铜精深加工重点发展产品及产能目标,提出我省拟重点建设的十二项规划发展项目,这些项目主要通过招商引资实施,也可由省内现有具备条件的铜深加工企业建设。

1.年产10万吨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项目。建设内容:年产10万吨电子引线框架铜带、变压器用铜带、超薄水箱带、电缆带等高精度铜合金板带材,其中电子引线框架铜带2万吨、变压器用铜带1万吨,具体产品方案待定。投资估算:30亿元。

2.年产1万吨电解铜箔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一条年产1万吨电解铜箔生产线。投资估算:10亿元。

3.年产*亿只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项目。建设内容:年产*亿只集成电路(IC)引线框架。投资估算:3.5亿元。

4.年产600万平方米覆铜板项目。建设内容:年产600万平方米覆铜板。投资估算:4.0亿元。

5.年产3万吨特种漆包线项目。建设内容:年产3万吨市场急需的变频电机用耐电晕线、线圈用自粘性漆包线、冰箱空调用耐冷媒线、平板电视用耐高压利磁线等特种漆包线。投资估算:4.2亿元。

6.年产1.5万吨异型铜排项目。建设内容:年产1.5万吨用于电机制造、供配电设备、仪器仪表的异型铜排。投资估算:1.6亿元。

7.年产1.5万吨银铜合金轨道接触线项目。建设内容:年产1.5万吨用于电气化铁路、地铁、轻轨触轮线的银铜轨道接触线。投资估算:1.6亿元。

8.年产1万吨接插元件用中、高弹性铜带材项目。建设内容:年产1万吨铍青铜带、锌白铜带、锡磷青铜带等中、高弹性铜合金带材。投资估算:2.5亿元。

9.年产6万吨空调与制冷精密合金铜管项目。建设内容:年产6万吨内螺纹、外翅片、超薄光管等各种空调与制冷精密合金铜管。投资估算:7.5亿元。

10.年产2万吨超长耐腐蚀铜合金冷凝管项目。建设内容:年产2万吨6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大型船舶用的超长耐腐蚀铜合金冷凝管。投资估算:3.5亿元。

11.年产3万吨无缝铜水管项目。建设内容:年产3万吨建筑用高档无缝铜水管。投资估算:3.0亿元。

12.单晶铜及铜合金功能材料开发项目。通过技术引进、合作研发,建设年产500吨单晶铜和300吨铜基阻尼合金、记忆合金等铜合金功能材料项目。投资估算:年产500吨单晶铜项目估算投资为1亿元(含技术转让费);年产300吨铜合金功能材料项目估算投资为1.5亿元(含技术转让费)。

四、政策措施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在省发展矿业经济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筹、指导、部署、协调下,按照本发展指导意见,采取强有力措施,形成强大合力,切实把铜产业建设成为*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

(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引导铜产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依托江铜集团,以*为中心,以南昌、上饶为重点展开全省铜产业布局。*以江铜集团为核心,主要布局在*工业园区、贵溪工业园区、余江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铜冶炼、铜材精深加工、铜基新材料及稀散金属加工,建成生产要素集中、众多企业集聚、技术工艺先进、配套协作程度高、商务成本低的铜产业基地。南昌主要依托南昌高新区的江铜产业园区,以新产品开发为主导,以铜基合金、稀散金属加工为基础,建成铜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上饶大力发展铜的矿山及铜材深加工。

(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多管齐下,为培育壮大铜产业建立资源保障体系

一是切实加大铜资源的地质勘查投入,努力增加新的铜矿资源储量。结合矿业权有偿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并对铜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予以倾斜。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铜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为铜矿资源地质勘查积极争取国家勘查基金和国家地质大调查等专项资金项目,并做好现有铜矿山的接续工作,为我省进入开采中晚期的铜矿山积极争取接替资源找矿勘查项目,加强深部、周边和找矿,延长现有铜矿山生产年限。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江铜集团到省外、国外原料丰富的地区合资、合作开发铜矿资源,为全省铜产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外部资源供应渠道。三是鼓励依托江铜集团,加强规划论证,争取国家批准同意在*建立废铜拆解市场,使*成为全国重要的废杂铜集散和资源再生地。

(三)切实加强铜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提升铜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铜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依托江铜集团,整合全省铜产业的科研和专业设计力量,组建*省铜产业技术研究院,把*建成全国铜产业高级技工及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引导省内高等院校积极适应铜深加工技术工艺的要求,合理调整和设置相关专业、学科,有针对性地培养铜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二是加强铜产业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对能够引进的国内外先进的铜深加工技术工艺,要坚持开放创新,在积极引进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是加强铜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重点开展新型铜材和合金材料等方面的铜精深加工技术工艺的研发,在铜产业发展方面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四)加强铜产业准入控制和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铜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年第40号公告《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新建、扩建、改建铜冶炼项目一律报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各地不得任意新建铜冶炼项目,对现有不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铜冶炼企业逐步淘汰。二是新建、扩建、改建铜材加工项目要符合本规划明确的铜产业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各市、县备案铜材加工项目的同时要抄报省发展改革委。对目前采用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的铜材加工企业加快升级步伐或逐步淘汰。

(五)支持组建铜材加工行业协会,为培育壮大铜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引导、支持全省铜材加工企业加快组建铜材加工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和行业协调等职能,使我省铜材加工企业加强信息交流和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为*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行业协会成立后,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对我省铜产业发展中凡是属于行业协会的职能,凡是通过行业协会自律能够解决的事情,都要坚持移交给铜材加工行业协会;凡是适宜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管理职能,可按照有关规定,委托行业协会承办。

地质勘查市场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浅层地热能、规模化、集中化、智能化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resources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use industry with each use for contro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arty market mode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guidance how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make use of geothermal energy industry to shallow market scale, management centralization, products such as intelligent.

Key Words: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scale, centralization, 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P314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利用的战略

浅层地热能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环保、清洁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必然趋势。

2009年5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王骏司长就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等五个领域的热点话题时谈到:我国2050年可再生能源战略定位是主导能源。其中,供热将以太阳能和地热能为主;交通燃料应以生物液体燃料为主,并辅以电力供应;电力系统将从目前的集中电源转向分散电源,特别是太阳能发电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2009年8月30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浅层地热能与地热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说:今后五年内,中国将在建筑领域加大对地下200米以内的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汪民表示,中国将加快在各省市的浅层地热能勘察评价速度,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浅层地热能数据库,通过合理布局、多级利用实现总量平衡,同时在采矿许可、编制规划、开发审查等环节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2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全国各地区都在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截至2009年底,我国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达到1.39亿平方米。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折合6.62亿吨标准煤,可供暖面积达9.59亿平方米,能满足北京市2020年规划供暖面积的全部需求。根据规划,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建筑面积有望达到3500万平方米。

到2011年年底,沈阳市实现新增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达到6000万平方米,已占全市供热总面积的1/3。

3、当前浅层地热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是一件极具节能减排效益的好事。但正是由于这一市场前景广阔,行业发展又十分迅猛,导致了整个地源热泵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

3.1缺少政策引导、行业指导、技术保障

3.1.1、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的政府管理主体还不是很明确,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在开采利用浅层地热能过程中,除了水源热泵由当地水务部门进行前期审批外,土壤源热泵系统也需要进行备案,但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只要投资方认可,就可以直接在建设用地上挖井埋管,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3.1.2、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并缺乏有效的引导。由于每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因此,是否适合使用地源热泵、适合使用哪种地源热泵(水源、土壤源)具体工程如何实施,需要进行前期的勘察、评估和论证的。但目前行业内却恰恰忽略了这个基础工作。项目建设不经过前期论证、勘探等技术程序,造成后期出现运行不良等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对所有的项目都要求出具可行性报告,严格审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行业的现状。

3.1.3、设计、施工过程不规范。目前一些地源热泵工程的设计都是根据经验数据估计土壤的换热能力,并在设计上直接确定埋管的数量和井的深度。但实际上,不同的土壤资源情况并不不同,根据估算的结果来设计施工安装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取热(冷)效果差,热泵机组停机。而对于由此引发的问题,进行工程修复将是非常困难的。

3.1.4、另外,由于行业的门槛不高,相关企业较多,对隐蔽施工的监理机制也不够健全,执行力度较弱。造成了施工质量不高、设计不合理、运行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地源热泵行业的健康发展。

3.2、行业特点造成的规模小、分布散、产品乱、管理差

3.2.1、开发利用规模小、分布散、资源浪费较多。

根据天津市浅层地热能资源调查报告中的有关数据,截止至2010年初,天津市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174个,利用面积约为294.79万平方米,平均每个项目1.7万平方米,规模较小,分布也很零散。

在设计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时,投资方大多根据自身需求和自家的场地情况进行建设,投资规模往往较小,并且分布较为零散。同时,由于场地大小的限制,造成场地充足的投资方会有大片剩余资源没有开发,场地不足的投资方却只能放弃,从而形成地热资源的闲置浪费。

3.2.2、设备品牌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水地源热泵企业至少有50家以上,每个生产厂家都会有几个系列和几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在开工建设时,每个投资方会根据使用目的、资金情况以及不同的进货渠道,自行选择热泵的品牌形式,从而造成进入市场的水地源热泵机组设备品牌多样、形式万千,产品质量和技术等级也千差万别,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3.2.3、设备后期运行管理不专业。

在地源热泵设备投入运行后,大多数投资方都是自行管理,只是让操作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上岗作业,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些人员对于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数据、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大地温升情况等专业问题都不是很重视,等到情况恶化到机组不能运行时再发现,已经很难解决。

4、对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几点新思路

对于因行业自身特点方面而造成的问题,应从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和特殊性上去找改进和解决的办法。我国的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应该走市场规模化、管理集中化、产品智能化产业发展道路,这样不但能摆脱自身的痼疾,而且还能为地源热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

4.1、市场规模化

建议根据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改变以每个使用方为操控主体的市场模式,对地热资源统筹规划、分区域大规模统一开发利用。

4.1.1、根据浅层地热资源量,规划新城区。

对于新开发区域,首先根据该片区域内的浅层地热能合理利用总量,计算出能够满足使用的建筑物面积,再结合其他能源方式综合考虑,提出整片区域内的建筑规划,确保浅层地热能的最大化利用。具体执行时,可以用区域内建成后的建筑设施中浅层地热能的利用量占全部冬季供热量(夏季供冷量)的百分比来进行考评,对于达不到指标的区域,严格进行整改。

其次,打破由使用方为市场操控主体的思路,由政府委派的专门机构主持,将整个区域内的水、地源热泵项目统一向外进行开发利用招投标,包括可行性研究、勘查设计、建设施工、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等内容,工程量较大时可分期分批进行。具体执行时,可以采取将整片区域内土壤源热泵的换热孔或水源热泵的抽、灌水井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并且用管道集中起来,通过区域内的一个或多个泵站按需提供给使用方,并收取一定的资源使用费,用户委托开发部门统一建设(或自建)室内末端、热泵机组等设施。

4.1.2、结合市政供热管网,合理改造老城区。

目前,老城区内新建的建筑物大多优先考虑水、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冬季供暖。但是,由于水、地源热泵系统受场地限制的先天性特点,往往使一些项目只能望地兴叹。没有足够的符合要求的场地就不能建设水、地源热泵系统,这使许多单位依旧选择了传统的供暖方式。而一些单位的场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还有部分剩余,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地热资源的浪费。

在今后的老城区建设中,必须避免或减少把这些现象的再次发生。具体解决思路如下:

建设城区内专门的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管道系统,与传统的集中供热管道系统并存。对于老城区内新报批的建设项目,必须在其场地内最大化设计布置合理数量的土壤源热泵的换热孔或水源热泵的抽、灌水井。对于场地充足的项目,可以把满足自身需求后以外的地热资源作为备用并入专门的城市能源管道系统,利用管网调配给附近场地不足而又有所需求的项目,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地热资源的互补,使城区内的地热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对于那些只具备部分场地而又不能就近调配地热资源的项目,只能先期结合市政集中供热管网予以短期内提供保障,其场地内的建设的土壤源热泵的换热孔或水源热泵的抽、灌水井可并入能源管网运行,待今后附近新建改造项目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充足后再进行调补。

对于工程建设费用的分摊和过程管理,可由政府出台专门的政策予以解决。

4.1.3、市场规模化的意义

首先,能够使地热资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

第二,能够借此整合市场,打造出一批从事浅层地热能利用方面的勘查、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项目的大型优秀企业,提高水地源热泵行业的整体素质。

第三、能够结合传统供热行业的部分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4.2、管理集中化

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的174个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平均每个项目1.7万平方米,规模较小,分布也很零散,并且,基本上这174家单位都独立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勘查、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的管理,即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又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继续大规模、跳跃式的发展,就必须鼓励、引导出现一批专门从事地源热泵行业全过程或部分项目的大型专业化企业,来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2.1、首先,规范管理和建立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建设期的大型专业化企业。

大力开展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研究。其主要工作内容是:(1)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分工;(2)制定政府鼓励政策;(3)建立项目登记和场地勘察、工程设计、环境评价审查制度;(4)制定从业队伍资质准入制度。同时,应根据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市场规模,合理确定从业队伍准入标准,使即能够淘汰掉那些弱小的能力不足的企业,又能够确保那些优秀的、高成长性的本地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4.2.2、结合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针对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大型水地源热泵+传统供热方式相结合的专业化服务公司。

从发展的方向上看,虽然新兴能源供热系统必然会取代传统的集中供热方式,但这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渡过程,尤其在老城区,这个时间还会更加久远。

目前,如何协调日益增长的浅层地热能利用产业与传统的城市集中供热行业之间的发展空间,使水地源热泵系统与传统供热方式有机结合、共同补充发展,已经是一个必须面临的紧迫课题。

首先,在新城区开发和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政府应鼓励引导传统供热企业逐步介入,重点参与城市新能源管网建设,建立大型综合式能源建设管理体系。在前文“4.1、市场规模化”一节中,已经提到过一些解决思路。

第二,参考城市集中供热换热站的管理模式,把分散的地源热泵机房及室内末端系统纳入到集中管理上来,形成专业化的日常运行服务管理体制,具体的处理办法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研究。

目前,已建成的水地源热泵系统,在日常运行管理模式上基本采取的都是是每个用户都自建一套维护管理机构的方案,极为分散和浪费。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早已实现几百座热力站无人值守、调度室远程监控、少量值班人员定期巡查、热力站和用户室内出现故障统一报修处理的模式。热力站的设备和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机房设备运转流程基本相似,大多数以组态王程序编写的热力站自动化控制软件经过简单修改就可以应用到水地源热泵系统。

单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无需太大的技术投入,传统的城市集中供热企业完全可以吸纳现有的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服务项目。在这个方向上,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大力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成立专项机构,参与到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服务项目上来,相互竞争,使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同时,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管理能力缺乏的那些水地源热泵系统的用户逐步交出管理职能,交给上述那些专业化的服务型企业进行日常维护管理。这样不但能有效提高全市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减少运行故障,并且还能通过对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的集中管理,加强政府部门对于如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大地温升等内容的有效检测,使浅层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步入一个良性循环。

4.3、产品智能化

在水地源热泵的生产厂家和机组等设备的具体要求方面,由于生产水地源热泵机组设备的厂家众多,良莠不齐,设备型号多种多样,技术水平相差悬殊,生产的产品质量也各有高低。如果不对这些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不但会阻碍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为浅层地热能利用项目的日常运行服务管理增加无尽的隐患。

4.3.1、建立设备生产厂家准入制度,明确产品技术要求

各地区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特点,优选设备生产厂家,制定和规范产品技术标准,限制落后产品,使进入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的各种设备质量可靠、技术先进、价格合理,这是保障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其中,每种设备的生产厂家以10家左右为宜,定期公开评选;每种规格的机组设备要明确COP指标,对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坚决限制使用。

4.3.2、大力开展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产品的智能化建设

重点支持和推广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开发建设,不断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源热泵系统中的水量水质监测、水温监测、回灌流量监测,土壤源热泵系统中室外换热装置中的供回水温监测、流量监测、换热测试孔内及周边一定范围内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监测,水地源热泵机房内机组运行参数监测及根据室内末端系统参数变化智能调节运行功率,各种水泵等耗电设施根据系统需求自动调节使用功率,室内末端系统的温度监控、自动启停和远传控制。

通过智能化系统的推广使用,逐步实现水地源管道设施、热泵机房设施、室内末端设施三大系统的智能调配,可以使整个系统在日常使用时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使机房内的机组、水泵等设施耗电更低,使室内末端系统的运行管理更加合理,使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的全部设备的实际能耗比COP值更上一个台阶,使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更加突出。

5、结束语

5. 1、政策引导是行业发展的前提

目前,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陆续出台了大批鼓励采用节能环保型新能源的政策,指导和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推出,浅层地热能利用行业必然会更加迅猛发展,拥有光明和广阔的前景。

5.2、企业是行业发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