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电网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主要是通过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实现城市各种活动的智能化管理,进而使相关工作的进行更加快速高效。全国已经有很多城市加入到这场信息化建设潮流之中,让相关城市的发展焕发出新的光辉。下面本文就“智慧城市”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一、广电网络的优势
(一)覆盖范围广
毫无疑问,“智慧城市”最终的受众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其建设目的也是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高科技的智能便利。因此,网络中的基本部分是实现全面覆盖,这正是广电网络的早已经完成的任务,具有前提上的优势。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截止到2010年,电视已经在全中国得到了普及,只有2%的家庭还处在无电视机的生活。其中有85%以上的人是没有接触断层的,天天都在电视的陪伴下生活。
(二)网络关因素强大
传输流量大。有线电视网络是针对视频进行传送的一个项目,其比较明显的优势是传输流量大,特别是其中较为专业的网络部分,更是拥有强大的容量。
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有线电视扮演的直接角色就是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者,其播出内容必须要围绕社会稳定展开,其播出安全是播出的第一道标准。
成本较低。有线电视网络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种种传输机制都得到了较为完善的改进,尤其是其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更是增强了其自身的传输能力,这完全可以满足“智慧城市”的传输量的需求,将其应用到相关的传输工程中必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也会使建设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
(三)政治倾向优势。
广电的身份就是国家党政的喉舌,在相关意识形态方面的管制一直是长期以来工作的重点。相关安全体系在奥运会等活动的播出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相比之下,互联网等方面的网络的信息监管相对宽松,容易出现各种急发事件,相关谣言的出现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挑战
我国的三大通信巨头的相关业务对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国电信的光纤业务的开展使得其在宽带方面已经取得独特的优势;而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上的领头地位早已确立,在移动设备如此普及的今天,其优势不言而喻;中国联通在宽带业务和相关主要网络方面有着其他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这三个巨头全部投入到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之中,并扎根很深。
(二)内部挑战
一个事业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运作机制作为支撑。广电的在网络管理上存在一个重大缺陷,那就是相关网络在运营方面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由于有关地区存在的网络方面的主要部门存在差异,利益出现相互碰撞的局面,导致无法跟上网络发展的节奏,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全面的电视网络的难度有多大。在没有统一的网络运行标准的情形下,相关发展计划根本就无法制定,进而就无法针对各地存在的地域性差异进行统筹规划,造成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当前,各地都处在数字化升级的进程中。光纤的普及率正在快速提升。但是,“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程度是当前广电发展形势所无法担负的,因此一个具有统一标准的全国性网络建设具有其重大意义。
(三)人才缺乏
广电网络的商业化进程过晚,长期以来只向相关党政宣传靠拢,而忽略了经济效益问题,致使广电相关网络投资较大,但由于内容较为单一,无法获得较好的回报率。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意识的增强,还有市场的相关营销策略等环节的加入,传统的团队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级技术人才匮乏,这对广电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相关建议
(一)转变传统观念
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广电平台不能只承载宣传功能,还要有文化传播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将重心从传统工作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进行相关观念的转变,秉持开放的理念,运用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变化加速的时代,相关部门一定要有求新求变的观念,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合理的运营机制,让广电从单一宣传平台转化为业务多元化的综合性媒体。
(二)改进团队建设,适应竞争
为了能够跟上社会发展脚步,广电相关机构必须要有一支能够适应当前竞争的高效团队。同时,广电必须要存在忧患意识,为了事业持续发展,必须将广电进行市场化,踊跃地投入到竞争激流之中,在相关实践活动中造就一批精明强干的英才人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竞争需求,还要重点关注新技术的应用,让新技术成为实现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
(三)为新的广电网络建设做好准备
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必须具有持续向前的动力,为此必须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不断提升相关业务的质量,加速网络升级的进程,进而推进新的广电网络建设,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有机结合。如此,便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播出节目,可以为科技和文化等业务提供信息传递平台,实现电视的多功能转变。同时,还要出台相关措施解决广电网络各自独立运营的问题,让其运营具有统一标准,达到整合群居的大规模效应。让卫星、有线和无线全面连接,形成覆盖全面的大网络,让“智慧城市”建设得到实体设施保障。
(四)注重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电业务不能单纯地在传统业务上徘徊,要针对现展需求,开展多项综合业务,让视频和资料等资源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将多种产业与之相结合,比如医疗事业和金融业务等,切实做到网络业务多样化,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总结:目前,随着我国的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问题受到来自各方的关注。为了实现其进程快速推进,社会各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努力。本文通过对广电网络在对“智慧城市”建设事业的促进作用的优势,分析其面临的相关挑战,进而寻找相应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周骥.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关键词】应急广播 广播电视网络 体系建设 整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广播传播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接收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告、应急指挥、应急疏散、应急安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无法替代的,特别是在因灾害造成交通中断,供电、通信瘫痪时,优势更加明显。应急广播体系作为国家应急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突发事件有效的指挥调度平台,是政府、公众和受灾群众沟通情况、传达意见的重要载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28日正式挂牌运行,顺应了网络融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需要。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坚持以导向正确为立企之本,以融合创新为兴企之道,坚定不移地走融合发展之路,实施有线、无线、卫星三位一体发展,着力推进三网融合战略,努力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发展成为兼具宣传文化媒体和综合信息服务特色的可管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融合网络。特别是要以有线电视网络“全国一网”为发展的目标导向和重要支撑,加快进行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尽早实现规划、标准、建设、运营和管理上的全国一网,促进广播电视网络向双向、智能、泛在、安全的新一代融合网络转型升级。
广播电视网络是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和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应急广播体系的重要设施和载体。中国广播电视网络要站在移动互联和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前沿,切实发挥广播电视网络覆盖范围广、用户规模大、距离用户近等优势,在网络设施、渠道、平台和终端接收等方面,全力支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尽可能做好什么。
新能源发展呼唤智能电网
正是认识到传统电网不能良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电力产业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智能电网要求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应用大量的新技术整合电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实现对电网更完整和深入的洞察,实现整个智能电网“生态系统”更好地实时决策。电力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和决定更有效的用电方式,电力公司可以决定如何更好地管理电力和均衡负载。
当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投资无序过热、碳排放管理粗放以及来自传统电网的限制等挑战。由于像太阳能、风能这些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只有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对不同类型新能源的适应能力,才能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IBM工商企业部能源与公用事业部总监郑军先生指出:“充足的电力供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将智慧融入其中,中国的电力行业一定可以获得快速而持续的发展,为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动力。”
日前,IBM公司了“智慧的电力”战略以及系列解决方案。在会上,IBM详细介绍了“智慧的电力”战略,并针对智能电网建设和新能源接入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智慧的电力”是IBM“智慧的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
方案有效与否靠实践来检验
IBM 此次推出的“智慧的电力”战略就是要解决诸如新能源接入,按需供电和智能用电等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智慧的电力”解决方案将为中国电力产业实现清洁发电、高效输电、动态配电和合理用电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
关键词 三网合一 电力载波 PLC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4.07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ower line carrier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ree public management projects, such as street lamp project, Skynet project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the smart city. Its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network,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urban spider network, beautify the urban construction, has a good economic and energy saving effect.
Key words triple play; power carrier; PLC
0 引言
三网融合目前是国家摆在战略高度位置的研究方向,涉及广电业、电信业和互联网产业。产业结构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三网融合推进的关键。
当人类发展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新一代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领域渗透的现象和趋势越发明显,数字化、信息化快速向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演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相互孤立的信息化孤岛在部分城市开始互联互通,数据开始汇聚在统一平台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让数据的商业价值全面彰显,平台和系统将更加开放,并在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动下相互对接,聚合、创新出更广泛的新经济形态,一个全新的、活跃的、自驱动的创新创业氛围也随之起来。“智慧城市”是运用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分析、整合城市运行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实现与市民生活息息相P的各方面智能服务。“智慧城市经济”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载体和核心,是在“网络信息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应用服务”三位一体理念指导下的综合性新兴产业门类。智慧城市经济包括产业智慧化和智慧产业化两个方面,也是城市的智慧化和智慧的城市经济相结合;不仅要实现产业的智慧化,还要实现智慧的产业化。
以智慧城市建设中路灯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路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对智能化路灯系统与天网工程(安防系统)综合应用,并且将太阳能技术对城市智能化路灯管理系统的供电技术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路灯工程、天网工程、智慧交通工程一体化建设的构想,形成三网合一综合管理的新模式,从技术上、政策建议几方面进行研究,减少城市中的蜘蛛网络现象,美化城市建设,减少为网络建设费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1 路灯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路灯照明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不可少的公共设施,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传统的LED节能已经不能满足大范围节电的需求;而人工控制、路灯巡查同时也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和节能方案已经成为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
研究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对快速发展的道路照明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利用光的照度,实时动态调整开灯数量、时间,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监测路灯的故障情况。从而达到提高照明质量及维护、检修效率;保证道路亮灯率和设备完好率、节约能源、减轻劳动强度,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电力载波通信就开始应用到10KV配电网络线路通信中。低压配电网的使用,应用而生了许多新技术,扩频通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发展的,多种技术的应用提高和改善了低压配电网中涉及的电力载波通信过程中对可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低压电力线是目前使用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通信方式,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一特性,形成一种新型的传输媒介,以此来改善国民经济,带动生产力发展。
由于供电网络四通八达,而低压电力线连接千家万户,构成最普及的网络。利用它进行数据通信,传递各种信息,不占用任何无线频道资源。电力载波通讯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成本低、有现成的电源线、一线两用,价格低廉,延伸方便,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力线,就能进行数据传递,即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网,便能简单地实现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2 智能化路灯系统与天网工程(安防系统)综合应用技术 ――二网合一
随着国家对健康环境、平安城市的提出,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联网共享的模式使数据延伸更广,特别是近几年来过家大力提倡智慧城市的发展,这就对天网工程的不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在智能处理过程中依次处理的技术包括采集、共享、分析、研判、存储等流程化的方案。
研究城市道路的路灯系统,将公共安全的监控系统融入智能化路灯管理系统中。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充分依托现有的电网,两端加以调制解调器系统,直接以50Hz 交流电为载波,再以数百KHz的脉冲为调制信号,进行信号的传输与控制。电力载波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成本低,利用现成的电力输配线,一线两用;价格低廉,延伸方便,不需要重新架设网络,只要有电力输配线,就能进行天网信息数据传输,即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网,便能简单地实现城市天网工程,大大节约监控系统的线路敷设、杆塔建设成本,节约资源。
3 太阳能技术与城市智能化路灯管理系统的供电技术优化
研究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⒐饽苤苯幼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是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是此种技术得以实现的依托。太阳能电池在制作过程中线通过串联结构即你选哪个封装,今儿形成大的电池组件,在通过与大功率控制器的共同作用,即可形成光伏发电装置。此装置受地域因素影响较少,且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因此,采用太阳能对路灯照明、监控系统的供电经济方便。
4 路灯、安防、交通一体化公网三网合一的综合应用技术
研究城市的路灯、安防、交通一体化公网的三网合一综合应用技术,该技术是建立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基础上,将城市路灯、城市的天网工程(公共安全)及城市的交通三个公共管理项目的多联产综合系统。三网合一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以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为网络传输基础,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减少城市蜘蛛网络和重复建设现象,提高智慧城市建设面貌。三联产技术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利用,减少了通信网络的建设,因电力线路使用年限大大超过光纤、网线,提高了通讯的可靠性,从原来的三个网络建设,减少为一个网络建设,采用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和节能效果。
国内外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低压配电网来说有许多新兴的数字技术需要研究,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抗干扰性是本次项目的关键技术。同时结合目前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信息数据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大数据信息的分类,在大数据信息背景下,此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当然国内外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城市路灯智能化研究方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研究的过程也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体现在:
(1)太阳能技术与泸州城市智能化路灯管理系统的供电优化技术;(2)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通信技;(3)路灯、安防、交通一体化公网的三网合一综合应用技术;(4)政策建议几方面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基于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在泸州路灯智能监控系统综合应用体系。
在整个的研究过程中技术路线的延续体现在:(1)调研分析国内外有关最新科研和应用资料,明确城市路灯系统的最新技术;(2)完成智能城市路灯系统体系的调查研究,辩论探讨总结已有的城市路灯系统建设经验;(3)分析已有的城市路灯系统的主要原因;(4)通过分析统计资料得到一般节能规律,结合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通信技,制定切实可行的路灯智能监控系统综合应用体系方案。(5)通过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通信设计改进、置换和增加新型节能设备。
5 总结
只有在城市数字化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智慧化,没有数字信息基础,智慧城市就无从谈起。所以,基于以上多方面因素,本课题探索对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道路照明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形成城市路灯、天网工程及城市的交通三个公共管理项目的多联综合系统提供有力依据。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减少城市蜘蛛网络现象,美化城市建设面貌。电力线路使用年限大大超过光纤、网线,提高了通讯的可靠性,同时三个网络建设,变为一个网络建设,大大节约监控系统的线路敷设、杆塔建设成本,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融合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采用数字式电力载波系统对电力载波通信网络进行扩展和改进,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最佳的选择方案,节约资源,所以本课程的探索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参考文献
[1] 杨建武.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研究[J].兰州学刊,2012(10).
[2] 张梅燕.城市类型划分与智慧城市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12(28).
[3] 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关键词:智慧城市 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B834 文献标识码: A
智慧城市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完美融合,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接,智慧城市建设将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生活,乃至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行模式。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构成的,对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进行量化计算。科学评测的方法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智慧城市成果的具体体现,将起到引领、监测指导、量化评估等作用。开展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
1 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内容
智慧城市由于其范畴的广泛性,其所囊括的内容更是十分繁杂。智慧城市提出了人和物相融合的发展理念,强调以城市整体效益提升为导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整合城市资源,为公众提供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世界发展呈现全球化、绿色化、信息化、服务化趋势。智慧城市还需具备以下三个功能,方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
其一,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无处不在,即传感设备遍布每个角落,使工作生活的周围物体都可被感知。通过无处不在的末端感知设备,“全面感知”各个行业、社会生活方面的信息,作为神经的末梢,为后端的应用系统提供最原始的数据采集,这些末端感知设备犹如人的眼睛、皮肤、手。
其二,高速无缝的数据传输。布建全面深入的通信基础设备,不论是有线还是无线接入,不论是采用光纤、3G、4G还是卫星等传输方式,无缝高速宽带必须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末端感知设备采集的数据能随时随地,快速地上传到目的地,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保证高实时性的要求。
其三,丰富的应用承载。如果光有数据采集、高速传输,但采集到的是独立的信息单元,没有整合,没有应用去承载,那么信息数据就是废物。只有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并与其他应用系统融合,才能为用户提供全面服务。应用的融合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开发,避免信息孤岛,并有利于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是推进标准化、减少建设成本、推动应用发展的捷径。同时还可以便捷地通过同一接入点获取与了解所需的社会服务的相关信息,并进行互动操作,真正实现智能的联动。
2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由智慧城市的主要内容可知,智慧城市建设涵盖诸多领域,且根据日前我国主要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进展可知,发展模式与侧重点存在差异。因此,从国家层而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在注重指标体系普适性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石,是指要从智慧城市及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理出发,选取能够体现智慧城市内涵与主要内容的适当指标,客观准确地反映智慧城市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2.2可操作性原则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受相关统计口径与指标前瞻性的影响,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某些数据获取存在难度,所以,在选取指标上要充分考虑指标的难易程度与数据的可获得性;一是指标的可量化性,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客观指标为主、主观指标为辅,为下一步开展量化测评与排名奠定基础;三是指标的代表性,应能较全而反映个方而的总体发展水平。
2.3是可比性原则
要明确指标体系中每一个指标的含义、统计口径与适用范围,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城市间的横向比较。此外,要注意将不可比因素转化为可比因素。
2.4导向性原则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指标体系需要体现智慧城市发展愿景的指标,体现未来引导的方向,特别是要涵盖创新社会管理、新兴产业、民生保障领域的内容。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智慧城市的建设,从智慧建设的基础角度出发看问题,建立感知的、互联的、便捷的城市,都离不开其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建。考虑到智慧城市的特征、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推进模式,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智慧城市网络互联领域、城市智慧产业领域和城市智慧服务领域三大部分,除了体现一般城市建设的特点,应同时包括城市价值实现指标。
3.1网络互联领域评价指标体系
3.1.1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智慧城市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物质基础。城市光网与泛在的无线网络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户均带宽则体现了城市居民实际可使用的网络平均带宽;宽带、移动电话普及率、3G用户渗透率则反映了城市居民对综合信息服务的使用程度。
3.1.2云平台
智慧城市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云计算平台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大脑”,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云计算通过网络使用各种信息资源与服务的方式,将改变传统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集约共享。主要可通过服务企业的百分比、云计算产业产值两项指标来反映云计算平台应用程度。
3.1.3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化依赖度越来越高,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可通过物理安全指数、数据安全指数两项指标来反映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程度。
3.1.4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当前全球电力工业关注的热点,引领了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应用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和绩效。
3.2 智慧产业领域评价指标体系
智慧产业既不同于信息产业,也不同于知识产业,它不仅能够形成巨大虚拟空间,放大城市的无形规模,而且能够对虚拟网络空间进行统筹综合开发和利用。根据智慧产业的特点,对其评价主要从产业投入和产业产出两个方面进行。任一产业要想得到产出,就必须投入劳动力、生产设备、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智慧产业是高端技术和智力成果集中的行业。智慧产业投入指标就是要反映产业投入要素的资本和知识密集程度。智慧产业产出指标反映了“智慧产业”生产的成果及其对于所在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影响。
3.3智慧服务领域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化的发展让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越来越高,表现在可同时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多,服务单个对象耗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将为城市公共服务的能力带来更大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而与人最密切相关的是医疗、教育、文化、安居等需求。
主要包括:政府行政效能指数:智慧的政府能够实现多部门集成和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提高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协同应用系统数量:协同运作时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协同应用系统的数量与覆盖面直接体现了智慧城市的服务能力。政府要加快推进政府协同办公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低收入居民家庭收入核对系统、并联审批等跨部门协同应用系统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应用普及率:智慧社会公共服务包括
医药卫生、城市管理、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
3.4城市价值实现指标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的感知、分析、整合、响应公众关于环境、安全、城市服务、民生、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活动及需求。城市中各个关键系统与参与者之间高效的协作,以达到城市运行的最佳状态。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城市工作、绿色的生活环境。
1)宜居城市。主要指居民在出行、就医、教育等方面便捷程度,主要包括网络资费满意度、交通信息获取便捷度、政府服务的便捷程度、城市就医方便程度、获取教育资源的便捷程度等指标。
2)绿色城市。智慧的绿色城市是以信息化为驱动,结合绿色环保技术的深入应用,推动城市生态转型和高效运转的建设运动,旨在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开发建设模式创新,建设生态高效、信息发达、经济繁荣新型现代化城市。
3)安全城市。主要指居民在城市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交通安全、防控犯罪安全等方面的满意度五项指标。
3 结束语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较早的国家的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估研究目前已经展开。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没有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就谈不上评价体系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相应的评价体系研究自然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当前开展智慧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工作,不仅有利于丰富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且可以为当前智慧化发展方向与规划提供理论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贤毅,邓晓宇.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1(10):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