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考改革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单招的学费贵吗

单招的学费跟统招的一样。

统招和单招只是招生方式的不同。新生入学后在学费、住宿费、日常管理、学籍管理、毕业证等各个方面与高考新生完全一致。

不过艺术类学生的学费可能更高,而一般的生学费并没有变化。学费是和学校规模、学校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的,所以有的单招学费贵,有的正常。

单招的利与弊有哪些

单招的优势

1、比高考简单

单招主要针对成绩不好的同学所以试题会比较简单一些

2、提升录取概率

参加6月份高考的同学大部分成绩都比较优异考试题目也更难一些。那么相较而言,3月份的单招考试就相对轻松一些,其更倾向于考察学生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报录比也更为合理。

3、毕业后待遇一样

从范围上看,单招属于我国全日制一般高等职业院校文化教育专科层级,即属于“统招生”范围。被高职院校单招录取的学生,除了在校就读期间不能转专业和转校之外,其薪资待遇和国内普通高等院校统招生的学生们并无差别。

4、可以参加统招的“专升本”考试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和逐步推进,现今国内的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都拥有“统招专升本”的资格,并且招生占比也在逐渐扩大。除此之外,考生们也可以通过自考、成考考试拿到本科文凭。

单招的劣势

1、参加单招的学校会从开设的专业中选出一部分参加单招,所以,学生在选择专业上相对统招会有限制。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届弃考 教育机会 教育问题 升学就业 社会公平

长期以来,“知识改变命运”的高考承载一个社会对命运、对知识、对教育本身的关注。一批又一批通过高考走进大学的学子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体现着国家意志选拔人才的高考牵引着社会注意力。每年高考时节,“高考新闻”都会牵动国人神经。

2009年高考有两个数据引人关注,一是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人,比去年减少了40万人;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为750万人,这意味着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没有报名而弃考。

一、弃考现象利与弊

持乐观态度:其一,高考人数下降反映了学生及家长长期固有观念“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转化,这有利于社会成才观的理性化。社会的成才观也逐渐从高考独木桥转变成立交桥。在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不少家长更多地从孩子的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成才之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但并不一定是适合每一个人的选择。

其二,高考人数下降预示着“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将被逐渐淡化,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快乐教育、人文教育才会被逐渐落实。

其三,高考决定命运的观念淡化后,会逐渐将高考降低为一个合理的环节。

高考人数下降不仅反映了“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教育外部的社会变化,更说明教育内部的一种嬗变、危机,即教育品质的下降和沦落,当务之急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快着手全面推动教育改革进程,恢复和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包括高考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制度的信任。

重庆有上万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弃高考”,其实是一种理性回归。

湖南罗彩霞冒名顶替和浙江航模加分事件触动了人们社会公平的敏感神经,引发高考公信力的缺失让高考失去原有的魅力,高校忽视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公信力下降,目前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整个社会改革。

持消极态度:在全球化的今天,多元化教育虽是大势所趋,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依然需要大多数国民能接受高等教育,从这一层面说,高考报考人数的减少应引起省思――人口整体素质怎么办。

读大学当然不是高中生的唯一出路,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可能是一条最好的出路。进入大学不仅可以学习知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未来的人生之路积累“势能”。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到大学接受良好教育。弃考无疑是对教育机会和社会公平的挑战。

二、弃考原因初探析

高考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弃考原因复杂多样,84万人的流动去向也多种多样。

1.是为出国弃考。一些高考生放弃国内高考,而转投国外高考。这成为高考生外流的重要一支。“空巢班”备受,重庆、北京、上海等地出现高三毕业班“空巢”现象。

2.是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动员部分“高考无望”的学生被迫放弃高考。

3.是因为大学学费高“理性”弃考。不少学生家长算起“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一般要14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5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照2000元计算,除去生活费,每月存款500元,至少8年才能将教育投入“挣回”。即使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收回成本也要5年。而教育投入最多的是大学阶段,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真不如早点就业。

4.是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弃考。这种情况的弃考并非个例,由于老师、家长给学生过大压力,一些孩子不堪重负,在高考之前精神接近崩溃。

5.是自觉高考无望弃考打工。

6.当前高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收入低”是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就业寒冬中,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就业岗位,本科生挤占高职专科生岗位的现象,使得缺少社会关系和创业资金的高职、大专毕业生难以求职就业。

7.职业教育更能顺应社会需求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文凭和能力在不断较量,掌握实实在在的工作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加上国家政策鼓励与支持职业技能培训,参加职业培训能掌握实用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沟通能力,提前进入社会。

对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弃考来说,这反映出国内高校的竞争力下降;对“被自动”放弃高考来说,反映出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反映出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过于沉重,而高校的教育回报降低;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其反映出的社会现实是考生的选择十分狭窄,弃考只是无奈之举。

三、解决弃考之殇的措施

当前就业压力增大,引发社会矛盾更加突出尖锐,学生对于未来期望和投入产出的充分衡量后做出放弃决定,导致缺乏对教育预期的信心,直接影响到现行的高等教育。

1.积极稳妥扎实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解决大学生就业,“以创业促就业”让已经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成为社会人才,重振教育的信心,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相应的培养机构。

2.国家要出台政策举措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同时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3.大力发展经济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放高端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当前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折射了经济结构的问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同时要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因素。

4.要积极探索教育体制的改革,真正推行重视社会教育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高校要努力跟社会需求接轨进行专业的设置和教育,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严格自身管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的主导思想就是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国正在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主导思想是要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

“目前,高考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证明的、比较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中国正在大力推动高考改革,使高考从单一标准下的考试功能转向为评价教育、评价考试、评价考生服务。”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一、 调查情况

我们一共制定了500份调查问卷,针对学生、音乐教师、家长等不同对象发放了不同的问卷表,共收回有效问卷480份。将“音乐学科纳入高考科目”,学生、音乐教师、家长有“坚决反对或基本反对”、“无所谓”、“坚决赞同”或“基本赞同”等不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如下:(见表一)

不赞成高考纳入音乐学科的理由:(见表三)

二、 理性思考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家对于音乐学科纳入高考持不同的态度。因为在当代社会,大家认识到,音乐已经与人类的社会生活融为了一体。音乐作为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大众的所需,大家需要接触音乐、享受音乐,通过音乐使自身感性与理性或理智和情感的协调发展,使群体人际关系保持和谐,并按照艺术与美的规律来生活。没有音乐,人类的生活将会变得单调、苍白、枯燥。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同样需要音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毫无疑问,音乐课程作为人文领域的一个独立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学科纳入高考科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音乐学科纳入高考无疑会给基础音乐教育带来相应的诸多变化,如音乐教育地位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会重视音乐课程;音乐教师的价值也会得到体现;音乐课程的设置会更加规范,随意取消音乐课程现象会大为改观;音乐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会得到基本的保证等,音乐课程将会逐步走出小三门尴尬境地。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陶冶良好的情操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也必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其一,如果凭借应试教育――高考来改变音乐教育的地位,其审美功能是否会受到质疑呢?这与音乐教育的目标又是否相违背呢?其二,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要学的东西太多,如果都将其纳入高考范围,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否过重?如果想提高音乐课程在整个教育中的份量以及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寄希望于高考,那么将与减负、素质教育等观念是否相违背?音乐作为升学考试科目也许能给学生的学习音乐态度施加一定的外力影响,但是否能够真正左右学生内心深处对音乐的爱好呢?其三,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音乐课程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学生所接受的音乐知识也不够全面,高考中音乐学科考试内容如何确定?评判标准如何?地方差异怎么解决等问题,都值得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

如前所述,新课标高考大纲给出的大框架和引导的大方向应该说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上述问题的存在,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们的产生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又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现实原因。而且,要想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朝夕之事。这就要求我们所有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的辨证思维头脑,对主观愿望和客观存在、过程与结果、远景与现实、利与弊、得与失等一系列问题作理性思考。在执行新课标高考大纲的同时,要正视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努力探求和寻找解决的办法。在这里,既要有创造性的思想方法,又要把握好发散性和收敛性兼俱的思维方式。比如,当音乐学科出现在高考大纲中时,其与生俱来的“应试”本质无疑会冲击甚至扭曲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的本源和本旨,但我们必须看到“有”总比“无”好。事实上,我们也只有在“有”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去充实、改进、完善它,最终使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初衷得以完美实现。又比如,目前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的普遍匮乏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而且表现极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此外,即令随着新高考大纲的深入贯彻和全面落实,各中学也还会面临如何在千头万绪、缺一不可的高考要求下,把握好音乐教育的份量和分寸的结构性问题。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高考内容和评判标准的确定如何尽可能地体现其必须遵循的恰如其分和公平、公正等诸原则,就成了一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树立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承认差异的辨证唯物主义指导思想,认识到合理性往往蕴含于不合理性之中的客观规律。事实上,事物的改革总要在探索研究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改进、充实和完善。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使命和职责所在。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复读原因;利弊

作者简介:邱纪香(1987-),女,江西宜春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康玉唐(1952-),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湖南长沙410083)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139-02

自1999年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政策,并相应采取全面推行远程网上录取工作,这一系列举措获得广大学校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但不知从何时起,全国逐渐掀起了高考复读热潮,而且这股热潮的势头已经愈演愈烈。以2006年为例,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为950万,其中应届生667万名,占70%,复读生占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的30%,有183万人。据资料统计,2002~2006年,全国共有1000万复读生,平均每年有21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不仅复读人数逐年递增,更可怕的是复读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被动落榜”发展为由于不满意所考取的高校、院系或专业而放弃录取机会的“主动落榜”。[1]是什么原因燃起了这股复读热潮?

一、复读现象原因分析

1.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因素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由此就业压力随之而来。现在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出现了一些追逐学历和名校的严重倾向,如,不考虑岗位及工作内容的实际,一味要求名牌大学毕业生;首选本科以上,有些甚至要求硕士、博士学历;更有甚者,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提出硬性要求:应聘者第一学历必须是“211”、“985”的“全国知名高校”。面对这样的隐形就业歧视,使得一些被非名牌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黯然神伤,纷纷放弃已经到手的就读机会,择机想来年考取更好的高校以免毕业后就业被“淘汰”。

一方面,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考生报名的政策变得非常宽松。例如,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取消了对年龄和婚否的限制,以至于屡屡出现类似大龄青年参加高考的报道。此外,规定中取消了当年不报到的新生第二年不准高考的规定,或对往届生的入学资格没有做出特别要求等,这些规定使得考生有了较大的空间和心理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复读热潮持续高涨,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复读经济”,即由复读这一社会现象而产生的一个经济产业链。尽管目前对这个不规范且波动很大的市场还无人做过全面的统计,但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为记者做的一个测算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以各地高考报名人数中约30%为复读生计算,2007年全国1010万名考生中约有复读生300万人,由于各校依据复读生每年高考成绩收费,标准不一,这里以平均每人3000元计算,这一市场总额大约为90亿元。如再考虑到生活及教学资料等方面的费用,这一总额将会更多。[2]高考复读市场逐渐成为了一块“大蛋糕”,而复读经济成为“高考后教育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2.来自学校的变相鼓励

如果说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因素是复读现象盛行的根基,那么不得不注意到相当一部分高级中学在此类盛行中扮演了主导作用。从总体格局看,高考复读市场缺乏市场管理和规范化,教育部门目前也只对教学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对学校的招生、经营无法强制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高考复读学校间的竞争此起彼伏。[3]如各公办、民营私立高中为了提升高考升学率、创造经济效益而大办复读班;为了创自己的“品牌”,争抢好生源,各高考复读学校和办学机构竞争激烈,花样翻新;还有的复读机构为了争抢生源,用重金悬赏、虚假宣传等方式误导考生,造成原本正常的、依据考生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复读演变成一场恶性复读。而为了应对这个局面,一些条件尚可、期望通过升学率提高知名度的高中也启动了“生源大战”:有的不惜打破学校原有各年级师资力量的良性循环,给复读班配备最优秀的骨干教师;有的则以入学减免学费、高分考生给奖金、考上名校拿大奖等条件为诱饵,竞相出台高分复读优惠政策,引得那些高分“失意”生在“走”与“不走”之间犹豫不决。[2]

3.来自家庭的名校意识

对大部分家庭来说,孩子考上重点院校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高考录取开始后,经常可以听到某某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进了什么大学,学校是某省份的重点高校、“985”、“211”工程院校等,这样类似的攀比逐渐成为其他家长和自己小孩谈话的内容,并且潜移默化的使孩子把名牌高校看成了惟一的选择。他们现实而无奈地匍匐在这个图腾的光环之下,形成了非名牌大学不上的思潮。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实施的一项题为“您有名校情结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3871名填答者中,55%的人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存在“名校情结”。如果自己或子女的高考成绩与名校录取分数线只相差几分,44.6%的受访者表示“能花钱就花钱,能托人就托人,实在不行就复读”,总之不能就此“委屈了”。[4]在这种期盼下,许多考生产生了一种潜意识压力,如若考试发挥失常或者实力不够只被一般院校录取或调剂,也不愿意就此屈就,而是选择回到中学复读,以求来年再圆名校梦。

4.来自个人的主导因素

不可否认,做出复读这一选择往往来自于考生自身,而其主导原因是盲目的志愿填报及自身定位的不精准。由于填报不当或者技巧不够,考生往往在志愿填报这一环节出现失误。比如,在报考志愿时,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往往出现过于保守、从众心理、轻率随意等特点,造成要么因报考院校较低而后悔,要么录取院校不适合而懊丧。并且由于考生自我认知不当,考虑自身的实力和定位时不够精准,在报考志愿中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爱慕虚荣、心存侥幸、傲慢自大等心理特点。而且受社会或家庭的影响,有些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只报名校、热门专业,而其他院校、专业调剂都选择不服从调剂,最终的结果是因不服从而落榜或被院校退档。[5]或者有些考生在专业选择时只顾及近期利益而忽视长远规划,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冷热的相对性,造成一些考生不能进入所报专业,而其他考生却只能靠调剂志愿进入其他不感兴趣的专业,于是干脆不去报到。这样盲目而仓促的志愿填报,对他们未来就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不利的。

二、复读的利与弊

虽然每位考生做出复读的选择是出自于自身的考虑,但是由前面提到的“复读经济”,我们已经了解到复读这一潮流对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1.微观层面的利

从微观层面来看,复读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一次契机。对于那些失意的考生,高考不再意味着是一考定终身,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再争取一次高等教育的受教育权,争取的途径就是选择复读;而对于那些犹豫在“走”与“留”之间的高分“失意”生,选择复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选择更加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当代青少年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

2.宏观层面的利

首先,复读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实际上反映了国民对教育的认识和需求程度正在逐渐提高。在国家大力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在终身学习型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逐步成为国民教育的主流。出于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和需要,国民的教育理念也正在逐渐提高,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甚至一度被认为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其次,允许考生复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教育选择权”的一种尊重,是教育机会均等下的当代教育理念的完美体现。

并且,复读班的开办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就业压力。临近毕业季,涌现出一大批大学生求职群体,随之而来的是针对社会和个人的就业及求职方面的压力。但是,随着一部分学生进入复读班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几年后学生毕业季的生源求职压力。同时,教育市场也随之活跃,就业对毕业生不再是焦虑的事情。

3.复读现象的弊

首先,复读潮流的愈演愈烈造成公办学校职责定位和正常教学秩序的混乱。考生复读其实质是侵占了其他应届生受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教育公平性。为此教育部曾在2002年就下达了公办高中禁办复读班的禁令。但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比如,受利益的驱使,仍然有很多公办的高中在偷偷举办复读班,或者为了应对上级的政策,学校内部不再出现复读班,而是以培训学校的名义举办复读班。表面上看来,培训学校是民办的性质,但是授课的教师,所用的复习资料及教材等都和高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其实质就是学校的附庸品。

其次,复读潮流的盛行使各高校的招生工作受到影响。各高校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实事求是的按照学生的志愿选择进行择优录取,如果考生放弃志愿选择,高校原来制订的招生计划就受到了影响;相反,部分学生因分数的差距却不能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只能被迫复读。而造成如此两难的困境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一昧的复读其实误导了学生的思想,使不少学生偏离了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正常轨道。为了考大学,他们重复一年的学习,被人戏称为“高四生”,更有甚者念到“高五”、“高六”。但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他们不仅多花费一年的青春,更多的是没有依据自己的潜能有效自主地发展自己,而是被封闭的知识牵引,其中得失,大概只有这些考生自己心里才能体会。

三、建议与对策

高考复读现象在社会中涉及范围之广,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现象问题,而是上升到与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收费政策、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民族文化统一等一系列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措施就可以解决的。正因为它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1.公正而合理的看待复读这一现象

依据目前的高考制度和教育形式,可以预见复读现象在一定时间内都将存在,因此,应该公正而合理的看待复读这一现象。基于教育“机会公平”这一出发点,笔者认为盲目的反对复读对于复读生是不公平的,但是适当的控制复读生的数量与复读的年限也非常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应届生的权益;或者国家教育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对于往届生参加高考的,在应届生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相应的增加一定分数作为录取往届生的门槛,这样在赋予复读生同样享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彰显了高考门槛的平等性。

2.规范各类复读学校的必要性

“复读经济”的出现,也启示了我们思考规范各类复读学校的必要性。既然这种现象不能消灭,那么正视它的存在并且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各高等院校也应该在复读这一热潮中深思: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发展各自的优势专业才是硬道理。不管是综合性的高等重点院校,还是具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色,在相应的层次中独树一帜。只有这样对复读现象逐步引导和管理,才能使国家的教育更加平稳有序的发展。

3.正确疏导社会各阶层的“名校”心理,切实加强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

对于社会上比较流行的“名校”层次论,学校、教师及家长应该树立正确合理的名校意识,最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名校,切不可为一时贪图名校之“名”而盲目的断送学生的前途。同时,我国的教育结构也要相应的进行调整,高校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关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论”,无论哪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尤其是占适龄人口15%以上的人进入高等学校,都不能视为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因为只有高等教育数量上的大发展才能引起教育功能、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等一系列的变化,使高等教育在质的方面出现变化。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传统的英才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迈进,同时对于一本、二本等各批次高校的招生规模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便输送更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打造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若干年后,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

参考文献:

[1]米红,徐益能.高考复读:中国教育的沉重话题[J].学习月刊,2006,(15):37-38.

[2]丰捷.高考复读班屡禁难止[J].教师博览,2007,(10):15.

[3]张克新,朱成科.关于我国高考复读现象之“繁荣”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6):30-31.

高考改革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利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课程体系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弊端,“有的是长期以来试图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有的是在社会和时展的新形势下新凸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和弊端确实是非改不可的”1。为此教育部在新千年初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并赋予时代内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谈的是利:

一、新课改强调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精神,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中以老师为主的情况。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所以新课改相比于传统的课程中的课堂教学,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程的功能上,新课改增添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与以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相比,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更多地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不仅能使学生增加对所探索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并且培养了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在课程结构方面,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改的课程结构打破了学科本位,增加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和有效整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的教材难度降低,更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更注重以直观感知、操作为重点,结合实际,与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学以致用。

“教材体系以什么为核心,在最基础的层次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2新课改中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工具。

新课改的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难度有所降低,更加地直观,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在选取上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社会生活的结合更加紧密,而且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与组织上更加的多样和生动。

除此之外,新课改在教材上强调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强调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以便于更加直观和直接地利用教学设施来灵活的展现课本上“死的”知识,增加学生的记忆力和知识建构能力。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不再只是停留于课本,而可以与生产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

三、新课改重新定位了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是,强调教师的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以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而且新的教学观中也提到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除此之外,新课改还对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做了说明,主要是:学习者、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催化者、促进者、实践者和开发者。由此可见,新课程要求教师所具备的与传统课程相比明显增加了许多,这不仅是对学生更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会向着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面。

具体而言,教师首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改不仅仅是换一套教材,它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次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方式和学校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以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3。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其次,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行为。教师要学会理解,宽容,反思,合作与帮助,学会借助科技手段,“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中,这是人类教学进步的重要动力。”4第三,教师需要转变职业道德。新课程下,教师要具备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发展学生个性;具备一种反思能力,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拥有更好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等,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

当然,“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课改并不是完美无瑕的,由于经济政治等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和囿于新课改自身的不足,在实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弊端: 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未做配套改进,新课改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难以真正落实。

笔者认为在说“应试教育”之前,应把“应试”和“应试教育”。区分开来“应试教育”是包含“应试”的教育,有考试必然就有应试。“应试”本来就是教育的一个成分,没有考试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任何教育都需要通过考试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现自身学习的问题,帮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来调整教学活动的进程,有考试,那么应试必然也会应运而生。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应试教育当然是后者。

高考作为我国现阶段选拔高等教育人才的唯一途径,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代表,受到很多人的不满和批判。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在缺乏更有效更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前提下,高考制度还将依然存在。所以,在“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走的踏踏实实”的今天,想要实现彻底新课改难度颇大。尤其是在小升初,初升高,高考等升学考试的压力下,考试、分数充斥着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头脑。所以,新课改中所要求的一些改变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并未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新课改对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做了很大改变,短时间内不利于教师对其难度和深度的把握。

新课改从诞生之日起就对教师产生了很多的挑战,习惯了传统课堂自己做主导,从始至终“自导自演”的教师,突然一下要接受学生做为主体,做为主动者,而自己仅仅做一引导和帮助的形式,这对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而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更多地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和创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仅仅作为一个合作者进行引导和帮助,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到哪个程度?如何找准“不悱不启,不愤不发”的启发点?这对教师来说都是很难把握的。

“不仅教材是开放的,教学方式也是开放的”5。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留有很多的主观性试题,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给了教师无限的创造余地。这就需要教师储备更多的知识,不能像原来那样只掌握所教本科目的知识,一旦教师的知识缺乏,赶不上新课程、学生的需求,那么教师也很难驾驭书本,更不用说传授给学生了。 应试教育下新课改对课程的要求和改变,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对其理解产生偏差,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较多地提到了培养学生情感、道德和价值观等思想层面的字眼,这就使得一些人理解为在新课改下应该将情感价值观等放在首位,而科学文化知识应该放在第二位。如果没有清楚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会很容易走向极端。新课程所要求的学生学会学习、正确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都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培养的,如果没有渊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做铺垫,那么一个人也很难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社会主义等思想,也不会具备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另一方面,新课改的目标、理念、教材观都体现了新课程对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究,以及教学要充分利用实地使同学们有直接和直观的学习的思想,但我们不可因此误认为书本知识就不是重要的学习的对象了。书本知识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间接经验学习的最优途径,它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探究。“不要以为接受学习就必然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6。

但是,总的来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利是大于弊的,我们也应该给学生、教师和教材编制者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和改变,不断完善,可以真正的走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学世界。

参考文献:

[1]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正确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刑《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

[3]习恒珍,江西师范大学,《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与高师教育的应对》。

[4]张思伟,《适应课改需要 提高自身素质――浅析新课改对教师的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