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包装设计;创意;课程教育;中国特色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全球变暖、资源的逐渐的匮乏、环境持续恶化、粮食短缺等等以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人们的内心的焦虑与孤独感越来越突出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全新的社会现实情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包装设计的发展与革新迎来了新的创新契机,当代的包装设计已不应再是以追求使用功能为主导的设计形态,如何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绿色需求)同时兼顾创造性的和谐、环保、健康的包装形态,是当代包装设计所面临的一个最重要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创意产业与包装设计的“交叉、融合”来探析创意产业对包装设计的创新性影响。创意产业是当前极具生命力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是以创意为动力源出发点,以精神文化创造为落脚点,并从创意开始,一直延续到产品的后续开发、形成产业基本链条,在这里文化和创意因素具有重要地位。在创意产业备受关注的今天,我国却面临“制造大国却缺乏自主品牌”的尴尬,那么“创意”应该在整个包装设计课程教育当中应该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应该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1 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创意产业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表演艺术、出版业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又因各方面条件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点。创意产业的概念是由英国政府提出。现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创意产业也于近几年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型城市尤其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给予了很多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我国发展创意产业,强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强化品牌附加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赖广告传播与产品包装在这方面的巨大作用。由于产品同质化和品牌竞争的全球化,包装除了促销和帮助建立品牌形象之外,它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增加和强化品牌的附加值。所以,中国发展创意产业就必然不能忽视包装设计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是从产业发展出发,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包括工业、服装、软件和广告设计等)、建筑设计、时尚消费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5大创意产业: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和咨询策划创意。包装设计也被包含其中。2006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题为“创意设计,创造生活”的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其活动内容中有4项直接关系包装设计的发展,它们是:2006APD亚洲包装设计展;和谐社会与包装设计论坛;亚洲百位包装设计师上海大聚会、“东方之星”包装设计展。从这一活动安排来看,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生产和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意产业大发展的今天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是创意产业要推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包装设计的发展道路
在今天创意产业备受重视的机遇面前,我国的包装设计应该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首先应该明确发展包装设计的目的。包装设计应以提高大众生活质量、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美化视觉环境为目的:其次,要持有坚决立足本国文化,虚心借鉴学习国外先进包装技术和方法的自主、开放的态度:再次,以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手段:最后,包装设计要寻找产业链化的发展道路,融入到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流中,为“中国制造”添上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翅膀。包装设计要坚定地立足我国文化,虚心地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包装技术和方法。文化是最具有民族特色,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就很喜欢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曾经孕育出了汉唐那样的盛世,不能不说明她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中国现状相适应的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更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今天要以这样的文化为基础设计我国的包装,创造有中国味道的包装设计。从日、韩等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不难看出,民族的设计才是世界的设计。日本的包装设计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有一种端正而有简单实用的认识:一切为了利于推动销售。今天的日本在来自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并在此之上找到了日本民族化的气息和时尚语境,走出令人们赞叹的日本包装艺术风格的新道路。有些国内的包装设计师,就是从日本的包装设计中学习借鉴来做自己的设计项目。而这种做法只能使我国的包装设计一直活在日本设计的阴影里面。只有从我们中华民族的当代文化内寻找美、寻找能够打动中国人的设计,才能够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才能够在世界设计界占领一席之地。
3 包装设计课程教育中“创意”的作用与重要性
文化创意品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文化创意品牌在国外发展时间比较长,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发展特色,我国的文化创意品牌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一些品牌发展还不完善,竞争力不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重视。文化创意品牌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近年来逐渐得到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能力逐渐提高,对于文化需要也日益增加。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外的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形成一定的品牌,不同的文化需要不同的代表形象,文化创意品牌作为某种文化产业的形象之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外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融合到市场经济中,文化创意品牌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二)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要逐渐增加,各国的文化资源作为软实力逐渐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众多的竞争,不仅仅是国内的竞争,同时也包括国外的竞争。不同的区域有自己专属的文化,各地区的文化资源差异很大,如何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文化创意品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能够融合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文化内涵。文化创意品牌作为一种品牌具有一定的优势,品牌的形成是一种文化凝聚力的体现,同时也是文化精华的集中。通过文化品牌的宣传和营销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形象,保障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发掘文化品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文化资源作为支撑,当前文化资源相对丰富,但是一些地区并没有完全挖掘一些特色文化,通过创意品牌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力,能够积极挖掘一些地区的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资源,建立新的文化创意品牌,不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受到关注,除了美国的好莱坞这一品牌之外,我国也不断发展一些城市的电影文化,形成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等电影文化,通过文化品牌的形成促进地区的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四)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品牌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创意品牌需要一定的营销策略,通过创意品牌的形成,可以带动周围的生产加工以及旅游文化发展,这不仅增加了周围城市的经济收入,同时还增加了周围地区的知名度。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逐渐寻求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城市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发展城市旅游业或者新的文化产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的竞争力。
二、文化创意品牌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创意品牌的营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时间比较短,文化创意品牌营销工作并不十分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销的水平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前文化创意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创意品牌营销工作重视不足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营销工作息息相关,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时间比较短,一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不十分完善,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重视营销工作,导致文化创意品牌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不高,难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对于营销工作缺少长远的规划,缺少专业的营销人员,导致营销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文化创意品牌难以被消费者重视,影响整个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
(二)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缺少创新
文化创意品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新奇性,在营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文化创意品牌逐渐增加,文化创意品牌的竞争逐渐激烈,文化创意品牌营销工作由于缺少创新,营销效果并不理想,难以促进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营销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文化创意品牌如果自身缺少创新性,或者是营销工作中缺少创新性都难以促进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
三、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策略
在文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文化创意品牌的营销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但是文化创意品牌的营销工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企业对营销工作的重视不足或者是营销策略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营销效果,甚至影响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一)提升文化创意品牌的竞争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如何更好地促进文化创意品牌的发展,提升文化创意品牌的竞争力逐渐受到关注。文化创意品牌的营销水平逐渐受到文化创意品牌自身的影响,如果文化创意品牌的竞争力比较高,可以有效地提高营销水平,如果文化创意品牌缺少竞争力将对营销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文化创意品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核心,应该不断推陈出新,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创造出比较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文化创意品牌的形成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的文化产业,比如一些近郊的农村可以发展都市农业,为城市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需要充分体现当地的农村文化,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舒适与自由。
(二)丰富文化创意品牌的营销手段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品牌也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的难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的手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营销的手段,以往的电视营销以及电话营销,广告营销已经十分普遍,微博等网络营销方式逐渐广泛,文化创意品牌的营销可以充分借鉴一些网络营销手段,增加营销的范围,提高营销水平。文化创意品牌营销企业需要对本品牌的营销工作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对品牌进行战略分析,找准品牌的消费主体,通过网络的互动提高品牌营销效率。文化创意品牌除了运用广告,杂志等传统媒介之外还需要运用新兴的网络技术,为品牌树立良好的形象,尽快实现营销目标。在品牌营销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消费主体的感受,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重视消费主体的情感诉求以及品牌的亲和力,通过这种品牌精神的营销工作,使消费主体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品牌的优势,提高其营销水平。
(三)提高文化创意品牌营销人员素质
文化创意品牌的营销工作中需要充分重视文化创意品牌意识的形成,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文化创意品牌营销工作前需要对整个的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文化创意品牌的现状,进而分析和提出本品牌的优势,通过加强营销人员品牌营销工作的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认识品牌营销工作的过程以及重要性。文化创意品牌营销工作中需要建立一定的营销目标,制定出一些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保障品牌优势的重要性。品牌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在营销工作中建立奖惩制度,对于那些对文化创意品牌营销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有损于品牌形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通过这一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保障创意品牌的营销工作。
四、结语: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美学经济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达》骄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号》创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纪录。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阿凡达》获得三项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该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中国国内,不仅出现了连夜排队抢票的景象,在一些没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现了组团去附近城市只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达》的“壮举”。这样的疯狂和痴迷,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绝佳魅力。
新媒体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状态,二是增强了信息传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三是实现了高科技、多技术、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体艺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以现代艺术为内容,以大众传播科学理论为纲领,将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技术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并且,以此对文化艺术本身和文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来自以英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文件,因此带上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与其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认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认同意义的概念目前还未产生。我国近年来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仍未采纳“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说法,而是保留了过去的称谓“文化产业”。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创意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项目主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约翰·哈特利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描述一方面在于创意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即质量因数,这两方面的结合。它是近些年来在新知识经济范围内的信息通讯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的语境下,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提供城市消费者交互式运用的概念[1]。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主导,以艺术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传播为支撑,以文化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国家、行业、技术领域交叉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以上二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区别文化产业的认识中,都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等新传播方式这类要素的创意地位。
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英国将其分为13类,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子出版、时尚、互动休闲软件、影视、音乐、表演、电视广播。 美国依旧版权分为4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联合国则分为传媒、卡通、电影、娱乐、网络游戏、旅游、文化、网络信息、音乐、戏剧艺术、艺术博物馆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认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动装置、虚拟装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动画动漫、影视广告、网络游戏、数码艺术设计、数字插画、CG静帧、数字特效、DV、数码摄影等。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但共通点就是被大众所接受的途径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动,通过人的触摸、空间移动、声、光、电等的效果,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联系、融入、互动、转化、展现这五个阶段。首先必须有人与装置之间的联系,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通过与系统和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与人的意识之间的转化,最后展现出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效果。
将当代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发展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它已不再仅仅依赖个体艺术家的才华和灵感,而是依赖整个艺术创作体系、艺术传播过程及方式、艺术媒介手法与参与方式等的全面创新。图像时代、消费时代以及“数字化生存”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实语境。
首先,图像成为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对许多人来讲,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时代的图像主要集中于用声、光、电为载体的多媒体种,而不再集中于平面中的图像、文字等这类静态印刷物中。“当代艺术及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听觉的感官艺术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这已经是不容小觑的事实。”[3]
其次,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商品的价值已不只是其使用价值,人们消费商品,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内心需要的符号消费、仪式消费等,消费也成为艺术活动的基本方式。艺术经纪人出现后,处于艺术家和群众之间,他们了解并熟悉艺术家,懂得艺术欣赏,自身又赋有很强的营销能力,清楚明白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他们富有经验,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
再次,MIT著名教授尼葛洛庞帝笔下的“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日渐成熟,科技的发展引起传媒形式的变化,艺术的多媒体化以数量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新颖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标志。通过媒介,文化艺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效率更高。而且,媒介融入了艺术的创作的整个过程,真正可以成为艺术中的一部分。艺术传播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带来的语境的分离和重构,也让人们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了艺术创作对生活的传统观念的反应。
(三)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现象
当今,数字媒体就像是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动机,它以IT 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极大地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影视、动漫动画游戏研发、广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信息产业、建筑、工业、服装等一系列的艺术设计、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装置等领域,并涉及到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4]。
首先,分解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解为三组概念,即文化、创意和产业。第一,文化(包括艺术)传播借新技术革命下的新形态媒介,提高了传播效率,又增加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并通过“点击”、“复制”等形式,扩大了传播的接受范围和接受频次,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从而,产生了新媒体艺术的最重要传播特点——交互性。第二,新媒体的使用使创作者的“创意”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提高了作品“创意”的表现力。第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带来了受众的数量激增,创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使文化具备成为一个产业,并保持盈利性的必要条件。
其次,考察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仍然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电影电视广告是新媒体艺术介入较快较多,也是进入大众视野最多的领域;动漫和软件开发业运用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和交互性更多,并且发展主要依赖新媒体技术的个性;随着人们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减少以及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日益增加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而旅游会展业,在近年来更加注重新媒体艺术要素的融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中,新媒体、声光电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大量的美感体验。
转贴于
三、新媒体艺术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复兴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
首先,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诞生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加强调创意的重要性,创意是其核心,并表现出多样性而非同质化、分众消费等诸多特点。新媒体艺术开放、自由、复制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充分考虑到受众个体喜好以及内心需要的相异,在提高其自主选择权的同时,有利规避了文化产业过去成本高、风险大这一缺点,并通过技术含量和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保障了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
其次,文化遗产作为地区人群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量丰富。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共4项,另外,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1175项。物质文化遗产易被破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易保留的特点决定了这两者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而在继续承担文化艺术传播功能的过程中,同时使自身被保护和保留。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功能以及数字化保存方式可以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贡献巨大力量,从而促进了文化的流传。
再次,新媒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文化商品,它将过去一味依赖创作者才华和名气或者物品历史的文化商品的价值,转嫁到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中,以可感互动的体验增加艺术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含金量,可以更加有力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是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提高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因此,融合新媒体技术与文化艺术要素的新媒体艺术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
(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推广体验经济与美学经济的载体
首先,新媒体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一种叫“体验经济”的重要载体。“体验经济”即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平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而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行为。众所周知,商品是客观存在即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会给人留下记忆的。与以往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但体验是主观存在,即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身体、感情、意识上参与所获得的。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体验是来自每个人的感受与商品之间的互动所得的感情[5]。在这里,大致总结了5种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情绪体验、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等。新媒体艺术交互、虚拟的特点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例如在四维影院中我们亲身体验到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电子影像、机械互动装置、遥控器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打造出幻真的虚拟世界。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体验是借助数字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使消费者得到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
其次,新媒体艺术的低门槛对于美学经济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美学经济指“立足于美学价值,通过向潜在消费群体提供审美服务产品(或将审美要素大量渗透到商品中),以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而获得利润的经济形态”[6]。美学经济的题中之义是强调艺术生活化,通过将美附着在能够更多接触到人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或商业服务,来推广美的体验,实现审美教育和审美享受的普及,从而达到文化艺术的“平民主义”,即平民美学。新媒体艺术使艺术生活化,艺术生活化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以商业形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文化语境的构建契机,就是在这样一种转向中将高雅,高端文化推向边缘、消解它的光环的同时,也将它们的泛化促使形成更加公平的艺术文化共享空间,以便大众容易接受、理解这些艺术文化层面的享受,这无疑可以使社会文化更快更好地整体进步。
四、结 语
新媒体艺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多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可以尽快步入世界前列的产业类型[7]。我国在推动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对新媒体艺术予以了多方面的支持和重视。200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有力地推动了电视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我国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超过10 分钟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 分钟以上) ,其中60 %必须是国产片。国家火炬计划批复的全国唯一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专业集聚区,成立于2005年12月31日,这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该基地还在2006年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光荣地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意基地”。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投入以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寻找实现新媒体艺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更多可能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
[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 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5).
[4] 田忠利,付琳,龚小凡.关于数字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0).
[5] 金元浦.文化产业与体验经济[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
[6]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融合[J].中关村,2010(11).
[7] 金元浦.新技术革命与文化产业[N].膝望新闻周刊,2004-05-24.
1.1国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的特征
国外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充分体现了引导功能与市场主导作用相结合在文化产业平台建设中给政策、给方向、给优惠,行业组织和机构在运营中负责协调、沟通,文化创意企业、金融机构、评估组织、创司、咨询公司、科研院所、法律事务所等都以市场主体的方式,参与到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运营。这种面向市场功能、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市场化的运作也促进了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因此,职能与市场功能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对于平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国外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的发展及成效
1)提供政策,拓宽发展空间。首先,强调文化产品面向大众,鼓励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并为广大民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机会,同时也在培养潜在的消费市场;第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那些优秀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艺术门类提供帮助,采用多种投融资方式,大大提高文化项目孵化和市场化率,并且提高对文化产业经济价值的认识,积极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强调文化产业必须成为教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创意教育先行,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新一代高科技产业、高职业技能的基础。2)保障运行,强化服务功能。为保障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运行,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涵盖了文化项目的孵化与推广、教育及技能培训、企业融资与投资、财税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主导型国家,在吸收英美国家的经验后,强化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明确发展目标、具体的实施规划和计划,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奖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究、制作、经营、出口实施系统支持,形成强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与体系。3)整合资源,提高平台效率。从、市场、企业三个角度出发,对文化产业的人、财、物进行资源整合、共享、优化,使之成为一个科学、有效的系统,从而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英国通过10年左右的建设,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日趋完善,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十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文化产业增长93%,文化产业的出口值高达103亿英磅,并保持约15%的年增长率,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从2000年开始,日、韩等国用了近5年的时间逐步完成了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大推动了国内影视、音乐、动漫、游戏等的发展。
2国内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发展现状
2.1发展现状
国内文化产业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青岛等地方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设的主力,积极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链,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7]。2006年10月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建立了文化产业信息互动平台,推出了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交易。2011年,北京建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决策支撑与公共服务平台,综合了决策支撑、创意培训、创意咨询、创意成果分享与交易、成果推广等功能。服务内容从政策、产业导向、市场行情、人才资源、合作交流等拓展到项目评估、咨询服务、知识产权、集聚区建设、购买服务、品牌构建、产业孵化、创投基金等,并在财税、保险、信贷、担保、人员培训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自主创新。此外,设立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跟踪和研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引进、认证制度。
2.2存在的不足
国内文化产业服务平台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服务与管理方面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和不足的方面,这些不足随着产业的发展而日益突出。首先,国内文化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贪大求全的思想,看重硬件投入,而知识产权、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软件投入相对较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其次,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平台,导致许多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管理不能明确的定位和规划,缺乏内部协作和交流互动,不但造成了重复投资与建设,而且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展示、推广、交流和交易。
3发展国内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重要性
3.1发展国内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意义
首先,推动文化传承与资源开发。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文化内涵与形式的多样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其次,促进文化传播与功能升级。文化产业服务平台有助于不断挖掘和创新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和形式,并通过国际交流实现文化及产品的输出,促进全球化文化产业的交互式发展。并且通过与制造服务、金融服务、社区服务、交易服务等平台进行对接,提高平台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促进服务功能延伸与优化。第三,满足文化创新与消费需求。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从国际化的角度系统的规划产业服务的功能与内容,创造能够满足国际化发展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与体系,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培育与激发文化消费需求。
3.2发展国内文化产业服务平台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意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7-0038-03
本文是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B044)的阶段性成果。
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背景下,以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全面结合为特征的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创意产业是全球化过程中制造业充分发展、服务业不断壮大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继技术、管理和资本之后又一新的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要素,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产生经济奇迹的机会。
一、创意产业链
(一)产业链的概念
产业链的思想来自于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卓越论断。早期观点认为,产业链是制造企业的内部活动,它是指把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和销售等活动,传递给零售商和用户的过程[1]。传统的产业链概念局限于企业内部操作,注重企业自身资源的利用。马歇尔将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间,强调行业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2],可谓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
所谓产业链,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在一个产业链中,每一环节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因此,一个产业链就是由多个相互链接的产业所构成的完整链条。
在经济竞争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经济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环境、竞争、需求、技术等动态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营观念发生根本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单靠自身的力量难以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因此,打造产业链,势在必行。
(二)创意产业链的构建
发展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要构筑创意产业链,并尽量拓展延伸,以形成规模,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创意产业链强调以创意为龙头,以内容为核心,驱动产品的制造,拉动批发和营销,带动后续产品开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链条。在建立产业链的过程中,“分工协作”和“价值扩散”成为两个相互对应的导向。“分工协作”要求每一家参与协作的企业具有更高的专业性、更突出的核心专长和核心技能,从而提高经营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价值扩散”指将企业创造的核心价值通过合作开发、技术或者版权转让的形式,扩散到周边产业中,形成长线生产能力,扩大价值产出量。
不少创意产业的企业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和“一体化战略”(例如从创作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开始,便开始设计整个产品链,包括文学人物、影视角色、音乐制品、后续产品及推销、主题公园、网页和所有电子商务),使延长的创意产业链产生巨大的效益。北京的派格太合公司与云南的文化工作者在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的成功基础上,投资筹建《云南映象》专业公司,利用电视媒体和国际演出两个平台推出后续产品,引进了澳大利亚的舞美人才,按照国际惯例对《云南映象》进行再包装,而后进军国际市场;同时,用艺术品牌开发《云南映象》的DVD、烟、酒、茶、纪念品、服装、文具、出版物等衍生产品,形成产业链条,逐步建立像百老汇那样的品牌演出剧场,这就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例子[3]。
(三)创意产业链节点分析
发展创意产业需要构建一条不断增值的产业链,激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创意产业的有效资源整合和良性循环。
国外创意产业的完整链条包括资源、内容创作、生产、集成包装、发行、展示等众多环节,例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等知名传媒集团旗下的公司,从上游内容到下游渠道一个都不少,整个链条完整而闭合。
相比之下,中国的创意产业整合程度并不高。例如,2006年,美国时代华纳420多亿美元的利润分布在电影、网络、基础广电线路、广告以及出版等众多领域;迪斯尼的盈利中,媒体收入和主题公园也只是分别占到50%和20%。而中国最有影响的娱乐传播机构几乎90%的盈利来自广告,国产电影大片的收入也清一色来自票房。盈利方式的单一折射出国内创意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分散的产业现状,说明上下游的潜在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产业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核心竞争力,实质是企业在产业链上某一特定的战略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这些战略环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利润的来源。只要控制住这些关键的战略环节,就能够控制整条产业链,也就能够获得持续的赢利。
1.内容。内容创造构成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是产业链的高利润区。过去,人们认为信息采集能力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提供给人们的信息采集手段效率越来越高、人们提高信息采集能力越来越大以及信息来源越来越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提炼和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已非易事。尤其在传媒、娱乐、艺术等行业中,内容的原创能力以及内容资源的集成创新能力已成为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2.渠道。传播渠道是创意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畅通的传播渠道,再好的创意内容也无法转化成产品,更谈不上赢利。世界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将传播渠道确定为战略环节,倡导“掌握越多信息传送形式,所赚利润就越大”的经营理念;新闻集团的传播渠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出版、网络等,其各子公司的名称即反映出其明确定位,如福克斯广播公司、英国天空广播公司、亚洲星空传媒集团、美国数字出版公司。
3.媒体。传统的文化作品消费往往是直接的、面对面交流的自然经济形态,不需要策划人、艺术中介机构、经纪人等中间环节。在当今全球化的消费环境里,精心设计、策划的创意产品很有可能被淹没在泛滥的信息之中,而媒体则是人们获得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媒体的运作将发现创意产品的价值,并推动价值的实现。2005年风靡全国的“超级女声”项目就是在电视、图书出版、演唱会、商品代言、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推动下创造了赢利奇迹。
4.需求。从产业链的涵义中不难看出,产业链所以能够形成或发生变化,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消费者的需求是产业链存在的基础。在许多产业链中,消费者在对产品进行消费的时候会产生大量新的需求,而这种新需求产生的过程就是价值创造的过程[4]。
二、创意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
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中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5]。换句话说,集群就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化的制度和协会。
产业集群是一个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落,它是企业自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产业集群揭示了在一些地方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在这种集群内,某些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通过价值链和各种联系渠道,相对集中在特定的地理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群体,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产业集群内众多的企业在产业上具有关联性,能够共享诸多产业要素,一些互补性企业则能够产生共生效应,集群内企业因此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通过企业间的群体协同效应以及支撑机构与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于这种集群优势的来源,韦伯将其归之为集聚经济[6],马歇尔强调外部经济的重要性[2],而克鲁格曼则认为是报酬的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交互作用的结果[7],波特则运用其钻石模式,强调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因子条件、企业竞争与战略密切配合的重要性[5]。我国学者将其归纳为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综合作用,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的优势源于创新整合能力,资源禀赋、资源整合共同构成集群的竞争优势。
(三)创意产业与产业集群
弗罗里达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当具有新鲜想法的创意阶层以组织或区域的形式聚集时,价值和财富随即产生,这些资源就形成了区域的“决定性竞争优势”。他进一步将创意产业集群(Creative Clusters)定义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群体,其核心是雇佣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建筑和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的人才来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或新的有独创性的内容[8]。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定义,创意产业集群是指创意产业(工艺、电影、音乐、出版、互动软件、设计等)在地域上的集中,它将创意产业的资源集合在一起,使创意产品的创造、生产、分销和利用得到最优化。这种集聚行为最终将促使合作的建立和网络的形成。
创意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提升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首先,集群促进信息、人员的交流并加速创意商品化进程。创意产业以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创意为核心,创意的土壤便是多元文化。在集聚区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行业的人员相互交流,各个门类的创意设计和信息互相渗透,互相提供机会,形成了互动共生与竞争。创意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是人,人的多样性带来文化的多样性,创意正是在这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中产生的,这也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和动力。创意产业集聚地大都分布在中心区域,既是创意生产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市场交易中心。由于靠近市场,企业间互补性强,具有信息密集、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共享等便利,这便进一步加速了创意商品化的进程。
其次,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创意产业集聚地大都外部环境宽松、可塑性强,企业运营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和良好的成长性。同时,创意产业基地也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都市经济发展商务成本的提高,都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导致一些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外移。城市发展须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意产业渗透到各行各业,例如产品构思、设计、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产品拓展市场开辟了道路。
再者,集聚区内产业业态完整,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集聚区内一般聚集众多的相关企业,它们形成完整的产业业态并构成产业链,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例如,上海泰康路艺术街云集众多与视听艺术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以创意设计为核心,涉及视觉创意设计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礼品设计等,并通过展示来吸引客户和公众。每天都有各类展览和表演,包括各类绘画、收藏、摄影、造型展示和时装、音乐、歌舞表演等,令艺术街不仅展露出引领时尚的风范,而且在全国的名声和竞争力也大幅提高[9]。
纵观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发形成的市场导向模式,低廉的租金吸引大量的设计和艺术工作者在旧厂房聚集,这些地方创意氛围较好,但产业规模受到限制;另一种是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采取一定的产业和资金优惠政策,促进创意产业集聚。这些集聚区相关配套设施齐全,物理空间较大,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我国的创意产业集群多位于中心城市,这些地区利用其独特的文化氛围,以老工业厂房、老仓库等历史建筑为空间资源,以丰富的高素质人才为原动力,自发或由政府规划牵头形成了一些创意产业集群。从整体上看,北京、上海的创意产业集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规模经济效应已初步显现。
[参考文献]
[1]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花 建.创意:从产业链到产业丛[N].中国文化报,2005-08-05(1).
[4]王玉梅.基于价值链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J].经济管理,2006, (17):39.
[5]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弗罗里达.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马军显,韩仙琴.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探讨[J].理论视野,2007,(10):50.
Creative Industry Chain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
Guo Hongya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Zhengzhou 45001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