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10-01
一、旅游循环经济及其研究现状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是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条件下进行旅游开发和开展旅游活动,在旅游业所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中,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生态管理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的观念措施,在旅游区内的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建立循环链,实现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概念、运营模式、发展体系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国内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但是没有进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技术支撑方面应用研究,本文试着从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应用入手,探索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旅游区清洁生产的新范式。
二、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旅游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可再生能源技术介绍
可再生能源是指一些人类认识和利用有着相当长历史且对环境和生态友好的永不枯竭的能源。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相比,可再生能源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丰富,储量庞大;环境污染小,干净清洁,对环境友好。目前,许多国家制订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使其在全球总能源耗的比例由目前的5%提高到2020年的15%左右。随着一大批成熟技术的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应用的范围也会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未来的一种主要能源。
2.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旅游循环经济应用中的意义
(1)节约运营成本
煤炭和柴薪使用简单方便,前期基本上不需要设备投入,所以乡村旅游区对煤炭、柴薪的利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利用方式也仅仅局限于最基本的燃烧方式。使用可再生能源最主要的是前期设备投入,成本相对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可再生能源设备只需一次性投入,后期几乎没有花费,且经济环保,能够节约乡村旅游区的运营成本。
(2)降低常规能耗
降低常规能源的使用的比例是应用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目标。乡村生态旅游区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储备,比如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有些旅游区还具有丰富的地热能。要合理的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需要依据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可再生能源组合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利用方案体系,把其应用到旅游区所涉及的各个行业、部门和区域,可以有效的替代常规能源,降低其使用比例,实现乡村旅游区的生态化发展。
(3)净化生态环境
常规能源使用所排放的烟尘和燃烧废弃物等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的光环境、大气环境、生物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且燃烧废弃物的随意堆放或不正当处理给旅游区造成明显的污染。应用可再生能源,没有SO2、CO2烟尘排放,没有固体废弃物产生,不会对旅游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对旅游区生态环境能够起到净化作用。
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乡村生态旅游区应用的推进措施
乡村旅游地多是环境优美、资源组合较好的地方,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所暴露的问题如常规能耗过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废弃物随意堆放等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把乡村地区的优势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到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中去,对于乡村地区节能减排、优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及对资源循环利用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1.政策激励
与传统常规生化能源利用相比,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前期资金投入较大,旅游企业难以接受,所以政府应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来激励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旅游区的应用。第一,制定激励政策。制定推进可再生能源的相关政策,根据乡村旅游区的规模、能源利用方式等制定出针对乡村旅游地区的激励政策。第二,实行价格补贴政策。对乡村旅游区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减免税收、价格补贴等优惠,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前期成本由政府部分补贴。
2.技术改进
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技术还远没有达到大规模应用阶段,应用成本较高,应当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一方面需要加强研发工作,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应该积极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使一批处于试验阶段的技术达到推广层面,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体系;另一方面,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欧美和日本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应该积极的引进并学习消化。
3.观念更新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一种环保型、无污染的、可循环利用的能源系统,但是由于目前设备成本较高,没有引起乡村地区旅游企业的重视。应该积极的引导乡村地区旅游企业经营者意识到可再生能源的潜在优势,并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和价格优惠,使其在观念上意识到利用这项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4.示范推广
我国乡村旅游区处于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其能源利用系统尚不是很完善,尤其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区更是缺乏。建立乡村旅游地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成本效益将会为旅游区特别是乡村旅游区所重视;二是其所建立起来的运作模式将会为其他旅游区借鉴,为其他旅游区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提供经验。③
参考文献:
[1]谢军安,郭苏智,王锡莲.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模式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8).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关键词:林家乐;SWOT分析;发展策略;广州
中途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4-0000-00
收稿日期:2013-05-29
修回日期:2013-07-11
引言
我国乡村旅游现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1~3]。林家乐是继农家乐、渔家乐之后出现的乡村旅游新形式,属于休闲旅游的高端产品。与其它乡村旅游形式相比,林家乐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要求具有浓郁的绿色森林环境、优良的环境空气质量及高浓度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这也是林家乐区别于农家乐、渔家乐的核心特征。发展林家乐顺应了城市人群回归自然、走近绿色的诉求。
目前,广州的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林家乐的发展处在初期阶段,尚存在着特色不突出、休闲游憩内容重复、布局分散、配套设施随意、发展策略和扶持措施不明晰等问题。本文在对广州发展林家乐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广东林家乐的发展方向、策略,以期为林家乐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1林家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都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依托都市的都市乡村旅游在市场规模、项目规模、主题多样性等方面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同时,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开发无序、空间布局扎堆、产品同质化、设施过渡性强、管理主体多样、监管效果不明显等问题[4~5],局部甚至出现了破坏环境的情况[6~7]。
根据国内、国外都市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1~3],我国都市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为:1)体系化:随着各种乡村旅游形式进一步发展、成熟,将共同构建都市休闲游憩旅游体系;2)产品特色化:开发特色鲜明的主题产品对保持旅游项目的生命力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避免产品同质化和恶性竞争的有力手段;3)品牌化: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将更注重与城市形象结合的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4)建设规范化: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要更加注重建设规范化,尤其加强对项目门槛的管理,明确基本准入要求,提高建设标准和服务质量;5)监管法制化:目前各地的乡村旅游已形成一些相关管理办法和政策,未来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到法律、法规、条例、管理办法等法制层面。
1.2 林家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目前,林家乐正处在建设初期阶段,呈现出一种朦胧状态。作为一种继农家乐、渔家乐之后提出的建设模式,现阶段的林家乐与农家乐、渔家乐等都市乡村旅游模式的差异并不明显,具有都市乡村旅游模式的共性。由于所依托的自然环境质量高、占地规模大、旅游产品独特,林家乐在三者中处在较高端的位置,所提供的也应是较高端的休闲产品。林家乐未来的发展必然是进一步充分发挥森林、水体、空气等自然优势,深度挖掘森林休闲游憩、康体养生主题,开发具有森林特色的参与性、体验性系列活动,形成有别于农家乐和渔家乐的特色产品。从长远来讲,随着都市居民对绿色休闲、森林养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对高端定位的林家乐诉求很大,所以林家乐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广州林家乐现在也处在建设初期阶段,呈现出一种朦胧状态。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林家乐主题特色不突出、布局分散、建设不规范、休闲游憩内容重复、配套设施随意、扶持政策和措施不明晰等问题。
2 广州发展林家乐的SWOT分析
2.1 优势(S)
第一,自然资源优势:广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发展林家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广州森林覆盖率达41.5%,森林、果园、湿地等分布广泛,地貌类型多样,气候适宜。第二,环境优势:广州已建成由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公园、绿道等组成的自然保护体系;广州的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与全国其它都市相比相对较好,环境优势明显。第三,客源市场优势:广州城市居民收入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居民旅游支出已占支配收入的二成以上,居民出游能力强,市场需求旺盛。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规划建设成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广州发展林家乐具有良好的客源市场优势。第四,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空间布局优势:广州发展林家乐的重点区域集中在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地区,正切合了广州“北优”空间发展战略,同时也切合了广州“生态优先”的城市建设战略思想和“绿城”的建设理念。第五,基础设施优势:广州的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完善,交通道路网络完善、城市公交系统便利、私家车普及程度较高,为城市近、远郊发展林家乐提供了便捷的可达性。
2.2 劣势(W)
第一,城市空间扩张势必压缩林家乐的物理空间:依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战略规划》,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广州还将处于城市高速发展期,城市空间扩张是必然的。城市空间扩张势必要占用林地资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林家乐的物理发展空间。第二,土地使用成本高:作为国内的一线城市,广州的土地使用成本高昂,这对都市森林资源、客源市场依赖度高而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林家乐旅游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第三,消费周期性强:林家乐是一种短期的休闲活动,主要客源市场依托的是本地和周边城市居民,其消费周期性很强,周末等节假日经常爆满,而工作日客流量少,项目闲置时间相对较长,不利于林家乐的开发经营。
2.3机遇(O)
第一,城市发展的居民需求: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未来人口还将进一步向珠三角集聚,因此广州的总人口还将继续增长。城市人口的增加为林家乐的发展提供了客源市场保障。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闲暇时间将会越来越多,加上交通道路设施日益完善,这些都将为都市居民开展短期休闲活动创造机会。第二,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绿色休闲的诉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城市空间的扩张,市民生活环境距离自然越来越远,且城市户外休闲空间日渐不足,而人们对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城市建设区周边区域发展林家乐是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途径。第三,国土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和推行:国土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家和政府推行的国家空间发展保护策略,目的在于为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环境保障,有效地防止城市空间无序扩张,这将为林家乐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资源保障。第四,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契机:广州正在推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其中,现代服务业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而林家乐正是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新方向。第五,旅游业是广州未来的发展方向:广州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发展旅游业既符合广州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计划,又能切实满足都市居民的需求,有助于推进“幸福广州”的建设。林家乐作为都市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林家乐的发展打造平台,林家乐的发展又能促进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丰富乡村旅游的服务产品,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发展林家乐将是广州打造都市特色乡村旅游的必要补充。
2.4 挑战(T)
第一,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作为广州都市林业发展的新模式,林家乐的发展既要考虑保护,又要兼顾发展,更要求能够成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第二,消费者需求的挑战:广州林家乐的主要消费群是珠三角地区的居民,他们的选择面广,旅游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消费者消费品味提升,消费诉求发生变化,对林家乐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之间的竞争: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三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为了保持项目的生命力和避免恶性竞争,对三者的客源市场、主题特色、营销推广等方面进行准确、有效的定位将变得非常重要;第四,周边城市和地区的挑战:广州的一些周边城市,如佛山、东莞、清远、惠州、肇庆等已在林家乐上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区域影响。广州作为后来者,如何和前者拉开差距,塑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林家乐品牌是发展规划的重要任务。
3 广州林家乐的发展策略
3.1 广州市林家乐发展方向
总结国内乡村旅游和农家乐发展成熟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广州的实际情况,对广州市林家乐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构想:
3.1.1以休闲服务为主,以教育体验为重 林家乐依托自然森林生态环境而建,是可持续经营、寓教于乐的休闲事业,致力于为游客提供身、心、灵全方位的休闲体验。林家乐肩负着宣扬森林、生态文化的重任,应仔细设置各具特色的森林体验活动,提高人们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兴趣及认识,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将之作为林家乐建设的重要任务。
3.1.2以高档定位为主,以多样化主题服务为重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决定了广州发展林家乐应是高端的。应充分利用广州的森林、果园、花木和湿地等特色资源确立游览主题,并结合广州城市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业发达的优势,着重打特色牌、文化牌、服务牌,打造广州市民高品位、高品质的日常休闲游憩场所。
3.1.3以整体规划为主、以示范带动为重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及资源浪费,建议广州市林家乐采用整体规划的方式,依规划而建设,以示范带动的方式稳步、有序地开展和推进林家乐的建设,确保广州市林家乐的品牌质量。
3.1.4以制度规范为主,以协会扶助为重 广州林家乐可由行政管理部门搭建一套完整的项目申报、评级、管理办法等对林家乐的建设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并在林家乐创业初期提供建设指引和政策扶持,特别是税费上给予优惠和减免。同时还可参照发展成熟地区的做法,成立由经营业者组成的广州市林家乐发展促进协会,致力于广州市林家乐的资源整合、信息传递、产业辅导、营销推广、环境保护及森林文化的发扬等工作,以提升林家乐服务品质,建构文化品位。
3.2广州市林家乐发展策略
结合广州市林家乐发展方向,对广州市林家乐发展策略有以下几点构想:
3.2.1品牌化策略――打造“花城林家”品牌 广州林家乐建设应围绕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目标充分利用广州市域“山、水、城、田、海”的自然基础、优越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城市设施、发达的服务业,着重打特色牌、文化牌、服务牌,高标准打造“花城林家”:以为市民提供身、心、灵全方位的休闲体验为宗旨,寓教于乐。通过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花城林家”品牌及内涵,把“花城林家”建设成为广州市乡村旅游的标志性品牌,以丰富“花城”内涵,促进“幸福广州”建设。
3.2.2规范化策略――制定系列标准、规范 为促进广州林家乐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林家乐的服务质量、高质量构建“花城林家”品牌形象及内涵,借鉴发展成熟地区的经验,广州林家乐建设亟待制定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广州发展林家乐的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以规范广州林家乐建设和管理,达到建设标准化、管理条例化、服务产品规范化的目的。
3.2.3差异化策略――构建四大主题 利用广州南部滨海、中部丘陵、北部山区的地理特征和森林、果园、花木、湿地等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林家乐建设进行差异化定位,构建广州林家乐的主题,避免出现旅游产品同质化和竞争无序化的现象,为广州林家乐可持续发展打造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3.2.4 普惠化策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 林家乐产品惠及都市民众,林家乐经济效益惠及乡村林农,有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林家乐作为都市林业发展的新模式,除了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都市绿地、盘活都市绿地效益外,还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普惠民众的目的。
3.2.5 示范带动策略――设置建设发展示范点 为保证广州林家乐有序、优质地发展,广州市林家乐可采用“整体规划、示范带动”的方式,依照整体规划而建设,避免出现资源无法发挥整体效果的情况;根据广州林家乐的整体空间布局,结合建设主题,选取若干林家乐建设示范点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示范点的建设、经营、管理,从摸索中总结经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广州林家乐的整体建设。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居民对传统文化、乡村生活习俗越发思念和向往。林家乐顺应了都市居民回归自然、亲近绿色、体验森林的户外休闲游憩诉求。正确的观念来自对事物的全面了解和对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理性判断。广州的林家乐尚处在初期阶段,只有从业者和管理者全面了解发展林家乐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从而制订合理、可行的发展策略,广州的林家乐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1-49.
[2]李加林,童亿勤,时媛媛,等.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 22(1):91-95.
[3]江山,邹志荣. 浅析农家乐及其景观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0): 4089-4091.
[4]周玲强,黄祖辉.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 24(4): 572-576.
[5]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 农村经济, 2004, 7: 36-38.
[6]莫艳恺. 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 农业经济, 2010, 1: 28-30.
[7]徐延山. “农家乐热”的冷思考――关于可持续发展农家乐的思考与建议[J]. 绿色中国, 2006, 11: 55-57.
作者简介:
程仁武(1985- ),男,福建莆田人
一、结构合理,框架清晰,案例充实
本书共有5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中作者简要介绍了农业文化与乡村旅游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在讲解农业生产文化的开发时,为了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地方特色农产品(特产)文化,作者进行了多次举例:沅江芦笋系列产品的开发、湘西腊肉的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开发、豆制品的开发以及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发养蜂业等。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产品,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活文化的开发,这其中包括乡村民俗生活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及民居(民宿)生活文化的开发。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娱乐文化的开发,在这一章节中作者不仅介绍了以庙会、节庆、集市为纽带的乡村旅游开发,还介绍了农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开发以及农业专题的嘉年华活动介绍。第五章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着重阐述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可以说,本书逻辑框架清晰、结构合理且案例充实,有利于帮助相关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发乡村农业旅游,更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二、转变观念,强调边开发边保护地方文化资源
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体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等。针对这些问题,本书创新性地提出边开发边保护的建议,不仅保护地方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到,在地理位置邻近、文化同源和资源同质的状况之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性和超前性则凸显出其重要性。河南是旅游资源颇为丰富之地,在古都洛阳周边有一重要文化瑰宝——龙门石窟,它是我国雕塑艺术之杰作,通过相关管理人员的保护与开发,吸引了无数游客,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即边开发边保护,有利于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实现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
三、突出“互联网+”时代特色,重视体验
关键词:乡村旅游;市场营销
中国加入WTO后,使得中国的乡村旅游业融入到世界的旅游市场竞争当中,形成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局面,旅游需求的扩大,客观环境的改善使我国的乡村旅游业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挑战。面对乡村旅游市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市场营销的问题,中国的乡村旅游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打开出路,就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把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乡村旅游事业,从而促进乡村旅游业迅速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在营销现状
1.旅游基础设施过于简单,服务质量偏低,难以留住顾客,回头率低
乡村旅游的目的地绝大部分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对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如游区道路、旅游班车安排、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手机信号、客房、餐厅、茶楼、水电供应、安全条件、卫生状况等)的建设投资较少,缺乏规范化的维护,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此外,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服务技能普遍偏低,难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因而使游客数量减少。
2.缺乏市场细分,旅游产品项目单一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细分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对策,产品开发无序,许多丰富的乡村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以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对待不同目标的消费者,而不是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开展营销活动。旅游活动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形式过于单一,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创新不够、参与性不强,无法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营销手段落后,价格体系不完善、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相对单一
乡村旅游价格制定缺乏科学性,定价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价格体系,随意定价,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在销售渠道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体系,无法有效利用中间商渠道,许多乡村旅游点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个体农民营销意识薄弱,广告宣传方式过于简单,推广力度不够,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法制意识淡薄
目前许多旅行社经营大都采用的是承包经营的运作方式,把营销看作是更能够吸引旅游者目光的工具,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严重扰乱了乡村旅游市场的秩序。
二、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趋势
近年来,伴随着各地农业产业结构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兴旺,市场前景广阔,针对目前的我国乡村旅游营销动态,在分析其营销滞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改进策略,促进乡村旅游效益的提高与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这种改革决定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市场分布格局,主要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整合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市场营销
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在于集中企业所有的营销力量,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一对一”传播,建立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形成整体优势。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缺乏长期的市场营销规划、旅游市场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要系统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将整合营销这一超前的全新理念与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全面运用在旅游整合营销领域中,研究出一套系统又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当前我国乡村旅游业面临的市场营销实际问题,是提升乡村旅游组织能力及企业制胜市场的宝典。
2.与传统营销的运作相结合,提高网络营销的利用率
网络营销:“指使用互联网进行营销工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业,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共享信息和交流思想,旅游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行业,非常适合采用电子商务模式,具有明显的发展网络营销的优势,乡村旅游实施互联网营销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世纪旅游市场营销领域创新的焦点。通过互联网乡村旅游营运商不仅可以降低广告信息的费用以及为顾客提供各种预定服务的成本,还可以提高乡村旅游商品的流通效率。体验性与参与性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特征,需要人们仔细品位和亲身体验才能领略到其中独特的魅力,仅靠简单的图片宣传难以引起共鸣,而互联网具有图、文、声、视频等媒体的传播形式,世界各地的游客均可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并且直观地感受到乡村的独特景观和文化意象。只有使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产品及服务呈现个性化、独特化、品牌化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营销手段单一的问题已经引起经营者及行业领导的高度注意,定位与品类的创新是先进的营销手段,是规避产品同质化,打造个性化品牌的重要途径。目前乡村旅游的竞争已进入个性化品牌竞争的高级阶段,旅游商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独特化和品牌化将成为吸引游客消费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戴斌等.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17-23
[2]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1(l):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