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黑龙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经济水平
黑龙江的产业结构变动是在近几年开始逐渐进行的,受到经济发展的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现阶段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来看,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受到严重的打击,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有利优势,就要将改变产业结构作为最基本的发展问题。对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立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目前的首要目标。
1黑龙江省大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概况
1.1从产业结构偏离的角度分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在近些年中较为活跃,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经济水平的提升。从总体趋势来看,现阶段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弱,产业结构处于逐渐平衡的发展趋势。在进行产业结构偏离的计算中需要利用产业结构中产业各自的劳动力比重值与产业结构中各产业的产值比重值。计算结构表明黑龙江省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虽然产业结构偏离数值正在逐渐的减小,但是仍然处于产业结构偏离的状况。事实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的劳动效率低下,农业所需的劳动力要比其他产业所需的劳动力多,但是随着人均经济水平的提高,从事与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要比以往有很大的减少,这更加使得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的状况严重化。除第一产业农业来说,第二产业所表现出的特点是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劳动效率也是处于低下的状况。第三产业在近几年来的发展较为稳定,越来越多的第三产业进行扩大与发展,这对劳动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2从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角度分析
产业劳动生产率就是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除以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就业的比重,产业劳动生产率能够很好地说明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在进行分析时作为重要的数据参考。提高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只有使黑龙江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水平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表现出的各产业劳动生产率趋于平均则说明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均衡,对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以及经济水平实力都较强。相反,表现出的各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差较大则说明地区各产业发展不均衡,这对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2黑龙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均衡
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均衡是黑龙江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想要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要解决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矛盾。黑龙江省的能源占有量在发展的初期还是较为充足的,但是随着发展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的能源用于黑龙江省的建设与人均利用,这就造成能源短缺的情况发生。能源结构从以往的较为平衡逐渐遭到破坏,缺少能源的支持使得黑龙江省的未来发展受到极大影响。黑龙江省的消费结构在近年来也呈现大幅增长的状况,消费水平的提高虽然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发展,但是在促进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增加了资源消耗的负担。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发展特点使得它们的整体发展不均衡,能源结构的减弱提供不了消费结构逐渐增加的能源需求,所以在现阶段发展中两者的矛盾变化趋势对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平衡化目标的达成十分不利。能源结构与消费结构的不均衡状况如果持续恶化,这对于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严重不良影响,最终将拖垮整个地区经济,这种结果十分严重。从整体上来说在黑龙江的工业中还是以制造业和采矿业为主,这两种产业都属于重工业。在制造业与采矿业中不能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调整,对资源深加工比较少,使得后期增值比较小。这种状况的产生对黑龙江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如果不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黑龙江的整体发展就会落后。
2.2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失调
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的数量较多,最为突出的重工业就是石油业。大庆市的石油储备量较为充足,所以在石油开采方面占有很大优势。除石油业以外,其他重工业经过石油业的带动也呈现出发展较快的趋势,重工业的发展使得大庆市的经济发展得到基本的保障,在就业职位提供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为黑龙江省的劳动力安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虽然在重工业方面有较好的发展,黑龙江省大庆市的轻工业却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发展趋势,轻工业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是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平衡的重要因素。目前在黑龙江省的整体发展中,轻工业的数量较重工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这种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失调的状况引发了很多严重的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调是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状况的存在首先使得不同技术人才的就业机会不相同,轻工业数量较少使较多的轻工业技术人才不得已去往其他地区就业,这将进一步恶化轻工业发展较慢的问题,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十分不利。重工业与轻工业比例失调还会使得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滞后,经济水平的提高是保证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对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
2.3对国有企业改革缓慢
在黑龙江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重要的发展目标,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无法做到彻底改革,改革的速度也处于缓慢的状态。国有企业在黑龙江省的比重较大,国有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减小的趋势,作为支柱产业国有企业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模式的落后使国有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有利优势就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劳动力数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得不到就业的机会,国有企业作为主要的企业形式应当对劳动者增加情况进行缓解,加速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企业扩大规模从而能够使更多的劳动力得到就业的机会。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所以在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对国有企业进行必要的发展,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前景,这对黑龙江省经济水平的稳定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缓慢的状况也将引起其他企业的发展,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相互竞争的关系对于所有企业的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国有企业的发展缓慢将打破这一平衡关系,其他企业的发展势头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3黑龙江省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及定位
3.1优化能源结构
优化能源结构是黑龙江省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基础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目前黑龙江省的整体能源所有量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优化能源结构已成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优化能源结构要从节约能源方面入手,能源储备量的逐渐减小迫使黑龙江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新型的能源物质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积极建设新型清洁低碳能源基地,利用清洁的新型能源进行替换,对新型的能源进行合理必要的研究,分析其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保证新能源的安全性。低碳环保意识也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提高低碳意识将有效地减小能源的浪费。在进行低碳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生产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利用量十分大。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变,改进生产方式,解决能源加速减少的问题。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省级管理部门的未来长期目标,长期的机制能够有效地对低碳经济进行实施,能够很好地保证能源不被浪费。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同时还要加强法规标准的确立,严格的法规能够最大程度上制约能源浪费的发生,加大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力度。
3.2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
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是现阶段黑龙江省面临的难题,所以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平衡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就要将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发展低碳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使得黑龙江必须改变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以建立重工业低碳发展模式为切入点,将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作为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低碳经济的实行需要在重工业的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在重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还要对黑龙江省的轻工业进行提高与发展,根据黑龙江省的发展状况,引进合适的轻工业进行投资,合理的增加轻工产业的数量,使轻工业的发展促进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平衡。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产业结构不仅能够使黑龙江省的产业发展更加全面,还能够对黑龙江省的经济水平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一直是支柱产业,其生产成本也十分可观,低碳经济下的重工业发展能够使生产成本进行大幅的减小。轻工业的发展对于黑龙江省的经济水平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轻工业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产业,所以想要使黑龙江的经济水平在短时间内进行提高就要发展轻工业。
3.3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有企业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的发展地位,所以想要调整目前的生产结构就要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大,有利于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就要对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国有企业的发展状态进行细致的研究,根据黑龙江省的未来发展方向来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及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将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措施来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有利地位,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4结语
现阶段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产业结构变化较快,这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现阶段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够均衡,但是经过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对产业结构加以调整,这就能够很好地改善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使未来应该加强发展的产业进行加强,对产业结构平衡不利的产业加以调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的平衡将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对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
作者:金丹 单位:佳木斯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国林.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J].天津政协,2013(9).
[2]闫成磊,刘超,李宇欣,等.低碳经济域下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18).
[3]尚慧丽,姜述弢.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效益研究[J].商业研究,2012(3).
[4]何小川,李国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调查报告[J].黑龙江金融,2014(10).
德国著名学者霍夫曼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理论,即重工业一旦在全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达到一半就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而达到2/3以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就算是基本完成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率就是霍夫曼系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日本,霍夫曼系数已经达到3,80年代中期的“亚洲四小龙”达到2,都是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标志。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特殊的发展战略也曾达到3,但不是正常的工业化道路,改革以来进行了很大调整,80年代出现了轻工业的超前增长,重工业比重随之下降。但是到90年代以来,重工业的比重又开始上升,目前的“霍大曼系数”约为1,25,所以可以说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到2015年“霍夫曼系数”将可能超过2,工业化任务也将进入到后期阶段,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二、未来10年生产要素
面临巨大缺口
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进入到 中后期阶段也是城市化的,中 国由于过去一直采取工业化超前 战略,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相比 极不同步,所以在未来10年中城市化还会更“高”一些。城市化和工业化都是生产要素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过程,不仅人口要进城,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也,向城市和工业转移。
资金还好说,目前就有较多剩余,主要是土地极为稀缺,因为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平原只占12%。工厂、城市和道路都要建设在乎原上,而平原又是中国最宝贵的农业资源。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均粮食消费量平均在1000公斤左右,亚洲国家膳食结构不同,消费粮食少一些,电要500公斤。中国到2015年人口将超过14亿,人均500公斤总量就是6亿吨,1998年是中国粮食产量的高峰,达到5.1亿吨,但是自1998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以及退耕还林等原因,耕地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000万亩,产量也减少到今年的不到4.5亿吨。虽说有粮 价下跌、农民减少种粮的因素,但耕地减少 的影响更大。如果由于耕地不断减少,粮食 产量停滞不前甚至继续下降,到2015年的 供需缺口就可能扩大到1.5亿吨。
长期以来,世界的粮食贸易量稳定在2亿吨上下,如果其中有3/4让中国买走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是没有粮食,工业化也好,城市化也好,统统无从说起。我们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1998年以来中国耕地面积减少如前,而非农业人口增加了5140万人,人均城市化占地是1.23亩,去掉退耕还林面积也要0.8亩,按此计算,如果到2015年中国的非农业人口再增加3个亿,中国的城市化率也才达到45%,耕地却要占掉2.5亿亩,这怎么了得,所以,土地以及粮食供给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矛盾关系就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极大制约。三、重工业主导阶段的
资源瓶颈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主导阶段,最显点是能源、矿产资源消耗大量增加。轻工业主要是生产吃穿用品,所以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需要地表以上的农产品资源;而重工业主要是生产住和行的产品,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是金属和能源,资源指向也就从地表以上转为地表以下。中国虽然人口占世界1/5以上,但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等的蕴藏量却只占世界的5%以下,人均排在世界80位以后,所以相对于需求来说极为不足。以钢铁来说,去年中国的产量已经是美、日产量之和,今年的总消费量将达到2.5亿吨,明年可能上升到2.8亿吨。但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经验看,人均消费都是1吨钢。中国对钢铁的需求可能还要高一些,一是中国正在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消耗的钢铁还有满足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的内容;二是中国的人均平原面积太少,为了减轻城市化与农业在土地资源上的矛盾,必然要走大城市化的道路,这就会使钢材的需求量大量增加。
若中国要达到人均消费1吨钢,则2015年为14.5亿吨,差不多是目前全球每年钢铁产量的2倍。但是仅有需求还不行,还得看供给条件,自己生产不足就得进口。今年中国铁矿砂的进口量超过1.5亿吨,已经超过日本,已买进了世界可贸易量的30%,若是14亿吨,世界铁矿砂的产量就得翻一番。
与石油比较,钢的矛盾还不算最突出,因为世界铁矿砂的可采储量还有3500亿吨,如果中国需要供给还可能增加,但目前世界石油的可贸易量只有16亿吨,而且产量增加的难度很大,后备资源也不多。发达国家人均消费的原油至少是1吨,美国是4吨,日本是2吨。中国从1993年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今年的石油进口将达到8000万吨,比去年要增加1000万吨,到2015年如果人均消费1屯油,总量就要14亿吨,国产能力可能只有2亿吨,就要进口12亿吨,等于要把全球3/4的贸易量买下来。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短缺,大国的石油利益已经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国际政治和军事问题。但是中国人均石油消费上不来也搞不成现代化,目前中国私人轿车的保有量只有400万台,家庭拥有率只有0.3%,而发达国家都在70%以上,如果没有宽敞的住宅和家庭轿车,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目标还有什么意义?所以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差距矛盾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又一个制约。 四、环境与就业的限制因素
此外,还有水资源的制约问题。
环境因素也是很大的制约因素。中国由于缺油,未来经济发展的能源供应在相当程度上是靠煤,而煤的燃烧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中国有限的平原面积90%集中在沿海,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会在这些地区展开,为了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工厂和城市都会在有限的地域上集中,也就会造成有害气体、液体和气体排放物的集中,其集中程度可能只有日本才能相比。但日本的地形和气侯使日本比较容易净化大气,工业和城市污水也可很快流人海洋。中国则不行,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受海洋季风的影响,大气主要是自东向西流动,例如每年刮的台风,运动方向都是从海洋向内陆吹,就不容易净化大气。河流也比日本长得多, 不利于污水的排放。
【关键词】区位商,河北省,产业结构
一、引言
工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工业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代表了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程度,加快工业结构的优化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格局来看,工业是支持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代表着河北省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一体化竞争的日益加剧,河北省的工业化进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河北省工业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区位商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近年数据的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对策。
二、河北省工业发展现状概述
2012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六位,钢铁、装备、石化等七个主要行业保持稳定增长,完成工业增加值9384.8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5%,高于2011年同期1个百分点, 2013年上半年,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4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从行业角度来说,40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增长。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医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2%、13.9%和12.5%,均快于全省工业增速。从产品角度来说,上半年346种产品中有206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2.4%,钢材增长9.1%,汽车增长23.5%。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5%。
三、产业区位商模型和意义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其表达式为:
其中,i的含义为第i个地区(i=1、2、3、…、n),j的含义为第j个产业(j=1、2、3、…、n),L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
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商LQ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门化率。LQ的值越大,则专门化率也越大。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一般来讲,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如果该产业的区位商小于0.5,则该产业在当地具有明显的比较弱势,其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河北省的工业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37个产业,采用的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产业的当年价总产值,所用数据整理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3)和《河北经济年鉴》(2010—2013)以及河北省统计信息网。
四、河北省产业结构的演化
所谓产业结构,从广义来讲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从狭义来讲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近年来河北省的工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采用产业区位商模型能够分析出河北省各工业产业内部的优势行业,剖析产业结构的问题,从而来寻求产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一)轻工业和重工业分析
从轻重工业的角度总体来看,近年来,河北省的轻工业产业总和的区位商一直处于1以下,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的轻工业整体的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这也就意味着轻工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河北省仍需外来供给来满足本省内轻工业产品的需求。从发展趋势来说,河北省近年来的区位商值相对较稳定,2012年上升到0.91,接近1,这意味着本省轻工业的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河北省轻工业产品已经接近于全国水平。
在重工业方面,河北省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整体的优势,其产业总和的区位商一直大于1,这意味着本省的重工业专业化程度较高,高于全国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重工业的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比较优势。根据区位商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出,值越大意味着专业化程度越高,但从河北省的数据来看,2012年其重工业的专业化优势有所下降,其区位商达到了1.04,接近于1,这意味着河北省重工业的专业化优势有所减弱,在满足了本地区的需求后对外输出的能力就极为有限。
(二)具体行业分类分析
(1)突出优势产业。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河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而金属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近两年发展迅速,成为河北省新型的优势产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业规模正在逐步缩小,虽然其区位商分别维持在5.54和3.62以上,但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切产值增速也大幅度减缓。2012年河北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522.8亿元,2009年到2012年其年产值增长率分别为63.31%、33.65%和14.74%,2012年河北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工业总产值为11811.3亿元,2009年到2012年其年产值增长率分别为22.23%、26.94%和3.01%,这两大产业的增长规模明显放缓。取而代之的是金属制品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近两年发展迅速,2009年到2012年其产值增长率分别为31.26%、46.56%、27.55%和30.98%、35.23%、12.02%,其区位商分别由1.19上升到1.89以及由1.24上升到1.98。
(2)中等优势产业。如果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这类产业虽然在产值规模上不如上述的优势产业,但是相对于全国水平而言,依然具有较高的专门化程度。由河北省的数据来看,受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已经逐步丧失了区位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以及塑料和橡胶制品业后来居上,2009年其区位商值均在1以下,不具备产业优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跻身于河北省中等优势产业之列。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区位商值分别由2009年的1.10下降到0.60以及由1.20下降到0.53,其生产能力已经不能够满足本省内的需求。近年来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2012年其区位商值上升到1.45,年产值达到1904.4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42.99%,食品制造业和纺织业增幅相当,2012年其区位商值分别为1.24和1.24,年产值分别为697亿元和1439,3亿元,相对于2009年,其增长率分别为84.80%和90.9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较平缓,2012年其区位商值上升到1.12,年产值为1006.6亿元,同2009年相比增长了80.91%。
(3)劣势产业。在河北省的工业产业中,有23个产业的区位商值近年来一直小于1,占到全部产业数量的62.16%,2012年这些产业产值的总和为13438.3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1.22%。如果某产业的区位商小于0.5,则该产业在当地具有明显的比较弱势,其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在河北省的23个劣势产业中,有9个产业的区位商值近年来一直在0.5以下,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除此之外,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区位商也由2009年的接近于1下降到0.5以下,成为具有明显比较劣势的产业,说明这两大产业的区域供给能力大幅度下降。
其余的产业中,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经过进几年的发展,摆脱了明显的比较弱势,尤其是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2012年该产业的区位商值达到了0.96,此外,家具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的区位商在2012年也分别达到了0.96、0,95和0.90,意味着这些产业的专业水平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当,其供给能力基本能够满足本省的需求。
除此之外的产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区位商徘徊在0.5到1之间,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
五、问题和对策
通过对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总体而言河北省的重工业依然占有较大的产业优势,轻工业规模和产值尚不具有产业竞争力。除此之外,工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整体工业的带动和引导作用不够突出。目前资源型工业产业依然在河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年产值还是区位商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除了黑色金属相关产业、皮毛加工及金属制造业等比较优势明显的领域外,河北省其他工业产业领域普遍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其企业的自主核心技术不多,因此其工业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欠佳。除此之外,河北省的工业产业还存在着基础部件薄弱,本地配套率低的问题。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有限,尚未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围绕着科技含量高、技术发展水平先进的工业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些都是限制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种现状,结合本文分析结果,提出提升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工业产出品的科技含量,需要推动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开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科研成果和智力资源是河北省工业产业科技创新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和合作力量,在积极推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结成良好合作伙伴关系。这是保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重要途径,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提高企业在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的技术创新能力,保证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由此才能够整体提升本省的产业竞争力,实现工业结构层次的完善和优化。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就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以财政、金融为主体的金融科技体系,服务于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多元发展,积极开展专利权、商标、质押贷款的试点,推动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质押贷款业务,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产业结构主体的培育上,河北省应该积极借鉴国内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益经验,实现产业结构主体的多样化。可以根据国内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式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坚持直接引资与间接引资并重,实现产业接纳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投入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产业关联效应大的产业,将这些产业迅速培育为支柱产业,以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工业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基地。目前河北省多数产业的产业链条过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和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大多数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节点,产品单一,结构雷同,系列化产品不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完善产业链条,要以产业集群为发展平台、以新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现有企业提档升级为依托,着力加强优势产业上下游的紧密联系,积极发展配套产业,构建龙头带动、园区拉动、项目推动的工业产业体系。国内外经验证明,产业集群是经济效率的源泉,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和内生动力。巩固拓展河北省现有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工业园区,挖掘经济增长新的支撑点,对于促进河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 巫建国. 河北省产业结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 企业经济, 2010 (8): 128-130.
[2]孔慧珍, 孔庆书. 基于区位商的河北省产业聚集度分析[J]. 河北工业科技, 2012, 29(2): 112-115.
[3]于维洋, 闫晓静, 王佳. 基于碳排放量的河北省工业结构优化研究[J]. 2012 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2012 年专刊 (一), 2013.
一、东胜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东胜区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建国初期 “一、三、二”,改革开放初期“二、三、一”和新世纪 “三、二、一”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49.7:48.2。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0.3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43亿元,第二产业为336.68亿元,第三产业为512.2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2:39.6:60.2 。
图1 200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图2 2012年东胜区三次产业结构比
(一)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东胜曾经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代表,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半壁江山。1978年,东胜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7%。伴随着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第一产业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使得传统的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东胜常住人口为60.2万人,农村人口只有3.6万人。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传统种植业受到了挑战,农业产值下降。另一方面,随着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牧业产值下降,第一产业的比重降至不足百分之一。 2012年,东胜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0.2%,较2002年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二)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东胜作为资源富集地的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后劲实足。依托资源优势,一大批知名企业如鄂尔多斯集团公司、伊泰集团等大型企业诞生,工业经济发展较快。深入实施“双百亿”工程,新建装备制造、汽车博览、轻纺、云计算等重点产业园区,产业转型步伐加快。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9.6%,第二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图3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002年到2012年在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36.7亿元,增加了308.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28.2%。
表1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2002-2012年东胜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下。虽然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从2002年到2012年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从东胜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第二产业逐渐趋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历史上的“半边天”已经成为过去。
东胜工业在建国初期是“一穷二白”,直到改革开放才吹响发展的号角。到了80年代,东胜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实现增加值28亿元,到2012年工业依然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增加值336.7亿元,是2002年的12倍。
东胜区工业经济主要以煤炭、绒纺、电力、建材产业为主。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48.8亿元。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强劲,煤炭行业实现产值323.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纺织业实现产值16.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产值84.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8%。。煤炭依然是拉动东胜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它的拉动下,东胜工业进一步“重化”。
表2 2002—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轻重工业产值表(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2002年,东胜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49.7亿元,其中:重工业实现产值20.5亿元,轻工业实现产值29.2亿元; 从2004年开始,轻重工业比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轻工业比重直线下降,直至2012年,轻工业的比重仅占到5.1%,轻重工业比例失衡已经凸显。
伴随着东胜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东胜的建筑业发展迅速。2012年,东胜建筑业实现产值347.6亿元,较2002年增长19倍,完成增加值55.9亿元。
图4 2002-2012年东胜建筑业产值变化图
从图4可以看出,东胜近年来建筑业产值呈上升态势,从2002年的17.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47.6亿元,年平均增速高达34.9%。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化生产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东胜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助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胜区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工作思路,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东胜经济增长的引擎。并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一是总量不断扩大,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东胜第三产业开始步入快车道,2002年,东胜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到2012年,达到512.2亿元,是2002年的18.9倍,2002—2012年平均增速达到34.2%。2012年,三产实现财政收入121.6亿元,占财政收入的62%,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9%。第三产业在总量上不断攀升,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04—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了50% 。第三产业迅速崛起,成为东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图5 2002-2012年东胜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图(亿元)
从图5中可以看出,东胜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009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了300亿,短短几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成就了跨越式的发展,从小到大,从两位数到三位数。
图6 2002-2012年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图(%)
二是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2012年东胜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7%,拉动经济增长6.6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发展潜力不断增强。2002年以来,东胜区加大第三产业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科教文卫等方面,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走强。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55.5亿元,增长了41.6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既成为扩大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又为东胜区第三产业自身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
二、东胜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中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轻工业是消费品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承担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繁荣市场、吸纳社会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最近几年里,东胜传统的轻工业—纺织工业,发展步伐较慢。曾经东胜的起家资本“羊绒”产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12年,东胜规模以上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比例为94.9:5.1,出现了“重工重,轻工轻”的特点。
(二)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低
东胜的GDP虽然位列自治区旗县(区)的前列,但企业创新能力并不强,产业规模与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二是新兴产业类的企业规模小,聚合效应差,辐射能力小,缺乏对东胜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三是科技人才缺乏,对人才的使用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企业没有形成技术创新的主体。
(三)产业关联度不够密切
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的关系就愈密切,产业互动作用也就愈明显。而东胜区面向消费群体的生活性第三产业发展较好,而面向一、二产业的生产性第三产业增长乏力。东胜区制造业产品档次不高,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三、对东胜产业结构发展的建议
(一)做强做优第二产业,强化工业支撑作用
工业在东胜经济全局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是东胜经济的支柱。应继续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强区”的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强煤炭、电力、建材、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引进先进设备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提升纺织优势产业,改变轻重工业失衡的现状
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做大规模、调优结构等,实现传统产业的振兴。纺织业应紧紧抓住机遇和鄂尔多斯原料充足的资源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科技开发,争创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三)加快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
抓好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引进,加大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员吸引人才的力度。努力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抓好各类急需人才的培养和现有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加大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开发有突出贡献、起关键作用人才的激励力度,逐步提高科技人员的报酬,使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岗位能够稳住人才、吸引人才。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结构整体优化
关键词:苏北城市化;工业化;思路对策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jiangsu province not only lags far behind its economic developed in the south of jiangsu, also behind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reason is very complex, both for economic reasons, and political,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and even geographical factors, while they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y are the cause, that form a whole structure relation in the combination of factors caused the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behind the status quo. This paper from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to bo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north jiangsu region.
Keywords: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dea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8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苏北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要想加快苏北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必须分析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既有经济原因,又有政治的、思想文化的,甚至还有自然地理的因素,而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为因果,以至形成一种整体结构关系,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了苏北的落后现状。本文将从苏北城市化与工业化辩证关系入手,提出二者协调发展,促进苏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辩证关系分析
(一)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根据孙久文、叶裕民在《区域经济学教程》的归纳,城市化具有六个方面的内涵: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以上是关于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那么到底是什么推动了城市化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虑城市化,人们可以发现工业革命以来,几乎所有的新兴城市都是工业城市,如英国的曼彻斯特、纽卡斯尔、利物浦、美国的底特律、匹兹堡等。在这些城市早期的发展中,都紧密地依附于城市中的主导工业。因此许多经济学家都将工业的发展视为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因,可以说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轨迹,由于轻工业具有以农产品为原材料、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等特征,其大规模发展使得城市劳动力供不应求,收入的差异吸引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向轻工业转移,轻工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衣食需求后,基本需求结构转向家电等重工业产品,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重工业的发展超过轻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的重要标志,但是重工业的资金密集型特征及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它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不十分强大,一旦由于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对劳动需求量的减少,大于新生产领域或新的市场拓展所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那么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下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化水平依然不断提高,这是因为重工业化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客观上导致企业发展对外部环境及社会服务依赖性不断增加,生产业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更多的人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对社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生活服务业同样成为富有活力的产业。第三产业的“服务”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它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规模的就业机会,因此伴随着重工业化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掀起了非农业吸纳劳动力的第二次浪潮,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可见,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乡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其它的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工业化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决定了城市化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为工业化提供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具体地讲,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和推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城市化将通过推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一方面,企业和人力的集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化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和超过第三产业发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从事非农业的人口随着企业的集聚而集聚在城镇,能够扩张工业品市场,拉动城市化的市场需求,包括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和生产资料市场的需求,从而成为拉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第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健全,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它既包括经济基础设施还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分为五大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设施、文化教育及科学研究系统、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体系(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城市的规模越大,集聚的企业越多,城市基础设施越是完善,使用效率越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加迅速,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就越显著。
综上所述,城市化、工业化存在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因,工业化有力促进了城市化进程,而城市化产生的巨大的创造力又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进行会有效地促进工业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反之则无论是城市化超前还是滞后于工业化都会不利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进而也会影响到城市化水平。
二、苏北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如前文所述,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而城市化又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同步进行会有效地促进工业化发展,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现状见下表。
表1 2006-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城市化水平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苏南 67.1% 67.5% 67.7% 67.9% 70.8%
苏中 47.3% 48.8% 50.2% 52.3% 56.1%
苏北 40.4% 41.7% 43.1% 44.8% 51.5%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7-2011年
城市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总人口)×100%
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来,苏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远远地低于苏南地区,也低于苏中地区。
表2 2006-2010年苏南、苏中、苏北工业化水平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苏南 55.2% 54.6% 53.2% 50.8% 49.5%
苏中 48.2% 49.4% 49.3% 47.9% 46.8%
苏北 39.8% 41.3% 41.9% 41.0% 39.9%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7-2011年
上表中的工业化率的计算公式是指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来,苏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也远地低于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城市化水平也没有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苏北地区城镇密度小、城市规模小(苏南五市中有四市为特大城市,一市为大城市,苏北五市中徐州是唯一的特大城市,淮安、连云港为大城市,盐城、宿迁仅为中等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弱,城市对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也不强。总之,苏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落后,必将引发诸多的负面效应,必然会对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一方面,城市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苏北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影响了城市文明在人口中传播的范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长与城市容纳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阻碍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这一就业机制发挥作用,延缓区域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口被阻滞于农村地区,削弱了城市的消费集聚功能,使工业发展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拉动力,也延缓了地区工业化进程。
三、苏北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造成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落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根结底在于苏北地区工业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与苏南相比,经济基础薄弱,缺乏雄厚财力,城市建设投资不足,造成苏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得不到健全和完善,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产业结构层次低,影响了城市发展速度和城市规模、质量的提高。又由于工业化水平低,第三产业规模小,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低,即苏北城市化过程中缺乏强有力的经济支撑是造成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快苏北的城市化进程,必须要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大力发展旅游、商贸、运输、信息、房地产等第三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来推进城市化进程。考虑到苏北地区农村人口规模过大,经济科技相对落后的基本区情,苏北将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具体思路如下所述:
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和政府对城市化的指导,要修订、完善苏北地区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协调好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经济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苏北五市应该增强整体意识,比如在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上要加强联合,形成合力,建立五市合作发展机制,共同采取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第二,积极培育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城市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苏北城市化发展要积极培育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全面提高其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和城镇就业容量的提高。将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作为区域发展的增长点,要将连云港、淮安、盐城逐步发展成为大城市。同时构建徐州都市圈,徐州是苏北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中心大城市,把徐州作为全省三大都市圈之一进行建设。以营造苏北发展强大的增长级,与苏南发达地区一起,对苏北构成相向经济辐射的格局,形成由徐州辐射淮海经济区各中心城市的放射式空间布局,建成京沪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第三,培育以农村为主体的县域经济增长极。为了有效利用资本等短缺资源,应选择有区位优势、交通方便、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大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使之尽快成为县(市)域经济的增长极。
第四,加快发展和提高小城镇。进一步发挥出小城镇沟通城乡、活跃经济的功能,以及作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极和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推进苏北农村城市化进程。
此外在苏北城市进程中,还要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同时还要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协调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人、自然、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1、 孙久文 ,叶裕民 ,区域经济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4
3、江苏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