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智慧物流;动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developi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are systematacially presented. The motivation of developing intelligent logistics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ciousness, social needs, economic interests, government polici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so on. Three operating modes are analyzed which are government leading, market lead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which include tax preferential policies, loans preferential policies,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capital investment, talents training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 motivation; countermeasures
1 智慧物流的内涵
智慧物流是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物流的发展经历了粗放型物流――系统化物流――电子化物流――智能物流――智慧物流五个阶段。其中,粗放型物流属于现代物流的雏形,系统化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电子化物流是现代物流的成熟阶段,而现代物流的未来和希望则是由智能物流向智慧物流发展。智慧物流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借助于物联网、传感网与互联网,实现物流系统中的物品、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协同及动态管理与控制,通过物流系统的“智慧”决策,实现资源的集成与共享,从而达到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智慧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实时动态性。物流系统所处环境是动态的,其构成要素也是动态的。其它物流形式都是基于静态或周期性动态变化假设,无法实现实时动态决策。而“智慧物流”与其他物流形式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没有不变的模式。
(2)综合系统性。其它物流形式也提及“系统”概念,但这是一种狭义的“系统”,仅考虑物流系统中的物品等核心要素,未考虑人员、设备、基础设施等支持要素。智慧物流将实现物流系统中的物品、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协同,强调的是广义的“系统”。
(3)大众普世性。物流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涉及众多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智慧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技术、体制机制、组织管理、系统运行等多个方面,不能一蹴而就。选择那些具有实现“智慧物流”条件,并且能够起带头、示范作用的行业率先进行探索性发展,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具有普世价值的“智慧物流”。
(4)多领域协作性。首先,智慧物流的发展以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并有赖于相关领域的发展和水平提升;其次,智慧物流需要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精细管理是“智慧物流”的管理核心,需要用“智慧”来武装物流管理。
2 研究现状
“智慧物流”的概念于2009年提出,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应琳芝、俞海宏、章合杰等(2011)首先阐释了“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然后分析了宁波智慧物流的现状,最后从切入模式、基本目标、建设内容等方面提出宁波智慧物流建设的建议。杨健、焦勇兵、刘伟(2012)在智慧城市概念的基础上对智慧物流进行了界定,并对波市建设智慧物流的动因进行探讨,并利用价值链理论、技术采纳理论、当代组织理论对智慧物流进行理论解释。党建民(2012)阐述了智慧物流的概念以及发展智慧物流的重要性,对徐州智慧物流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在推广步骤和主体方面提出具体操作建议。张春霞(2013)指出智慧物流的发展需要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物流标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平台、物流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丁俊发(2014)提出发展智慧物流要有全球与公共视野,要融入“智慧城市”,要夯实技术基础,离不开大数据,要向“智慧供应链”延伸。王之泰(2014)重新提出智慧物流的定义,探讨了发展智慧物流的意义、城镇化与发展智慧物流的关系、“智慧物流”的抓手与切入点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智慧物流的概念、意义,以及实现智慧物流的对策建议进行初步探讨。但“智慧物流”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作为一个系统、综合的概念,它还涉及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受政策、技术、经济、社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智慧物流的动因亟待研究。
3 发展智慧物流的动因
3.1 意识自发力
(1)拥有“智慧物流”的全球与公共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采购、生产、流通、消费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也成为新的挑战。首先,智慧物流的发展要有全球视野,要把智慧物流放到全世界范围去观察、去研究,通过智慧物流的发展来推动智慧国家、智慧地球的实现;其次,智慧物流不是单个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实施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拥有着眼于社会利益的公共视野。因此,智慧物流的发展不可能靠企业单打独斗,要打破企业、行业、地区间的隔阂,放眼全球、着眼全局,促进企业智慧物流、区域智慧物流、国家智慧物流、全球智慧物流间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
(2)认识到“智慧物流”对“智慧城市”及“智慧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在经济总量、城市规模、城市面貌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在国内、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但民众幸福感不高、要素集约程度低、公共服务增长缓慢、生态文明建设有待改进等问题日益显现。“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模式的改变,由“重数量、轻质量”向“重人文、宜居住”转变。物流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智慧物流”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子系统之一。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物流体系瘫痪、食品药品安全无法溯源跟踪、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困境、物流成本高、物流能耗高等问题,有些甚至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发展智慧物流是满足百姓民生需求、实现社会公共服务良好运行的可靠保障,智慧物流重点关注“民生”领域,现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也会最先体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3.2 社会需求拉动力
(1)产业结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社会产业结构已经从农、工、服务业向信息业及知识产业方面变动,特别是与物流活动很少直接联系的服务业、信息业和知识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物流总需求量的增长也将越来越困难,物流企业、行业必须转变传统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物流发展要更加具有“智慧”。
(2)贸易结构变化。随着贸易结构从“以进出口原材料及初级加工产品为主”转向“以高度加工的精密机械、海外高级食品等为主”,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3)需求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特征的变化首先体现为“节约消费”,企业对原材料需求计划更科学,对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控制更严格,对半成品和产成品库存控制更精确;其次体现为“个性化消费”导致产品种类很多,最终形成小批量、多批次的物流需求。
(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往往导致χ腔畚锪鞯男枨蟛煌,人口总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产业规模和比重、物流需求系数等参数是主要指标。
3.3 经济利益驱动力
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客户的物流需求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由于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随着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地位的确立,很多企业开始把降低物流成本做为公司战略,对物流合理化提出了新要求,催生了智慧物流的需求。相对于其它物流形式,智慧物流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快速识别,提升物流效率。传统物流中涉及的物流单元、物流工具、物流环境多种多样,对“物”的识别与控制往往受制于工具和流程。智慧物流利用电子标签和射频技术,只需要0.1秒就可以自动完成物品的识别,而机器读取条形码花费2秒;没有条形码易污损破损、单件操作的缺点,电子标签和射频技术可以对“物品识别”进行批量操作。
(2)全程跟踪与追溯,确保物流安全。智慧物流借助于物联网技术,不仅关注流通环节的“结果”,同样关注“过程”的质量。从原材料采购,半成品、产成品的加工,到商品配送、废品回收的整个闭环供应链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被记录在案,以备跟踪和追溯。
(3)实时动态处理,提高物流服务的反应速度。传统物流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环境,天气情况、交通状态、特殊运输要求、各类突发事件无一不在考验着物流产业的智慧。通过实时监控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实现供应链的动态控制与处理,可以提升物流服务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
(4)智能决策与优化,管理更科学。一般情况下,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关系,很难二者兼顾;且服务水平和成本影响因素多,并随环境动态变化,难以完全量化,给决策带来了很大难度。智慧物流可以做到信息高度集成、数据实时更新,运用优化决策理论与方法,使服务水平和服务成本达到一种理想的均衡状态,管理更科学。
3.4 政府政策引导力
政府政策影响着智慧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基础设施配置、结构调整与升级、智慧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基于以下三点共识,多地政府出台了发展智慧物流的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
(1)发展智慧物流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规模急剧增加,但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依然高居不下,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采购、生产、销售成为常态,物流成本的降低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新途径,对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发展智慧物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协调发展,不仅能够帮助我国相关产业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并且能够增加国际竞争优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相关产业的平稳发展。
(2)发展智慧有利于适应贸易结构和销售模式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能源、原材料、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额显著增加;与之相配套的物流活动组织与管理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向传统物流提出了挑战。制造行业的物流外包比例进一步增大,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规模不断增加,同时对物流服务的时效性、反应速度、成本控制要求也更高。“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为传统行业的发展迸发出新的生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但是物流依然是“互联网+”的瓶颈,需要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来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
(3)发展智慧物流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智慧物流体现信息化、系统化、集成化、实时性、动态性的特征,强调供应链伙伴间的信息共享、资源集成,注重供应链的动态过程控制,追求供应链的系统整体优化。智慧物流以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前提,以信息系统、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基础,以数据集成与挖掘为手段。因此,智慧物流的发展必将带动一批与智慧物流产业配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涉及自动感知、识别、可视化、卫星导航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试验、集成与产业化;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信息系统构建技术;大数据环境下的物流决策与优化、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技术应用等方面。
3.5 环保强制力
(1)资源节约要求。①优化配送体系。在现有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下,市场需求呈现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特征,企业分散经营的配送模式受成本的约束,很难满足此种市场需求特征的配送要求。智慧物流配送模式可以优化配送网络,合理布局配送节点,降低配送系统的总库存量,提高车辆的满载率和使用率、减少车辆出行量,从而降低企业和社会物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集约化水平。②创新库存控制机制。传统的库存机制是假设供应链各企业间在资源的调度管理上是没有任何联系、完全独立的,无法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智慧物流模式下,将供应链各企业虚拟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一体化调度,实现“分散资源集中管理”和“集中资源分散服务”。
(2)环境保护要求。①提升运输工具满载率、减少运输工具使用量。物流服务带来的噪音、震动、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已经成为社会化问题。智慧物流可以提高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通^运输路线优化、运输方案优化等措施提升运输工具满载率,从而减少车辆等运输工具的出行量,对解决交通堵塞、空气和水污染、噪音等社会问题都将起到明显作用。②减少土地占用。智慧物流通过资源整合和系统优化,提升供应链系统服务能力,在保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仓库、配送中心等建设数量,从而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3.6 技术进步促进力
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是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借助手机、视频电话、呼叫中心、PC、摄像头、RFID、传感器、智能卡、GPS等感知技术;通过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技术为智慧物流信息的自动识别与存储提供支持。云计算数据中心、智慧物流信息中心、专业信息平台、物流专业服务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政务系统等信息平台也为智慧物流提供资源集成与优化平台。技术革新改变了物流服务原有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特征,实现了信息快速、真实的传递,资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又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让物流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从而促进了物流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4 发展智慧物流的对策
4.1 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
智慧物流的建设运营总体上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1)政府主导型。政府是建设和运营的主体,一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课题申报或招标方式推动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和研究,并推动成果转化;二是以公共信息系统建设为纽带,带动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三是以行业或区域智慧物流项目建设试点为手段,注重经验、模式的总结和归纳,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2)市场主导型。以企业为主导,利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企业参与并积极推动智慧物流建设,最终实现社会物流的智慧化。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大型制造企业模式、物流园区模式等。
(3)共同推进型。政府和企业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政府侧重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和资源保障,企业侧重于运营与管理;注重彼此之间的分工和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智慧物流的良性发展。
4.2 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出台智慧物流发展总体规划,树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制订智慧物流发展路线图,做好智慧物流发展的整体布局。第二,成立专门的项目工作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运用宏观协调能力和政策手段,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制定监督制度、激励机制、协调机制等管理制度。第三,在财政税收政策、贷款政策、土地征用政策等方面给予优惠,提高企业参与发展智慧物流的积极性。第四,尽早开展智慧物流标准和规范的研制,做到有章可循,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行动指南。第五,政府应该抓紧制定与智慧物流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4.3 提供资源保障
第一,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动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专业信息平台、专业服务平台、政务系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智慧物流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成立智慧物流发展专项基金,鼓励企业进行智慧物流设施设备与信息系统建设,推动企业智慧物流系统和社会智慧物流系统的融合,对积极推进智慧物流发展的企业或单位给予税收或贷款优惠。第三,积极推动智慧物流项目、智慧物流中心、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做好示范和推广工作。第四,加强智慧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各院校以物联网技术、物流管理专业为基础和平台,把握智慧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完备的课程体系,注重对智慧物流技术、智慧物流运营与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推动智慧物流专业建设;企业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或者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参与智慧物流人才培养。
5 结束语
发展智慧物流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基础动力,是提升企业及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科技水平、推动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但智慧物流是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新兴产业,涉及交通、商贸、环境、经济等众多领域和管理部门的系统对接、信息整合、数据处理和政策协调,需要企业间、行业间、政企间、区域间的协同与联动。因此,提升政府、企业参与智慧物流建设的积极性,提供可靠的组织、制度和资源保障对发展智慧物流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之泰. 城镇化需要“智慧物流”[J]. 中国流通经济,2014(3):4-8.
[2] 应琳芝,俞海宏,章合杰. 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策略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1(17):94-96.
[3] 杨健,焦勇兵,刘伟. 宁波智慧物流建设的机理分析――基于管理学理论视角[J]. 物流技术,2012,31(7):377-379.
[4] 党建民,王晓珍. 徐州智慧物流发展定位及推广模式思考[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4):138-140.
国内外普遍公认的物联网的概念是麻省理工Ashton 教授于 1999 年在研究 RFID 时提出来的:All things are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via sensingdevices such a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o achieve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1],即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在 2005 年国际电信联盟 ( ITU) 的报告 《ITU 互联网报告 2005: 物联网》 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 RFID 技术的物联网[2]。从 “智慧地球”的理念到 “感知中国”的提出,从 “唐芯一号”的研制成功到无锡 “物联网产业基地”的确立,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在政府、企业得到广泛的认同与重视。在我国物联网已从概念的炒作,上升到产业规划与发展高度,在各行业获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本文在物联网应用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辨析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关系,从而为探讨物联网环境下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路提供参考。
1 物联网的应用研究现状
1. 1 物联网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体育竞赛与体育训练、教育培训、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3]。
1) 物联网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应用
杨子江 ( 2010) 提出物联网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认为借助物联网技术可对生产的节能减排进行全程监控。王粉花等 ( 2010) 研究以物联网中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人体运动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老龄人护理需求。朱小妹( 2010)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生产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在各农作物领域应用传感器,实现各种数据的自动采集。李卢一 ( 2010) 基于对物联网研究现状的把握,探讨物联网在构建智能化教学环境、丰富实验教学、辅助教学管理、拓展课外教学活动方面的作用。李胜广 ( 2010) 提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应急预警系统中,实现感知城市的功能。王建冬 ( 2010) 提出物联网的出现催生了第四代生产业,提出生产业发展的 4 阶段模型,其技术维度依次为数字计算机、微机、互联网与物联网。物联网在企业方面的应用研究: 贾凯 ( 2005)搭建了物联网在医药流通中的应用框架。刘建生( 2007) 分析了基于物联网的药品流通流程再造措施。温平 ( 2010)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幅,实现信息的及时上报与报警。梁正平 ( 2010) 提出基于三维编码的全流程食品追溯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与查询和追溯。朱帅 ( 2010) 在 “物联网对未来零售业的影响”一文中提出 “技术催生革命”、 “信息分析是增值点”、“机遇和挑战并存”。此外,不少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就物联网自身发展进行了研究。焦泉 ( 2010) 阐明物联网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提出加快我国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的思路。宁焕生 ( 2010) 提出中国物联网网络管理协议结构 ( RFID - MP) ,为中国物联网的架构、信息服务系统和网络管理协议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参考。顾晶晶 ( 2010) 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物联网定位模型。杨斌( 2010) 提出基于面向服务架构 ( SOA) 的物联网企业应用基础框架,该框架利用射频标识构建的物联网对企业产品全流程进行监控,通过 SOA 实现海量数据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为企业资源整合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张云霞 ( 2010) 对物联网领域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适合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商业模式。这些研究都为我国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探索的思路。
2) 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对物流的影响以及物联网在物流操作、物流信息及供应链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关于物联网对物流的影响,赵昱 ( 2010) 展望了物联网对物流活动的影响。王继祥 ( 2010) 提出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包括: 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企业的智慧供应链。沈旭明( 2010) 提出物流属于物联网带动产业,提出智能物流的概念。左斌 ( 2010) 提出物联 网时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供应链网络管理组织的主导企业,物联网催生新的物流运作模式———专业化“物联网服务商”。戴定一 ( 2010) 认为物联网时代的 “智能”是基于网络的,或者说是依托 “基于网络的集中式数据处理和服务中心的”; 物联网促进物流智能化; “数据中心”是网络经济社会的一个创新的经济主体,存在 “商务模式”运作等困惑。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物流操作中的应用,潘金生 ( 2007) 提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增值服务。朱文和 ( 2010) 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智能化物流配送服务。李霞 ( 2010) 分析了物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的关系。薛飞 ( 2010)提出把物联网融入物流园区的建设中,利用物联网在不同物流园区间搭建一个互通互利的网络结构。王晓亮 ( 2010) 提出物联网可用于我国铁路运输的客票防伪与识别、站车信息共享、集装箱追踪管理与监控及仓库管理。物联网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表现为 RFID 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为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罗秋科 ( 2007)提出 EPC ( Electronic Product Code,产品电子代码) 系统及其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余雷 ( 2006)提出基于 RFID 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王德玉 ( 2007) 提出 RFID 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Christian Decker ( 2008) 设计了 SmartItems ( 智能物料项目) 应用于供应链管理。Vin-cent ( 2009) 研究了 RFID 与物联网的关系,提出二者有助于救市。金鑫 ( 2010) 提出 RFID 发挥优势物联网助力春运,实现车票实名制管理。王烨( 2010) 提出基于 RFID 技术的物联网在物流安全领域的应用。荆心 ( 2010) 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俞灵 ( 2010) 提出港口口岸物联网体系结构规划设想。Antonio J 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医院智能信息系统,用于检测过敏及副作用。Reiner Jedermann 提出基于智能嵌入式标签物流中泛在计算的应用。在供应链物流管理方面,樊世清 ( 2010) 讨论物联网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李旸 ( 2010) 提出物联网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影响。毕明光 ( 2010) 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供应链研究。张佶 ( 2010) 提出物联网提升纺织供应链管理水平。周受钦 ( 2010) 提出 “物流装备物联网”的概念,即物流装备智能化加上传输网络及管理系统与运营系统。
1. 2 我国物联网应用研究现状评述
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的研究非常多,这些研究丰富了物联网的理论研究领域,对我国物联网的理论体系完善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满足了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特定需求。
1) 上述文献中提出的主要观点
本文仅对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文献作梳理,未涉及大量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文章。上述文献从物联网应用的各个角度展开,形成一些明确的、共识性的观点: ①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或称为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②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整合,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现全球 “智慧”状态; ③物联网带来了新的产业革命,可利用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改变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 ④作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信息的共享、反馈;⑤物联网将是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是具有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 ⑥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障碍集中于安全、成本、效率、标准化、整体规划等方面。总体而言,文献较客观地描述了我国当前物联网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物联网的益处,对我国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同时探讨了物联网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方向。此外,关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角度非常丰富,研究人员众多,不仅限于高校、企业,还包括政府人员; 同时研究视角奇特,既包括新兴低碳经济与物联网的关联,也包括传统的科学发展观、与物联网的关系分析。
2) 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物联网毕竟是新兴事物,因此,不可否认当前物联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作用与贡献。但是也应看到上述研究的不足,总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空、雷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非常热烈,但是多浮于表面,实践应用不足。部分研究仍然仅着眼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细微的应用点,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仅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套用。部分文章文不对题,对物联网的分析、应用有些牵强附会。应用研究性的文章“为应用而应用”,缺乏应用的基础分析,提出的措施空泛。物联网应用性文章研究从点着手,但是也仅限于点,而非线、面。例如研究主题为“物联网应用于物流管理”的多数论文仅是对采购、生产、配送、销售、回收 ( 召回) 等供应链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测,缺少全过程的协作,同时侧重于信息的共享,缺失物联网产业链各主题对实物智能管理的协作。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监测,而无后续支持: 仅是安全防范,未能做到控制处理。多数论文均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分析,对物联网商业模式与产业运营的研究较少、较浅。关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物流配套支持的理论研究较少。
2 对物联网的认识
关于物联网的现实存在性、必要存在性和物联网的重要性,学术界和企业界依然存在不同看法。借鉴互联网的发展,本文认同物联网存在的必要性,认为其发展大有前途。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政府关注都不再是问题或者障碍,同时随着突发事件、消费者便利性、企业的合作、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需求,物联网由此应运而生,满足基于智能物体处理与互联的网络需求。当前关注的不应该是物联网的机遇,而是如何引导、创造物联网市场需求。在一些高端领域,如军事、医药、应急体系中率先开展物联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从而为未来物联网的普遍实施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关于物联网的本质 ( 或者特征)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2. 1 物联网技术的综合性
物联网技术包括信息、网络以及 IC 技术,这些是业界公认的,同时物联网还是一项经济技术与管理技术的交叉学科。要成为真正“物物相连”的网络,前期投资非常大,在关键领域的物联网实践可能要面对高 投入低产出。此时物联网的应用研究应更多关注其适用性与实用性,而弱化其经济学效用分析。随着未来物联网呈现为 “泛在网”,物联网将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而控制区域物联网的经济运营就成为经济学者亟待解决的难题[4]。物联网 “泛在网”的万物智能管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 2 物联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物联网的性质和运作类似电子商务,都是提供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平台和商务环境。物联网具有服务 ( 应用) 功能,因此可将物联网划分为第 4 代生产业[5]。物联网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主要反映为新的产业链,其实用性和盈利性必须得到关注和体现。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研究应侧重经济学角度,即引导、扩大规模性的需求。在当前物联网商业模式的确立与发展中,政府发挥着引导作用,可促进在国家公共领域 ( 交通控制、应急管理等) 物联网技术和管理对程序性的事务实践的应用,为未来民用、市场化的物联网实践积累经验。
2. 3 物联网表现为一种网络集合
物联网是万物相连的网络,是信息网络和实体网络的集合。其中信息网络是万物信息流的载体,物体实体网络是万物发生关联时的实物移动网络,其部分与现有物流网络重合。物联网运营的目的是万物智能处理,智能信息是手段,物体控制是过程,物体处理是结果。物联网的实质是一个网络,其信息网络和实物网络都是物联网运营的经济网络。在物联网运营中网络应发挥实物信息沟通与实务移动功能,规模经济是物联网物流的经济学原理,在未来物联网规划上应加强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3 辨析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
基于上述分析,将物联网看成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独立的产业来看,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就较明确了。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如同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物流支持物联网各种物的移动 ( 处理) 活动,同时物联网产业扩大物流的服务市场以及物联网对智能物流发展的推动。物联网对智能物流发展的推动表现为当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3. 1 物流管理支持物联网的运作
物流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理念的行业之一,RFID、EPC 技术也都在物流领域有实践应用。在物联网这种新的信息环境、产业结构和商务模式下,物流发挥着实物流通的基础设施、派生需求与支持服务的作用。物联网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万物相连,实现对物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中对物的智能处理要求物是移动的、流通的,而不是固定不动的,这就需要物流节点、运输线路等支持物的转移与暂存之间的协调,甚至会需要物流中心这样的大型物流节点实现区域内物联网物的智能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由物流节点与运输线路构成的物流网络是物联网运作的基础设施。物联网的价值不是表现为可传感的网络,而是各个行业的参与和应用。物联网应用需根据行业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有价值的开发,提供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诸如平安家居、智能消防、环境监测、老人护理、食品溯源等。物的智能管理是各个行业物联网运作的本源性需求,这些智能管理相应地产生物的操作,例如转移、加工、回收或召回等活动,并继续派生出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物联网任务的完成派生出大量的物流活动,物流表现为物联网运作的派生需求。物流的本质是一种服务,实现物的迅速流转,物流管理在物联网运作中亦发挥服务支持的作用。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产品的生产制造、流通扩大到了全球范围,因而基于制造产业的物联网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零部件及成品的全球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物联网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融合将成为企业信息发展的趋势,物联网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各个环节间的无缝集成和产业间的整合。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在物联网的服务支持表现为: 一是在具体节点、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物流活动,支持物联网的具体物的操作,二是通过物流外包实现物流服务的专业化,三是跨区域物流的物流企业协作,以降低服务成本。
3. 2 物联网产业扩大物流的服务市场
物联网是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可以理解为: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物联网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其所到之处皆有可能成为物流服务的市场或者潜在市场。物联网产业扩大物流服务市场表现在 3 个方面: 1) 物联网产业本身的发展需要物流服务。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万亿元级新兴产业,目前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传感器、微电子、视频识别一系列产业的同步发展。随着物联网产业的芯片制造、工程实施、平台建设与系统运维的逐步推进,将形成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物联网产业链涉及大量的物资采购、安装,随之将产生巨大的物联网工业物流服务需求。2) 物联网应用带来的物流服务需求。物联网不是孤立的网络或平台,应用是其根本,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当前物联网行业的应用需求和领域非常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物联网的这些应用领域都涉及物的智能处理,因此可以看成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3) 基于物联网应用带来的新的物流服务需求。物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从价值工程的角度看,物联网的 “价值”是 “对象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之比”。只有不断提高其功能,降低成本,物联网的 “价值”才能提高,该产业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6]。当前与未来物联网的应用主要侧重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例如国防军事、环境监测、智能电网等。物联网的应用需要高服务质量的物流支持。一方面需要物流附加增值活动满足特定领域的智能管理,另一方面需要跨地域的物流协作来降低物联网的运作成本。
3. 3 物联网与物流网络结合,实现物的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的目的是追求物的智能化处理,是通过标识物体属性、识别属性、转化为信息、采集信息、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以及发出指令等动作实现的,最终达到对物体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信息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2]。物联网实现对万物的 “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 “管、控、营”一体化,因此,物联网运作是具有经济性的管理活动。虽然物联网管理的媒介是信息,但是管理的对象是实物。物联网的信息共享与处理是借助互联网络实现的,而具体到实物的智能化管理则需要借助物流网络的支持。物流网络作为基础设施,保障物品流通过程中的集中存储、集并运输与共同配送的组织与操作,实现物流管理的规模优化目标。对于物联网应用企业而言,适宜的物流管理外包与物流网络的完善,可以实现物流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运作,从而降低整个物联网应用企业的运营成本。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或应用,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拓展[7]。物联网通过信息网络将需要的物品相连,并将智能化的操作指令反馈于物品,其运作与物流网络密切相关。物流网络包括 3 个层面[8],即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和物流组织网络,它们与物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 3 层: 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感知层是物联网的神经末梢,负责物品的识别和信息采集。而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由物流节点和运输线路构成,其是物品流通活动与物流活动的载体。物联网感知层需涵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各个节点与线路,从而同时获得物品在流通过程和物流过程的初始信息和过程信息。物流信息网络不仅传输物流信息,同时与供应链其他企业进行信息交互,其与物联网中的网络层相吻合。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而物流组织网络是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实现协调与统一的平台。物联网应用层为物品提供智能化的管理方案,必然需要物流组织网络中各方的参与与支持。简而言之,物联网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物物相连,物流网络构成物联网运作中实物操作的基础设施和组织管理网络,物联网、互联网、物流网络 “三网合一”,三者协作共同实现物体智能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虚拟组织 知识管理 知识创新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创新形式和新目标,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和生命力,它不仅能有效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力地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实施。知识管理是企业在动态环境中为了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而对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等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知识是虚拟企业的关键资源,因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知识创新,而对于虚拟组织来说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各成员组织,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虚拟组织与知识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面向虚拟组织的企业间的知识创新体系的关键内容和构建过程,旨在丰富虚拟组织和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以图有助于推动企业进行卓有成效的组织创新和知识创新,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虚拟组织和知识管理是目前组织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两大前沿性热门课题。虚拟组织与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的交叉
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献[1]阐述了知识和知识管理的基本概念。Nonaka认为,知识管理要求致力于基于任务的知识创新,传播并具体地体现在产品,服务和系统中[2]。Broadbent则认为“知识管理”是挖掘并组织个人及相关知识以提高整体效益的一种目标管理流程[3]。Jordan等人提出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再以物流为中心而以知识流为中心[4]。Fritz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虚拟组织的关键过程之一[5]。Gristock提出对创新至关重要的隐性知识同样可以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交换[6]。文献[7]探讨了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以及虚拟组织中知识的意义,并通过使用3D技术探讨了虚拟组织中知识共享的过程。Hedberg等人提出通过假想组织建立员工或合作伙伴间的信赖以及知识创造[8]。文献[9]通过案例分析了组织间或项目间的知识转移问题。文献[10]在简述虚拟企业的产生及运作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虚拟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必然性,提出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体系架构。
归纳起来,目前对于面向虚拟组织的企业间知识创新体系的研究有以下特点:
(1)虚拟组织和知识管理的独立领域内的研究文献多,两者交叉研究的论文少;
(2)研究虚拟(企业)组织中的知识管理系统架构或知识管理体系的文章多,但研究虚拟组织中的企业间知识开发,知识转移,知识创新体系的文章少;
(3)一般概念性介绍的文章多,深入进行理论探讨的少;
(4)目前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很多是基于过时的商务模型,如许多知识管理论文和专著常把企业过去的历史知识作为预测非连续变化环境的工具,并以此决定将来的行动方案,从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会对虚拟组织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
(5)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欧美等网络发达和信息技术先进的国家,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则很少。
2.虚拟组织与知识管理
虚拟组织是由提供核心竞争力的实体组织基于信息技术完成某个商业目标而临时组建的动态联盟,各成员组织是能力互补的动态网络的一部分。因此,虚拟组织不仅仅是产品和过程的集合,而且是关系和能力的集合。每一个成员组织在资源网络中地位既清晰又模糊,在广义的资源网中处于领导地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需要。成员组织通过虚拟产品与服务虚拟化、资源的虚拟化和专业知识虚拟化三个方面分初、中、高三个阶段利用虚拟组织化策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在虚拟组织中,主要产品和项目产生于知识的积累和信息的搜集。知识管理是最为重要和突出的。知识管理是指通过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组织内部环境,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知识管理强调对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全员参与的以知识的积累、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为核心的组织战略,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
虚拟组织的知识管理对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知识管理就是要促进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顾客之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
知识杠杆信息时代的特征是知识经济,知识在这个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知识可以创造价值,具有资产的属性,成为知识资产。知识资产与以前的实物资产有所不同,它有它自身的特色。德鲁克说过,公司正在从命令与控制的组织形态以及部门与分支机构的结构转向基于信息的组织,即知识专家的组织。基本的经济资源不是土地、实物资源或资本而是知识和智力资产。智力组织根植于知识,这种知识资产可以不要中间的官僚层,具有很少的固定资产并适应于快速执行与运作的策略,同时有益于增加雇员的学习速度以及对客户的快速反应。这是从知识与智力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规模经济的运作和实体资源考虑企业问题。
虚拟组织化问题主要是在不失去自身对业务过程的控制的前提下如何获取、利用并管理外部的知识/专家知识。通常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为显性知识(典籍知识),一类为隐性知识(隐晦的不能言传的知识)。专家知识即为后一种,它包含智力、经验以及对知识进行综合与创造。虚拟组织对知识管理的运用主要指后一种。
知识管理在team-oriented虚拟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定义、开放和集结信息与知识的来源;组织这些来源和资源,加强其可使用性;支持知识取得和发展、转移、供应。
知识的虚拟组织化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1)组织知识获取与利用虚拟化,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组织的知识获取与利用虚拟化。(2)跨组织边界的知识获取和利用。组织与掌握专业知识的外部专家跨时空的、跨组织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虚拟现实会议室,使得在必须现场解决问题的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问题有可能借助远在千里之外的外部专家帮助来完成。(3)跨组织边界不同的知识主体一体化。这是跨组织边界非正式知识群体(专家群体)一体化阶段。
转贴于
4.面向虚拟组织的知识创新过程分析
面向虚拟组织的知识创新过程主要可分为知识资源整合、组织间信息转递和知识创新的实现的组织保证三个阶段。
(1)知识资源整合
在虚拟企业中,要使得企业产品与技术能够创新,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需要对它们进行整合,以形成虚拟企业的群体知识。对知识资源的整合起关键作用的组织因素包括企业中知识的吸收能力和企业知识获取过程制度化的能力。
(2)组织间信息转递
虚拟企业采用以盟主企业为核心,以虚拟企业链上各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系统为基础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策略。基本的方式是盟主企业采用INTRANET+EXTRANET结构,将虚拟企业链上的各企业整合在一起,盟主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一般是大型的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如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等,因为盟主企业的产品一般是面向最终消费者的。而其他相关企业,则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营造自己的信息系统,如专门生产配套件的可以以构建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为基础,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等等。同时,依靠信息技术对其他企业资源信息实施整合,以实现某种技术突破,井创造出新产品或新工艺。因此,在联盟中,盟主的力量是主要核心竞争力。
(3)知识创新的实现的组织保证
虚拟企业知识创新的实现的组织保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信息流通渠道;建立过程反馈机制;加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信息流通渠道的建立在虚拟企业中相当重要,因为虚拟企业人员更为松散,人员固定接触和传递信息的机会更少,人员间知识结构的差异更大,信息来源更为广泛,所以建立通畅的信息、知识流通渠道,对组织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效率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一般而言,虚拟企业中的核心组织与外围组织的信息沟通是有显著差异的。核心组织中成员之间的沟通更频繁,沟通内容的层次更高,更重要,而外围组织沟通的对象主要是核心组织,他们内部的沟通反而较少,因此,组织首先要确保核心组织的沟通渠道的流畅和外围组织向核心组织传递信息渠道的完善。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以组织内部结构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前提,要有技术看门人、“接受器”小组、内部知识团队这3个层次角色的有机结合。技术看门人是企业中的技术核心人物,有较强的跟踪环境变化的能力和吸收外部技术信息的能力,“接受器”小组则起到翻译和转换的作用,内部知识团队实现内部技术的交流,促成新信息和知识的产生。
过程反馈机制的建立是目标导向的需要,是外围组织的职责所在,通过从顾客、市场反馈得来的信息调整方法和思路,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既定日标,同时,反馈机制的存在也是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本能反应。
最后,外部环境对组织施加的影响越来越大,从供应商,到顾客,到竞争对手,到政府机构,每个组织都能在基于自身利益条件的考虑下对企业施加影响,所以和这些外部环境建立起动态的联系,才能抓住时机,领先潮流。虚拟企业本来就是多个企业的联合体,和外部环境的接触较多,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参考文献
[1] Kazuyuki Y., “The Management on the Era of Knowledge”, Unisys Technology Review, No.64, Feb.2000, pp.85-101.
[2] Nonaka & Takeuchi, The Knowledge Creating: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Broadbent M., “The Phenomen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hat Does it Mean to the Information Profession?”, Information Outlook, 1998(5), pp.23-36.
[4] Jordan J.L., James A. & Michel J., “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 (book review)”,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Dec.2000,Vol.31,No.4.
[5] Fritz M.B.&Manheim M., “Managing Virtual Work: A Framework for Managerial Action”, Organizational Virtualness, April,1998, pp.123-153.
[6] Gristock J.J., “The Combinatory Role of Virtual Experiences: Implications for Knowledge Exchange”, Virtual-Organization.net Newsletter, Vol.2, No.2, June 1998, pp.9-14.
[7] Alexander Y.Y. & Niels B.A., “Capturing Tacit Models with 3D Technologies: Enhancing Knowledge-sharing in Virtual Organizations”, Electronic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Virtualness, Vol.4, No.2, 2002, pp.18-63.
[8] Hedberg B. & Olve N.G., “Inside the Virtual Organization: Managing Imaginary Systems”, Proceeding of 17th 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ct.1997, pp.1-22.
[9] Bosch-Sijtsema P.M.,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Virtual Organizations: Interorganizational and Interproject Knowledge Transfer”, Proceeding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apabilities conference 2002, pp.1-1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页的按需浏览、跨平台、分布式等优点使其成为企业形象宣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行业信息传播和共享的主要载体。截至2014年3月,美国互联网研究机构Netcraft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活跃网站数量迄今已超过6.44亿个。根据权威的人才招聘网站显示,每年全国各类行业对网页设计人才需求缺口在50万以上。根据社会对网页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现状,各高校普遍开设了网页设计课程。它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HTML语言、图像处理、动画及脚本处理等方面,常用的软件是网页三剑客和Photoshop的搭配使用。就授课内容而言,该课程具有知识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但在其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动手能力有限,学习积极性不高,职业竞争力差,毕业后不能真正进行项目的开发。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职业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网页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教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起合理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和素养,使之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目前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
2.2授课方式安排不合理
本课程教学依然采用理论+实验的授课方式,在理论课堂基本上采用多媒体形式,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并配合现场操作演示,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操作学习操作技能,再加上实验课和理论课之间有一段时间,很容易导致学生所掌握操作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融会贯通。另外,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不集中,也会影响学生网页设计过程中有些创意没有发挥出来。
2.3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传统
现在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和操作演示法,教学目标只是停留在知识点和操作技巧上,学生只是模仿教师或书本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一边看书,一边操作,对于关键参数的设置,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无从下手,没有任何想法,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期未笔试,这样的考核方式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都认为只要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过关是没有问题的。
2.4教学内容没有达到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HTML语言和CSS技术为基础,以Dreamwaver为平台,设计、制作各种常见静态网页的主要技能,包括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网站的设计与规划、站点的创建与管理、HTML网页的制作等等,使学生对网页设计师职业岗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求教师系统地遵循教材理论知识并对知识点进行重点和难点分析,章节之间布置的应用型作业没有直接的关联。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深入理解网页制作中的一些重要技术,更谈不上如何从实践上去把握这些技术难点,因而达不到网页设计师职业岗位的要求,也会挫败学生的学习兴趣。
2.5课程所需教材、实训书自成体系
目前,关于HTML、图像处理、脚本语言方面的教材自成体系,很少有将这些技术综合起来为网页设计服务的教材,最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化、综合化的教材才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3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中,它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项目需求的驱动下,教师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对项目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在学生完成既定项目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网页设计师是本课程培养的重要职业岗位。它所需的职业能力包括:掌握HTML语言标记和CSS核心技术;网页美工处理能力配置管理网站的能力;排除网站故障的能力等。而本课程在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先导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专业课程是网页特效、动态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课程。因此,根据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并对应课程体系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计“网页美工”和“网页制作”的两个项目完成教学目标。
4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
4.1更新教育理念完成角色扮演
首先,要求任课教师牢记自己的主导角色,将网页设计师岗位所具备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职业能力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进入网页设计师角色,明确网页设计师岗位职责。总之,从第一次课开始,老师和学生就要进入各自项目角色,明确角色任务,建立项目情境、协作学习、互动交流的教与学环境,完成教学任务。
4.2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是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到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项目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方式设计合适的项目任务,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同时还要留有学生设计和实施项目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键炼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具体项目设计时应考虑如下问题:项目应具有目标性,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和职业岗位能力而设计;项目应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够从该项目得到引导,进行拓展性思考;项目应具有关联性,项目的设计依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特点设计,每一个项目都在前一个项目的基础上设计;项目应具有现实性,它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模拟企业需求而设计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与企业工程师联合,设计适合教学的真实项目;项目应具有可行性,项目既要有利于组织学生完成,还要学生自己能处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总之,项目设计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完成的,既要有一定的知识综合性、学生可参与性,又要有创新性,便于学生实施。
4.3构建高效的学习型团队
企业越来越注重员工的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我们应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力和素养,使之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本课程采用团队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团队学习也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配合协作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首先,我们根据班级具体人数及学生自愿结合的原则划分班级的学习团队,并由学生自己分配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具体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团队选择项目并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任务。最后,学生团队在一个个典型的项目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每个人都可以比较别人而发现自身的优势。另外团队学习可以共享知识,使团队智慧融入个人理念中,以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开展业务的工作需要,可以学习到别人的操作技巧和有效解决方法,更可以展示你的理解和独特设想,接受别人的启发和灵感。
4.4开展全方位的教学互动活动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配合、互动交流的复杂过程。教的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精湛的业务知识,还需要了解学生动态、分析学情、与学生互动交流,才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样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们要及时了解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就不能只通过督导人员的常规教学检查反馈或者上机作业、期末考试等方式,这些方式都存在信息传递的滞后性,不利于交流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及时响应。为了实现更高效的教学互动交流,我们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互动交流活动,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设计并制作教学网站,并通过校园网在网站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项目任务、实验手册等教学资料,特别在网站上开设教学互动交流栏目实现教学双方的评价、交流,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反馈交流网站。其次,课堂交流。通过课堂、上机辅导、课后自学、作业提交及修改等手段,力争多和学生面对面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如若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改变教学进度或教学方法,直至学生理解为止。最后,把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互动交流活动中,这也是学生喜欢的交流形式。我们建立QQ群、微博、微信等,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单独和老师交流,更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
4.5实施过程化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传统的课程考核以纸质答题形式为主对课程进行考核,对过程考核所占比例很少,只要学生的试卷写得好基本上就可以通过考核,这样的考核形式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我们应根据课程特点实施不同的考核方式。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项目开发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任务,需要建立新的考核方式来对课程进行验收。具体的考核方案以采用项目任务过程化考核与学习团队成果评价考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以网页展示、项目成员答辩和网页特效展示的方式进行,以功能实现、网页布局排版、网页色彩搭配、多媒体设计、页面交互功能等作为关键评价指标,把过程和成果都作为考核依据,最终考核结果由过程化考核和成果评价按一定权重比例计算取得。此考核方式既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保证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持续引导,并做到全程可控。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