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文化的特征

政治文化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治文化的特征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又具有世界的普遍存在和意义,对于它的理论探索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政治学学科的政治文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共通之处。因此,运用政治文化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方式进行理论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也有益于政治文化教育价值的探讨。

一、政治文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文化理论是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的当代政治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美国学者卡博雷尔·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取向或心理因素,也就是政治制度的内化,它包括三方面的要素:认知、情感、评价。国内政治文化理论界依据国外学者的定义,一般将政治文化含义拓展为政治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与技能。尽管各学派对政治文化概念和理论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认为它主要研究客体对主体的政治心理态度。

政治文化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评价的形成背景和基本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与之具有三方面相似的因素。

第一,有意识的政治教育行为。从政治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它是社会成员在前代的政治文化以及特定政治环境双重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心理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具有继承性和可塑性。阿尔蒙德认为,家庭与学校在政治态度方面对客体进行了有意识的教育。这种有意识的教育在我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此,政治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有意识教育的特点,“都是传播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让受教育对象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念”。

第二,以维护政治基本态度为共同目标。政治文化理论认为:“政治文化寻求合法性基础,以及维持一个政治体系的基本态度。”因此群体或个人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就具备相应的稳定性,政治文化的这一特性对政治的稳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让公民接受主流的意识形态,形成符合社会主流道德标准和政治行为规范,其政治教化目标尤为明显。因此,不论是西方的政治文化教育还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政治的基本态度,进而促进政治稳定发展。

第三,以政治性情感为主要内容。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与技能,是以政治为主导的心理态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包含着政治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因而“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性”。突出政治性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道德伦理教育的最大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实现人的政治社会化而进行的劝服性政治情感教育。

总之,基于政治文化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特定教育环境下,由政治主体进行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的培养和学习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应借鉴政治文化理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和新价值。这是学科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培养的特征

同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政治文化具有更宽泛的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来看,政治文化教育又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政治情感的有意识教育。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对政治主体的情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当然,在运用政治文化理论的同时,还需要避免概念生搬硬套的倾向。因为政治社会化是公民获取本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其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过程。例如,家庭的政治态度的影响并非都是有意识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明确目标的、有意识的教育过程。因此,有意识的政治社会化才是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政治能力的实践教育。公民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三大要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工作,也就是在模拟政治行为,让学生从实践中体认,培养政治文化的认同。大学教育机构本身组织的学生活动可以提供这样的联系,而这类活动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此外,中国大学的学生团体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设计中,也受到主流政治的引导和支持,让个人的政治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学校环境的政治参与训练明显强于家庭、伙伴、传媒等其他政治文化环境。

第三,政治信仰的系统教育。从政治文化的内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文化培养主要以政治性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确立正确和稳定的政治信仰为使命。同时以系统的教育为主要手段。政治文化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过程,包括家庭环境、同学环境、媒体环境、政党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因素。这些都可以影响公民的政治文化。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有专门的课程安排,有专业的教材出版,有专业的授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都具有系统教育的特征。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教育的三方面特征,是探讨其价值的重要基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教育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培养,实现着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培养的价值在于:

第一,政治能力培养的价值。人的政治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环境中逐步锻炼形成的。政治文化教育可以训练个人的基本政治能力,包括对基本政治主体的认知、基本政治技能的掌握、理性政治情感和比较稳定的政治态度。政治文化理论认为,直接传授政治学知识能够增强个人的政治能力感。高校作为一个半开放的小社会,“拥有系统的管理机构,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特定的人际关系网络,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了最佳的教育场域。政治主体可以通过校园社团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基本政治技能,开放的学术讨论培育理想的政治情感。

第二,消融政治文化差异的价值。政治文化并不与生俱来地具有同一性,政治文化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的公民文化都是混合型的政治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离开家庭在一个半开放的校园环境中组成新的群体,他们所具有的地域背景,家庭背景、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其政治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能开展系统的政治文化教育,比如国家观念和政治情感的教育,将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差异。大学生群体在现实的政治中又往往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础和后备力量,他们拥有更具效能感的社会精英文化,他们政治文化的稳定将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

第三,支持社会发展与改革的价值。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在社会的发展中如何获取公民的支持则是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保障。如果公民的政治文化使得人们对推行社会发展的政策有着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信任感,这种政治文化就促进社会发展,反之,就阻碍社会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教育内容占据相当的分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系统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改革的政治文化认同根植于大学生群体当中,这种政治文化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创造无穷的情感认同。

随着新时期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适应社会政治发展的新需要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新课题。政治文化是实现大学生精英群体政治情感、政治认同和政治评价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的政治文化教育的特征和突出的价值。从理论上借鉴政治文化理论,只有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政治文化的价值,才能从内容上拓展久已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从实际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维尔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 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 社,2008:14.

[2]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0:19,91.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0.

[4] [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131.

[5]武端利.政治文化理论在高校思政政治教 育中的运用[J].商业文化,2010(12).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度沿革;制度文化;内涵;特征

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高校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一方面以有形的制度为外在表现形式,一方面以无形的价值体现于制度本身,且通过制度的实施影响着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各个管理领域。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实践中逐渐被认可与传承下来。因此,笔者以所在高校的管理制度沿革情况为例,用历史的视角来研究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而奠定基础。高校在其办学实践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了高校的组织架构及各类具体制度规范等。高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及其在沿革与调整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化内涵,逐步构成了高校的制度文化。

一、高校制度文化的内涵

高校制度文化主要以高校的管理制度为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满足发展需要。笔者认为,高校的管理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各类具体的管理制度,还应包括高校的组织架构。

1.高校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维持高校正常运作的基本框架,直接反映高校管理机制和运作方式,同时也是各类制度规范制订与执行的运作机构,按照机构职能划分,一般分为党政、教学、科研及医疗等机构。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在学校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建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适应时代及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架构。这是我国高校组织架构沿革的共性。

2.高校各类制度规范。高校各类制度规范是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借以规范、激励或约束全体师生行为,确定议事办事方法,规定各项工作程序的各种制度、办法、规定、章程等的总称。高校制度规范的制订、执行与监督依附于各类组织机构上,是通过各类组织机构的运行来实现制度规范中所明确的行为准则。在高校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制度规范所涉及的层面与领域有所侧重,其内容与形式均有所差异。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建校初期,学校的制度规范主要以政治思想教育及教学管理为主导,其条文内容相对单一,随着学校的发展,制度规范的演变,由浅入深,由窄到广,由粗至精,体现了历代大学管理者在办校治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管理理念,同时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制度文化趋向。

二、高校制度文化的特征

随着管理制度的沿革与演变,高校制度文化逐步形成了与客观环境紧密相关、并为历代大学人所认可与接受的内在特征,包括了历史时代性、规范与执行性、多层次性和隐蔽性。制度文化的特征是由制度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背景所决定,是进一步探索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历史时代性。高校管理制度虽是学校内部的行为模式与准则,却与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管理制度的变迁与调整,首先是顺应外部环境的需求,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扩展与延伸。学校不少的制度规范必须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及落实。而社会对高等教育、大学学者、大学生等方面的需求变化同样影响着高校内部组织和制度的调整。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制度文化有着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如我校1961年的《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暂行办法》,1973年的《教职员工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暂行规定》,90年代中期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等都与当时的外部环境相关。高校制度文化的历史时代特征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演变之中,而管理制度的演变也反映了制度文化首先是顺应时代变迁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2.规范与执行性。教育界普遍认为,大学文化通常包括了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和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三个层面。与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不同的是,制度文化是以管理制度为载体,其内涵体现在管理制度的设立、制订与执行当中,而管理制度本身以组织机构、制度条文来实现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对日常事务、教学科研、师生言行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让学校合法、有序、科学地正常运作与不断发展。而制度文化的规范性还须通过高校管理者对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才能得以真正的体现。假如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执行,那么它已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规范与执行,才能真正体现制度文化的意义。笔者认为制度文化的规范与执行性是有别与另外两种文化的重要特征。

3.多层次性。在高校管理制度的变迁过程中,无论是组织机构的设立与撤销,还是制度规范的制订与修订,都有其演变的规律可循,而制度文化的多层次性则体现在其中。建校初期,学校的组织机构相对简单,在不同的阶段,纵向以筹委会、党委等为学校的主导架构,下设一到两级行政机构;横向以行政为主,尚未有正式的教学机构,仅有专业设置。制度规范也相应制订,多以学校层面为主。进入80年代后,学校管理架构逐步完善,分工更加细化,经上级批准,先后成立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学院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多个党政职能部门,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成立4个教学机构,形成了一个行政、教学、科研管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架构体系。可见,高校制度文化呈现多层次特征,并在高校的管理领域中时刻发挥着其影响与作用。

4.隐蔽性。谈到大学文化建设,学者们多数从大学的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而高校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同样注重环境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可以通过改造校园环境而得以实现。学校只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对建筑物、校道、公共绿地、图书馆等构成校园环境的景物进行人文设计与改造,即能在短时间内向师生展现校园人文风格,从而实现环境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功能。精神文化更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校训、校徽、校歌、校旗、大学精神等能够标识学校特征的图标、文字、物品均能够直观地向外界展示学校的面貌、文化与特色。唯有制度文化介于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隐藏于学校内部管理当中,通过长期的制度变迁与调整才能够显现其内涵与影响,不易被关注与重视,具有隐蔽性特征。

综上所述,高校制度文化随着学校发展而传承下来影响至今,它存在于管理制度又作用于管理制度,并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具有历史时代性、规范与执行性、多层次性与隐蔽性,是大学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当进一步了解与熟悉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才能更好地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促进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同步发展,从而使高校的文化建设更加完善与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延保.沟通:大学管理中的文化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铭钟,张振中.和谐理念视阈下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8,(4):52-55.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第3篇

摘 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在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都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

关键词:汉绣;汉绣纹样;吉祥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45-02

刺绣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四大名绣还是其他地方性绣种,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轨迹。汉绣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经历了缘起、兴盛、流变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武汉、洪湖和荆沙为中心并覆盖了湖北省长江两岸和江汉平原广大地区的刺绣体系。

民间绣品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传统的吉祥图案,普遍运用了象征性的表述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避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曲折含蓄的化为图案,并运用丰富多彩的刺绣针法,表现为精美的刺绣纹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

1 汉绣纹样的内容形式

1.1 花草禽兽类

汉绣承袭楚风,在图样上多喜龙凤鸟兽、花草或两者结合。龙、凤、花草是楚文化中历史悠久,富有特殊感情价值的纹样。我们从出土众多的楚国丝织品中可以窥见一二,除了龙凤、花草以外,还喜欢表现虎、鹿、蛇等其他动物,这些丝织品无不体现着荆楚大地人们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随着岁月的流逝,由这些动物、植物崇拜衍生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福禄寿全”、“四季富贵”等吉祥观念,连同那些楚文化遗产在汉绣纹样中仍然鲜活的存在着。

1.2 金线人物类

汉绣中人物绣一般表现宗教人物较多。用汉绣手法来表现宗教中的人物,更显得含蓄、宁静、富贵。汉绣的金线人物类刺绣也是它的一大纹样特色,用金线刺绣人物在很多绣种中都有。但汉绣的金线人物纹样运用在汉绣中时其构图、色彩搭配都和其他绣种迥异,极大的保持了汉绣来自民间的纯朴气质,又不失楚文化的飘逸、汉绣的富贵等艺术特色。

2 汉绣纹样的艺术特色

汉绣纹样从内容上讲是承袭楚地对被赋予一定特殊意义的龙凤、花草纹样的崇拜,而从其纹样的艺术特色上来说,它的艺术特色和内容紧密相关。

2.1 汉绣纹样的造型

我们可以从丰富的楚文化的艺术遗存中看到:楚文化喜爱的纹样造型无不是清秀、韵致俊逸、线条蜿蜒流畅的。而承楚文化脉络而下汉绣龙凤、花草纹样造型同样是这样的特色。

2.2 汉绣纹样的色彩

汉绣以红、黄、绿、白、黑五色中的“上五色”亦即五色中最鲜艳的色调为主,色彩极其丰富、富丽。它的色彩的主要特点是浓墨重彩、对比强烈、绚丽多彩、富丽堂皇。它多用深色做底色,衬托画面主要图案,讲究实绣,使作品完全不褪色,完全靠一针针把它拼起来。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使汉绣成为雅俗共赏的绣种。

2.3 汉绣纹样的构图

汉绣喜爱特殊的构图形式。传统的汉绣,色彩、画工和构图都极讲究,绣品充分运用圆格、条纹组合的芦席片、万字锦、冰竹梅、竹龙锦等图案,再结合抽象的条纹、圆格图案来构图,以表现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形,描绘大胆想象中的人物花鸟、瑞兽祥云,从而使绣品呈现饱满匀称、敦厚古朴、浓重热闹的强烈效果。处处体现着汉绣艺术原始、神秘、艳丽、富贵的民间之美。

3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

3.1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是楚文化在民间的基因传承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量汉绣纹样艺术遗产无不是造型清秀、韵致俊逸、色彩富丽、线条流畅。显示出楚人崇拜太阳,崇拜大火,喜爱亮丽的红色,向往日出的东方;从中可以窥见汉绣纹样传承着这些艺术特色。这是楚文化在楚地民间的基因传承:①楚地人们火辣、大气、浪漫、热烈的性格是其艺术特色得以继承的内因;②楚艺术自身的美和气质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是其艺术特色传承的外因和动力。这样的基因传承,是很难动摇和改变的。

3.2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成因是民间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

中国民间的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依赖自然环境,以农耕、繁衍为中心,对神奇的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在生活中借现实中的自然物寄予美好的愿望等,在民间艺术中沉淀,形成祈福、吉祥文化。从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就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更体现了汉民族楚地人民生活中对丰衣足食、驱邪降幅的美好企盼。

3.3 民间艺术生存环境对纹饰的影响

汉绣绣品包括民情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民间灯会庙会产品四大类,这些类别需求对刺绣纹样有着特殊的要求。而汉绣的日用品过去绣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富绅官宦人等,尤其是封建王朝,文武百官春夏秋冬的官服上,都要绣出与官阶相应的花鸟鱼虫图案来,在他们的家里,也免不了有绣品挂饰,是绣品的主要消费者。汉绣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生存环境,发展出了以花鸟鱼虫等图样为主的纹样内容和艳丽、富贵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

汉绣工艺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我对一些重要的汉绣艺人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他们对汉绣的理解和表达,他们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对汉绣默默坚守的老艺人,有后现代社会催生的对汉绣创造、革新的汉绣艺术家,有发展汉绣产业的实业家,也有靠家人言传身教的后起之秀。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为汉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是值得我们记载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王连海.民间刺绣图形[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Han Embroidery Patter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ong Wen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广场 娱乐休闲 空间

一、空间品质特征

城市文化广场是由基面、边围、家具等物质要素围合所形成的空间,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满足了人们休闲、交往、娱乐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而且是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和风貌特色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①城市的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②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形成广场“图形”;③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④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广场的宽和高有良好的比例。广场空间品质不仅要关注实体,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空间。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论述。参照老子的辩证观,空间与实体的相互作用正是建筑空间造型的本质所在。广场除实体围合的空间外,人在广场上的活动形成了广场空间品质的丰富内涵。我们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广场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从而形成广场良好意象。

二、城市文化广场的特点

1.城市文化广场与周围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周围环境、街道在形式上和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织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即边围。要结合文化广场主题性,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这将有助于解决广场使用多样性的需求。

2.城市文化广场具有共享空间的作用

城市文化广场不仅是空间的载体,而且具有“共享”的特征。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代表作,有人把它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人们之所以把广场称作露天的客厅,是因为广场具有交往功能,广场的形成是共享空间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高峰时期,在这个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往,形成群体意识,克服自身的不足。

3.城市文化广场的标志意象

广场特色是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的城市、特定的环境中的体现。所谓广场特色,就是要表现其所具有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文化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也能带来文化休闲气息,广场特色除了反映在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还体现在当地人民的习俗和情趣之中。广场不仅要具有特色,它还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广场设计必须要有时代精神和风格,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广场的时代特征,就必须运用最新设计思想和理论,追求新的创意,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艺术手法.反映时代水平,使广场设计更具时代特征。家具是广场空间内相对活跃的因素,对广场空间来讲,家具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空间的方向性上,它可以是以树木、水体、休闲座椅、环境小品、设施等,以此来点缀广场、平衡视觉,营造适合多数人利用的交往空间,形成广场文化意象。

三、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尺度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和其文化特点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大小在1公顷左右,广场宽度介于边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

据研究认为,人眼以大约60度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一般来说,在大约100米处,远处的模糊人影就变成了具体的个人,这一范围,被称为社会性视觉领域;在70—100米的距离,人们则可以分辨出性别,根据姿态与服饰认出熟悉的人;在30米处的距离,则可以看清细节,可识别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当距离缩小到20—25米时,人们能识别对方的表情与心绪。这与芦原义信的“外部模数理论”相吻合。

尺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场的平面尺度和其界面的高度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最为根本的是应以人对环境的舒适度为依据。“在实际建筑总平面规划中,D/H =1,2,3,4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D/H>4时,相互间的影响已经很薄弱了。”芦原义信还提出:25米是外部空间亲切尺度的最大距离。从人的视觉能力来看,距离为20—25米时,大多数人能看清别人的表情与心绪,在这个距离上,见面才真正令人感兴趣,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观看他人活动的最大距离为70—100米。广场的形成与围合它的建筑物有直接关系,因而其尺度受到建筑物尺度的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明人在空间中倾向于寻找可依靠的边界,即“边界效应”。环境通过物质形式向人提供传达环境意义的线索,因此,在空间边沿的设计中,应丰富其类型,提高人们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满足多样性的需求。

结语

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文化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体现了广场的空间品质特征。城市文化广场,具有娱乐休闲功能,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空间和环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3]蔡永洁著.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唐奕.论文化广场设计[J].中外建筑.

[6](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政治文化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语调;语用功能

汉语学界关于反问句的研究多关于结构类型、使用条件、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反诘程度、应答机制等方面。研究语料多为日常会话、文学作品,鲜少涉及机构会话;语料虽为口语,但多被“文本化”,忽视了有声性。即便少数研究涉及反问句语音特质,也多呈零星散落之态。目前国内基于反问句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忽视了庭审等机构话语的反问句现象,二是弱化了会话性反问句的有声性。因此,本文以语调为切入点,对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的语用功能进行田野调查,所用语料均来自新民网庭审视频,真实可靠。

一、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的语调特征

语调是一切与句子有关的语音特征,涉及音高、音强、音长、重音、停顿、语速等语音特征。纵观国内外研究,语调功能的讨论相当丰富,大体分为四类:语调的重音功能、表态功能、语法功能及语篇功能。结合庭审语境,笔者认为聚焦功能和表态功能的作用最为凸显。

反问句又名反诘句,传统上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的方式”,即学界多关注反诘句语义上的“反”(否定),忽视了“诘”的存在意义。根据新华字典,“诘”有“追问,谴责,问罪”之意,是一种语用情感表达。部分学者指出,不能简单地在反问与否定之间划等号。“将反问解释成是相反意义的强调,这仅仅是对句子表面的解释”,“说话人使用反问句实质上是对自己感情的宣泄,流露的情绪才是他所要表明的深层含义”。

反诘句的“反”主要依赖聚焦特征实现。声学表现上,聚焦特征由“最为凸显的音高重音”调核(nucleus)承载,突出最重要的信息。汉语声调和语调在音高上具有共时结合性,语调主要调节手段是音域大小和音阶高低。本文经过筛选,选取宽窄焦点重音声学表现作为调核判定依据。“宽焦点重音:后面音节音高曲线的高点不能比前面的高(音高曲线不出现凸状),低点下降的快些(上声音高呈弧形),末一两个音阶音域往往较大;窄焦点重音:某个或某几个非上声音节音高曲拱的高点相对于其前后抬高(多呈凸型),音域加大,时长往往加长,或上声低点下压(呈V型)”。特指型反问句兼具语音上的焦点(调核)和句法上的焦点(疑问词),因此,庭审特指反问句“意在否定”存在两种情况:调核与疑问词一致,调核往往携带超重音;调核与疑问词不一致,疑问词则为虚化用法。

反问句的“诘”主要通过表态特征传递。会话中,说话人会通过非常规的语调表达情感态度。具体到庭审特指反问句的态度表达,主要依托调域、语速和轻音的非常规表现得以实现。当话语包含特殊情感要素时,话语的音域中线会发生上下方向的偏移;语速呈现加速或放缓趋势;轻音(指语法上的轻读成分语气助词)出现重读现象,由于轻音与音长、音高、能量密切相关,其重读声学表现主要体现为音长加长、音高抬高等非常规的现象。

二、庭审会话特指反问句的语用功能

Verschueren曾指出,如果将语言看作一个选择顺应的过程,那么这种选择发生在构建话语的各个层面上(1999)。说话人选择反问句用于表述时,语言的各个层面都会做出与反问句相适应的选择,包括语音(语调、节奏等)、词汇、句法等多方面。因此,在讨论庭审特指问句语用功能时,以语调为切入点,同时结合词汇、句法等要素。反问句的话语制约因素大体分为:语音制约(以语调为主);词语制约(词序、词语虚化、副词、语气助词等)以及语境制约。

(一)用于追问,诘醒

(1)公(男):你刚才也告诉法庭,你也知道,50克以上是很重的刑,你这次为什么还要带两公斤上来啊?A1

被(男):头脑发热。B1

公(男):讲清楚,什么叫头脑发热啊?A2

被(男):我是为了要赚他们1万多块钱的提成。B2

影响例1指反问句A2语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为:调核、疑问词、语气助词及语境。

音高曲线(图1左)表明,三字韵律词“讲清楚”在全句中音域最宽,调型完整,时长最长(图1右),因此念得最重,携带调核。相较之下,疑问焦点“什么”,音域窄,“么”字调型不完整,且时长为全句最短,因而读起来轻。调核转移弱化了疑问词“什么”的询问功能,呈现疑问词虚化的倾向,使整个疑问句语义转向否定。语气助词“啊”在结构、语言上都必须附着于前面的语词。由音高曲线可知,“啊”在语音上依附于前面的韵律词,因此为语助词。从时长看,语气助词“啊”音长为0.20秒,时长长于句中实词。由于音长是轻音的第一特性,因此可以判定语气助词“啊”出现了时长加长的超常规现象,即“啊”被重读。吕叔湘(1980)指出,语气助词“啊”可表示催促、命令、警告等情绪。当然,具体判定需结合语境。

从语境看,公诉人前半句使用了祈使分句“讲清楚”,是对被告人的一种要求、命令。调核的加入以及“什么”的虚化用法都加剧了祈使语气,表达了公诉人追问被告人贩毒原因的迫切之情。就句末语气助词“啊”的重读而言,一方面强化了祈使语气,另一方面表达警告和提醒。这一点可从被告人的回答B2得到佐证。公诉人发出话轮A2后,被告人将答案修正为“赚提成”。据此可知,公诉人对被告人的回答B1并不赞同,进而决定使用反问句进行发问,予以警告。

(二)表示质疑,反驳

(2)公(女):阿放跟你说,让你带东西来上海,有明确告诉你,你带的东西是吗?A1

被(男):我不知道。B1

公(女):你怎么不知道?是他们跟你说的话呀。A2

被(男):他当时就叫我来上海。B2

本例特指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判定主要受制于调核、疑问词、语速及语境。从音高曲线看(图2左),疑问焦点“怎么”音域最宽,调型完整,音阶最高,且时长较长,念得很重,是全句调核。刘月华(1985)指出,表示反诘的“怎么”,句中往往包含能愿动词“会”、“能”等,且不可与“为什么”替换。结合A2话轮可知,被告人是会话的受话方,理应知道全部内容,所以“怎么”不可以与表示原因的“为什么”替换。如果加入能愿动词“会”,特指问句“你怎么会不知道”在语义上更加凸显了反问句的“意在否定”。因此,携带超重音的“怎么”表示的是对命题内容的否定,即“你怎么不知道”是反问句。

时长对比图是公诉人在话轮A1和A2的语速对比,话轮A1的语速为5.3音节/秒,而A2的语速为6.2音节/秒。就听感而言,A1话轮的语速与公诉人前后会话中的语速较为接近,可判定为公诉人的平均语速。因此,A2话轮的语速明显呈加速趋势。语速突变往往是因为掺杂了某种情绪。结合语境可以看到,被告人的回答(B1)是不符合常理的,因此公诉人语速变快,一方面加强了反问句的否定语义,即“不应该如此”的言外之意;另一方面,既然事情不该如此,则表现了公诉人对被告人回答的质疑和驳斥之情。

三、结语

庭审特指反问句是语义否定和语用传情的结合体。语调的聚焦特征与“反”相连,实现“意在否定”;语调的表态特征与“诘”相关,实现“传情达意”。特指反问句的“意在否定”决定了所传之情为负面情绪,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追问、诘醒;质疑、反驳。作为庭审问答环节存在的独特现象,特指反问句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而成为法庭调查环节常用的反驳手段和提问策略。

参考文献

[1] Cruttenden,A.2002 Intonation(2n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Peter,R.2002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Verschueren,J.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London and New York:Arnold.

[4] 陈虎.汉语语调的音系结构和表征刍议[J].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

[5] 冯江鸿.反问句的语用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 林茂灿.汉语语调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 林茂灿,颜景助.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J].方言,1980 (3).

[8] 刘松江.反问句的交际作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 (2).

[9] 刘月华.“怎么”与“为什么”[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4).

[10] 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J].中国语文,1985(1).

[11] 邵敬敏.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J].汉语学习,2013(4).

[12] 熊子瑜,林茂灿.“啊”的韵律特征及其话语交际功能[J].当代语言学,2004(2).

[13] 叶军.汉语语句韵律的语法功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