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改革的意义

农村改革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改革的意义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建议。

关键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意义 组织机构 流程 问题 建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加速的城市化不但改变着城市的面貌,也改变着原来形成的城乡关系,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工业用地和城镇居民用地的大量需求,造成了农村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农村经济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地政府都希望土地流转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此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及经验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各地区的土地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必需和必要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新形势下又一轮制度性变革,其核心是归还和确立农民的土地房屋转让权,优化资源的空间配置,提高农民收入,适应城市化加速对农村资源大规模流转、积聚和集中的要求,并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可靠的基础。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展经验

通过对成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及分析,我觉得在以后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应该汲取以下经验:

1.设立耕保基金,为耕地保护建立“防火墙”;

2.农村土地、房屋的全面确权,包括农村土地所有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户宅基地使用权;

3.搭建村民自主的确权平台,由村民自主协商解决确权中遇到的历史难题,也尽可能减少矛盾,做到公平公正;

4.“确实权”, 是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确权,从以台帐为基础、回避近年随人口变动不断调整承包关系的累积矛盾的“确虚权”,转向以实测面积为基础,“台帐、土地、合同、权证与耕保基金”五个一致的“确实权”,为大规模转让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段话放在这里感觉上有点不是很文辞达意,因为感觉它是名词解释,如果你想放在这里,”确实权”前面就要加句话,比如是让农民保证确实权什么的话,使其符合前面所要求的汲取的经验)

5.要建立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流程

总体流程如下: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主要问题有:

(1)由于农村大量人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土地闲置,被租用或被其他人种植、交税,未及时向各部门及时上报,使土地的所有权有争议;

(2)农民个人并不拥有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手中所拥有的土地权利和权益无法从资源变成资本;

(3)农村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经济,土地、人员、资金链并没有真正的被激活;

(4)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及信息资源的更新延迟,造成部分人口户籍信息与本人真实信息不对称;

(5)各市、区由于资金和资源的不同,造成各级之间的测绘资料的比例尺、坐标不统一。

由于涉及部门多,例如公安系统、农村经济发展局、国土资源局、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局、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等各部门,其间的资源交流、更新、共享,有着不同程度的延迟和落后。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村产权改革的难度相当大。

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过程中问题处理的建议

(一)统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范围内的所有测绘资料所属坐标系统、比例尺大小及核实标准(1:500耕地实测图或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二)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所涉及到的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更新、共享、交流。由统筹办牵头,各乡镇、街道办组织人员对各村(社区)的户数、人口、房屋、林权、土地台账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调查数据力求准确、全面;

(三)加强公安系统与各乡镇、街道办的资源交流、更新、共享,使人口信息为最新、最全,防止因姓名不符、性别不符、死亡或被死亡等因素拖延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四)各乡镇、街道办根据摸底调查、台账和现场核查情况,全面清查集体土地、房屋、林权现状、权属内容、权利人等,其结果要求与总账保持一致,各类权利人与权属内容保持一致;

(五)由国土局工作人员、镇村组人员、所属权利人代表、专业测绘技术人员同时在场,涉及边界纠纷需各方权利人代表同时在场进行边界的勘测定界并签字,其结果与清理核查结果一致;

(六)处理台账、清理核查结果和勘测定界结果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最终明确权利人、权属内容、权属范围、实测数据等;

(七)对明确权属的结果进行公示;

(八)在数据入库期间,进一步的核对权利人、权属内容、权属范围、实测数据,保证台帐、土地、合同、权证与耕保基金的五个一致。

五、结束语

由于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数据及图件成果方面要求远远高于上一轮,同时还要求录入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在总结上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为了不走弯路,有必要组建一个由试点市、区、乡镇的技术领导小组对未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以提高新一轮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质量。

本文在总结和剖析上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轮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粗浅建议,以供大家探讨。由于笔者接触规划管理面和业务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 劳动市场

一、农村劳动力市场改革的起步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城乡之间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和迁徙,这主要是受当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约。建国之后,在几乎没有外部支援的情况下,中国必须通过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来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的资本积累,以快速实现工业化(林毅夫等,1994)。为了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中国采取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城乡之间的流动进行严格控制,将城乡进行人为的分割。

改革开放以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几乎人人都有工作,不存在失业问题。然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严重地阻碍了人们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在户籍制度下,劳动力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城乡内部都不能自由流动和实现有效配置;加上计划经济所固有的其他一些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除了改革,当时中国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作为改革先锋的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试验,其实质就是让农民有决定生产的自由,极大地焕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回顾改革过程的初始动机和出发点,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克服旧体制下人的惰性,从而充分发挥全体劳动者的工作热情,并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从全球的观点来看,中国对外开放和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实际上是中国参与全球廉价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将中国富余的廉价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

虽然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承包到户只是在旧的农业生产体制下劳动制度改革的一小步,然而,这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不久就得到中央认可,形成了后来的所谓,并被推广到全国农村。到1984年底,全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达到了100%,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农户也达到了97.9%(蔡,2008)。

家庭承包制引起了农村劳动供给的巨大变化。第一,改革初期,家庭承包制赋予农民生产经营的自,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农民劳动投入大幅增加,劳动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第二,农村劳动力发生了结构变化,改革之前,农业生产以集体或生产队为基本单位,而实行家庭承包制后,生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因此,除了青壮年劳动力以外,许多家庭里的未成年人口和业已退出生产的老年人口以不同形式也加入到了家庭生产中去。第三,农民的劳动时间安排也更具弹性,农民每天的工作时间可以根据农活的需要自己决定。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节约劳动力。

上述因素使得农业中的“隐藏失业”在实现家庭承包制之后不久就开始显现,富余农民开始积极自发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和转移渠道。可以粗略地将农民的转移渠道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在农业内部转移,即留在农村,但从事非种植业;一种是向农业外部转移,即向城市转移。

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第一种渠道是开展农业多种经营。除粮食作物外,农民还从事林、牧、渔等行业,以此提高家庭收入。第二种转移渠道是发展农村个体和私营经济。例如,一些农民长途贩运农产品或经营日常用品等。个体和私营经营在农村蓬勃发展,打破了农村合作联社等国有或集体单位的商业垄断经营,既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又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另外一个重要渠道是进入乡镇企业。改革初期,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相当紧缺,乡镇企业作为国有和集体企业的补充应运而生并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农村改革开始时所未曾预料到的一个结果。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改革初期,中国农村劳动力除了向农业内部转移之外,还逐步向城市转移。转移到城市的农民根据转移的动因可以大致分成两类。第一类农民是农村富余人员,当地农业发展空间狭小而人口众多,只能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因此,这一部分农民是被“逼”向城市的。第二类是农民中一部分具有一定创业精神或具有一定就业门路的人,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因此,他们积极到城市找工作或从事个体商业,这一部分农民是“主动”转移到城市的。许多流行的观点认为,向城市转移的农民都是农村的富余人员,但事实并不如此。本文认为,转移到城市的一部分农民实际上是相对来说更具有创业精神的人,而且大多数是充满活力和有闯劲的年轻人。其实农村的发展也需要这样的人,他们并不是农村的“富余人员”。

中国农民向城市转移初始阶段的重要特点是,这种转移并非政府有意为之,而是农民自发的行为。当时而言,农村改革本身就是一次尝试,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政府首先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后来逐渐因势利导,并从政策上予以支持。1984年,政府开始鼓励农民到小城镇打工;1988年政府允许农民进城经商(蔡,2008)。农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户籍制度及其与之相关联的社保等福利制度是主要障碍。在一些地方,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以通过支付所谓的“城市建设费”或投资、购房等获得一个城市户口。但直至今天,由于城市户口所蕴含的各种福利使得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这又导致大城市进一步严格户口控制。

尽管如此,随着经济发展,农民进城意愿进一步加强,他们仍然在顽强地向城市转移。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政府有意无意地实行一种偏向城市的经济政策(陈钊和陆铭,2008;陆铭和陈钊,2004),这使得务农的比较利益低,而城市工作机会多、收入高,农民必然涌向城市。二是城市基础教育质量显著高于农村,大学在城市招生数量也高于农村。但同一所大学在城市的招生分数线却低于农村。农民选择城市,实际上也是在为孩子选择一个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和未来。三是城市户口所包含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其中的医保和社保福利对农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四是城市生活质量也高于农村。包括生活用水更洁净、卫生条件更好、交通和娱乐等方面更方便等等。

三、农村劳动力的区域转移

传统二元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过程,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向现代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当然也在经历这种过程。但中国劳动人口的转移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中国劳动力还存在大规模的区域转移,主要是从内陆省份涌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前期以广东的“珠三角”等为主要流入地,而2000年以后“长三角”也成为内陆地区劳动力主要流入地之一。

中国劳动力区域转移的驱动力主要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高的就业收入。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受不同优惠政策的影响,加上各地改革进程也不同,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广东濒临港澳地区,吸引外资具有先天的历史和地理优势,因此,广东在全国改革中一马当先,外资蜂拥而入,以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带动了广东经济的腾飞。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了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为中国富余劳动力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机会。

但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村劳动力区域转移的主要地区是广东,而广东经济主要依托出口贸易,这对全球经济形势依赖性较强,以外需为基础的区域劳动力转移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今后以内需为基础,或以民营经济为基础的区域劳动力转移模式可能更具有发展潜力。浙江和江苏的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虽然目前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规模和广东比还有不小距离,但今后它们有可能成为与广东并驾齐驱、甚至超过广东成为吸引内陆省份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地区。

其次,大城市应该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减少对民工进城务工的制度和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性歧视。同时,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在市政公用设施和环境的支撑能力方面已经达到极限,今后可以考虑建设卫星城市群、发展环保型的中小型城市或发展农村小集镇来转移农村劳动力,改变单一发展大城市的政策,从而将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和保持生态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四、基本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历程,有以下几个基本结论。

一是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本质就是突破中央计划经济的束缚,让城乡劳动者在生产上有充分的分散决策的自由。农民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可以自由迁徙到城市或沿海等发达经济地区。改革所焕发出来的亿万民众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经济的增长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就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总量的增长。

今后应进一步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区域劳动力市场和行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局面,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加快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二是改革的过程也就是市场化的过程。改革初期中国单一公有经济到目前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多元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中国目前须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继续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以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

三是对外开放就是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对外贸易发展和FDI的引进为中国富余劳动力发挥其优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由于沿海产业升级的需要,现在中国要把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向内地转移,进一步提高开放度,让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分工。

【参考文献】

[1] 蔡:中国农村改革30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6).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四川省 农村金融

一、四川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四川省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组织不完善,无法为农村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从1999年开始,四大国有银行大规模撤并地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因此现在农村剩下的只有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为“三农”提供的金融服务能力同样非常有限。

2.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农业资金外流严重。农业资金的大量外流影响了农业投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以成都市为例,截止2007年8月底,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已达到502.71亿元,但同期成都市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却仅达到363.41亿元,两者的差额为139.3亿元,这势必造成了一些农村资金的外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多年来我国“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造成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恶劣,依靠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投资的必然与投资者的理性相违背,并且农业资金不足进一步削弱该行业的盈利能力,形成恶性循环。但是农业与农村发展对国民经济全局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征,因此资源配置应该采用市场以外的方式,需要国家从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角度考虑,运用适当的方式将非农资源引导进入农村领域。

3.农村借贷规模相应扩大,但仍然以民间借贷为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户收人水平差距加大,农户的借贷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其上升部分中民间借贷占主要部分。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1)目前农村贫富差距拉大,使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有了部分闲散资金,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较低,同时又缺乏相应的正规投资渠道,使这部分资本的持有者成为非正规金融的供给者;(2)农村资金需求具有分散化、规模小、监控难、风险大的特点,作为正规金融机构来说是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这个高风险低收益的领域,而非正规金融以其手续简单、成本低、利率灵活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满足农村不同贷款需求主体,同时小农经济仍在我国农村中占居主要地位,农民借款多向亲朋好友借款,这样一来由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使贷款风险降低很多。

二、对策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省农村金融改革,搞好四川省农村金融,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创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鉴于我国严格的银行业准入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既要做好增量文章:通过新增金融机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依托农村信用社的“壳”资源进行资本战略重组。四川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两条腿走路:(1)切实贯彻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政策,试点和推广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社区金融机构;(2)用好农信社等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壳”资源,通过“壳”资源向社会民间及海内外引进战略投资人,从而增强农村金融供给能力。

2.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产权改革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改革,四川省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将长期存在。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上,而且还存在生产力水平、发展理念上,就是同一地区不同的农村信用社其经营状况也有差异。具体到一家农村信用社采取何种产权关系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比照股份制改造的原则和做法,实行股份合作制,对于股份制改造有困难而又适合搞合作制的,可以进一步完善合作制。

3.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增强金融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中央政策正在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农业担保机构,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

4.建立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制度。为保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可以探索建立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制度,成立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资本金可由政府财政、银监局和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组成,主要职能是筹集、管理农村信用社存款保险基金,对农村信用社之间兼并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对清盘倒闭的农村信用社存款提供适当补偿,承担对投保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监督。

5.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建设,大力开展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建立和完善信用村(镇),推进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促进农村信用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性工程。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简化贷款手续,发放小额信用贷款,通过改进金融服务,强化内控机制,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支农工作与农村信用社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

[1]朱 泽: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政策框架[J].宏观经济管理,2005,(03)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数学 情境创设 合作交流

0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进入了一股新鲜血液。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进行大胆的实践探索,形成符合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编排意图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西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授业职能

一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一节课,只让学生热热闹闹的讨论,急急忙忙的介绍自己收集来的各种资料,汇报自学情况,而教师既不示范指导,也不讲授相关知识链接,只是一味地称赞学生“你真棒”、“你讲的太好了”等,象一个热闹的旁观者、捧场者。忘记了自己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参与者、组织者和监控者,是教学进程中的设计者,是学生交流交往的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帮助者、启迪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恰当地发挥了这些作用,才能给学生一个心里暗示:学习中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的,随时都能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得到老师的鼓励、帮助和引导。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的学有机统一起来,使教师提高传授知识能力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优秀教学方法和良好学习方式的“学习共同体”,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想、内容、目标落到实处。

2关于有效的情境

创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课堂应回归生活,这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和活动中去。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数学老师为情境而情境,一些不合理的和不必要的情境经常在课堂中出现。如:有位老师课的一开始就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让“喜羊羊”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学生听到这话热情很高,而接着则是喜羊羊头像+复习题、喜羊羊头像+例题、喜羊羊头像+练习……一课下来“,喜羊羊”之声不绝于耳,令人疲惫乏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有较强的视听效果,富于动感的动画设计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易调动学生参与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重视讲授知识,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学生基本上是被动的去听、看,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而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在于往往利用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或用动态的画面,配上和谐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只要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才能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根据低年级学生对彩色图画的敏感,对小动物的偏爱,经常在上数学课时制作一些动画片,为儿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同时配上富有启发而有趣的谈话,来提高学生参与欲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摘果子”时,制作“摘果子”的动画片让学生看,并配上录音:这天天气非常好,松鼠妈妈想吃果子就让小松鼠去摘,小松鼠高兴的提着篮子去摘果子,它摘走了几个呢?这时树上还剩下几个呢?请同学们帮帮小松鼠。这时,小朋友完全进入情境中,都帮着小松鼠算,教师趁机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去。

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定误区,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缺乏理性思考,简单模仿、机械照搬,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运用多媒体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发挥其优越性,要根据教法的需要加以辅助,而不是唯多媒体而多媒体,喧宾夺主,舍本逐末。

总之,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紧随时代的脚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灵活、直观、高效的特点,开拓思路,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有心人。

4关于有效的评价机制

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评价如何做到有效,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内容之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在语言和表情上的反应都过于简单,停留在重复、复述学生的回答或简单判断上,不能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做出分析,不能在关键处点拨,起不到评定、反馈、激励的作用,这样的简单评价我认为不是有效的。评价要做到有效必须克服这些毛病。

5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是多姿多彩的,有创新,也有继承,而不是简单、刻板地转换一种教学方式。多元的学习内容需要多元的学习方式,但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要摈弃接受学习,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课堂是不是“新课改的课”,主要是看教师能不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新内容以及情感、价值观都自然地融汇到一起;能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师生平等、民主地进行对话,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进行学习,而不是看教师是否人为地搬进什么“形式”。事实上,每一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育目标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环境,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明生,刘玉田.优化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J].教育革新,2010,(07)

[2]王世华,钟仕君.开展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策略[J].科学咨询,2010,(07)

农村改革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探究

一、中职农艺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质量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所需要考虑的。但是,社会对于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迫切需要的,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一些学科型的课程模式,要做到使得文化课、专业课以及技能课等方面都协调全面发展,但是,我们所设置的课程内容职业实践常常出现脱节的现象,中职教育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中职教育的特色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彰显,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中专层次的人才培养之中所提出的一些要求。目前,职业教育基础课程改革方向要求以综合素质作为本位,以岗位实践作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作为主体,以此作为基础,我们才能够进行一些切合实际的创新以及适应社会以及学生的多方位的教学改革。

二、当前中职现代农艺专业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

现阶段,许多的中职校现代农艺专业课程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一种模式。“宽基础”主要由三大模块组成:普通文化基础平台、专业大类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活模块”是建立在“宽基础”之上为了突出以及强化职业能力去开设的部分课程。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一些就业意向以及兴趣选择其中的某一个专业方向。

(一)现代农艺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不是很合理

中职现代农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内容覆盖面较广,但是对于其中一些专业学生来说,教材难以反映本专业的重点内容为基本方向,没有去突出不同专业的基础知识需求不同的这一特点。

(二)现代农艺专业的课程难以与实际相结合

课程的设置大而全、粗而杂,教学的内容广而空、系统但是不成体系。有的学校虽然开发了属于自己的相关教材。但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结合实际而不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教师也是不能够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学体制较为僵化,教学手段固化,课程设置硬化,教学效果比较差。这样就会使得所学专业与农业生产的实际相差较远,课程设置不是很合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也是不能够结合实际的生产。

现阶段的中职农学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就业为主要办学方针,使得学生没能够更好地适应生产实际,而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就会导致一些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得到削弱,这样就很难适应职业岗位的相关需求。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对中职农艺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让它更加适应农村农业发展需求,更好地为当地三农服务。

三、现代农艺学校如何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

(一)明确中职农艺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实践培训技能

农村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和区域经济建设创新,农艺专业主要为农村培养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成了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体现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农艺专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更多的研究对象是大田作物、设施园艺以及规模化养殖,农艺专业主要研究的内容明显,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强、综合性高等特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节最为常见,只有将农艺专业三年制改变为不间断培养模式。这样的模式是以技能训练为重点,把生产与教学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农艺专业学生懂得生产流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实行多层次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

农艺专业的教学是一个与生产过程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其方式必须走出校门,深入生产一线,从一些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中,可以采取“学校+学员”“学校+企业”,即学生可以进入学校实习基地或种养殖企业或相关协会,直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多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也就有更多的机会培养和训练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深化传统教学方式改革,大胆应用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农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项目教学法,指的是确立一个特定的课程目标,以解决达成该项目标为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立项解决目标问题。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进行学习。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学校应当首先彻底打破以课本知识为本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材的专业知识按照农作物或者生产环节等标准进行归类,让学生独立进行某个农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并辅以教师指导,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开展项目教学要杜绝盲目,应当注意做到阶段性工作明确,环环相扣,如《农作物栽培技术》课程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生产结构特点和生产情况,以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为原则,进行生产活动,然后是开展一系列的播前整地、选种、育苗、大田移植、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采收等工序,并要求学生做好项目记录,作为交流和审核资料,最后进行自我评价,进行交流参观,提升学生的整体技能。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服务三农的对策

提高服务三农是中职农艺专业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首先,教育农艺专业学生为农村经济建设进行结构调整、产业调整以及加强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民创业,加强农民收入不懈努力。同时,职中农艺教育应该解决提高“三农”的重要问题,建立有文化、有技术、懂得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必须始终坚持职教为农的基本方针,根据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创新学历教育,提高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