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旅游存在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在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来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也开始考虑后代需求的瓶颈问题。大众旅游带来的弊端让我们不断做出修复和调整,生态旅游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八十年代初期“生态旅游”这个词传入我国,到了1993年9月,我国才以文件形式确立了生态旅游概念。而生态旅游的研究更为滞后。1995年举行的“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才标志着我国开始了生态旅游研究。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研究日臻成熟,而我国还处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模仿研究和开发阶段,尤其对于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环节的研究相对贫乏。
一.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内容
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管理框架有待完善,手段有待于提高。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和学者们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框架性的认识来考虑,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应主要围绕环境、社区和生态旅游者展开。具体来讲,主要有景区的环境管理(包括环境容量、环境因子、景观、设施管理等)、景区相关社区的管理(包括参与机制与方式的选择、社区参与活动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等)和生态旅游者的管理(包括人数控制、游客行为控制、游客教育、生态旅游活动组织和管理等)。在充分考虑到凌云山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从上述三方面对景区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以期能发现其特有的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二.凌云山风景区基本情况
凌云山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城郊,跨老君、小佛、青莲、万家四乡镇,拥有十一个村,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四川省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全市唯一一家“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景区交通方便快捷:距南充市区10公里,南充至重庆、成都、广安三条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以及直达市区的机场大道交汇于凌云山下。以凌云山主峰为中心,周边群峰在山貌形态上形成古代传说中的龙、虎、龟、雀等巨型“四灵兽”之相,犹如青龙蜿蜒、白虎卧岗、灵龟蛰伏、朱雀展翅,各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本位,与中国古代风水地理所称的“四相五行”玄机契合,浑然天成,既各具本位,又形神兼备。因此,自古以来凌云山即有风水宝地之美誉,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风水地理的活标本,吸引着儒、佛、道各教派竞相建宫立庙,和谐并存,为发展凌云山生态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三.凌云山景区管理存在的瓶颈
(一)景区的环境管理
由于生态旅游的开发缺乏长远规划,旅游企业和个人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凌云山风景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第一,由于前期规划和开发的不当造成景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景区内出现大量的人造景观,使得景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第二,疏于对景区环境承载力的调控。过量的游客进入景区,造成景区内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第三,生态旅游者进入景区后没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在景区植被,设施等景观上面乱涂乱画;第四,景区的整体布局缺乏宏观、协调规划,出现了大量与景区不相协调的经营项目,诸如野战俱乐部、滑翔翼、小餐馆等。
(二)景区的社区管理
社区参与的核心是要了解社会文化未来的发展、参与重大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决策、共同商定利益分配、协助制定面向当地居民的就业政策。目前凌云山风景区的社区居民还未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只有极少部分的居民能分享到生态旅游带来的红利。他们主要以开办农家乐,开办商铺出售特色农产品,或者从事各种景区讲解、餐饮服务、景区维护等工作。除此之外,凌云山风景区在土地和林地占用的补偿也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这也使得旅游企业和当地社区的关系比较紧张。在社区文化管理方面,生态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跟社区整合外来文化影响的能力有关。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景区内还建设了一些游客参与性项目,如凌云欢乐街、壮志凌云国际户外拓展训练中心、野战俱乐部等,这既与景区本身的文化和形象定位有所冲突,也是与当地社区争利。
(三)对生态旅游者的管理
现阶段国内生态旅游者在生态意识和环境责任上都与国外游客有明显的差距。凌云山风景区生态知识的普及及教育还有所欠缺,虽然景区也通过一些环境设施向人们展示了一些生态意识,但是内容残缺不全,形式单调,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游客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顾社会道德,随意破坏景区景观和设施,景区管理人员也没有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罚措施,来规范游客的这些不良行。
(四)管理体制混乱
我国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格局可以简单概括为“政出多门,体制混乱”。凌云山风景区也是由政府主导,私人企业参与管理。这与其它景区一样,政府平时疏于对景区和企业的宏观调控,企业往往只顾及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社会公共利益。
(五)凌云山景区管理总体人员素质不高
生态旅游要求高素质专业化的从业人员,而很多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起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体系,使当地居民因缺乏相应的知识而难当重任。凌云山生态旅游景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缺乏专业化水平,大部分工作人员是附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其工作态度、技能,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
五.凌云山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对策与创新
(一)对凌云山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地规划
在对自身准确地位基础上,重新考察现有资源,长远规划景区发展方向和途径,能够承受短期红利流失。在开发利用资源时要注意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景区的道路、路线要体现人性化,使游客能方便,快捷,快速进入景区。优化景区的基础设施,如多增加厕所、休息区等,以便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不断开发建设特色新景点,丰富旅游内容,扩大环境容量,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以提高经济效益。
(二)让居民积极参与到景区的建设、经营中,发挥主人身份的作用
要协调相关利益主体与景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时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来源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社区居民尝到开发带来的甜头,他们自动会积极参与到景区建设的重大决策和执行中来。如景区开发同时可以有计划、合理地帮组当地居民从事合法的、对景区资源无害的经营项目,以确保居民的生活水平,让当地居民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旅游意识教育
利用各种生态旅游指南和规范向游客宣传生态旅游知识,呼吁游客共同关爱环境,保护自然。在发挥主体自觉性的同时要加强对游客的监督和处罚,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然、热爱自然、走进自然、保护自然,提倡绿色消费,倾向于选择不受污染的生态产品。如在进入景区大门前的道路上设置大型宣传画,在道路和景点附近设立与环境相协调的警示牌和垃圾箱。
(四)改善景区内部管理环境
提高景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定期对景区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特别是要加强生态旅游素质教育;吸引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管理人才,对景区的规划、开发及人员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景区服务,为游客服务,提高景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林业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对策;青海海东
中图分类号 F5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18-01
海东地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内地通向青藏高原的要地,素有青海省“东大门”之称。全区区域面积1.32万km2,辖6县94个乡镇,森林覆盖率24.9%。全区总人口154万人,居住着汉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海东地区民族风情独特,自然景观绮丽多姿,这里有被誉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的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丹霞地脉独特的黄河谷地;有森林景观绮丽和地貌结构复杂的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还有一些自然景观丰富的互助南门峡、平安峡群、乐都上北山等省级森林公园。该地区自然景观绮丽多姿,发展生态旅游先天条件好,因此可以科学规划、理顺体制、转观念、树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但是随着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显现出来[1]。为此,笔者结合该地区的生态旅游现状,总结了其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将其总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1.1 景观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除互助北山森林公园和孟达自然保护区外,景区景点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造成特色资源的浪费。还有许多景观资源如松多林区、乐都央宗、民和西沟、七里寺等林区的原始次生林,由于地处边远,道路交通设施落后,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养在深闺人未识”[2]。
1.2 生态旅游开发资金不足
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尤其是林业系统森林公园管理部门对森林旅游的规划、指导跟不上,缺乏全局意识、大局意识,未从战略上将其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推动,投入严重不足。
1.3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生态旅游起步晚,各景区管理工作不规范,缺乏配套的宣传设备与材料;加之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素质不高,不能让游客很好地了解景区的自然历史和相关知识,体现不了生态旅游的价值和景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3]。
2 对策
森林生态旅游要融入全区的旅游大局中去,紧紧围绕全省“两圈两带一区”的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抓住环西宁旅游圈、黄河上游水上明珠旅游带和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的发展机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人特我精”的原则,全面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
2.1 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海东生态旅游业发展,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全区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评估,注重森林公园建设,保持其原始性和完整性,以植物及自然环境为主体,就地取材、依景就势,尊重自然之行,顺循自然之美[4]。
2.2 吸引各方投资,加快生态旅游的开发
一是大胆采取合资、独资、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和出让经营权等形式,将景区的经营权从资产中剥离出来,通过协议的形式出让给一定的法人主体,使其在约定的期限内进行开发经营。二是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制定生态旅游业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看出优先发展的特色项目,合理引导外商投资,鼓励外商举办度假村等[1]。三是努力争取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旅游发展资金,整合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四是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开发和合资开发旅游景点,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生产、销售旅游商品[5]。
2.3 树品牌,强促销,打造森林旅游形象
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积极组织各森林公园参加各类旅游促销会,宣传当地特色的旅游风光。同时,邀请省内外主流媒体和有影响的作家、书画家、摄影家来林区采购和创作,利用他们的作品作为媒介,宣传海东地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6],推介生态资源特色、亮点,从而加快全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2.4 科学规划森林生态旅游
海东地区除了可以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业外,还可以发展其特有的人文生态旅游业,必须要将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区旅游规划之中,科学合理设计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等生态旅游的景点设计和娱乐活动,使其与自然风光和谐共处。同时,努力挖掘整理各景区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设施,使其真正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增添景区的生态文化品位,构建先进良好的旅游平台。
2.5 理顺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
森林生态旅游主要是以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其管属权归当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所有,因海东区天然森林资源全部纳入天然林保护范围,不仅具有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的职能,又具有保护森林资源的职能,因此建立和完善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加强对区域内森林旅游的行业管理,建立和健全森林旅游管理的机制,进一步探讨森林庄稼活的管理模式,使其适应保护生态和旅游发展的需要[7]。
3 参考文献
[1] 龙湘洋.芷江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林业,2008(11):49.
[2] 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2):228-232.
[3] 崔国发,彭光强.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问题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4):106-108.
[4] 庞少静.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若干环境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2004(9):25-30.
[5] 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19(4):33-3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从而使得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的生态旅游更是成为人们旅游的重点。但是我国当前对生态旅游缺乏相应的管理和调控,从而使得其在经营规模以及发展速度上都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符,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旅游资源。所以,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管理概念的阐述,从而对我国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一、生态旅游管理的定义
生态旅游管理指的是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从而对生态旅游体系进行合理化的管理,从而为旅游者提供完善、周到的生态旅游服务和产品,同时还能够对生态旅游区域的环境、生物以及其艺术价值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维持。生态旅游管理的对象是受到旅游业和旅游活动影响的自然生态体系。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是在国家以及地方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上,以可持续发展为行业发展方针,协调、均衡旅游业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制定且实施的一系列的生态旅游管理规范和措施。
二、我国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生态管理意识和清晰地发展思路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过程当中,还没有完全了解生态旅游的特征、性质以及其内涵,从而使得我国生态旅游在发展上多数都趋向于单个方向且发展水平较低;部分地方旅游部门对本地生态旅游资源了解不足且利用率较低,同时在发展生态旅游领域通常只是凭借以往经验,从而缺乏对生态旅游的管理内涵、特点以及性质的认识,进而阻碍了本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盲目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
近些年来生态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部分地方旅游部门为了能够以此来树立政绩和发展地方经济,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盲目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得生态旅游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在规划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本地生态旅游业发展混乱、市场定位模糊,进而不能够将本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运用,最终阻碍了本地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三)缺乏专业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经营观念滞后
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经营主体大部分是由企事业单位和当地村民者两部分组成的。企事业单位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在服务水平、意识上的都比较低;而村民由于受到知识、管理水平较低的限制,在对本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的效率也相对比较低。另外,我国旅游部门对生态旅游管理也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旅游人才,再加上当前生态旅游行业在管理、服务方面的人员服务、素质水平普遍偏低,从而使得我国生态旅游产品的研发以及经营、销售方面发展缓慢。
三、我国生态旅游管理应对策略
(一)加强概念、管理方面认识,整合发展理念和思路
我国政府旅游部门以及相关其他部门应当加强旅游业以及各个地方旅游部门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管理方面的认识和培训教育,从而使得从业者与消费者对生态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内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改善我国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方向单一化和低水平的局面,进而提升我国生态旅游管理水平和意识,以此来整合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从而促进我国在生态旅游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制定的发展计划
我国政府以及地方旅游部门应当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做到合理、科学。可持续,从而对生态旅游环境的负载限的最大限度、最大利用率以及持续性做出准确、合理的预测,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系统性的生态旅游发展计划。同时还要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充分的结合,制定出区域经济相适应的生态旅游发展、管理措施,以此来降低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浪费和因盲目开发造成的经济、资源损失,从而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加强生态旅游的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
专业化、高素质的生态旅游管理、服务人才是促进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缺乏人才的生态旅游开发利用和管理则不能够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国应当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我国生态旅游领域的发展不断输送更多的人才资源,从而真正提升我国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健康、科学发展。
(四)多样化手段加强生态旅游管理
要以政府为主导,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加强我国生态旅游的管理水平,并且实施由上而下的垂直化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同时制定出生态旅游区域的旅游行为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生态旅游区域的动态化监管,从而有效的将人为因素在生态旅游资源、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具体的是运用废弃物处理、水资源节约等多样化的手段来增强生态旅游区域的管理。除此之外,我国政府还要加大对生态旅游保护的宣传力度,从而提升游客与生态旅游从业者对保护生态旅游环境、资源的意识,最终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生态旅游氛围。
四、结语
通过对我国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发展、管理上的问题分析,笔者在认识、规划、人才以及具体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我国当前在生态旅游管理上的单一化和低水平的问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对于生态旅游管理从根本上需要我国政府对生态旅游的从业者、游客的宏观调控,从而以制定相关法律和具体举措来联合社会各界来共同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立新,党贤忠.中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0911
[2]王婧静.我国景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05):2225
[3]田园.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3):1314
关键词:生态旅游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如何解决发展生态旅游中的问题,也就成为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该定义强调了两个内容:一是强调生态旅游向游客提供了一种旅游生态产品;二是强调生态旅游应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责任。
可见与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绿色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二、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速度过快,造成对生态的破坏。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景区数量的急速增加,景区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投资商易受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为了尽快回收投资,往往会进行一些不恰当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缺乏科学管理的低水平开发加上政府监督的有时缺位,造成大量缺少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速成人造景点”大量涌现,形成当前普遍性的景点雷同现象。这种低水平开发往往不重视环境的保护,造成对生态的破坏,使开发具有明显周期性的特点。
生态旅游活动的频繁开展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各用其便,沉醉于对利益的分享。但这种瓜分利益的行为却大多是短期效益行为,极大地破坏了我国整体旅游形象。旅游发展与环境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 另一方面又给环境带来影响和破坏。有调查表明,我国绝大多数旅游风景区的水质、空气以及土壤、植被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三、促进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对策
1、普及生态环境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生态旅游是符合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旅游,只有将保护思想融入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要克服“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处理好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旅游经济功能的发展观的之间矛盾;要克服“生态旅游无污染”误导,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矛盾;要克服“非耗竭性消费”的误导,处理好生态旅游资源的有限开发与客源的迅速增长的矛盾。
2、搞好生态旅游区规划。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明确行动方案,以促进生态旅游积极稳妥的发展。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市场应规范,应建立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和评审,从制度上确立规划人员的责任和利益。
3、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体制障碍和机制缺陷,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对产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不合理部分,补充不足的方面,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明晰产权关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可以引入承包经营等不同的经营开发模式,将经营权出让给私人业主,政府部门应尽快从具体的经营管理中脱离出来更好的行使规划、管理、监控的职能。
调整收益分配制度。生态旅游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即门票和景区内旅游服务收益;间接收益。调整目前的收益分配制度,一是在旅游经营管理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制定相关政策,使收益在目前的情况下向当地居民倾斜,同时大力吸收本地居民参与景区的管理、服务等各项事务;二是在旅游区与政府之间,适当减轻旅游区经营管理的经济负担,通过各种渠道将旅游直接收入的分配向旅游区倾斜,使得旅游效益更多的用于旅游区建设、保护与开发。
利用税费等其它经济手段进行有效调控。实行差别税率和优惠政策,扶持生态项目,利用财政、信贷等经济杠杆,调动旅游开发经营部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4、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整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饱和和超载问题,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的生态旅游者告知已发生的饱和和超载现象,使其改变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在旅游旺季提高门票、食宿等费用;替代性开辟新的生态旅游区;延长旅游季节等措施来扩大旅游供给能力,增加分流。同时,根据生态旅游区不同景点的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区管理,如建立远眺区、控制区、适度开放区和开放区。
5、健全环境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定期进行环境质量监督和评价。要结合各种有效手段,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运用法律武器,为保障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