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怀进鹏在演讲中指出,在信息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互联网技术正以它特有的优势,形成了新的平台化发展,也集聚了新的创新要素,创新的主体、创新的组织方式、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内容都在大量地发展演变。他指出,信息技术推动了融合创新,重塑了商业的模式;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促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支撑;而“互联网+”则催生了新兴的业态。

“抓住发展趋势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抓住发展趋势的转折点,即包括技术的转折点,又包括产业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怀进鹏表示。

怀进鹏还在会上提出,未来我国实现产业转型、由大变强的重要举措就是“一个中心,四项任务”,通过发展现代信息产业的创业体系,通过以信息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为重点,来实现软硬融合,两化融合。

怀进鹏认为,在新一代技术与传统行业密切融合,创造出新价值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演进将会呈现三个新的方面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信息技术推动了融合创新,重塑了商业模式。工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这种新模式的出现,使得我们过去在生产制造当中所思考的问题,在工业革命时代所思考的问题和形成的规律又发生了变化。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本次峰会以“工业互联、融合共赢”为主题,邀请了800位来自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工业互联网领军人物,聚焦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政策导向、产业动态、技术演进、实践创新等核心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全面解读工业互联网发展理念。会上了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成果,全方位展示了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

峰会设最佳实践及高端对话环节,邀请国内外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分享了工业互联网最佳实践,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的专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中国工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走到了哪里

近年来,中国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表现一直不错,衣食住行等许多细分市场都在走向成熟,在现代产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不过与此同时,互联网与整个社会的结合也正在逐步从触达个体向产业深处渗透,走向下一个里程碑式的时代。

《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7年)》显示,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从消费领域持续向生产领域拓展,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驱动下,全球生产力正在经历又一次质的飞跃。

在全球都在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翘首期盼的时候,作为产业金字塔半个塔底的工业制造,或将成为各个国家首先展开角逐,并且与国力竞争关联度最高的领域。

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抑或是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其实都是分别从不同的国情角度,探视着传统工业企业迎接互联网改造的进程。

也正因为如此,在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这艘巨轮即将启动航程的今天,探讨中国工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究竟走到了哪一步,目前面临的阻力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极为必要。

智能制造将打通

物理和数字世界的边界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国家规划明确地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放在了一起,而工业2.0的关键词是标准化、自动化,工业3.0的关键词是信息化。

这也就是说,当下中国的工业产业尚处在需要完善、夯实的3.0阶段,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智能化相比尚有一段距离。如果说最领先的德国企业离工业4.0尚有最后1公里的路程,那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工业企业来说,或许还有一段长路需要跋涉。

未来的智能制造,必须建立在全面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在产业各个环节拥抱互联网,打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边界。

换言之,赋予制造业所有物理环节一个非常精准的动态数字化模型,基于数字化模型把所有的ICT新技术、互联网新技术、新的模式创新都应用起来并反作用于制造业,如此才能深度改变制造业。

这样的演进步骤看起来更像是将工业设备、生产环节作为一个个的节点,逐步以数字形式汇聚成根状的信息网络,进而导入有效的管理模型,开枝散叶成智能化改造后的创新功能与应用。

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敲开机会大门、嗅到未来商机的,常常不是政策的主导者,而是产业中的实践者。在全球制造业的这场升级之战中,亦不外如是。

德国西门子推出了自己的Mindsphere平台,美国GE推出了Predix平台,这些大型工业公司将自己搭建的工业物联网平台开放,并帮助更多的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而三一集团作为代表中国工业实力的行业领先者,早在2008年就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开始探索实践,并由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今,三一集团已经能够做到“平均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从大型工程机械的角度来讲,三一的这一成绩即使是与德国人的工业4.0标杆相比,也可以说是毫不逊色。

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

正式

在本次峰会上,由代表中国制造的海尔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首个中国版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正式并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为企业提供全价值链价值交互解决方案,构建起社群经济下的诚信工业新生态,赋能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全球部署焦点,各国先后针对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形成国家战略。

虽然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但是中国的制造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程度不同,中国制造寻求发展的关键路径是要抢先一步,构建起可以跨产业,在生态层面上相互联接和协同的平台。

COSMO平台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别于美国由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德国的由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平台,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在互联工厂模式的核心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诚信工业新生态。

具体来说,通过将互联工厂模式产品化、社会化,COSMO平台将互联工厂生态系统中交互、定制、研发、采购、制造、物流、服务7个全流程节点,输出为7个可以社会化复制的系统应用,形成包括协同创新、众创众包、柔性制造、供应链协同、设备远程诊断维护、物流服务资源的分布式调度等全流程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全流程的业务模式革新,精准抓取用户需求,精准生产,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大规模定制升级转型。

除了海尔的互联工厂解决方案,目前COSMO平台还将聚合企业需求和广大第三方开发者、解决方案商,未砘菇有更多行业先进模式、工程技术形成可复制的软件化应用。

此外,COSMO平台上除了提供海尔互联工厂的解决方案外,还能快速聚合全球一流资源构建知识智慧服务、共享集约服务、大数据服务等领域的产品,为企业转型提供全流程闭环服务。

与此同时,COSMO平台还实现了企业、资源、创客之间的互联互通,每一个需求都可以通过平台来快速配置资源,实现产消合一。目前这个平台上已经聚集了海量资源和用户,支持平台良性循环。

举例来说,在创新设计层面,平台已整合众多全球设计类的资源,并为近百家其他公司提供了创新设计服务,每月产生创新设计方案500多个,实现了从创意交互、到协同设计、到虚拟设计验证、到产品持续迭代等全流程的服务。

在智能生产IM模块层面,可以实现用户订单实时直达全流程节点,由计划驱动变成用户驱动生产,变领导经营员工为用户驱动员工自经营,大大提高了工厂的柔性、响应速度、质量水平。

目前,COSMO平台实践已初现成效,按照平台的运作已经构建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胶州空调、青岛热水器、FPA电机、青岛模具和中央空调八个互联工厂。同时,海尔通过COSMO平台已服务数十家社会企业,致力于打造“诚信生态、共享平台”的共创共赢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尚生活;品牌服装;设计

前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互联网为时尚品牌服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根据对网络购物的调查,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的市场规模逐渐增大,并且交易规模也呈现上涨的趋势。当前时尚潮流品牌是网络购物的主体,并且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增强了设计人员对时尚品牌服装的设计。根据对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了解,应该加大对服装设计品牌的理解,以便适应当前互联网建设发展的需求,促进互联网平台的良好发展。

一、互联网服装电子商务

(一)互联网服装的结构功能

当前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服装销售也成为当前服装销售的主要形式,并且形成了统一的互联网销售系统。通过对互联网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内部的主要作用已经涵盖了服装销售和服装设计的整个过程。当前的电子服装销售主要运用B2C版本的电子商务销售系统,使用的最大运营商就是淘宝购物。时尚生活品牌在销售过程中主要依靠互联网作为最主要的营销手段,实现对服装品牌的设计工作,并且在相关的互联网上进行宣传和销售,用户在网上购物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被服装的设计所吸引,设计形式独特,将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在进行品牌设计中,应该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品牌服装的发展,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在品牌服装设计完成后,应该注重对品牌的推广,将设计出来的服装放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销售,实现品牌服装的推广活动,建立完善的网络销售系统,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降低销售的运营成本,并且还会促进成本的降低。实现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快速和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的互联网销售平台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为商品销售和设计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选择合理的销售模式

当前的网络服装销售,主要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的形式进行销售,分为完全电子商务运营和部分电子商务运营两种形式。完全电子商务运营主要是指,在服装销售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网络的形式进行销售,不涉及其他销售行为。而部分电子商务运营的销售形式是指在销售过程中,有一部分的销售是采用网络电子销售的形式进行销售,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实体店的形式完成销售任务,是传统服装销售模式与现代化销售模式的统一。传统的服装销售模式主要是采用实体店的形式,用户可以进行现场体验,但需要花费消费者大量的时间,不利于时间的合理分配,服装的销售不能跟上当前时展的需求,制约了服装的发展。但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促进了服装销售向着网络化的形式迈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装的销售,并且服装的更新速度也实现了加快的趋势。而完全电子商务的形式,由于竞争激烈,用户无法进行实物体验,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产生很多的顾虑,并且服装的更新速度快,如果采用这种销售方式,将会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无法得到良好的销售成果。因此,在进行品牌服装销售过程中,应该根据品牌服装的特点,建立合理的销售模式,制定完善的销售流程,促进产品的高效销售[1]。

二、互联网时尚生活品牌的服装设计理念

(一)服装设计要符合当前时展的潮流

在进行品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当前的时尚潮流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流行趋势的不断变化做好正确的反应,确保时尚的流行度,品牌服装在互联网上销售过程中,要随着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不断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工作,应该将最符合当前时代潮流的单品摆放在网络的首页,将已经落后的服装进行及时的下架。根据市场的流行趋势,考察了设计师的设计能力,设计师必须要具备高强的观察能力,对时尚潮流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分析,服装设计以市场需求为根本的动力,保持品牌的时尚度,对于服装品牌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为服装的销售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该对服装设计进行创新和改进,促进品牌服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以便设计出来人们喜爱的服装[2]。

(二)保持稳定的服装设计风格

设计师在进行互联网服装设计的风格上,应该结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服装设计的定位。服装的流行趋势,主要是指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做好充分的了解,以便设计出来符合大众审美观念的服装。另外,对于互联网服装设计应该做好系统的定位工作,不要仅是依靠大众的流行趋势,这样的设计理念会造成市场服装样式的一致性,无法展现出品牌的独特性,也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所以一定要注重服装样式的定位和设计风格。在服装设计过程,应该在原有服装设计形式上面添加流行元素,既要突出自身的品牌特征,又要展现出当前的流行趋势,在细节上进行转变。只有具备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行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才能促进品牌服装的长远发展[3]。

结论:互联网作为新兴的服装销售平台,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应该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品牌服装的大力推广,以便增强品牌服装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品牌的长远发展。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品牌服装设计中,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品牌服装进行设计,以便符合当前服装设计的发展需求,实现品牌服装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祥峰.网络原创服装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的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的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自2007 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的基因突变,从根本改变了终端作为移动网络末梢的传统定位,至此,移动智能终端几乎在一瞬之间转变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成为新型媒体、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资源、移动网络资源与环境交互资源的最重要枢纽,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芯片甚至成了当今整个ICT 产业的战略制高点。移动智能终端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揭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周期。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持续发展,其影响力将比肩收音机、电视和互联网(PC),成为人类历史上第四个渗透广泛、普及迅速、影响巨大、深入至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终端产品。

2011 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已经超越PC,从而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2011 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1.1 亿部,超过2011年之前我国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的总和,也超过全球2009 年除Symbian 操作系统(占总数的50%)以外智能终端出货量的总和,而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占总出货量的比重达36.17%,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站到了同一水平线上,移动智能终端引领的技术变革和产业模式创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了《移动终端白皮书》。白皮书除披露了部分关于移动终端的客观、公正、准确的数据,展示了近年来在移动终端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外,还对移动终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012 年的移动终端发展以及在终端智能化、硬件架构、软件趋势、应用等关键方面的六个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具体如下:

趋势一:移动终端智能化进程将加速,将引领产业更深刻的变革;

趋势二:功能机会受到巨大冲击,但仍将维持一定市场空间;

趋势三:终端与应用整合必将迈向新高度;

趋势四:硬件主导架构的模式面临变数;

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趋势;应用现状

1 引言

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诞生了,掀开了计算机时代到来的序幕。从第一代的电子管计算机,到第二代的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第四代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70个年头。每一次变革和创新都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也推动着计算机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它使人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使科学技术得到推广,总之在各个方面都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 计算机应用现状

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逐渐从数值计算领域转向非数值应用领域。从1970年开始,计算机应用开始普及到教育业,工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

2.1 在国防领域的应用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防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建设领域,当代战争已远远超越了武力的较量,信息战、网络战成为计算机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形态。

另外计算机技术在航空航天等国防高科技也有着突出的作用,其对卫星发射和回收,火箭升天控制、无人机和导弹的运行导航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2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的工业体系的发展目标。现如今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地集成制造、自动化控制、计算机设计、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2.3 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基石,计算机在中国的广泛应用首先就是在教育领域。近年来,计算机教育一直在中国经久不衰,带动了中国国民对计算机知识的普及。

远程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随之出现,它打破了传统课堂模式的限制,使人们可以在家中、办公室等其他课堂外的地方,能享受到远在异地的教育。另外另外在科研领域中,计算机已成为科学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

2.4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国一直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计算机应用时时刻刻在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逐年递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为全球第一位。计算机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2.5 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几乎涉及商业的各个领域,使得企业在运营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中变得高效,几十年来正是计算机技术在全球商业领域的不断加深,从而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电子商务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一种结合,近年来得到空前发展,电子商务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是经济社会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

3 计算机发展趋势

3.1 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

⑴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网家庭所占比例和企业的信息化普及与应用程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据统计,4580万网民在我国将13多亿的总人口中仅占3.6%,说明我国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⑵计算机应用发展不平衡。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地区之间的信息化水平不均衡。东南沿海城市计算机的应用比较普遍,西部地区比较滞后。也正是由于计算机应用的东西部差异,反过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⑶计算机应用研发力度不够。我国在个人计算机生产方面的一些核心技术像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等还基本受制于国外技术,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重要领域的大型机械设备所运用的系统软件还大多依靠国外进口。

3.2 计算机发展趋势

⑴微型化。从笔记本到平板电脑的出现,个人PC逐步走向微型化,由办公用品变成一种电子消费品。其拥有小巧精致、外观时尚、便于操作等特点,微型计算机将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⑵智能化。智能化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量子、光子和分子计算机将具有感知、思考、判断、学习甚至语言能力, 使计算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⑶巨型化。巨型化指的是储存空间和运行空间的增大,而不仅体积的增大。我国研究的巨型化计算机“天河一号”,它具有每秒钟能运算一千万亿次的运算速度。

⑷网络化。互联网是计算机网络化的集中体现,它的形成组建了人与人进行交流的网络,而物联网将会是互联网的延伸,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处理。

[参考文献]

[1]刘清.浅谈我国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