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城市战略

智慧城市战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城市战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城市战略

智慧城市战略范文第1篇

建设基础支撑体系,搭建“智慧城市”载体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目前,济源市已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市区、镇政府所在地、3A级以上景区3G网络全覆盖,无线网络覆盖政务办公场所、星级宾馆、便民大厅和部分行政村。下一步,要继续按照“集约建设、规范管理、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实现基础设施能级大幅度提升。一是大力实施“光网城市”工程。加快光纤到户建设,建设高速、融合、安全的宽带接入网络为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建设提供网络基础保障。二是大力实施“无线城市”工程。继续推进3G、4G网络和无线网络建设,力争覆盖学校、酒店、车站、超市等重要公共场所,推动重点公共场所市民免费上网工程建设。三是大力实施“三网融合”工程。建立健全“三网融合”组织协调机制,逐步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大资源开发和业务创新,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全面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四是大力实施信息安全基础工程。建设信息安全综合监控平台,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引导各部门共同推进全市等级保护工作,提高信息安全事件的整体应对能力。

建设资源利用体系,丰富“智慧城市”内涵

智慧城市最大的价值就是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集约利用。济源地域小、人口少,拥有行政管理扁平化的优势,有利于充分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信息采集分析处理效率。要以推进集约化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促进共建共享为目标,加快推进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资源利用率。一是加快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加快推进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重点做好人口、法人、地理三大数据库建设,加快人才资源、文化资源、社会信用、城市管理等综合数据库建设,通过逐渐沉淀方式建立财税、医疗卫生、房产、交通、教育、水利等行业数据库,建立健全数据更新机制,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资源。二是加快建设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加强重点领域信息资源整合,着力构建由数据交换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服务系统、目录管理与服务系统、接口与服务系统、运维管理服务系统和门户系统组成的公共信息平台,为各类信息资源集约利用提供基础平台支撑。三是加快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和交换中心。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建设贯穿市镇村三级、连接各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中心,打通各业务部门间的“信息孤岛”现象,逐步实现多部门、多系统间的城市公共信息实时共享。

建设应用服务体系,提升“智慧城市”效益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统筹规划建设面向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城市应用体系,重点推进一批起步较早、推进较好、模式成熟、水平领先的应用服务工程建设,提高项目整体效益。一是以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以12345市长热线为主线,整合120急救指挥系统、12319城建服务等热线,实现统一号码、统一办公、统一系统平台,接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统一热线服务信息数据库,拓展服务内容和覆盖面,提升服务功能。二是以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深化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等技术使用,持续开展统一视频监控、地下管网监控和交通信息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对市政设施、燃气、电力、通信、供水、供热等地下管网智能监控,建立新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精确、敏捷、高效、适时动态管控,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三是以智慧城市建设改善公共交通。以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系统、公众出行服务系统、交通综合监管指挥系统为核心,加快推进交通行业基础性数据库和信息交换体系建设,建立多部门共建共享的综合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设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探索破解广大群众“出行难”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建设发展保障体系,助推“智慧城市”发展

智慧城市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方向;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18-1

智慧城市即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借助互联网、数字网络,以整合、系统的方式,它涉及到城市楼宇的智能化、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企业管理、智能服务等领域来管理城市的综合运行,使城市管理更加的系统化、安全化。智慧城市是将城市中具有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集为一体,使城市各个功能得以相互协调的实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保障,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智慧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民生核心等关注焦点为核心,通过对城市信息数据的实时收集、筛选、存储,构建智能化的城市,犹如智能化的IT城市,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互联,交换共享、协同的关联的应用,为城市的治理与运营提供高效、灵活、稳定的工具。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更绿色的生活服务质量。智慧城市对城市的管理更具备智能化、数字化,对人们生活与处理城市的突发事件更快速、可靠。

智慧城市是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城市的管理功能有效的融合,通过对城市的人文地理、生活环境、经济发展等进行网格化、数字化、智慧化管理,为城市提供更加有效、快捷、灵活的管理创新服务模式。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服务化的更高阶段,更加注重“互联互动”的场景特征。智慧城市概念不是“夸大说”也不是“空投兵”,而是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概念上的一次“整合式”的高度概括的创新理论。在当今社会的“四流”中使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就显得极其重要,更是建设智慧城市的急迫表现。

对于智慧城市的发展应注重以下战略重点:

建设具有城市重大发展战屡的平台,它结合城市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发展战屡和功能得定位,科学的谋划、合理布局、功能健全、作用互补、发展协调的平台。智慧城市规划应当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符合地区的综合发展。

1 城市发展特色

把城市特色化建设作为目标。智慧城市是以知识经济为中心、以智能服务为辅的城市,是经济城市竞争的生长点。城市特色通常包括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理念。集约、生态、低碳、包容的可持续发展,是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城市管理工作要按照经济环保、城市智慧和民生幸福的要求,围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维护正常的城市秩序、保持良好的市容景观和环境卫生、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使用等重要领域,创造性发挥职能作用,重点在完善机制、细化措施、抓好落实上下功夫,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公共服务,增强就业、医疗、安居、文化等系统开发与建设,做好有病可医、有才可施、有房可居的协调发展。

2 与当地的知识经济体系相适应

适应经济政策的创新调整,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企业政策与人才政策的有效整合,智慧城市的建设与人才的知识储量是不可拆分。智慧城市将当地的知识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有效的交互,为信息化企业提高利润点,政策维护创新企业利益,保障知识人才,维护知识产权。

3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

政府公共服务是以人为本,政府要明确与改革公共服务的重点,将视野转移。确定建设城市智能化的步骤,完善政府服务的不足,创造以知识、以市民为本的综合政府。

维护市民的权益,建设市民维权的呼叫服务中心,拓展服务方式、服务范围,实现智能化、多元化等多种服务方式,并将其相互整合。开展司法行政法律帮扶平台、职工权益维护平台、医疗保障服务平台、社会经济协调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4 加强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是依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呈现的社会形态。因此,要明确社会公共设施建设改进的重点。城市的不同,其自身的需求也就不同,通信技术设施的改善以及环保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政策,都是建设智慧城市所重要考虑的问题。

5 城市智能服务环境

5.1 公共服务的智慧化

提高公共医疗、居民居住、城市文化、就业等服务建设规划。提升城市的管理规范化,智能化。

5.2 面向城乡的智慧化建设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建立涉及农业咨询、政策咨询、农保服务等面向乡村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协助农业、农民、农村共同发展。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收集、传递、分析、等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劳动就业、技术支持、远程教育、农产品销售、医疗保障、社会地位等信息服务。

5.3 面向企业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提升企业网站的服务意识,加强企业服务平台的功能完善与管理。

5.4 安居服务的智慧化

居民安居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完善安居服务,为居民提供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服务。充分考虑个人需求、经济状况,考虑公共区、商务区、居住区的不同需求,融合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使居民生活“智能化发展”。

5.5 城市交通的智慧化

建设“数字交通”工程,通过监控、检测、交通流量的跟踪优化等技术,完善安全、城市管理、公路等信息分布信息网络。实施公路交通疏通,确保居民安全出行。

智慧城市战略范文第3篇

 

 

从客观角度而言,成本会计是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对成本的预测、对成本的预算、对成本的控制、对成本的核算、对成本的考核、对成本的检查、对成本的决策等方面,成本会计在实践进程中,它的内涵与外延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的今天,成本会计的动向会如何发展,对此应采取何种措施?现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相关讨论。

 

一、成本会计的发展动向

 

从经济管理范畴而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本会计在现代化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功效,以下从信息技术范畴以及环境范畴对成本会计的发展动态展开探究:

 

(一)成本会计朝着信息化领域发展

 

目前我国已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信息化的管理与数字化的管理已成为成本会计发展的大方向。把电脑等信息化技术全方位引入现代成本会计的核算领域和管理领域来,大部分的手工记账方式都可以用财务方面的电脑软件来代替,这样能最大限度提高成本会计的工作效率,让出错的机率大为减少,让会计账目的登记工作、核算工作、查询工作都变得更为简洁,与此同时也为公司财务机构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成本会计的信息化进程一定会以极快的速度获得空前的发展。

 

(二)成本会计朝着环保方向发展

 

从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以及环保贸易堡垒的存在都在明显地提醒我国大中型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务必重视产品的安全性与环保性;从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政策来看,经济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为绿色产品的大力发展、环保的重要性。这些政策充分表现到会计的发展体系中,就是成本会计朝着环保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环保会计问题。对环保成本的计量最大限度考虑了外部层面的环境因素,把对环境的污染、防治环境的成本费用、开发环境的成本费用以及保护周边环境的成本费用都完全计算在成本会计的应有效益中,它是环境范畴的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完美融合,它尝试将环境、社会以及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它是成本会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最大进步。

 

二、应对成本会计发展动向的策略

 

成本会计在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时段,在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从事成本会计的工作人员务必以高度的专业觉悟意识到当前国内外市场环境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真正意识到进一步强化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重大作用。企业必须根据当前形势的要求采取应对成本会计发展动向的策略。

 

(一)进一步引进新颖技术,从精准角度提升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

 

在成本会计管理的实践工作中,大力引进电脑等信息领域的技术,最大限度实现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不但能让成本会计工作的处理速度大幅提升,而且还能在最短时间内便捷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大中型公司都完全实现了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譬如,青岛海尔集团就用电脑取代了人工会计成本预算,借助输入大量的客观数据信息,电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精准的计算,对下一阶段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准确的预算,与此同时还能十分精准地计算出当前所付出的成本,倘若提前在电脑中输入本期所付出的最大成本数目,电脑还会在最高数目输入时给出预警,以此帮助企业管理者来进一步控制成本。总而言之,在新颖技术的支撑下,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强大支撑下,成本会计工作不但会十分精准,而且会更为迅捷。

 

(二)从环保角度大力开展成本会计工作

 

当今世界,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十分重视环保问题。企业成本会计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务必高度重视环保所付出的成本,把环保因素充分考虑进去,独立自主地遴选适应本企业自身情况的环保会计预算方式。在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进程中,环保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环境在污染进程中所损失的成本。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推脱的环保责任,企业采取相关措施减少环境污染所花费的成本必须具体化、费用化,完全可将所付出的资金计算进当期的费用,主要是通过“管理范畴费用”与“营业外范畴的支出”两个会计领域的科目来精准确定当期的损益;第二、治理环境所花费的成本。在治理环境的进程中一定会产生相关的费用,譬如在环境管理方面的费用、在环境检测方面的费用都可将其纳入当期的损益,并且各企业所购置的防治环境污染的相关设备也可作为一项固定的资产,将其划入“环境保护固定资产”的项目核算中。

 

三、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的今天,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用到成本会计管理去控制成本,唯有有效控制了成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在目前这一形势下,必须不断深化会计从业者对成本会计管理的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成本会计管理的方法,大力引进新颖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实现成本会计管理的信息化,与此同时还务必考虑环保领域的成本核算和操控,从信息技术角度与环保角度全面促进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智慧城市战略范文第4篇

中小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大潮中也不甘落后,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加入了智慧城市建设大军。2012年6月29日,陕西联通与渭南市政府签署了“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数字渭南”、“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渭南市发展创新型经济。6月14日,常州市与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签订“智慧城市”及“智慧园区”示范项目合作协议。2012年4月,银川市正式决定实施智慧城市战略,以促进银川转型跨越式发展,为市民带来更多便捷和实惠。“十二五”期间,银川决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职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建设。

打破思维定式,促进融合发展

其实,中小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时间上,大城市由于规模大、涉及面广,建立智慧城市需要漫长的过程,中小城市则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周期。其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中小城市是一张白纸,不存在整合和信息孤岛问题。而智慧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跨部门整合,一线城市需要整合的信息数据太多,反而二三线城市因为没有这些历史包袱,不会过多涉及整合问题。

中小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要充分认识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曾对智慧城市下过一个定义,智慧城市是用信息化手段,对现代城市的功能、形态、布局、运行、管理等进行重新整合和改造,使其变成智能化的新型城市。更有利于人们在将来的信息时代生活和工作,是信息化跟城市化融合的结果。

所以,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品质,提升市民的幸福生活,完善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而绝不是停留在喊几句时髦口号,搞几项面子工程或形象工程。

其次,要充分认识智慧城市建设长期性和复杂性。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智慧城市认知的不断深化,对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智慧城市建设将伴随城市发展而不断提升,是每个城市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突破城市信息化思维模式。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变革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城市发展新趋势,也是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由信息化、数字化向网络化和智慧化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城市是以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远远高于数字城市。因此,不能沿用数字城市规划建设的思维方式去建设智慧城市。

总之,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生产要素,用智慧城市建设来推动城市创新和转型升级。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

南京市信息中心主任童隆俊认为,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还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他表示,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突出特色。要防止出现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千城一面”,“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走了一城又一城,不知此城非彼城”。一座没有特色的城市,是平庸的城市,是缺乏智慧的城市,也是没有吸引力、竞争力的城市。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城区),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80%以上城市将物联网列为主导产业,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工程。但智慧城市决不能简单等同于物联城市或无线城市。恰恰相反,充分体现个性的智慧城市才是城市智慧化的资本,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坐标,是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小城市未必丑陋,大城市也未必漂亮”,关键是一个城市要打破发展的枷锁和桎梏,在智慧城市设计上与众不同,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活泼的个性。有智慧个性的城市,不只是一种技术上的先进,更是一种城市发展的眼光、一种全民创新的习惯和一种崇尚智慧的文化。因此,中小城市还须从智慧城市建设的思维模式和智力结构上进一步细化个性,成为城市崛起的智慧之花。

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值得注意的是要抓好科学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理解和分析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种关系,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总体的、全面的设计,确定长期的建设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战略战术,并建立智慧城市发展的保障措施,将建设的风险降至最小。顶层设计关系智慧城市建设全局。

由于智慧城市是政府主导建设的,从当前看,由一个有着远见卓识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的组织来领导推动智慧城市建设非常必要和迫切,政府以及每个行业在进行顶层设计时设立一个类似于CIO的组织非常必要。顶层设计应该在一个求实、继承、发展创新的科学轨道上进行,应该有相当的前瞻性、务实性。前瞻性表现在充分考虑未来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建立一套把握未来的全胜机制,包括领导管理机制、战略目标确定机制、任务分解机制、计划安排机制,以从不同层次和侧面研究顶层设计的不确定性,把顶层设计的风险降到最小。搞好顶层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艰巨任务。顶层设计务实性体现在必须将各种参与机构的责任权力落到实处,顶层设计主体真正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去规划。

智慧城市战略范文第5篇

2、南京。南京提出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全力建设“智慧南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从根本上提高南京整体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3、沈阳。沈阳是全国著名重工业基地,近年来致力于从老工业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转型。为此,沈阳市政府与IBM合作,借助智慧城市的建设,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为基础,为沈阳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努力实现“生态沈阳”的战略目标。

4、武汉。完善软件与信息服务发展环境,加快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圈的综合协调与一体化建设,实现构建武汉两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5、昆山。江苏昆山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产了全球 1/2 的笔记本电脑和 1/8的数码相机,它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昆山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包括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指导能力、管控能力。昆山通过实施城市控管指挥中心、政府并联审批、城市节能减碳等3大智慧城市软件解决方案,搞定城市管理的诸多现实问题。

6、宁波。全力以建设 6 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它们分别为网络数据基地、软件研发推广产业基地、智慧装备和产品研发与制造基地、智慧服务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基地、智慧企业总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