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塑料污染危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垦区;白色污染;危害;防治
一、垦区白色污染现状
黑龙江垦区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发展的排头兵,在国家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政策引领下,不仅逐年加大农业投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整体经济向好的状况下,城镇建设也迎来了春天,人口聚集,城镇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带来了农业、工业和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使用的快速增加。在各项环境污染中,白色污染越来越重,逐渐成为垦区不得不面对,又不得不探求加快治理的重要污染面源。不可否认,塑料制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对各行各业起到了支撑作用,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垃圾中塑料成分和比例也在成倍增加。 “白色污染”不仅污染环境,更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塑料制品进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垦区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白色污染”的定义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由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在其使用后被弃成固体废弃物。由于缺少回收利用价值,其中,绝大部分被丢弃在环境中,主要集中于城镇、河道和道路两侧农田,湖泊和水塘中,不仅破坏了景观,造成了“视觉污染”,而且由于其具有在自然中难以降解的特点,对自然生态环境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破坏。这种由废弃的一次性塑料制品通常多为白色,所造成的“视觉污染”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被形象地统称为“白色污染”。
三、“白色污染”的成因和危害
(一)白色污染的成因
垦区白色垃圾主要以农用塑料薄膜和生活塑料制品为主。随着科学技术在旱作农业的应用,为提高产量,覆膜种植和温室移栽大量使用,保证了农业稳产、增产,但大量的塑料垃圾也在不断的产生,由于回收难,白色污染成为了旱作农业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生活塑料制品更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尤其是方便袋的大量生活使用,更是形成白色污染主要来源。这两种是垦区白色污染的主要产生根源。
(二)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
1.“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城市和农村中,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镇容和村容及景观的破坏.例如散落在农村街道两旁、漫天飞舞或挂在枝头上的超薄塑料袋,农田白色一片的塑料薄膜,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不好的视觉刺激,人民对此反映强烈。
2.“潜在危机”。是指塑料废弃物进入自然环境而难以降解带来的环境问题,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不易回收,回收成本高,利用率低,利润少,且回收价格低,导致不愿回收的现象发生。二是难以降解。回收的塑料废弃物不易处理。若将其焚烧,则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易形成酸雨;埋于地下,很难降解,且对土地产生毒害,改变其酸碱度,导致农业减产;进入水体或陆地,不仅影响环境,易被动物吞食,导致死亡,破坏生态平衡。三是高温分解出毒害物质,在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对肝脏、肾脏、生殖系统及中枢神经等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四、“白色污染”的防治
黑龙江垦区对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视,在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同时,加大了回收利用,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从家庭开始分类,居民住宅、公共场所都有分类垃圾箱。居民自觉按要求投放,很少有随地乱扔废物的现象。密闭的专用车上门收集垃圾。废纸、废塑料等包装废物送往工厂再生利用,厨房、庭院垃圾用于堆肥。不能再生利用的垃圾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填埋或焚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很高,各环节流失到环境中的垃圾极少。
(二)加大回收力度
垦区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几千吨,由于数量不断增加,而回收利用率却很低(几乎不到20%),废弃塑料大量散落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治理“白色污染”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而治理“白色污染”的其中一种有效办法就是限制产量和加大回收力度。主要通过对废旧塑料收购部门的补贴,提高收购价格,提升民众收集塑料的积极性,实现废旧塑料的高效回收。
(三)加大宣传力度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对策,运用行政、科技、经济等手段综合治理。特别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加大优化环境的措施。利用各处行政组织、新闻媒介、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有关知识,大张旗鼓地宣传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废塑料的回收,提高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包装材料,适度包装,节约资源,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包装产品。提供垃圾分类回收,反对随手丢弃垃圾,减少垃圾产生量。
(四)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物
在形成“白色污染”的废塑料中,几乎全部为塑料包装物,尤其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等。前者在我国的年生产能力达到70亿只,由于重量轻、体积庞大、难以清洗干净等原因造成回收成本高、难以有效利用。后者,由于使用面非常广、很薄等原因造成环境中污染物随处可见,回收困难。因此,限制或禁止使用难以收集、处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减少和控制使用塑料包装材料避免过度包装,严格地进行适度包装。
(五)推广使用替代品
目前,许多环保产品为治理白色污染提供可能,如:纸模塑类,以纸浆为原料生产餐具;植物秸杆类制品,以植物的秸杆、稻壳等粉碎压制成型;淀粉类制品,以玉米淀粉、甘蔗粉为原料制作餐具;生物降解塑料类,在塑料中混入光催化原料、淀粉以达到降解的目的。要不断推广使用可降解制品来替代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来促进替代产品的开发利用,使难降解塑料制品能早日退出我们的生产、生活领域。
关键词:白色污染塑料防治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1.通过网络,到自然环境中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形成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培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精神。
活动难点:了解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活动重点:通过网络,到自然环境中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白色污染现状的关注,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每天使用方便袋的数量;搜集有关白色污染的种类、危害和如何减少白色污染的资料。指导学生对所在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或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及环保网站或者向有关专家咨询。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幅图片,请大家看完后,说一说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播放课件)
2.指名1-2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3.师总结并揭示课题:是啊,如果在蓝天碧水间出现了这样的景象,我想我们的好心情都会一扫而光,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白色污染》。
二、确定本节课研究主题。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研究有关它的哪些方面的问题?(一学生发言后,老师问:“谁来补充?”并适当评价:同学们能提出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看来大家真是善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2.师:但因为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就先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来源、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怎样减少白色污染?其它问题我们可以放在课下继续研究。
三、自主实践、开展活动。
(一)探究活动一:什么是白色污染?
1.师: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或许听说过白色污染,谁知道白色污染包括哪些?或者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属于白色污染?(生列举:如塑料袋、塑料瓶、包装袋、塑料泡沫、塑料薄膜等等,)
在学生发言完毕后,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
2.出示“白色污染”的定义。
白色污染就是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统称塑料包装物)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3.师: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顽固垃圾”,白色污染就是“顽固垃圾”的一种。所以,也有人说“塑料的发明是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二)探究活动二:白色污染的来源。
1.师过渡: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白色污染,那这些白色污染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白色污染的来源。
2.师:通过课前调查,谁知道这些白色垃圾来自哪些地方?(学生列举:家庭、超市、工厂、饭馆、农田等等。
教师评价: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白色污染的来源非常多,可以说,只要是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白色污染。课前老师曾布置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就是以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为例,来调查一下自己家每天使用的塑料袋的情况,下面找几个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调查结果。
3.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4.师:通过调查,我们假设一个人一天用一个塑料袋,数量并不大,但是 全国13亿人就是13亿个,它的面积只有小小的0.06O,那如果把13亿个塑料袋平铺开的话,你知道它的面积吗?老师已经计算出来了大约是:7800万O。
师:7800万O这个数字可能对同学们来说还是没有具体的概念,我咨询了一下,知道了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为3万平方米,那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如果把13亿个塑料袋平铺开的话,相当于多少个我们学校的面积呢?
师:请同学们简单计算一下。
师:如果把13亿个塑料袋平铺开的话,能覆盖我们一小2600次。
(学生计算后出示课件)老师还做了一个计算,如果把这13亿个塑料袋摞起来的话,他们能抵得上14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只是一天当中我们使用塑料袋的数量啊!一周呢?一个月呢?一年呢?如果再加上其他的白色垃圾呢?
7.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8.师总结:其实数量巨大还不是最重要的,它们还被人们随意丢弃在环境中,这些丢弃在环境中的白色垃圾还难以降解,所以更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三)探究活动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师:那你们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吗?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白色污染对我们的危害有很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课件出示:污染水源、污染空气、侵占土地、引起火灾。)
3.首先确定研究目标:因为白色污染的危害范围很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都进行研究,下面就请每个小组选择四个方面中感触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
4.教师提问每个小组想研究哪个方面。
5.出示课件,明确任务并提出温馨提示。
6.小组深入探究,共同填写研究记录。
7.同学们的汇报非常精彩,正如同学们所说,白色污染的危害如此巨大,因此,治理白色污染刻不容缓!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看谁有减少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四)探究活动四:怎样减少白色污染?
1.小组讨论。
关键词:白色污染 危害 防治 宣传 收购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急速增加。近几年来,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等优点,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且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可否认,塑料方便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着塑料制品消耗量大幅提高,城市垃圾中塑料成分也成倍增加。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破坏了市容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给垃圾综合利用带来困难。因此,治理“白色垃圾”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白色污染”的定义
这要从塑料开始谈起。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2 “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2.1 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2.2 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3 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2.4 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3 “白色污染”的防治
鹤岗市对治理“白色污染”十分重视,鹤岗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在深入区街综合检查现场办公时,就结合实际提出了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白色污染”的新思路,按照市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环卫处对白色垃圾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制定垃圾袋回收方案如下:
3.1 定向收购:收购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所送的垃圾袋。“社会人”捡拾的垃圾袋不与收购。原因是:以捡拾垃圾为生的人,在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可回收垃圾(罐类、纸壳)时捎带捡塑料袋,势必要打开盛装生活垃圾的塑料袋:一方面使袋装物裸露膨松,甚至散落在垃圾箱、斗周围,裸露后的垃圾增加致病菌传播。膨松了的垃圾易飘浮、飞落,一方面加大运输车辆的容积,另一方面落地污染环境,相对增加保洁难度;另外“社会人”从垃圾点捡拾垃圾袋,袋中纸类轻体物将随风飘逸,污染街巷卫生,就失去了捡拾垃圾袋意义。再则,常年在垃圾场捡拾垃圾回收物的“社会人”,若把捡来的垃圾袋返送至环卫收购点,势必造成垃圾处置反复,一方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二次污染。
3.2 捡拾指导:在回收工作中,鼓励从事环卫工作的保洁员捡拾白色垃圾,增强责任心。要求捡拾的垃圾袋来源于街巷,不要从垃圾点、箱、斗中捡拾垃圾袋。环卫保洁员工作时行走在设置有垃圾点、箱、斗、公厕的街巷道路中,顺便捡拾白色垃圾,收集起来,不但减少街巷的白色污染,同时自己又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不鼓励从垃圾点、箱、斗内捡拾垃圾袋,对从垃圾箱、斗中翻找垃圾袋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将给予批评等处罚。
3.3 收购价格:暂定垃圾袋回收价格为每公斤3元。
由于废塑料袋的清洗、消毒、再造颗粒作二次原料成本高,再生品市场小、价格低,再生利用的经济可行性差,所以现有的废品收购点,很少有收购废塑料袋的,个别废品收购点收购价格非常低,每公斤在0.4—0.5元之间,导致“社会人”捡拾白色垃圾少。
环卫部门本着化害为利,造福市民的原则,在回收过程中,提高捡拾白色垃圾劳动力价值,调动捡拾积极性。确定收购价每公斤3元。迅速激发了保洁员的积极性。过去被清扫后扔进垃圾箱,被风吹到街上、树上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袋,如今被拾起后叠得平平整整,送到了市环卫处。市环卫处对回收塑料袋全部运到外地进行集中销售,回收了部分资金。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运用价格杠杆原理收购废弃塑料袋,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环卫工人增收了,“白色污染”减少了,废旧塑料袋变废为宝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
3.4 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任何一次性餐具不仅不利于环保,也是对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买菜或盛装食物,买菜可用菜篮子或较厚塑料袋,避免使用上的一次性,从而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
3.5 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例如,要回收废塑料,就要实行垃圾回收分装制度,把不同类的垃圾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这就需要我们有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
回收白色垃圾减少“白色污染”,是一种探索性创新办法,虽需进行一定经济投入,但可获得环境效益和社会效
益,并且将在运行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为加快我市城市建设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标准规范应用》上册 25页.
一、塑料袋的成长
1902年10月24日,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既轻便又结实的包装的诞生在当时无异于刮起了一场科技革命的风暴,并迅速风靡全球。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
可舒施尼做梦也不会想到,这项当时他引以为豪的伟大发明竟在今天被人们称作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的确,今非昔比,由于塑料袋的大量使用和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它已成为了污染环境的头号杀手!
为保护环境,节约石油资源,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塑料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塑料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从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同时提倡消费者重新拎起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二、谈谈塑料袋与限塑令
为了解塑料袋在消费者心中的位置及对“限塑令”的看法,我们采访了20位消费者。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5种以上;3人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3种以上:6人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1种以上;9人
知道塑料袋的危害0种:2人
支持“限塑令”:12人
反对“限塑令”:5人
中立;3人
我们在各种回答中选取了比较典型的4种看法。
1、姓名:谢xx
性别:女
年龄:38
职业:工人
对塑料袋危害的认识:*不易腐烂,散落在各处,影响市容;*熟食放在塑料袋中容易变质,危害人体健康;*每年都要为制造塑料袋而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很浪费。
对“限塑令”的看法:我觉得“限塑令”有没有都无所谓。在“限塑令”颁布之前我们家就挺节约使用塑料袋的,但有了“限塑令”也没有给我们造成什么麻烦。不过既然政府明文要求做了,我们就应该给予支持,尽力而为。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一百多年来,塑料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离开塑料袋的世界令人难以想象,要是又更好的材料就好了。
2、姓名:黄xx
性别:男
年龄:14
职业:学生
对塑料袋危害的认识:*污染土地,影响粮食产量;*污染河流,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对“限塑令”的看法:环保是全球人民的大事,我们作为这个世界的一员,应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限塑令”是一项合理而有力的环保措施,我们要积极响应,少用塑料袋。但要想完全摒弃塑料袋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3、姓名:狄xx
性别:女
年龄:56
职业:农民
对塑料袋危害的认识:不清楚
对“限塑令”的看法:(起初不知道什么是“限塑令”,在我们的解释后才做出了回答。)
塑料袋还要花钱买,这太离谱了!要是这样,家里一天要用那么多塑料袋,得花多少钱啊!真用布袋子、菜篮子吧,拿着不方便,有些菜还不好装。要是赶上过年过节,那不麻烦死了!(狄奶奶家周边的商店都没有实行“限塑令”)
以上几位被采访者都或多或少地对我们的提问作出了响应的回答,而下缅甸叔叔却给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新看法。
4、姓名:祝xx
性别:男
年龄:37
职业:龟鳖养殖技术员
人们常说塑料袋的危害有多么大,其实在我看来,造成它有那么多危害的不是塑料袋本身,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或许是它太低廉了,因此我们不太珍惜它,用过之后随便一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都能去珍惜每一只塑料袋,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去处理它们,那就不会有什么危害了。只有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要为环保事业做贡献的意识,才能做到真正的“限塑”乃至“禁塑”。“限塑令”只是一种对消费者强制的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敌不过内力作用的。
三、总结
综观这20位消费者的看法,我们发现大多数人都对“限塑令”表示支持,说明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这令人欣喜。但我们也发现还有一些像狄奶奶一样的群众,他们年龄大约都在50岁以上,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仍保持着比较传统的观念,因此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从狄奶奶的话中我们还了解到“限塑令”的实施工作并不完善,这个问题值得重视。此外,我们觉得大家对塑料袋的危害了解得太少,应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在调查过程中,很多消费者都表示还不能完全摒弃塑料袋。的确,尽管塑料袋有许多危害,但她涉及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没有了它,我们也会遇到许多麻烦。但从长远考虑,合理的使用塑料购物袋,逐步减少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总量,可以从根源上遏制“白色污染”,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最终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应想方设法让人们自觉摒弃塑料袋,实现从“限塑”到“禁塑”。
四、建议与倡议
针对上文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们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
*通过广播、分发书刊等方式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塑料袋、废电池等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从总体上加强环保意识,不仅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 指导群众在开发致富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依法治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鼓励各个事业单位施行不违背于“限塑令”的实际措施。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国家的事、后代的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限塑令”将是一项造福后代的措施。所以,我们要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去创造一个没有塑料袋的美好未来!
相关链接:
*一次性塑料带不容易降解,污染泥土,而且大部分的一次性塑料带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是一种污染性很强的东西,被污染过的土壤很可能寸草不生,如果河流被污染,那么水中的鱼虾会大批死亡;
*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食品,尤其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以后,常常容易变质,人吃了这类变质食品后,易引起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此外,塑料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因在密封袋中长期积聚,浓度随密封时间增加而升高,致使袋中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儿童健康发育影响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