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1篇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以后,作为全国两个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之一――浙江省于9月19日了《新高考方案》,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其核心理念是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教育的选择性”,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自。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多次高考改革,一直停留在考试科目、内容难度、时间长度、组卷方式和组考形式等方面的变化上,这次新高考方案,采用了“专业+总分”的考录模式,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总分匹配”模式,考生拥有了“7选3”的选考自,学生可从多种录取选拔模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成长的通道。大部分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一考定终身”的现象。同时,在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上改变了现行高考以高校为单位填报志愿、平行投档、分批录取的办法,改为以专业为单位填报志愿,平行投档,学校不分批,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这次的高考改革,将会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对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应对新高考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挑战,是我们每一个高中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和探索的一个现实问题。

下面,笔者就实施新高考以后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模式及学校的管理模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走班选课常态化

从2012年开始,我省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改革的重心是加强选修课建设,同时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这与这次高考招生改革推进学生和高校双向选择考试科目、实行高考必考科目与选考科目相结合的思路完全一致。

在新高考方案公布以前,学校的走班选课主要侧重在非高考学科的校本选修课程上。新高考方案给予了考生“7选3”的选考自,对每一个考生而言,无论是选考科目还是学考科目,均有两次由考生自主确定考试时间的考试机会。这一制度安排,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自主选课的空间,这也无疑会打破中学课程的原有组织模式和流程,迫使学校的选课走班模式从选修课程向必修课程延伸,使走班选课从原来的选修课领域拓展到全部的学科,使学校的走班选课成为常态化。

我校作为浙江省16所必修课走班试点学校之一,在前期开展选修课走班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已于本学期开始高一年级的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五门学科的全员分层分类走班教学。

二、教师评价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评价在重心、标准、内容和方法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评价的重心看,传统的评价是一种面向教师过去的、单向的终结性评价,基本上由管理者制定评价标准,对一个时期教师的工作结果进行总结回顾,侧重于对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定,忽视教师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从评价内容看,传统评价以德、能、勤、绩为主要内容,但有些方面过于笼统,实质上还是过多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评价。从评价标准看,仍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视教师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教师的专长和特色难以形成。评价方法过多地倚重量化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因此,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教师评价方法必须随之改变,我们必须建立全新的、“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更应关注教师的多元发展,鼓励教师从“精通一门”走向“一专多能”。在评价方式上,应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从单一的结果性评价转向结果和过程并重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应由教师自评,学生、家长评价,教师互评,学校评价等组成,注重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相结合,让每一位教师都处于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上。力求从传统的、单一的、间断的静态评价,转变为多元的、连续的、动态的多元化教师评价,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生评价个性化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传统高考体制下的应试教育模式,过分强调“高分”与“状元”,埋没了许多考生的兴趣和个性化发展。“导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1]

新高考方案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曙光。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厅长在新闻会上指出,《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着力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学生既可以在不同考试招生模式中自主选择,又可以在统一高考中自主选择选考科目、考试时间和成绩。“三位一体”招生让考生可以自主向相关高校报名,参加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这种制度设计能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个性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其中,“一人一表”将是最可行的方法。

在设计“一人一表”评价体系时,应考虑到设置的评价体系所起到的正向引导作用,内容尽量全面。主要遵循原则是:客观性原则,评价中应减少主观臆断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层次性原则,从学生的多层面、多角度、多条线进行评价和选优;可行性原则,评价体系的各项都应具备可操作性,可以实际观察和测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将学生的发展与其他同学做横向比较,并与自身历史状况的变化做纵向比较。

在“一人一表”评价体系的项目明确后,评价的量化和层次组合是个重要过程,可以通过设置严密的评分标准对各个项目做量化。最后将不同总分以阶梯化设置为不同的等级。

在学生个性化评价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主观意志的介入,就格外需要保证综合素质评价是真实可信的。这需着力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如实地记录并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事实;第二,对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要公示、透明,教师要负责审核把关;第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管理平台,便于家长、教师、同学、社会等主体的多元化监督;第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弄虚作假行为要严肃处罚。

四、学校管理信息化

浙江省教育厅韩平副厅长在《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新闻会上指出,面临学生的选考科目和外语科目的多次考试,对高中学校的教学安排、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高考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学校管理必须全面走向信息化。

(一)建立学生选课系统

学校实施全面的走班教学后,学生仍然通过传统的纸上选课方式选课,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浪费时间。只有通过信息化的选课系统,才能应对新高考带来的全面走班选课的需求。信息化的选课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方便的选课功能,也能够提高对学生和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在学生选课完成以后,系统会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给每个学生自动生成一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课表,学生可以自行通过网络下载、打印。

(二)开通课堂考勤系统

全面实施走班教学后,教学班的成员会有调整的现象,为规范学生到课情况,可以引入数字化的课堂考勤系统,让学生刷卡上课,系统会根据刷卡机所在的教室与上课时间自动判断学生的报到情况,并在任科教师和行政班班主任的终端,实时显示学生的报到情况信息,同时把该堂课的学生报到情况保存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作为日后计算学生学分时的参考依据。

(三)开发多维成绩分析系统

现行招考制度下,文科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学生没有更多的选择。学校也无需更多的思考,文科生只有一个标准,理科生也只有一个标准,学校关注的是学生的总分,成绩分析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借助Excel就能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判。

在新高考方案中,选考科目有35种选择方案,相关科目的考试等级将赋以相应的分数计入总分。同时,由于实行全面的走班选课,学生分散在不同的行政班和教学班中,传统的“手工+Excel”的分析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必须重新设计多维度的学生成绩分析管理系统,使学校管理层、班主任、学科教师能够及时对每一个行政班、教学班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查询分析,对教与学进行有效的跟综分析。

对此,我们与有关技术部门合作,成立了专门的开发团队,在学校原信息管理平台成绩管理模块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多维度学生成绩分析系统。这套分析系统力求兼顾教师和学生,既以成绩分析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诊断,也以成绩分析帮助学生成长。

同时,我们还打算利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多角度地分析每一学生的个人学业成绩轨迹,科学有效地洞察、分析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和过程,为学校、家庭、教师、学生提供了定制的学业诊断报告,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及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评价方式从结果性评价转向了过程性评价,从定性评价为主转向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建立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

新高考方案给予了考生选考的自,扩大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使学生学其所好、考其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自主选择”成为了学生基本的发展。由于选考与普通学考的考试要求有所不同,同时新高考方案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类)平行投档择优录取的办法,每一位学生均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进行深度学习。由于学生选择的多样性,即使是采用选课走班的模式,学校也可能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甚至还可以打破学校和区域限制,为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对此,我校开通了以我校前身命名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华英智慧课堂”,让学生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我们围绕各学科学习的重点、难点和部分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制作了系列化的教学视频,通过“华英智慧课堂”平台。作为“华英智慧课堂”的补充,我们同时开通了“湖州二中学生在线”,为学生提供各类教学资源。仅以教学视频为例,学生在线就有3000多个,它们涵盖了高中阶段各门学科必修教材、选修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结合“华英智慧课堂”中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学资料,查漏补缺。同时,“学生在线”还设立了作业系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提出难度层次不一的问题或作业;学生们可列出提纲通过网站提交,得到教师们的及时评改。同时,对于学习中的困惑或感悟,大家也可以发帖,并得到解答。

新的高考改革模式下,学校管理亟待跟进,在纷繁的变化中,尤其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改革,变化的是机制、模式,不变的是完成人的成长的教育本质。只要我们领会改革的要旨,实践改革的精神,坚持育人的理念,坚持教育的初衷,我们的改革之路必将会越走越宽,渐行渐远!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人于2012年8月22日参加培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文件规定,将于2012年秋季开学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从8月22日至9月1日,这就意味着在短短的十天之内我们要完成今年的新高一的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十天,时间之紧迫,压力之巨大,形势之严峻,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压力。

根据本次培训内容,针对体育学科,主要在兴趣特长类类别下的体育及健康教育、休闲生活此三方面的课程的开发和开设,对本人认为存在障碍及所需克服的困难加以论述。

关键词 普通高中 课程改革 兴趣特长类 体育教师。

一、 问题:面对当前的高中教育现状,兴趣特长类课程开设与巨大的高考压力之间的矛盾。

兴趣特长类课程开设必定受到校方和家长的阻力。先来看一下同样作为选修类课程中的四大类课程分别所具有的与高考相关的特点。

(一) 知识拓展类:主要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等9个学科的内容的知识拓展、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而这些科目都是高考科目,所以知识拓展类课程不存在于高考压力之间的矛盾。

(二) 职业技能类:主要内容为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该类课程开设对于不同学生层次的普通高中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要一分为二看待:对于一个高考本科上线率高的学校,此类课程开设将面临与高考压力之间的矛盾,应为他不能为该校的本科上线率服务。而对于一个高考三类(专科)上线率为重点的学校来说,此类课程为该校的高考上线率服务了,也为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后的职业性向,专业兴趣奠定了基础,所以该类课程在学校就不存在于高考压力之间的矛盾。

(三) 兴趣特长类:主要为体育类、艺术类、健康教育类、休闲生活类、知识应用类。此类课程开设面临尴尬境地,此类课程虽然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该类课程内容不能为高考起到直接的帮助作用,在学生有限的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涯,校方、家长势必不同意让学生在该类课程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校方、家长不看好,而学生又喜欢使得该类课程处于尴尬之地。与高考压力之间的矛盾最大。

(四) 社会实践类:课程包括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内容。此类课程的内容在深化课程改革之前已经普遍存在于各个普通高中,过去只是以学校统一组织的形式开展活动,比如春游、军训等。深化课改之后只是变成了学分认定的方式,所以该类课程变化不大。

建议:分析了四大类课程与高考压力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兴趣特长类存在的矛盾是最大的。所以该类课程开设如果能够做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校高考,那么兴趣特长类课程开设在当前会比较顺利。根据目前高考制度与体育学科的关系,个人认为把体育高考训练及警校公安类的学生的体能训练作为兴趣特长类体能训练的科目开课有实际可行的意义。

二、 问题:教师自身专业专项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兴趣特长类课程包括体育类(体能类、形体类、民族民间体育类、新兴运动类),健康教育类,休闲生活类,相比课改之前大大提升了课程内容的宽度和广度、深度。这对我们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专项水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普通高中的专职体育教师绝大多数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体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在大学学习的内容基本为:田径、体操、三大球、两小球、网球、游泳、健美操。而这些项目除了网球跟游泳之外已经是现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12学分中的学习内容,网球游泳开设很大程度上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

建议: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全面提升自己专业专项能力。改变原来“一专多能”的局面,扩大自己在未接触过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传授方法的掌握,把不会的、未接触过的变成“能”的。对自己已经在大学学过的项目再次进行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一专多能”中“专”的项目,并且把以前“多能”中的一项或者几项转变为“专”的。朝着“多专多能”的方向发展。

三、问题:资源和场地的障碍。

兴趣特长类课程包括体育类(体能类、形体类、民族民间体育类、新兴运动类),健康教育类,休闲生活类,以上三类是比较适合我们体育教师去开发的课程,虽然粗粗一看有很丰富的内容,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项目很少。

(一)学生喜欢,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

(二)场地器材条件比较容易达到。

(三)确保安全。

(四)学生学有所长之后有一定的展示平台。

建议:根据目前的普通高中的场地基本配备:400米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乒羽房、室内外体操器械。所以要找到适合的项目开设兴趣特长类课程,体育教师必须团结协作、集思广益,通过网络、书籍、访谈等各种渠道,充分挖掘、收集课程资源,再根据学校条件、师资力量去选择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符合当前价值主流的项目进行课程开发。另外作为学校方面,必须从财力上大力支持体育教师在体育选修课开设过程中遇到的经费问题。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3篇

数学课程建设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数学教育目标和教育思想,对一个国家未来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前瞻作用.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从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培养21世纪所需人才的角度出发,纷纷进行数学课程改革.随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展,新初中数学课程业已实施,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新数学教材也正在试用.在这种背景下,比较研究发达国家数学课程的改革方向,对我国数学课程的建设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发达国家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

1.1 美国数学课程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阶段,到80年代后期,提出了“大众数学”的思想,并于1989年形成了《中小学数学课程与评估标准》.美国教育的非集权化管理,使得全美没有统一的课程,然而,大部分州现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基本上是按上述《标准》编写的〔1〕.

美国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数学素质的社会成员.这里的数学素质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懂得数学的价值;②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③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④学会数学交流;⑤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

1.2 法国数学课程的发展

80年代初,法国提出“反形式主义”的口号,制定了许多数学教育纲要.在数学教育制度上,提倡: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十年义务教育的内容应大众化、通俗化;③反对种族、性别等的歧视;④反对长期存在的“以数学取仕”的倾向〔2〕.

法国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在1990年颁布的教学大纲基础上制定的.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精神是:①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②强调学生独立工作的重要性,强调“问题解决”活动的推动作用;③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对掌握方法的要求;④内容的选择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删除过难过偏的材料;更加重视基础;⑤词汇使用的范围与深度做适当的限制;⑥明确规定学习的内容与目标.

1.3 英国数学课程的发展

60年代,英国对“新数学”运动表现了极大的热情;70年代,部分地区开展“回到基础”运动;80年代初,“Cockcroft报告”的出现,引起了英国数学教育界的重视,其中不少观点被后来的国家课程数学和A水平数学所采纳.

1992年开始实施的英国国家课程数学,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5~16岁)的数学课程,A水平数学规定了第6学级(16~19岁)的数学课程(不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后学生分流,进入第6学级的学生学习A水平科目后,参加GCE考试,准备升入大学.

国家课程数学的目标分为4个阶段10个水平,每个学段的数学学习都规定了应达到的目标、水平和范围.内容安排上将成绩目标分为5类:①运用和应用数学;②数;③代数;④图形和空间;⑤数据处理.

A水平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大致包括:①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对数学学习和应用的正确观念,提高对数学与数学过程本质的认识,理解数学思想如何用于解释周围的世界);②知识与技能(扩充数学知识与技能并应用较先进的技术,打下进一步学习数学、其他学科以及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坚实基础,培养建模、一般化及解释与数学的应用和发展有关的结果等方面的技能,培养更普遍应用的学习与思维技能);③数学能力(提高应用的能力,提高逻辑论证与理解严格性的能力,提高计算器与微机的合理的数学应用的能力,获得解决推广数学问题的策略);④提高交流数学思想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1.4 日本数学课程的发展

战后日本数学课程改革大约每10年修订一次.在经历了“单元数学”、“系统学习”、“新数学”运动和“留有余地的数学教育”时期之后,目前正处于第5个时期.日本现行高中数学课程(1994年开始使用)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智力,它包括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两方面,既要加深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的理解,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事物现象的能力,又要认识到数学的思想和思考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形成积极灵活地应用数学的作风〔3,4〕.

战后上述4国数学课程的改革,代表了数学课程发展的主流.进入80年代中后期,各个国家在调查、了解本国数学教育现状后,开始稳健、系统地发展适合全体学生的数学课程.90年代中期,这种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并形成了以下共识: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应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数学素质的社会成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区别化.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强调:①数学能力;②数学的应用;③问题解决;④学生数学思想的交流;⑤现代化;⑥允许“非形式化”;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我国数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数学课程的建设应该立足本国国情,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的改革经验和教训.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数学课程建设和发展趋势,引发了我们对我国数学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2.1 数学课程建设应以数学素质教育为中心

数学素质教育体现着“大众数学”的国际潮流,它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数学文化素养为根本特征.它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它不反对培养数学英才,但不是专门的英才教育模式.数学素质教育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是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的数学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受着数学课程的制约,因此,必须突破“应试教育”下业已形成的我国数学课程框架.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忽视多种数学能力培养,不注重学生整体性发展的数学课程必须淘汰.也不能因为考试制度改革的滞后,采取保守、中庸的办法.与国外相比,我们的改革步伐应再大一点.

2.2 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学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注意其发展的共同态势

我国反映素质教育思想的数学课程正在摸索之中,其建设晚于发达国家3~6年.尽管各国国情不同,我们应当承认数学课程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至少从以下3个方面看是如此:一是我们面对同一个信息时代,面对同样的挑战,每个国家都希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数学学习本身对人类普遍存在着智力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三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思维发展阶段的共性具有跨文化意义.因此,我国数学课程的建设,应注意这种课程中的普遍性,认真比较、研究发达国家较为优秀的数学课程,如美国的UCSMP课程、英国最新的SMP课程、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中学数学课程、日本现行的COM课程等,吸收其精化,注意其发展态势,使我们的改革更有成效.

2.3 数学课程建设应充分考虑中国国情

建国以来,我国数学课程改革,从最初照搬苏联模式到逐渐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尽管现行中小学数学课程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面向未来的数学课程必须立足于现实来建设,只有符合国情才有生命力.因此,数学课程建设至少应考虑下述几个方面:①现行的教育体制、办学模式和学生的分流特点及可能发展;②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达到或提高的水平;③中国文化传统及目前人们的价值观念.这里涉及到数学课程的适应与超越问题.数学课程既要适合国情,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超越这些需要、超越国情.适应不是目的,适应是为了更好地超越,超越是为了将来适应,仅仅囿于国情特点建立的数学课程肯定是不成功的.

2.4 我国普通高中新数学课程建设中的两个具体问题

2.4.1 关于新高中数学课程的结构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新高中数学课程以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为其基本框架,反映了当今国际数学课程的主流,应该予以肯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三者统一起来.我国现行高中课程计划实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的结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由于选修课、活动课课程建设跟不上,再加上教师数学教育观念尚未完全转变,考试制度改革滞后,使得选修课、活动课的本义发生了质变.高考命题范围内的选修课成为必修课的延伸.数学活动课是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情感、行为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模式.新高中数学课程中如何体现出选修课和数学活动课,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由于新高中数学课程中,必修课程内容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高中会考标准的参考;必修课内容加限定选修课供理科选用部分的内容,作为理工农医类高考数学命题范围;必修课内容加限定选修课供文科选用部分的内容,作为文史类高考数学命题范围,很可能出现新型的应试教育,限定选修课被等同于必修课,是后者范围的扩大,任意选修课形同虚设.因此,数学课程建设中应预先注意这些问题,尽可能在结构安排上体现必修课、限定选修课、选修课的区别,以及它们的侧重点、作用和意义.严格地讲,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也没有做过认真细致的实验研究.数学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必须在结构方面,尤其是结构体系的安排和衔接方面有所突破.

2.4.2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了新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目标,内容上增加了平面向量、概率统计和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它们被纳入必修或限定选修部分,标志着体现“现代化”的内容正式进入每所普通高级中学的数学教育领域.能力培养上三大能力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思维能力,范围得到拓广.除此之外,新教学大纲与此前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相比变化不大.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的教学和培养是各国数学教育的重点,应该占据中心地位.但是,我国数学课程建设中对学生懂得数学的价值、认识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及学会数学的交流重视不够,只是将上述几个方面分别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培养中作为附属性问题提出来,在具体的数学课程设置、编写中,只是被隐含其中,考虑的并不多.

自70年代末以来,作为数学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我国数学教学目的修改数次,但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几乎没有改变,只是局部的修修补补.这段时间内,我们形成了越来越完善的“应试教育”体系,除了考试制度等因素之外,是否与数学课程所反映的数学教学目的有关联,是值得深思的.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Everybody Counts.Washington D 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9.88~96

2 陈昌平主编.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30~152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4篇

一、模式缘起,课程实施现状特点

(一)优势明显,学生生涯规划的意愿普遍明显而迫切,自主意识强

生涯规划教育既是一种设计也是一种实践,我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多年,课程实施对象主体是高中生,高中生开始接受生涯规划并关注生涯规划;生涯规划贯穿人的一生,需要因人、因时、因地的变化不断进行调节和完善,随着高考改革铺开,学生对选课程、选考试、选专业、选大学等生涯问题的梳理和解决更为迫切,学校和家长也对生涯规划提出更高要求。

(二)有提升空间,浩瀚而海量信息需要梳理,多样性和独特性需要协调

一方面,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涉及的专业、大学、职业等信息,浩瀚而海量,学生在选择和吸收时需梳理,课程实施更多采取授之以渔的归类式操作,尤其突出以点带面的品质。另一方面,高中生多样性的个体都是独立、品质的存在,课程实施过程,悦纳生涯的多样化,也关注生涯的独特性,课程实施需要深刻关注个体纵向的成长与内化,需要有更充分的课后操作流程。

二、广―收―聚模式的提炼

对于现在肩负升学压力、学业节奏紧凑的高中学生,怎样的生涯规划课程才能有滋有味?面对重视生涯独特性的90后,课程如何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悦纳生涯的多样性,笃定生涯的独特性?课程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一直坚持生涯规划“有愿景,也要有执行力”,能抬头看天、能低头走路,能专心做事。课程最基本的要求是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给他们紧张的学业生活以动力和助力。

针对让课堂实施更有活力的需求,笔者经过多轮校本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战,梳理提炼出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适用的“广―收―聚”模式:老师备课要“广”,课堂实施要“收”,课后跟进要“聚”,如图1。简述为,教师备课要“广”,广纳言论、广泛选材,悦纳多样性;课堂实施要“收”,收关注、收共性问题,保证有效性;课后跟进要“聚”,聚愿景、聚动力,保持独特性。我校校本必修课程共9个主题:生涯彩虹、知己识心、聚焦高中、本科专业、本科大学、职业生涯、自主创业、生涯决策、扎实行动。以下举“本科专业”主题的具体实施为例来分享广―收―聚”模式的具体操作。

三、广―收―聚模式的实践(以本科专业主题为例)

(一)教师备课要“广”,广纳言论,广泛选材,悦纳多样性

课程对象的学情分析如下:自主意识强、自信满满,对别人家孩子好奇、部分神往,保持距离感;活动能力强、活跃度高,对自己的努力,过程胜于结果;整体动力不均匀,很忙也很茫,但显锋芒。

1.积极收集多样性材料

正如多棱镜能折射多角度的画面或资讯,教师就像多棱镜海选本科专业材料,通过书籍、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将图片、文字、视频等灵活度比较高的材料都先纳入材料包中,尤其是一些漫画,特别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然后针对自己设想的几个大方向先确定材料的类别,再对材料做甄选和分类。教师备课时要保持价值中立,悦纳多样性,充足的多样性材料就像教师武装充分的弹药,遇到90后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能见招拆招。

如,针对职业和专业的关系,自主整理过一个生涯故事:刘××,大学本科专业为社会学,大学期间不仅很好地完成社会学专业,可贵的是一直坚持编程的特长,职业生涯一直和电脑有关,现在为知名电商,还是业界的风云人物。选择多种类型有“故事”的生涯故事,课堂呈现生涯多样性水到渠成。

2.重点准备真实材料

校本课程材料积累和梳理需要精力,用真实触动真实,坚持下来,其价值也是很“赞”的。从两个方面选择真实的材料,一方面从2010年开始编辑课程丛书《学长生涯感悟》,每年向校友征集20篇左右的文章,内容包括回顾高中生活、关于大学、关于专业、关于生涯规划等分项内容,该丛书每年7月推出一辑,已完成五辑,共94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结合学生实际作介绍,校友的故事总是亲切真实多棱多样,尤其是黑马的励志、高中过来人的各种感慨,确实是勉励且助力。

另一方面,从2011年开始在艺术节中开展职业访谈DV大赛,经过几年的磨合与梳理,学生也已经能比较自然地、用生涯规划的思维有意识地去呈现。从初期介绍职业信息到呈现多元立体的职业世界,近期作品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该职业对高中生有什么要求”“这个工作的幸福感有哪些”“这个职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困难”。DV内容不仅介绍职业,且更具人文情怀。目前已经开展五届,共收集整理65个视频。课堂上,一个10分钟不到的视频很容易点燃学生的星火热情。

3.通过问卷掌握学生生涯共性问题

既然遵循学生为本,那么课堂实施要解决的问题,自然要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本科专业”主题的问卷内容如图3:

值得提出的是,可以抽必修课的时间来完成问卷,学生填问卷时,有两个关键点:第一,需要给参考,图2是针对专业问题的问卷,看了问卷导语可能还不够,需要先给学生一个参考,于是先把本科大学课程主题的几个问题列出来给学生有个大致参考(见图3)。第二,需要给指导,教师必须要走到学生中间查看,作解释和提醒。

最近这一轮学生想关注的问题有:专业与职业的关联程度,若是自己心仪的专业与父母的意向产生矛盾该如何协调,专业的冷与热怎么理解,专业的数量、种类及特色,到了大学发现自己不喜欢已选专业,可否转专业,选专业需要做哪些前期准备。通过问卷及教师自己的整理和思考等,为大学专业这个主题整理出若干问题。这样,生涯共性问题从学生中来,课堂实施时再到学生中去。

(二)课堂实施要“收”,收关注,收共性问题,保证有效性

现在进入实战阶段,课堂实施要完成三个任务,收关注、收生涯共性问题、保证有效性。这样的操作,一般需要两个课时完成。

1.收关注

课堂导入直接采用生涯互动收拢学生的关注度,“本科专业”主题直接采用接龙的方式导入:每人报一项大学专业,前后最好不要重复。全班学生看到这个互动,微微有小骚动,学生开始嘀嘀咕咕:好像知道的大学专业很少啊,不能重复啊。教师先稳住学生情绪,提示几个专业。一轮报下来,学生豁然开朗,感叹道:原来有这么多专业,其实我们平时没注意啊。如此,五分钟内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收拢起来。

2.收问题

课程涉及的本科专业信息等内容浩瀚而海量,结合之前学生的问卷及教师自己的整理和思考,课程共设置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来解决生涯共性问题,这五个问题也可以理解成是“本科专业”主题通识类的内容要点。问题如图4:

其中,带号的两个问题是需要重点分享的,其一是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其二是专业与大学。

如,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先请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请他们先整理出自己的意见,以组为单位分享。分享的环节,授课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补充、解释,这项是实战中最考验授课教师素质的,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要扎实、细致,静下来,倾听学生作为“课程用户”的风格和思维。

例举一项整理好的有代表性的思路:

(1)人文维度(分数线、专业课程、特殊政策);(2)方向维度(就业、考研、留学);(3)类型维度(优势、新设、长线、短线);(4)选考科目维度。授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喜乐手绘了思维导图,直观灵活,直面课堂的生成性。(如图5)

关于“专业的几对关系”这个问题,如专业冷与热的争鸣,在课堂上探讨是一个激活学生情怀和创意的好卖点,碰撞中体现多样价值观。“专业与大学”这个问题,从原高考的学校优先到新高考的专业优先,正好可以说明新高考的一些相关政策。

通过这五个生涯共性问题提纲挈领,根据学生反馈及课时进度,教师选择几个资讯丰富可靠的专业深入、多角度分享,当然,具体专业信息介绍可以参考图5的思维导图,也给课后学生能效仿操作留有余地。

3.收课后操作

“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是留给课后独特性的基本条件之一。课堂实施时,举“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在不同搜索方式下整理起来的专业信息,课堂实施达成启发的效果。课后,一方面积极的学生自然会主动去求索个体独特的专业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以后遇到生涯问题时,这也是一个好操作的方法。授课教师会在课堂上明确提出:完成“本科专业”主题,初步圈定3~5个心仪专业和2~3个心仪大学。

(三)课后跟进要“聚”,聚愿景、聚动力,保持独特性

生涯咨询是课程在课堂外的有效延伸,生涯咨询也是课后显化愿景,唤醒自身能量的有效实践。课堂未及部分,课堂生成的疑惑,以及学生课后反思交流后需要沟通、畅谈的部分,可以选择到生涯规划指导中心预约生涯咨询。咨询涵盖的内容是多触点多维度的,重点有三项内容:生涯澄清(价值澄清),生涯测试和生涯畅谈。“针对感兴趣的专业,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既然在课堂上给出,学生自己就会求索。

如最近高二两位学生针对“传媒专业”来做生涯咨询。指导教师和来访的两位学生经过几个问题共同确定他们当下关注愿景的关键词为传媒、技术类、策划类、偏向幕后,浙江及浙江附近高校。

明确这一点后,做两项咨询拓展,其一,传媒类专业百里挑一的严酷形式,我校校友几种比较典型的经历(艺考、自主招生、特长生等),举中传动画学院的小白杨奖为例说明此类专业需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其二,简单说明多对一,列举几个非传媒类专门毕业目前工作性质接近来访者愿景的真实案例;若专业为非传媒类,个体能具备文字、策划等特长,其达成职业生涯愿景也是可行且有惊喜的。

生涯咨询是生涯规划教育途径中金字塔顶端受众最小的,也是凝聚生涯独特性的方式,学生课后有触动、有求索、有思考。

三、启发与思考

通过本科专业主题具体操作,如图1所示,倒梯形上口宽,下口窄,“广C收C聚”模式要达到从教师的广而纳之到高中生有思考、有梳理、有沉淀的目的。

(一)以学生为本,适合最重要

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被社会挑选,但高中这一次可能是最重要的。高中生涯规划辅导是一门新兴的课程,随着高考改革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课程不是讲生涯规划的理论,课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给他们紧张的学业生活以动力和助力。“广―收―聚”模式秉承学生为本,针对学情,从学生中找生涯问题,激发高中生的内源性动力,以愿景为目标,以行动为助力。

模式的实施提炼经历“实践探路、模式梳理、再实践佐之、模式提炼”螺旋上升的过程。该模式的实践经验:一是最适合课程第一轮起步阶段,新老高考的学生都适用,至于课程进阶阶段还另有更妥帖的策略。二是适合自主程度比较高的学情,两个课时可以完成,自主程度一般的学情也可以一个主题延长至三个课时完成。三是适合有课程压力的情况,该模式能在9个课时左右完成专业、大学、职业三个主题,如果学校提供的课时有限又必须完成相应学分,该模式也可以操作得很扎实。

(二)有教师的广而纳之,才有高中生的思考、梳理、沉淀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目标和方向。生涯规划在乎的是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到个体奔向生涯愿景的存在感与幸福感。生涯规划是长线的,一堂课、一场讲座或一次活动无法速成。有教师的广而纳之,才有高中生的思考、梳理、沉淀,有浩瀚武装才能见招拆招。教师作为课程执行者需要保持价值中立,课程才能落实且扎实。

以学生为本,以用户思维去完善课程实施,用真实去触动真实,用多样性烘托独特性,希望有能量的信息缓缓流淌在高中阶段,能聚集起波澜起伏。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第5篇

一、 图式理论对传统阅读观和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革命

传统阅读观认为,“阅读理解基于对所有新出现的单词、短语和结构的理解、掌握,还有大量的大声朗读训练”, 而且这种阅读遵循“字母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线性识别过程。但这种观点不能解决这样一个难题:为什么读者能看懂单词、短语和句子的意思,却不能理解作者的目的和态度呢?这个难题困扰了人们包括教育工作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来,很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将图式理论引进到阅读理解领域中,并对之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应用它对阅读理解的过程进行新的解读,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

图式是指输入并保存于人们脑中的对于世界的所有的认识,也就是指读者脑中所有类型的背景知识。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的新解读是对传统阅读观的一次革命。根据图式理论,阅读理解是一项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活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背景知识(图式)和作者提供的信息相互影响;他们运用脑中的图式,根据文中提供的线索,不断地进行“预测修正再预测再修正”的活动。这个活动强调两点:阅读过程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非常重要;如果缺乏背景知识,读者就无法进行预测,因此也就不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图式理论对传统阅读观的革命也引发了对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革命。传统阅读教学所遵循“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根据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激活学生脑中的图式,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利用背景知识进行预测,并进行不断的修正。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应用图式理论进行读前活动

(一)通过读前活动,激活学生的图式

1. 介绍背景知识

对于某些内容或体裁的阅读文章,学生接触较少,不够熟悉,因此也就缺乏相应的图式储备,以至很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读前活动中应该首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填补学生的图式空白。例如笔者对阅读文章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Unit 2, NSEFC Book6) 进行教学,在进行读前活动时,激活学生有关诗歌的压韵和韵脚、童谣的特点、唐诗的特点等图式后,发现他们对清单诗、五行诗、俳句等诗歌体裁缺乏相应的图式,于是及时给他们介绍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填补图式空白,让他们对这些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进行中外文化知识对比

高中新教材中有很多介绍外国文化知识的阅读文章,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教师在读前活动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对比,从而激活他们的文化图式并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文化差异。

例如阅读文章 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Unit 4, NSEFC Book 4)介绍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人们如何用身体语言进行情感表达, 还列举了情感表达的跨文化差异引起 “mistake”的例子. 文章里涉及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其中包括中西文化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读前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身体语言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比如说,为了表达欢迎这个情感,我国和其它国家的身体语言有什么不同。

3. 图示和实物演示

图示和实物演示有着直观、生动的特点,在读前活动中,借此来激活学生的图式,效果往往会更好。

例如阅读课文Cloning: Where Is It Leading Us? (Unit 2, NSEFC Book 8) 介绍了克隆的种类,克隆的优缺点以及克隆羊Dolly的产生过程。在这篇课文的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介绍克隆羊Dolly产生过程的挂图来激活学生脑中有关克隆的图式,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4. 游戏激活

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一些包含相关背景知识的游戏。为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学生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脑中的知识储备,因此,他们的图式也就被激活了。

例如,前面已经举过例子的阅读文章 Communication: No Problem (Unit 4, NSEFC Book 4) ,在进行读前活动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游戏以及猜测游戏来激活他们的图式。比如说叫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喜、怒、哀、乐、爱、恨、忧等神情,或用身体语言表演下列含义: “Thank you”, “No”, “Yes”, “I do not know”, and “Come here”. 又如在猜测游戏中教师可以叫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做动作(可以预先通知这位同学进行准备),然后其他同学猜测这些动作所表达的意思。

(二)通过读前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活动

根据图式理论,预测是阅读理解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根据作者提供的线索,运用已有知识对文章进行预测。学生的预测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即使有时学生的预测结果可能与原文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事实上,一切的预测活动(不管预测得正确与否)都使学生思维更接近原文,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1. 根据标题预测

文章的标题通常包含了文章的重要信息,基于标题的预测一般不会与文章相差很远,因此它能使学生迅速抓住文章的大意。教师在读前活动中可以叫学生对标题进行分析、预测或提一些问题帮助他们预测。

例如阅读文章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 (Unit 4, NSEFC Book 2)讲的是Daisy 在梦中被一张神奇的地毯带到不同地方看到了不少野生动物的生存情况,最终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性的故事,而标题“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已包含了文章的不少重要信息。在引导学生进行读前活动时,教师可以叫学生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觉得困难,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他们:Who is the heroine of the passage ? Who does she want to help ? what has she learnt?

2. 预测关键词

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往往暗示了文章的大意或提供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线索,这些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在读前活动中, 分析完文章的标题后,教师可以叫学生预测可能在文章出现的一些单词或短语,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并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阅读文章How To Become A Sucessful Reader (Unit 4, NSEFC Book 10)介绍了成为一个成功的读者的四个方法,里面有四个关键词:practice, enjoyable, technique, preview. 教师在进行读前活动时,可以先叫学生对文中可能出现的关键词进行预测。需指出的是,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预测结果,不管学生预测的答案与课文内容是否相符,都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还有另外一种预测关键词的方法:教师提供一个词语清单,里面包含了一些文章中并没有提到的词语,叫学生进行预测,并把这些词找出来。

3. 根据图片预测

新教材中有很多跟阅读课文相关的图片,学生可以根据它们进行预测,这种预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从而达到预测的效果。

例如阅读课文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Unit 1 NSEFC Book 4) 介绍了Jane Goodall 如何在野外研究黑猩猩的日常生活,以及如何倡导人们去尊重黑猩猩的生命。 文中给出的三幅图片中可以看到主人公和黑猩猩交往的一些细节,教师在读前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从而预测文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