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范文第1篇

然而,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变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分析其对当下生产形态、分配形态和消费形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基本逻辑,由此,我们才能认识到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定义时代主题的基础性意义。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信息技术的视野出发,人类的技术,无非就是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一类是其他技术。广义的信息技术,是人类传播信息的手段、技艺和方法,包括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当然也包括当下渗透人们生活之中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我们将今天称之为“互联网时代”,但实际上依然低估了互联网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热刚兴起之时,大多数人倾向于认为,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整体上仍处于工业社会的框架之下,其主要作用是优化提升工业生产,但并不会对工业时代的模式体系产生根本影响。

当时人们可以预见到的是:互联网会让工厂生产与商场管理更有效率;但是,当人们在想象互联网会让消费者在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商场购物更方便之时,却怎么也想象不到,在不到20年后,沃尔玛模式会被淘宝模式颠覆掉。

实际上,直到三、五年前,互联网界人士才真正意识到,思考互联网革命可能要从百年大计的视野重新理解,要将它作为一个世纪性命题加以思考。

互联网革命的意义,可能并不亚于两百多年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的工业化进程,重塑了人类社会,塑造了影响人类社会两百多年的学科划分、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而在今天,在互联网革命的影响下,工业时代以来产生的基本社会结构和政治形态,都可能被重塑。

今天的互联网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业体系内单一技术的升级,而是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浪潮,催生了一系列技术群——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区块链、比特币等等。

这些技术大都是基于互联网而发挥作用的,但它们会对人本身的存在方式产生影响——不论是物质生活还是观念理想层面。在这样强大的力量推动之下,原有的构成工业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公司、比如知识产权等等,它们所指向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它们能否继续以传统定义的形式存在下去,在今天已经是必须认真直面的问题。

从互联网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观察,互联网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技术的创新,如基站的建设,门户网站、手机逐渐普及等等,在中国这个阶段大概发生在2000年前后;

第二个阶段,是基于互联网的商业创新,在中国的标志性现象是淘宝、支付宝的出现,随之涌现出一大批崭新的商业模式和崭新的企业。现在中国市值最大的两个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就是这种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

到今天,互联网开始进入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创新的第三阶段。

这个第三阶段的重要标志就是“互联网+”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互联网行业所涌现出来的很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突破了互联网行业这一范围,全面向社会各个领域扩展,逐步具有全社会的普遍性意义,并开始深度改变人类的社会形态。

互联网革命重塑生产结构与社会结构

在思想方法层面,互联网革命也给予我们一种重新认识人类社会的视角。如果我们从一个极其简化的模型来看待人类社会,可以发现它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节点,一个是连接。

所谓节点,包括人、组织、村庄、工厂、国家这些实体,而联结这种节点的各种各样的交往方式,包括聊天、访客、旅行、交易,也包括现在的打电话、上网、微信等等,都可以视为是连接。

回顾人类社会的演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技术的演化过程中,一段时期内的突破重点会集中在节点上:比如电影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计算机的出现等等。之后,随着节点本身的进化,会促进连接的升级,比如教育体系的出现、互联网的出现等等,都是建立在新节点的普遍运用之上。

而连接方式的升级,反过来又会促进节点的进化:比如当前在互联网影响下出现的云计算、人工智能、超能电池等新事物。

从这个角度观察,过去六十年,人类先在节点上获得突破,如计算机的产生,而大概在三十年前进入了连接技术的突破阶段,如互联网的扩展;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很有可能会在节点上实现更大的突破。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深度连接方式的互联网技术会反过来推动节点性技术的突破。

因而,今天,我们为了充分认识互联网革命对人类物质生活的深刻影响,必须关注其对生产结构、社会结构的重新塑造:互联网革命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协作(分工)结构。

首先,互联网革命催生了新基础设施。原来的基础设施,是人们所熟知的、产生于工业时代的铁路、公路、机场这样的交通设施、公用设施。

今天的基础设施,其内涵进一步扩展和演变,云网端、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及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其次,互联网革命催生了新的生产要素。原来我们讲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等。而今天,数据正逐步成长为一个新的、而且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之所以能获得巨额估值,主要价值依据就是其掌握的巨量数据。数据有可能超越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等,成为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

最后,互联网革命催生出新的协作结构。我们社会原来的协作(分工)结构,产生于大工业时代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但是,产业链体系和市场体系都存在着自身的巨大限制,如资源、制造基地和市场在时间、空间层面的隔离与不平衡,会产生高额成本,也会受到规模限制。

而互联网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可以推动大规模协同与共享,或者叫大规模协作与共享。这种协作方式,远远超过传统的分工与合作结构。

比如淘宝上每天的访客人数接近两个亿,每天产生的交易数量超过两千万,商品规模超过十亿件——仅2016年“双十一”一天就产生了一千多亿的交易额。在有淘宝之前,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即使全世界最大,也就只有7万个店铺,它天然受到实体空间的限制。而今天仅在淘宝平台之上,就何止有700万个店铺?

要突破实体空间的天然限制,需要的是线上与线下的对接与协同。而数量超过亿计的超大规模的协作,必然引发生产、交易、消费结构的质变。此种大规模协作、协同的模式,突破了工业化时代以来的传统分工结构、市场结构,影响极其深远。这些影响,在今天也还只是初露端倪,在未来还会逐步显现其摧枯拉朽的威力。

上述三个新要素,是我们理解当下经济和社会形态的关键。以2017年的爆发性成长的共享单车为例,如果没有新的基础设施——即没有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能力,没有大规模协作的基础,这种新事物是不可能出现的。滴滴打车也是如此。

我们把此种新的经济形态称为共享或者分享经济,说明它的经济形态已经超出了以所有权、使用权为基本概念的经济学内容。

分享经济有三个重要的特质:第一,它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包括滴滴打车、共享单车都依附于互联网平台。第二,它需要大规模参与,参与的主体数量都是数以千万计、数以亿计。第三,它要依靠数据的智能匹配。

为什么五年前不可能出现共享单车?因为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没有现在这么便利的移动支付。现在,听说有投资人想要在菲律宾推出共享单车,但是,菲律宾连基础的移动网路都不完善,也没有网上支付这些先决条件,怎么推共享经济?

因而,我们看到新生事物、新生商业模式的出现,也要看到这些新生事物所附着的基本条件,没有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和新协作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生商业模式是很难成长壮大的。

新基础设施、新生产要素和新协作结构,正在对现在的经济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某种意义上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一二三产业的传统划分方式。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一个横向分工的概念。

人们按照生产环节进行产业划分。种麦子可以称之为第一产业,把麦子磨成面粉则称为第二产业,而把它制作成包子出售则属于第三产业。

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横向划分显然出现了无法归类的问题。比如,按照传统归类方式,理发属于第三产业,移动网络运营商也是属于第三产业——天差地别的两种行业却属于同一产业。

而如果我们继续以归类方式来作为我们经济统计、政策制定的依据,一定会遮蔽我们对现实巨变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已经开始失效,它已经很难刻画出当下的产业结构特征。

要正确描绘当下的生产结构形态,我们就不能固守横向分工的旧视角,而是必须关注随着互联网革命而来的纵向结构。

什么叫纵向结构?我们现在要观察和定义一个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分析它处于何种生产环节之中,而是应该分析它处于什么样的生产层面之上:

处于最底层,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可以称之为基础设施行业,中国移动就是新时代的基础设施行业代表,其提供的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处于中间层面的,是平台行业,平台掌握数据,非常关键,淘宝、天猫、滴滴都是此种意义上的平台;最上层,可以称之为自由连接体,它是可以随时连接、随时自主形成的各种商业实体与社会实体。

自由连接体可以直接面对市场,响应市场发展,它可能是小微企业,也可能就是个体。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在供给端,还是在需求端,越来越多个体从原有的组织、体制、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半游离状态,他们彼此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联结、组合,产生出无数种可能性。

未来也许超过一半以上的年轻人,都不会加入任何一个固定的组织,而是成为这样的自由连接体的终端。最近,在一个高校所做的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中显示,95后的大学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选择毕业以后不就业——不考公务员,不到公司做职员,而是以自由连接体的方式在家工作。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也可以同时是作家/出版人/学者等等多重身份,他可以以多重身份自由连接——以后这些人的人生就可以说是“斜杠人生”了。现在,此种自由就业状态的人越来越多,这必然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就业问题。

这一切都说明,技术变革引发商业模式变化,商业模式变化引发市场生态变化,市场生态变化引发组织变化,组织变化又会带来对人的能力的需求的变化。互联网革命带动的社会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是全方位的。

互联网革命重塑知识体系与治理体系

为了应对变局,引领变局,我们必须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重塑我们的治理能力。

在农业时代,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非常缓慢,慢于人类年龄增长的速度,这意味着年长者的经验对于年幼者是有效的,年长者天然拥有知识上的权威。

而当我们进入工业时代,知识增长加快,年轻人拥有的知识未必比年长者少,家长经验和知识权威的有效性,面临学校体系竞争,也受到教育层次较高者的挑战,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一代反对老一辈人知识权威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今天,互联网时代是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知识的代谢和更替非常迅猛,年轻人相对于年长者反而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信息时代的新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平衡正在影响家庭结构中的父母权威。

比如,面对一个智能设备,现在的一个儿童几乎不用看说明书,稍加摸索就能熟练运用,而家长却还是按部就班地依赖说明书指导,并且未必能掌握——这是他们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带来的限制。

当此类的挫败不断出现时,家长的权威就会出现问题。学校教育也是如此。由于信息传播速率问题,学校教材往往刚出版就已经落伍。老师们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其他老师,而是以整个互联网为背景的海量信息。

更进一步,此种趋势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体系,还影响到传统的知识分布方式、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架构。

近代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东方国家就已经面临过类似的冲击,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本土知识体系被以工业化为基础的西方知识体系颠覆和替换。而到了今天,这种知识体系的颠覆和替换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冲击、观念冲击、伦理冲击可能更为剧烈。

面对由此而来的观念混乱和意识形态危机,我们的可能出路不是回到过去,重新拥抱农业文明的知识经验,而是面向未来,直面挑战,在互联网时代重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互联网革命给新时代的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面对生产结构的变化、人类和信息流动性的剧增、社会复杂性的几何级数增长,我们无法延续传统等级化、科层制、管制式的治理模式,而是必须探索网络化条件下新的治理形态。

我们在今天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多元主体的平等价值诉求不断高涨,而且日渐难以靠压制和无视的方式加以应对。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时代的治理可以视为是一种网络化的治理形态:不是像过去一般依靠一个中心来进行控制,不是依靠一个政治精英团体、依靠一个霸权国家来维持秩序,甚至也不是一个中心来分层地进行控制,不是所谓的联邦式治理。

当然,在我们看到互联网革命给社会治理带来冲击的时候,也要看到,互联网自身内在的一些技术特性,也为这样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可能。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导论 计算机专业 专业扩展

近些年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就业不是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相关的企业招不足需要的人才,存在着供需结构性失衡。国内外各类涉计算机专业的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以及教学计划和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没有脱离原课程体系的框架,既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又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得一些理论深、难度大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一些应用性较强新兴发展的课程难以全面进入教学计划。这样一来造成了既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论扎实又没有培养好熟练的实践能力,从而出现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在本专业工作的机会。同时大学的各个专业都把计算机课程列为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再具有多大的专业优势。这些都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

一、计算机专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逐年增加,在校生总数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设有计算机专业的学校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的50余所发展到今天的近千所,建立软件专业的学校600多所。除了计算机系(学院)外,很多学校还建立了软件职业学院、网络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院系。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热情,同时也给计算机专业带来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全球化,使得各国纷纷在信息产业的各个方面抢占技术制高点,谋划布局新的技术创新点。挑战催生动力,创新获得优势。在此形势下,迫使我们努力思考:计算机专业如何改变以适应发展带来的挑战?

二、物联网技术给计算机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IOT(The Internet Things)也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各种传感器等信息感知设备,按照设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传输、计算、处理、知识挖掘,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感知控制、实时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连接。

物联网技术作为我国国家新型战略产业的一项支撑技术,相关的研究活动和产业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研究应用的一个热点。各高校也积极设置、建设相关的专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传感网技术”、“智能电网”等涉物联网的相关专业应运而生,同时还有很多的院校正在积极筹备和申请进入这个行列。

物联网技术涉及的原有专业非常多,有计算机,电子、传感器,自动化,自动控制、通信等等,还有相关的行业应用特点,使得物联网技术成为一个涵盖面广,应用广泛的一个大领域。而计算机专业20多年的发展使得其变成了一个常规专业,基本上90%以上的院校都有计算机相关专业,99%以上的院校都有计算机课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风光不再了,生源萎缩了,计算机专业如何在物联网大发展的形势下,进行创新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需要将计算机专业特点和物联网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找准自身定位,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进行课程创新,教学计划更新。物联网工程导论是一门物联网技术的导入课,以宏观的应用视角对物联网技术的特点、发展、应用、展望进行论述,可以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个扩展,为进入物联网研究作导入。

三、物联网工程导论的课程特色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的综合性强。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物联网工程导论涉及的概念、原理、技术众多,涉及计算机、通讯、电子、自动化的多个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理论体系中很多应用原理都牵涉到复杂的学科联系,很多概念也较宏观 ,这在教学上对教师的知识面要求很高。

但在强调物联网工程导论的融合背景的同时,应该看到它又是一门理论和应用关系十分密切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 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仅应该知道课程所涉及内容的来源和背景 , 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理论通过设计编程实现,比如在课程中学习的多种编码方法,都需要编程实现。

于此同时,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内容与很多计算机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互联网络、传感器、自动控制、数据挖掘等内容,它的发展具有深厚的信息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安保、智能家居、军事等领域。物联网不是互联网的简单接入和应用,它将催生很多具有“计算、通信、控制、协同和自治”特征的智能设备和应用,必将引发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应用,带动广泛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四、教学方法研究与设计

(一)强调学科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中运用了大量的计算机知识以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有众多现实的应用例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很容易通过现实例子和应用展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由于物联网工程导论所阐述的内容基本都是宏观概念,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下意识地觉得物联网太大,是搞科学研究人员学习的内容,对就业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整个课程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设计在第一次课时,结合物联网的学科特点以及与计算机的联系,强调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 大学生需要具有全面信息观念和较好的信息处理能力,物联网工程导论正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言。因此 , 学好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从而让学好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

(二)因材施教,打通学科联系

物联网工程导论目前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三的学生开设,此时的学生电路、数据结构等课程已于大二上全部学习结束,与物联网工程导论同时开设的是一些专业课程,如网络工程、信息系统等。如果这时过于强调物联网工程导论中的理论知识,一方面,由于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早已结束,部分知识已经淡忘,另一方面,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专业课程,兴趣难免转移。为此,针对学生特点,对授课内容做了如下调整:

首先由于物联网工程导论涉及的内容很多、逻辑性很强,必须合理地筛选授课内容。在侧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原则指导下,重点讲授基础的或者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将授课内容与计算机学科联系,如算法对程序设计的作用,施工技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等。

其次强调概念、理论的物理意义,联系应用以培养学习兴趣。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是通过多门学科交叉而来的,过度关注理论往往会使得学生感觉抽象、枯燥,渐渐造成学习兴趣的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应在保证基本概念以及简单理论说明的前提下,淡化学科区分和界限,强调融合应用。同时增加课堂演示性实验和课后实验环节来保证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三)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著名《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这就说明了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为此在物联网工程导论的授课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小组研究、企业参观等手段。

如:对于RFID模块开发,首先由授课老师开发一个案例进行演示讲解,进行学生分组,布置开发作业在课后进行分析开发,然后再在课堂上分组上台进行展示解说 , 并让下面的同学提出问题 , 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该RFID模块开发的理解,最后布置课后实践,要求学生全部会简单开发。通过自学、讨论、实践三个环节,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 纷纷花大力气查阅相关资料,积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得到空前激发,对所学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

五、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导论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课程,笔者从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体会,期望能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做一些专业扩展,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建设适应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功宜,等.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范文第3篇

引言 1 物联网的应用研究现状

1. 1 物联网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体育竞赛与体育训练、教育培训、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3]。

1) 物联网在社会经济与生活中的应用 2) 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 1. 2 我国物联网应用研究现状评述

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的研究非常多,这些研究丰富了物联网的理论研究领域,对我国物联网的理论体系完善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满足了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特定需求。

1) 上述文献中提出的主要观点

本文仅对物联网应用方面的文献作梳理,未涉及大量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文章。上述文献从物联网应用的各个角度展开,形成一些明确的、共识性的观点: ①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或称为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②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整合,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现全球 “智慧”状态; ③物联网带来了新的产业革命,可利用物联网信息通信技术改变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 ④作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信息的共享、反馈;⑤物联网将是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是具有万亿元级规模的产业; ⑥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障碍集中于安全、成本、效率、标准化、整体规划等方面。总体而言,文献较客观地描述了我国当前物联网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物联网的益处,对我国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同时探讨了物联网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方向。此外,关于物联网的应用研究角度非常丰富,研究人员众多,不仅限于高校、企业,还包括政府人员; 同时研究视角奇特,既包括新兴低碳经济与物联网的关联,也包括传统的科学发展观、与物联网的关系分析。

2) 研究可能存在的不足

物联网毕竟是新兴事物,因此,不可否认当前物联网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作用与贡献。但是也应看到上述研究的不足,总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空、雷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非常热烈,但是多浮于表面,实践应用不足。部分研究仍然仅着眼于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细微的应用点,研究内容也不够深入,仅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套用。部分文章文不对题,对物联网的分析、应用有些牵强附会。应用研究性的文章“为应用而应用”,缺乏应用的基础分析,提出的措施空泛。物联网应用性文章研究从点着手,但是也仅限于点,而非线、面。例如研究主题为“物联网应用于物流管理”的多数论文仅是对采购、生产、配送、销售、回收 ( 召回) 等供应链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测,缺少全过程的协作,同时侧重于信息的共享,缺失物联网产业链各主题对实物智能管理的协作。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监测,而无后续支持: 仅是安全防范,未能做到控制处理。多数论文均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分析,对物联网商业模式与产业运营的研究较少、较浅。关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物流配套支持的理论研究较少。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球能源互联网;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新能源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已经导致出现了气候变暖、地表塌陷、雾霾天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不可再生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使得当今社会与化石能源的这种“热恋关系”是不可持续的,这些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快能源转型,保证能源的安全、高效、清洁供应,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问题。

要解决好未来能源发展问题,就要以全球的视野、系统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研究解决能源问题。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了能源互联的构想[1],然而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而非技术专业人士的里夫金关于能源互联的构想主要是从哲学和经济学层面提出的,只是一种新能源经济思维。“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的提法是无可非议的,但具体的结合却必须由专业人员根据技术特性和实际需要确定。基于对中国能源和电力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构想,并在新著《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中具体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延伸和拓展了杰里米・里夫金的“能源互联网概念”,勾画出了解决未来全球能源问题安全的科学途径,受到了行业内外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1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

地球上清洁能源丰富,水能资源超过50亿千瓦,陆地风能资源超过1万亿千瓦,太阳能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仅开发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可以满足未来人类社会全部能源需求[2]。因此,在能源开发环节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出路;电能具有清洁、高效、便捷的特点,所有的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都可以转换成电能,电能也可以较为方便、高效地转换为机械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源并实现精密控制,电能成为了不同能源形式相互转化的枢纽,同时电能可以大规模生产、远距离输送并瞬时送至用户端,因此,在能源消费环节实施电能替代是能源消费格局调整的必然选择[3]。

要实现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要实现这“两个替代”关键在于构建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即全球能源互联网[4]。同时,随着“两个替代”的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利用规模越来越大,电能在终端能源需求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电网配置能源资源的效益更加显著,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电网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电网全球互联、清洁能源全球配置,形成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

2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现方法

特高压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全球来看,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分布不平衡,能源基地远离负荷中心,需要实施能源的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因此,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对于电网的输送能力、经济输送距离、网架坚强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的特点而且具有抵制各种严重事故的能力,可以满足大容量、远距离的跨区输电要求,能够实现了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开发和电力的可靠输送,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能电网是世界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大规模新能源的并网需要坚强智能电网作为可靠依托。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通过发展智能电网,运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协调控制技术和储能技术,能够实现对包括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各类能源资源的准确预测和合理控制,改善新能源发电的功率输出特性,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带来的技术问题,扩大市场消纳空间,从而更好地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智能电网对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多元开放电力服务、推动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2]。因此,发展智能电网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内在需求。可以这样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 Internet 式的智能电网,是智能电网的延伸和发展。

3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可行性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现实可行性。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效率不断提高,技术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新能源将逐渐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能源。另一方面,特高压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特别是我国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和智能电网的成功建设,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各国开展了一系列特高压关键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制造研究探索工作,特高压技术已经能够实现不同区域间电网的互联互通和优化配置。特别是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的成功运行,表明依托特高压技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可行的。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特高压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除了中国外唯一拥有特高压输电工程运行经验的国家。随后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各国电力发展需求开展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可行性研究。2004年以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立足自主创新,联合各方力量,组织开展了特高压电网研究论证、科技攻关、规划设计、设备研制和建设运行等工作,实现了特高压输电从交流到直流、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突破,验证了特高压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建成投运了3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6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近1.6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近1.6亿千瓦[2]。各国特高压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使得全球能源的互联变为了现实。

智能电网具有支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展、适应多样用户需求、实现故障自愈、提高运行经济性等显著优势[5],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电网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不同,智能电网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美国、日本主要侧重于升级和更新现有电网基础设施,提高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电网的现代化,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电动汽车技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储能技术及示范应用;欧洲主要侧重于研究和解决电网对风电,尤其是大规模海上风电的消纳、分布式能源并网和需求侧管理等方面;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各领域。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安排智能电网试点项目38类358项,建成试点项目32类305项[3]。各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实践基础。

4 电网互联的发展状况

电网发展具有规模效益,大电网互联是全球电网的发展趋势,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全球电网互联。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电网互联的进程,规模在不断扩大。

20世纪30-50年代,大规模水电的开发推动了北美电网的第一次大发展并随着电力需求的高速增长,逐渐形成了北美互联电网,目前北美电网呈现4个同步电网异步互联的格局,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的部分电网互联组成;1958年欧洲互联电网开始形成,首先形成的是西欧联合电网,随后与欧洲中部电网实现互联,目前欧洲电网主要由欧洲大陆电网、北欧电网、波罗的海电网、英国电网、爱尔兰电网等5个跨国互联电网以及冰岛、塞浦路斯2个独立电网构成,最近欧洲各国共同欧洲超级电网计划,该计划将覆盖整个欧洲并与非洲沙漠的太阳能站连接实现洲际能源传输;世界上最大的同步电网是俄罗斯―波罗的海互联电网,该电网横跨8个时区。此外,南美洲、非洲南部、海湾地区也逐步实现了电网的互联[3]。

我国电网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南方、等六个同步电网,除台湾外,实现了全国联网。在跨国联网方面我国与周边国家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实现了电网的互联。

5 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能源互联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经济学家对未来能源的构想中,我们找到了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融合”的途径并已落地生根。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的形成与发展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国的发展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借助全球能源互联网,人类文明将走向更高阶段,政治和谐、生态和谐、人类和谐的场景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实现,开启世界文明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刘振亚.中国电力与能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刘振亚.全球能源互联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工业互联网基本概念范文第5篇

本文首先探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总结“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知识信息需求特点、现代信息服务的发展特点等内容,并对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的可行性进行概括,进一步分析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和特点,并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高校读者用户对知识信息的更深层次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障碍;创新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5日

一、引言

在工业化、信息化之后,人类进入知识化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在兴起并快速增长,用户对知识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强烈,取决于互联网让全世界快速走过了信息化阶段,为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知识经济日益繁荣。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普遍面临着信息过载的压力,于是各种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知识服务应运而生,例如通过自媒体发文章、发视频来介绍某类知识或见解,解释某些问题或宣扬某种观点,又如谷歌、百度、维基、知乎、千聊等知识服务APP,它们的实质目的都是在帮助知识的消费者处理信息,然后向受众用户提供知识的终端产品,这些新兴的“互联网+知识服务”产品无疑会对传统的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利用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高校图书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完成逆袭,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创新性的知识服务,成为了高校图书馆管理者和运营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知识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信息。信息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并通过物质载体进行传递的知识内容,其本质是具体事务所带有的含义,其载体是具体的事物,比如语言和声音都是传递的信号,其所表达的含义就是信息;信息的特点是具有主观性、抽象性和独立性,独立性是指它所包含的内容是与其载体相互独立的,比如同一句话,同一个语义表达方式,可以用英文表达,也可以用日语表达,但日语和英语两种表达方式相互独立;主观性、抽象性是指信息的意义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控制的。

(二)信息服务。顾名思义,是以信息为主要载体的服务类型,主体是需要特定内容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信息用户),将分散在不同载体的信息进行整理收集后使用的一种服务方式,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分析等步骤,只是一种资料化、碎片化、直接化的提供给信息用户,这种服务在高校图书馆里往往只是参考文献、文献检索、实验数据、辅导资料等客观存在的,并非特定的知识,是一种可被替代的机械式服务。

(三)知识。“知识”在表面上是一个很泛泛的词,很抽象又很具体的词语。辞海中这样定义: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认识的结果或结晶,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范畴。知识不同于上述信息中的文献、数据和资料等客观存在的事物,知识具有特定的分享价值、传播价值,同时也能够创造出特有价值,知识服务是基于其特定价值的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服务方式,因此这为知识服务的提出提供了基础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知识服务理论。笔者认为,知识是人类经过主观意识后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加工认识,通过科学化、系统化、结构化的信息资料整合城成特定的信息资源,便于利用而存在。

(四)知识管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即由知识和管理组成的一个概念,也是管理领域中知识经济的新型管理活动,其管理对象是知识内容和知识过程,然后还有知识管理的价值层面以及实施层面,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由人来实现是指本身所蕴含的潜在价值。

(五)知识服务。知识服务是基于数据服务模式发展下的更加高级的服务形态,是依托知识资源(内容资源的高阶形态)的生产供应能力与市场用户需求高精度对接的、高级信息内容服务。综上可知,笔者认为知识服务是基于信息和信息服务,高于知识管理的一种针对受众者的个性化需求过程,其关键在于从众多信息库和信息资源中攫取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有效信息再加工、再提炼、再浓缩的价值。

(六)“互联网+”的含义。所谓“互联网+”,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定义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简单,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互联网也会像电一样,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比如,我们常用的QQ、微信,就是“互联网+通信”而得到的即时通信;而淘宝、京东就是“互联网+零售”得到的电子商务。总之,这种虚拟的理论化加法,不是找现成的事物去做加法,而是去促进更多的新生事物的相互融合发展。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和特点

图书馆知识服务作为信息服务业的一种,也是知识服务业的一员。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从以上知识和知识服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可知,图书馆知识服务本身就已经界定了服务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图书馆管理员和师生用户,前者可以定义为在图书馆工作的所有人员的统称,后者因为高校图书馆大多不对外开放,只对校内师生开放,所以客体不能扩大到广大读者用户。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可界定为:图书馆知识服务是指以馆员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为基础,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知识创新过程中的需求,对相关信息、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读者用户提供所需知识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因其服务对象、服务理念、用户需求、知识储备以及服务目的特殊,自然也有其特征所在。首先,师生是知识服务的核心。知识服务既然是一种服务,其核心必然是服务主体,以满足师生的满意度为目标开展服务活动,根据师生用户的客观需求整理搜集各种有效信息,设计开发图书馆特色信息产品,提升特色化、品质化服务,为用户更好、更方便的提炼相关知识做好铺垫,达到最大满意度;其次,需求是知识服务的驱动。图书馆知识服务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这就对师生用户的知识服务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因为知识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如何形成解决方案,全力为师生用户找到对应的、独占性、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最后,增值是知识服务的追求。只有知识服务得到普及和应用,价值才能最大化,增值服务才能有意义。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信息收集、整理、提炼、加工、融合,最后形成了有价值的服务,为师生用户提高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效率,为用户创造价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才能逐步体现知识的价值层面。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可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建立该校的读者阅读云笔记数据库平台,并对外开放读者的读书笔记,读者可以⑵湓诠ぷ鳌⒀习或科研过程中的感想、日志、学习成果、研究成果等上传至数据库平台中,读者还可以将图书馆帮其解决的问题、提供服务的过程,或问题解决的方案、所获得的信息与知识等上传至此平台。利用这些信息或知识,读者之间可以根据某一问题开展讨论,实现彼此间知识的增长与增值,最终达到信息与思想的共享,充分展示个人的知识视野和知识积累。同时,馆员可通过长期对某一位读者或某类读者进行跟踪,了解他们的学习与工作需求,在该位读者或该类读者群向图书馆提出服务要求时,图书馆可以及时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模仿“知乎”私密咨询场景――一对一的咨询。因为在传统的咨询模式下,读者往往受限于时间和空间,而一对一咨询的场景需求,不管是专业技能上的咨询、还是兴趣爱好的咨询,一对一能够解决一个人的问题,而不是一群读者盯着一类读者的问题,并且支持与问答者进行多次问答,问答内容仅双方可见,保证了咨询内容的私密性,让交流更顺畅和灵活。

四、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与障碍

(一)文献信息资源和数据库完善不够。一方面实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信息资源是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硬件之一,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研究相关文献信息资源,而高校图书馆往往比最新的信息慢半拍,资源陈旧、信息老化、更新速度慢、知识单一不丰富、缺乏知识趣味、相关专业图书技术含量低、知识覆盖面窄,造成图书馆影响力小,常常出现图书存放时间久,无人问津,图书摆设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知识库的建立和融合迟迟未见起色,目前仅有的知网、万方、维普、龙源等知识数据库各自为政,只是一味的增加数量,从未考虑知识的质量,特别是同一类型文章同时在几个数据库出现,加大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和信息的冗余,明显会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深入推敲不够,信息资源仅仅是期刊论文、毕业论文、数字化图书、会议活动等,搜索起来内容繁杂,知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二)隐性知识和信息安全性担忧。一方面图书馆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馆员个体和图书馆内各级组织中难以规范化、难以言明和模仿、不易交流与共享,也不易被复制或窃取、尚未编码和显性化的知识,同时还包括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图书馆外部有效获取的知识,包括馆员隐性知识和读者隐性知识。目前,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图书馆领导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缺乏交流,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影响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影响了隐性知识的发挥和利用;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是公共设施,计算机病毒盛行与更新,个人疏忽操作不当造成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的意外丢失现象频发,因此信息安全问题愈来愈受重视,特别是学号和密码信息,可以登录校园网多个界面:选课界面、学籍界面,有的师生忘记了退出,有的在输入学号和密码时没有进行有效保护,进而泄露了个人信息,造成了信息泄露。

(三)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意识欠缺。一方面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大都认为没什么大事儿,管理员就放松了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认为每天工作犹如流水线作业一样,枯燥无味,甚是单调,对学生的知识服务不到位,知识服务意识缺失,知识服务质量低;另一方面几乎每所高校都存在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安排海归博士、国家人才计划等高级人才留校工作,默认将其家属的工作安置在图书馆当管理员,缺乏相关培训和专业学习,没有很好的监督监管机制,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服务人员素质和意识上不去的原因。

(四)师生用户信息提炼意识不够强。一方面在多数高校学生中,图书馆只是借书、还书、上自习的地方,有的只是借阅新闻杂志、体育报刊、休闲期刊等,有的甚至大学四年都没去过几次图书馆,大多数缺乏对图书馆的真正了解,知识摄取量极低,信息查询力度不到位,除非老师要求上检索课时才会熟悉一些简单的技巧,从根本上就没有真正重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直接导致学生对图书馆知识信息资源利用率极低,更不要说搜集、整理、提炼等工作;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平时授课任务量大,一周除了写教案备课就是整理其他教学工作,也只有在每年的和评职称时才会想起去校图书馆检索一些相关论文和参考文献之类的电子期刊,无法自觉形成利用图书馆的意识。

五、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图书馆数据库资源。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以数字资源建设为基础,每所学校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数字图书馆资源,挖掘潜在知识价值,营造知识服务氛围。在图书收藏方面,要结合高校自身优势,去繁留简,着力打造精华资源、重点学科资源、高质量书目数据库以及专题数据库,适时的购买全文数据库,增加本校知识数据库的承载能力和影响力,及时更新最新的书目和书籍,上架后要提醒读者,实现知识服务最大化、多元化、个性化、一体化的目标,进而提高师生的阅读效率和知识服务效率。(图1)

(二)建立“互联网+”隐形知识共享平台。建立“互联网+”隐性知识共享平台,前期需要投资软硬件设施以及配套人员。比如,可以利用“千聊APP”进行嵌入式知识共享,鼓励师生在“千聊APP”_设个人知识共享直播,进行相关的图书馆知识服务讲座以及各种经验和技巧的传播,或者对图书馆的意见,使得图书馆与读者相互了解,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隐性知识共享平台,需要高校加大投入力度,应尽快建立隐性知识共享平台。

(三)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员服务能力和服务素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是为师生用户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情报产品,其本质是图书情报人员为用户提供智力服务,图书馆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校图书馆整体水平的高低,首先,面对图书馆检索系统,应培训工作人员熟练操作计算机系统,熟练掌握检索技巧和网络检索技术,提高面对知识服务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其信息搜索、知识整理的熟练度。

(四)强化师生的知识服务资源利用意识。利用周末开展各式各样的评书活动是图书馆引导高校学生分析、评价书刊的重要形式,也能发挥图书的教育效果,同时要不定期开设相关知识讲座,请教授专家或者是本校经验资深的教师,还可以举办读后感座谈会、知识讲座、专题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师生用户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五、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具有双面性,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师生需求多元化、知识化的时代选择,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知识服务与高校图书馆建设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进步,共同为高校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知识化和特色化的知识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

[2]吴秀珍.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的途径[J].图书馆,2008.5.

[3]陈扬.知识服务――21世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J].现代情报,2006.4.

[4]张宏武.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述论[J].图书馆学研究,2012.18.